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卫生管理范例

城市卫生管理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1

关键词: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意义;原则;方法前言湖北省黄石市于2017年成功创建并由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1]。从此,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从创建阶段进入长效管理阶段。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进程中,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档案资料,既要反映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全过程,也要反映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是否得到了有效巩固,为复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方式采取线上评估和现场评估形式,现场评估采用明查或暗访。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申报和明查复审时,档案资料是重要依据。因此,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中,相关档案资料的长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极为重要。

一、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是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贯彻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标准,引导各地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环境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工作要求[2],全国爱卫会在原国家卫生城镇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于2021年对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根据我国新的规定,国家对卫生城市实行动态管理,即国家卫生城镇自命名后每三年为一个复审周期[3]。复审主要检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巩固、发展和提升情况。其间,省爱卫会负责辖区内国家卫生城市的日常监督管理。省爱卫会在对辖区内国家卫生城市进行日常监督管理时,既要在现场了解重点工作的持续开展情况,也要检查相关档案资料,以全面系统和客观地评价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巩固情况。省爱卫会每年12月底前要向全国爱卫办提交本省份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情况的书面报告。这就要求国家卫生城市每年要向省爱卫会提交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情况的书面报告及相关的档案资料。全国爱卫会要求,国家卫生城市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其中既包括现场工作管理,也包括档案资料的管理。根据国家和本省要求,黄石市在加强对国家卫生城市现场工作管理的同时,始终将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管理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之中。

(二)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是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过程的必然要求

国家卫生城市管理贵在坚持、重在长效。只有这样,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才能得到长期巩固。而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全过程则需要翔实的资料记载和档案记录,特别是要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各项重点内容和各个数据评价指标,高质量完成。它不但要求本市做好全面的记录,其档案资料所记载的相关数据还要得到上级权威部门的认可。因此,为了进一步巩固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职能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将档案管理纳入国家卫生城市管理的过程管理之中。在检查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检查各级各部门是否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以及是否具备爱国卫生规范性文件等档案资料;在检查辖区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机构过程中,检查各级工作网络、成员单位分工、办事机构、职能、人员、经费保障等档案资料;在检查国家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过程中,检查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部署、检查情况、总结及日常开展活动的档案资料;在检查国家卫生城市社会管理过程中,检查各级各部门是否畅通爱国卫生投诉渠道,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认真核实和解决以及群众对卫生状况的满意度等档案资料。总之,涉及卫生城市标准的各项工作均要有相关的档案资料作资证。这就要求全市在严格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做好各项现场工作的过程中,还要认真做好从每日记录到年度报告等国家卫生城市相关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要能反映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全过程,展示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效果。

(三)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采用线上评估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评估就是全国爱卫办组织爱卫会成员单位和专家根据爱国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申报资料、数据和相关部门统计数据对相关城市进行评估。这种评估主要是针对卫生城市申报的档案资料和统计数据进行。而现场评估主要是由国家爱卫办组织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家,对所在城市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抽查和暗访等方式进行。接受复审的国家卫生城市在复审之前,需要对照《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逐级上报资料。根据国家要求,黄石市在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之后,针对三年一个周期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指标体系,以及长效常态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作了部署安排,要求做到日收集、月整理、年归档。由于重视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的管理工作,黄石市2021年上报国家及省级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档案资料记载翔实、对标对表,一次性通过了专家复审,为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是检查考核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

黄石市在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后,黄石市市政府于2018年及时印发了《黄石市加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持续做好工作资料建档管理。要求各级爱卫会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对照卫生城市标准,并结合行业工作实际,做好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工作职责相关的文件资料、工作台账等原始档案,按年度分类装订成册,确保档案资料规范完整,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城市每三年一次的复审准备工作[4]。根据上述规定,黄石市爱卫会在对本市国家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的检查考核过程中,除检查现场工作外,也要重点检查各城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的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是一个常态化工作,其工作范围涉及全市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时间是全天候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而国家卫生城市的检查考核采取抽查的形式进行,这对于那些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未抽查到的方面就只能通过检查档案资料来加以证实,从而更客观、真实、全面地对各城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情况作出正确评价。因此,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是检查考核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此项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受检的条件才能更加过硬。

(五)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是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结提升和对外交流的实际需要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之后,所在城市必须加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使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而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是进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总结和衡量成果巩固提升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方面,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有利于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总结。既可以通过档案资料来总结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累积的经验、存在的不足,还可以明确今后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促进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持续有效地深入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中的数据看变化。国家卫生城市档案中,一部分是文字资料,另外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既可以用于考核各城区和市直各部门、各重点单位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也可以用于分析全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变化情况,评价本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巩固提升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总结和分析,与省内甚至国内同类城市国家爱卫生城市工作进行横向比较,了解本市在同类国家卫生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学习先进、创新方法,不断促进新时期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标准,分级负责的原则

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首先,黄石市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本市统一且操作性强的执行标准,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迎接国卫复审资料归档工作的通知》,并编制了《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八大类40项工作档案归档资料参考目录(2017~2020)》《黄石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归档资料参考目录(2017~2020)》《黄石市各城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收集归档资料参考目录(2017~2020)》《黄石市各社区(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归档资料参考目录(2017~2020)》[5],对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的方法提出要求,保证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的统一和规范。其次,按照职责分工和归档范围对国家卫生城市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市级主管部门负责国家卫生城市一级档案的管理工作,市直主管部门和区级主管部门负责国家卫生城市二级档案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单位和社区负责国家卫生城市三级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系统整理,完整归档的原则

