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范例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范文1

【关键词】公共文化建设;公共管理;发展;培养

1引言

公共文化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其不仅能够提高社会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够增强社会人民的体魄,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当下,国家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已阐述了相关意见,将其作为公共文化发展的侧重方针。但是,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2公共文化建设的含义

公共文化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所形成的传播文化知识的文化机构与服务的总和,能够满足社会人民的需求,丰富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更为安定和谐。公共文化概念产生于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阶段,曾分为政治公共领域与文化公共领域,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转化为公共文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事业建设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具有公益性质,其内涵是保障公民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具有共享性、仪式性、差异性、构建性等。其中,共享性是本质上的特征,是社会人民共同拥有的属性;仪式性源于远古先民的祭祀活动,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差异性是时间与空间发展的产物,其又分为了地域空间的差异性、本质形态的差异性、社会阶层的差异性,等等;构建性是依靠社会人员共同参与、构建组成的性质,是一种社会凝聚力的体现,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在党的十六大中,曾明确提出“支持与保障公益文化事业”的相关文件。因此,公共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党与国家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3公共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

3.1公共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关系。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践公平、常规的权利,其具有公正性、公开性。公共文化管理是在管理中追求社会人民公共权利的统一性,是公共文化建设权利的归属,所以公共文化的权利源于公共管理的权利,两者皆为社会群众践行公平性,区别在于权利范围的大小。

3.2公共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性质。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需要清晰认知参与的主体是社会群众。社会群众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最主要动力,是公共文化的核心内容。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性质是取之于民,慧之于民,还需要深入社会群众的生活中,以履行实际职责为基础,实现不同目标之间合作发展的目的。所以,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群众作为主体践行文化建设活动,相关部门在其职能中要明确主体目标,保障活动的真实性与发展性。

3.3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主旨。集体利益、民主化、公平公正等属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主旨,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此外,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需要以法律为条框、基础,正视法律在建设中的积极性,从而认识到法律制度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4公共文化建设的本质。公共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服务为宗旨,与公共管理原则的内容一致。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社会人民的需要,将社会人民作为服务的共同体,综合现代化的工作内容,为社会人民组织开展更高质量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

4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政府的功能标准问题。政府的工作职能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推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现实层面,政府的职能是公共文化建设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其功能标准的准确度较低,从而容易使公共文化建设丧失多样性,导致文化建设受到阻碍,最终影响了公共文化的常规性发展。为此,政府在履行公共文化的职能过程中,需要明确功能的标准,承担相应的义务,维护公共文化的多样性。

4.2主流发展与个性化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环境与政治的制度奠定了公共文化主流发展的方向,虽然符合社会群众的共同价值与利益的追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公共文化个性化的发展。公共文化的主流发展是对教育责任的体现,是积极向上的政策价值的表现。当前,公共文化的主流发展与个性化之间存在差异矛盾,压抑个性化的发展,容易使公共文化失去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4.3公共文化建设不协调。我国疆域辽阔,城市与乡村较多。因此,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极易出现地域之间建设及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协调包含了城镇与乡村的不协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不协调、人口密集城市与人口稀少城市的不协调等,其具体表现为地域人均享受的文化服务资源相差较为明显,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经费支出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的主体来说,儿童、青年、老年甚至是不同职业群体使用的文化资源情况也较为不平衡、不协调。公共文化建设的不协调,直接影响了社会人民的文化资源占有率,限制了社会人民的文化所有性。

4.4利益观念的影响。公共文化建设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但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利益观念逐渐深入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是公共文化在建设中的缺漏点。以利益观念为导向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失去了基本的性质概念,也影响了社会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限制了社会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在工作中如何遏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利益观念的发展极为重要,这也是社会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

5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

5.1将大众需求作为服务的宗旨。综上所述,满足大众需求是公共文化的服务宗旨,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需要不断变更文化服务的方向,利用科学且有效的建设方式服务于社会群体,能够进一步实现自身的价值。公共文化涉及的领域众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所以需要利用竞争的建设方式推动公共文化的建设进程。

5.2准确定位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标准。政府在监管与引导公共文化的建设时,需要以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基础,明确划分功能职责的界限,肩负维护、保护、引导的职能,不能一味追求“主导”作用。公共文化起源于社会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社会人民文化素质提升的依靠,因此,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社会人民提高在文化建设与服务中的参与度,鼓励不同的社会群体参加公共文化的建设。

5.3加强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地区人民素质文化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地区文化、经济的有效发展。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源于对地区文化建设水平的认知不足,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地区的特性。因此,在建设地区公共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地区的文化水平与文化的生产力,结合地区的发展特性,组建与培养专业性的队伍,从而进一步加强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地区服务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孝飞,李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参与机制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10):5-10.

【2】杨丽.基层群众公共文化供需矛盾及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7):22-24.

