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育范例

高中体育教育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1

从我国教育界发展中的体育教育发展来看,体育欣赏已成为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新趋势,体育欣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它打破了以往的“操场体育”和“比赛体育”,将体育从形式化转变为心灵上的,注重对学生体育思维的培养以及体育能力的开发。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是否需要实施体育欣赏作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体育欣赏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体育欣赏;高中体育;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但是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所有的身心都集中在应对高考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掘。这种片面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高中生正常的发育和学习,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将体育欣赏应用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育实施体育欣赏的必要性

体育欣赏具体是指观赏者通过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欣赏体育运动的这一具体形象过程。高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受国情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文化课程上,全心地投入到高考中,因此,体育教学在高中阶段被一次次压缩,学校不注重体育教学,因此,也不会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体育设施中,因此,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备不足,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担心过多的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最终的高考水平,因此,无限制地压榨体育学习时间,最终会导致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并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其体育时间基本上被文化课程占用,高中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体育活动,更谈不上体育欣赏。因此,加强体育欣赏在体育教育中的开展已经十分必要,应用体育欣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其体育审美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从而提高高考准备质量。

二、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1.内容上的应用突破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涯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欣赏,而且还体现在性别差异上,例如,女生就比较偏向于健美操、休闲体育等节奏感比较强的运动,而男生更加偏爱一些竞技性的球类运动。针对这些差异就需要在进行体育欣赏的时候注重高中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健康理论知识教育和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将体育的健康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让高中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和技巧,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让高中生加深对体育健身的知识和认识。(2)将实践课教学和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体育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实践性十分重要,在教学课程中体育教师通过语言和一些肢体动作的示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动作要领,在与体育器材的实际接触中展开理论欣赏,同时可以借助媒体教学方式来弥补实践课程中的不足,两者的结合有效地提升了体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3)将体育明星与体育欣赏教育相结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明星都有一种敬仰之情,因此,明星效应在高中阶段的作用是无穷的,很多高中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体育明星而喜爱上该项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和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明星效应”,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除其心理负担。

2.教学方式上的突破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手段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直接讲授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繁重,其在学校中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体育学科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实际实践,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媒体渠道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高中学生去了解体育的知识和欣赏魅力,完成体育欣赏教育的目的。(2)间接欣赏方式这种方式的实施同时也可以为学生适当地缓解学习压力,通过一些大型体育比赛的观看以及体育讲解员的解说来间接地接收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在比赛观赏中提高自身对于体育动作等方面的欣赏。(3)两者的结合在学生观看完有关视频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解说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情况。体育欣赏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思维和体育素养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高中阶段的体育欣赏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育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创新,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教育,最终实现体育欣赏在体育教育中的完美应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杨伟建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体育组

参考文献: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2

1.体育教学设施落后纵观校内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体育教学器材缺乏、落后,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体育教育事业滞后。

2.体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体育教学缺乏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只不过是为了从形式上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体育课程教学,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降低,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学习。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措施与对策

1.培养良好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想使高中体育教学获得较大的突破,必须从整体的教育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我始终认为体育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进入学生的灵魂,从体育教学到体育教育不仅是一个字的区别,更是观念的更新、生命的尊重和情趣的培养。

2.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和学校一定要加大对体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配置必备的器材,使器材的效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显现。

3.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改变教师传统的理论式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环节中,调动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4.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体育教师可以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使体育课程从枯燥的理论教学中走出来,变成生动、有趣、具有实际教学效果和目的的实践型课程,这样,学生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使中学体育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优化体育教学的功能价值要通过适当的超负荷练习磨练其意志,挑战其潜力,通过集体运动项目增强学生之间的共处合作团队精神,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勇敢拼搏精神,让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的合格高中生,从而喜欢上体育课,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6.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校园,更需要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作支撑,促进学校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同时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与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各项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总结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育;安全事故;防范

现阶段,伴随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及学科中心倾向加强,“增强体质、技能传授”逐步成为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鉴于体育自身的特征,教学中多伴有种种的安全问题。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课中教师多采用“降低教材难度、开展简单活动、自由活动”等消极预防方法敷衍了事,在影响体育教学大纲贯彻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身体技能的提高,故加强安全事故原因深入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1高中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1.1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失误

