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教学研究3篇

平面设计教学研究3篇

平面设计教学篇1

一、引言

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理念,在不同时代、不同专业和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内涵与表现。现代中国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他们用自己的手艺、技术、奉献诠释了当代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是要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素养,在中职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这对于制造行业转型和中华民族复兴均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起步较晚,但进步速度很快,不同层次岗位均需要一大批平面设计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熟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但很多中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他们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这也是这些国家取得制造业升级成果的重要秘诀。中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始终处于较低层次,学生往往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职业教育,毕业生普遍缺少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既能提升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又能实现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表现出更强竞争力。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呈现出从业者对工作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和道德品质,即劳动者能够保持专注和专业,在工作中自我提升并开拓创新,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工作效果,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尝试和积极创新创造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与作品。不同专家学者对工匠精神内涵认知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国家在具体定义方面也存在差别,总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品质、技能和职业道德。

(二)工匠精神价值

工匠精神是德国工业取得奇迹的重要基础,德国工匠对工作程序规范和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德国产品质量极高,这也为德国制造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良好声誉。而美国的工匠精神使得他们的产品不断创新,苹果手机就是美国制造的杰出代表。日本的工匠精神则体现出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事业,日本拥有为数众多的百年企业,他们长期制造研发某个产品并将其不断优化改进,在细微领域做到了极致。纵观发达国家的工匠精神,能够发现工匠精神使得他们在各个行业创造出非常优秀的产品并实现了工匠技能的价值最大化,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国家创造了社会影响。中国拥有很多名扬海内外的优质产品,但是始终未能摆脱仿造、低端的标签,中国制造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依托工匠精神塑造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中职人才培养进程中要积极融入工匠精神,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使得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够全面融入工匠精神,重点提升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全面贯通。

三、中职院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引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技术岗位人才的专业水平。《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明确要求在职业人才培养中要积极融入工匠精神。理论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学习、就业指导、毕业考核等等环节均需要秉承工匠精神,这也是人才培养思想、技能和标准完全统一的重要标志[1]。

(二)有效提升学生技能

通过对平面设计行业用人单位展开调查和分析表明,用人单位对平面设计岗位应聘者的主要要求包括较强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办公软件熟练应用能力、设计软件操作能力、包装设计招贴海报宣传画册效果图等等设计能力。工匠精神与用人单位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不谋而合,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有创新力、操作技能更加娴熟、设计质量追求趋于完美。在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下,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工作之中用工匠精神要求和约束自己。例如在平面设计软件实操课堂上,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不仅完成实操训练,也会独立进行重复训练提升熟练程度[2]。

(三)持续保障教学质量

“匠心”是赢得质量的根本,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将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在面对工作时保持更高要求。精益求精是激励广大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和永攀高峰的根本,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能够让教学更有活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动力,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质量提升。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改革要重点突出工匠精神,坚持以工匠精神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四、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中职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各类办公软件和设计软件,独立完成广告设计、图像处理、书籍装帧、创意设计等等工作。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持续优化中职平面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思维,不断追求技艺的提升,并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持续优化改进设计成果,能够详细而清晰地阐述设计创意并且分析创意内涵。在技术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需要熟悉现代平面设计需求,重点关注广告媒介和广告技术手段,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设计软件,在工作之中能够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在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后,他们将会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高新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学生能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更强竞争力[3]。

(二)中职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定位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主要进入广告设计公司、出版社、印刷厂、婚纱影楼,负责广告设计、图像处理、书籍排版、印刷拼接等等技术类工作。工匠精神的引入使得学生们更加真切感受其价值与内涵,提升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定位,明确自身价值,提升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并不是作图工匠,他们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工作中展现出创意思维,坚持作品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要避免简单模仿或照搬,而是要在创作中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满足平面设计的需求。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要坚持以中高级技能人才为培养方向,持续提升学生的技能等级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提供有效支持。

五、工匠精神视域下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改革重点探索

(一)坚持以技艺为教学先导

平面设计教学中引入工匠精神,首先要从学生的技艺锻造入手,强调技能发展和技能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改善实训效果。为了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可以开设各种主题的实践工坊,由在某个领域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支持者引导,围绕预设主题展开研讨和实践,这也是创意工坊的重要表现方式。相比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而言,实践工坊模式具有形式、内容、地点非常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全面参与调研、讨论、实践,这也成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重要途径。实践工坊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师生,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工坊内展开实践活动,在实践之中,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中职院校也可以积极与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的全面整合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通过流程的全面梳理和整合,完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将建立工匠精神培育环境,在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下,双方的合作项目将逐渐内化于人才培养,工匠精神通过设计实践将得到价值全面显现。学校在校企合作之中可以聘用企业工程师开展协同教育,借助学校平台展开多样化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工匠精神意识均将得到有效提升。“三位一体”的产学研模式在教学之中应用,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工作,提前适应社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之中有效强化工匠精神。产学研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激发创作积极性并挖掘学生潜能。教师、学生及企业共同围绕设计方案和设计成果展开讨论和分析,从生产实际出发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量化数据和直观成果检验实践成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

