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范例

德育建设论文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1

(一)高校网络文化调查情况

1.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网络德育意识,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随机对高校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当代大学生上网查资料和看新闻的占多数,游戏、交友、聊天、音乐、视频的学生不到五成。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大学生喜欢利用网络学习。

2.大学生综合门户网站栏目的喜欢比例。

依然对这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网站是时事论坛、热点追踪、考试资讯和就业考研资讯等专栏。

3.目前高校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以下几种问题值得深思。根据对学生进行调查,反馈出来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较弱,缺乏专业网络技术技巧, 学 生网络自律性和自建意识较弱,网络管理和舆论队伍不健全,网络互动平台太少,网络文化含金量太低,网络德育论坛少……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1.栏目设置完备。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栏目设置都比较完备,一般都有“学校概况”“管理机构”“院系设置”“招生栏目”“考研通道”“学生管理”“名家讲台”“心理咨询”“新闻视点”等栏目。各高校的网站基本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信息交流、教学教研、思想政治、校内信息共享等需求。

2.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学校的网站由于栏目设置较多,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全面性等特点,栏目集教学、管理、教师、学生生活为一体,信息量大,尤其是新闻、公告等栏目的点击率最高,成为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动态的平台。有的高校还链接了图书馆,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喜欢的资料、有的还开设了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等栏目,让网络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平台,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图书馆的中、英文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和试用数据库这四个数据库系统较大地满足了师生的需要,书刊检索、信息通报又方便了受众办理手续。另外,通过图书馆链接的世界各地资料库和多种报刊数据资料库也让大家查阅十分快捷和方便。

3.德育渗透不到位。

不少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德育渗透不到位,有的只是在首页中出现了校训、校徽等可以用来展示高校特色和精神的办学精髓。但是在二级网站上的德育渗透就很少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和开创新栏目的必要。

4.学校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明显不足。

网络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是电脑,电脑是更新最快的电子产品,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及时更换。所以就可能出现部分电脑设备陈旧、网络信号不好、网站不稳定、网速过慢等打不开网页的情况。经常打不开网页,势必影响师生上校园网的心情,这给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不善于利用校园网络下载资料的情况。

5.校园网络的管理有待加强。

学校在创建校园网络的时候,充分考虑了网站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网站所涉及到的内容多、信息量大,这就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甄别来自于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创新。由于网络互动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尽管互动效果好,但是由于人力不足,管理能力有限,还不能开设更多的互动。另外,学生希望开设更多的新颖的栏目,拓宽交流空间,缓解精神压力的渴求也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从事网络工作的专职人员太少,很多学院都是兼职管理员。网络管理工作的负荷重、工作量大,而且专业知识和业务都不够扎实,网络管理责任、分工也不是很细化,这些都是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优化

(一)基于校训,创设更多特色网页

自从有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更是办学理念的彰显。因此,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对于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校训就是校园精神的提炼,反应了师生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校训是德育的综合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高校在制定校训的时候必须要全方位地考虑自己的思想定位、办学目标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提炼出能够充分体现办学特色的校训。高校的首页设计要清爽简洁,重点突出,浏览方便,设计合理。通常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的宗旨都会出现在页面上,附上一些具有代表性能够宣传学校的图片,首页中能轻松的点击到第二级网页。第一级网页的创办,德育思想都以其独特性而贯穿于整个页面。第二级网站的德育往往是现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各栏目组应该根据自己栏目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德育思想。比如学生会的“团结、拼搏、合作、诚信”等可以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教师栏目多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德育内容来设计;教育科研以学校的长足发展理念来作为德育内容……总之,每一级网站都应该充满浓郁的德育气息,充分体现出大学教育的特色、个性和专业化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网页的任何地方接触到德育的熏陶。另外,校徽也是每个学校德育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所以在网站的某个醒目的地方,都应该出现校徽,让学生看到亲切的校徽能够精神倍增,努力学习。

(二)学校应加大投资,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比如开设“德育讲堂”、“道德底线”、“我身边的行为”等栏目,尽量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入手,收集德育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或者展开评论。如果发现了身边德育使者,应该及时让他的故事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吸取成长的正能量。如果发现了身边不道德的事情,也可以第一时间到网络上,让学生以之为镜,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或者已经实施过行动。这些举措,都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好方法。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可以让他们获取成长有用的价值观,为成为高尚的人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网站内容应新颖独特,实用性强

