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范例

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范文1

1完善内容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展现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成果,层次多元,涵涉丰富。以往我国文化传播比较注重官方、宏大、主流的元素,文化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委婉含蓄。因此,要开辟新的思路和视角,结合民族、地域、呈现形态、传承方式等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和必要的转化创新,纳入对外传播的推介范围,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内容形式新颖、表达方式活泼有趣的传播内容资源,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2加强学术交流

要找准中国文化传播定位、路径和策略,转换中国价值观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话语体系,在学术交流中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续做好“请进来”,举办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等学术活动,邀请外国文化学者来中国开展课程观摩、论坛研讨、课题研究、学术沟通和交流活动。在中国传统节日、民族特色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或非遗项目展播巡演等重要活动期间,邀请他们来中国参观体验,使他们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继续坚持“走出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的国际推广与传播,加大对汉学家和海外出版机构的投资支持,加强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联系,通过文化节(展、会)和各类产品、品牌推介活动,把我国的医药、美食、典籍、文物、民俗传统、自然风光、艺术作品等宣传推介出去。

3鼓励民间力量

国外许多华人社区组织建立的各类民间社团经常会邀请当地民众一起,开展各类中国传统节庆、艺术表演等活动,有些活动还会被当地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全程直播。在这种民间自发的组织和活动中,“民间文化使者”将自己对于中外文化的理解融会贯通,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表达和交流,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稳定的组织运作机制,民间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大多较为松散随意,传播影响力有限。因此,应建立健全民间组织机构,完善运作规划机制,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民间力量。

4发展文化新业态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和对外贸易以书籍、广播电视、视音频网络平台、海外宣传片等为主要载体。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带动下,应进一步将对外文化产业、文化贸易的发展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与扩大国内需求、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相结合,推动形成传统文化产业生产与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让更具竞争力、更富创造力、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贸易方面的深度合作,畅通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推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的健康发展,树立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形象,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拓展线上平台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依托网络智能AI和云技术拓展建立文化传播云平台,通过多种云端应用,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容挖掘、储存处理、科学利用和共享互动,形成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网络传播的多渠道融合联动。要重视借助近年来兴起的海外主流视频播放平台和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力量,加大文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加强高质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及资源建设,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表达,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的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向世界展现多彩、立体、文明、开放的中国文化形象。

6寻求认同共鸣

对外传播范文2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是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一代人,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复兴,更要实现人文的复兴。中国典籍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发掘典籍文化的潜在力量,将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国际社会广为传播,能够加深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发挥中国典籍文化的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中国典籍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积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及价值观。中国典籍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深远、密切相关。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起始时间较早,但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让世界了解中国典籍文化,才能传播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

一、中国典籍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的问题

1-内部因素

1.文化产业影响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文化传承意识缺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新时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世界的瞩目,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仍处于相对弱势,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例仍远不如发达国家。2011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显示: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占34%;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对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占比处于劣势,影响力严重不足。这与我国文明古国的身份形成巨大反差,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国目前还存在着文化“走出去”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文化产业影响力不够充足、文化产品输出手段方式不够丰富等内在因素。以往我国文化产业多为事业单位改制、变更、转型而建立的,存在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工作效率低,对市场状况把握不到位,跨文化背景下的营销经验不足等实际情况。对外文化输出的单位多为个人或民间组织,导致对外文化输出的内容较单一,不能与时俱进。我国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建设和教育力度有待提升,课程设置比重不够高,课程教材有待更新。学生对文化传承的意识比较淡薄,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不够。部分青少年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热衷于西方节日,排斥中国传统节日,并且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2.文化产品输出方式不够丰富,本土化程度不够深入

由于我国对外文化输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偏弱,许多文化产业不熟悉文化市场,产业经营思路不新颖,缺乏跨文化营销的成熟经验,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方式单一。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我国文化产品输出不能适应跨文化传播特点,并且不能充分进行文化输出的本土化,就难以激发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典籍文化而言,优秀翻译人才的短缺及跨文化营销经验的匮乏等因素,使阅读者难以产生共情,无法理解,尊重并喜爱中国典籍文化。

2-外部因素

1.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以西方国家文化冲击为主

在近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及科技等领域都占据有利条件,因此西方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十分迅猛。凭借各方面的优势,这种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难免被质疑或误解,造成了传播不畅的局面。

2.国家之间互信根基不牢固,文化基础设施不兼容

各国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保持诚信和互相信任才是合作与沟通的基础,而互相信任需要各国长足的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合作。中国文化的输出,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从而使外国友人在面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行事风格时,能够给予理解、尊重和支持。

二、让世界读懂中国典籍文化的可行性途径与方法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全方位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多角度施策,健全文化产业管理机制,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好中国形象

我们既要坚定文化自信,也要始终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秉持开放、创新、包容的态度,不断吸收与融合国外优秀文化,把握历史机遇,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以建设文化强国为基准,明确中国文化价值观,增强我国对外话语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同时要与时俱进,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增强文化自信,但绝不盲目自大。高质量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挖掘人文精神,塑造中国形象,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价值的理解,推动中国典籍文化“走出去”,面向世界,面向全人类。

2-推动文化建设与各企业、各媒体的融合发展,开辟传播新路径

总书记强调:“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政府精准施策,推动文化产业与市场接轨,设立与文化产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健全文化产业管理机制。针对市场需求,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产业模式,不断更新文化产品,同时学习海外优秀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点,调研海外文化产品的本土需求和意见,改进文化产品输出模式。与此同时,要打造具有实力的中国文化品牌,树立文化精品意识。文化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被看作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建设不仅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需要把文化作为推动力。文化品牌的创新推动力不容小觑。纵观历史,中国文化品牌曾经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但是却鲜少通过文化传播的途径传播到海外。文化品牌建设要想成功地传播中国价值观念,仍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稳定且完善的海外出版和发行渠道,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开辟传播新路径。

3-推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建立,提高文化产品本土化程度

在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以充分了解他国文化体系为前提,使文化传播更有效更容易接受。话语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发展状况,例如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前提就是在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有力推动下掌握了占有优势的话语权。今日中国已非彼时中国,我们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正确对待世界上多种思想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让世界人民真正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达成价值共识,真正共享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4-加强中国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国内国外培养“两手抓”