公共文化范文2

(一)公共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惰性心理

普遍的惰性心理的存在,使人们更加不愿意打破现状。他们认为变革必然会带来现状的改变(职位的升迁、竞争环境的变化等),这不免会让组织成员产生焦虑,能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组织环境成为组织成员们的担忧和疑惑,长此以往,公共组织成员的担忧往往会转化为其外在的对变革的抵制行为。公共组织成员对于改革目标和前景的预期如何,对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对于组织变革的抵制行为都有可能会使改革走向混沌,从而干扰公共组织改革的进程。

(二)公共组织利益失衡造成变革阻力

从实质上来讲,公共组织的变革可以说是公共组织中内部的权力结构、利益、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原有利益平衡的过程也会因为组织变革的发生了变化,利益的调整和变化使得公共组织成员对新的利益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会产生的结果有所担忧。人们会因为权力的确实或调整产生对组织变革的不满。因为惧怕改革后原有利益平衡的打破,由于利益原因的牵绊导致对改革进行抵制的阻力可以说是最为顽固而持久的阻力。因此,在公共组织变革的过程中,改革的推动者必须对现有的利益格局有通盘的把握,并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利益格局进行渐进式地调整。利益问题实际上也是成本收益问题。在公共组织中,还有一种成本也是影响组织变革的重要因素,那就是组织中的“滞留成本”(在公共组织中已经投入并无法回收的付出)。这些滞留成本在公共组织的运转过程中占用着大量的资金。在公共组织中,改革经常会伴随着滞留成本的变化,而这些成本很有可能因为组织变革而导致无法回收。在公共组织中,滞留成本随处可见,比如: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曾经为公共组织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已经没有办法在继续为该组织工作和服务的老成员。在公共组织中,对于一些客观上已经不具有继续为公共组织工作的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也是一笔庞大的滞留成本,需要公共组织进行补给。这些“滞留成本”产生的巨大费用导致组织追求稳当、缺乏变革的动力,甚至在应当实现变革的时期极力阻挠变革。

二、公共组织的传统文化对组织变革的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组织变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路径:第一,在组织变革之前做好变革计划、路径和具体实施方案的“计划性变革”;第二,公共组织中的部分情况不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的时候,为了赶上变化的脚步而进行的“适应性变革”;第三,因为某种突发状况或者组织目标的突然改变而进行的偶然性变革。以上三种公共组织变革的路径基本上反映了组织变革的所有情况。公共组织文化对以上三种变革类型都有着深远的决定性影响。计划型组织变革是指用来改变个人、团体、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和程序。计划型组织被认为是根据不同的目标而搭建起来的有序集体,因此其变革也常被看成一种事先计划的过程。基于这一定义,“组织发展”也经常被用来代替“组织变革”。计划型变革意味着按照组织的既有目标和路线,通过不断地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路径以达到组织变革、实现组织目标。虽然计划型组织变革表面看来是按照固定的路线进行发展,但是其根本前提的组织计划和目标的制定者有着超高的前瞻性,其制定的组织文化一定是符合时展的脉搏的,一旦一种传统的组织文化笼罩在组织的上空,组织既定计划的实施也将会面临重重阻碍。计划型变革能增强组织的适应性,适应性反过来又能导致计划型变革。另外,具体来说,计划型变革面向的是变革的基础,而适应型变革针对的是变革的条件和(或)来源。适应型变革也可以说是外生的、事后的、诱致性的组织维持。在此类组织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种种矛盾促使组织进行联合。理论界对偶然型组织变革讨论得较少,文献不多,或许是因为它还不能完全算是一种主要的组织变革模式。现阶段,国家面临着社会转型,世界面临着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公共组织在世界的大潮之中也要不断适应变化。因此,有一个随时灵活、创新、适应性强的组织文化是组织前进、发展的必要条件。古德曼认为,偶然型组织变革的产生,既非“计划的”,也不同于“适应性的”。组织往往更倾向于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偶然地进行组织变革,变革的产生往往是隐性、随机的。一般来讲,偶然型的组织变革在公共组织中是很难出现的。公共组织严谨、理性、官僚制的组织结构也不易导致偶然性的变革。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组织变革,如果公共组织的中形成刚性的传统组织文化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没有考虑到组织现有的情境因素,没有政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这会给组织目标的实现设置更多的阻碍,给公共组织的发展带来桎梏。

三、实现公共组织变革与组织传统文化兼容的路径

公共组织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渗透到组织中的,这才是真正阻碍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成功实现的罪魁祸首。成功实现组织变革,改变困境,仅仅专注于消除个体或群体水平阻力的做法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手段和策略。要想系统性地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深刻了解到改变组织中存在的传统文化才是解决组织变革困境的关键。

(一)转变心智模式,提升管理者的认知能力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中的传统认知、心理假设和指导思想,它引导着我们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期待某种结果,最终指导我们的行动。传统文化的公共组织可以限制个人的自我发展。最初的解决方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心智模式和组织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因此,管理者应该学会审视自我的心理模型及认知前提,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心理模型,减少由于改变既定的路线选择可能导致的成本、风险。这在有效克服了组织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各种自我认知和知识构成,也为组织变革的开展提供了改变组织变革认知的有利条件。

(二)更新组织知识体系,营造组织的文化创新气氛

公共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知识体系的共同点。公共组织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这样一个知识积累和充实的结果,小组成员之间交互产生的思想和经验模式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规制性力量的群体显性模式规范。久而久之,组织成员的思想以及知识预设就可能会无意识地过滤某些知识“领域”。因此,要想打破文化刚性,实施组织变革,就应该不断更新组织的知识。Nanak等学者曾指出,组织的知识创新是关键组织不同主题的有效的内隐记忆和外显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一个支持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化、外化、整合和内化。社会化包括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过程,它是由彼此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从而实现创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它的本质是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强调人们使用观察、体验和沟通手段来进行模仿,使用有效的语言来表达隐性知识。外化是指从隐式转换的外部知识到显性和隐性知识组织和个人表达的方式易于理解,便于知识的扩散和传播。知识集成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过程,它将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单位组织内的知识网络和显性知识交换和集成,同时使用系统的知识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内化是占主导地位的隐性知识转换过程,它通过知识社会化、外化,集成到个人经历和经验。

