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制教育强化思路

大学生法制教育强化思路

开展丰富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法制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推动理论的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法制教育也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传统的枯燥的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较适宜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这些规范。因此,高校进行法制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因此,除了日常的法制教育课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比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组织模拟法庭活动、参观考察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等,也可以让大学生旁听真实案件的开庭审理,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庭审中更直观地接受法制教育。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形式能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增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

营造健康校园的法治氛围,创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大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环境之中,校园法治教育环境如何,对他们法律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缺乏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一方面会强化学生对法的负面认识,另一方面又将直接消解正面教育的效果。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对于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教育环境,必须加强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在全校形成一个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校规、校纪是法律的一个重要体现。很难想象在一所纪律松弛的学校里毕业的大学生会成为一个有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严守纪律、法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制订必要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并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这样的学风校风环境对大学生无疑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还要加强对校内外环境的综合治理。[1]高校应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保证学校周边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形成一个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良好法治环境。同时,学校的报纸栏、广播、电视、网络是学校主要的宣传和传播媒体,通过文字、声频、视频等形式,经常地、形象化地影响学生生活。还有,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专题影片、案例展览、以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这些都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完善法制教育评估体系,提高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并通过评价结果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考试分数的法制教育评估机制,确定新的法制教育评估标准。即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的评估体系。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够促进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以消极态度对待,甚至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校对法制教育师资的投入力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根本保证。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大的影响。部分高校缺少专业的法律老师,法律教育不够深刻,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出一支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丰富的法律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二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坚持教育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并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能力,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才能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三是教师的多元化。[2]以专职教师为主体,还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教学经验的人才兼职教学,以充实教师力量。总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基地的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出政治觉悟高、法律意识强、道德品质好、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民主法治进程,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促进依法治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作者:姜迪 赵明媚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