据调查,高中体育课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设计课程中,未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忽视了某些体育项目“运动性强、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1]。例如篮球、排球、铅球等课程需要借助体育器械,多人合作完成,在运动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肢体接触甚至冲突,或者误用器材伤到自己或他人,产生意外事件。且课程设计中,未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设置课堂内容,导致体育活动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1.2课前准备不足

教学实践中,常会发现学生不按照课程要求穿着的现象,在影响课堂效果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人身安全。特别是处于“16~20”岁的女生比较爱美,常常不遵守体育课着装要求,穿紧身裤、牛仔裤或蹬着高跟鞋参与体育活动,运动时难以完全放开自己,导致无法顺利完成体育项目,甚至因为着装不当而受伤。另外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标新立异、表现自己”,体育活动中常常不按照课程要求及动作要领进行运动,例如跳远之前未做拉伸、起跳时身体并未前倾等,造成腿部抽筋或扭伤。

1.3教学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一般情况下,由于高中体育教育经费限制,学生活动场地相对较小,且多是露天环境,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再加之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数量多,从而提高了课堂管理难度,若在教学中稍有考虑不周,极易发生意外损伤事件。例如多个班级共同在活动场地上课时,有的班级跑步,有的班级练习踢足球、打篮球,常出现正在跑步的同学被突如其来的球砸到的现象。另外部分体育器械老旧且未及时进行维修,体育活动中突然损坏,也会导致学生意外受伤。

2高中体育教育安全事故的防范途径

2.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上课前,除了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课程之外,还要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注意突出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抓住关键[2]。另外教师要注意分析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身心发展规律为其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同时在强化自身责任心的同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规范做好体育活动各项示范动作,帮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准确领悟动作要点,避免因动作不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教学场地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向学生讲解动作难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模拟训练,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学生给予纠正;其次按照学生的身体条件、能力进行互帮互助小组分配,并为每个小组选出负责任、能力强的小组长,以便及时对教学课堂进行管理。此外对于“运动性强、危险系数高”的体育项目,可增加教学辅导员,加强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管控,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意外事件处理能力,若学生出现损伤应及时送至医务室就诊。

2.2完善课前准备工作

在体育教学之前,教师应亲自勘察运动场地,清除场地上的障碍物及垃圾,并提前叮嘱学生换上舒适的运动服及运动鞋。在进行具体的体育活动之前,教师要详细说明将要进行的体育项目及注意事项,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动作要求进行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做运动前准确活动,为了避免活动形式单调乏味,可以在其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动作,例如可以改编当下流行的舞曲,融入一些能够拉伸身体关节的动作,将其连贯起来向学生示范,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体育运动作铺垫。值得注意的是,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还应结合体育项目的特性、学生的身体状况、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充分发挥准备活动的价值。另外,若体育活动耗时较长,由于运动强度较大,学生会因疲惫而对动作松懈,增加受伤风险;但是若由于担心安全事故发生而大幅减少运动量,则难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组织适当的课堂形式控制活动节奏、强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可预防课堂上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规定课堂纪律,提醒学生时刻遵守、听从指导,若学生未遵守时教师应给予严厉批评,误用器械时要及时阻止,通过行为约束、纪律管理提升体育教学安全性。

2.3加强体育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的检修工作

据调查,部分学校教学场地面积小,存在质量缺陷,且教学器材安全性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育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影响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3]。为了从源头上改善高中体育教育中安全事故的威胁,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大对体育运动的资金投入,定期对场地进行整修,更新、完善体育器械并做好维护工作,保证体育器械的安全性能。同时为体育器械划分专门的负责人,定期对器械维护工作进行督查,并以校园公告的形式将检查信息公开在布告栏上。开展体育活动前,教师应再次对体育器械质量进行检查,质量不达标的器械应及时检修,避免因器械问题而影响学生人身安全。例如在标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在教学前对标枪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将枪头与枪杆连接松动的标枪筛选出去,能够有效避免因问题标枪产生的安全事故。另外,学校领导可与市体育局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协作,开放室内运动场地或者在学校内部增添室内运动场馆,在避免天气因素影响的同时,可以增设室内体育项目,丰富高中生的业余生活。

3结语

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安全隐患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给教学计划的实施带来了较大阻碍。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及教师应以客观的角度看待,结合体育教育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并采取积极、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从而保证高中体育教育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彦斌.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7.

