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摘要:文中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部门监督作用偏向微观。对于之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来说,政府偏向于将实体质量的监管作为重点内容,但对于建筑类工程来说,除了对于实体质量的监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注意工程自身的特点,例如工程工期长,专业工种比较多、使用的材料较为复杂等。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只对质量进行监督,可能会由于监督层面较为片面,导致无法全面发挥监督作用,这对于整个的工程控制来说缺乏准确度,无法对其进行精准评价和控制。为了保证监管职能,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作用,政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的使用监管手段,确保施工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政府对于工程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质量行为监督和实体质量监督。但往往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政府只注重对实体质量的监督而缺乏对参建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终身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度,从而导致监督行为无法更加深入的贯彻于整个工程进程[1]。

1.2转变监督理念。政府在对工程进行监督时,应更加注重对于监督理念的转变,监督理念早已不能仅仅的停留在对于工程监督的控制,应从控制转化为为工程质量服务。适度的给予工程监督一定的空间,从而可以保证市场经济,在稳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秩序,充分发挥参建企业的能动性。除此之外,对于市场主体要根据主体之间的存在的不同,进行公平客观的监督和权力的行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市场主体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权利和利益,为市场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对机构人员进行分配时要根据监督人员的能力以及不同的职能划分进行精简分配,保证监督一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证工作的高效率完成,更可以放眼于未来,做好决策制度和宏观调控。这对于市场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加符合市场的选择,政府在权力范围内做好该做的事,管好该管的事。

1.3工程质量监督内容不够完整。对于整个工程施工来说,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工程的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无法对工程进行准确监督,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和工程的顺利完成。但目前我国在工程的设计阶段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形同虚设,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监督无法更加全面和宏观的从整体角度上对工程进行监管。为了减少监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更加全面的加大设计方面的监管,落实建筑师、结构师负责制,这样更加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1.4政府质量监督内容过于复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质量监督的内容是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其监督方式只不过是抽查、抽测宏观监督,真正施工的各环节是施工和监理在把控,而监督人员在监督工作中有时候却充当专监和施工技术负责人的职责,与施工、监理之间职责划分不清,一旦工程出现问题,首先追问监督部门,无形中使得监督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监督职能不能得到发挥。

1.5施工图审查不够严格。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并得以完成。如果施工图纸出现偏差,会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下,对于施工图进行审查时,大部分单位对于图纸的审查只停留在表面,不会对图纸的准确性以及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除此之外,也不存在组织复查的情况,使得建筑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

2改进工程质量监督的方式

在监督方式的选择上,政府应更加注重对于宏观层面的调控,在最大限度内减少部门的微观调控,对于工程质量监督带来的不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2.1转变监督理念。政府在对工程进行监督时,应更加注重对于监督理念的转变,监督理念早已不能仅仅的停留在对于工程监督的控制,应从控制转化为为工程质量服务。适度的给予工程监督一定的空间,从而可以保证市场经济,在稳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秩序,充分发挥参建企业的能动性。除此之外,对于市场主体要根据主体之间的存在的不同,进行公平客观的监督和权力的行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市场主体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权利和利益,为市场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主管部门对机构人员进行分配时要根据监督人员的能力以及不同的职能划分进行精简分配,保证监督一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保证工作的高效率完成,更可以放眼于未来,做好决策制度和宏观调控。这对于市场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加符合市场的选择,政府在权力范围内做好该做的事,管好该管的事[2]。

2.2施工图审查不够严格。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并得以完成。如果施工图纸出现偏差,会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在实际情况下,对于施工图进行审查时,大部分单位对于图纸的审查只停留在表面,不会对图纸的准确性以及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除此之外,也不存在组织复查的情况,使得建筑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

2.3监督改变为差别化监督方式。在对参建企业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时不应该仅停留在原有的监督模式上,应将参建企业的诚信度和竣工工程投诉率作为差别化监督的依据,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定监督模式,这样更加有利于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保证监督机制可以更好的展现监督能力,需要在监督过程中注重对于主次的区分。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抓住较为尖锐的问题并通过一定的监管手段及时的解决,展现出监督的差别化。除此之外,在制定监督计划时也要根据参建企业之间的诚信度和投诉率的差别进行分别管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危大工程方面,需要将其作为监管重点。最后是制定相应的监管方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判,确保更好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细节化管理的方式保证监督过程顺利开展。

3结束语

对于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对于监督质量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加强方式方法转变的形式,不断的加强监管过程中对各主体责任的明确,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雅玲.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新模式研究——基于工程电子文件背景[J].福建建筑,2019(12):145-148.

[2]谭荣.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工程质量,2018,36(11):28-31.

作者:张秀彩 康秋娟 单位:巩义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