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宣传范例

道德教育宣传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1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要求“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秩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空域划分上,主要包括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我国国情来讲,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其建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和突破性的飞跃。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仍较淡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因此,对农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农民以道德理念去维护农村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本文从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必要性分析入手,探讨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价值诉求、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希冀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一、逻辑起点和必要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和比重较大,广大的农民群众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较低,思想道德观念较为落后,掌握和运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薄弱,导致农民往往呈现出一些无意识、不自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乱砍乱伐树木、私自开采矿源、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大量焚烧秸秆或弃于河湖沟渠或弃于道路两侧、污水乱泼、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等等,很容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传染病流行等现象,正是这种行为及其结果的长期累积且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农村生态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对中国农村进行着系统的破坏和颠覆[2]。求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肤浅,更多的是单方主张人类对自然的权利,毫不顾忌地甚至破坏性地从自然中占有资源、取得利益,而没有保护生态、善待生命、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意识和行为。这种矛盾给农民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伤害,致使农村生态危机成为当代农村挥之不去的存在性焦虑,实践中广大农民也通过思考和调整人和自然的角色定位来寻求解决危机之道。因此,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和解决农村生态问题迫切性,应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大的现实必要性。除此之外,若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和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还要从以下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第一,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应该在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其内在要求“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3]因此,在农村对农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4]这个要求,包含着浓重的强化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意蕴,指出了深化农村改革需要生态伦理的导向和维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首要的是强化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而注重和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则是实现此目的的必由途径。

第三,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6]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建设实质来看,新农村建设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村生态危机的重任,需要全面发展的、具备生态德性的新型农民来担当,只有具备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保证农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这不仅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符合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统一的本质属性。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保障。在我国特定国情下,只有高度注重并确保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取得实际效果,真正培养出理性生态农民,形成农村生态伦理文化,才能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根本性的突破。

二、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内容

准确了解和解决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确保生态道德教育效果的前提。当前,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尽管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民开展了一些生态道德教育,但多表现为一些倡导性标语的提示、政府政策性的要求等方面,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准确把握住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因其空域、对象的特定性而面临的问题。一是教育对象自身生态道德基础薄弱。客观地讲,我国农民目前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教育的水平和深度也相对较差,广大农民对生态问题更多的是感性体悟,而缺少对生态伦理知识系统学习和理性认知。二是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教育者较少且自身水平有限,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教师、学者匮乏且研究深度不够,普及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读本、书籍甚少且针对性不强等等。三是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和手段。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处偏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农村,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可以用于教育宣传的现代媒体手段不具备或不普及,用于开展成人教育的校舍、场所较少或没有,基层政府也很少组织针对农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宣传活动、实践活动等,极大限制了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客观存在,要求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坚持从基础抓起,从生态知识ABC入手,培养农民基本生态伦理认知;第二,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通俗性、易懂性,针对农民知识水平组织教育素材、设计教育方式;第三,要把教育过程与农民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贴近农民、农村、农业实际,通过实践体验培树生态道德意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也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规定了教育内容的特定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和把握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开展生态状况和生态危机后果的教育,增强农民的生态危机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二是开展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生态科学知识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同时也是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认知基础”[7],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深化农民对生态问题的认识深度,进而对人与自然关系有系统和深入的把握;三是加强生态法制观念教育,加大对土地、森林、草原、环境保护等法律规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遵从相关法律规定,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四是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教育,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家园观念、绿色消费观念、生育节制观念等,通过教育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秉持的陈旧观念。#p#分页标题#e#

三、教育路径的择取

良好的教育方法是生态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要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探讨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路径。要确保实现路径择取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性因素:一是要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性要求。从方法论角度来说,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方法和目的关系,因此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要围绕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来认真规划和择取。二是要符合当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不能脱离或有悖于农村发展的实际,路径设计要与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着重解决的问题、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提高路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符合农民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从农民的现实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理解、接受和实践能力,从而避免路径设计的随意性、不可操作性。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规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民、农村的实际,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择取以下路径来实施:

