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维保产业化战略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维保产业化战略思考

摘要: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维修保养(以下简称“维保”)服务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维保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北京地铁为研究背景,分析维修战略管理体系,提出产业化的核心理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化;维保模式

1城市轨道交通维保行业背景

随着地铁网络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泛,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逐渐由大规模设计、建造阶段转入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但在规划、建设、运营、维修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其中,轨道交通维修业产业化不足的问题尤为凸显。根据世界铁路行业著名咨询公司德国SCIVerkehr公司于2019年的研究报告,2018年,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修保障后市场规模近60亿欧元,比车辆制造市场高出6%的份额,并且预计至2023年将以平均每年3.2%的速率继续增长。依托于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亚洲目前已经超过西欧,拥有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运营维修保障后市场(包括大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并将在未来继续充当全球轨道交通运营维修保障后市场进一步增长的引擎。依据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保后市场的容量统计,美国居世界第一;中国由于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容量达到世界第二,如图2所示。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来审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在车辆制造和建筑施工逐渐趋于饱和之后,运营维保后市场必将占据市场的最大份额。为提升运营维保专业程度、降低运营成本,将维保和管理工作外包,是城市轨道交通维保产业化的大势所趋。

2北京地铁维保产业化管理SWOT分析

2.1内部优势分析

2.1.1北京地铁线路规模庞大,维保经验丰富

目前,北京共有21条地铁线路。同时北京地铁是我国最早建设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其运营管理模式成熟,维修保障有很多经验。在城轨建设高潮期后进入运营维修期以及地铁维保行业逐渐市场化时,北京地铁能够凭借其充足的人才和运营维护经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2.1.2行业技术发展,引领智能化维保水平提高

在网络化运营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进入网络化运营的单位,开展了一些围绕运维智能化的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项目,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综合监测系统的研发、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关键设施设备系统健康监测和智能诊断管理系统,实现以预防性维护为主的定修机制向基于可靠性的状态维修机制转变的研究。

2.2内部劣势分析

2.2.1大规模网络化环境下的维修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轨道交通维修网络布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点多、面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一方面,维修单位普遍反映没人、没钱、没备件;另一方面,资源浪费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亟需建立和完善区域化综合维修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打破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之间相互壁垒,发生故障后提高应急抢险组织效率。

2.2.2检修装备设备相对简单落后,需进行产业优化

目前所有线路的维保工作仍需大量人员进行现场作业,多数检修设备仍沿用大铁路的工装设备,相对简单落后。而现阶段要求地铁“多快好省”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现有的作业标准、技术手段、用工模式等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2.2.3行业标准规范不统一,资源孤岛问题严重,难以统筹维保产业链条

建设前期各线单独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运营中的数据不统一,造成后期的趋势分析缺乏数据支撑,监管统筹乏力。

2.3外部机遇及风险分析

2.3.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监测系统以及成套维修养护设备等确定为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此外,国家发改委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轨道监测设备制造、车辆监测设备制造等安全运维相关行业列为鼓励类产业。

2.3.2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较大

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减少,将对维保行业造成不利影响。政策不可预见性增加。

2.3.3市场竞争加剧

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对行车安全越来越重视,在运营维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日益向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3维保业务产业化运作可行性分析

北京地铁经历了50年的建设发展,逐渐从建设高潮期进入运营保障期,以及市场化推广阶段。维保产业化战略,是实现运营维修期提质、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也逐渐成为北京地铁追求的目标之一。

3.1维修模式从“自主维修”到“合作维修”,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装备供应和服务供应链较为完善的环境下,一般是以TPM为主导的自主维修。由于地铁维修管理的重要性、个性化和复杂性,单纯的第三方维修服务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为此,提出维修合伙人模式。该模式与原来的企业脱开,通过签订服务协议,成为地铁维修的全面解决服务商,使其拥有用人、激励、维护策略和备品备件,以及一些核心设备采购的自由度。这对于增加维修人员收入、培养团队维修技能、优化工业供给效率等促进工业服务产业化的措施十分有利。