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体系由千分制组成,体系庞大,涉及面广。因此,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量大且纷繁复杂。为使其档案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黄石市一是坚持系统整理。即按类别由市卫健委、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管局及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对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工作资料及其数据评价指标进行系统整理。二是做到完整归档。即对经过系统整理的国家卫生城市档案,按照国家卫生城市考评要求全面、完整归档,使其既服从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需要,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实践中,黄石市要求保持行业档案的完整性和属地档案的完整性,即按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将各大类指标延伸到每个子项目,做到不缺项。同时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等四个城区为单位,将属地档案管理内容延伸到各区的每个街办、社区和辖区单位,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三)科学管理,便于利用的原则

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做到管理科学、适用性强。一是要强化科学管理。市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提供有效的管理条件,实行房屋、设备、人员三配套,切实做到分类科学、管理规范。为了使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机构还请本市档案馆高资质的档案管理专家作指导,从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到后期档案管理进行全程把关。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将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与部门相关工作同考核、同验收。二是做到便于利用。档案利用是档案价值得以实现的终极目标[6]。因此,建立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它既要服务于三年一个周期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也要服务于每年一次的省级对国家卫生城市的年度评价,还要服务于本市对各城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年度、季度相关工作的考核评分。因此,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本底资料和工作档案资料必须具有适用性,符合便于利用的原则。

三、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的方法探索

(一)制定统一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国家卫生城市档案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加以管理。首先,实行统一领导。此项工作应当在市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爱卫办)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爱卫办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机构,对本市国家卫生城市的长效管理工作具有组织、协调、管理、考评的职能,这些职能也包括对其档案的管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国家对卫生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相关信息报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工作力度要不断加大,同时要求有高质量的档案资料作支撑,这就需要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第二,实行分工负责。即市一级档案资料由市直部门和各城区收集整理,报送市爱卫办审定归档并负责管理。按照职责分工,市卫生健康部门主要负责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重点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监测、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服务(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方面档案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市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处置等方面档案资料的归档与管理;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生态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卫生、噪声控制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方面档案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农贸市场卫生、流动摊贩管理、专业市场卫生等方面档案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各城区根据市级要求负责辖区相关基础资料的归档与上报工作。市二级档案由承担任务的单位和街办(社区)收集整理,报市直牵头部门和各城区审定后归档管理。市三级档案由各相关单位和属地基层单位收集、整理并负责归档管理,从而形成既有统一领导又有分工负责的有效管理制度。

(二)建立部门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按照黄石市对国家卫生城市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建立国家卫生城市档案条块结合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将部门作为条、将各城区作为块,相关工作由行业部门作指导,由属地城区抓落实。即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各城区的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行业特点提出分类管理指导意见,各城区综合市直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按照自下而上原则进行全面收集,分类整理。各城区主要负责辖区街道、社区基本情况,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单位卫生、“六小五业”卫生、废品收购站卫生、厕所革命、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及健康单位、无烟单位创建、慢病防控示范区、道路、城市路面、环卫设施、城市清洁保洁、疫情防控等有关国家卫生城市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管理。同时,按照要求将辖区档案资料上报给市直部门审核把关。市直部门审查合格后一方面留存,形成部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档案,另一方面反馈给各城区,由各城区形成属地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这样,既符合条条管理的要求,也满足了块块管理的需要,做到了条块结合,上下一致。

(三)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对于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而言,目前纸质档案更具有适用性和安全性的特点。无论是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资料申报,需要提供查阅的均为纸质档案资料,且受检城市还要将有关纸质档案资料上报国家和本省爱卫部门存档备查。因此,在我们工作实践中,目前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的管理仍以纸质档案为主,其中主要包括文字资料和工作照片。为了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纸质档案的规范管理,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了专用的档案柜,指定了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还配备了相应的电脑、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电子设备。为了使影像和照片资料得以长期保存,我们将这些资料先后编辑成两部电视专题纪录片:《蝶变》《我们一直在行动》,两本画册:《黄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纪实》《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纪实》。同时,我们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通过电子设备录入和扫描的形式形成电子档案。一方面是为纸质档案做备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检索和高效查阅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国家卫生城市电子档案主要包括电子文档和视频资料。将以上两者结合起来,既符合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国家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档案信息化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化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7]的规定。

(四)采取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特点,其档案资料形成的过程亦不相同,即有动态档案资料和静态档案资料之分。这些动态档案资料与静态档案资料的形成是由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同而形成的。一般而言,国家卫生城市的动态指标为日监测或即时监测形成的档案资料。例如,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中的空气质量指标,实行的是每日动态监测。一方面,该项监测形成的资料数据直接上传至上级主管部门数据库;另一方面,所在城市每日需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归档、分析研判和向社会公布,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管理,确保达标。国家卫生城市中的生活饮用水指标也实行每日动态监测,由此形成的档案资料亦属于动态资料之一。一方面,监测单位每日对监测的数据资料进行记录、归档并做好分析研判;另一方面,水质管理主管部门每天要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向所在城市公布水质达标情况,如此等等。以上体现了国家卫生城市对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和高效利用。相对而言,国家卫生城市每年形成的档案资料多数为静态资料,即一年只有一个数据的档案资料。这类档案资料以年为时间节点进行统计分析。国家卫生城市中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这个指标,所在城市每年只组织进行一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其档案资料一次形成,一年内没有变化。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这个指标,也是每年只开展一次调查,其档案资料亦为一次形成,一年内也没有变化。黄石市对上述两种情况形成的档案资料的管理实行区别对待,即对静态工作指标形成的档案资料主要实行年度归档管理,而对动态工作指标形成的档案资料则要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以保证国家卫生城市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五)完善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考核

