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论文范例

德育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1

记得七年级有一次月考,我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与收获。一个学生的总结是这样,说第一次月考我没有努力,数学考了35分,所以我这次努力了,结果考了30分,努力还不如不努力呢!你想,这个学生以后还能学好数学吗?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对学生大发脾气。自己能高兴吗?自己不高兴,讲课能有激情吗?学生有考好的,有考不好的。挨批了,考得好的无缘无故挨了批,考得差的本来心情也不好,挨了批。全班都不高兴。教师讲课会精彩吗?所以说德育教育首先让自己快乐,才能传递快乐,才能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数学教学知识性较强,和学生进行交流不如其他学科渗透德育思想更为直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把这门课程的思想、内容传播好。我们在教学中不是空洞的说教,比如,前面提到那个学生努力了却没有考好,对于数学,这是很正常的事。发生这样的事,要及时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教学中,学数学,如何能让学生感觉有进步、能学习,才能让大多数学生从思想上觉得数学不难。比如,布置作业,我们都有一套配套练习,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练习。相同的练习我们把作业让学生今天完成多少,明天完成多少。从思想上不要让学生恐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就是学习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有上升的空间,快乐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结奋进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如何让这种差异变不利为有利,我通过教学实践,把学生进行分组。学会的学生怎样提高效率呢?教师很多知识都知道,为什么教师之间有差异呢?讲课方式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说,不会讲题的学生说明没掌握。让优秀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也激励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鼓励学习差的学生多问,捡自己会的讲一讲,增加一点自信。中学阶段课程多,学生多,只靠教师怎么顾得来?在教学中分组教学,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锻炼,组长把每天的基本题型做个小测验,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讲一个自己掌握的题型。学会哪个知识要学会讲给自己的同桌。分享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这种团结合作的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品质,又为班级的管理带来有利的条件。“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合作,自私减少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责任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问题是个大问题,数学如果计算过关,成绩应该没问题。有理数、实数、分式的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这些纯数学的知识对于多数的学生应该没问题。但正确率就不敢说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看错、抄错?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想清楚先做什么?能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认真化,认真问题重复化,重复问题创新化。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检验知识掌握的情况,考试虽然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却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实力需要靠结果来证明。我们会的知识做错了,这种情况可不少,我们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能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规范做题技能,把难题化为易题。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程序化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做数学在计算过程中,哪步出错了,需要我们记录下来。坚决克服。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鞭策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边读边画,数形结合。摸清问题再难也要一步一步地解决,多归纳、多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就能鼓励学生去克服一些困难。品德养成是一种习惯,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加强习惯养成,能重复问题,就能把问题简化。如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二元一次方程应用中,引导学生树立建模思想,建中有变。让学生在思考中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习惯。不感情做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结语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2

(一)德育渗透过程停留在表面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够充分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思想能够明确,但是内心的重视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导致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内容不足,深度不够,没有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反而使学生对这种道德说教逐渐厌倦。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够将自身的素质进行充分提高,而对于学生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广大教师还应充分予以重视,将这样的教学现状进行积极转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思想束缚较为严重

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束缚了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过程的发展,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决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向的关键,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过程应该在课外进行,所以课堂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德育素质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难提高。这也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德育教育活动的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应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自身的素质应该怎样提高。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的德育引导与渗透过程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而学生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过程中才能够积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德育教育。这一过程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所在。

(二)深入研究德育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展开深入教育过程

在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内心进行积极观察与总结,从而对其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这样的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也会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形成可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内心的发展特点进行普遍观察,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划分,对于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保证德育教育活动深入研究以及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观念,加强德育教育力度

传统教学思想在于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相脱离,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将自身的素质进行积极提高,而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意志品质没有得到积极引导。从这一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之间展开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将自身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同时对其思想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充,这是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

三、总结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3

一、德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采取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多媒体式(采用PPT课件、音像图片资料)等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但这种方式仍然具有局限性,学生缺乏参与性和主体意识,教学仍局限于课内45分钟,教师难以与学生充分沟通,故在确定互动主题,传达互动要求,进行参与指导方面受到局限。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是采取校外德育基地的参观考察、暑期团队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形式。但这些活动的实施也往往遇到各种难题。究其主客观原因体现在:德育教师长于理论教学与科研而疏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外联,在实践中教师感到角色尴尬,另外,活动经费与活动安排也难以保障、学生覆盖面太广难以组织、需要各部门协作却又权责难分。