(三)构建知识联盟,打破组织记忆

公共文化范文3

元素解构是指根据自身的需求,把传统景观符号中不同体系、时代和地域的一些单体符号按一定规律或随机地加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代表某种新的含义。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就是在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分裂、片断化、不完整化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元素解构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新整合体现出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以及强烈而浑朴的生命本质,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保留文化符号的某些肌理,通过对元素符号的重新解构,使人们在感受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领会到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元素解构的设计手法为医院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表述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具有了全新的视觉面貌。如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不锈钢浮雕取材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汹涌壮观的钱江潮,既提示人们,医院位于被誉为浙江“母亲河”的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边,更提示人们要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敢精神面对病痛,又告知人们要以“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的坚毅精神战胜病魔。在钱江潮的浪花中还加入了C、H、O、N、P这五种构筑生物体的基础元素,丰富了浮雕的文化内涵。

二、夸张变形

以当代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在某种限度和原则指导下的夸大和强调。在设计中,夸张往往是对符号的提炼、分裂与变形处理,无论是尺度、形状,还是材料、色彩等形式要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含义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夸大的结果使人明白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义。如杭州市下沙医院住院厅背景墙石材浮雕“富春山居”意境清和,悠闲自在,宁静致远,取材于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以杭州富春江为背景所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三、借代手法

将地域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当代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使其带有传统的文化信码,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能起到新旧沟通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西溪湿地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城市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植被繁多,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莼菜、菖蒲、野慈菇等。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石材浮雕取材自医院所在地——西溪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睡莲,有着矜持超脱、芳华四溢、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的意境。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的挑台阳角选用具有杭州地域历史文化气息的“良渚玉琮”造型,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使空间凸显杭州地域特性。

四、场景再现

场景再现就是把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部分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直接体现出来。这样能使人们联想起某一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如杭州市下沙医院在电梯厅、候诊区、门诊和病区过道等公共空间陈设以杭州运河和余杭塘栖、富阳龙门、桐庐深奥、建德新叶等江南古镇村为题材的马克笔画、风景油画和石材浮雕等,将江南古镇村的沧桑之美、江南园林的婉约灵动之美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清美的视觉享受。

五、结束语

公共文化范文4

关键词: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能力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站在新起点,治国理政的任务之重和任务之艰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既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需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四中全会把治理理论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是适应时代之变的必然选择。其中,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文化治理从治理角度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促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1文化治理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

1.1文化治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公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但是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下的政府一方承受“管理全能”之重,公共文化服务脱胎于这种体制下的文化事业,受到管理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手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遗传基因”的影响,“供给效率”和“需求速度”不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公共文化满意度不高。“治理”视角下的多元主体是对传统“管理”背景下政府单一主体的突破。多元主体的介入必然会带来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和设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文化治理理念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治理结构等方面与过去的文化管理存在差异。比如,文化治理强调参与式和互动式管理,有利于激发社会文化创造的活力;文化治理需要搭建包容性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文化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逐步摆脱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行政”和“文化管理”的思维,更突出“治理的柔性”以及公民和社会的自主性。

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文化治理是国家在文化生活领域进行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其目的是厘清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特别是政府以外的其他力量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发挥公民参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文化治理何以实现?依赖于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立足于“需求”,切实保障公民公共文化权利,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立足于“供给”,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位,为公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质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治理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文化治理的必然选择。

2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文化治理走过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的历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承继于文化事业,但不等同于文化事业,“是一种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重构”。

2.1改革开放前“办文化”阶段的文化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一方面,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巩固国家政权、加强社会整合的工具,在计划经济思维惯性下文化领域呈现出“去产业化”的特点。政府把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实行“统包统管式”的文化政策和体制;纳入计划体制进行管理的文化领域都被称之为“文化事业”;所有的文化活动由政府负责、经费由国家财政支付,国家文化部门集文化服务生产者、管理者和供给者于一身,文化生产、分配、消费等依附于政府或文化单位来操办和决定;文化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属于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的职员。当时,文化唯一的作用就是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文化政策直接体现国家意志,文化被当作传导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化”色彩。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政府只能基于计划经济体制构建简单而平均、极其有限的集体福利制度。当时,政府借助高度组织化的“事业单位”整合社会资源,成为“办文化”的唯一机构,垄断性的资源配置结构导致了对民间力量的排斥,自上而下的配送方式具有单一性、计划性,无法兼顾社会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广泛需求,其结果就是文化生活贫瘠、文化事业发展迟缓、民间文化力量成长不足。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国家文化事业体系为后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框架、奠定了基础。