对外传播范文3

从历史沿革来看,我国英文期刊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及新中国成立后。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版了最早的英文对外宣传期刊——《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增强国际舆论的关注,中国共产党在的直接领导下,于1946年5月17日在上海创立了《新华周刊》,并将该刊行销至世界各大城市。《新华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创立的第一本外文出版物,该刊及时向世界报道当时中国的政治新闻,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原则、政策及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其内容呈现形式活泼、内容深刻,深受读者欢迎,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英文期刊获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宣传期刊,如《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该刊成为来华工作、学习和旅游人士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变化的重要窗口。从上述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英文期刊立足本土内容,对外起到了宣传窗口的作用。涉外语言与本土化内容传播构成了早期我国英文期刊最主要的两个特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英文期刊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内容更加多元,发出新时代中国声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显要。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舆论话语权。当下,我国英文期刊与教育文化、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用多元化的内容肩负着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使命。如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主管,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刊物《对外传播》,曾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刊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视媒体传播创新实践——以马来西亚为例》一文,重点介绍并肯定了厦门卫视开辟东南亚记者站、设立专属演播室及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沿线国家的传播实践与成效,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斐然成绩。

2.立足当下,视角独特

对外宣传的关键之一是避免自说自话,要客观、全面、立体地介绍真实的中国。不少中国英文期刊选择以“小切口、大视角”的方式进行报道,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关注。北京周报是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的多语种、多平台的国际新闻传媒机构。除出版《北京周报》英文周刊以外,还出版了《中国与非洲》英、法文月刊和《风度》月刊,以中、英、德、法、日文入驻海外社交媒体及国内各大新媒体平台,读者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传媒品牌。《北京周报》客观报道中国最新发展,公正评述国际重大事件,传播中国声音的历史进程,为读者提供权威资讯以及实用的信息服务。

3.内容深刻,发出中国强音

优质的内容是我国英文期刊立足国际的关键,而有力度、有深度的内容能使国际了解中国相关领域的最新动向。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SAGE(世哲)出版公司联合创办的《全球媒体与中国》(GlobalMediaandChina)为例,该刊以中国传媒与世界研究为主,研究内容涉及新闻与传播、传媒艺术与技术、公共关系、文化与创意产业等领域,致力于在全球学术界建立中国传媒的国际化研究标杆,促进东西方的学术交流。这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新时代的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传递好中国声音具有积极意义。

4.研究读者喜好,建立期刊海外委员会

英文期刊出版可以通过海外委员会的筹建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思考方式等特点,精准地给读者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中国英文期刊在出版过程中尤其注重研究读者。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美国ACC出版公司与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全英文杂志ArchitectureChina(后称《建筑中国》)为例,在出版过程中,《建筑中国》得到了很多国际专业人士的支持,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和《建筑中国》基金会,解决了《建筑中国》翻译过程中表达方式及编辑上的问题。如澳洲、美国和英国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均为英语,但在语境表述上又有很大差异,在顾问委员会等团队的帮助和努力下,统一了周刊的表述标准,确保了内容的质量。

5.注重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平台

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中国英文期刊开始实施国际合作传播的全媒体战略,全面加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以《北京周报》为例,从2017年7月底开始,《北京周报》与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彭博商业周刊》,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法国《青年非洲》周刊等世界主流媒体开展长期的机构合作。其中,北京周报社的《中国与非洲》杂志还与南非《星报》、塞内加尔《太阳报》等开展供稿合作,在国际领域强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

二、中国英文期刊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一直以来,如何做好期刊的对外出版工作是业界与学界普遍关心的话题,中国英文期刊要积极探究对外传播路径。

1.本土化成为外宣突破口

期刊想要做好外宣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三贴近”原则强调的不是宣传内容的特性,而是相对的共性。对外宣传与对内宣传是有共性的,如何发现这种共性极为关键。对此,多数中国英文期刊采取本土化战略。具体的实施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对外合作的工作机构来实现出版物内容的有关策划和印刷,并实现落地发行。此外,还可以邀请和雇用当地的工作人员参与出版物的发行和读者调研等工作,提高稿件的可控性,实现外宣“三贴近”。以《今日中国》杂志为例,其本土化策略为其文化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路径。2004年,《今日中国》作为对外期刊本土化战略的试点,率先走出国门,分别在墨西哥和埃及建立了拉美分社和中东分社,随后把西文版和阿文版的编辑策划、版式设计、印刷发行等前移到对象国。截至2013年,《今日中国》已形成4个语种、5个文版在对象国编辑出版的本土化格局。在本土化过程中,《今日中国》对本地读者的思维和阅读习惯有着更直接和更深刻的了解,真正实现了按需生产。基于此,《今日中国》招聘外国员工,实行了用人机制方面的突破。《今日中国》的本土化的人员配置和内容产品策略满足了外国读者的需求,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率,增强了期刊的竞争力。目前,《今日中国》(英文版)已成为英语地区最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中文媒体。

2.深耕专业领域

全球视野下,中国多数专业领域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中国优秀的专业领域专家的作品、理念和观点需要被世界看到和听到。因此,深耕专业领域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关键。以全英文杂志《建筑中国》为例。《建筑中国》于2018年创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美国ACC出版公司与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联合出版,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上首发,在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美主流国家发行。在建筑专业书店、大型连锁书店、亚马逊等主流渠道都能看到这本杂志的身影。《建筑中国》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建筑杂志在国外的空白,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此前,中国还没有一本面向全球发行的全英文杂志,而西班牙已有两本向全球推广西班牙建筑的全英文杂志;日本也出版了《A+U》等介绍日本建筑文化的全英文杂志。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西班牙、日本等国家成了普利兹克奖的常客。在内容选择上,《建筑中国》杂志中70%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建筑作品的,而剩下30%的内容是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每期杂志都有一个主题,并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建筑作品,邀请国内外专业学者对这些主题和现象进行解读和指导。高实用性的栏目策划体现了《建筑中国》的巧思,目前,中国在建筑实践上可以称得上全球领先,但在理论层面则缺乏提炼和阐释的能力。很多国际建筑的专家学者也会来到中国进行交流,但囿于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了解不够深入,其解读难免片面。因此,《建筑中国》通过深耕专业领域弥补鸿沟,起到切实有效的对外宣传作用。

3.媒体融合扩展传播形式

新时代,媒体融合成为趋势,中国英文期刊的对外宣传工作不可忽视这一点。为实现沟通方式和内容产品表达方式的创新,我国英文期刊应通过互联网思维扩展未来格局。例如,外文局的《外国宣传杂志》使用了移动终端作为新的运营方式以布局数字运营,《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依次iPad版本的APP。随着移动终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声音得以广泛传播。在未来的发展中,内容与技术的融合、行业之间的融合、产业服务的融合都是大势所趋,中国英文期刊想要在保证内容高质量的同时保持宣传的高效率步伐,就必须推动融合出版,加快互联网资源的建设与优化。

