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戏曲的文化创意

台湾传统戏曲的文化创意

 

消费社会、图像时代、读图时代、网络社会,理论家对当代社会的这些概括多少都强调了媒体与娱乐市场的新变:与报纸、杂志、广播电台、无线电视、电影、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比较,当今数字新科技与新媒体的出现及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使得娱乐方式、渠道得到革命性的刷新。它们都鼓足劲头、粉墨登场以图抓住人们的眼球,面对激烈竞争的众多注意力诱惑,如何使被分散化的受众对传统的表演艺术青眼有加?如何直面严峻的生存危机考验,既妥善保存同时又积极延续传统戏曲?台湾业界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他们文化创意的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一、扎根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创新   戏曲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而现代化既是戏曲本身的内在要求,更是产业化的要求。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等领域的混合体。台湾戏曲种类繁多,包括京剧、豫剧、北管、南管、歌仔戏、布袋戏、皮影戏、傀儡戏等,它们作为曾经的大众流行文化参与了台湾文化传统的建构。世易时移,要想使信息爆炸中的人们对它产生兴趣,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赖以构成的戏曲艺术都必须现代化,因应时代的脉搏。换言之,必须使传统戏曲活化,而活化的关键在于创新。这里首先必须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创新本该是对艺术一个极高的标准,现在它却成了一批蹩脚的末流艺术的托辞。创新原本应该是经历了大量的学习与模仿之后,对传统艰难的超越,它是在无数一般的、普通的艺术家大量模仿和重复之作基础上偶尔出现的惊鸿一瞥,现在它却成了无知小儿式的涂鸦。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模仿和重复大师的经典,只有人徒劳的教导我们如何去创新——然而创新是无法教会的,所以这只能是一种徒劳的艺术教育。”[1](P331)不应误会的是,这里不是否定创新,而是尤为强调创新的前提是真正地了解传统的精华,领会传统戏曲的内在意蕴与艺术真谛,从传统的“源头”来生发出“活水”;否则,要么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要么是随意肢解传统。   台湾政府非常重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行政院”2002年就颁布了“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其中提出了包括表演艺术在内的若干未来应优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来落实“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目标。在这样的政策大背景下,十多年来,前身为三军剧队的“国立国光剧团”正是秉持以传统为根基、启发创意为宗旨的理念,不断创新,因此在京剧、豫剧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台湾戏曲艺术的繁荣景象与宽阔前景。根据“国立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的介绍,创新具有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内容、情节或精神内涵应力图贴近现代人的关切,二是形式应尽量合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譬如,多元的叙事手段,明快的节奏、精炼的结构等。这当然不是要求连故事背景都要现代化,如果能以呈现多面的人性为依归的话,即便是以三妻四妾为社会背景的古代情节或君正臣贤的古老素材,也可能与当代社会相互激荡而产生共鸣,甚至还可能反映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幽微情思。因此,现代化创新并非一股脑儿抛开所有旧的题材,但凡能以灵活的叙事技法深层或多维地开掘人性就会是具有现代感的好戏——以传统表演体系演出的能够引起现代人共鸣或反映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戏。如此以来,传统美感与现代情思就在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打、扬袂转身之间流转,而延续戏曲传统与现代化创新也就水乳交融般一体化。王安祈的创新定位在实践中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譬如,国光在北京长安戏院演出《阎罗梦》,演到三国亡魂反省思考自我历史定位时,楼上大学生座位区传来阵阵掌声,这是十分难得的现象。因为一般要在传统舞台上得彩,唱、水袖舞蹈、翻滚跌扑打等不可或缺,而这一段却是以诗韵念诵的“灵魂的灵魂深处”,导演采取“非戏曲”手段在灯光音乐配合下以“整体造型”方式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年轻的大学生观众无疑领悟到了这种手法所体现的深刻内涵,所以才会在既无唱腔也无身段时针对“戏”本身而鼓掌。国光的很多戏都是这样将现代情思与多元叙事有机结合,又如十年团庆创新之作《三个人儿两盏灯》从一开始就设定了大量采用电影镜头切换的呈现方式,注重视觉意象的层叠呈现,以长篇抒情的形式进行实验,在情感内涵和抒情方式两方面都突破了传统京剧的范畴。实际上,现代化也是时尚化,有学者指出:在戏曲走向现代化的变革中,我们应当丢弃传统中那种浓重的教化意味与演绎故事的陈旧方式,而采取更符合当代社会、更自然、更本色也更流行的方式去重现历史的悲欢离合,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语言的更新。[2]   传统戏曲要想生生不息,就必须适当注入当代语言,尤其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听的民间语言。