二、德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如何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何突破理论学习的时空局限,从课堂拓展到课后和课外,如何把道德教育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并内化为道德品性(德性),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行),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尤为重要。

1、理论热点与学生兴趣点相结合

首先,教师须吃透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关注时事热点又有正确的判断分析;充分把握学生关注的兴趣点;其次,教师在原有教材章节的基础上,把理论条分缕析分割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集中讨论一个或几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多个知识重点。比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就可分为塑造良好形象模块、职业道德教育模块、法制教育模块、爱国主义教育模块等。以爱国主义教育模块为例,可以通过师生研讨“钓鱼岛事件”来帮助学习和理解爱国主义理论、体验爱国情感。最后,设计出多种实践形式来学习和践行爱国行为。如读书研讨、社会调查与实践、多媒体主题演讲或辩论、主题海报展、参观考察等。

2、课堂理论教育和课后重点辅导相结合

在德育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环节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导”,且尤重后者。教师实现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是教育者观念的一大转变。教师应抓住课堂进行集中理论教育,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形成正确而又系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认知。此外,课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情感障碍、认识误区进行引导,进一步强化因势利导。

3、情感激励与考核考评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模式规范化的基础上,人性化考评是使之行之有效推行的良方。对待行为习惯和自主能动性较差的中职学生必须采取“推”和“拉”并举的评价机制。“推”即考核考评,这是教育惯用的评价手段;“拉”即“情感激励”。情感激励,就是教育者以真挚的情感,通过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受教育者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活动氛围,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杨振芳 丁丽峰 单位: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第二篇

一、由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多方面引导的方式

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采用引导的方式,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引导要设置引导的教育内容、引导的方式。首先,应注意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关注点来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现在的职校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就业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很多的思想偏差。比如,有的学生希望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但又不想吃苦受累;有的学生认为到私人经营的企业谋职是一件丢人的事,国有企事业单位才是心中的理想去处;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于工作前途比较迷茫。我们把这些问题结合到德育工作中来,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地接受教育,配合德育工作者的引导,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其次,我们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组织班委会、学生会等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自我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开办些课余活动、组织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德育工作者应该定期地做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调整德育活动内容,给学生指引方向。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我们德育工作者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首先,要坚持以正面的教育为主要手段。我们应该将教育的内容分层次、分阶段地印记在学生的脑海里,循序渐进地引导,重点是要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有所认知,明确是非。其次,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践中出现的德育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再次,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辅助德育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观看影视动漫等来培养学生的情操,从正面影响学生的认知。也可以运用网络教学手段,跟上时代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职教德育工作的效率。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活动联系在一起,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参加社会实际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让学生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增强他们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际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职校的德育教学当中,单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信息传递极快,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不断地增加,学生受外界的影响逐步加大,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式的封闭性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家访、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将学校、社会、家庭联系在一起。以必要的措施创建一个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相结合的大的德育环境,让学生不论在哪里都会处在德育教育的环境当中,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因此,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李芳 单位:北方工业学校

第三篇

一、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应用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中较常见的几种方法是:头脑风暴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引入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能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通过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给他们以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

2、案例法,案例法是通过对一个虚拟或实际的情况的讨论和思考组织学生去查明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在利用案例法实施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其次,提供一些相关背景信息,第三、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第四、学生介绍解决问题结果。第五、组织大家共同讨论评价案例结果。第六总结。

在《依法参与民事活动》一课时,结合案例“某学生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在同学中散步李某偷窃了自己的东西,致使李某气郁生病,影响了李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首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教材中《民法通则》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然后结合案例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上述方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查阅教材,分组讨论增进学生对民法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在讨论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

3、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通过对课堂上所学的一些概念和定义,课后组成小组做社会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教学方法。

4、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往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个方法使学生了解和学会评价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位置,对事件中角色的扮演起到对各类矛盾冲突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职业礼仪展风采》课的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模拟银行柜台、商场柜台、景点解说,并互相点评纠正不足之处并演示正确做法,使学生感受行业气氛,熟悉礼仪规范。

5、引入法,精彩有趣的引入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动机和学习兴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效果。

二、总结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4

爱国主义是在任何时候、任何课程教学中都应凸显的德育内容.纵观我国化学的发展历史,有着许多灿烂成就.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所取得的优秀化学工艺,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勤奋、勇敢和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讲“H2的性质和用途”时,教师可联系H2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中的作用,并告诉学生中国所掌握的航天科技已挤入世界前列.