现在的各高校都很注重网站的实用性和方便性,所以网站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到对师生便利的公告、消息、教研平台、互动平台等栏目。在一些点击率高的栏目更应该加强德育思想的渗透。比如可以每天换一句赋有哲思的至理名言,或者在醒目的位置传递着拼搏、诚信、奋斗、明理等德育精髓。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如果做到了,学生们一定可以变得更为理智,大学生活会因为精神食粮的充足而更为有意义。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我校也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开设具有历史沉淀、时代特色和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这样的体系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拼搏的学风,对增强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师生全面良性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才能让学院具有有别于其他大学的优势资源,这样,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就达到了。

(四)加大投入,优化网管

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高校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培训,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专业人员来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管理上去了,网站的更新就快了。所以,学校应该提供给网络文化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为营造健康、向上、优质的网络文化做好坚强的后盾。

三、结语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2

1.对师恩的淡漠。

对师恩的淡漠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之一。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是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子,也都经历了高中阶段的魔鬼式训练,因此他们应当对家人、社会和老师的帮助心怀感恩。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并不多。他们迟到早退,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视老师的劳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礼节严重缺失,甚至有的学生在私底下给老师起外号。这种对老师的调侃和嘲讽正是师恩冷漠的最典型表现。对师恩淡漠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曾特别关心的某些学生,在毕业或者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之后,没有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举。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之举,其实这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但是这些曾经被老师关心和照顾过的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是再无音信。因此,对师恩的淡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2.拒绝还贷,诚信缺失。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困难家庭,有些学生因上不起学而放弃大学生活的现象被社会普遍关注后,我国高校和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按时还款。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学生在有了偿还能力之后还是没有还贷。甚至在银行的催促之下,竟明确表示拒绝还贷。还有些受到热心人士资助的大学生在升学之后,既没有书信感谢,也没有电话问候,这对于爱心人士的感情付出和物质付出是十分不当的。因而有的企业家在制定了爱心扶贫计划后,竟明确表示不再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笔者在百度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中以助学贷款违约,拒绝还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竟有大量的报道和文章对大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文章数量可见对此问题的社会关注度之深,由此也暴露出了大学生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和机构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德育中的感恩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及其他家人从小对他们百依百顺,由此也养成了他们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性格。这种自私的性格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与别人相处的行为。他们对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异常冷漠,丝毫没有集体荣誉感。对母校的感恩情怀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在往常看来十分正常的情感在他们身上也很难有所体现。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他们看来只是思想政治课中需要记忆的一些东西,离自己很遥远。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感恩意识的缺失可以看出大学生德育任重道远,提升德育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其内在原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1.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是最大的时代特点,也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最容易产生负面变化,导致社会道德层面断裂。西方思想不断侵蚀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涌入社会主义阵营。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众多的价值选择。他们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极容易走上偏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而此时学校教育恰巧没有及时跟进,由此导致了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入学以来一直专注知识的学习,以提升成绩为己任,以能考上重点中学或者名牌大学为荣耀。而这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选择学生的标准只有成绩。这种教育上对思想道德的极端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出现这些感恩缺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生压力过大,无暇顾及感恩教育。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后,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说明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人数的激增需要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与高等教育发展并不同步。当我国的经济增长点还主要依靠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拉动的时候,大批大学生已经接受完教育进入就业阶段。众所周知,在一个以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环境里,低素质、低学历的人才就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人才过剩”的奇怪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庞大的就业大军之间极不平衡,这就导致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同时,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投入无法收回。总而言之,生存压力、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困扰,他们已经无暇再顾及德育和感恩了。

3.德育中对感恩教育的疏忽。

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然而,当前的德育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过多地体现为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恩教育在整个高校德育中被一笔带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仅用一节课,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一内容介绍完毕,导致德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三、提升大学生德育建设水平的对策

1.培养知恩意识。

德育中应将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列为教学目标。意识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应当在感恩教育中有所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会产生重大影响。感恩首先得知恩,所以,通过德育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非理所当然,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应当心存感恩。只有内心体会到感恩的温情,他们才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感恩之手,这样也才能在大学生中间和社会中形成良性循环。感恩意识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大学生获得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便是课堂,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在目前高校没有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同时由于评估和测试上的不可操作性也使得众多高校不得不放弃这一内容的教育。针对这种不足,政府教育部门首先应制定大学生德育纲要,要突出感恩意识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各高校应当设置并具体实施专门的感恩教育。编制相关的教材或者添加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章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感恩教育,并探索相关的评估手段。评估应当延长时间范围,不限定在在校期间,即使大学生毕业之后出现违背诚信的行为也应当追究毕业院校的责任。在这种约束下高校感恩教育方可形成动力。