三、中国英文期刊的发展路径

对外传播期刊要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友好人士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我国英文期刊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积极配合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全球化布局,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此外,还要做好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明确定位、目标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对外传播期刊的成长时空;进一步增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满足国外读者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努力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1.解决语境问题,打造独特品牌

目前,我国英文期刊在国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语境问题。究其原因,即期刊没有充分考虑国际读者的阅读需求,过于简单化地处理文章内容,直接把国内的报道或者专业研究翻译成外文。解决语境问题不仅要求相关出版单位认真研究当地读者的喜好,还要树立起品牌意识,以独特的话语表达激发期刊的品牌价值。独特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加强读者黏性,扩大期刊影响力。解决语境问题,打造独特品牌,才能为国家发展开设更多更好的国际交流窗口,搭建更多更好的沟通平台,履行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使命,推动对外传播期刊发展进入更新的境界、更高的层次。

对外传播范文4

[关键词]对外传播;媒体创新;城市宣传

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复杂的有机载体,蕴含着长期形成的品牌价值与独特魅力。一个城市品牌若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所带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显然会更加可观持久。在当前对外传播交流中,一些媒体往往渠道单一、语调官方,没有针对普通海外受众。“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亲自提出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外宣方面的职责和使命。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充分发挥温州优势,积极在平台、渠道、内容、载体上进行创新和拓展,向世界讲好“温州故事”,在对外传播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为此,在温州召开专题会议,让温州介绍相关工作经验

一、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对外传播渠道:建立温州市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温州是全国知名侨乡,走南闯北的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创业,共约70万人,其中有38万人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并成立了135个温州籍侨团,设立了50多所中文学校,创办了44家海外华文媒体,开办了诸多商业和企业,架起了温州与海外合作交流的渠道和桥梁。2016年在市委宣传部主导下,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自主研发了温州新闻文化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主要集纳温州本地官方媒体的权威内容,其中音视频内容充分利用集团自身的新闻节目及其他丰富的自制节目资源;图文资讯来自温州日报等主流纸媒和本地政府部门。平台内容切合海外媒体的多方需求,既有温州新闻要点热点,也有别具特色的瓯越风情,在内容选题、报道形式、话题延伸上注重资源整合和视角表达,提高舆论引导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员每天对温州发生的重要新闻进行梳理制作,供入驻平台的海外华文媒体各取所需。目前已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捷克、阿联酋、尼日利亚等国家的9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入驻。据统计,目前这些华文媒体采用的图文及音视频稿件每月平均有百余条,平台已成为华人媒体固定的资讯源。此外,西班牙侨网、欧洲华人街网站等还开设专区,集纳式报道温州经济与历史文化。除此之外,平台还与国外媒体开展合作,携手推动温州文化走向世界。温州本土春节晚会《百晓春晚》连续4年登陆法国华人卫视,乡土乡音乡情节目深受众多在外温州人的欢迎,成为他们了解家乡、思念家园的年夜大戏。2016年7月,集团自制的真人秀节目《阿达么么哒》登陆法国,通过“阿达”这位来自非洲的新温州人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赋予国际传播语境更地道的表达和更多元的色彩。2017年5月,通过入驻平台的意大利《华人头条》,温州组织参与了“首届意大利中国艺术节”——温州文化活动。此外,平台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的日常信息互动,在本土媒体上及时海外温州人创业的最新动态,形成了海内外温州人的“同频共振”。

二、借助国字号媒体,大平台传播温州“好声音”:创办方言节目《魅力温州》

为了更加有效地向全世界推介温州,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对接当时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合作创办了温州话广播栏目《魅力温州》,温州工作室每天向国际台提供一小时的自制节目,并落地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西班牙马德里播出。做这个栏目的初衷是为了让海外温州人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没想到也让一些海外侨二代唤起了乡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家乡话的平台。2013年8月,温州广电传媒集团与当时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发起,在北京启动了“《魅力温州》——温州城市形象国际推广工程”,借助国际台的海外传播优势,从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媒体推广等方面,打造一个富有温州特色的对外文化宣传项目。项目启动以来,每年双方都会举办大型主题外宣活动。比如借助国际台广播、杂志、多语种网站等进行全面宣传的“《全景中国·温州周》大型城市外宣采访活动”;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全景温州》——温州广电韩国宣传推广活动”;邀请国际台20多位多语种外籍记者、主持人参加的“老外看温州”大型主题外宣活动;跨越三大洲、同步视频现场连线的“乡情话温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海内外温州人对话会”。

三、借助优质内容输出,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创作“温州”系列电视剧

近年来,温州持续创作推出了一批现实主义题材剧,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国情怀与时代变迁,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联合相关单位出品的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和《温州两家人》。其中,《温州一家人》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登陆央视一套,创下央视一套黄金档十年收视新高。《温州两家人》于“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再次在央视一套播出,被电视剧领域的专家誉为“文化的奇迹”。这几年我们重点利用温州人在海外的各方面资源,推动《温州一家人》相继在法国、韩国、哈萨克斯坦、巴拿马等国家播出。2019年集团等单位出品的电视剧《温州三家人》完成拍摄和后期,将延续用电视剧的形式推动文艺精品走出去,继续向海外观众讲好改革开放的温州故事。

四、借助文化创意交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打造“邂逅”“遇见”“握手”品牌活动

1.温州邂逅施泰尔马克: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2017年,温州与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魏茨行政大区结为友好交流关系城市,经双方共同提议,以新媒体短视频为表现形式,合作拍摄20集短片《施泰尔马克州邂逅温州》,用年轻人的视角向世界展示温州和奥地利的文化旅游和风土人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在中国(温州)和奥地利举行了两场盛大的首映式,短片在中奥两国电视和网络平台播出后,吸引两国多家媒体报道。全部短片在学习强国APP、优酷、搜狐、腾讯、YouTube上播放,成为“双向”国际化交流的案例。

2.温州遇见罗马:开播海外电视春晚2015年由中国侨联、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等单位主办的“亲情中华·天下温州人春节联欢晚会”在意大利罗马举办,集团组织了专门的海外春晚团队,谋划实施这台充满温州乡情的节目,吸引了1000多名来自意大利及周边国家的侨胞观看。整场晚会以温籍侨胞为主角、著名文艺家为点缀,节目形式多样,别致多彩,令人印象深刻。晚会同时在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温视经济科教频道播出。