(一)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引导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我国生态伦理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学者才开始尝试从哲学、伦理学等角度研究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20世纪90年代,人们出于对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觉悟和伦理维护的自觉,日渐呼吁和实践生态道德教育。当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仍处于顶层设计日趋完善、理论研究持续深入、学校教育逐渐渗透、覆盖领域日益广泛的发展之中。但是在农村,对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培育农民生态道德观等问题理论探讨不深、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故而,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使更广大的农民群体对生态道德观念有起码的感性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扩大宣传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要通过张挂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挂图、制作村头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等的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生态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村头大喇叭等宣传媒体,播放生态道德教育题材的乡村短剧、纪录片以及宣讲环保政策、法律条文等;要组织新闻工作者或生态道德教育宣讲团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剖析案例、宣传典型或其他艺术形式引起广大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强化农民在解决农村生态问题上的主体性意识,引导农民发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完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搭建更多的、符合农村实际的教育载体。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是否形成清晰的生态道德认知,是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农村搭建更多的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培训机构建设。可依托县农干校对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进行生态知识轮训;可依托乡镇中小学为阵地,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正规的生态课堂教育;可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夜校、农村周末课堂、定期村民大会教育等机制,从农村学校或乡镇干部中遴选教员,利用闲暇时间对村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所)。尽多建立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经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站,并在各村建立村级服务站或开通乡镇科技服务车,利用该平台加大生态知识和生态科技的推广、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技术运用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也是对农民直接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平台。村委会成员要倡导并带头创建生态文明村,要组织村民学习相关生态知识,要开展带有生态道德教育的群众活动,要深入农户、走向地头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四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围绕“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开展农村卫生、绿化等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环保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建好农村自然保护区、生态园等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层次,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农民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平台之一。

(三)进一步深化生态农村建设,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广大农民只有从生态农村建设中获得利益,才有可能激发其学习运用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知识的主动性。一是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要求清洁生产,科学种植,杜绝农药污染,杜绝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增加农业产品食用安全的可信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物质收入,从而调动学习利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如山东省德州齐河县,推广“原生态种植”,使用有机肥,不使用化学农药,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的农产品达17种,好品质成为市场的“敲门砖”,叩开了农民的致富门[8]。二是强化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抓好村容村貌和生态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生态技术运用。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大节水灌溉、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运用力度,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四)树立农村生态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感召力和引导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榜样的学习,可以使人们从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领悟到其中的道德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通过树立农村“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推选环保文明模范户和环保生产标兵,打造农村生态旅游基地、农村生态示范园等措施,发挥其榜样示范和行为引导作用。同时,要实施道德赏罚,发挥道德评价机制的作用。道德赏罚,是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对其成员履行道德义务的不同表现所实施的社会性报偿。它既包括赏善,对道德行为进行正面激励,也包括罚恶,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正面打击。具体来说,即对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的行为农民个人或集体进行肯定和奖励,以先进典型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它农民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扩大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范围;而对违反生态道德要求的农民,且对其说服教育又无效时,则要进行必要的物质或精神处罚,制止其错误发展,督促其明辨是非。#p#分页标题#e#

(五)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农村生态道德教育的生力军。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效果如何,取决于是否具备一支优良的施教队伍。针对农村实际,应当注重对以下教育主体的培养力度:第一,加大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培养。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是对农民特别是成年农民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意识水平的高低、生态决策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第二,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领导者的培养。农村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其生态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和价值取向,在引导企业走向生态生产、教育员工维护好农村的生态平衡、保护好农村的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态道德素质。学校是农村中小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学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生态理论知识和生态道德水平,并能将生态知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第四,加大农村生态科技者的培养力度。农村科技服务站日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推广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事生产技术培训、服务的工作者成为农民教育的重要生力军,进一步加强其生态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训,对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它是针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以及大学生生态道德的缺乏而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文章主要从家庭、社会和高校三个途径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通过三方形成合力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加强生态文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1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家长生态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素质高的家长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引导大学生向其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过来说,素质不高的家长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生态规则,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孩子养成善良的生态行为,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应进行指引和改正,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态道德素质。

2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合作。一方面,政府应该重视并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一个国家的政府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人民群众才有可能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因此,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只有政府意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制定相应法规来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要依赖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法律对那些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裁。只有道德约束和法律制裁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要使其在社会上传播,也要使其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抛弃以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与大自然共存共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