2.设置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应设置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中尤其要注重针对特殊人群,例如接受社会帮助的人,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补贴、补助的学生群体等。我国高校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有开展的先例,并且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没有走上规范化道路。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高达527万的贫困学生,他们大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对这一人群的感恩教育是需要格外加强的。但这并不是说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恩教育就可以放松,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当懂得感恩。为此在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演讲、讲座、文艺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便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增强学校感恩教育的效果。

3.感恩教育要从细节入手。

加强感恩教育可依托制度载体。制度的能动性是规范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执行制度同时也是遵守道德准则的一个准绳。战略决策往往需要好的执行权支撑,若执行权滞后也容易导致战略决策的失效。以制度体系为支撑,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教育的环境,是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在大学校园内可以悬挂感恩标语、制作新颖的条幅、设计宣传栏、校园人文景观等,突出全方位的“感恩”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感恩文化。这些细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视。

四、结语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3

1.1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方面是建筑高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功能也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建筑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与之相对应的高度发展的建筑技术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技术或合理的技术运作,建筑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实用效能和审美效能。纵观中国的现代建筑,其设计、建造与新技术的运用程度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高技建筑更是寥寥无几。仔细分析,除了社会、经济的影响外,多少与我们现实的建筑教育、教学状况有关,学生在建筑设计中所应用的技术知识缺乏。长期以来,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1.2师资队伍构成

目前许多建筑类院校的建筑技术类课程通常由相关专业的教师任教,由于缺乏与建筑设计专业教师的沟通,如教学大纲的讨论、重点难点、深度广度的考虑,存在着学生们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后,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该门课程的内容与建筑设计关系的问题。同时大多数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来自高等院校,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一线设计企业的工作经验,工程实践等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使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课程脱节,对卓越建筑师的培养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学科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

1.3实践动手环节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建筑学专业的素质培养主要注重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技术和艺术通过软件模拟技术可以得到突破,达到相辅相成;而以技术和艺术为内容的建筑学教育却没有深刻认识这一点。常规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注重表达技巧,强调空间和功能,忽视建筑技术的运用。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学生们不能主动地将学到的建筑技术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建筑设计方案中重技法、轻技术———重视图面和效果图的表现,而轻视或忽视建筑造型中建筑技术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使建筑设计方案缺乏深度的创新。而对于一个建筑方案完整的表达,还需要借助更高层次的模拟软件来表达整个方案的技术层面。

2以跨学科和跨专业融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跨学科、跨专业拓展建筑设计教育的教学内涵,探索一种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重新整合现有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及框架,借助对建筑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高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的学生,同时把建筑技术作为挖掘和培养设计创新能力的动力,从而逐步构建以绿色建筑教育为目标的、面向区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2.1依托建筑类院校优势,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绿色建筑教育基础平台

依照我院建筑学人才培养计划中设计、技术、实践“三线并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同时着重强化相关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上的系统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概论”、“节能建筑”、“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智能建筑概论”、“建筑环境软件模拟”、“建筑施工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注重协调相关院系,如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我院开设相关技术课程,综合地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为绿色建筑教育打造一个视野面开阔、基础扎实的综合基础平台。

2.2整合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强调教学体系培养过程的多层次递进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建筑设计及理论相关课程讲解建筑空间、功能与环境、技术等的交汇关系,借助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的设计应用搭建基本理论和方法框架。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筑物呈现向生态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趋势。此外,建筑物组成由原来的单一功能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规模也有越来越大之趋势。所有这些特征交织在一起,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发展的特点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对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借助本院和相关院系有针对性开设的课程完善绿色建筑理论及实践方法的基本知识框架,并结合毕业设计以及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加以强化训练。目的是要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建筑技术的各相关专业知识,建立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以便真正适应我国建筑的发展趋势。在2012年度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中,安徽建筑大学学生获得了两项佳作奖。获奖作品以“活”建筑为主题,通过对校园既有建筑改造和土地沙漠化适应型建筑的探索,集成了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特殊外墙保温系统、外墙加固结构体系等新技术,并与建筑空间形成了有机的形态。通过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建筑设计竞赛加强了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提升了综合强化训练。

2.3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将传统单一授课方式向多元现代化授课方式转变,扩大信息量知识面,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充分体现建筑学专业的特色,以形象教学为基础,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贯穿整个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全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个性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建筑类模拟软件层出不穷,软件模拟技术的运用给建筑方案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建筑技术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对新方法、新工具进行探索性使用,使得其尽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面思考,提高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设计方案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综合思考、反复验证的良好习惯。