3.让温州与世界握手:请外媒走进温州2019年,集团承办的“与世界握手新时代新温州——2019海内外华文媒体看温州”主题外宣活动,邀请了众多海内外媒体和各界侨领出席。通过系列行程,不仅展示新时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面貌变化,更促进了与海内外华文媒体的沟通交流合作,是对外讲好温州故事、传播温州好声音的又一次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城市形象品牌的创建,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摸索的这条路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方式上,集团在实施系列“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法;从切入点上,集团善于寻找温州文化传播的“契合点”,城市品牌的打造基于对城市文化底蕴的挖掘来进行;从效果上,集团的推广方式相比传统的城市品牌推广方式效果更加显著。2018年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10多家央媒记者齐聚温州,将笔触、镜头聚焦于温州广电外宣工作,探究温州好声音传越千里背后的方法。西方学者斯宾格勒认为,“城市精神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精彩的,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现在的精神风貌,还将充分体现这个城市的底蕴和未来图景”。集团将继续推广扩大这一模式的优势,让温州声音响彻全球,让温州故事传播世界。

参考文献

[1]栗子.浙江好故事打动世人心[J].文化交流,2017(08).

对外传播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交往视域;侗族;油茶文化;对外传播

文化的存在不仅是民族的历史遗产也是世界历史的遗产。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地理环境特征,通过无意识的、集体的传播和选择逐渐形成和发展。文化的产生是动态的,特点就在于向外扩张性、传播意向性。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历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在自身文化与外在文化交流时,积极主动吸收各地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文化的积淀,并使自己的民族、国家、地区繁荣昌盛。而在中华文化世界范围传播的今天,侗族油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文化交流与传递。

1侗族油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1侗族油茶文化的内容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极具特色文明的一个民族,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主要活动在湘、黔、桂三省地区。侗族是一个以勤劳智慧发展传承的民族,侗族人民以智慧耕作创造了专属的“饭稻鱼羹”文化,并不断发展,如今已形成极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尤其是侗族的饮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品类丰富。一些如酸肉、油茶等饮食方式在侗族文化传播过程中获得了无数游客的喜爱和认可。油茶,传说起源于唐代。把糯米蒸熟晾干放进热油中炸成“米花”,备好其他副食。茶叶用油炒后,再加水煮成“油茶水”。在喝茶时除必要的品、饮外,主要还有着充饥的作用。因此,在侗族人们心中油茶的品用方式乃是“吃”的方式,故有“吃油茶”的说法。因侗族人民一年中不分季节不分餐时的吃油茶,所以也就慢慢形成了油茶文化即代表侗族人民勤劳、热情、质朴、礼让等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无法复制的一朵奇葩。

1.2侗族油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必要性

1.2.1侗族油茶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进步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目前,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策略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国家平衡发展,侗族油茶文化遗产传承必须实现与经济政治同步。自建国以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是我国发展的核心方针,依靠民族团结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国家兴盛,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政策,这一政策的必要条件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崛起。侗族油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也一直在对外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2符合时代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进入了总体和平稳定发展的时期。新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追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各国间交流机会越来越多,交流内容越来越深入,联系自然更加紧密。因此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了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世界文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形式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同时,文化软实力也成为了世界竞争中的核心点,若想在世界民族大发展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紧紧抓住世界潮流动向,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如今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任,只有中国实现繁荣昌盛,才能把这一重任担好。这就需要全国人民意识统一,加强对传统侗族油茶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推动侗族油茶文化对外传播工作的有效实施。

1.3侗族油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1.3.1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可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完美传承,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大中华力量,实现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程度值得我们花费一生去不断地研究探索,也值得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它被世人所知。但要将其推广到海外,就应首先实现传统文化在国内得到继承。在国内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第一步就应加深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第二步是充分调动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凝聚国人的心,实现各民族团结统一;最后一步是借鉴国内继承传播的经验帮助对外传播工作提升效果,使传播更具效率。

1.3.2助力综合国力的提高。如今国际发展大趋势下,世界各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打响了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新竞争方式,各国均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输出策略。美国首选大众传媒及电子媒介打响了世界竞争中的第一战,其依靠如好莱坞电影、电视网剧及娱乐节目等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响应,形成了新式媒介主权,使美国文化实现了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及推广。美国也同时在文化发展的策略中融入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文化,不断向其他各国宣传美国的价值观、政治观及意识形态,维护了美国文化的强势地位。我国可借鉴美国的成功案例,综合国内实情找出更加全面、多样的对外传播方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传播。油茶文化是单个民族的,但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人类发展传承的根本特征,正是因其多样性特点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世界也因此多彩缤纷。若侗族油茶文化能实现多样性发展,可方便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有效交流沟通,让油茶商品、技术的流动传播变得更加有亲和力,同时也可帮助油茶文化有效推广,同时消除油茶文化被历史长河吞没的危险。有利于人们对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帮助侗族油茶文化取长补短实现共存。对外传播油茶文化既能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在对外展示时,也可推动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延伸到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得到提升。

2侗族油茶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本国文化的传播在占领世界竞争领域上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实施油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战略,我们必须加强对外传播的研究,结合我国的现状,总结国内外文化传播的成功事例和经验,基于我国实际需求,创新文化传播途径。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促进了各地域不同文化的交往这一普遍又重要的行为发生。从文学哲理角度来说,文化交往所指就是各族人民改造创新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积累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结晶。交往活动的实际践行者有很多,比如官方或政府人士,再比如非国家层面的个体媒体人。前提是践行者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及价值。侗族油茶文化交往活动对各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及学习,单一的民族文化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及完善,使整个民族文化提升包容度,开放度也会相应得到提升。中国古有郑和下西洋,近有西学东渐,当下有电影、电视传媒等传播方式,都是文化交往的具体实践形式,促进着异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带动了交流沟通平台的广阔建设。

2.1做好油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了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油茶文化遗产,应基于实际国情及文化传播现状建立出符合各方条件的奖励机制。我国开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比较早,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得不承认,这项工作在开展过程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历史文物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及相关传承人员保护意识很低,方法及保护策略不科学、不完善,此方面的工作的管理部门权责分配不明,缺乏有规章的规划方法,保护技术也不先进等。建立油茶文化传播奖励机制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创新油茶文化的传播方式,给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工作增添活力。同时,建立油茶文化传播奖励机制,象征着政府支持全社会各界共同助力油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象征着,民间团体在进行对外传播油茶文化时不必担心资金问题,有助于民间组织主体在传播中将油茶文化的内涵传播得更准确,加大民间主体在油茶传播方面更加的积极、主动。2005年韩国成功将端午节申遗在我国引起巨大争议,我们应及时调整自己对历史文物的重视程度,从此事上充分反思。以广西柳州三江的侗族油茶为例,若想将油茶的传统烹调技艺传承下去,首先得增加社会及民众对油茶文化的重视及保护意识。侗族人民作为油茶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应主动审视自己的文化素质,修正和重建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政府部门、各媒体相互配合,组织开展高水准的油茶展会或品鉴会等活动,不仅宣传了油茶产品还同时宣传其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从而提高油茶知名度。另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政府可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重视地方特色,以油茶待客,宣传当地文化传承。烹茶手艺高超的民间艺人也可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增加油茶的曝光度,让全世界人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去了解油茶文化。

