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弹性福利计划实施路径

企业弹性福利计划实施路径

弹性福利计划通常称为“弹性福利”,也称自助餐式福利、菜单式福利,是指企业在核定的人均年度福利预算范围内,提供可选的多种福利项目,给员工自主选择权,由员工根据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需要自主选择福利产品或产品组合的一种福利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的福利管理模式,弹性福利凭借其灵活性、便捷性,成为近年众多企业吸引员工、塑造雇主品牌的有力工具。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因“低工资、高福利”被外界诟病,企业内部因实行有限的实物福利政策或开展平均单一的福利项目,存在员工期望与企业福利供需错位的现象,因此在当前深化国企改革背景下,福利管理也被赋予了寻求突破的新要求。如何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发掘实施弹性福利的可能性、探索实施路径、提高福利感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弹性福利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弹性福利在美国企业中兴起,其初衷是为了应对女性员工增加引起的员工结构、员工需求变化;20世纪80年代,由于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弹性福利快速发展;目前弹性福利已在西方企业内普遍应用。近10年来,随着跨国企业在中国业务的拓展,弹性福利逐步在外资企业中流行,慢慢拓展至国内先进企业。据调查,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正在计划实施弹性福利政策。可以预见,弹性福利必将成为福利管理的一种新选择。

二、弹性福利的功能定位

通过对比弹性福利制度和传统福利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更加全面地思考弹性福利管理模式的定位,并以此为切入点初步分析实施路径。

1.传统福利具有的公平性和保障性,是弹性福利体系下需要保留的本质优势

传统福利定义中,企业福利制度是为保证员工的非货币性权益而设置的,能够满足员工除现金工资外的其他需求。因此,不论是传统福利还是弹性福利,本质上都是员工在提供合理劳动的前提下而获得的补充性报酬,是使员工行为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的工具。这意味着即使企业实施弹性福利计划,也必须延续原有福利体系的以下特性。(1)受众的普惠性,即福利计划必须能够普惠全员,使全体员工都能得到企业对于个人的组织承诺。(2)项目的合规性,即出于基本保障的福利条款和项目,不论是基于合法合规角度还是人文关怀角度,都必须予以保留。(3)成本的可控性,即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福利约定,企业必须保证成本可控。

2.弹性福利具有的灵活性和激励性,是弹性福利体系下需要着重突出的制度优势

弹性福利相对于传统福利,其最大的特性在于受众具有自主选择权,因此,弹性福利的功能特性又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如何使这些功能特性得以突显并发挥作用是福利管理升级的重点。(1)受众的聚焦性,即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福利基点计算,区分出不同的员工群体并给予不同的福利待遇,差异化处理人员福利激励水平。(2)项目的定制化,改变传统福利项目、标准基本固化的无差异化福利方案,由受众主体自主制定符合心意的福利方案,从而照顾到不同群体的特殊诉求。(3)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在传统的福利体系下,福利和现金薪酬一样具有很强的钢性,而弹性福利制度下,成本的管理并不简单指单纯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而是指即使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人员获得最大的效能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利用第三方平台将福利管理外包,也能有效降低企业统计、采购等自身管理成本。

3.专业完善的福利管理和服务,是提高员工福利感知、提升人文氛围的重要前提

传统福利管理体系下,大多数员工的角色更倾向于被动接受者,对于何时能够获得何种福利,在相对固化的协约中变得习以为常。而在弹性福利管理体系下,员工角色变成了主动选择者,对福利的认知和体验也将更加生动。因此,创新管理手段与加强人文沟通和氛围引导相辅相成,共同助推工作顺利开展。

三、弹性福利的实施路径

选择福利对象、策划福利方案、开展福利活动、优化福利体系,是企业推动弹性福利整体策划、实施过程中的常规步骤。通过对比弹性福利制度和传统福利制度的运行活动,可以进行实施路径的深入分析。

1.弹性福利管理的起点是整合福利预算,步骤核心在于转换管理策略

目前,企业福利项目按财务预算类型主要分为薪酬总额、福利费与工会经费3项,管理部门也按分工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实施弹性福利必须经历各项目预算汇总统筹、员工参与、预算重新分配的过程,福利管理的思路由以职能、业务为主体,转为以员工个体为核心,员工选择嵌入预算设定,并参与、影响预算的执行与实施。

2.弹性福利管理的基础是选择福利对象,步骤核心在于策划弹性基点方案

弹性基点计算的本质在于根据明确公开的规则,为不同情况的人员分配可使用的福利配额。因此,多数国有企业会根据人员的职位层级、工作业绩、培养潜力等因素设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计算方案。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从员工角度,是设定激励规则、达成激励共识的过程;从企业角度,是贯彻人员管理方向和理念、进行个人发展引导的过程。