2.2过渡时期“管文化”阶段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大包大揽的社会管理方式显然已不适应。1980年开始,文化领域借鉴农村经济改革中的“承包制”做法。同时,各地文化事业单位尝试开展“以文补文”活动,改革开放前政府全权统揽的文化事业逐步面向市场。但是因为文化自身特性决定不是所有的形式都能被市场化,文化领域的改革道路走得并不顺利。1988年9月,《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提出的“双轨制”标志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分途发展的思路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事业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和市场经济下需求导向之间的割裂使得“双轨制”改革步履维艰。直到14年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文化发展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市场机制的介入进一步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公民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产品选择权、消费权。但与此同时,尽管市场机制进入文化领域,政府和市场协同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但政府和市场的地位不完全平等。政府占据了主导和主体地位,遵循着“行政的逻辑”而非“服务的逻辑”的方式,政府仍然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文化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协调等。

2.3新时期“治文化”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

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和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延展在2005年后的中央文件中被正式提出。2013年是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主张,我国正式进入“管理治理并举时代”。随着治理理念的出现,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中获得的国家认同感。这是一种把文化领导寓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治理方式。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是把触角延伸到了市场和社会,寻求更大范围上的公益性、共享性,这既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向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原因分析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文化建设底子薄、基础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3.1强弱不均衡

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性———公共性决定了其实现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在各级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搭建。在治理背景下,鼓励市场、社会、公民的参与并不是彻底要把政府力量排除在外,而是作为开放式的服务体系,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深度介入、公民积极参与才能够更好地激发供给活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出“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然而实践过程中政府以外的各种力量在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仍然只是配角。在实践中,依然是按照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骨干的发展路径惯性前行。与政府力量相比,市场力量相对弱,社会更弱。政府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路不宽、方法不多、渠道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有限,主体多元、依法办文的治理意识、治理氛围、治理格局并未真正形成。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管理理念有待转变。受制于计划经济和传统行政管理思维,政府文化管理思路仍然是“管理”而非“服务”。国家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依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目前大多数文化主管部门引入社会力量的方式都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成果来实现的,但受制于人员编制、利益纠葛、观念保守等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充分发挥,缺少相应制度和政策来激活和保障市场参与的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二是公民主体意识有待觉醒。绝大多数公民对自身的定位仍习惯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受惠者”角色而非“创造者”,因此其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均较薄弱,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不足。三是社会组织发展有待完善。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是“配角”而非“主角”。我国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着承接主体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动性过大等问题,其自治和法治观念、契约和公益精神尚不成熟,尚难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参与者的社会责任。

3.2供需不匹配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着力要解决两个问题:公平与效率。公平是前提,效率是关键。公共文化服务如果只是在数量、种类上“做加法”,而未在质量、效率上形成与之匹配的供给,是难以真正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在有一种误区,认为“当前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就会增加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的投入在财政投入的比例中历来处于弱势,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想法很难实现。况且,即使一味增加投入,而没有提高投入的产出率,其结果也是无益的。具体表现在几点:一是重设施轻内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显著改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文化活动场次、接受或参与人数等具有显性,而价值建设、内容建设和服务方式建设等具有隐性,在行政主导下公共文化供给更倾向于设施建设而非内容建设,从而造成了设施空置、项目遇冷、服务空转的情况。二是重供给轻需求。从政府供给角度生产、输送文化产品和服务导致供需脱节是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供给过程中的一个“痼疾”。如“朝九晚五式文化供给服务”与“群众长天候文化消费需求”的不匹配、“政府端菜式的文化产品服务招标购买”与“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不对口、“大水漫灌式的基层送文化”与“群众实际文化需求”的不适应。三是重方式轻功能。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定位在读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需求方面,而对于文化价值导向的传递、维持秩序、文明传承上的功能发挥还不足,比如对于迷信、非法教会等现象缺乏应有的介入和回应,对民间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缺乏应有的延伸和发展,对群众自发性精神消费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

3.3布局不科学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实践中,由于缺乏应有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的视野,文化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公共文化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体设施布局与人口需求匹配度不高。设施建设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的需要。由于文化建设底子薄,在有限资金投入下,我国强调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按行政层级“全设置”。其益处是从总体上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其弊端是在行政主导下过于僵化了“标准”“均等”的要求,过于强调“设施标准化”下,而对“需求均等化”重视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量偏低,对于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流动人口需求等因素考量不充分。二是大型设施建设与小型设施协调度不高。有些地方热衷于建设标志性的文化场馆,建设资金投入很大,但有效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另外,一说到“公共文化设施”,联想到的就是类似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这样宏大的建筑,而政府有些闲置的、零散的文化资产或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3.4技术不先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共文化需求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步伐总是滞后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几点:一是“线上+线下”有待加强。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部分人民群众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已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如果仍然停留在物理空间而不向数字空间延伸,那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将处于“技术边缘化”的位置。二是“文化+科技”有待融合。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移动设配的普及,科技能为文化提供更好地支撑,但是现在文化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电子化使用的程度还很低,立体、便捷的技术手段在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内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转换和应用。三是“圈内+圈外”有待调整。受财力、人力、管理思维的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常常被局限在听广播、读书、看报、看电影和使用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等范围内,而事实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

4文化治理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

4.1各展所长:从“独角戏”变“大合唱”