与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档案管理是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石市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到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8],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坚持与国家卫生城市的现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首先是同部署。在下达工作任务的同时,要专题下达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举办专门培训班,安排部署档案管理并培训档案人员,建立档案管理的工作网络。其次是同检查。在检查国家卫生城市相关工作时,将档案工作列入其中,对各级各类国家卫生城市档案除专题检查外,也结合日常工作一并检查,确保档案管理与现场工作管理同步进行。再就是同考核。将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国家卫生城市考核之中。同时,黄石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机构还与市档案主管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级单位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创卫迎检资料准备情况纳入年度档案管理目标考核重点内容”[9]。通过以上各种措施,引起各级、各部门对国家卫生城市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和国家卫生城市档案常态化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全国爱卫会.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5-2017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Z].全爱卫发〔2017〕3号,附件: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Z].国发〔2020〕15号:7.

[3]全国爱卫会.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国家卫生乡镇标准》的通知[Z].全爱卫发〔2021〕6号:4.

[4]黄石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加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Z].黄政办发〔2018〕13号:3-4.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2

关键词:酒店管理;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国内外文化传播和经济往来进入了一个高速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星级酒店为此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保障环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食品卫生与安全。在我国,每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并不在少数,而且,酒店又是食品卫生事件的高发区。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08~2015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99.63起、中毒7279.38人、死亡127.88人,平均每起事件发病36.47人,年均中毒病死率1.76%。而现在各个酒店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基层从业人员不完全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及操作规范,中层管理人员不知道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清楚具体食品安全管理细则,高层管理人员虽然重视,但苦于招募不到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而高校中,虽然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很多,但是专门侧重培养食品卫生与安全监控管理的却是凤毛麟角。食品卫生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下属的一门专业性课程,然而,酒店管理专业大都侧重于管理类知识的讲授,实操方面主要侧重对摆台、铺床、预定等技能培训。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知识的学习都是泛泛的、不深入的。因此,先对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再分析如何实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目前很多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酒店管理方面的,比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层面,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实际上,在酒店后厨和餐厅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和监控,而相关课程设置少之又少,即便涉及到,也是在餐饮服务的授课过程中一带而过,讲解并不细致。

2.实践教学普遍少于理论教学

很多大学生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了解都仅限于食品要做得干净的层面。实际上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尤其是关于餐厅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目前很多学校过于重视该专业的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滞后,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徒具众多理论概念,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给企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3.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

很多高校在选择学生实习单位的时候前期调研不够全面,合作以后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习培养计划,完全依赖于企业的安排。很多酒店和餐饮企业只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服务类操作性实习,极少能让学生参与到食品卫生质量监管的工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锻炼。甚至有些学校完全放羊式安排实习,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学生从未接触过社会,人际关系非常有限,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实习单位。有些学生由于懒惰,还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而实习的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毕业后就业的难度增加。

4.师资力量不足

食品卫生与安全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而大多数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只招募管理类的教师。这就导致即便开设了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相关课程却找不到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甚至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不得不砍掉了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

5.没有针对性教材

目前国内食品卫生与安全相关教材并没有明确区分,大都是食品加工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导致现有教材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存在针对性不强、知识点不新等问题,亟待改革。

二、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必须要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整体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行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要多元化

可以考虑在酒店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以讲座的形式开展食品卫生与安全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在日常集体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可以激发他们以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相关的课程还有食品营养学,鉴于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知识的衔接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分别在两个学期先安排食品营养学,然后再安排食品卫生与安全。在系统学习完食品卫生学知识以后,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让有志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比如《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不同人群的营养搭配》等课程。

2.设置更灵活的作业和考核形式

按照以往惯例,对学生的作业和考核基本是以纸质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批阅。为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教师可以采取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去校内餐厅和校外餐饮机构走访调查,以消费者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对于问题的总结汇报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制作PPT和录制视频的形式。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经营管理者的视角去寻找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通过各组同学之间的交流拓宽整个班集体的知识面,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要兼顾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一定程度上加大实践考核力度,结合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实操过程的具体操作及实施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3.合理安排实习

学校必须要与社会上的酒店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尤其是在酒店餐厅顶岗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巩固酒店餐饮部门食品采购、初加工、深加工、运输与流通、销售等环节所涉及的各项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同时,也应当考虑与除酒店之外的一些实习单位建立合作。例如食品加工厂、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餐厅等。拓宽学生的实习范围,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就业选择的机会。

4.积极招聘相关专业教师

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的学生。可是,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师一般不是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所以,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应注重师资力量多元化,可以适当招聘专门研究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教师任教,最好是既懂食品卫生与安全又懂管理学的老师。这样可以把酒店管理中关于后厨和餐厅的管理和食品卫生与安全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更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针对教材不专业的问题,应当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专业教材。

5.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参考“万豪班”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高校也可以在学生接触专业课之初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和企业筛选,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由企业出资资助一些致力于从事餐饮管理和食品卫生监管的学生,并协助学校聘请有能力的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做外聘教师。实习的时候也有针对性地派遣学生到酒店的餐饮部门进行锻炼。如果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毕业可以直接进入酒店成为正式员工,缩短甚至取消试用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并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同时又可以为企业提前储备所需要的人才,还可以减小学校师资配置方面的压力。可谓是一种“三赢”的培养模式。