二、引入化学家故事,渗透自强品质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可结合化学史,引入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学习其身上所具有的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献身的执着与顽强的科研品质.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在化学元素发现史上,元素氟的制取可谓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危险性大.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前后跨时六、七十年,一些化学家不顾身体健康损害,甚至生命危险,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化学家亨利•莫瓦桑历经数次实验失败和严重的砷中毒,成功地利用低温电解法制得单质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化学难题.

三、凭借化学实验平台,渗透科学精神与品质教育

实验是化学课程的灵魂,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平台,渗透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教育,并贯穿于实验过程始终.

1.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布置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严格按照实验程序操作;如实反映实验现象,尊重观察到的细节;若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应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认真重做.

2.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是分组实验,还有许多单个实验往往也需要两个人合作或者多人共用一台仪器.只有学生间默契配合,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开展.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实验时不要随意动用他人他组的仪器和药品;要服从小组长的统一安排,按事先的角色分工有序实验.实验完成后,要保持实验台面清洁整齐和有序,为后面要实验的同学提供方便.

3.环境保护的意识.

如今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环保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化工生产,还是化学实验,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演示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教师可从环保意识培养角度设计多个思考问题:①空气中排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有怎样的后果?②为什么要用气球来收集一氧化碳尾气?③实验结束后,对于气球内的一氧化碳尾气,应该如何处理?在学生对问题③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拓展延伸出对化学实验“三废”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思考.如,对于废液和废渣,应教育学生做到分类存放、及时处理,不得随意倒在水槽或垃圾箱中.一些废酸、废碱,可用中和反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

四、运用化学学习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现行化学教材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教育.例如,在讲“氮族元素”时,教师可运用化学思维,解释我国西北部“魔鬼谷”恐怖的自然现象和硝酸酸雨的形成,以及“魔鬼谷”牧草茂盛的原因,从而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此外,许多化学原理、化学问题用辩证主义观点来分析说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对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化合物的升和降等概念理解,就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剖析,让学生知道这些概念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五、结语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5

音乐教学通过对歌曲的时代背景的讲解,词曲作者创作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歌曲《走进新时代》是一首抒情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简洁,朗朗上口,亲切感人;它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铿锵有力的歌词,激昂的旋律,使学生在音乐教学当中,深刻体会到祖国上下万众一心,在潜移默化当中,学生将自己融入祖国的大家庭当中,激发出对祖国和人民的的无限热爱,坚定了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的决心。

二、音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培养集体协作精神

在音乐当中个体与集体要相互配合,达到高度统一,和谐的旋律要靠大家的协同努力。在音乐教学当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德育功能,集体主义协作精神。合唱与合奏最能体现出集体主义意识,大家要相互配合,整齐划一。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歌咏比赛当中,参赛选手要时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通过默契的合作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在多声部音乐表演中,学生担任的声部在不断的变化,一会儿是主旋律,一会儿是低音声部,及时地调整自己配合整体的表演,集体荣誉感得到升华。

在歌舞表演当中,学生有的是演唱者、有的是舞蹈者、还有演奏者,更有指挥者,学生们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更要有高度的默契,一场节目,要多次练习和彩排,大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节目的成功与否,最能体现出集体主义的合作精神。在集体表演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克制自己的表演欲望而服从集体的必要性。

三、音乐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音乐教学通过音乐的审美欣赏过程,使学生产生共鸣,音乐作品传递的审美信息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健康情趣的培养。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从小娇生惯养,任性骄纵,通过电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教学,德育功能使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克服自私心理,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音乐教学以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丰富的和声,营造出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健康的人生观。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开发想象,拓展思维,启迪智慧,悦耳的音乐,使学生精神愉快,身心愉悦,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当中,通过音乐教学释放压力,消除疲劳,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学使学生更具青春活力,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语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6

教材是广大教育专家和学者精心编制的教学资料,蕴含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其中也包括德育价值。例如,七年级第六单元《爱我中华》、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中国》、第五单元《走向明天》,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出一些社会发展趋势,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旦深入下去,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逐渐树立起国家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努力学习,立志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利用教材资源,紧扣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深入挖掘教材中这些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通过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小论文的形式来深化德育效果。