(1)政府角色:从事必躬亲到掌握全局。文化治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政府角色的全面式微或最终退场,而是政府角色将会有所转变。一是方向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管理理念下,政府事无巨细地直接承办公共文化事务、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政府;治理理念下,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仍然要承担起做好规划、引导方向、政策保障、财政保障、规范市场、创设环境的责任。二是职能从办文化为主向治文化为主转变。管理思维下,政府是旧体制下的“全能主义”政府,其传统的职能是办文化,如办图书馆、办博物馆、办艺术院团、办文艺演出等;文化治理下,政府要建成所谓的“有限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更好的地发挥兜底线、保基本、管覆盖的作用;对于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的职能是划定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开放目录,清理和规范涉及文化部门的审批事项,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推行政务公开。三是方式从直接参与到间接参与。对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托底,但是可以运用市场化手段,如政府购买服务、定向补助、委托经营、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生产和供给;对于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引导和鼓励市场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各领域。(2)社会组织角色: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社会组织应是政府以社会化机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但是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不全、力量不大,其始终徘徊在文化治理的边缘。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有政府“在场”,更要依赖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一是从依靠政府资源生存转向依靠自身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在我国,政府在政社关系中始终处于政治力量和权力资源配置的绝对优势地位,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与政府文化部门存在父子或依附关系。文化治理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切实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削弱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度,培养其独立承接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二是从发展缓慢向大力培育转变。发育成型的社会组织才有能力提供持续健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法规规定,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文化类社会组织,依法予以登记,简化登记手续。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优惠,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三是从松散管理向规范运作转变。文化治理向社会组织敞开大门的同时,文化类社会组织自身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财务、资产、人员、绩效等制度,建设形式多样、结构合理、能力专业、治理规范的承接主体组织,依法依规承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推动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明确社会组织准入和退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建立征信体系,提高其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3)公民角色:从共享者向共建者转变。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公民是多元治理主体的一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民不应被视为文化权益的被动接受者而忽略其自主性价值。一是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这依赖于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并伴随公民参与和共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此之上,充分重视公民自办文化的潜力、调动公民自办文化的热情,特别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和深厚底蕴。二是保障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公民文化需求利益表达机制和政府反馈机制。三是积极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各方面人才成为文化义工,建立并规范文化志愿者管理运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文化义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

4.2事半功倍:从“一厢情愿”到“精准供给”

提高文化生产和供给效率,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的关键。过去,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往往以“国家视角”或“行政视角”出发,“一厢情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导致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无法无缝接轨。(1)重视内容建设,全面提高内容适应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具有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其生命力和持久力所在。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不否定差别、不排除个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开发富有本地特色或民俗特色的文化内容;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包括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经营活动、乡村广场群众文化活动、非政府投资的民俗文化馆、农家文化大院、农村群众文化演艺重点户、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展览馆等,让公共文化服务通文脉、接地气。(2)改变供给视角,全方位对接百姓文化需求。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以百姓文化需求为向导,是开展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价值皈依。傅才武和李延婷在《公共文化建设为什么不能强化供给侧财政投入方式:一个解释框架》提到文化行业供给侧投入模式推动文化存量供给会存在一些阻碍,而“以文化消费侧政策创新引导文化供给侧的模式”从总体上更符合市场经济下公众消费自主权不断成长的大趋势。因此,要着眼于“需求(消费)”,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的基础上,找准文化供给与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文化需求的适应点,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按照群众需求推出定制性配送菜单,推动文化供需有效对接。(3)发挥文化功能,发挥引领时代风尚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传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蕴含着政治和社会功能。只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让具备正确价值导向的文化有效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使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这就需要挖掘和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方文化资源的存在有其历史渊源,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民相亲最好的桥梁。应遵从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方式,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当地文化生态相契合。比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挥“新乡贤”带动作用,充分呼应群众所需,从根本上实现文化的经济资源价值、回归文化治理功能。

4.3优化布局: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

公共文化的布局直接影响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因此,要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的距离、场所、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人民群众便捷地、有效地享受服务。(1)优化规划布局,增强文化获得的可及性。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公共政策,其政策属性主要表现为对空间利益的权威分配。因而,城市空间规划在推动城市社会治理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是把公共文化的布局嵌套在公共政策中。即是要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选址是否便利城乡群众、服务设施是否能满足城乡群众需要、服务程序是否符合城乡群众文化习惯、服务内容是否贴近城乡群众生活等。二是规划布局中把可及性具化。依据城市规划和公共文化政策体系要求,按照服务人口半径和服务内容范围,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消费终端延伸拓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及性。(2)统筹整合资源,提高各类设施的利用率。一是统筹利用部门、行业内的分散资源。推进诸如体育部门管理的体育场馆、文化部门管理的图书馆、科技部门管理的科技馆、教育部门管理的青少年宫、工会部门管理的工人文化宫、博览部门管理的会展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统筹利用、协同发展。二是整合闲散资源。充分利用比如中小学节假和学生放学以后的场地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提高利用率。

4.4技术融合,从“实体供给”到“虚实相接”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后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的变革,势必能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半径。(1)线上与线下互相支撑。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广泛运用,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及其设施也在通过智能科技的驱动下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新型发展空间形态,走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移动电子商务渠道协同发展之路,才能形成线上线下互相支撑的文化体系。(2)科技与文化互相融合。科技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舒适的体验、更高效的服务。要加快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文化消费方式、需求内容、获取渠道等,调整供给内容和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3)圈内与圈外融会贯通。基于管理的视角,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定位在“5+1”,内容过于单一和机械,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公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可以更多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依据优惠有偿服务的原则生产和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许多百度、搜狐、爱奇艺、优酷、腾讯、虾米、酷狗、喜马拉雅、当当、卓越等网络媒体以及一些民营实体店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有差别的、个性化的阅读、音频、视频及信息服务等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不必完全局限于传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傅才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范式与政策逻辑[J].人民论坛,2019,(32):130-135.