6.编写专业教材

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此教材既要兼顾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知识,又要兼顾酒店后厨管理的知识,应与食品加工专业的食品卫生教材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加入食物中毒的急救和处理以及后厨原材料质量监控等更加专业和详尽的知识点,使其更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各大院校在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时,既要重视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也不能忽视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教学,要使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从教材、课堂和实习单位等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尚生锐.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李路.基于行业需求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

[3]黄薇薇,周海燕,沈非,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贺丹.基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

[5]龚花兰,屠静芳.高职院校食晶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6]白晨,王淑珍,黄玥.食品安全内涵需要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建设中的理解与认识[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

[7]杨爱萍.从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

[8]严雅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学园,2015

[9]张帅.浅谈中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10]甄少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3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3

1.国外现状。环境卫生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趋势是构建统一的服务市场,实行公共服务作业民营化。英国、法国、瑞士,其环卫运行模式都打破了行业垄断,采取环卫部门民营化或部分民营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德国的环卫事业是由政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加拿大环卫事业则是由政府协调,允许国内的部分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卫标准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机构,尽可能的将环境卫生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成功典例之一,新加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采用私营化、招投标、产业化、公开化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方式[1]。日本的环境卫生也是亚洲国家中做的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卫事业是以政府组织为主,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参与作为补充。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全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积极创新,加快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发达程度的表现,城市的环境卫生事业作为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准之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环卫工作管理的各种要素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例如,建立资料库收集所有环卫事件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直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报告非法丢弃垃圾事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环卫工作的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杜绝责任推诿,同时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可以随时关注并参与环卫工作的评价。环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通讯、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渠道,从而加快城市环卫事业现代化的进程[8]。#p#分页标题#e#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4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环境卫生建设却明显滞后,农村污染严重,卫生环境明显落后于城市卫生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的环境卫生规划问题,已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来解决。   1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成因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活垃圾、污水、人及牲畜粪便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业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生活污染和城市污染叠加,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的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1.1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1)由于大多数居民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于房前屋后、农田边、水塘边和马路边,很少送到垃圾处理厂,导致垃圾污水处理达不到无害化要求。   2)由于卫生厕所还没有在我国农村普及,粪便的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要求。大部分农户家庭仍然是设施简陋的老式厕所,这种厕所防病效果不佳,使浅层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危害了村民的身心健康。   3)由于垃圾随意堆放,夏季腐烂发臭,造成蚊蝇孳生,如果遇到雨季,腐烂的垃圾蚊蝇随着雨水留进农田,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还有许多垃圾堆放在河沟池塘边,直接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4)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村庄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居民私搭乱建,住房与道路、排水、公厕设施不配套,影响了后续的建设和发展,更危害了环境卫生规划。   5)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陈旧,如化便池、垃圾收集容器等,都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垃圾收集工具太过简易,密闭效果、防漏效果都很差,加之乡镇垃圾收集系统刚刚处于启动阶段,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的期望还有所差距,导致卫生环境规划受到制约。   6)近几年来,由于环保原因,我国了限塑令,很多一次性塑料制品悄悄的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有些企业和个人,贪图眼前利益,不顾农村的环境卫生情况,将生产和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这些外来的垃圾也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7)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是难以改变,大多数居民中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方式,院子内杂物随意堆放,随地吐痰,牲畜散养,招来很多苍蝇蚊虫,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农村环境卫生的规划,更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1.2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成因   1)资金缺乏。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农村环境改造的关键因素,由于资金短缺,我国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配备、管理能力都跟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导致了农村卫生环境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2)部分领导干部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我国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够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上过于消极,重视当前效益,也给农村环境卫生规划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3)缺乏技术支撑。由于农村的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处理难度很大,而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如今的处理要求,需要使用更新的技术。   4)突击整治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我国强调“村容整洁”,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不定期的突击整治,农村在环境整治和设施配置等方面也有所投入,但是缺少后期的维护,从而导致检查评比过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不能实现长效管理。   5)村里缺乏宣传教育,农民环保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疏于管理,没有很好的对农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加之农民普遍缺乏环境卫生保护意识,认为环保是干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致使农村环境卫生无法长期保持。   2借鉴城市规划经验农村环境卫生规划要点   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规划好农村的环境卫生,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规划好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1)因地制宜的制定村镇环境卫生综合规划方案。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计划,健全乡镇级卫生管理机构,做到村容整洁,牲畜不再散养,配备好基本的环卫设施,环卫制度和保洁队伍,确保路面干净平整,垃圾定期及时清理,污水排放系统畅通,室内、院内、厕所都要保持通风,整洁,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加强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多渠道筹集资金,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环卫建设和管理的资金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农民的饮用水问题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农村的改水工作,保证让农民尽早喝上自来水,喝上卫生水,以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改厕问题也不能忽视,要大力修建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让农民使用上卫生厕所,养成卫生习惯,过上健康的生活。   