(二)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熏陶

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在学生的自我驱动下完成,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工匠精神培养将职业道德作为核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行为规范的底线,也是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更是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将平面设计教育的信念和价值建立于职业素养基础上,避免平面设计同质化、抄袭剽窃现象的发生。通过道德教育和宣传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同时在工作中保持初心。工匠精神更需要具备专注、耐心、坚持、敬业和创新等等品质,这也是中职院校推动工匠精神发展的根本。中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激活学生对技能的追求,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平面设计专业要坚持以名师和名匠为楷模,在课堂和校园积极宣传中外名匠的优秀事迹,学校可以邀请“大国工匠”在校园讲座,持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随着平面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平面设计人才必须传承优秀文化并实现设计创新,这也是新时期工匠精神对创新创造的呼唤与需求。工匠精神培养是当代历史使命的需求,中国积累了宝贵的工匠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对于“大国工匠”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实现设计与文化的融合,开展跨专业、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教育,为平面设计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和师资力量。通过多学科和多专业的教育融合改善教学活动,突破固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学科资源的全面融汇,保证教学的开放性和前瞻性。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关注学生的差异,构建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有效完成工匠精神的培育。

(三)坚持双师协同优化师资

双师型队伍建设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积累经验提升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中职院校与企业展开合作邀请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双师协同模式的建设和完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平面设计教学活动。中职院校通过精心选聘,能够获得大量拥有真才实学的教师,有效完善师资队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双师协同实现了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的全面拓展。以工匠精神为培育目标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企业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践项目密切相关,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能够实现学习与实习的混合,优秀教师队伍的建立对于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总之,工匠精神不仅是将技艺掌握娴熟,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细节不断的精雕细琢,力求完美。工匠精神对技艺的不断自我反省,寻求持续改进,体现了创造之人的职业追求和高超技艺。工匠精神的培养直接影响国家一代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及时弥补人才培养模式中工匠精神的不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郑凤雏 单位:常州幼儿师范学院

平面设计教学篇2

平面设计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在职业教育中接受平面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核心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专业教师不能死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一、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不够创新

传统职业教育是一种定量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刻板的教育方法。大部分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都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上是被动模仿,没有积极的询问动机,并且学生提交的设计作品都是相同的,缺少创意。

2.教学对象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职业教育的改革为扩大校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引起了一些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学生而降低入学门槛的现象。这些学生的文化水平通常较低,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以至于学生的整体基础是不均衡的。

二、平面设计教学的应对策略

1.用实用化的教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以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图形设计为例,图形设计是一项非常主观和创造性的工作,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处理软件越来越强大。即使没有设计,人们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轻松表达艺术思想。但是,对于平面设计教育来说,即使是识别功能强大的软件,它也只是设计师的工具,并不能替代人类设计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手绘草图是设计师多样化思维和创造性表达所独有的。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的重点应放在改变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上,在每个项目设计前,都要求学生用手绘设计图,进行头脑风暴,增强学生的手绘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营造更加专业的学习氛围。

2.强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专业化素养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结合设计行业的最新要求,发展研究型校本与设计公司合作的教材,强调专业性,尤其是实用性。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教材定位上。教师应系统地分析图形设计专业领域的工作导向要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通常是从事广告设计、室内外广告牌制作等领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合作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使用设计软件的能力。第二,在内容选择上。教材应包括平面设计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专业核心素质,还应突出行业特点,强调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强调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及工作流程,确保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第三,在组织部署上。教材的组织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化概念,科学地安排从简单到复杂,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职业发展规律的内容。

3.采用多样方式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使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从而营造出灵活、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有效利用讨论方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平面设计教学,并鼓励学生利用团体活动和课堂讨论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如在教学“平面设计软件”时,教师可以使用项目法指导学生应用和学习相关软件。教师先专注于糖果等零食的包装设计,然后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地提供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简而言之,平面设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核心专业能力的人才,这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合作,才能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洪课 单位:江苏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平面设计教学篇3

在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下,现代职业院校教学资源整合更加顺畅,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真正解决了高职院校在地域、时间以及硬件上存在的教学短板,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不利因素。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的运用也对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是很大的考验,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校企的深入合作,搭建网络教学的资源平台也都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思考和重视的。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下,职业院校只有以包容、交互、开放以及共享的一种全新态势去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要求。而放到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借助网络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好地推动平面设计教学的开展,增加学生参与平面作品创作的机会和频率,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于平面设计的尝试、摸索以及完善,实现平面设计教学的交互式开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平面设计的学习中去。

1当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现如今,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上模式相对单一,往往都是采取的程式化的课程教学设置,课时量虽然多,但是教学上的创新不足。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上以基础课、专业课和史论课为主,虽然按照必修、选修等方式来规定了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但是课程内容基本上变化不大,课堂教学也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因此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空间狭小,并且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这就使得当前职业院校开展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效果不佳,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信息技术带来的是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而平面设计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时代的发展使得平面设计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类型越来越丰富,特点越来越鲜明突出。而这些变化也在影响着当前职业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如今的平面设计强调的是设计作品是否能够迅速完整地传递整体的信息,更多的是运用数字化设计理念和综合性的设计方法,以视觉冲击的语言形式去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接纳方式。因此基于这一点,在平面设计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内容上以及教学的方法上都需要进行创新和改变,这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是一大教学的考验,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当前的时展认知去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促进平面设计课程的改革创新。