[2]祁述裕.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01):134-140.

[4]高迎刚.当代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艺术百家,2013,(06):19-30.

[5]傅才武,李延婷.公共文化建设为什么不能强化供给侧财政投入方式:一个解释框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7(2):50-64.

公共文化范文5

(一)以文化规划为引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十大惠民体系持续推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文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市、县(区)、乡镇(社区)、村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满足群众就近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以设施建设为突破,搭建群众文化活动良好载体

建设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新余市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项目资金的同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维修、改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直城区为龙头,以县(市、区)为示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新余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个,30个社区都设立了文化活动室。一系列大手笔、大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

(三)以精神创作为龙头,带动全市群众艺术的健康发展

立足新余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有新余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创作了一系列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少儿艺术文化精品。在江西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节中,新余市夺得了全省总成绩第一,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快乐奶仔》《小胖胖》《俏皮奶奶》等五个少儿舞蹈荣获中国舞蹈协会“小荷风采”金奖。分宜中心幼儿园幼儿舞蹈《快乐奶仔》荣获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快乐奶仔》也是江西省唯一入围群星奖的舞蹈节目。此外,新余市少儿小品《神奇的小夹袄》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少儿舞蹈《我最棒》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目前新余少儿艺术已成为宣传新余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唢呐声声》经过多轮筛选评审,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北京“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暨第十五届“群星奖”展演。这是新余市复市以来,小戏小品第一次被文化部选调进京演出。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假审》荣获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新余市摄影作品《技术能手》《望新年》分别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影展金奖、影像亚洲第七届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胡知敏老师在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

(四)以大型文化活动为重头戏,推动全市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

一是大力组织举办群众性歌咏比赛。组织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这种共讴歌、齐欢唱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二是精心组织全市社区健身舞大赛。各社区以秧歌、太极、健身舞等不同形式展现了新余市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全市30多个社区都建立了腰鼓队或文艺表演团队,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高潮”的大好格局。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广场群众活动。新余市每年举行30多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晚会节目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品味高雅,迎合了不同阶层不同市民的口味,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及各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为新余市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保障。

二、新余市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新余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级部门逐年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与市、县文化事业经费相对投入不足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逐年加大文化项目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但市、县两级财政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是项目匹配资金难以到位。二是已建的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活动中心及文化中心户等无运行经费保障,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水、电设施运行,书籍、报刊购置等费用开支无途解决。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文艺创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事业发展需求。

(二)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和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县、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不断丰富,有舞狮、吹打、腰鼓等,并且日趋活跃。市文化系统组织的送文艺下乡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不相适应

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的现有专业人员年龄大都学历偏低且都在40岁以上,不少人员已经超过50岁,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是“一个人,一块牌子,一枚章子”的“三合一站”,而且大多是兼职。农村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普遍偏大,一些民间文化艺人已是风烛残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人才捉襟见肘。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推动新余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是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消除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

随着我国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这一需求,是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关注和研究好的首要问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一是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改进和创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作为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二是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与主旋律。开放的新余,给人们带来的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通过举办群众艺术节、群众书画联展、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文化活动,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效果。三是要对打着开展文化活动的幌子却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或非法邪教活动的组织,给予坚决的打击,摒弃低级庸俗的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农村群众文化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大力继承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着力培育本土艺术文化

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伦理道德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着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关系和谐融洽。要以全新的视角,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艺术,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与品位,使更多的书香之家、民间绘画之家、音乐之家、舞蹈之家以及戏剧、曲艺之家有如万紫千红的春花遍地开放,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光大。

(三)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业余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组成。文化工作者要大力转变职业理念,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免费开放这一契机,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大力发挥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认识到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有计划地吸纳、引导和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充实和更新基层文化队伍,改善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文化骨干、业余文化队伍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和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活力,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审美层次较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为繁荣群众文化作贡献。

(四)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市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逐年提高,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精品奖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建设、以及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采购。

四、结语

公共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共文化艺术;艺术设计

时代不断发展,城市公共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从农业社会转到工业社会的步伐太过仓促,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则一点点被淡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置入公共文化艺术中,可以体现艺术的文化传承性与深厚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及其特质

尽管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传统和文化二词并用,不过实质上二词在内涵层面是存在差别的,所谓的传统乃是指民族的传承,诸如道德传承、风尚传承等,所谓的文化乃是指社会民众所形成的生活要素形态。因此在经过对二个词语内涵层面加以辨析能够发现,二者表现为显著的关联性特质,并且能够彼此影响。如若想要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做到全面的了解,则首先应当做到的便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宏观概念形成完整的认知。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乃是指立足于儒家思想基础之上,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涵盖了中华地区不同思想脉络的文化系统。同时,此种文化乃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开拓进取、奋斗拼搏所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乃是能够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符合。这些传统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中华书画艺术、中华书法艺术、中华剪纸艺术、中华建筑艺术、中华服饰艺术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文化艺术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文化艺术中的运用包括了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在环境艺术领域的运用以及在园林景观领域的运用。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展开探究。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领域的运用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来看,此项工程不仅需要承建单位考虑到施工组织、原材料进场、后勤保障等诸多施工技术问题,同时还会有意识地考虑到传统文化因素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举例而言,当承建单位在进行项目施工之前,必须挑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此种考虑除了顾及到建筑安全层面等因素之外,还体现出建筑风水的考虑。通常情况下,社会民众较为看重风水,尤其是在兴建大规模的施工工程之前,均会认真观察和分析风水问题。所以说,在现代公共建筑施工的时候,往往也会注意到风水学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借助对传统元文素的引入,能够为建筑领域提供创新视角,进而依托将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工程中的引入和应用,凸显出建筑物的传统文化气息,彰显出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质。同时,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亦能够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领域的运用