2.4改善教学条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建立开放式教学实习基地

坚持直观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与建筑设计院、规划院签订建立对口实习的合同,让学生在实习单位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从策划前期到设计再到施工,了解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技术要求,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技术的最新动态,注重节能建筑研究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5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型”和“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充实和完善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与培养建筑设计人才,完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师梯队。不仅仅停留在教学一线,还渗透到科研工作当中,使我院与学校现有相关产业部门强强联合,如规划院、建筑设计院和建筑节能研究院等,多个单位“模糊界限,互补共生”,加强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等多方面的“深层”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学研合作格局,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致力于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建筑创作,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让科研成果为教学工作及教学研究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性服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二)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无论是其它学科本身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育中去,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以人为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渗透是指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心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学科渗透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营造师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5

“体育文化是指作为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身体运动及其相关文化体系”[1]。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诸多方面。从狭义上说,“文化”是特指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法规、组织机构等。文化和传统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文化,便无从寻觅传统;没有了传统,也就不存在文化。我们这里所讲的大多是过去的文化,也就是传统的文化,即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依此而言,作为人类行为文化的体育便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因子,作为体育有机组成的体育文化也自然就是文化体系的元素之一。体育文化是指在社会环境下,以人们为主体,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活动能力、体育观念、体育精神。[2]体育文化是一种体育群体意识。它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内容;着重体现了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等多方面素质。这些可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如高水平的运动队、小型多种的运动竞赛、体育技能表演、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地方体育节等。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特大群体性,风格多样性,身体的表征性。

二、体育文化的功能

通过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健康的体育活动,既可以使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又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体育在人生过程中的功用和价值,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体育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体育形成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健身与教育功能

体育文化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它可以让人们都能体验到体育活动中成功的喜悦,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生理、心理的需要,激发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人们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培养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品德,培养体育活动参与者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敢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2、创造与超越功能

创造与超越是体育文化的最具有文化学意义的功能。创造的过程就是超越的过程。例如在各种运动会中,运动员打破一项校记录,既是对原有记录的超越,又是一次新记录的创造。体育文化的这种显著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体育的合理竞争,促进人们对文化认知的发展和创造。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又不断地挖掘着人们的潜能,激发人们不断开拓创新,开辟新的领域,特别是当一些能打破平衡气氛的重大体育信息传播,人们所获得的激励更显而易见。

3、共性与个性功能

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使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性格豪爽、反应灵敏、力量大、速度快的人,可以在足球场上得到发挥;性格稳重、刚毅、动作舒展的人,可以在武术项目中展示风采;性格温柔、身材苗条、韵律感强的女生可以在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中展示独特的魅力……体育具有鲜明的主体个性化特点。体育文化是由人们大群体共同营建与规定的一种文化,它本身具有趋同性、共建性、规范性等对个性具有修正功能,例如各种体育竞赛的比赛规则等。

4、娱乐与协调功能

体育文化中的非主体文化的体育文化、体育建筑文化等具有浓厚的娱乐色彩。例如体育比赛、舞会、摄影、书画展览、茶座沙龙、等能让人通过生活形式的转换获得另一种文化生活的情趣与轻松,从而能有效地调节人的精神,明显减轻生理与心理的负担,使身心素质得到改善。体育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一种协调控制的功能,这有利于促进人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体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全面发展。

三、两型社会下体育文化节应具备的内容与特点

“体育文化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体育文化活动,正逐步成为目前体育文化的热点。“体育节”本着“重在参与,展示个性”的原则,以体育与健康为内容,以体育运动员为主体,以竞赛、表演、讲座等为形式,以欢快和娱乐为手段,以健身和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既鼓励个人表现,又强调合作与团队精神,真正集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体育文化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使体育在建设精神文明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以满足新的社会形势下体育教育和群众体育的要求。“体育文化节”的构建是为了适应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它是集健身、娱乐、竞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活动,能充分发挥体育的基本功能,成为育体、益智、健心、促德的多维载体,全面开发人们的潜能,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健康思想,能够成为培养人们成就感、使命感、责任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4],成为教会人们认识社会、正视自身,以及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战胜和超越自我的最生动的课堂。

1、社会体育文化节的内容

体育节能否具有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能否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参与的欲望,关键在于体育节内容的确定是否体现了时代性和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创造性和挖潜性、娱乐性和竞争性。如,校园的体育文化节必须从全体师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出发,竞赛项目应以体育教材为主,根据体育节的性质、主题、规模和参加者实际水平来设置,对有关比赛项目的规则、所用器械重量和规格应作相应要求和调整,不能同专业运动员比赛一样,应体现普通师生参加体育比赛的特点,其内容和形式应有较强的可变性和选择性。