3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这一重要环节,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要建构完善的条件支持体系,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3.1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授课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活动是宣传生态知识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适当的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调动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点深入人心,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形成生态意识,激发起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从而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中。

3.2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

高校应该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这些校园文化载体包括广播站、校报、宣传栏和学校网络等,这些文化载体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它们会及时的反映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引导作用。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引导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一方面,这些载体应该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专栏,展示一些基础的生态知识,对国家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加以介绍,实时更新目前的生态现状,对世界上一些有效保护环境的例子进行宣传等。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和奖励那些生态道德素质高尚的院系或个人,同时对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事件进行批评,通过这个办法激励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各院系和团委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征文活动、评选环保少年、演讲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3.3丰富高校生态实践活动

生态道德情感不是教育者强加的,而是受教育者在经历各种生态活动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亲身接触中体验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其生态情感,所以说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脱不了干系,社会实践是生态道德教育重要的第二课堂。第一,高校应该利用环保节日开展活动。第二,走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高校的一些生态保护社团应该组织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生态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生态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历史责任。

3.4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因此,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是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工作。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聘用一些专业教师,或者组织一批对此领域有兴趣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不仅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的专业教师。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努力探索出一套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一代代具有生态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江滨 胡楠楠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兰婷,徐娴.先秦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8):52.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4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地球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类尊重、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道德已成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生态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的加剧,具备生态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注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生态道德观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讲道德,把讲道德的对象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近几年的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生态教育氛围不浓,造成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不强。因此,应加强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人与环境同处于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态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各种生态关系,通过不断体验和反思逐步积累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3.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并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包括自己从事的专业在内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习惯,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保证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立场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1.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图片展示形式。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事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以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征文研讨形式。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征文或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理论认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放映专题片形式。该形式即利用播放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学生播放,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实地考察比较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状况,通过比较让学生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   第二,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和监督。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考核体系中,増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了解受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科学划分教育对象。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既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他们的生态体验更加客观,从而使他们最终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   渗透性原则。坚持渗透性原则,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态道德意识。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5

1.1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

环境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责任不是最大限度地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而是学会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地球生态环境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关,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美丽是人类对自然所负的责任和义务,这无论对地球生态还是对人类自身都是有利的。

1.2激发生态意识,培养理性生态人格

生态良知进一步升华就形成了生态意识(或称环境意识),它是人们对自然关系的认识、态度、观念和行为取向等的总和,表征的是现代人的一种道德素质、道德人格。从根本上说,生态意识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确立、内化和普遍化的问题。哲学层次的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也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是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它包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和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3理性生态人格的建构

环境道德教育就是要培育越来越多的具有理性生态人格的各类道德主体,以使他们在各类环境道德实践活动中,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一个人的终生努力,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培养个体形成环境道德品质、进而形成理性生态人格就是环境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理性生态人格的建构过程与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具有一致性的。

2.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2.1学校环境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这一阶段的思想对青年人一生的生态行为习惯、对全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高等教育要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及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学的全过程。要用“绿色伦理”思想培养人才,大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人才,将基础的环境教育课程列为必修的公共课;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追求双重目标(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校园”。

2.2政府环境道德教育

正规、系统的学校环境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主要的,但它不能涵盖环境道德教育的全部,为此,就需要学校以外的机构、场所来进行补充。政府在环境道德教育实施中主要进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阐释,为个人的生产、生活行为确立指导思想、理念和规则。比如颁布多部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律,提出和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思想、“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政府更多的是充当总揽全局、统筹人和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推动者。

2.3社会环境道德教育

社会应以最大的努力来培养和维护公民的环境道德素养,以正面的宣传教育影响公民,避免负面影响。比如大众媒体应多出版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电视纪录片、综艺节目、期刊专题、图书画册;社会环境保护组织多开展环保运动,加强环保宣传力度;社区可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丰富生动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公民的文化程度(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为公民的环保知识和环境意识是成正比的。同时避免宣传铺张浪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的生活、生产行为,比如对奢侈品消费的推崇、对满桌野生动物的高档酒店的称赞等。以此来共同洁净我们的社会环保风气,形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潮流。