在古时,中华民族的先民便十分看重生存环境,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同时,社会民众在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之中也十分注意追求一种人同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状态。这种观念在当下依然深刻地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例如,在对一些城市花园或者是休息区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坚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因为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类由于与自然环境的发展背道而驰,受到了教训,所以生态自然成为了人们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传统理念,那么在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创新并不是意味着排斥所有旧的东西,有的时候在传统的元素中去发现其闪光的地方,也可以与时代的脚步进行融合,实现崭新的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领域的运用

自古以来,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让世人为之称道的一种奇景,之所以中华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原因在于其不仅仅是景观设计本身的巧夺天工,更是设计者将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元素、戏曲文化元素、国画文化元素等均巧妙地融入于其中。当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园林设计领域可以遴选更多的素材。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往往会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此种理念的指引之下,设计者注重通过自己的设计构想使人同自然实现和谐共处。如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尽管主要运用了各类现代建筑材质,不过在贝聿铭的精巧设计下,该博物馆的设计充分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如该博物馆中的景观中安排了鹅卵石铺成的路径、搭建了八角凉亭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杰出代表。粉墙上的假山像是“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巧妙的结合,使之看起来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山水。比如,苏州博物馆作为民居建筑的典范,其应用了传统民居建筑中设计者所惯常使用的诸多元素,如窗、台基等元素,这些带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元素加入之后,使得博物馆整体散发出极其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如在该博物馆的大堂内的墙体上安装了花窗,该花窗采取“六方式”形式,由此使得每一个入馆者均能够透过花窗欣赏凉亭之中的美景。

三、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质,在当下社会民众物质生活丰富开始着眼于精神生活追求的过程之中,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领域当中的运用,满足了社会民众的审美诉求和精神享受。现阶段,“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深入人心,由此使得公共设计领域益发重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和应用,并藉此实现了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姝.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7(16):22-22.

[2]张飞.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2(1):118-118.

[3]关宇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4(10):93-94.

[4]孙圣国.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以甘肃地区为例[J].丝绸之路,2011(20):97-98.

[5]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

公共文化范文7

关键词:群众文化;提升;指导水平;文化发展

当前,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群众文化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新已成为我们群众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新文化受到人们的欢迎,群众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积极发展和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得到了发展。由于它的快速发展,它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群众文化指导在提高群众文化水平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规模群众文化的指导非常重要,有助于新农村的建设,社会团结和社会和谐。本文对群众文化指导的作用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并总结了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现分析如下。

一、群众文化指导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中,群众文化的出现正在逐渐多样化。近年来,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它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积极。我们国家有很多形式在发展着群众文化,通过广场舞和民间表演进行的主题文化活动,文化广场和文化俱乐部组成团体,这都是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节日中[1],许多民间表演接连举行,这种表现在生活中的群众文化更符合大众的需求,更贴近我们的社会现实。它不断吸引着群众参与并形成具有独特主题的文化形式。同时,群众文化逐渐扩大了一些新兴人群。公共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其他一些群众文化都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意义。

(二)提高群众文化指导水平的必然性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策的开放,许多外国思想涌入,并且正融于我们社会的所有领域中。随着文化,政治和经济繁荣的一些发展变化,人们对文化的理解逐渐发生了改变,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想法,从被动欣赏逐渐过渡到主动欣赏,参与改变并鼓励群众文化反映其人道主义性质。同时,政府支持群众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群众文化和职业文化的结合,这种结合反映了群众文化与职业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2]。群众文化是职业文化的温床,而职业文化就是群众文化的养分。如果失去群众文化作为支撑,职业文化将失去其原始的魅力和色彩。因此,群众文化必须在发展中反映其专业知识和活动,与职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提高指导水平,这是促进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三)提高指导水平对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群众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群众文化的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文化活动的形式,因地区而异。例如,俱乐部活动、广场文化、民间表演、广场舞等这些活动,主要由群众组织的休闲活动。在这种气氛下,许多新类型的产品延伸出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他们大多数都是积极的,乐观进取的类型,反映了中国人充满活力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群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为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新观念[3]。群众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群众文化已经进入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体系;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促进群众文化也很重要。所以,提高群众文化的水平,促进中国文化的丰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时,群众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因此,群众文化指导对于形成优秀的群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群众文化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谨慎选择精华,剔除糟粕,并加入更多时间和新鲜元素来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保持群众文化的生命力。

二、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

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为什么古代有野蛮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文化上的影响或没有受过教育。做出决定时,只能使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进而就可能引起社会动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社会开始朝着和谐方向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开始慢慢得到提高,在这个越来越大的社会中,整个社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只有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提高群众文化品质

