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建设探讨

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建设探讨

摘要:乡村记忆档案作为城市记忆档案的自然延伸,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尚未成熟。本文通过对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档案部门可以此与日后的实践相结合,在大数据时代继续探索推进乡村记忆档案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记忆;档案;建设

乡村记忆档案是乡村文化的一种重要存在和记录形式,加强乡村记忆档案建设,对更好地留住乡愁、发展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加以推进。笔者试对这个问题做一研究。

1乡村记忆档案建设现状

乡村记忆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十几年的社会记忆研究中,对作为社会记忆组成部分的城市记忆、乡村记忆、企业档案与记忆等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逐渐将档案与不同的社会要素相结合,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其中对城市记忆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乡村记忆的研究尚需要完善。乡村档案记忆工程是城市档案记忆工程的自然延伸[1],对乡村记忆的研究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档案在乡村记忆建构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主动参与到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中,做好乡村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以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以档案、文化、文物等部门为项目开发主体的乡村记忆项目已在多个省市陆续开展,建设方向都大致相同,但根据各地历史遗留文化的不同,又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方式,呈现各地自己的建设特色,从而呈现出总体相同又各有特色的局面。

2乡村记忆档案建设的重要性

2.1乡村记忆档案建设有利于留住乡村记忆乡村记忆

档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记录各种乡愁的记忆载体[2]。目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使得农村改造浪潮愈加强烈,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只有在农村使用的老物件、老建筑以及生活方式都在逐渐消失,并且在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工艺的今天,有些传统手工艺也离我们渐行渐远。在乡村逐渐被城镇化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语言来回忆传统的乡村记忆,但语言的讲解往往无法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传统的记忆,实际的老物件却可以给人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也会慢慢组合成未来人们心中的乡村形象。乡村记忆工程可以让人们亲自感受到传统乡村的记忆,而不是单单通过人们口口相传去了解。所以说该工程是保存乡村历史、留住乡愁的一种基本的方式。

2.2乡村记忆档案建设有利于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建设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国城市化成就显著,但是也给乡村发展造成一些问题。如农村人口因向城市转移而发生数量减少、结构变化等问题,农村建设由于资金短缺而趋于停滞,农村土地资源受到城市化的蚕食而逐步退缩,农村环境因城市化的扩散而趋于恶化,农村文化受城市文化的冲击而面临特色危机等。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乡村记忆得到苏醒,使乡村文化可以活化地展示,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从而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从多方面促进乡村发展。

2.3乡村记忆档案建设是对档案部门的必然要求

乡村记忆档案是反映乡村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含了当地的历史与变迁,还呈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有的含有乡村非物质文化等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档案部门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运用新技术和乡村记忆档案工程进行完整的记录与利用,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曾多次强调,留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要求。而档案领域也视保护和传承社会记忆为自己的天职。因此,在中国社会发展、城镇化战略推进和乡村巨大变迁的社会现实面前,档案部门主动组织和融入乡村记忆的保护和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创新[3]。

3乡村记忆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数字化乡村记忆档案长期保存问题

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由于数字资源的保存需要一定的载体,因此数字资源会受到存储介质的很大影响。数字化的乡村记忆档案作为数字资源的一种,自然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且由于各层级针对乡村记忆档案的数据库建设水平不一,可能也会因为软件更新换代、文件格式等问题导致文件的真实性、可用性被破坏,进而导致无法对相关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

3.2乡村记忆资源存量少,挖掘力度低

乡村记忆档案形成时间短,目前对乡村记忆档案资源的开发挖掘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导致其开发利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相对不足。当前对乡村记忆档案的开发以展现外部特征为主,对乡村记忆档案承载的特色记忆“内在灵魂”只是“浅尝辄止”,缺乏对深层内核的“大做文章”,距离产生和形成记忆共鸣和集体认同存在较大差距,使得乡村记忆档案的记忆内核和情感孕育难形成一个“关联效应”。又因为乡村记忆资源的发掘、建立、开发、生产是一个相互关联、不断深入的过程,但各阶段又具有一定独立性,有自身特定的产品形式,体现出乡村记忆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4]。这也给乡村记忆档案的特色内核挖掘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4推进乡村记忆档案建设的策略建议

4.1借鉴城市档案记忆工程的经验

乡村档案记忆工程是城市档案记忆工程的自然延伸。在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部门已经发挥了数字化的优势,用数码设备拍摄城市老街道(区)面貌、拍摄建设工程施工前影像、建立城市数字档案资源库、开展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站建设等,方式多样。因此,在进行乡村记忆档案数字化建设时,可以借鉴城市记忆工程的经验和做法,进而完善乡村记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4.2各部门协同配合,分级实现乡村记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由于各层级档案部门对自己所管辖的地方档案较为熟悉,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有一定的了解,对本地档案数字化也有一定的参与,不同层级的单位在实现本地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建设本地区乡村记忆档案目录数据库和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提供高效利用、共建共享的乡村记忆档案利用体系,实现公众对目录以及全文的查阅共享。这样,不仅能实现对乡村档案工作的有效监管,也有利于乡村记忆档案的开发利用。

4.3加强乡村记忆工程相关人员技能培训

要推进乡村记忆档案工程建设,应注重对相关人员专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应让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了解大数据环境下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帮助档案部门抓住发展机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升对档案的利用及服务效率,并且为档案部门找到更为高效的档案管理方法及运营策略,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为现代档案馆(室)的发展增添源自于专业人员队伍的力量。

4.4做好乡村记忆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

目前,很多乡村记忆档案资源保存在物理存储载体上,因此,对这些物理存储载体进行技术性保护和修复性处理,来保证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和最大限度延长存储载体的寿命,十分必要。比如使用先进数字保存技术和优良的制作材料,加强存储载体的抗电磁干扰、防水抗震能力,增加存储载体的保存容量等。除了物理存储载体外,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载体还包括网络、数据库等,这些虚拟载体的安全也需要技术支撑和保障[5]。记忆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懈探索的奥秘,宏大至天地时代,细微及民生点滴,它承载过去,连接现在,伸向未来[6]。乡村记忆是留住乡愁、保留乡村历史的重要举措。乡村记忆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数字化推进策略是其推进手段和方向之一,在此过程中如何开展数字记忆资源建设、管理、利用和展示,如何做到传统记忆资源与数字记忆资源并举、档案馆(室)与村落社区联动,需要我们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深化。档案部门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乡村记忆在多样态的“生态系统”和“生存空间”中得到留存和传承,让乡村文脉得以永续。

作者:李国宁 单位: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