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化发展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学生个性化发展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摘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学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粗放式“千人一面”的管理模式,将教育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每一名学生个体上。紧密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差异性、优质性、机动性三个方面基本内涵,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双导师制、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拓宽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教学管理;个性化;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粗放式”人才培养思路愈发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期许,聚焦人才个性化发展的“精细化”管理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领域也在尝试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然而,教育学界除却思考如何让教育的硬件环境变得更加智慧之余,更应该将视角回归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如何将着眼点由“传道受业”转为对每一名学生成长的关注,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则成为当下教育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

一、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一切教育工作的开展均应紧密围绕学生开展。然而,在开展具体教学管理工作时,学生绝不是一个模糊的群体概念,而是由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构成的。因此,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差异性、优质性、机动性三个方面。第一,差异性。差异性主要是指允许不同学生之间在发展的路径上存在差异,即人才绝不是按照同一模式或者框架结构机械培养出来的,而是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个性得以发挥。正如我们所知,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或因成长环境的差异,或因自身性格特点的差异,或因自身认知水平的差异,外部、内部的一系列要素均使得学生个体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采用不同的模式予以培养。第二,优质性。优质性主要是指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质量更加优良,成长的环境更加理想。每一名学生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接受优质的教育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意。根据笔者调研,优质的教育一方面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上,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辅助立体全方位教学,又如打造“互联互通”的智慧教室,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拓宽教育场景的同时,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辅助记录、分析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优质教育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即教师在开展教学或者日常管理过程中,不仅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周到的管理服务工作,还主动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用心关切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因此,全方位的优质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涵。第三,机动性。机动性主要是指在差异化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随着个体不断成长,心智逐渐成熟,对专业认知,或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生涯发展规划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基于此,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教学管理人员应善于在日常教学、管理、社团活动开展等过程中,及时关注到学生思想的变化与成长,并适当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合理且灵活地调整生涯发展规划,从而优化自身发展路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质变飞跃的集中体现,即将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由学生主动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不断予以优化。因此,当学生主体性不断得以巩固,极大程度上有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扮演好学生成长的指引者角色,促进学生合理地个性化发展。

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探微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以往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科为大类,以专业为分支,每名本科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修读,一般经过3-6年的培养,可以获得特定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对于学有余力或有拓宽发展路径意向的学生,可以通过报名修读辅修专业的方式,完成辅修课程的学业修读,并申请获得双学士学位。由此,不难看出,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是以学科门类为通道,以专业知识为路径,培养专业人才。近年来,教育学界对专业人才教育和通识人才教育两种模式展开了系统论证,深入探究何者符合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理念,在兼顾专业人才教育和通识人才教育的基础上,优化并明确学生的发展路径,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保障。可以与当前诸多高校普遍开展的按“大类招生”模式相结合,转变传统上按照专业招生的思路,以学科门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先进行1-2年的通识教育,经过教师培养、学生个人潜能挖掘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实现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一思路的转变绝不是将专业选择滞后这么简单,而是先为学生提供宽口径的成长路径,赋予学生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全面了解大学之后,主动结合自身特点,将“发散式”的路径进行合理“聚焦”,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定制个性化的生涯规划。第二,建立双导师制。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每一个环节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从管理的对象上考察,看似是管理具体的教学事项,其实质是对师生群体的关注。因此,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环节上的演进,而是要将工作“下沉”,关注到自己所服务的每一个对象。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成长过程中,主要接触的是任课教师、同学、辅导员(班导师)、毕业论文导师,围绕着每一个接触的主体,会形成一系列社会活动,如课堂学习、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学术训练等,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应积极为学生建立“双导师制”,即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为每一个班级(或小组)学生配备固定的辅导员(班导师)与专任教师(学业导师),从而形成“双导师”培养模式。辅导员(班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思想、心智成长、就业发展等方面予以指导,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专业水平指导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双导师制”的建立,一方面能够解决因毕业论文导师切入人才培养较晚,同时辅导员对专业水平欠缺,所导致的学生专业发展路径不畅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分工的方式,将关注点聚焦,进而从多角度对学生的成长予以深度关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第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主要发挥着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作用。然而,教学秘书的工作绝不是机械地完成教学管理思想的上传下达,也绝不是仅为教师群体服务,而应是在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正是中共中央提出的“全员育人”思想的体现,即“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高校修读学业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富集,学生在全方面发展过程中,或表现出对某一类学科的兴趣(如参与某类学科竞赛),或表现出对专业前沿的关注(如参与学术沙龙活动、发表学术论文),或表现出有出国发展意向(如报名雅思、托福考试等),或表现出对某一职业发展的诉求(如考取教师资格证)等。这就更进一步决定了教育不能简单地按照一个模式开展,而是应该实现“千人千面”的培养模式,即教学管理人员需及时予以关注,并实时予以记录,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分别向班主任、辅导员、学术导师、专任教师及其他相关部门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整合各部门的优势,突出多部门协同培养,从而实现全员育人,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助力。

三、结束语

高等院校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往往注重要将学生的创造力、个性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判依据。然而,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这一思想却仅停留在理念层面,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具体管理模式和可操作的方法。因此,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在“全员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通过拓宽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切实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淼,祝庆轩.美国“佛罗里达记忆”资源库特色与启示[J].中国档案,2019(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A].20150119

[3]祝庆轩.学生主体性发展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7(22)

作者:祝庆轩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