2.4家庭环境道德教育

家庭是个人接受教育最早、最久也是最稳定的场所,因此也是最能配和环境道德教育终身性特征的场所。在家庭环境道德教育的初期,也就是孩子的儿童时期,家长应潜移默化地以自身的行动来教育引导孩子,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并且个体在儿童时期所处的生活环境对于其人格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意义。家长可以以童话、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警示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在从小的生活细节中规范孩子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环境道德意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环保知识的补充,强化孩子的环境道德意识,最终使孩子形成稳固的良好的环境道德品格。而在家庭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后期,由于孩子接收到了更为广阔和新颖的环境知识,家长在这时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者。家长要谦虚地向孩子请教不熟悉的环境知识和思想,这样才能使环境道德教育在家长和子女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共同提升双方的环境道德素养。

3.结束语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6

 

长期以来,我国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发展,严重忽视了对自然的必要关注,形成了一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主宰自然”的惯性,从而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受重视。直至自然以气候异常、自然灾害等方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才开始觉悟,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待自然的态度进行了深刻反思。于是,环境保护、环境道德、生态道德成为了政府、学校、社会的话题,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提出各种环境保护方案、举办环境工作会议,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从而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拯救自然。同时,高校也轰轰烈烈地开展绿色教育,加强环境道德宣传,但是效果还不显著,实效性不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还比较薄弱,环境道德行为不尽人意,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道德对象。面对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生态道德教育发挥着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发挥大学生在缓解生态危机上的积极作用,为人类未来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必须不断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   一、举办大型生态教育主题活动,普及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利用特殊事件、特殊纪念日等,举办大型的生态教育主题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自觉环保意识,强化生态道德意识。   1.开展生态环境特殊纪念日大型活动,普及生态道德教育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学生自主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性格特点尤其明显,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正确利用现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发挥他们的优势,将此充分运用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大学生身边的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公益团体的力量,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时刻把培养具有强烈生态道德意识的现代人作为首要目标。各种特殊的节日、纪念日中就蕴藏着十分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6.5世界地球日、3.12植树节、爱鸟周、5.31世界无烟日、4.22世界环境日等特殊纪念日,由于纪念日每年都要经历,因此,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活动月、论坛、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定期对大学生宣传和普及生态道德,加深大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祖国、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2.以特殊生态事件为契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特殊纪念日是定期的,时效性比较长,而特殊事件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情,时效性比较短暂,具有针对性。以特殊生态事件为契机而开展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主题性更加鲜明,效果更加明显。   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世界在关注北京,更加关注北京的比赛环境和生活环境,此时的北京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在这种特殊的时期里,“绿色奥运”的主题更加鲜明,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恰当时机,把所有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转化为绿色行动。2008年度“拜耳青年环境特使”、“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的启动是支持北京“绿色奥运”的一大亮点,是中国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逐渐提高的宣告,它以“绿色奥运,节能减排”为主题,在上海、北京、重庆、杭州四个城市同步进行。2008年度的“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评选活动也在同期开展,通过环保议案征选和生态营等形式,聚集青年人群,推广环保意识。通过这种竞选形式的大型主题活动,可以鼓励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生态素质,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道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高校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主题进行推进式教育,积极开展“文明修身、珍爱生命”等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等活动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书画、征文、演讲、摄影、主题海报设计、生态科普知识、环保科技作品设计等比赛,开展清扫白色垃圾、植绿护绿,创建“和谐绿色校园”主题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二、利用网络载体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以爆炸式的发展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的网络普及较比社会其他群体更为广泛,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着重大影响。   1.建立专门的校园生态道德网站,宣传校园绿色文化   网络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生态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与大学生的密切关系,建立一个校园生态道德网站。基于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性特点,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生态道德教育主页和生态道德教育题材的FLASH动画,开辟网上专题教育,通过网上聊天室、E-Mail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动,请一批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专家、环保工作者等通过QQ聊天、专家解答等形式。创造出更多符合大学生需要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案,吸引更多的学生浏览该网站,建立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文化,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生态道德教育在更多范围内、更有效地实行。   2.把绿色理念融入网络游戏,弘扬绿色精神   网络的功能除了浏览信息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娱乐,网络游戏的娱乐性和新奇性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网民。目前的大部分网络游戏多以暴力为主,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若能将绿色理念融入到网络游戏中去,把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有一举两得之效果。例如目前已经开发了的“QQ幻想”网络游戏,在植树节即将到来的时刻,在游戏内植树,还举办了“与春天女神的亲密接触”、“绿色行动上海亲身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使大学生游戏者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接触,对提高生态道德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网络绿色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绿色导向。但目前此类网络游戏依然比较少,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我们应该加紧开发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软件和数据库,开发出更多融入绿色理念的游戏软件,使绿色教育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把绿色理念转换为生态道德,弘扬绿色精神,最终实现生态道德实践行为的转化。#p#分页标题#e#   另外,还可以建立专业的网络交流平台。如“济溪论坛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CEF)中国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发展研讨会”的专业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分享和信息交流,利用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环保社团与国际的交流,使绿色观念和生态道德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文化素养。   三、以环保社团为载体,建设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   高校环保社团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大学生环保社团为主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宣传介绍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相关法规以及环境政策,在活动开展和组织过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作用,以局部影响整体,从而提高全校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目的则在于使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这就需要为大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创造机会,提供渠道和途径,使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化到生态道德实践中去,各类环保社团就是推动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运动、实践生态道德的重要力量。可见,环保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的重要阵地,是对生态道德教育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大学生环保社团已经成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的重要力量,是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践行生态道德的第二课堂。   加快“第二课堂——环保社团”的建设成为了提高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课题。随着清华大学绿色协会的成立,全国各大高校的环保社团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如东北大学的“绿色先锋”环保社团、华中农业大学的绿色协会、首都经贸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地质大学环保协会、中国人民大学环保总队、华南师范大学的绿色文明社团、扬州大学的绿行社、石河子大学的绿色希望文学社、江西财经大学的绿派社、中山大学的环保协会等,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以保护环境,传播环保思想,宣传环境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学生社团。大学生环保社团成员的自发性、自愿性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感,这种自主式的生态行动更利于把生态道德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德,成为一种优秀的素质。大学生除了自发组织环保社团以外,还以环保社团作为媒介,紧跟时展的步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和生态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环保社团还借助社会环保社团和政府的力量开展环保科普行动、生态城乡行、建设各类公益林、生态文明记者行、绿色天使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项目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真实地体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扩大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以自我教育的方式加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反思生态问题,提高生态道德觉悟,从内心深处形成生态道德,养成生态道德素质。   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到来,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国际环保部门、政府部门、社会、学校都在为环境保护、缓解生态危机而努力,他们通过媒体的力量,进行环保宣传和环境道德宣传,以此影响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但是,仅靠他们的力量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对年青一代的教育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年青一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对象,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因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增强生态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任重而道远。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7

