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路桥施工新技术

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1

关键词:路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软土地基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沿江等水源密集的城市,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量相对于较大,公路建设的施工常常也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我国软土地基中含水量大,土质以淤积的泥炭、粉土和黏土为主,具有很强的蠕动性、可塑性与触变性,没有经过处理的软土地基上进行路桥工程,建设往往会出现地基稳定度差、沉降效应明显,容易造成路桥工程的裂缝、下沉、松散等问题,既影响了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制约了路桥工程对于交通运输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是路桥工程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要全面提高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上的施工质量,做好实际的技术应用和具体问题的研究工作,对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现状和技术难点加强分析,确定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找到提高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关键和要点,在操作的层面上推进路桥软土施工的技术化进程。

1. 软土地基特点及危害

软土就是饱和性的粘土,这种土质的透水性较差,含水量价高,其承载能力也相对于较小,土质处于软塑状态和流塑状态之间。然而软土地基一般都是由粘土和粉尘等细微颗粒含量较多的松散砂、有机质土、泥炭等松软土构成。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的时候,由于土质中的含水量相对于较大,所以很难以达到压实的要求和施工要求的技术标准。这样当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的时候,即使发生一些浅层将水都可以导致建筑物出现沉降而产生的开裂的现象,从而导致地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降;当地面沉降发生的面积较大时,则会导致地面上的建筑发生功能上的受损;由于软土载荷厚薄不均,所以所发生的沉降也会不均匀;由于载荷差异性过大,所以会导致一些相邻的建筑物发生倾斜的情况。

路桥工程和其他的工程又很大的差别,具有其独特的特性,路桥工程整体性能的发挥恶化地基的牢固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软土地基沉降问题需要对其产生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于软土地基路内的结构的稳定性,利用其压实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路桥的使用的性能。但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结构内的压实度没有掌握好,就会降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能。目前在很多路桥施工中,并没有针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特别是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质量,特别是当雨季发生时,路堤在雨水的冲刷下会导致其强度减弱,这也是软土地基发生沉降的根源。

2.路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软土地基表层施工技术

(1)表层排水

当路桥工程处于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的部分采取相关的措施,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对软土层进行表面的排水,从而降低地基中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干度。对于软弱部分可以在表层挖掘排水沟,将地基中的水引导出来,这样软土地基结构的承载力则会显著提升,经过强化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土壤干燥度显著提升后,更利于后期路桥工程施工的进行。

(2)砂垫层法

在路桥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当沟槽开挖和排水之后,那么就可以利用沙砾石块等进行填埋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软土地基的构成的材料,从而提高地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地基的架构更符合结构力学的原理,为路桥工程的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底座。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可以利用韧性材料和砂石垫层等加入土层中,有效的改善软土的性质,增加其透水性和固结性,使土壤的强度和抗拉伸度都会所提升,从而有效的保证桥梁的稳定性。特别是当软土地基上部软土层较薄而且含水量较高时,而可以利用砂垫层来敷设一米左右的厚度,使软土层的固结性得到改善,而且又使地基有了排水层,经过处理的地基其在性能上更加优良,可以确保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

(3)敷垫材料

如果团土地及出现了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发生严重的变位或者是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这是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某些特定的材料进行敷垫,这样才可以全面的提高软土地基抗拉及其抗剪的能力,使得地基的受力均匀的分散,防止出现由于局部的受力或者变位的情况而造成整个工程出现倾斜甚至是坍塌的情况。使用敷垫法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首先要对敷垫材料进行平均摊铺,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此才能够保障机械施工的安全。常见的敷垫材料有玻璃纤维格栅、土工布或者是无纺布等等。

(4)剂添加混合

如果软土地基表层主要由粘土土质组成,同时其粘度满足一定的要求时,可将某种特定的混合剂混入到表层粘土土壤中,以提高土壤的粘结力。该途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粘土土质地基的抗压缩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该地基的强度。

2.2、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方式

(1)粉喷桩

基于桩柱在进行加固优化软土地基结构为优化地基的结构,我们应该科学的采用粉喷桩的方式,首先对于工程现场的地质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且做好室内的配比实验和土工实验,当获得合格的报告之后就可以进行施工。加固处理进程中应严格依据路桥工程桩位设计图及相关配比施工工艺实施,应首先进行试桩进而完善明确单位喷粉量、喷气压力与打槽速度。同时对基本施工材料整体质量水平及合格性应进行充分检验,确保路桥工程施工场地的清洁平整,进而满足各类机械设备的运行需求,同时还应对设备机械进行科学组装并及时实施运转调试,确保其早日投入服务运行中,发挥应用效益。