4)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网络。将农村、城中村和城郊村的环境卫生纳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确保没有管理空白区域。   5)建立垃圾收集处理制度。垃圾收集处理制度是治理农村卫生问题最直接快捷的办法,要将垃圾集中处理,改变随意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农村的垃圾收集可以借鉴城市的垃圾处理办法,定点收集,定点销毁,还要做到垃圾分类回收,能处理的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就转运到大型垃圾处理部门集中处理。#p#分页标题#e#   6)鼓励农民自己建设环境保护措施。鼓励农民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建设适合于自己家庭的卫生设施,如生态卫生厕所,沼气池等。这样既能补充能源,又能减少污染,减少垃圾排放量。   7)加强科研投入,开发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技术,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   8)注重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共同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培养群众的社会公德。   9)加强集贸市场的管理。集贸市场要纳入统一管理,首先要杜绝乱设摊点现象;其次要落实定点摊位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最后要配置垃圾回收容器和公共厕所,并派专人管理,以保持这些设施的整洁卫生。   3结语   农村的环境卫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在农村环境卫生规划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环卫工资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我们要根据地域特征,适当的规划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从最基本着手,从垃圾、粪便、污水处理等最简单的问题着手,解决环保问题。同时还要不断的在干部和群众中普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调度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5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环境卫生建设却明显滞后,农村污染严重,卫生环境明显落后于城市卫生环境,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的环境卫生规划问题,已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来解决。   1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成因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活垃圾、污水、人及牲畜粪便随处可见,与此同时,大量的工业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生活污染和城市污染叠加,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的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1.1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现状   1)由于大多数居民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于房前屋后、农田边、水塘边和马路边,很少送到垃圾处理厂,导致垃圾污水处理达不到无害化要求。2)由于卫生厕所还没有在我国农村普及,粪便的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要求。大部分农户家庭仍然是设施简陋的老式厕所,这种厕所防病效果不佳,使浅层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危害了村民的身心健康。3)由于垃圾随意堆放,夏季腐烂发臭,造成蚊蝇孳生,如果遇到雨季,腐烂的垃圾蚊蝇随着雨水留进农田,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还有许多垃圾堆放在河沟池塘边,直接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4)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村庄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居民私搭乱建,住房与道路、排水、公厕设施不配套,影响了后续的建设和发展,更危害了环境卫生规划。5)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陈旧,如化便池、垃圾收集容器等,都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垃圾收集工具太过简易,密闭效果、防漏效果都很差,加之乡镇垃圾收集系统刚刚处于启动阶段,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的期望还有所差距,导致卫生环境规划受到制约。6)近几年来,由于环保原因,我国了限塑令,很多一次性塑料制品悄悄的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有些企业和个人,贪图眼前利益,不顾农村的环境卫生情况,将生产和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这些外来的垃圾也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7)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是难以改变,大多数居民中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方式,院子内杂物随意堆放,随地吐痰,牲畜散养,招来很多苍蝇蚊虫,这些因素不仅阻碍了农村环境卫生的规划,更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1.2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成因   1)资金缺乏。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农村环境改造的关键因素,由于资金短缺,我国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配备、管理能力都跟期望值有较大差距,导致了农村卫生环境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2)部分领导干部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我国农村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够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上过于消极,重视当前效益,也给农村环境卫生规划造成相当大的困难。3)缺乏技术支撑。由于农村的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处理难度很大,而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如今的处理要求,需要使用更新的技术。4)突击整治现象比较普遍。由于我国强调“村容整洁”,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不定期的突击整治,农村在环境整治和设施配置等方面也有所投入,但是缺少后期的维护,从而导致检查评比过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不能实现长效管理。5)村里缺乏宣传教育,农民环保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疏于管理,没有很好的对农民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加之农民普遍缺乏环境卫生保护意识,认为环保是干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致使农村环境卫生无法长期保持。   2借鉴城市规划经验农村环境卫生规划要点   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规划好农村的环境卫生,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规划好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   1)因地制宜的制定村镇环境卫生综合规划方案。我们要根据地域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计划,健全乡镇级卫生管理机构,做到村容整洁,牲畜不再散养,配备好基本的环卫设施,环卫制度和保洁队伍,确保路面干净平整,垃圾定期及时清理,污水排放系统畅通,室内、院内、厕所都要保持通风,整洁,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加强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都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多渠道筹集资金,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环卫建设和管理的资金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3)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农民的饮用水问题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农村的改水工作,保证让农民尽早喝上自来水,喝上卫生水,以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改厕问题也不能忽视,要大力修建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让农民使用上卫生厕所,养成卫生习惯,过上健康的生活。4)健全环境卫生管理网络。将农村、城中村和城郊村的环境卫生纳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确保没有管理空白区域。5)建立垃圾收集处理制度。垃圾收集处理制度是治理农村卫生问题最直接快捷的办法,要将垃圾集中处理,改变随意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农村的垃圾收集可以借鉴城市的垃圾处理办法,定点收集,定点销毁,还要做到垃圾分类回收,能处理的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就转运到大型垃圾处理部门集中处理。6)鼓励农民自己建设环境保护措施。鼓励农民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建设适合于自己家庭的卫生设施,如生态卫生厕所,沼气池等。这样既能补充能源,又能减少污染,减少垃圾排放量。7)加强科研投入,开发垃圾就地处理的新技术,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8)注重对村民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共同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培养群众的社会公德。9)加强集贸市场的管理。集贸市场要纳入统一管理,首先要杜绝乱设摊点现象;其次要落实定点摊位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最后要配置垃圾回收容器和公共厕所,并派专人管理,以保持这些设施的整洁卫生。#p#分页标题#e#   3结语   农村的环境卫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在农村环境卫生规划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环卫工资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我们要根据地域特征,适当的规划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从最基本着手,从垃圾、粪便、污水处理等最简单的问题着手,解决环保问题。同时还要不断的在干部和群众中普及环境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调度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6