(1)健身类体育活动:包括以锻炼身体、发展素质、提高运动技术和开发身体潜能为目的的各种简易可行、可测的身体练习,如体育单项技术(投篮、射门等)竞赛、达标竞赛、体育吉尼斯等,以及广播操、有氧健身操、集体舞、体育舞蹈、新型“拓展体育”运动等。

(2)竞技类体育活动:包括普及型的田径比赛、各种形式的球类比赛、游泳比赛、类比赛等。各项目设置要尽可能简化规则,降低技术难度。

(3)娱乐类体育活动:包括各类型体育游戏、趣味游戏,如接力类、追逐类、较力类、攻防类、竞速类等集体游戏,以及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等等。

(4)创造类体育活动:包括自编操、自编游戏、拉拉队操比赛或表演,体育制作、绘画、摄影,体育征文展览或比赛等。

(5)观赏类体育活动:包括各类体育表演、体育录像、电影、体育歌曲、经典体育比赛欣赏等。

2、社会体育文化节的特点

(1)全体性:指以“重在参与”为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师生,使每个人都享有参加的权利并尽最大努力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要。

(2)全面性:指充分发挥体育的教化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通过与其它文化的互相渗透、交融,陶冶个性,促进人们整体综合素质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3)主体性:指在人们主动参与、享受体育节快乐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参与体育节的筹备、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从中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并充分发挥个性和活力。

(4)基础性:指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强化健身与娱乐,淡化竞技;为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目标和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

四、两型社会下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它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谋求人类社会和周边环境的友好关系的建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中建设大众体育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途径有:

1、积极宣传体育精神

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体育比赛中以公平竞赛、公开竞争、求真求实、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来教育和感化人们,培养他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

2、重视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人们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人们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充实体育的基本理论的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从而给大人们提供更加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

3、增大体育设施的建设

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人们的需求特点,积极配备不同的场地和器材,并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尽可能满足人们所需。

4、丰富体育活动的载体

体育活动是社会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体育活动的载体,对人们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修养非常有利。有关部门、团体除了组织各种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外,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人们的余暇生活,吸引人们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5、举办有特色的体育文化节

具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时尚体育项目的体育文化节或运动会才会吸引广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能提高他们的体育活动能力,这为体育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例如,武术项目强的武术文化氛围就浓,足球运动项目强的足球文化就热等。如果体育文化节以人民大众为对象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或观赏的运动项目不同,所体验的感受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体育心理与观点。例如“重在参与”,“我运动,我健康”,“生命在于运动”等等。“两型社会”下的体育文化节应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让每个参与者都能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团队精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健康第一”等体育精神与思想在体育文化节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和凝结。体育节开展的物质基础包括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等,作为一种体育物质文化形式尤其是体育雕塑、标识、符号等,凝聚和展示着人们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5]。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6

(1)人员多、情况复杂:通常,商业建筑都是人流集中的场所,人流量巨大而且人员情况比较复杂。

(2)建筑面积大:通常,这类建筑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体建筑面积都非常的大。一般单层面积为上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几十万平方米以上。

(3)可燃货物集中,种类复杂。大型商业建筑都是各种商品交易的场所,特别是一些经营批发的大型商业建筑,商品数量和种类都很多,情况复杂。

(4)大型商场的构架不利于消防疏散和逃生。货架林立,导致容易迷路和疏散路长显著增长;商场严格规定的进出线路也给疏散和逃生带来不便。

2火灾对地下建筑的危害表现

相比地面而言,地下建筑工程火灾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烟量巨大。地下建筑工程由于没有设置窗户,也没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因此火灾产生后,建筑物中的烟就无法扩散出去。再加上有些建筑物质材料在燃烧后还会产生有毒气体,这对正在施工的人员以及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国家医疗带了负担。

(2)泄爆能力差。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如果爆炸事故发生,这样的环境就不能及时泄爆,反而加强了爆炸的威力,进而就会导致火灾的危害更大。

(3)产生的温度高。地下建筑产生火灾后,热量散发速度慢,这样地下空间的温度就会加速升高。经研究,地面上的建筑物的轰然现象要远远低于地下建筑物,而且有的有毒气体的排放困难,产生化学反应也会导致地下建筑空间的温度急速上升。

(4)人员的疏散困难。由于地下建筑封闭性的特点,照明也是完全依靠人工,因此,如果火灾产生,那么地下人工照明的电路就容易被烧毁,导致地下空间的黑暗,这给救火人员对人员的施救和疏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加大了火灾造成的损失。