传统戏曲只有充分吸取当代的民间语言,才会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与时尚感,曾经是民间艺术的戏曲经典也才会真正地回归民间,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总之,时尚化与现代化是戏曲产业化的重要经验。   二、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年轻观众   戏曲产业化的关键是培育消费者群体,没有广大的受众,戏曲产业化说得天花乱坠终究也是枉然,而开展艺术教育是其中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先进国家无不以开发艺术教育的多样功能来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刺激创意改革。譬如,1997年英国倡导的创意文化产业就以艺术教育为核心,而2002年6月美国通过的一项名为《没有孩子落后条款》的法案(NoChildLeftBehindAct)则从学校教育出发,主张深入研究、整合艺术资源与教育课程,从而为青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增添必不可少的艺术想象力。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戏曲教育可以使得青少年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传统的情思浸润心灵,舒缓、摆脱单一的教育模式的枯燥乏味与巨大压力。国光剧团以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为目标,将传统的丰富营养转化为易于感知与欣赏的体验过程,通过艺术教育来拓展受众群体,从而推动了传统戏剧的年轻化。[3]国光剧团运用系统的教学手法来设计活动流程,其课程规划有如下几个原则:1.主题系统化:为了便于学生了解,把戏曲表演元素进行一系列主题分类并系统讲述,相关主题系列包括:“流动的舞台”、“演员造型术”、“一桌二椅的创意空间”、“京剧锣鼓与演员四功”、“音乐的声音表情与表演意念”、“浓妆艳抹画脸谱”、“阅读京剧”、“教案探索”等。2.形态多元化:开发多元的表现形式,强化主题清晰的掌握步骤。#p#分页标题#e#   除了专题讲座、演员示范、声音体验、造型装扮、剧目赏析、剧场导游之外,还有脸谱彩绘、形体操练、想象探索等多个单元的设计,通过这些艺术教学样式的相互交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3.注重体验与互动: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戏曲的特征,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应把“实务体验”及“互动分享”作为重点。这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内容,还可以增进参与人员之间的交流,深化学生对于活动经验的美好体味,从而增强他们主动接触戏曲艺术活动的兴趣。   国光的艺术教育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规划相应的课程,譬如暑期特别为亲子开办的“儿童夏令营”、“戏曲体验营”,针对中小学生户外教学的“艺术直达列车”,走进大专院校艺文讲堂的“专题示范讲座”,配合各大学文艺季进驻校园的“驻校艺术家活动”——通过“剧场人文讲座”、“拍案京奇工作坊”、“海报文宣资料展览”、“京剧创意秀竞赛”、“精选剧目演出”等系列主题使青年学子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戏曲的丰富内涵。国光还特别注重戏曲师资的培养,它为各级学校教师开辟了“教师研习课程”。需要指出的是,国光的艺术教育还是全民式的,为了让传统戏曲的生动形象广泛走进群众生活,国光还有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配合巡回公演导引全民欣赏的“台前幕后看京剧”活动、与各地小区大学合作“终身教育—戏曲推广课程”、日常带动上班族健身的“京剧健身操—京剧舞”广场活动等。为了真正达到全民“轻松看京剧”的推广理念,国光剧团的艺术教育还一改昔日正统的、死板的说教形象,全力打造艺术推行活动的青春氛围,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活泼有趣。它借助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主题概念来引导参与者进入戏曲生动的想象世界;同时以具有变化性的内容组合替代单一的节目欣赏,使各系列单元可依据主题的需要形成具有弹性的教学课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践证明,透过艺术教育来宣传传统戏曲收获颇丰,它有效促进了艺术家与青年观众的情感交流,不仅大大缩小了大众对于戏曲艺术的疏离感,而且使得国光的艺术教育课程逐渐深受各级学校师生的欢迎,它们进驻校园传播戏曲已成常规化节目。国光近年来各项演出活动的观众问卷调查也显示,自2003年起传统戏曲的受众有大约半数左右四十岁以下,而新编戏曲每档演出中受众则有七成以上不到四十岁,其中近八成都是在校学生,而且多半还都曾经参加过国光剧团的相关推广讲座或艺术教育活动。当有一大批青年学生不再把传统戏曲当作枯燥无味的陈年古董时,戏曲靓丽的青春风采就自然而言地绽放开来,戏曲传统就在不言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三、建立产业园区,发挥衍生效应   1980年代,台湾省宜兰县为了响应“文建会”推展各县市地方特色的号召而在文化中心内设立了台湾戏剧馆,它代表了兰阳地区的地方民俗文化,在民间戏曲逐渐式微之时俨然成为台湾歌仔戏曲的代言人。为了推动台湾的民俗技艺活动、传统艺术戏曲表演,展现地方文艺的传统风貌,“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年1月28日在宜兰县五结乡正式成立。中心主要以传承传统艺术为首要目标,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宜兰园区则由统一超商与兰阳文教基金会共同合作成立的统一兰阳艺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园区开放后,不仅吸引了来自省内各县市的观光游客与省外游人,带动了宜兰的观光产业,而各县市乡镇的机关学校、单位团体也纷纷将园区列为户外教学及教育活动的首选之地。