[2]王平开,韩继增.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与防护[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3):168-169.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4

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快乐教学,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各种不同方法对快乐体育特点、作用以及心理学依据进行分析,并且分析相关教学方法。

关键词: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学校体育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的主要价值就是其能够对人们身心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快乐体育的体现主要就是使学生对运动特性进行学习,对于运动过程中所产生乐趣能够充分体验,在此基础上使运动习惯形成,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够真正得到快乐。

1快乐体育的特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乐,在乐中将体育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从中得到愉悦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良好氛围中快乐参与,并且使其在学习体育知识及技能过程中能够对体育运动乐趣充分体会,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

2快乐体育教学的作用

对于快乐体育而言,其比较关注学生个性,注重多向交流信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启发性教学,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方法的实效性,积极营造宽松、愉悦且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及技能教育,同时要对学生实施人格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浓厚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具备顽强意志,能够通过适当方法来对自身体育学习及体育锻炼行为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例如,教学“三人三绳三角形同步内摇跳法”时,在学生将第二个环节“协同教学,自主探究”完成之后,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进行引导:第一,“同学们在进行内摇跳法训练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呢?”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对回忆自身训练情景,并且能够对学习中所遇到障碍深刻体会。第二,“同学们是否知道其中原因呢,是否能够沟通在此练习找出答案呢?”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在教师引导之下,可准确把握相关技巧,从而能够不断改进自己动作,最终可使其将相关技巧及动作较好掌握。第三,“三人内摇跳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能不能把它稍稍变化发展成另一种摇法或跳法呢?”对于这一问题而言,其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及创造新动作需求相符合,可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尝试。第四,“同学们,你为其他同学表演你发明的动作吗?”这一问题与学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比较符合,并且能够创造空间使学生创新,学生三人同上同下,一次跨越和两次穿越,一人跨越两绳。一方面,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明确指向;另一方面,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利。依据“疑问-假说-实验-探索-验证-认识”这一顺序掌握及理解技术,可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强主体性,可使学生主导性及学生主体性两者之间实现有效融合,其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能够对知识及技能真正理解及掌握,将学习方法掌握,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最终完成教师预期教学,并且能够使教学大纲要求及教学技术要求能够得以较好满足。

3快乐体育的心理学依据

在实际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训练过程中,若运动性质与享受心理相背离,或者运动比较单调及乏味,则必然会使学生有厌恶感产生,使学生感觉比较压抑,最终导致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行动迟缓,而选择快乐体育教学形式,可使运动性质与学生心理特点更加符合,可使学生保证情绪高涨,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实现。

4培养体育兴趣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快乐体育教学理论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其注重在学生实际学习及实际生活中运动乐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兴趣爱好属于运动的重要动力,在某种行为中能够体会到快乐,则必然会有兴趣爱好产生。

5激发体育动机

第一,目标设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参与属于具有目的的一种行为,所以可通过设置学习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比如,在立定跳远训练过程中,由于其动作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小学阶段便出现在达标项目中。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能会对其缺乏新鲜感,若能够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使教学目标能够转变成为学生内在需求,则能够在自我意识控制下实行体育训练,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及能动性增强。第二,创设情境。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不改变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前提下,可将教学方法改变,使体育活动能够更加新颖,从而可使学生猎奇心理得以较好满足。另外,创设问题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认识内驱力,可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增强其主动性,同时也可适当组织体育竞赛,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其中。第三,积极反馈。在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之后,教师可及时分析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学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从而可对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也能够获得喜悦感及快乐感,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自觉主动参与。

总而言之,快乐体育能够面向所有学生,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兴趣爱好及体育需求为着手点,通过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对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可对体育锻炼必要性较好理解,逐渐形成科学健身良好习惯。