农村青少年是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品质直接决定了将来农村的发展风气和精神面貌。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其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深入进行。但是当前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从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

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对策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宏观上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我国是农业大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其中,农村青少年数量达到5861万人,其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青少年是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品质直接决定了将来农村的发展风气和精神面貌,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和秩序。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其思想素质、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由于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存在,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引起重视和关注。

1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

当前,由于农村自身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重城轻农和教育人才往经济较发达的城里流动等原因,城乡教育二元化的结构依然十分明显,农村中小学的硬件条件、教学装备、师资队伍素质、学校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总体情况比城镇学校差,这就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总体偏低。目前,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存在许多问题,具有代表的问题主要如下:

1.1容易自卑,理想弱化

自卑心理指的是个体在分析自身时容易夸大自身缺点而忽视优点,这样极容易导致个体在生活中害怕接受新鲜事物,而这些在部分农村青少年身上反映得极为明显。由于现在我国城乡经济、教育、文化、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反差,农村青少年在走出农村时,由于自身有着人际交往单一化的障碍,很难迅速适应城里的生活,那么他们在如此大的悬殊下,极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并开始接受现实的差距,引发“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此,很多农村青少年没有崇高的理想,更注重现实的利益。

1.2心理脆弱,思想偏激

从发生在农村青少年身上的犯罪案件来分析,农村青少年身上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偏激化。通常很多农村的孩子在看待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时,都会表现得较为偏激,他们想要摆脱贫困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渺茫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因而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来的就是极为偏激的报复或是攻击,报复他人和社会。