横沥镇位于东莞市东部,面积50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委会,1个社区,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20万。多年来,横沥镇积极创造优良的投资软硬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商贸服务业协调发展,城市建设与人文生态同步推进的发展格局。横沥是一个祥和美丽的生态之镇,一直以“宽、洁、绿、美、净、通”作为打造“魅力横沥”的标准,使城市环境不断优化。自90年代初,横沥就按照高起点要求制订了全镇的城乡建设10年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一河两岸”、“一环两直”、“八大中心”,大力发展新城区,改造旧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整个城市发展的框架基本形成。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横沥的中心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10多平方公里,镇内等级公路1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城市生活中心区、生态旅游区、工业园区布局合理,新城中心区“一河两岸”商贸圈正日益成为对周边镇区具有辐射效应的城市名片。横沥镇全镇的绿化面积为977.2公顷、覆盖率为27.2%,并于2003和2009年成功荣获“广东省卫生镇”、“国家卫生镇”的称号。

2.横沥镇市容环境卫生存在问题

近年来,横沥镇在整治环境卫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继创建省卫生镇的成功后,一鼓作气,加大整治力度,于2008年完成创建国家卫生镇的各项检查及验收工作。大大提升了横沥镇的市容环境卫生及城市形象。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环境卫生整体工作推进缓慢,局部工作出现倒退现象。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也必须有机协调、共同推进。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尚未完全理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环卫工作虽然是横沥镇环卫所为主,但许多公共设施却有自己的主管部门,如绿化带、河道、公交站牌等就分别涉及园林公司、水利所、公交等职能部门,有的一个点就牵涉到几个部门、涉及的部门越多,责任就越难以落实。如在绿化管理方面,道路的绿化带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的损坏和美化的修剪,损坏的绿化带及修剪后成堆的绿化垃圾没有及时的处理,而管理责任在园林公司。

2.2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

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在街上随意散发宣传资料,随意乱张贴等“六乱”现象较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市民不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投放、倾倒垃圾,扫垃圾出门、高空乱扔乱抛垃圾、乱丢乱倒垃圾现象经常发生;二,“城市牛皮癣”源头难于根治,乱张贴、乱涂写屡禁不止、清后反弹现象普遍;三,建筑工地车辆带泥上路和散体物料运输污染道路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流动摊档、夜市档不按要求设置箩框扫把,摊档周围乱丢杂物、乱倒油污、随意摆卖现象严重;五,宅基地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现象严重,致使卫生死角普遍存在;六,移动招牌、户外广告违规设置,乱摆放、乱吊挂现象难于管治。七,在垃圾清扫、保洁方面,从横向看,主街道较好,小巷道较差;从纵向看,在节假日、重要会议、领导视察时段,环卫部门和村临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突击性环卫大整顿,时效性强,而有效性却短,常常是“一抓就紧、一放就松”,呈现出一种断层状态

2.3环卫设施陈旧、老化

近年来,政府和主管部门虽然加大了对环卫设施的投入,但由于环卫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环卫设施仍然存在不足。目前环卫所有车辆17台,其中垃圾运输车14台,扫路车1台,洒水车2台。属于报废车而仍在使用的垃圾运输车2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维修,不仅增加运行成本,而且影响工作效率,;无牌无证车辆4台,根据市的要求,相对情度上已不能使用;垃圾运输车辆中的吊臂车只有1台,担负着全镇8个垃圾站的清运任务,工作量大,容易使车辆进入老化状态且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现横沥镇有垃圾中转站20个;垃圾压缩站8个,且工厂企业每年以数十计不断增长,垃圾的清运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导致垃圾留城时间延长,加之垃圾运输车辆和一些垃圾中转站的陈旧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垃圾的及时运送和处理。

2.4环卫工人的素质问题

环卫行业历来是社会弱势群体较集中的行业,环卫工人的工作又是最辛苦的、最默默无闻的,收入相对较低。由于传统观念和世俗的偏见,一般进环卫工作的大多数是能力差、文化程度低、家庭生活困难、再就业能力弱的人。目前,横沥镇的所有环卫工人中,绝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技能与思想认识方面都需要加强。

2.5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横沥镇除了少数主要干道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外,一线清扫保洁人员仍是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辆手推车,工作方式还很落后,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而且环卫工人每天必须普扫两次以上,白天还要维持路面的干净。环卫工人长时间、频繁地出现在马路上。正因为如此,环卫工人的职业危险性也成倍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市道路大量拓宽改造后,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环卫部门对主要马路一般实行16小时保洁、重点路段一般实行18小时保洁。效率低下的条件下更是会增加很多交通隐患!在繁华路段人流量、车流量大,却是环卫工人保洁的重点,环卫工人需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穿行将其拾起,增大了环卫工人的危险性。

2.6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加强市容管理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法规,不仅规范了政府机关、普通居民的行为和义务。而且规范了各级依法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中,存在着专业人员不专,不懂法,不依法的普遍现象,职能单位、职能部门在管理和建设城市中的角色混乱,管理混乱,任务不清,职责不明,管理跟不上,法规约束不到位。