(2)爆破和抛石排淤方法

新型加固处理方式还包括爆破与抛石排淤方式,爆破方式应用炸药爆炸作用张力改造泥沼软土地基结构,令松散土壤与淤泥土质良好排除,同时利用高强度材料进行回填处理。该施工技术方式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且会耗费较高的成本费用,具有一定危险性,倘若操作不当还会对施工环境条件形成污染影响。抛石加固技术方式主要基于大片石料具体的抛出挤压力实施排淤目标,同前类方式相比操作更加便利,且原材料构成简单,成本价格低廉,因此广泛适用于软土积水洼地地基的路桥施工处理。

2.3、涵洞通道施工技术

在进行桥梁施工之前,可利用超载预压手段施加给软土地基较重的负荷,如此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地基的高度,同时地基的密度也有所增加,加强了地基承载能力。在进行桥台地勘的施工时,需设定一段固定距离,然后使用砂桩或者是粉喷桩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在对涵洞基体进行施工时,可选择箱型整体结构,不仅能够降低工程的造价,而且还可以加强地基的受力能力。

结束语

路桥工程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都很复杂,所以需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重视,合理的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从而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尽管当前针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较多,但不同的施工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针对施工中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确保软土地基得到合理的处置,从而有效的满足路桥施工过程中对于地基的要求,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国党.张瑜.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析.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2011年.

[2]张琦. 路桥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学,2014,01:238.

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市政路桥;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近年来市政路桥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在交通运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新时期想要提高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建设出高质量的市政路桥,就应当加大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市政路桥施工建设的顺利完成和进行。所以施工单位的关键就在于强化新时期市政路桥的施工技术。

一、新时期市政路桥路基施工技术的问题

市政路桥路基施工的质量是整个市政路桥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对其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1、保证路基施工技术的强度问题。在市政路桥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过往车辆和自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要想使得市政路桥的路基不会变形,就必须要特别的注重还要路桥路基的抵变形能力以及承载负荷能力;只有把这一强度保证好,才可以很好的满足路基的功能及其需要。

2、市政路桥路基施工中的水温稳定性问题。路桥路基会在地下水以及地面水的作用下,其承载能力以及抗压强度都会收到这个的影响而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冰冻的北方地区,很易在周期性的冻融作用下产生冻降及翻浆的现象,随之路桥路基的强度也会降低。因此,在路桥路基工程的实际施工建设当中,不仅要把路基的强度保证好,同时还得要积极及时的采取一定有效的措施把路基的稳定性及水温度强度保证好。

3、市政路桥路基施工的稳定性问题。因为路基在修建的过程当中会把之前的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给改变,一旦当地面有不良现象出现时,就会加剧之前地面的不平衡状态;由于多种原因的作用,路桥路基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崩塌或沉陷病害,这就会带给路基很严重的损害。应当根据这时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市政路桥路基的建设时,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而把较大的变形以及损害有效的避免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二、新时期市政路桥路面施工技术的问题

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还包括市政路面工程施工技术,路面的行车的舒适度及安全性是直接由其所决定着的,而且还会很大的影响着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对市政路桥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注意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1、稳定性和强度。在市政路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利于抵抗外力作用,就必须使得路面整体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譬如拉断、压实、剪切等这些外力的作用。不论是否有着这些外作用力的存在,也是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或者车辙、沉陷等破坏现象。同时还得要注意好把路面所具有的较强的稳定性保证好。因为路面的结构是会长期的处于在自然环境当中,会经常的受到湿度、日光、温度、大气及降雨等这些自然作用力所影响,造成了路面结构的其他指标以及力学性能会出现巨大的变化,因此要想保证好路面整体的强度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具有一定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大气稳定性及水温稳定性。