1.3法制观念淡薄,犯罪率上升

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农村青少年往往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遇事凭一时的冲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调查显示,农村青少年犯罪,几乎占农村犯罪案件总数的一半,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1.4公德意识薄弱

农村青少年由于从小长期生活在较为闭塞的环境中,很多都是延续父母的生活习惯。因而,很多从小生活在农村的青少年即便进入了城市生活之后,很多人也会经常性地随地吐痰或是乱扔垃圾,很少有农村青年会自觉地过低碳生活,或者是自觉爱护环境,再加上前文分析中提到的农村青少年有害怕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因而在进行公德教育的过程中很难达到极为有效的效果。

1.5传统美德缺失

农村青少年在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物欲化、利益化的冲击下,大部分农村青少年赡养父母的意识逐渐淡化,很多青少年开始出现一定的叛逆行为,不能正确听取父母的合理建议,或是放弃自己的学业而外出打工。据调查:现在农村青少年对父母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顾正在逐年减少,不孝敬、不赡养父母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缺失而导致的。

2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社会环境失调

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对农村青少年影响很大。目前不良的社会风气、思想文化不利于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国家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农村青少年享受不到健康向上的文学艺术节目。各种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由于缺少监管,未成年人留恋期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2.2学校教育失当

虽然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考试指挥棒一直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应试教育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说起来重要,真正做起来就不重要了。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也影响了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顺利推进。

2.3家庭教育误区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养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不利于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思想道德、心理品格不重要,溺爱小孩,使小孩好逸恶劳、自私自利、贪图享受。还有一些家长染上了社会恶习,不能对小孩言传身教。还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青少年,他们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难以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3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3.1政府层面

3.1.1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当前,虽然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逐年递增,但由于基数较小,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仍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样导致了这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的落后,从而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对于这些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难有效的开展。首先,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上的投入不足导致教学上缺乏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图书资料等,这些基础设施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较快的掌握道德知识。其次,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欠缺,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宣传栏、宣传橱窗等设施,这样农村青少年的道德知识来源极为有限。此外,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并没有意识到农村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大幅度减少对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费投入,更有甚者还将本该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经费另作他用。

3.1.2举办道德楷模选举等活动。对于已经辍学或是非在校的农村青少年,村里可以自行组织采取公评公议的形式开展青少年道德楷模的选举活动,每年可以在村里评选出几位农村青少年道德楷模,在评选过程中通过对村里青少年的孝道、生态伦理道德、闲暇道德以及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评议,最终得出评选结果,这样对于激励农村青少年学习道德知识、自觉赡养父母、遵守公德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3.1.3投入资金,利用宣传栏及学习园地等道德宣传阵地。农村青少年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正确的思想道德知识后,才会自觉地将这些知识内化,并开始践行。但是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必须借助宣传平台才能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耳濡目染。政府要投入较为充足的资金,在农村人流聚集较多的地方设置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橱窗以及学习园地等道德宣传阵地。在这些宣传栏中进行先进道德模范事迹以及公共道德的宣传,将这些知识进入农村青少年的身边,让他们经过橱窗时就能够接受这些道德教育,让传统美德在农村得到广泛的发扬,这样,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才能在农村持续深入下去。

3.2学校层面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学技能和自身素质的不足,容易引起农村孩子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出现大量缺课和逃课等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不利于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现在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商、轻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这样在孩子犯错时就会辱骂或者是体罚学生,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导致农村孩子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2.1关注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面对农村青少年的自卑心理,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更为贫困的地方慰问老弱病残者,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恩意识,让他们每每在生活中遇到不公的待遇时,能够乐观地想到还有比他们生活更艰辛的人,鼓励孩子们更为乐观向上。其次,对于农村青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必须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如在班级中经常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或是简单的信箱联系,帮助他们及早地发现心理上的问题,做好预防工作,让农村青少年健康乐观地成长。

3.2.2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由于农村青少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因而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体罚或者辱骂,要从他们的心理问题抓起,尽量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要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在进行品德教育课时,也可以适当地放一些教育性、激励性的影片,培养他们的正确的理想与坚定的信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3家庭层面

