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内生动力研究

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内生动力研究

摘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需要按照企业淡旺季开展工学交替岗位实训,学徒的劳动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容易出现校“热”生“冷”、学徒学习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学徒内生动力的形成要素、价值定位,以及内生动力不足的表象、成因等问题,提出了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内生动力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内生动力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要求大力推行育训结合、工学交替、在岗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新能力。由于酒店行业企业的特殊性,在实施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在岗实习时间更长”(企业实训的比例较大),“要求更严”(按照企业经营的制度管理),“劳动强度更大”(倒班、加班)等现象。正因如此,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具有明显的校“热”生“冷”现象,相当部分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参加后又消极抵触,为此需要着力增强学徒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学徒内生动力的形成要素和价值定位

1.1学徒内生动力的内涵。内生动力也可以叫内驱动力,是指存在于学生本身的主观意识和意志中的,能够推动学生积极从事学习活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包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求、动机,以及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力等。学徒内生动力就是学徒主动了解和积极参与学徒制学习,不断通过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水平。内部动力机制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动力[1]。对学徒制而言,学徒内生动力对学徒的影响十分明显,直接影响着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效果。“教”与“学”是相互依赖、协调互动的关系。“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没有内因为基础,外因难以发挥作用。首先,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是自愿行为,学生有选择不参加学徒制的自由,已经参加的也可能以各种理由退出。其次,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专业、努力学习,才能达到培养效果,否则也会增加很多管理成本。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酒店服务岗位以及基层管理工作对人才的要求有很强的职业特点。第一,对于酒店基层员工的工作,不仅强调高水平的服务理念和综合服务能力,而且要求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和文化知识,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第二,酒店员工的薪酬待遇具有自身的特点,即不少酒店的待遇较好但是员工起步薪酬不高。上述工作特点直接决定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不少高星级酒店都意识到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和职业成长、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感,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内生动力,有助于酒店发展目标的实现。

1.2学徒内生动力的形成要素。学徒内生动力是由一系列正向动力和反向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正确的职业发展需求、崇高的个人职业理想和清晰的职业成长规划,往往有利于促进学徒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形成内生动力,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来达成学习目标。反之,目标缺失、观念错误等消极因素则阻碍内生动力形成。具体而言,这些动力因素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发展需求和个人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现代学徒制越是能够满足学徒的职业发展目标,学徒就越愿意深入了解和参加现代学徒制,从而获得更好的收入以减少家庭学业负担,实现职业能力提升,增加经验和提升就业竞争力,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可预期等[3]。因此,学徒的发展需求与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需要真正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学徒本身的职业发展需求高度同向同行。二是综合职业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综合职业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水平和正确的职业观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部分学徒先天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能够正确看待酒店职业,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大多在1~2年就成长为星级酒店的业务骨干,受到酒店的重点培养和提拔任用。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需要切实研究现代学徒制下的学徒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手段,优化学徒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内容和方式,提升学徒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2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内生动力的现状

2.1内生动力普遍不足。一是抵制实岗锻炼。对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缺乏了解,没有实岗成才的观念,消极对待甚至抵触岗位实训。部分学生对酒店工作有认知误区,认为酒店劳动就是“伺候人”的工作。有的学徒认为,酒店实习就是廉价劳动力。根据一项学生访谈调查发现,“热爱本职工作”只占受访学生的30%,“安心本职工作做一名忠诚的员工”只占受访学生的8%[4]。有的学徒不愿吃苦耐劳,觉得酒店工作劳动强度大、辛苦、工作重复枯燥。有的学徒以不适应高跟鞋、睡眠质量不好、不愿意上夜班等理由中途离职。二是职业素质较差。个别学徒只重视待遇,不愿承担责任;不服酒店管理,随意违规违纪,甚至在工作中任性妄为,对酒店造成不良影响。三是不能自我调适。个别学生不能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不能适应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缺乏换位思考和心理角色调适的基本能力。

2.2内生动力不足的成因分析。一是个体因素的影响。根据一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总体上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积极进步,但也有35%的高职学生诚信缺失,在企业学徒过程中容易中途离职;29%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挑肥拣?,怕脏活累活,实习抵触心理严重等;少数还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5]。个别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体质较差,环境适应能力弱,难以适应酒店岗位工作。另外,部分高职学生眼高手低,把自己的岗位定位到酒店管理,认为到酒店可以直接或较快进入管理岗位,不愿意从基层服务岗位扎实做起,容易产生自我否认,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所怀疑[6]。二是环境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到酒店工作特点的制约。酒店工作往往内容庞杂,分工较细,范围较广,对员工的知识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工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连续工作和加班是常事,对员工体力有较高的要求;餐饮部等岗位的工作时间与学生在校生活规律差别较大;部分工作岗位专业要求较高,有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容易导致宾客投诉等。其次是培养模式的反差。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校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岗位实训往往采取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进行,而现代学徒制则大量依托企业岗位实训和工学交替。显然后者的岗位训练时间提前,岗位劳动强度更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此不理解、不认同,不愿意参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最后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消费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毕业生主要在酒店、饭店、餐厅、旅行社等岗位从事服务性质的劳动。长期以来,社会对服务行业有着严重的偏见,人们对酒店服务业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这使得服务行业的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具有自卑感,缺乏责任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3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内生动力的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将外在推力和内生动力相结合,通过畅通职业成长通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职业环境等,激发学徒的内生动力,点燃他们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积极性,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1)满足需求,畅通学徒职业成长通道。深度校企合作,切实做到学校和酒店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高星级酒店的人才成长规律,确定以领班、部门主管岗位作为学徒培养的最终培养目标和定位,为酒店学徒设计“初级学徒(准员工)→领班→部门主管”的职业成长路径,为学徒打通职业生涯成长通道,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倾心把脉,加强学徒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分析当代酒店行业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相应的职业规范;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包含学校、师傅和家长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心关爱”和“严格要求”并举,以及做到科学引导,实现个人价值。榜样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青年成长需要榜样示范。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值得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现代学徒制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标杆榜样,能够激发学徒追求卓越和努力超越。为此,需要大力挖掘酒店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的亮点和典型,如克服困难、岗位技能好、优质服务、创新思考的典型,激励更多的学徒产生内生动力。3)优化氛围,优化学徒职业生态环境。优化协同育人生态环境,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优化学徒实习方案,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学校、学徒三者各方的利益诉求。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家长、学徒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意义,切实从内心理解和接受现代学徒制。校企家三方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优化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完善学徒思想工作队伍,提高学校和企业导师开展学徒工作的能力。

作者:孙勇 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