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解析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解析

摘要:当前路桥工程正在大规模展开,社会各界对于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路桥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围绕路桥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对当前路桥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管理手段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铁路方便了不同城市间人们的出行,同时又是市容市貌的直观体现。因此,在展开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加大力度进行质量管控,以安全为前提,促进桥梁技术的发展。本文将兰渝铁路LYS-6标段作为基本背景,其对应的起讫里程为DK453+006~DK470+913。设计时速160km/h,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工程。从整个线路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桥梁主要位于深山峡谷之中,结构的复杂性较高,其中以柳家河大桥高度最大,达到了70m。路基段多位于农田或靠山侧施做,对地基处理质量控制的要求较高。

2路桥施工的技术管理

2.1基层施工技术

在展开路面基层建设工作时,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最基本的管理对象,在确保各类型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保障配合比的合理性。基层建设直接影响了竣工后的路面是否平整,在对路面进行压实时要格外注意,不能敷衍了事,务必将路面压实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工序。

2.2路基施工技术

考虑到工程质量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需要做好填筑之前的准备工作,即对施工区域展开清理作业。在填筑环节,以分层填筑的方式为宜,其又可细分为竖向和水平两种填筑方式[1]。采用竖向填筑方法时,应遵循由上到下的原则展开填筑施工,此方法在陡坡地段较为适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逐步向下推土,经持续操作后斜坡便会形成一个水平工作面,在上述基础上再展开第二层填筑施工,基于此方式进行操作,最后使用夯击机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填筑密实度。水平填筑主要适用于平坦路段,以特定厚度标准逐层展开,相较于竖向填筑施工而言,此方法的操作更为便捷,且压实过程也更为简单。

2.3路面排水技术

如果路基结构受到了水的持续影响,会引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行的路面排水方式较多,最为常见的有在地表铺设排水管,此外设置截流槽也是较为可行的方式。

2.4路基防护技术

伴随着路桥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容易导致路基坡面长时间裸露,加之所在区域内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削弱路基的稳定性。对此,应采取合适的方法保护路基,如采用植物防护或干砌片石等。

2.5施工现场的管理

路桥工程的复杂性较高,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错误,工程人员必须做好监测工作,营造安全的环境。原材料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必要支持,同时又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在展开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时,应当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只有达到工程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否则将会影响工程质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路桥施工中应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环节,在施工之前应对建筑的地基加以全面的清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清洁度[2]。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连续,非特殊情况不可中断施工。加大对拌和设备的检测力度,这也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关键途径。关于拌和时间,应以工程时间情况为基础而确定。

3路基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3.1地质补勘与试验双管齐下

为了给路基施工创设良好条件,在此之前必须展开路基填筑试验,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与方法,不同的土质状态下所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也随之存在差异。同时,伴随着施工条件的改变,压实度指标以及碾压遍数也应当进行适当调整。

3.2严格控制填料料源质量

对所需的填料展开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不允许超粒径材料投入到工程之中。在施工之前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基于土工试验的方式可以得知填料的质量,分析其是否达到了工程指定的标准。基于不同填料进行填筑施工时,应遵循分层的原则,每一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3]。路堤填筑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单层厚度应控制在30cm以内,在此过程中应进行密实度以及含水量的检测。引入双控压实标准,在对路桥过渡段进行施工时,采取对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进行双控的方式为宜。边坡部分应顺直、高密实,以设计要求为指导展开护道的修筑施工。在整个路桥工程中,桥台后以及涵洞两侧填土这两大区域的路基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施工中应注重对填料的选择,无论是含水量还是填筑厚度,都需要得到全面的保障,压实作业需要达到密实度标准。安排专员对填筑填料进行检验,分析其特性并做出评价,以此为指导,在后续的施工中加大力度进行填料质量控制,将离散性稳定在合理范围内。

3.3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级配碎石材料为宜,此外还可以向其中掺入3%的水泥展开填筑施工。以工程质量指标为指导,要求地基系数K30至少达到150MPa/m,孔隙率控制在28%以内。如果路堤与路堑的连接区域为坚实硬岩石,则在路堑一侧沿着原地面纵向展开开挖调节施工,所得到的台阶高度至少要达到0.6m,应当在路堤翼侧施工出一个过渡段。如果二者的连接区域为软质岩石地形,则沿着地面纵向进行开挖作业,从而得到一个1∶1.5的坡面,台阶高度也需要达到0.6m。关于基床底层部分,应以所在区域的岩性为指导,进行大台阶换填处理,以中心为基准,要求宽度至少要达到2m,且深度应达到1m及其以上,并设置一个4%的纵横向排水坡,以此发挥出高效的排水效果。

4桥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测量控制

1)以设计方案为指导,确定合适的立模标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与之保持一致,如果施工方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则应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做好对立模标高的修正工作。2)高精度测量仪器至关重要,测量人员也需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3)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应得到多人的复核,并且交由工程师审核。

4.2编制计算机动态跟踪控制系统程序跟踪控制

基于主桥一次满足合龙精度要求的目的,工程中引入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动态跟踪控制系统程序PCCP,同时展开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工作,明确各主梁施工段的应力以及挠度变化情况。以预应力混凝土为基本对象,对其展开弹性分析以及时效分析,同时,从悬浇法施工到合龙这一过程中,应做好对结构内力变形监测工作,伴随着施工的持续进行,跟踪分析也必不可少。以所得到的监测数据为指导,做好对模型参数的修正,以所得到的全新数据为指导展开施工,并对后续环节加以预测,将结构高程以及中线偏差控制在工程许可范围内,最终完成大桥合龙作业。

4.3桥梁技术管理

制定严密的试桩方案,通过对桩基础单桩静载试验和群桩持荷沉降试验研究,获取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和荷载传递规律,了解桩基沉降随荷载与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不同地质、桩径、桩长、不同钻孔桩施工设备的钻孔桩工艺试验,指导并规范全桥钻孔桩施工工艺以及桥梁各部分工程沉降差的调整。孔桩成孔后,采用二次清孔工艺,确保嵌岩桩沉碴厚度≤5cm,摩擦桩沉碴厚度≤20cm。精心测量,确保桥梁墩台、梁体各部位标高及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适当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应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其中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1.5%;粗骨料为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碎石,含泥量≤0.5%。加强混凝土捣固,不漏振、不过振,防止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空洞、蜂窝、麻面,保证混凝土密实。严格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值,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并满足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5结束语

路桥工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要以施工技术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展开路桥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充分涉及到原材料、填筑施工等各个环节,基于可行的技术手段做好监测控制工作,为路桥工程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由此推动路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黎明.浅谈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17,43(12):267-268.

[2]葛伟伟.浅谈路桥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化工管理,2018,33(5):62.

[3]兰文学.浅谈路桥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J].丝路视野,2017,7(22):146.

作者:齐海龙 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