3.原因分析

3.1政府职能定位欠准确

1)分管不明。

根据市政府的职能分工,东莞市城市管理局是市容环境卫生的行政主管部门。但目前,横沥镇还没有与东莞市城市管理局对口统一的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归属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管理,形成“双层”管理、“多头”管理的现象,致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规范和工作要求无法落到实处。人为造成了政令不畅通,部门之间配合不完善,责权利不明确,管理责任制度难落实等情况。从而导致政令落实不下去,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

2)大包大揽致使工作体制缺乏活力。

横沥镇政府从人力、财力、管理等全部牵头负责。环卫管理体制带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环境卫生工作的产业化和企业化程度太低,从而制约了公众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和程度。

3.2资金不足

专项环境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广,严重制约了横沥镇的环卫事业的发展。像环卫工人待遇不高,致使劳动积极性不强,责任感不强。同时也制约了镇环境卫生事业的机械化、科技化发展,设备维修跟不上,奖惩措施力度不够。

3.3宣传不到位

1)对于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条幅和电视台进行宣传。这两种宣传方式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监督和保持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2)对于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转变教育不足。

不少中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监督无效、责任不能有效落实,分管工作不积极。

3)环卫工人技能的培训与思想认识的提高不够。

环卫工人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很多的问题能够由他们最先发现。而对于他们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在卫生保持和垃圾处理上效率低,出现纰漏环节多,而且缺乏最及时有效监督。

由于横沥镇对“六乱”行为处罚相对宽松,执法、处罚难以到位,而市民对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了解不深。因此,很多人对这些恶习陋俗并不重视。

4.关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和文明程度首先体现在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洁优美。针对目前横沥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

4.1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深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改革

1)要理顺市容环卫管理体制

细化责任区划,建立一个精干、高效、能够切实担负起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指挥、协调、监督等职责的管理机构。责任细化落实到人,并且将干部的考评与多对应环卫职责完成情况想挂钩。

2)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的管理

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为架构的城市垃圾处理投资新体制,增辟资金来源,加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政府资金投入不断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要全面实行城市垃圾有偿服务收费制度,尽快建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补偿机制,达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目的。同时,面向社会,利用环卫设施点多面广影响大的优势,采取共同投资大家受益的原则,不断推动环卫设施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3)加强环卫工作的规划。

环卫工作所牵扯部门广泛,工作的连续性要求高,工作要求细致全面。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应该全面评价和分析全镇上下的环境卫生情况。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规划。原则上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比如厕所的建设位点选择,垃圾收集运输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密集性高低。

4.2营造氛围,大力加强环卫工作宣传力度。

宣传工作在环卫工作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城市环境卫生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但更离不开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及其劳动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环卫部门应该立足本职工作,会同政府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等,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宣传颂扬环卫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环卫工人默默奉献的精神面貌,热情讴歌环卫工人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支持环卫工作、尊重环卫工人、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氛围,打造出一个人人理解、支持和关心环卫工作的和谐氛围。

2)群众参与环卫工作中有着决定成败的作用。

要通过电视、报纸、条幅、社区宣传栏、家庭宣传小册子、镇中小学学生宣传教育等等方式将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得深入人心,让群众能够充分看到环卫工作的切身益处。并且将垃圾分类、垃圾收集、环卫设施保护和环卫工作监督的工作进行深入浅出的指导性宣传。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3)管理工作是贯彻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要让管理干部在思想上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其专业性、技巧性、规范性的现代管理理念与行为。将监督与实干的精神贯彻上下!

4.3加大城市环境卫生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培训环境卫生人才,提高环境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随着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内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把行业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着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既要继续发扬以时传祥为代表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发挥环卫作为窗口行业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队伍的服务水平,又要以环卫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并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吸取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推动行业作业的机械化、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在具体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改善环境卫生作业环境,提高环卫机械化水平,实现环卫作业高水平、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减轻环卫职工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垃圾处理是环卫工作的重头戏,只有引进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改变当前垃圾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制约!将垃圾处理事业向着二次污染低、成本低、效率高、收益高发展!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7

关键词:学校卫生;管理;对策

1工作现状

据“全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统计,截止2018年12月31日,我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587所,其中高中32所,初中230所,小学319所。在校学生79.28万人。卫生室(保健室)321个。卫生技术人员和专兼职保健教师889人。近年来,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全面开展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存在主要问题

2.1传染病防控管理

个别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学校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能落实[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我市中小学校卫医室(保健室)配备数量仅为标准的二分之一(321/587),卫生技术人员和专兼职保健教师平均数为在校生的千分之一(889/79.28万)。导致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全市没有建立学校卫生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巡查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学校卫生工作则更多停留在文字上。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普遍存在涉及范围不全面,规定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使得学校卫生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3]。

2.2生活饮用水管理

生活饮用水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农村学校。部分自建设施供水的学校,因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无《卫生许可证》。部分采用分散式供水方式供水的学校无相应的消毒设施。虽然我市学校大多给学生提供开水,但供应量达不到每个学生每天500~600mL的需要量。部分学校多年来坚持对校内生活饮用水开展检测,但在检查中发现检测项目不全,尤其是缺乏对变动性较大的细菌学项目检测,《检测报告》对学校饮用水管理的参考作用实际效果不明显[3]。

2.3教学、生活环境管理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中,“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大部分重点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多,教室和宿舍少,人均面积不符合卫生要求。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之间距离小于2米,教室内横向、纵向通道小于0.6m。部分学校课桌椅为一个型号。部分学校教室照明灯不足9盏,安装高度、方向不符合卫生要求。全市所有学校均未开展教室空气质量检测。多年来,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学校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卫生部门一直未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测。多年来,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4]。即使个别情况下,卫生部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也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2.4学生健康管理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各县区在落实此项工作中,出现体检项目和标准不统一、资料收集和分析不统一的情况。有些学校即使开展健康体检也不建立管理档案,有些学校甚至不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从而导致学校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3对策