2平面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特点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所带来的是全球各个行业领域的全面改革。平面设计的作品本身就是信息时代下信息传递的重要产物,因此把握平面技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特点是平面设计师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素材来源以及展示方式,平面设计跟信息技术的结合也是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途径,信息技术给平面设计行业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设计软件以及应用的创新,同时还给平面设计带来的了新颖性和科技性,让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有欣赏性价值。

2.1平面设计作品具有新颖性

现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由此推动着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宽泛,从原本的二维平面作品到现如今基于信息技术所设计出来的三维立体作品,不仅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同时其所带来的新颖性特点也是信息时代赋予平面设计的独特属性,通过对相关平面设计软件的运用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了升华,从而让平面设计更具有思想性,给人一种全新独特的视觉观感。

2.2平面设计更加具有科技性

信息时代下的平面设计作品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样,其借助科技元素所展现出来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特点更容易贴合于人们的认知,更容易被人接受。本身信息技术就属于科技范畴,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科技的发展,而平面设计的这种科技感其实就是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全面创新。

2.3平面设计作品更加具有欣赏性

信息技术带给平面设计的不仅仅是新颖性、科技性,同时还让其具有了欣赏性的特点。信息技术使得平面设计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变得更加新潮更加前卫,甚至平面设计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宠儿。在融入了科技元素之后,平面设计不再拘泥于简单的色彩搭配,而是以更丰富多元的色彩配合三维的动态结构展示,带给人们真实感以及丰富感,平面设计作品不仅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冲击,还能够结合声音以及三维触感来丰富人们感官上的体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平面设计教学借助信息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参与获得满足感,推动课堂影响力的提升。

3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3.1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中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同时信息技术给院校教学带来的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借助信息技术来制作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课件是十分重要的。平面设计的专业学生更多地需要掌握的是绘画知识、构图知识以及色彩搭配等基础的平面设计知识,而每一个学生因为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等,不能够完全按照相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因此在开展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的时候,通过制作针对性的教学课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平面设计知识,同时教学课件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学习、反复观看来查缺补漏,发现自己在学习中没有掌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软件《Photoshop》,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以教学命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是传授相关工具调整图片的方法,没有注重结合信息化的课件来开展教学指导,导致的就是课堂整体的氛围十分沉重,教学上给人一种无趣感,学生就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的创新教学,则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旧照片进行翻新,确定教学的主题,同时引导学生就PS自己的照片制作相关的视频,既培养了学生熟练运用《Photoshop》平面设计软件,又向学生传授了制作动态平面设计作品的方法,学生全程参与,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推动了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2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发现平面设计学习新方向

就平面设计的课程教学而言,教材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所使用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都是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是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这些教材往往都用了很长时间了,没有及时地进行更新或者重做。但是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现如今的平面设计无论是设计方式还是元素运用都已经跟之前有很大的差异了,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要积极地丰富教学资源,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以便于学生接触和学习到最为前沿更加多样化的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教学视频等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上传自己的教学视频进行内容上的共享等等。在班级或者学校内部可以构建一个网络平台,将教学所涉及的相关教学内容上传上去以便于学生们自行下载学习,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不断地完善和运用起来,从而保证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到更加全面更加新颖的平面设计知识,从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打好基础,为以后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应有的准备。在教学之余,还应该鼓励和要求学生多参与到平面设计项目中去,多进行自我的平面设计创作,禁止抄袭,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提高学生的本领以及对于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能力。

3.3根据现状,搭建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

信息化的平面设计发展必然是未来平面设计的主要趋势。而信息设计融入艺术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趋势,因此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开展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地把握好院校自身的学生情况,根据院校自身教学资源以及专业所处位置来确定具体的平面设计课程改革方向,首先可以整合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平面设计跟信息技术的融合,将原本的平面设计课程跟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一门全新的平面设计课程。或者对于拥有着丰富教学经验以及专业教学能力的艺术类院校而言,则可以将信息设计跟平面设计全面重组,直接创设全新的信息设计专业,以信息技术和平面设计作为该专业的重要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课时,研究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促进信息设计专业的全面发展,贴合时代需求,培养专业的信息设计技术人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这个信息时代下,任何院校开展相关课程都需要融合信息技术。而平面设计课程本身就需要结合信息技术以及对应的信息软件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动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多更加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成为该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信息化背景下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0):226-227.

[2]刘辉.“互联网+”时代下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3):219-220.

[3]沈涵.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9):7199-7200.

[4]耿凌艳.信息社会平面设计信息传播的新体验[J].艺术百家,2011,27(6):261-262.

[5]王茵雪.信息技术环境中平面设计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0(5):68-70.

[6]张童,谭春波.新媒体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10):48-49.

作者:陈宝菁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