作者:秦贤美 单位: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5

一、树立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理念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若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则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心理,让其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进而能够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当高中学生体会到赞赏之后,将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高中体育课当中,从而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正确的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高中体育课当中自觉的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当中,合理的组织相关体育活动,以赏识教育的相关要求改变自己的言行,为赏识教育模式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始。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提高对赏识教育的认识程度,把握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赏识教育。例如,在高中体育课篮球项目的教学当中,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部分学生的篮球技术相对较好,而部分学生则对篮球技术不甚熟悉。在投篮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数据相对较差,这就进一步加重该类学生对篮球的反感。此时,如果教师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对该类学生的进步大加赞赏,从而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营造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氛围

在高中体育课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提高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将该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当中,同时还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环境基础。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当学习环境较为轻松、愉悦时,则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将被大大激发,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当教师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毫不吝啬的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表示赏识,则不仅能够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则将会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遇到几名身材占优,而技术、兴趣却相对较差的高中学生。此时,笔者将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几名技术较好的学生首先进行简短的篮球比赛,使得这几名学生能够体会到篮球比赛的精彩。这时,笔者首先对几名同学的身材进行赞赏,指出其在篮球项目当中将会拥有一定的优势。当其对篮球项目有一定的信心之后,则将会自觉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当中。

三、实现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手段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中体育;德育教育;探究;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单一的技术教学和形成技能为中心,而是教育在道德、智力、物质和审美方面的发展。在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形成知识,形成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育达到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利用有利条件提供体育教育,有意识地运用体育运动中德育教育,加强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让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强身体素质,培养情绪,提高品德,是每个体育教师都要做的事。

一、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智力教育密切相关,除负责教导学生体育知识外,还承担着学生德育教育任务。体育是一种运动的形式,它具有双重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教授体育课堂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教授运动技能,户外课技能,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基于体育的特点,把学生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我国的体育教育目标是:通过体育运动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智力和身体发展。通过体育锻炼和社会责任相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活跃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大多数德育教育的教授主要是更多地运用教学方法,有谈话方法、讲座法、阅读指导方法等,而体育活动中的思想教育,更多地通过实践、游戏等方法。因为年轻人活泼好动,所以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个性、兴趣、素质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使老师能抓住机遇,开展良好的教育工作。

二、高中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方式

1.以老师的个人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德育教育是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教师作为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自己的形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无形的影响。“老师对世界的看法,他的性格,生活,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会影响所有的学生。”老师自己的形象、个人成就、生活的原则等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微妙的影响力。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应提高整体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2.利用教科书本身的特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实践方法。大多数学生都有强大的好胜心,勇气,活泼的个性等特点,谁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特征的活动,就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鼓励引导,积极教育,抓住重点,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建立信心,大胆勇于尝试,在实践中给予技巧指导,使学生不断尝试练习掌握动作,消除心理障碍,发展自己的智慧,以及果断、勇敢、顽强的品质。长跑是持续时间长、需要耐力的运动,体力消耗大且枯燥,学生厌倦这项运动。鉴于教材的内容,我大多使用1000-1500米交替进行,通过变速跑步、跑回、追逐跑等不同形式,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顽强进取的品质。拔河、集体跳绳等活动,可用于组合游戏方式,查看哪一组获胜,哪个组最多,另一方面用激励性语言,激起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而且培养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完成了教学任务。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和团队精神

年轻人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体育活动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所以体育课的思想、感受、品德等都会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表达出来。信息时代充满激烈的社会竞争,也需要团结合作,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团结合作精神。我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从高到低分为四组,每节课后采取比赛的方式动员学生的积极性,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活动强度,而且同组、团体和团体之间的竞争,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比赛类型的项目,如足球、排球、接力等比赛,既可以让学生学会竞争,增强竞争意识,又要和队友合作默契,从而发挥团队优势获得胜利。

三、结束语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7

(一)调查对象

以笔者所在地区的不同级别(省、市示范中学、普通中学)中的高中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以本地区各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情况出发,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评价等方面,找出目前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的对策措施。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文献资料法