3.1组织宣传培训

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会议、讲座等手段,使学校、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和认识的学校卫生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校卫生工作的参与者普遍树立“健康至上”的观念[5]。

3.2强化责任意识

卫生部门是学校卫生的监督指导者。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开展监督检查,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争取教育部门配合。教育部门是学校卫生的管理者。要把学校卫生列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积极协助卫生部门监督指导,认真对待存在问题,督促学校落实整改措施;学校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在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下,学校也应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重成绩、轻体质”的教育模式。建立完善各项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依靠自身条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设施,杜绝学校卫生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的现象,真正将卫生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卫生、健康的成长环境。

3.3依法开展监管

虽然我国现行的学校卫生法律体系尚需完善,但现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和范围。尤其是对各个学校的教学环境卫生及传染病防控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对没有达到相关规范质量标准的学校要依法进行处理,并督促其落实整改。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钟辉.郭中起.杨金锁.闫力建.河北省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管理对策探讨[J].动物医学防制,2014,30(2):234.

[2]丁玉荣.学校卫生监督的现状与发展[J].健康前沿,2017,26(3):267-267.

[3]杨绪刚.商丘市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5,(1):14-15.

[4]张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疗信息文摘,2015,75(15):176.

城市卫生管理范文8

随着卫生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企业档案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作为卫生监督人员,急切盼望企业卫生监督档案能在卫生监督工作中起到应有作用,但现在各地企业档案不统一、不规范,虽然在装订和书写方面能够做到完整、有序,但档案要求填写的内容不全,缺少信息量,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根本起不到监督人员了解企业,掌握企业基本状况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适当扩充档案的有用信息量,使之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发挥作用,仅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为例,谈一下档案的实用内容与保管使用。2011年5月1日,重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实施,把卫生管理档案工作以卫生规章的形式明确下来。但是,《实施细则》只是笼统列出九项内容,笔者在《实施细则》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内容框架内,从实用的角度和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细化和整理完善,其他类别和行业仅作参考。

1档案内容

1.1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作为审批档案,应该是企业档案的一类重要内容,应按申请书所列项目,提供给监督员,申报材料栏应有以下内容:①企业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②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材料。③企业卫生管理制度、突发应急报告制度。④公共场所平面布局图。⑤单位地理位置图。⑥卫生设施,包括各类消毒设施——消毒间(区域),红外线消毒柜(容量)、蒸汽消毒柜(容量)、消毒药种类、数量、保存期限等;“三防”设施——纱窗、纱门各多少扇(平方米)、鼠夹数量或鼠药(名称、品种、数量);个人卫生设施——工作服、帽、套袖、流水洗手、水龙头个数等,封闭保洁柜每个容积、个数等。

1.2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的项目有:企业名称(全称)、地址、经济性质、电话、法人代表(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联系电话、身份证号、职(员)工总数、从业人员数(男、女各多少人)等资料。具体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①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表:单位名称、经济性质、单位负责人、法人代表、单位详细地址、电话、员工总数、直接从事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数、单位面积等。②营业执照复印件。③单位组织代码复印件。④法人代表(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要求确认)。⑤卫生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要求确认)。⑥卫生许可证申请表资料(审批档案)。⑦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公示牌复印件(量化分级的复印件)。⑧公共场所平面布局图,要求标出以下设施位置:厕所、门、窗、防蚊防蝇设施位置、柜台或床位等,排风扇、消毒间或设施、洗手设施的位置等(要求用图标进行标注)。⑨单位地理位置图(标出场所的所在地临近街路的名称、四邻名称、门牌号等)。⑩单位人员名册(分岗位)。⑾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复印件或名单(3人及以下提供复印件、3人以上提供名单)。⑿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报告(有资质单位的监测数据)。⒀客用化妆品索证资料(要求确认)。⒁客用消毒产品索证资料(要求确认)。⒂桶装水索证资料(要求确认)。⒃其他卫生用品索证资料(要求确认)。⒄各类卫生监督执法文书。⒅每年对公共场所的整改报告。⒆各项管理制度(证照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贮存制度、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公共场所自身检查制度、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卫生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1.3卫生许可证年检、换发、从业人员体检培训情况动态变化卫生许可证年检、换发包括的内容为:①卫生许可证年检、换发的日期。②有效期(起止日期)。③卫生审查日期。④期满换证日期。⑤经办监督员姓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情况动态变化包括的内容为:①新办许可证时情况(第一年、第二年以此类推)。②体检不合格调离情况(调离时间、调离人数、调离决定书文号)。③变动情况(新增、减少人数、时间)。从业人员详细情况包括体检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体检单号、结果。

1.4单位地理位置图和平面示意图单位地理位置图应标明单位所在具体位置:***街(路)门牌号、四邻名称等项以确定具体位置;平面示意图应该用图标标明整个单位各个部分位置、面积(长、宽)上、下水位置,排风位置(功率大小)消毒间、保洁柜位置、更衣间厕所位置面积,门窗位置、朝向等内容。

1.5监督文书情况环境及消毒效果监测:①采样单;②委托单;③报告单;④评价书并按要求把卫生监测结果报告单送给被监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