(5)营救困难。开展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工作时有很多难题,例如火灾的具体情况难以探测、通讯中断等,这些因素给整个地下火灾的扑救工作造成了巨大阻力。因此,加强对地下建筑工程火灾的特点的研究,对于建筑人员和救火工作人员了解其原理有重要意义。

3地下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的重要性及其设计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建筑物有更高的质量。城市建设中地下建筑工程是建筑企业的首要选择,然而,火灾对地下建筑工程却时刻存在着安全威胁。总而言之,地下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问题是地下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地下室防火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列具体要求

3.1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1)地下建筑的耐火等级要达到一级,越高越好,地面去地下的出入口处也应该在二级或以上。这是因为地下建筑封闭性的特点,如果耐火等级低于一级的话地下建筑就承载不了火灾带来的压力。

(2)装修时应注意的是,对于逃生通道、安全通道、楼梯扶手、放烟楼梯间以及墙面都不能使用易燃材料。要根据以往地下火灾的经验,在地下建筑的人多的场所,更要避免使用塑料制品等用作装修的材料,也尽量不要使用塑料壁纸,因为这些塑料制品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以及有害物质。

3.2通风、空调防火的设计要求

(1)通风、空调防火应该进行分区设计,风管应采用金属材料,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燃烧困难的材料。

(2)地下建筑设备和风管等的保温材料、过滤材料及其粘结剂等也要使用非燃烧材料,没有条件的也应尽量使用燃烧困难的材料制作。

3.3电气防火的设计要求

(1)消防电源的设计地下建筑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电,尤其是消防方面。地下建筑的消防水泵、防烟及排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器、安全通道的指示标志、电动防火门等都需要电。因此,地下建筑必须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如采用蓄电池用于紧急备用时,也要保证其连续供电的时间够长,不能少于半个小时,还有必要准备一台或几台柴油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

(2)用电设施地下建筑应设置干式电力变压器。在专用房间里设置容量有560kVA的电力变压器,防火设施的配线应该使用材料较好的产品,还要能够防潮湿、防腐蚀。使用的蓄电池也要是封闭性的;柴油发电机应注意柴油的封闭,远离火源;消防设施的控制箱等也应该标明使用方法。

(3)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设置使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如大型商场、学校、医院;大型计算机房、电力变压器房、物品设备储存库房,以及人流较大而又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备。

3.4安全有序疏散

(1)要地下建筑的设计时对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入口应设计足够,通常情况下每个分区不少于两个,而其中有一个比较方便的应该直接通往地面。

(2)对竣工以后会用于电影院、大型商场、溜冰场、体育馆等的建筑物的防火区,应设计更多的安全出口,通常不少于两个。

(3)投入使用后面积较小的,以及平常没有多少人停留的区域,至少应该设置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4)为了有效避免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导致人员太拥挤以及被浓烟困住,地下建筑防火分区应在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安全出口。

(5)直通地面的楼梯间、门等的宽度应尽量够宽,最小不要小于1.5米。电影院、大型商场、溜冰场、体育馆等人流较密集等场所直通地面的门、楼梯间的宽度最少应在1.5米。

(6)在建成后使用层数在三层以及三层楼以上的楼层与室外的地面的高度超过10米的应该设置防烟楼梯间,例如使用面积较大的溜冰场、电影院、大型商场等。

4结语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7

公寓文化作是校园文化中一种特别的文化形态,其形成慢慢地深入学生的意识中,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着学生。同学们在公寓里朝夕相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间交流感情、分享思想,营造一个稳定的公寓生活环境,形成公寓特有的文化。我们管理和服务的大学生们都是来不同区域的,家庭成长环境和养成行为习惯都有差异,各种新思想、信息在公寓内交汇,综合成了公寓内独有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起着指导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公寓文化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是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课外娱乐生活等相联系,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大学教育中的第二课堂,是提高公寓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校园文化的影响,丰富和影响着着校园文化;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是学生自我激励的标尺;激励着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因此抓好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异常行为及思想的学生进行特别关注,并教育规范其行为及思想,使学生们在公寓内体现出较好文化形态。把公寓的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同时,也是班风、系风、校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公寓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公寓文化内涵是指学生以宿舍为主要空间在共同学习和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包括宿舍的设施,布置,管理条例,成员的生活方式,闲暇活动,整体的情况面貌,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构成的动静相融,充满文明、智慧、道德、艺术的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沉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设施以及宿舍环境是宿舍文化的基础;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内容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执行、落实是宿舍文化的保证。宿舍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运行、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宿舍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宿舍文化的纽带;而宿舍内具备的良好调适、慰藉功能及心理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宿舍文化以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大学生开发潜能,全面培养创造思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机会。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能使大学生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的能使大家学会与他人共处和沟通;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适应环境。在大学生各方面素质中,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是核心,而这些显然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价值取向,思想觉悟,活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众所周知,大学校园文化素以人才与知识融合而有别于一般的世俗文化,具有思想活跃,文化品位高等诸多特点,积极、健康、清新、文雅的宿舍文化则是吹起这些功能的强劲东风。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寓文化建设的根基