2.2革新油茶传统文化传承形式

加大油茶传统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力度,带动国内全社会各界传播油茶传统文化的热情。要将油茶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全球范围,首先应重视油茶传统文化传承。目前,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保留本族文化的方法,但其保护传播方式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传承方式尚待改进。本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没有对历史传统文化有足够的认识,许多民间的传统艺术一直无法得到全面的传承,更无法找到合适的继承人,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政府应及时建立有针对性的平台帮助油茶传统文化艺术在大众视野里经常出现,使油茶传统文化被国人所知、所爱,从而使国人主动模仿其动作及语言,使油茶传统文化传播实质性发展,并鼓励支持民间艺人主动传播其擅长的民间艺术。结合时代特点找到潮流主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手段指的是在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和民间艺术传承工作上更加用心,尽力做到完整全面,切实做到保护历史文化瑰宝。政府相关部门应促进油茶文化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让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能接触到中华历史文化。同时应做好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课堂教学实践中,让更多的学生对油茶文化产生兴趣,喜爱油茶文化,培养出国内传承和国外传播工作中最重要的油茶文化接班人。油茶传承的方式还可多发展城市餐饮业,打造新式餐饮文化,将油茶作为新式城市居民的早餐选择提供给大家,让大家知道除油条豆浆、包子米粥外的另一个早餐选择。不同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都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创新,只要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宣传出去并传承下来,就完成了创新的最根本目的。在侗族油茶的传播进校园的创新方针上,可选择传统文化气息较浓的高校进行油茶文化传播及建立,在国学专业、古文学专业等学系设置品茶课堂及品茶视频观赏等课堂,让高校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亲身体验到侗族油茶的文化内涵及历史传承魅力,让高校学子可从身心深处得到文化的滋养,让侗族油茶得到高知识分子的认可,使今后的侗族油茶传承及传播路径更深远。

2.3创立油茶文化优秀品牌

品牌效应是品牌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基于产品高质量及服务高认可,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体验。品牌的建立和推广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更亲民,更易于公众接受。它还可以在传承过程中帮助企业得到一定的利益,为文化的持续传播提供资金支持,使其所蕴藏的文化及思想同时被推广出去。好莱坞的电影就是基于其具有良好的、精细化的品牌意识才助其成为了业内的名牌。例如,侗族的油茶,其历史传承的时间跨度不是现在流行如肯德基、星巴克能比拟的,但是,公众对其产生的认可度却完全不能与后者相比。这都是因为侗族油茶并没有建立出自己的品牌,没有打造出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公众难以对其产生优质的体验。这个问题不仅在侗族油茶这一个非遗文化上体现,品牌意识较差现象是在全国范围内各个行业都有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创立品牌的初心及未来规划等受各种因素影响显得既稚嫩又单薄,在创造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品牌的发展,进而使传统文化传播无法依靠品牌力量在全国及全世界范围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创建侗族油茶品牌形象,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及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将品牌的优势输入到公众的心中,将品牌意识融入到油茶文化传播轨道中,建立出符合品牌创建的机制,将油茶文化推广传播与创建品牌相结合,使油茶文化有自己的品牌,从而使油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即实现了油茶文化被世界所知又实现了中国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2.4培养油茶文化对外传播人才

在侗族油茶文化对外传播工作中,应重视培养油茶文化对外传播人才,在交流活动过程中更加注重接待技巧。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人员,首先应对侗族油茶文化有了解,并熟悉懂得传播技巧及策略,若具备一定的外语沟通能力就最好了。另外,传播人员还应熟悉受众的心理,基于其心理真实需求,找到其学习了解外国文化的习惯。在很多外交活动中,一些接待细节会给被传播者留下一个中国的最初印象,真切传达油茶文化的内涵。但实际上,部分对外交流活动中担任接待员的人员往往缺少分寸感。例如外交活动地在侗族寨时,迎宾一般会用牛角酒,而使用同一个牛角分给一个团队的所有人依次品尝,会给人不卫生的印象;在宴席过程中还有借唱敬酒歌的环节,有一部分接待会拼命给客人灌酒,这种行为很考验接待人的分寸感,适当敬酒叫热情,过度灌酒则让客人产生反感。不如在敬酒环节外另设品茶环节,侗族人特爱油茶,可推荐客人饮用侗族油茶,并在客人有意深入了解时,为客人讲解侗族油茶的传承历史及在传承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改变创新,让客人兴起品尝油茶的念想,帮助侗族油茶有效推广。再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准备待客美食时一般注重使用牛羊肉,但在外交活动中却不应贸然呈上牛羊肉品类的菜肴。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及生活习惯均不同,对事物的接受程度自然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若没有食用过牛羊肉,贸然推荐这种美食,若客人能接受自然无碍,若客人不愿品尝,很可能会造成活动氛围被破坏,不利于外交活动顺利进行。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手段,我们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部发展和外部传播。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策略,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加快。传播宣扬侗族油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积极重视非遗文化传播,对于不符合时代的文化内容要及时抛弃或创新,实现与时代有机结合。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大美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少爽,田国立.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J].河北学刊,2014(01):230-233.

[2]房健,张永利.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J].福建茶叶,2017(02):316-317.