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父母在外出务工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让父母对孩子的爱能在孩子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如果让孩子在祖父母或其他人的家庭里生活,则要有意识地带领孩子熟悉这个家庭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加深与监护人的关系,让孩子感受监护人的爱,增加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避免因分隔两地而产生生疏感,冷淡了亲情,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增多。

3.4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分析,要充分利用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资源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体可以由县级政府来进行牵头,组织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对农村青少年开展各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譬如可以举办有关孝道知识的学习班,让农村青少年认识到“赡养父母”是自身的责任;再如,也可以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培训班,对农村青少年的父母或是其他监护人进行正确的教育,让他们从中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艺术,学会关心和帮助孩子,从而提高监护人的道德教育水平,促进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在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下,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几方面的共同努力,综合各类因素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道路。

作者:金芳英 单位: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淼.整合与超越: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公平的制度革新路径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2-67.

[2]何玲玲.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15364-15366.

[3]王炳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政府作用[J].前沿,2010(22):61-63.

[4]曹忠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公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41):116-118.

[5]徐韶峰,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8.

[6]汪泽洪.浅谈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J].甘肃农业,2006(8):24-25.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8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的飞速发展重构了当今社会的媒介生态环境,微时代已经到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7.92亿。[1]传媒大师麦克卢汉指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今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在发挥正效应和积极作用之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网络是虚拟的,但道德不能虚无,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培育大学生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比以往更迫切。同志曾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2]进一步改进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有效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

一、改进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审思

1.微媒体的传播特性使然

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在呈现形式上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增强了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微媒体的传播具有交互平等、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获取平等、直观快捷和即时等典型特点。微媒体传播的内容或资源还具有选择性、非权威性和非强制性。微媒体传播呈现出信息传播去中心化、话语表达简洁化、话语主体平等化等特点。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介上的海量信息也为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其海量内容的自由选择性和平等的交流方式,也使网络道德教育过程更具亲和力。要占据网络道德教育新阵地,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丰富,教育过程更应具有吸引力,教育方法也必须创新。

2.微受众的生存方式使然

微受众,即微媒介环境下微媒体的使用者和信息接受者。今天,高校人人都能使用微博、微信,时时都可使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无人不微已成常态。微博和微信等为人们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或空间,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或互动方式。微时代的年轻大学生更加独立,拥有更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95后”“00后”是当今高校学生的主体,是微受众的代表。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想法非常活跃,他们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在微媒体环境中,微媒体的使用主体可以使用真实姓名,也可采取匿名方式(除非有特殊要求),现实中的社会角色或身份可以被模糊或隐藏。微博、微信传播的“虚拟化”对微受众的交往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可能导致部分人出现行为冷漠和偏差。部分自控力较弱或自律性较差的微受众易于对微博、微信过度迷恋。

3.传统道德教育低效使然

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性是长期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顽疾,关键在于方法滞后,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3]微时代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一方面,微时代对网络道德教育者的素养和能力要求更高,而习惯于传统教育方法,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者,大多不能充分将德育理论与新媒介技术结合,难以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微媒介提高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一些教育者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缺乏民主意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参与性,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在微博和微信等微环境影响下,传统的教育方式愈加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微时代的网络道德教育方法仍以单一方式进行,只重单向教学而忽视双向交流,将使网络道德教育长期陷于困境。

二、改进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探讨

1.灌输与渗透相统一

列宁曾在《怎么办》中提出,将“灌输”方法引进思想政治工作。他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必须明确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文版里的“灌输”一词约有50处。[5]作为一项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或者说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灌输法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虽然灌输法曾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物,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灌输原则除了与时俱进外,还需要坚持其合理性和可取性。微时代,教育者要借助微媒介对受教育者通过双向、多向或互动的方式对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合理巧妙的灌输,即科学灌输。隐性渗透由于教育目的比较明确,教育方式比较隐蔽,教育方法相对有趣,可减少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因而教育效果也比较理想。它寓教育影响于无形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为既大力弘扬主旋律,又注重寓教育于无形中,使用灌输方法需要注意科学性,要与隐性渗透结合,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增强教育效果。