公寓文化建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对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的养成,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以及大学生人生道路的设计与选择,均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公寓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时代精神为导向,在学生中确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植入公寓文化中,使之形成主导作用。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也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在公寓管理过程中,通过公寓管理员引导,组建公寓党团活动小组,在公寓文化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的积极作用;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培育和发展学生公寓的自我管理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把学生公寓建设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场所。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党政思想,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生活中、校园里的一些行为思想或热点进行讨论,或是相互间交流不同的爱情观、价值观,在这些交流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实现自我管理和教育,无疑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公寓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推动公寓文化和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四、拓宽公寓文化建设的内容

开展以文明寝室评比、美化公寓为内容的公寓文化建设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优化育人环境。通过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或拓展训练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气氛之目的。指导学生提升寝室文化氛围,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行公寓知识竞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寝室进行装扮来提升寝室文化氛围等。如服装专业的学生,可给本寝室的同学各设计一套自己喜欢的衣服,并画成人物图稿贴在寝室的大门上;动漫专业的同学可为自己设计一个动漫形象贴在自己住所;外语专业可给寝室取上温馨、特色的英文名等等,在寝室内体现出各专业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学生日常专业的学习渗透到公寓文化建设中去。公寓管理员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公寓文化栏进行艺术图画作品的展示等,加大学生间的专业知识交流、巩固和延伸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寝室中交流学习体会,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公寓管理员指导自管会干部开展以活跃气氛、培养情趣为内容的文化娱乐活动。公寓生活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学生干部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形成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其中的每位寝室成员,团结着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组成这个特殊的“家”。在这个“家”里真实地进行思想碰撞,感情交流,行为校正和表现自我。这块阵地如果不用高雅、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去占领,就会被不健康的思想所占领。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达到放松精神、陶冶情趣的目的,也能消除孤独、寂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也为公寓管理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因此要不断丰富公寓文化的内容,适应公寓管理的新任务、新要求。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8

1.1高职创业教育的特征分析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生源构成、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差异又进一步导致了高职创业教育具有与本科、研究生创业教育截然不同的特征。

1.1.1生源构成特征。

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上相对薄弱、在自控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方面要明显逊于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的明显差异使得本科创业教育中那种关注技术创新、偏重于创业学理论学习的创业学习内容组织不适宜直接照搬至高职院校。

1.1.2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差异。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普遍将“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保证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以及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列为衡量自身办学效果的标准。基于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将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专业教育对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内化专业知识,同时提升其理论知识,并且将其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能力。

1.1.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层次特征。

由于高职教育普遍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线岗位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术、技能作为重点,在教学上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够用”“、必需”为原则。这一定位使高职学生缺乏扎实理论基础,难以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难以胜任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机会型创业活动。已有的实践也证明了,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绝大部分集中于技术壁垒低、低创新性的商业活动领域。

1.2高职创业教育需求的总体定位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应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激发投身创新创业兴趣为着眼点,重点应落在转变就业观念、播种创业理念。与此同时,通过创业教育体系的实施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以创业教育教学间接带动就业质量的提升。

2基于创业胜任力需求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设计

根据高职创业教育的特点和整体定位,围绕创业者的胜任力需求可构建的“沙漏型”创业教育体系。该养成体系的设计遵循了“先易后难,由普及教育到重点培养”的思路,即按照先培养易于改变的外显性创业胜任力,再通过多种形式、逐级聚焦地对真正有志从事创业活动的学生开展有的放矢的重点培养,集中资源帮助其攻克难以改变的内隐性创业胜任力,从而实现逐级聚焦式地培养高职创业者的创业胜任力。

2.1创业胜任力的养成方式设计

2.1.1公共基础类创业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要求,高职院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一门创业必修课程———《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过该课程,学校可实现对全体学生创业一般知识的普及教育。

2.1.2创业选修课程。

针对创业过程可能涉及的创业机会识别与项目选择、筹集资源、项目营销推广与风险控制等经营管理知识需求,开设《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企业管理》、《TRIZ理论》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主要针对那些对某一方面经营管理知识尤其感兴趣的学生,重在兴趣偏好的培养以及专项创业技能的训练。