3.2设备维修管理向全价值链延伸,促进产业化格局的形成

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维修作业的范围迅速扩大,涉及的关联因素日趋复杂,故障链机理推演将整个维修管理价值链统一成为整体,单纯依靠某一环节的质量改进,已无法满足维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维修技术的革新,对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的维修将产生一个巨大的影响,这将影响到大修、改造、备件标准化、新设备研发等一系列关联部门,缩短的交付时间既能降低维修成本,又能降低运行成本,只有产业化的维修业才能满足一站式维修服务的达成。

3.3设备维修“产业化”是维保业追求利润增长的必然

支持轨道交通网络化高质量运营的维修保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这些投入只是完成北京地铁自身车辆设备的维修,其工作量会不足,无法形成收益最大化。如果还能完成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或其他行业的维修,就能更好地发挥产业化维修平台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维修效益最大化;同时,产业化的维修也能对技术的管理从事件简单地解决转向核心技术、信息领域、技术标准,使维修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行业具有竞争力的维修服务供应商。

3.4设备维修“产业化”是维修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然

我国企业设备维修市场就目前而言,还是一个正在兴起、需进一步规范的市场。社会化的专业协同维修模式,正在一些设备管理思想较先进的大中型企业中推行。同时,以维保专业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上市成为公众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4北京地铁产业化运作体系的核心理念

目前,维保业务已经实现了3个转变:设备维修目标已从先前的对检修项目负责向设备状态负责转变,从服从维修工序向超前策划及主动参与设备管理工作转变,从单一运营生产保障向备品设计制造、生产运营管理以及大修、改造等综合性服务转变,从而打通了维修管理价值量的各个环节。北京地铁科技维修管理产业化运作,秉持“综合巡检、专业维修、平台管控、智慧辅助”的核心理念。在具体操作方面突出以下几点。

4.1打破传统,构建“一张网”综合巡检及专业维修管理模式

打破机电、供电、通信、信号、线路等专业维保项目部之间的界限,重新设立了轨道设备、电器集成、信号系统、车站综合4个专业,构建了“一张网”的综合巡检模式,实现“一个管理标准”,规范网络化维保综合巡检操作规程、质量管控和人力投入,做到精准掌握设备、人员、物资、工具的时间、空间分布和当前状态,精准配置和运用维保资源,精准考核和评价;在专业设备维修方面,坚持专业专岗、经验共享,不断提升专业上攻坚克难的技术能力。

4.2维护模式转型升级,实现维保“平台管控”“智能辅助”

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性能劣化机理,探索服役周期内的服务能力演化规律,研发设施设备信息感知与采集技术,构建故障诊断模型,推进基于大数据的运维体系建设,构建以城轨云为基础,建立适应平台管控管理架构的智能运维核心系统;结合大数据挖掘和海量运营数据治理,为多专业的设备维修管理提供智慧化运营辅助决策,以适应产业化运维保障需求。4.3以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和开发为抓手,实现维修产业化运作的技术保障(1)开发具有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化前景的设备工具以及相应的智能维保技术装备,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维保技术标准化和装备产业化,形成供应与维保的闭环式一体化服务模式。(2)充分挖掘和分析各类数据,建立维保服务提供者、运营单位、系统供应商三者统一的分析模型和验证平台,逐步形成行业统一的分析平台和技术标准。

4.3创建维修新模式和新理念的营销策略,确保产业化运作可持续发展

(1)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改变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及保障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精细化检修和精细化维修服务,形成适应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专业的设备综合维修新模式及维修管理新理念。(2)在维修现场管理中,推行标准量化可靠、过程规范可控、故障事后可溯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营造精细化、网络化、移动化的设备维修系统管理框架,助力设备专业维修产业化运作持续发展。(3)当暂不具备建立专业化维保服务企业条件时,应优化顶层设计,组建综合的专业化维保服务团队,为实现综合智能维保创造条件,如地铁科技公司,就是从AFC专业起步。

5维保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1)在产业化发展趋势下促进产业链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维保框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打造完善的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产业体系。(2)随着投资建设逐步完成,在运营维保方面所占比重会变大,维保商也具有更加专业的能力和更加庞大的资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会出现多元化竞争格局。(3)根据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产业化市场的发展需求,在技术创新、市场推广、金融资本、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方面,需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以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统一的维保技术标准,覆盖城市轨道交通各制式、设备的每个阶段,为统筹高效、智能、信息化的维保产业化体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严磊 曹玮 刘广华 车靓 单位: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