2、要保证市政路桥路面具有足够的耐久性。由于路面在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行车载荷的作用下会渐渐地积累产生塑性变形和疲劳破坏的情况,而且因为路面各结构组成材料还会出现老化破坏了路面,市政路桥建设的质量和寿命些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3、要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路面的表面性能涉及有粗糙度和平整度。若是路面的平整度不足的话会使得车行使的振动力、阻力及冲击力增加;而没有良好的抗滑性,也是会使得车辆行使当中的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增加,所以保证路面的糨糙度和平整度这点是非常 有必要的因此在路面施工中路面应注重具有足够的老化能力及抗疲劳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三、加强新时期市政路桥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1、加强市政路桥施工的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施工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路桥质量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强化技术管理、技术运用以及技术选用等环节,来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性。在施工之前,首先以工程的合同要求和实际状况为出发点,设置施工技术的主要控制点,达到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目标的要求一致,避免因技术问题采用不到位或选用不合理的方式引起的管理无故失效。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按照施工管理目标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将施工技术进行适度的调整,对技术的主要控制点来进行严格的管理,在保证施工技术与管理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保证好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在此过程之中,假如要实现技术管理的全方位,就必须加强技术设备、人员技术的管理,且得深入到路基路面修整、压实以及摊铺厚度等各个环节,以有效地实现人员操作的技术规范性和适应性,来提高施工的质量,做好充分的技术性准备。

2、完善市政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市政路桥施工一般都是项目众多、规模巨大,不同的项目所具有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监控目标自然也是不同的,这就得要求其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到基础性标准的建设上,以不变应万变。路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是其工作进行的理论性和制度性的保障,而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控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工作的科学、有效性。在体系构建之中,要对施工现场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论证与分析,促使理论体系能够完全的适应于大多的工程,同时,健全基础性机制,时刻保障技术与质量监控的有效性,还应当根据企业所存在的不足以及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及时的补充,从根本上来实现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性。

3、落实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路桥质量的根本保障,施工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路桥的使用寿面、承载强度以及安全效能,因此就必须得加强施工的质量控制。影响路桥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现场管理、施工设备、施工环境等,在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把握住控制关键点。首先就是加强现场的监理,因为施工场地人员众多、施工环境变化性较大、操作工序繁多等因素的影响,路桥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得加强施工现场的现场监管力度,以使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资源实现优化。其次是强化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材料是施工质量中的关键因素,且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方面就显得更加的刻不容缓。最后就是加强设备的管理,及时对设备进行修理与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现施工的经济效益配置的适应性、设备的合理性以及进出施工场地的时间性,都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设备的监管力度,合理安排设备的施工顺序,防止由于设备进出场不得当而造成的施工延迟;在其设备管理之中,一定要用技术手段,来确定设备性能、型号、标准等,来充分的适应现场的施工要求。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车辆数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运输的压力逐渐加大,对市政路桥等基础施工技术要求也在日益增长。使得市政路桥工程在近年来的施工项目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控制施工技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联昌.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0(11)

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3

关键词:设备管理日常维护动态维护 重点突出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管理应从优化设备开始

在路桥施工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众多,大部分的设备都只能复杂某个工程项目的部分作业,因此如何对设备进行优化与组合就成为路桥设备管理的首要问题,只有优化设备配置才能保证设备发挥作用,并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适应工程需求为前提

路桥施工项目往往需要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因此施工机械的确定应因地制宜,即按照项目的需求进行选择,如地形、场地、气候等等,还应考虑工程的质量需求,同时施工机械的容量必须可以满足施工进度的需求。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以选择相应的施工机械种类与数量,以此满足施工作业的需求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在方案确定后还应考虑到施工机械的储备,即保有一定的设备余量,以备不时之需。

体现经济性

在施工中必须考虑设备的经济性,即利用施工单位时间来考察其经济性,这个指标主要取决与机械具有的固定资产消耗与运行费用等。大型机械的作业要求条件高且投资大,但是如果可以适应工程规模的话,其作用效率高的优势则可以弥补其投资大的问题。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针对不同的施工量而确定选择工程机械的型号与规模,以此保证项目的经济性符合市场规律,保证施工单位可以获得合理的利润,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总之就是提高设备的性价比来提高设备的经济性。

合理组合机械的型号与数量

路桥施工中一台设备不可能完成一个施工项目,这就需要多台次的设备配合作业,所以在机械管理中应先对设备的组合作业情况进行分析,这也是机械化作业的必要条件。机械的合作包括了技术性能、机械类型、机械数量等统一组合搭配,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作用有条不紊,并保证不同机械的施工效率相配合,都可发挥最大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

对日常操作的规范化管理

在完善了路桥施工机械的配置与分组后,其管理的重点将转移到日常管理中,在日常管理时应注意的首要问题就是使用。因为机械的使用是保证其运行寿命的关键。要提高管理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规范操作