2.1.3渗透创业思想的专业课程。

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侧重于对技术应用的学习,在专业教育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思想,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运用到实践生活中从而便于其理解,更能激发出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此外,除了对专业课程的渗透外,还可通过创新思维训练、专业兴趣小组、特长生工作室等第二课堂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基于专业教育的创业技能训练。

2.2内隐性创业胜任力的养成方式设计

2.2.1校园创业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可通过成立创业服务机构、开办创业讲座、宣传典型案例等手段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通过氛围的浸润,潜移默化地激发其创业欲望、创业成就感和创业期望。

2.2.2模拟创业比赛。

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熏陶面向所有学生,帮助其积累下的是二手创业经验。对于那些萌芽出创业欲望的学生,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经营沙盘演练、创业模拟软件等形式进行的模拟创业对抗训练使其更加直观地了解创业实战的策略、知识,体验创业过程、积累经验。

2.2.3项目体验。

对于少部分有将创业意图转向真实创业活动的学生,高职院校可在校园内创造条件使其实战体验创业活动。在校生的创业实践一般无法上升到创办企业的高度,高职院校可选拔少量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如淘宝开店、校内跳蚤市场、面向校内开设打印社、奶茶店、快递发货点等相对门槛低、投资小、简单易操作的创业体验活动,培养其自信心。

2.2.4创业项目孵化。

面向校外市场展开更大范围的创业活动是学生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创业活动零距离对接的主要纽带,同时也是全面培养学生“守法意识”、“敬业精神”等创业品质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的方式,采用真实项目运营、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分层次、差别化辅导的模式,为高职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资源集聚、技术支持、创业辅导等过程性支持。

3高职创业教育保障体系设计

3.1管理制度保障体系

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学生、教师、学生工作、高职院校后勤、院系、企业、政府部门等多部门和人员的通力合作。为有效保障高职创业教育养成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建议高职院校建立系列制度加以保障。

3.1.1针对学生的创业扶持制度。

为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从时间安排、资金缺乏、经验不足等制约学生创业积极性的方面入手制定相关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调动起参与创业的积极性。首先,高职院校可通过常规化举行系列的校内创业竞赛、针对在校生选拔创业体验项目、创业孵化项目并为获选项目提供规范化场地、资金支持的扶持制度,从而直接激发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项目的积极性。

3.1.2针对师资的融入激励制度。

创业教育养成体系的实施需要校内外专兼职老师的支持和配合。为鼓励相关老师参与到高职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活动中来,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相关的教师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设置、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研讨,鼓励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制度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通过给予工作量、设立专门奖项等方式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参与创业体验项目、孵化项目的辅导工作。

3.1.3针对创业环境的创业管理制度。

为保证创业体验项目和孵化项目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首先应建立配套的创业项目选拔和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学生创业活动的申请、运营、辅导和退出。与此同时,创业教育体系的实施与运转涉及教学、产学合作、学生管理、公寓管理、后勤等诸多部门的工作范围,为营造一种鼓励冒险、推崇创业的宽松的校内创业环境,高职院校需要求相关部门改革原有管理模式以适应创业实践学生的教学、实践、作息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需求。

3.2师资队伍保障体系

3.2.1创业课程主讲师资队伍的构建。

鉴于创业教育的普及性要求,需要专门的教职人员构成高职创业教育师资的中坚力量,从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课程主讲教师应具备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需要懂得一定的金融融资、营销知识,熟悉国家相关的政策,最好能有一定的创业工作经历。高职院校可通过让校内教师参加SYB、KAB等社会培训的方式提高创业教师的创业指导能力,打造一支拥有SYB、KAB、高级创业导师、就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培训资质的校内创业指导教师队伍。通过他们对学生的指导与培训,培养学生创业所必备的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

3.2.2创业实践辅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实践辅导师资的来源主要应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对于校内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强化对专业教师创业教育的意识唤醒,鼓励其在专业教学培养专业素质和专项能力的同时,着力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依托专业进行创业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培养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和生产经营能力,提升专业教师辅导专业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对于校外兼职创业教师资源,高职院校可通过聘请当地人社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方式,集聚一批在管理、技术、财务等方面的专家、成功的企业家以及投资者担任校外兼职创业教师资源为学生解读创业政策、解答创业困惑、助力创业项目孵化。通过这些校外兼职师资与学生展开多种形式互动,为学生提供面向市场学习经营、管理、创业调研等方面知识的机会和参加创业实践锻炼的平台,助力高职学生提升自身创业胜任力。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