对外传播范文6

一、国家的快速发展为期刊“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意愿不断增强,学习中文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为我国文化和期刊“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党的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加大对期刊“走出去”的资金扶持力度,为我国期刊“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2016年北京市建立的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力奖励扶持专项资金就曾资助《汉语世界》杂志。

二、期刊定位明确,内容紧紧抓住读者关心的话题

期刊定位明确,了解自己的读者群体,才能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精品期刊。《汉语世界》期刊主要定位于国外汉语学习者和所有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并为他们提供语言、文化信息。该期刊核心版本——英文版定位于以北美为主的英语母语读者,他们具有国际视野,注重报道的纪实性和客观性,喜欢快节奏的、带有娱乐性的故事。目前本刊的几个版块都围绕这个主题来编写。1.封面故事和主题故事:选取当下中国社会热点话题和文化焦点,如中国酒文化、野生动物保护、“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中国硅谷”“大数据时代”等。2.生活版块:介绍中国美食背后的故事,介绍中国热点旅游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地方特产等等。例如“东方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介绍,寻觅鼓浪屿等。3.文化版块:解读中国历史,介绍中国文学、电影,展示中国艺术。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更有中国当代文化在各个方面的鲜活反映。4.语言版块:讲解汉字来源和汉字故事、教授社交汉语、推荐优秀汉语教材和学习软件,分享世界各地汉语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该版块包括“魅力汉字”“社交汉语”“街头俚语”等栏目。

三、以目标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知识和思想

1.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改变外宣期刊以往生硬的说教模式,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传播。《汉语世界》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和调查,用事实说话,让普通民众发声,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通过有趣的故事为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者和所有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提供语言、文化信息,令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鲜活的当代中国。2.聚焦人民大众的生活,尤其是草根人民的生活。报道内容从保洁阿姨到快递小哥,从收废品的到文艺青年,从方方面面展现当代中国真实的社会图景和文化生活,也避免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

四、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出版模式

根据自己刊物的定位,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出版模式,是开展期刊出版工作的保障。《汉语世界》在传统编辑出版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采取以我为主,借助外力,内外互动、中外结合,编印发一条龙的编辑出版模式。除了常规的主编负责制和栏目编辑责任制以及三审三校制度外,该杂志还创建了以下制度:1.特约撰稿人制度:杂志社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特约撰稿人队伍,其中包括许多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资深撰稿人。2.资深外籍高级编辑全程参与编辑出版工作制度:保障杂志整体的稿件质量。3.特别审订和编辑委员会制度:杂志社特别聘请社外审订专家,对专业领域的特殊稿件严格把关,并设有编辑委员会,对重大编辑出版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

五、利用多种营销手段扩大发行范围

1.精准投放,多渠道营销。《汉语世界》根据读者分布和广告商的需求精心开发合适的渠道,提高杂志的关注率、传阅率、有效率和影响率。在德国、荷兰车站码头的书报亭亦有发行。2.建设数据库,互动营销。《汉语世界》杂志拥有动态更新、不断完善的读者资料库,主要包括各国驻华使领馆的文化官员,在华外企的高管和外籍员工,海外媒体驻华机构,海外孔子学院院长及老师,国内各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院长及老师等,并通过数据库开展点对点的互动式营销。3.借助新媒体,立体营销。建立同名网站,搭建了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线上线下立体营销,效果显著。该网站每年的访客人数(UV)不断增长,由2011年建站时4.6万人至2018年已增长到了166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海外,如今每年都有百万以上的海外读者正在通过《汉语世界》阅读中国故事,了解当代中国。

六、扩大版权输出渠道,并根据目标读者作出调整

通过版权输出扩大期刊国际影响力,是期刊“走出去”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提升了期刊在世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期刊的经济效益。《汉语世界》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先后推出了法语版和南亚版,并根据输出国的现实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1.《汉语世界》在法国的翻译出版。2009年《汉语世界》与法国国家教学资料文献中心(CNDP)签约,授权对方翻译出版《汉语世界》法语版。因为法国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感兴趣,语言学习的需求较高。因此,法语版做了以下调整:一是改变装帧方式和设计风格,原英语版采用高档纯质纸印刷、平装胶订,而法语版改用适合学生群体的、相对便宜的铜版纸、骑马钉。设计上现代风格改为法式复古风格,图片上由时尚抽象的手绘插画改为法国读者偏爱的实景照片。二是调整栏目,法语版新增了《汉语图解词典》《今日中文》《文化与传媒》等栏目,语言学习内容占全刊一半以上篇幅,使杂志兼具辅助教学的功能。2.《汉语世界》南亚版。2016年《汉语世界》首先在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试水,与印度出版公司BGDBooks签约。2017年《汉语世界》南亚版第一期出版并在印度试发行。由于当地印刷工艺比较落后,加之当地消费水平较低——印度杂志价格一般不超过50卢比(不到人民币5元),南亚版的装帧设计更趋于简约化。南亚版也不适用国际通行的版税和预付金标准,双方最终商定,中方为印方制作团队提供技术协助,免收预付金,最终以略低于引进图书的版税率达成输出合作,迈出了中国故事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第一步。2018年《汉语世界》南亚版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发行。

对外传播范文7

[关键词]康巴藏区;特色饮食;饮食文化;对外传播;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旅游等其他社交活动与日俱增,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正确传播显得极其重要。康巴藏区,本文主要是指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因其地理位置独特,饮食原材料和烹饪技巧等方面都与众不同,所以形成了大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康巴藏区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贸易集散地,属于“民族走廊”的腹心地带。康巴文化融合了康巴藏区少数民族文化、著名的茶马古道文化和国家重点红色文化(长征文化)等的特点,极具开发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旅游的不断盛行,雅叶(四川省雅安市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高速(途经四川雅安-天全-泸定-康定-理塘-芒康-八宿-林芝-拉萨-日喀则-噶尔-叶城)的修建,雅康(雅安市至甘孜州州府康定市)高速公路的开通,加速了康巴藏区与内地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加速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旅游离不开吃住行,人们旅游不仅要欣赏美景,还要品尝美食,因此,要开发康巴藏区的旅游,也必将带动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一、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内容简介