2.管理与服务相统一

为了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创造文明和谐的微媒介生态环境,应加强对微媒介环境中有害信息的管控,比如,约谈或关闭等。对触犯法律法规者,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为加强微生态环境管控,我国已经颁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规章制度的,有利于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教育者应根据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高校也应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更加切实可行和有针对性的行为守则。另一方面,微时代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本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管理服务学生,既是一个公共产品供给过程,又是一个蕴含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全面育人过程。”[6]受教育者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通过必要的教育与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有时候年轻人的需求和想法相对简单,他们通过微媒体表达诉求和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正常。因此,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受教育的思想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正常诉求,做好相关服务,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

就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性而言,微时代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微媒介或手段,有目的和较系统地引导和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以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水平的活动。“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由‘知、情、信、意、行’几个要素构成。”[7]微时代的网络道德过程也是如此。知,即认知和了解,即受教育者对网络道德规则、关系或原理的了解。情,即情感,也就是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对受教育者产生的情感认知和共鸣。信,即信念,是受教育者对接受到的网络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更为持久的信念。意,即意志,是受教育者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毅力。行,即行为,是受教育者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的选取,要有助于受教育者对网络道德从知到行的过程转化。网络道德教育过程要把受教育者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同时要注意把握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既要体现普遍性,又要区分特殊性。

三、微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的基本方法探讨

1.科学灌输法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丰硕的成绩,但各种社会思潮却从未消停过。在一些关键节点或特殊时期,如果我们不弘扬主旋律,不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我们的教育阵地就会丧失,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就会被削弱。灌输法由来已久,在德育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只要运用恰当,灌输法同样适用于微时代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微时代的网络道德教育灌输应该注意灌输的科学性,“不是不考虑人的接受能力的填鸭式硬灌,而是通过初期的灌输,唤醒人的价值主体的自我教育意识,进而达到价值的实现”[8],即教育的内容或目的应以科学理论为内容,注意教育方法的启发与引导,注重教育影响要结合实际,反对强迫手段和空洞说教。在微时代,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灌输强调坚持科学的灌输内容和启发式的灌输方法,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旋律,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宣传教育的时机、程度和效果。特别要强调的是,微时代的网络道德教育还必须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循循善诱。

2.微语互动法

根据符号互动理论,人际互动的关键是理解或领会当事双方在沟通时所传达的信息。沟通需要互动,互动可以促进沟通。在由网络或其他微媒体构成的虚拟空间中,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共同的话语是促进教育双方互动和持续沟通的关键。只有通过沟通和探讨网络道德现象或问题等,促进教育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了解,才能帮助受教育者健康成长,达到教育的目的。微时代,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与沟通,教育者应该善于使用网络语言和微话语,在良性与和谐的互动氛围中,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教育和指导他们,向受教育者传递网络道德影响。角色共鸣、话题牵引等是引起或持续保持高校受教育者互动交流的基本条件。微时代的“95后”和“0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个性比较张扬,交流交往中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汉服”与“二次元”现象同时并存。因而,教育者可尝试用微受众比较喜欢和能接受的话语等方式进行互动。在平等互动的交流中,语言尽量幽默、诙谐,将主流思想寓于故事化、图像化、生活化场景与氛围中。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把握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传播特点、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同时注重情感交流,引导的语言要通俗、简洁,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真诚服务法

网络道德教育要得到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强化教育的服务功能,尽量在教育过程中体现解决现实问题与进行思想引导相统一,即体现从“务虚”走向“务实”。微时代,高校官方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教育与服务功能作用巨大。为了促进高校微平台教育与服务功能的实现,增强高校官微的吸引力,高校官微必须增强服务意识,突出为师生真诚服务的效用。以“内容为王”的微时代,建设高校官微在内容的把握上,既要坚持官微传递主流价值观,同时也要尽量与受众,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相联系,内容上更要注重体现科学性、思想性与服务性的统一。高校官微应以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相应平台栏目或板块,或者建立高校“微”服务平台,及时解决受教育者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高校官微可开设“微”办事大厅,如评奖、评优、资助、辅导等方面的“微”申请、“微”受理、“微”指导、“微”咨询等。高校“微”服务平台中涉及后勤服务的可开展咨询、报修、投诉等服务,促进管理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直接交流。只有有效提升高校官微的吸引力,增强高校官微的用户粘度,在服务中传达网络交往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事准则,在服务中体现育人作用,才能更好地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4.案例示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