在施工中因为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筑路机械的种类与结构也日趋复杂,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如:进行路桥施工前必须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即针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进行机械操作的人员必须可以掌握所操作设备的各种性能与参数,以及结构和保养的相关知识,同时应在施工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保证其具备基本的故障判断与维护能。在日常工作中设备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指导操作人员按照科学规范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操作并及时的处理故障,维护保养等问题。尤其是对保养与维护问题,必须重视起来,指导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故障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针对故障进行合理而准确的处理,在保证设备状态的情况下保证维护的经济性。在施工中应进行岗位教育,培养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责任感,同时在施工管理上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跟着机制,即对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利用奖罚机制对设备的管理实行班组和个人责任划分,在保证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与安全。

合理安排与调度机械

在施工机械的管理中调度合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施工中应根据施工组织计划中所需要的设备种类与名称、数量等进行登记造册,并对其机械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解,对其技术状况进行监督与跟踪,同时应制定对对配套的检查与检修方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不符合施工需求的设备应及时的进行更换。其次应按照施工进度与作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设备调度计划,即按照不同的施工进度与项目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度与使用,保证设备可以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也可获得相应的维护时间,尤其是应考虑到设备间的相互配合,即不能使得机械超时工作也不能让某些机械长时间停运。

做好保养与维护

设备的保养是保证设备使用安全与发挥效率的重要基础,利用保养替代维修是较为经济的设备管理方式,因此必须做到保养为主维修为辅。主要应从要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保证日常检查的常态化

在施工中应重视对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新形势下设备已经成为工程施工与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路桥施工中应对主力设备做到常态化的检查与维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在运行的前、中、后其进行技术性检查,保证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跟踪式维护。尤其是对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日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与性能。

建立二级维护制度并保证执行

在路桥机械的管理中应建立二级维护制度,并保证其切实的得到执行。二级维护制度可保证发现并及时的消除故障隐患,让设备可以保证整洁与技术性能稳定。施工中机械管理部门应要求操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设备维护知识,并可自觉的进行二级维护与保养。同时施工单位应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维护与维修队伍,随时对路桥机械进行维护与维修,并保证其专业化常态化,尤其是对紧固、等关键部位应做到随时化的检查与维护,同时对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电路、油路等进行定期检查。这些操作都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保证责任到人,以此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与效率。

做好设备的轮休与调整

施工中一台设备不可能一直工作,因此在其暂时休整的时候就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与维修,如果需要长时间停放则需要做好保护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应针对设备的停休进行做好相应的准备,一方面应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更换老化零件,一方面应制定该设备的维护计划,以此保证其在恢复工作后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保养与维护,提高此类设备的维护针对性,在提高维护效率的同时保证设备的工作寿命。

强化对维护人员的管理

在路桥施工中对设备的维护应由专人负责,一方面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与维修计划,并在常态化施工中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同时应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使之熟悉设备的各种性能与关键故障的处理,尤其是在新设备不断引入到施工中的新形势下,更应做到对技术人员的随时性提高。

结束语:

总之在路桥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则是设备的管理,一则是设备的维护,一方面是制度层面的规范一方面则是技术层面的规范,只有做到管理规范维护及时才能保证设备在施工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志.对现代筑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 .

[2]那忠辉,任丽娜.我国筑路机械维修行业的历史、现状及前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3]潘宇飞.施工企业筑路机械技术管理的措施[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4]庄卓鑫.筑路机械的使用及维护新技术[J].机电工程技术,2011,(08) .

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4

关键词: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必要性,经济效益

Abstract: the thin wall hollow high pier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ut also has the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s. So, hav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t meaning of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we thin hollow high piers rail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Keywords: thin hollow high pier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necessity, 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般而言,高墩桥大都位于在山岭地区,所以桥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不仅难度大,而且还要做到技术高,在其施工的过程中会运用到各种大型机械,从而来控制其安全性以及外观的质量。

塔式吊机的选择以及钢模板的加工制作和安装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时,要选用塔式吊机,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同时选用多个轻塔吊处理幅距相对较远的高架桥;二,在对于高墩相对集中的高架桥的处理上,要确保塔吊臂长在50m-80m之间,保证一个塔吊可以同时满足多个高墩的施工,进而有效地节约施工成本;三,由于塔吊在达到28m之后,要通过墩身连接其余的附着器,保持高墩的基础和塔吊的基础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所以在塔吊的吊起过程中,要结合墩身的实际高度,确定其起吊的高度。

对于钢模板的加工制作以及使用,是整个施工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钢模板的加工时,要先用5mm的钢板进行制成,所以,加工人员在加工时,就需要全面分析全桥墩的各个方位,使得加工出来的模板能够通过性较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桥梁施工成本。另外,在进行模板的安装的过程中,要在安装模板之前,施工人员要用电动钢丝刷认真清理模板的表面,并且按照1:4的比例涂抹脱模剂。同时,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施工人员要将处理好的模板组装成大模板,然后再用塔吊车吊装;二是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模板的质量,三是安装完模板后,为了避免模板的移位、松动和变形,相关施工人员要仔细注意钢筋与模板以及插入式振捣器的机头的碰撞,