“康巴地区平均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康巴地区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习惯……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藏民族饮食文化。”康巴藏区的饮食状况大致分为康东农区、康南农区、康北农区、牧区等几个饮食文化圈。康巴藏区的饮食文化,以藏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同时兼容其他民族文化,包括汉、彝、羌等民族文化。“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既是当地人民的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也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关于饮食文化,研究者们“一般认为,饮食文化包括食源的开发,食料的拓展,食品的选择与加工,饮食器具的发明和制作,食物的色、香、味、形等物质领域,有包括从饮食实践中展开的各种活动中所形成的饮食观、烹饪观、烹饪技巧、食疗理论及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艺术审美等精神领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性。康巴藏区饮食文化包括“食”文化中的饮食主食、副食、零食及特色食品种类;“饮”文化中的饮品种类;另外还有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饮食习惯习俗和饮食禁忌等文化。康巴藏区有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根据调查了解,康巴藏区的特色饮食可以分成几大类。肉食类主要有风干牦牛肉、坨坨肉、道孚臭猪肉、丹巴半干猪肉、丹巴香猪腿、丹巴猪膘、巴塘琵琶肉、泸定岚安腊肉、泸定丸子等。面食类主要有酸菜包子、酸菜面块、酥油包子,玉米馍馍、“火烧子”馍馍、道孚“花馍馍”、巴塘团结包子、巴塘家家面、锅盔、锅圈子、“锅边子”“搅团”、酥油果子、泸定豌豆凉粉儿等。蔬菜类主要有青菜制成的干酸菜、野菜和各种菌类。野菜有春芽、蕨菜、徽菜、卷卷菜、水芹菜、鹿耳韭、野韭菜等;菌类有松茸、木耳、白菌(主要生长在石渠县)、青杠菌、老人头菌(当地人叫大脚菇)、刷把菌、乔巴菌、鸡油菌、鹅蛋菌、獐子菌、黑虎掌菌、羊肚菌、珊瑚菌、牛肝菌、红菌子等。这些康巴地区的特色食品,及其烹制过程和食用方法等文化基本都具有饮食文化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变异性等特性。与这些特色饮食相关的文化词汇不仅在英语中没有,在汉语中也可能没有,所以至今大部分仍然处于翻译的空白状态。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要将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进行对外翻译传播很有价值,但难度极大。

二、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研究概况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不可不关注这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然而,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康巴藏区的格萨尔文化、藏传佛教文化、自然资源旅游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相对较多。记载和研究康巴藏区传统文化的书籍主要有《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任乃强,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四川藏学论文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杨嘉铭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康巴风情》(宋兴富,甘孜州文化局,1999年版),《康巴历史与文化》(林俊华,天地出版社,2002版本),《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阿绒甲措,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康巴藏族民俗文化》(凌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康巴文化研究》(周介铭,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其中,《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是关于康巴藏区民族文化研究比较早也比较权威的著作,但是全书未对饮食文化进行阐述。另外,四川民族学院康巴专题研究对康巴各地、康巴宗教、康巴旅游、康巴文化、康巴艺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康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调研考察并记录了康巴藏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对笔者的康巴特色饮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和参考作用。虽然关于康巴文化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研究著作极少,涉及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的内容更少。在《四川藏学论文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阿绒甲措,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康巴藏族民俗文化》(凌立,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和《川西饮食文化研究》(蒋英,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中有个别章节粗略地介绍了康巴藏区的饮食文化概况,但对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笔者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已有的著作对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研究不够聚焦,也不成体系。其他关于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论文或者报道基本是中文版本,而且研究内容比较零散,相关的英译研究寥寥无几,仅有一些藏餐菜名的简单翻译。这些已有的翻译还存在着英语表达欠规范、文化意向缺省等问题,还有很多关于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内容仍然是空白状态。“康巴藏区地处内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目前,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对外传播研究中,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很小一部分藏餐菜品名称的翻译,与相关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没有太多联系。在已有的部分藏区饮食文化涉及的英语研究中,比如藏餐食品菜品名称的翻译,大多数采用简单的音译和直译,很多表达欠规范,未对相关饮食名称或背景文化加注说明。由于文化差异,让外国读者无法正确理解其内涵和文化背景。比如酥油茶被直译为“buttertea”不能让读者看到英语就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康巴藏区的酥油茶中的酥油,和西方人吃的黄油butter有很大区别。酥油主要是从当地著名的高原之舟牦牛的牛奶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油,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酥油茶的制作方式和原料独具当地特色,并不是简单地用酥油加茶水制作而成。因此酥油茶直接翻译为“buttertea”不准确,应在后面加上适当的注释,说明其制作方式和原料与西方的黄油茶的区别,让读者看到英文就能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价值

(一)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具有经济价值。康巴藏区,曾经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治藏必先安康的古训”,同志又曾经在视察四川时提出“稳藏必先安康”的精辟指示,其军事和地理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甘孜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高,道路崎岖,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甘孜州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州,旅游兴州”的战略目标。为了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非常有必要加强地方旅游文化及饮食文化的对外宣传开发。“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第一需要。要想开发旅游文化,研究饮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康巴藏区处于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一年中天气寒冷的日子居多,空气干燥,形成了“甘孜州藏族饮食以当地特产决定饮食品种,以生态环境决定饮食方式,以文化背景决定饮食习俗。”因此,在饮食原材料来源、烹饪方式技巧、进餐程序仪式、饮食习惯习俗等方面都与众不同,这就使得当地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将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进行翻译并对外传播,可吸引外地游客,促进国内国际旅游文化交流,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因此,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二)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具有文化价值。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构筑了良好的平台,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外宣翻译实践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于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是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真贯彻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于康巴藏区新时代民族研究工作,开展针对性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型研究,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康巴藏区饮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文化的传承性与精神性。将康巴藏区饮食文化传播出去,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对外传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旅游等其他社交活动与日俱增,如何避免出现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通过探究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来挖掘其异同对规避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误会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化对外传播中,在翻译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让目的语读者感受源语言文化和异域风情的魅力,以实现源语言文化准确对外传播的目的。同时,让读者更加了解康巴藏区的特色饮食文化,传递正确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向内地和外国读者准确传递康巴藏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具有学术价值。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研究尚处于待开发阶段,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实用角度,都需要对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进行深入地发掘和补充,探讨合适的译介方法和对外传播策略,进而促进跨文化交流。根据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需要,笔者将收集、整理介绍康巴藏区人民的饮食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内涵的相关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和翻译等,这些一手资料可作为当地旅游文化对外宣传材料。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流的频繁,将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翻译成英语并传播出去,提升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使学术界有更多专家学者来关注、探索并跟进对康巴藏区饮食文化的研究。因此,康巴藏区特色饮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四、结语

对外传播范文8

 