二、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渗透德育理念

德育活动中一个关键词就是“渗透”,相较于智育,德育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配合,“生塞硬灌”在德育活动中很难行得通,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德育效果。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我们更加强调“渗透”的方式。而要想实现渗透,首先需要学生主动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呢?这就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了。按照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会产生兴趣,这样也就谈不上主动接受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一些容易为学生接受和喜爱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下自然实现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例如,在给学生讲到《与诚信同行》这节内容时,针对身边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现象,如撒谎、作弊、虚假宣传等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于活动形式新颖有趣,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反响。在班会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针对各种不诚信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诚信的意义和不诚信带来的后果。在发言的过程中,有个学生还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时候撒谎也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听到这名学生的观念,很多学生都很吃惊。这时候,笔者则微笑着鼓励这名学生,让他举一个“撒谎也是诚信的表现”的例子,于是这名学生讲出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有几个人突然挡住了我的去路,其中一个看起来很和蔼可亲的阿姨问认不认识某某同学,说她是这名学生妈妈的同事,是来代他的妈妈来接这名同学放学的,现在找不到人,问我知不知道这名同学家的电话号码。因为担心这些人是坏人,直接拒绝又怕受到伤害,于是我报给他们一个假的电话号码,虽然我这次撒谎了,但是我认为这反而保护了同学的安全,自己算得上是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听到这个真实的经历,学生对“诚信”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就这样,在不断的发言和辩论中,学生逐渐对诚信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逐渐在各种诚信或者不诚信的真实事例中体会到了“诚信乃立身之本”的道理,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之类的道理灌输,通过事例分析论证,学生的诚信意识更容易自觉地树立起来。

三、在实践中践行德育理念

任何理念都需要借助于实践活动才能最终产生价值,同样,德育理念也需要实践活动才能产生道德价值,并且比起理论上的道德,实践活动中的道德活动更容易增加道德教育的可信度。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形式都较为单一,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都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机会,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实践机会的匮乏导致学生课堂上接受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道德观念难以得到实践与证明,从而使得德育活动总是停留在表面,难以内化进学生的内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最终在实践中确定正确的道德信仰和道德理念。

四、结语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7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信息的重要。中专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学习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然而,中专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思想尚未成熟,对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在目前计算机教育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却往往忽视。网络世界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学生长期沉浸其中,很容易与现实世界相混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所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应当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还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德育在中职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以社会道德规范影响学生,使其思想道德判断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的实践活动,它主要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电脑黑客、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这便对计算机操作者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中的计算机使用者只有具备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正确的道德判断,才能更好地抵制不良诱惑,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所以说,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准则的重要途径,也是时展的要求。

三、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德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塑造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将德育与计算机教学相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1.通过设计任务驱动模块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计算机教学中比较好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得当,使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统筹考虑本节课所涉及的道德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信息的渗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以生命为主题的网页,展示交通事故、网吧失火致死致伤、埃博拉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的新闻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及感恩教育。然后让学生自己设定主题,选择合适的图片和文字在网页中插入。

2.把传统美德渗透到课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学科知识将这些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传统美德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去,在文字的设计处理、制作网站的选材及动漫设计中都可有效融入德育。比如,在教学生制作爱国题材的网站时,可以为学生准备“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抗日战争”等史实素材,并让学生根据这些史实来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网站的制作,以展现中华民族坚强自信、不屈不挠、勇敢抗争的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和文化。

3.在作品中渗透德育

在计算机学科中,作品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选择、有目的地将德育的相关理念植入学生的作业中,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的。例如,让学生观察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并尝试去做类似的动画短片,如制作“妈妈的等待”“公交车让座”等。通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场景,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尊老爱幼的道德情感。在学习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后,让学生制作“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通过收集诸如野生东北虎、长江江豚、四川大熊猫等素材,让学生体会到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珍稀物种。

4.将德育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德育教学论文范文8

有针对性的区别设计班会是提高主题班会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主题班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班会要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动动力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比如素质高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设计、以及运行的整个过程包括背景媒体的制作,可以让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在主题班会节目排练的过程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主题班会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学生在创新中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上的后进生,由于其他能力突出,可以在班会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自豪感。班主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在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培养新一代朝气蓬勃,能经受风雨、遇到困难用于进取,面对挫折有信心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首先主题班会题目的设计针对性要强,题目不宜过大,比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这样的题目过大,《弘扬五四精神,刻苦学习》,这样的题目就较小,更有针对性,是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次,组成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要清晰:导入、展开、拓展、小结,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应更加明确。最后应通过情境,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要少些说教,尽量通过在班会课中的情景设计,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感悟,自己在情境中反思,自己在情境中受益。

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庭需要重视起来的工作。学校也要特别关注下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关怀,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相互了解,引导家长提高对子女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的重视,加强双方对学生的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高中学校与学生家庭、个人的联系,加强三方的协调配合,把德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