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以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

在进行桥梁的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一项工作就是工程的测量,这样可以精准地确定承台顶部将墩柱的中心位置,从而测量出四角坐标并给予确定,然后再使用高压水进行清洗墩柱范围内的承台混凝土,为桥梁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另外在进行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

注意其高度一般要低于50 m,如果在高于50m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方法的搭设:一,要减少一半的脚手架下端柱距,采用双排单管立柱,保持立柱间距在0.8m-1.0m,排距在1.0m-1.2m,水平杆距1.2m -1.5m,二,而脚手架的上端要采用单管立柱,高度保持在35m之内,而采用双管立柱确定脚手架的下端部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桥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桥墩进行整体设

计,既要保证桥梁高墩施工质量,也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混凝土的施工以及钢筋的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以及浇筑的一体化施工。一般而言,在混凝土的生产完工后,要用专业的运输车将混凝土运往施工现场,同时,还要用输送泵和料斗进行浇筑。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法,确保浇筑输送泵浇筑的坍落度要在15cm-18cm,厚度在30cm左右。

其次在进行钢筋的加工与安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根据桥梁的设计图纸,规范钢筋加工的各个过程,对于加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偏差,要有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偏差,从而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二,对于钢筋进场的施工,不仅要做好防锈蚀措施,而且还要保证钢筋的分类堆码整齐,三,就是关于钢筋的安装,要用专业的绑扎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进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工缝的施工和处理

在进行工缝的施工之前,要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然后就是凿毛的处理之后,在这个过程中要将混凝土表面用水冲洗干净,既要保证湿润也要保证不可以留有积水。另外,在处理好施工缝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相关人员要预设和检查支架以及模板,并且要稳固模板,不可以有松动或者是移位的情况。

关于墩身施工线型的控制

由于薄壁空心墩的墩身柔度比较大,其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风力、温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造成墩身轴线的摆动和弯曲,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要采用喷水降温法,避免墩身的不均匀膨胀而产生的墩身轴线偏位,二要控制好测量的时间,避免温度对墩身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影响精度,最好选择在日出之前或者是日出之后,三要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实行定人定岗,确保其各司其职,加强墩身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总结:

总而言之,桥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节约桥梁施工工程的成本,另一方面,还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的桥梁施工的质量。总之,相关人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分析问题、总结经验,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小兵. 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探讨及其质量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5

关键词:铁路桥梁;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施工的主要方法

高墩台施工的主要方法是滑模施工与翻模施工。翻模施工是传统的施工方法,模板一般分3层,每层1.5m~2.5m,模板通过工人用手扳葫芦提升安装,浇一层混凝土,支一层模板的办法施工。其特点是外观质量美观,垂直度容易控制,但缺点是施工进度慢,机械化程度低,成本较高。

液压滑模施工的原理是利用爬升式千斤顶提升模板及工作平台,随着混凝土的浇注,不停向上滑动的原理施工,在薄壁空心高墩台的施工中,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占地面小、用材省、劳动力消耗少、工程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工作技术性强、须有专业技术工人操作、外观不易控制等缺点。

根据以上两种施工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能够加强液压滑膜的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克服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缺点,应该选择使用经济适用的施工技术,下面主要介绍液压滑膜施工技术。

液压滑模施工顺序:

1.1滑模要根据图纸进行设计,包括内模、外模、平台、支撑、吊架、千斤顶的布置及操作柜的合理放置。

1.2在墩台上按照轴线放样组装模板、平台,安装设备并进行检查。

1.3钢筋安装好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要分层,则每层30cm左右,一层一层向上浇筑。

1.4模板等混凝土达到0.3MPa左右,即用手触有硬感时向上每次按5cm的行程滑动。按照绑钢筋,浇混凝土滑动模型的方法循环不断作业。

1.5混凝土养生时可在工作平台上放一水包,将水泵到水包,围住混凝土周围用细PVC管做滴管,并利用水包里的水滴水养护。

1.6在正常温度下,滑升速度为30cm/h左右,工人分班作业,做好交接记录。

1.7若遇特殊情况,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能连续进行时,则应使千斤顶每隔1h左右提升1次,以免混凝土与模板黏接。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须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2、高墩翻模的施工流程