3.弹性福利管理的关键是选择福利项目,步骤核心在于了解员工福利需求

员工能否利用配额购买到真正心仪的福利,在于企业选择开放的福利项目种类。传统福利体系中,发放实物福利、生活基础物资已成为常态,但在物质生活已被大大满足的今天,如何寻找员工真正需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福利项目,成为弹性福利能否能彰显作用的重要部分。根据当前的众多企业管理实践,从操作方式上,企业多倾向于为员工提供福利菜单,其中法定福利为必选项,非法定的企业福利则由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最终组合成属于特有的福利“套餐”。从福利项目上,国有企业对合规性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少企业会考虑设置健康类项目,如家庭健康体检、补充医疗保险;成长类项目,如学习教育;保障类项目,如企业年金;时间类项目,如年假买卖;生活类项目,如节假日福利、生活产品等。

4.弹性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推动福利实施,步骤核心在于提高采购效率

弹性福利体系下,员工给出的福利订单项目更加多元化、时间也更为灵活。如果企业仍维持原有的管理模式,无论从福利成本管理、福利订单统计、还是福利物资采购发放上,都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管理成本。所以,企业需要平衡好集中采购与个人分散采购的成本效益关系,同时还需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和模式来保证福利发放效率。

5.弹性福利管理的延续是保证福利体系的长期有效性,步骤核心在于实施动态管理

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逐步积累的数据中发现员工的偏好,并不断改进福利项目,是体系得以更新升级的基本保障。弹性福利管理并不是一次性的管理调整,而是长期的管理升级。

四、弹性福利实施的有利条件

对应上述弹性福利的实施路径和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企业是否做好了实施弹性福利的准备、是否拥有充分的实施条件,可以结合实际管理情况和未来管理发展趋势进行完备性分析。

1.人力管理工具和平台,为选择福利对象提供有利条件

确定福利对象的核心在于弹性基点的测算。一方面,有相当多的企业已拥有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诸如绩效管理、职业通道、人才盘点等管理工具的广泛应用,都为企业设立福利基点计算方案提供了充足的数据输入。另一方面,人力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人员信息的详尽记录,也使得复杂的基点计算能够迅速实现多类信息采集和数据计算,为推进弹性福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人员代际管理特性,为选择福利项目提供有利条件

确定福利项目的核心在于了解员工福利需求。一方面,随着时展,企业的人员结构、年龄构成、兴趣偏好等不断更新改变,特别是随着90后、00后新员工逐步成为企业的骨干和新鲜血液,企业管理的亚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成为企业成功推动弹性福利、完成管理模式变革的现实土壤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青年员工乐于沟通、善于交流、自我意识强等特性,都能够成功帮助企业快速寻找更有效力的福利项目,促进企业和员工形成良好关系和达成心理契约。

3.行业专业分工,为推动福利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推动弹性福利实施的核心在于提高采购效率。一方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飞速发展,为企业实现人力资源业务外包提供了强有力的第三方专业支持。特别是对于弹性福利这类需要应对多样化需求的业务,无论是从业务处理效率角度还是从节省管理成本角度,寻求第三方平台合作,都是极其有益且较容易促进企业、员工、合作方三方实现共赢的方式。另一方面,对比企业自行制定的采购方案,第三方的方案从单一的福利内容而言,给出的价格更具有公允性,价格衡量标准更易于为员工所接受,也易于使每个员工在自己的限额内选择对自己而言效用最大化、性价比最高的福利项目。

4.大数据管理趋势,为保证福利优化提供有利条件

对于任何一个管理体系而言,动态管理以及对已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度测评都是优化的基础。弹性福利平台可以自动统计出企业员工更加偏重的福利类型,企业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判断和验证,在不断的数据积累中,逐步优化不受“欢迎”的福利科目,新增创新的福利科目,使福利科目与需求不断匹配,同时,也使得福利项目的设计和表述能够很容易地为每个员工所理解,在选择和享受福利项目时,避免产生歧义。

五、结语

弹性福利的实施已经过理论界的广泛论证和企业层面的逐步实践,相比于稳固僵化的传统福利管理,弹性福利管理在满足员工及家属的多元化福利需求、提升员工对福利的认知认可度、吸引保留核心人才、打造优秀雇主品牌、提高员工敬业度、履行雇主责任、防范企业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同时,借助弹性福利体系的推进,企业也能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引导员工认识企业福利的真正价值,突出人才激励方面的差异化管理优势,尊重员工,深度践行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作者:袁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