3、访谈法

4、实地调查法

二、体育课改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数据分析)

(一)教师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对教改的态度参差不齐

(二)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受客观条件影响很大

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意愿,按照学生兴趣,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由于体育课程并非高中必考课程,学校受教学经费的影响资金投入不够,教学用具、器材、场地、教师人数都不充足。

(三)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正确,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可做重点)

“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体育就是玩,浪费时间,认识不到“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意义,还有不少同学是对体育课内容不感兴趣,认为内容过于简单陈旧,不符合当今潮流与学生的爱好。

(四)学生对一元化的体育评价模式不满。

同样“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评价就是成绩考核,新课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普遍没有得到实施,这样造成体育课也成为成绩好的学生施展的舞台,不能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优势,因材施教。

三、教学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素质,尽力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管理者与教师本身都要不断学习并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标准》培训工作。

(二)努力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正确意识(可做重点写)

针对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对体育课认识不对,认为可有可无的现状。对学生多教育,与家长多沟通,通过典型示范、兴趣项目选择,加强学生锻炼的意识,提高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锻炼的理念。

(三)教学设计因地制宜与与时俱进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

体育课教学课时要固定有标准,理论课可用来讲授健康知识,室外实践课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设施、器械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运动课程。教学内容要事先精心准备,教学方法要民主活泼生动,师生互动。

高中体育教育范文8

总的来说,学校体育事业呈显著缓步发展的趋势,逐渐从之前“停滞”的教育步伐中脱离出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高中体育教育事业仍然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高中学生的体制指标和运动能力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块短板。从校方角度来讲,升学率的压力是学校外在激励不强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体育科学知识相对缺乏、体育教学设施的条件也有所滞后。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状况距离体育事业发展的高标准还存有差距。

二、体育教育教学在高中教学机制中的特点

1.体育教育教学具有长远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同样,孩子的教育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敏感时期,为了让更多的高中学生实现身体与心理双向健康的发展,体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体育教育的瓶颈。体育课程学习可以让青少年强身健体,满足日常学习的需要。

2.体育教育教学能够推动优秀体育人才的形成。

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确定了拼搏、健康、积极的体育精神,为了强化体育精神,中共中央在几年前就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重要的部署,并且明确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体育项目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深化作用,近些年来在国际体坛上,很多运动赛事的记录都被中国运动员打破,这也说明了我国体育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之中。

三、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增强体育各项活动的开展。

不可否认的是,高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但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好的身体状况作支持,体育教师要结合高中的学习特点,开展一些强度适合、趣味性较强的运动活动。在一些中学里,特别是高三年级,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将部分体育课程改为语、数、外等课程,有的学校甚至已经停止了高三体育课程。而高中低年级的学生除了课间操、常规的体育活动就是运动会,很少能融入一些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技能训练。今后,学校应该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开展趣味运动会、羽毛球赛、排球赛、游泳比赛等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大型的体育活动,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体魄。

2.改进高中体育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学业任务比较重,有的体育老师干脆采用“自由活动”的授课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体育课的内容。表面上看,学生得到了放松,但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体育教师应该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授大家一些专业含量较高的体育技能,如体操等各项专业运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效性。这样也能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笔者认为,体育课堂全程“自由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应该对此现象加以改进。而对于课程中的计划安排,教师应该对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如前期的热身运动,中期的舒缓运动,后期的激烈运动,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够接受。

3.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

校方、家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尚不到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是因为体育意识的缺乏。为了让学生重视自身的健康状态、强健体魄,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意识的全面宣传,积极地参与到大型的体育运动中,如“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运动”,倡议学生适当地从书本中抬起头来,活动身体,缓解压力。有序地开展各项宣传活动,采取宣传栏张贴海报、体育故事黑板报大赛等活动,实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的目标。

4.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校方应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类似“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在学校基层公共设施中督促教学硬件的提升,因地制宜地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健身场地的实施,确保学校体育馆等设施条件完备。同时,聘请具有一定运动经验的退役运动员或者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授,强化学校活动的安全管理,积极探索学生体育事故安全的各项保障措施。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