高墩翻模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绑扎安装钢筋翻模组装安装内外作业平台安装安全防护系统灌注混凝土养护绑扎安装钢筋拆除底节6m模板及工作平台底节模板翻升至四节段模板翻升循环施工至墩顶。

3、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术

空心薄壁墩采用翻模法施工,采用内外两套模板,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板,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采用塔吊进行模板拼装和钢筋吊运。其工艺原理为:翻模是一种自下而上逐层上翻循环施工的特殊整体钢模,由二层模板组成一个基本单元。当浇筑完上层模板的砼后,将下面两层模板拆除翻上来装在第三层模上面进行施工,以此类推,循环施工,直至桥墩施工完毕。每节翻模由内、外整体钢模板、三角支架、砼支承块、对拉螺栓、吊挂脚手、栏杆、斜拉索具及步行板组成。每块整体钢模板高2.25m,面板钢板厚5mm,边法兰角钢L80×8,竖向大肋槽钢[8#,横向小肋扁钢-70×10,背架槽钢2-[14#,连接孔用M16螺栓。对拉螺栓穿过内、外模板孔眼及砼支撑块,将内外三脚架拉紧,从而使内外模板成为一体。为方便人工施工,设计了作业平台。由支架、纵横梁和平板组成,支架固定在中层模板支架底部、上部支撑着平台的纵、横梁。

空心薄壁墩模板见图1。

4、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高墩台多为薄壁空心墩,壁厚常设计为60cm~80cm之间,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好,石子易选用0.5cm~3cm碎石,坍落度应控制在5cm~7cm之间,为了外面光滑,均采用双掺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施工配比设计。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强度达到0.2MPa~0.5MPa即可向上提升模板,若强度过高,则模板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粘接,滑升困难,易发生拉裂、掉角现象。翻模施工时,拆模时间为混凝土终凝后,确保拆模不使混凝土黏膜及缺边掉角为宜。

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滑模混凝土宜采用半干硬或低流动度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不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坍落度应控制在160mm~200mm范围内。混凝土出模强度是设计配合比的关键。强度过低,则混凝土容易坍塌,承受不了上部浇灌混凝土的自重;强度过高,则模板与混凝土之间产生黏模,滑升困难,且容易发生拉裂、掉角现象。混凝土合适的出模强度为0.2MPa~0.3MPa。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初凝时间控制在是2h~3h,终凝时间以4h~7h为宜。

5、墩身主要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5.1 跑模

5.1.1现象: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侧向压力使某部位的模板整体移位,造成结构物侧面整个倾斜,底面下垂或下挠。严重时,侧模、端模崩坍。

5.1.2危害:轻者大大改变结构物尺寸、规格、形状,重者使浇注失败。

5.1.3预防措施:

①墙身中间采用穿墙对拉螺杆拉紧,以承担混凝土侧压力,确保不跑模。

②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并进行加固。

5.2 胀模

5.2.1现象:模板在水泥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局部模板偏离平面,或局部模板变形鼓出。使结构物截面尺寸加大。

5.2.2危害:使结构物或构件的混凝土面平整度不好,竖直度超标。对于需进行架设的支承面或缝隙,会造成不平、相顶等质量缺陷。

5.2.3预防措施:

①墩柱模板,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并设对拉螺栓加固。

②定型组合钢模,应按模板长方向错缝排列。

③加强模板的端头及拐角处的支撑及连接。

5.3 漏浆

5.3.1现象:浇注水泥混凝土时,水泥浆从模板接缝处漏出。

5.3.2危害:漏浆轻者,在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使结构物边棱线不清晰;漏浆重者,会产生蜂窝、露筋等。

5.3.3治理方法:

①对于拼缝过宽的定型组合钢模板之间,侧模与底模相接处,采用夹垫薄泡沫片,薄橡胶片,并用U型卡扣紧,防止接缝漏浆。

②端模及截面尺寸改变处,加设对拉螺栓拉紧,必要时加设立柱、拉杆以加固,防止胀模跑浆。

5.4 混凝土层隙或夹渣

5.4.1现象:有条状缝隙,并存有木屑或泥灰,称为层隙。混凝土底表面内有集中灰、泥、成渣状,用硬物可清下,称为夹渣。

5.4.2危害:混凝土层隙会削弱受力结构、构件、墙壁的受力截面积,大大降低结构的抗震能力。夹渣会削弱结构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加速结构主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5.4.3预防措施:在墩柱模板底部预留清渣口,待用水或压缩空气清理完成后.再将清渣口封闭。

6、结束语

总之,桥墩施工中存在高墩,由于施工数量多、工作面积小,施工条件差,无法像矮墩一样一次浇筑成型的问题,高速铁路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高墩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德钧;薄壁空心高墩无支架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年02期.