可以看出,休闲、教育与戏曲欣赏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戏曲旅游”的方式是戏曲和旅游经济的结合,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从供给角度看,戏曲旅游是由相关旅游企业提供的一种依托戏曲艺术、戏曲文化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它实现了旅游业、戏曲业之间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赢。从需求的角度看,戏曲旅游是指游览者以热爱戏曲、欣赏戏曲、参与戏曲及相关戏曲交流等为基础,轻松地融入旅游公司营造的戏曲氛围的一种旅游活动。合而观之,戏曲旅游是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展示平台,以游览者的积极参与为重点,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欣赏性、休闲性、娱乐性的一项最终达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利益双赢的活动。除去观光旅游,产业园区的建立还充分带动了其它衍生效应,譬如人文休闲、特色美食、商品购物等等,从而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巨大商机。   园区占地24公顷,共有21栋建筑及景观区,分别依据传统戏曲、音乐、舞蹈、工艺及民俗杂技的需求筹建,中心兼具教育、文化、休闲的功能,肩负着岛内传统艺术研究、保存、传习、推广的重任。“国艺中心”前方的“戏剧馆”可供戏剧、音乐、集会等多种用途使用,后方五层四高塔建筑为“曲艺馆”,是传统音乐的传习及演出场所。园区内还设有“河洛坊传统布袋戏馆”。布袋戏又名掌中戏,是台湾传统戏剧的精髓。由于霹雳布袋戏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戏馆也配有一系列的相关产品,譬如木偶、剧集原声带、计算机、在线游戏及其他人物商品等。另外,园区内还有专营文房四宝、陶艺制品、彩绘木屐的店铺。园区内的建筑富有传统艺术之美,有多样化的传统民俗街、小吃坊、名艺师工作坊及功能齐全的展演厅堂、会议室、研习教室等设施,除了现代化的功能与视觉美感之外,中心可以形象化地再现早期先民的生活场景,并给游客提供接触传统艺术的机会。传统艺术中心内容丰富,可以让人了解台湾的发展历史,体会古代先民开拓台湾的艰辛历程。园区的展示系统分为动态展示和静态展示,前者以市街聚落区以及水岸的露天舞台、田园景观区等技艺展演活动为主,后者则以展示馆的传统工艺美术与戏剧馆文物陈列室的音乐戏曲相关文物的展示为核心。   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开拓华语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海峡两岸在隔绝将近40年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而戏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譬如,相继在厦门及台湾召开了多次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演出,两岸的歌仔戏剧团也进行了多次互访交流,2004年两岸还首次在厦门举办了“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近年来台湾与内地各省份之间戏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形式多样,稳步推进了产业化进程。综合起来看,有如下较为成功的做法。#p#分页标题#e#   第一,合作创意。集合两岸戏剧界的优秀编剧与演员,共同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戏曲作品,以高质量的成果积极开拓整个华语市场,提升海峡两岸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得两岸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互惠互利。譬如,两岸艺术家群策群力,携手打造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舞台剧《我的祖宗十八代》、舞台剧《游园惊梦》等。此外,两岸演员还多次同台表演,共同谱写了两岸文艺合作的新乐章。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出文化的创造力,台湾在创意与人才等“软实力”方面实力雄厚,相比之下,大陆则在资金、土地、市场等“硬实力”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上联手合作,必能打造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产业品牌。   第二,相互借鉴产业化的经验。自1997年英国工党新政府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后,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个国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而大陆各省与台湾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也有共同的与各自特殊的经验,因此,可以互通有无,共同促进。譬如,一般而言,戏曲的舞台或艺术层面受到较多的重视,而幕后事务常常被轻视,但它其实关联着表演的成败与艺术的荣枯。所以,如何经营、管理企业——表演场所管理、剧团管理、舞台设计、市场营销等——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台湾霹雳布袋戏与国光剧团在这方面给出了示范。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可以为戏曲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