提高群众文化指导水平,可以将群众文化转化为,他融入当地风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以确保群众文化具有规律性和组织性,提高当地人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形成高质量的特色文化产品。在新时展的潮流中,群众文化体现了普及性,自治性和普遍性。所以,高水平的指导可以促进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艺术和文化的升华是一种高品质,但是,公众对这种艺术品质的接受程度很慢,传播范围也很慢。它虽然很小,但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项目。群众接受不了,就会导致流行文化停滞不前。而群众文化它不仅促进了文化的长期发展,而且为文化普及做出了贡献。因此群众文化要缓慢的渗透,从而达到改善群众文化的艺术性和质量的目的[5]。这不仅与专业精神有关,而且还在于改善和传播这种文化属性,对群众文化的迫切需求也是对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指导水平的提高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任务,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找到植根于群众文化的正确位置,集思广益,发动群众的力量,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改善和发展。

(二)有助于社会团结

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保社会与群众的稳定与和谐。当下有些地区的群众文化水平低,识字率较低,相应的法律观念也较弱,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容易、打架斗殴等不良罪行,着社会的稳定安全。建设群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而且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将法律知识普及给群众不仅是有关执法机构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必须自觉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的具体体现,它还反映了个人素质和文明水平。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违规行为,反社会伦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而且造成社会不稳定。例如,社会中的低级文化现象,通过歌舞厅和夜总会进行的犯罪活动。正是这些缺乏道德的行为对社会情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待改进。提升群众文化指导的水平,尽可能避免此类问题。

(三)有助于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发展的要求。其中,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群众文化对人们引导和教育,培养正确的和谐观念和价值观。为了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主要任务是向公众宣传传达我党的政策,有效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政策和党的工作议程,帮助群众通过不同的文化认识中国共产党,加强党与群众的关系,确保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提升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促进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扩展思考

(一)如果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提高群众文化的水平

为了提高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在大众文化中建设人才团队。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因此,对群众文化的人才华培养非常重要,他可以带领群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对于文化人才团队,我们必须选择切合实际的[6],对群众文化热情更高的人。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具有专业特质以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才,使大众文化人才队伍可以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群众文化不断发展并且长期存在,必定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良好的群众文化指导工作可以加强各种影响因素,在认知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当前社会环境下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群众文化的弘扬及群众文化指导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整个社会应该有必要加强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以促进流行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群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开始,采取合理步骤,加强对群众文化的指导,提高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进而促进公共文化的建设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群众文化密不可分。所以现在不是仅专注于经济发展,而是要兼顾加强建立社会文化。为了使社会和谐发展,首先必须提高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促进文化发展。提高群众文化的指导水平,可以促进群众文化的普及,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加强文化水平发展,从而加快社会的发展,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滨梅.提升文化赋能产业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N].中国艺术报,2021-03-10(004).

[2]唐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参花(上),2021(03):141-142.

[3]徐苏洋.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发展——浅谈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美术创作[J].大众文艺,2020(24):5-6.

[4]纪志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05):345.

[5]张微.分析提高群众文化辅导水平对文化发展的意义[J].山西青年,2017(02):238.

公共文化范文8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中,相关教育部门专家曾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以文化的发展为基础,无论是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应该积极地投身于文化活动的建设中去,尤其是在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作为群众文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在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应该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制,从不同的层次提高群众的基本素养,提高群众的道德意识,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丰富群众人民的文化素养是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体制和文化结构也在不断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在不断增多,近年来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是文化体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提。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撑。现阶段,群众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群众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意识比较薄弱,群众文化的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政府部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以上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和服务,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群众的文化活动意识比较薄弱,认为群众文化建设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缺少参与的热情。同时,由于文化活动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较差,在群众文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态度上过于敷衍和消极,依旧采用早期的管理模式,在文化建设形式上过于单一,缺少创新性,导致大部分群众逐渐对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失去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群众文化管理和群众文化建设方式并不适用与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建立健全群众文化体制,应该以公共文化服务为背景,也是现阶段社会文化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公共文化服务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1.加强政府部门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的社会理念发展中,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保障。总而言之,群众文化活动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下,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在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体制不健全是政府部门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政府部门是群众文化的领导者,也是社会文化的组织者,群众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构思以及未来社会的和谐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文化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建设是民族的根基,也是社会进步的支柱,群众文化活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凝聚了不同时期文化的精髓,从群众文化建设中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经过积极的引导,积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下,建设以人为本,为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建立健全群众文化的内部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引导群众内部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由于群众人员的文化建设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群众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并且在文化建设中缺少实质性内容。建立健全群众文化体制,应该结合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模式,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对传统的群众文化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进行有效的补充,逐渐完善现代化群众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现阶段的群众文化仅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改变,政府部门是群众文化的组织者,在文化活动建设中,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

2.加强文化管理力度,构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在公共文化服务下,改变政府参与方式,从群众基础进行文化培养和建设,从不同层次人民的文化管理方面出发,在城乡社区开展文明活动日,强化群众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使群众了解到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根本意义,以及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对于公共文化的建设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可以以人民团体的形式参与文化活动建设中来,文化建设的管理人员积极的组织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挥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变被动为主导,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引导者。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可以积极的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比如在各个小区中设置文明宣传栏,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宣传栏上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群众去了解和学习。

三、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对于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谐、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在公共文化服务下,加强文化管理力度,积极的构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政府部门在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辉辉.公共文化服务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0):92-93.

[2]王楠.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7(06):23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