路桥施工新技术范文6

[关键词] 岩溶区钻孔桩 施工 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贵昆铁路绕昆明新机场工程共有4座桥梁位于岩溶发育区,采用钻孔桩基础。孔桩直径有1.25-2.5m,桩长自8~66m不等。在桩基础施工时遇到溶洞,发生坍孔、卡钻、泥浆流失等情况,造成成孔、成桩困难。岩溶发育区是孔桩施工的主要问题。

1.2 岩溶区桩基的地质特征

大桥村特大桥是溶洞发育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该区域岩溶可见率达75%以上,溶洞范围广、深度发育不一,普通深度为1~8m,最深溶洞达45m,基岩面相差悬殊,溶洞或为空溶洞,或为充填溶洞。溶洞发育具有不规则无规律特点,即使有钻探资料的,也不能完全确定钻探资料与实际地质状况相符。

2 钻孔桩施工问题

2.1 成孔问题

钻孔桩均采用冲击钻成孔。其成孔原理与其它地质条件的钻孔桩是一样的。但由于岩溶地区的特殊性,成孔过程要困难的多,成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特别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漏浆塌孔:当钻进过程击穿溶洞顶板时,孔内泥浆突然下沉流失,这样孔外压力大于孔内压力,造成孔壁坍塌。也可能造成临近地面塌陷,危及施工安全。孔内失水是施工中最常见的现象。

偏孔:由于溶洞发育的无规则性,溶洞顶板或穿过溶洞后的底板岩面常为倾斜的,或在溶洞中有岩石探入,造成一空一实、一软一硬,常发生偏孔现象。处理偏孔的过程一般需较长时间,严重影响施工的总体进度。

2.2 成桩常见问题

孔桩混凝土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施工,但超灌量大是常见情况,经对孔桩灌注数量进行统计,最大超灌量达3.5倍,最小超灌量都达到1.6倍的设计数量。

3. 施工技术措施

针对岩溶发育区孔桩施工中常见的诸多问题,主要采取钻孔前的预处理、延伸护筒、护筒跟进二次成孔工艺、回填等技术措施。

3.1 钻孔顺序

按先长桩后短桩、先低位桥墩上的孔桩后高位上的孔桩,先周边后中间的孔桩,有利于后续孔桩的施工。由于水流总是由高向低,先施工低位孔桩,可部分截断溶洞通道,利于高位桥墩桩基的施工。

3.2 钻孔过程殊情况的处理

3.2.1 塌孔

(1)回填

回填是处理溶洞塌孔的基本和较为有效的方法。根据溶洞大小备足水、粘土、片石等必备材料,确保在孔内泥浆突然流失时,及时补充孔内水头,不致发生塌孔。钻孔进入岩溶地层时,投入大量潮湿的粘土块和片石并立即补水,利用钻头冲击粘土块和片石挤入溶洞及其裂缝中,堵住溶洞和岩溶裂隙,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壁,完成钻孔桩施工成桩。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 钻至离溶洞顶部1 m左右时,准备足够的小片石(直径10~20cm)和粘土球(15~20cm 大小),对于半充填和无充填物的溶洞要组织足够的水源。

② 钻至离溶洞顶部1 m左右时,在1~1.5m 范围内变换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防止卡钻。

③ 对于空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在击穿洞顶之前,应有专人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一旦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水,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按1:1 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进行冲砸堵漏,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转入正常钻进。如此反复使钻孔顺利穿越溶洞。

④ 对于溶洞内填充物为软弱粘性土、淤泥或砂砾的溶洞,进入溶洞后也必须向孔内投入粘土、片石混合物(比例1:1),冲砸固壁。秧田冲中桥2-2#桩的溶洞中充填砂砾,钻进过程中还较为顺利,但清孔时,发现越清孔,孔底沉碴越高的情况,经取样发现,沉碴为砂砾石,系溶洞内充填物。未清孔时,泥浆比重大,可稳定溶洞内砂砾,清孔后,泥浆比重降低,砂砾流出。经反复清孔,才满足要求。采取片石回填,有利固结砂砾,减少清孔时间。

⑤ 钻头穿越溶洞时要密切注意大绳的情况,以便判断是否歪钻。若歪钻应按1:1 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至溶洞顶板0.5 m以上,重新冲砸。