俄罗斯的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传播平台之一。如今,俄罗斯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而且官方表示“要在两年之内使互联网覆盖率跃居世界第一位”。与之相适应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也在俄罗斯蓬勃发展起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为有效实现对俄传播起决定作用。   快速发展   1.互联网发展速度快:2011年10月,在巴黎参加“互联网发展与安全”国际会议的俄联邦通讯和大众传媒部部长伊戈尔•谢戈廖夫表示,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互联网发展更有活力。谢戈廖夫说:“近一年内就有350万个网页注册了域名。俄罗斯的网民人数是5千万人,仅次于德国,但发展速度在欧洲居首位。”事实证明,俄罗斯网络用户的发展速度显然比预计的还要快。2011年12月,新华社援引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称:伊戈尔•谢戈廖夫表示“2011年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德国,成为欧洲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根据他的预计,到2013年将有9千万俄罗斯人使用互联网。据俄罗斯“社会观点”基金提供的数据,2010年每月的俄罗斯活跃网民数量约为4330万人(占成年人口比例为35%),每周的活跃网民为3920万人(相应比例为32%),每天的活跃网民数量为2580万人(相应比例为22%)。俄罗斯网民数量占欧洲网民数量的10%。在世界互联网普及率方面俄罗斯位居第9。81%的俄罗斯网民在家上网,31%则在上班时上网。此外,根据俄罗斯电子传播协会的统计,2010年底俄罗斯互联网用户为5.7千万,比上一年增长22%。这个协会还预计,俄罗斯网民数量在2014年前会超过8千万,这个数字将接近全俄人口的60%。   2.网民更加钟爱社交媒体:虽然Facebook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但是俄罗斯的社交媒体始终是本土化网络占据主要地位。据全球知名的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9月份,Facebook在俄罗斯的活跃用户为930万,而居于首位的Vkontakte(“联系”)有3430万,第二位的Odnoklassniki(“同班同学”)有2700万。据ComScore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位俄罗斯互联网用户每月在社交网站上停留的时间为9.8小时,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俄罗斯互联网用户钟爱社交网站,气候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俄罗斯的冬季长达6个月时间,因此人们更愿意呆在室内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活动。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地域广阔,而且部分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北冰洋地区的摩尔曼斯克以及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城市。而互联网成为这些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和便捷的路径。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一直有依靠“非正式信息”的传统。十余年来一直关注俄罗斯科技产业的风投资本家伊斯蒂尔•戴森(EstherDyson)表示:“在俄罗斯,依靠公共传播体系总是不太可靠,因此人们传统上一直依靠个人的朋友网。”戴森表示,在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人们会很习惯地通过好友关系网来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转型迅速   根据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数据,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十年间,全俄报纸、杂志的注册数量始终变化不大,截至2009年初,在俄罗斯有27,425种报刊,其中有14,000多种有稳定的市场营业额。但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报刊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公民生活变得拮据,消费积极性下降,报刊成为首先被舍弃的对象。俄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资料显示,与2008年相比,2009年俄报刊零售订阅收入下降83亿卢布,降幅为31.3%;报刊中的广告量减少43%,由2008年的576亿卢布降至326亿卢布。这一下降趋势在2010年有所好转,报刊零售收入同比也平均增加了8%。尽管形势尽显乐观,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若要回到2008年俄罗斯报刊市场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在此期间,俄罗斯网络反而得到了发展机会。以广告为例,在传统纸媒广告下降幅度高达43%的2009年,网络广告反而上升了8%。面对网络的冲击与影响,俄罗斯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没有“束手待毙”。俄罗斯传统纸媒几乎无一例外地转型成了跨网络的媒体。一些传媒集团旗下不仅拥有纸媒体,还有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介,其传播手段综合多样,文、图、声、影、网全面覆盖,互动性、个性化突出。2009年,用于手机阅读的《生意人》报正式出版。莫斯科最主要的报纸《共青团真理报》每天电子版的信息多于报纸60%—70%,时事类栏目阅读者最高达320万人次,同时该报还在酝酿广播和电视节目。根据俄罗斯官方统计,目前,俄罗斯新闻网站的访问量居各类网站之首,俄罗斯人正在形成“早上看报纸,晚上看网站”的新闻阅读方式。此外,以各种时尚刊物为代表,众多俄罗斯出版物也纷纷办起了iPad杂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网站yourpress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平台发展同样迅速。yourpress.ru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测试,2011年4月1日对读者开放网站所有功能。目前,yourpress网站首页提供了超过50种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杂志和报纸,任何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便携上网设备、电子阅读器和平板设备均可轻松阅读。同时,该网站宣称在纸质媒体出版之前就可提前阅读到其中的内容,而且价格更便宜。yourpress.ru网站总裁谢尔盖•马特维耶夫说,相比近两年欧美市场由ipad和亚马逊kindle引领的数字出版浪潮,俄罗斯的转型相对要慢,但是市场容量很大,到2012年,俄罗斯电子期刊规模可占世界5%。   对俄策略   基于俄罗斯新媒体发展现状,中国从事对俄传播的若干机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开通;新华网、人民网都拥有自己的俄语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广播在制作电台节目同时,已经开始涉足音视频等内容的制作;作为唯一一本在中、俄两国都经正式注册、可公开发行的期刊,俄文《中国》杂志也开始向全媒体转型。改变是可喜的,但是如前文所述,近两年来俄罗斯受众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我们应该认清这种变化、顺应这种变化。根据笔者所在的俄文《中国》杂志近两年来在“适应新媒体环境、实现媒体转型”过程中的若干实践,未来在对俄传播过程中,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充分利用社交网站等“自媒体”平台。随着twitter、Vkontakte、新浪微博等平台的兴起,“自媒体”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以至于在社科院所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中明确提出:“自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正像前文所述,以Vkontakte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在俄罗斯网民、甚至俄罗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而这一领域,是多数对俄传播机构尚未涉及到的。如果对这一平台的作用能够进行充分挖掘,实现中国信息的第一时间、与俄罗斯网民的良性互动,则传播效率与效果必将极大提高。关注手持阅读终端平台。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崛起,让人们开始习惯使用移动互联设备上网,这也使移动设备浏览量占到了全球互联网浏览量的5%。这个数字正在爆炸式的增长中。此趋势在俄罗斯一样明显。包括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内,iPad、三星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有数量庞大的拥趸。据互联网研究该司MASMIRussia(该公司拥有全俄罗斯最大的在线咨询库):62%的俄罗斯网民定期使用移动互联网,而只有10%的受访者从不使用手机上网。#p#分页标题#e#   整合国内资源,打造强势新媒体。目前,国内从事对俄传播的部级新闻媒体就有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俄文《中国》杂志等等。从媒体属性上看,已经构成了涉及电视、广播、网络、期刊等众多媒介形态。从报道内容上看,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中国对俄传播已经构建起一个形态完整的体系。但是,从目前看,上述各个媒体相互独立、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以网站为例,几乎所有机构都设有独立俄语网站,但是大多都是由5至10名俄语编译力量组成,网站内容也以翻译已有中文稿件为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一条重要新闻,几家分别翻译、上网,这样一则造成有限人力的浪费,二则使得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在大家使命相同、目标读者一致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实现资源整合,联合打造一支力量强大、传播有效、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全媒体对俄传播队伍,是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思考的命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