(2)护筒跟进

钢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维持超压力的重要作用,其位置应埋设准确和稳定。钢护筒跟进是采用震动锤将钢护筒下沉穿过覆盖层而落到岩面。

护筒下沉

钢护筒根据桩径大小、地层条件分别采用6~10mm厚钢板卷制焊接成圆形,直径较桩径大50mm,护筒长依据地质、水文情况选定,由单节或多节短护筒焊接而成。钢护筒的埋设过程为:第一节由人工埋设,使筒顶高出地面30cm,焊接第二节后,在护筒顶放置打板(50mm厚钢板制作),利用钻机提起钻头,将钢护筒冲击入土,然后冲孔,孔深达到护筒底后,再焊接第三节护筒,如此循环,直至达到需要深度。深度根据土层和溶洞发育情况确定。大桥村特大桥14#墩采用护筒跟进技术,有效避免了孔口坍塌。

3.3.2 偏孔

在孔内回填片石和粘土块1.5m左右,同时调整钻机冲程于0.6m左右,然后继续冲孔,混合填料经反复冲砸在孔内高出顶板处形成一个较坚硬的混合柱体,具有足够传递冲击能,达到破碎倾斜岩面的目的。同时形成坚实、圆顺的过渡孔口,为后续的钻孔作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当岩面倾斜严重或桩位于溶洞边缘时,在钻进中钻头偏向地质条件较差的一侧,用该法无法解决偏孔或弯孔的问题时,采用填充水下砼方法,三天后重钻。采取反复几次回填大片石或混凝土后,一般可以解决。但地质差异很大,岩面倾角450以上时,纠偏十分困难,如秧田冲特大桥2-3#,-4#桩分别在距桩底标高以上2-3m位置发生严重偏孔,采取了加重钻头、回填片石、水底爆破等诸多措施,但无进展。2根孔桩的成孔时间均超过了62天。仅纠偏时间就超过了50天。

3.3.3 卡钻、掉钻

在施钻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在穿越厚层顶板时经常发生卡钻现象,或由于严重失浆,孔内失去压力平衡,引起塌孔埋钻头等现象。大桥村特大桥13-4#桩施工时发生掉钻,无法取出钻头,重新钻孔,冲碎原钻头,用电磁铁吸出碎渣,历时近60多天。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利用缓冲原理来攻克这个难关。即当钻进接近穿越顶板进入溶洞前,在顶板已成孔段内回填混合材料1m左右。同时变为小冲程,先放小钻头冲击,然后再用标准钻头扩孔成桩。这个办法效果明显,能起到缓冲作用,大大减少了因一锤击穿顶板,造成卡钻和因失浆过急造成埋钻事故,有利于施钻的顺利进行。

4.几点体会

(1 )作好施工预案,确保顺利成孔

预先编制溶洞处理方案(钢护筒跟进或预备泥球及片石等),且向每一位操作工人及现场管理人员清楚交底。随着施工的进展,对地质情况进一步了解,要随时修订技术措施,确保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处理。

(2)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择泥浆指标和护壁材料

在一般地层进行钻孔桩施工,泥浆护壁的效果好坏是成孔的关键。但在岩溶地区除在施工中加强泥浆护壁外,还存在一个通过溶洞的造壁问题。这是因为溶洞内填充物种类多且性质复杂,多呈软塑状或流塑状。因此,在配制优质泥浆护壁的基础上,对不同溶洞内土的不同性质,按一定的比例分别加入水泥、木屑、草袋、片(碎)石等混合材料。经钻头的冲击捣实将这些加入的材料挤入溶洞周边和岩溶裂缝中,这样既可以形成溶洞孔壁封闭环,又能增强泥浆护壁的效果。

(3)认真核对地质,作好终孔条件判断

由于岩溶发育的无规律性,可预见性差,勘探的110mm地质钻孔与大于1000mm孔桩直径相比,也难以完全反映孔桩的岩溶情况。如大桥村特大桥20#墩,虽原钻探资料未见溶洞,但实际施工中均发现了溶洞,经补勘后做了加长处理。所以加强地质核对十分重要。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能否终孔要慎重。

① 嵌岩深度范围出现偏孔。这种情况下可能为倾斜岩面,一般嵌岩深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应做加深处理。

② 嵌岩深度范围出现漏浆,此时终孔要慎重,最好补勘后确定。

(4) 要认真分析钻探地质资料,以便制订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如采取预先处理措施、护筒跟进措施或二次成孔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