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研究3篇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研究3篇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篇1

90后大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当前90后大学生的消费总体以理性消费为主流,但是在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正常需求与盲目攀比交织,物质消费与精神追求共舞,再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使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非理性特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调查选取安徽省淮南市两所高校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各100份,并随机选择20位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最终问卷回收378份,回收率94.5%,其中男生253份,女生125份。调查内容涉及日常基本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人际交往、对学校和家庭理财教育的看法等多方面。

一、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的界定

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性消费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知觉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当物质还不充裕时,理性消费者心里追求的是价廉物美和经久耐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个体难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消费中做出一些违背经济运算法则的不理性的举动。非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认识不足等。具体表现为不知道钱花哪了,钱该怎么花,钱花的值不值。

二、90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表现

(一)盲目消费,缺乏计划性

90后在校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生活尚不能自给自足,他们的生活来源虽然有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兼职和自主创业等多种途径,但90%的同学的大部分日常开支来源于家庭[2]。所以对于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如何分配极大地体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和理财能力。在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当被问到“每月或每学期开学拿到家里给的生活费时,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25.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大吃一顿”,具体原因是为了补偿自己之前没钱花时的“节衣缩食”,或者之前欠同学一顿饭;38.2%的被调查者表示先趁有钱时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或报培训班等等;只有28.7%的同学明确表示先留下日常伙食费和日用品消费,其余的钱会放在余额宝等账户来增值;3%左右的同学选择用余下的钱来购买股票或基金等。由此可见,60%以上的大学生在面对家长提供的生活费时,缺乏合理计划,“今朝有酒今朝醉”。在问及“你是否有记账的习惯”时,69.7%的同学选择“否”。在个别访谈中,接近80%的受访者表示,至少有一次或更多次的出现月底或学期结束没钱花的窘境,只能开口向家里索要或找同学借钱度日。这些问题都反映了90后大学生消费缺乏计划性,不能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

(二)攀比消费,为“面子”工程消费较多

90后大学生年轻气盛,特别是一些男性同学,处处不甘落后,具有极强的自尊心,体现在消费上就是容易盲目攀比,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家庭条件或学生消费的理性原则。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家庭条件并不太好的大学生在面对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过度消费的刺激后,虚荣心膨胀,和同学攀比,在旅游娱乐、穿着打扮、人际交往等方面大肆摆阔,置自身家庭条件于不顾,完全无视父母挣钱的艰辛。攀比风在人情消费、就业消费中表现比较突出。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人情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活中比较普遍的消费开支。同学生日、评了先进,入了党、拿了奖学金、领到兼职工资、找到男女朋友等等,只要是“喜事”,都会成为大学生送礼或出去“搓一顿”的理由。然而“搓一顿”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有的甚至几百或上千,花费相当惊人。当被问及“是否觉得同学间请客有必要时”,有32.6%的同学表示请客“可以增进同学感情”或“人际交往必需”,“有必要”;37.1%的同学表示“请客没必要,但大家都这样,只能随大流”;还有23.9%的同学表示“之前吃过别人的,不请没办法”。由此可见,请客吃饭对相当一部分同学而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被动消费。你请客,我也要请客,而且我请客的档次还要比你高,似乎已经成了大学生请客的一种攀比之风。大学校园里另一种攀比之风表现在就业消费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学生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付出昂贵的代价,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为了增加自己就业砝码,提高面试成功率,在个人简历的制作、个人形象的包装上的开支也水涨船高,有的拍摄个人写真以博取招聘单位注意,有的甚至添置奢侈品牌来包装自己。当前某些高校流行“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才够用,两三千元能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的顺口溜,表现了他们的高消费潮流。

(三)超前消费,忽视自己学生身份

90后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自我意识较为成熟,自我需求也不断扩张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希望以新潮入流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时尚和新潮”消费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以拥有高档电子产品为时尚,以拥有信用卡,“花明天的钱”为时尚。90后大学生使用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在笔者调查的高校中,以理工专业为主,男生比例较高,而男生有对于电子产品情有独钟,于是就出现了在电子产品消费中的高消费现象。在接受调查的90后大学生群体中,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较高,81.9%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其中更有20.5%的学生使用的是苹果等相对高端的产品;手机已然成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其中有近38%的学生拥有两部手机,38.5%的大学生使用的是千元以上的手机,有近11.5%的同学使用的是几千元的苹果或三星系列机。这些高端电子产品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以学习、交际为目的的基本使用导向,有的更是通过借钱或信用卡透支而购买的。高消费成为某些大学生引以为豪的资本,同时也使一些并不富有的学生成为“月光族”或靠信用卡透支的超前消费者。“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他们成为“刷卡一族”。

三、90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心理不成熟

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观的主要因素[5]。90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富裕的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似乎离他们过于遥远,已经被相当一部分同学抛之脑后。从心理上讲,90后大学生虽然已经进入生理成熟期,但心理上仍处在未断奶期。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真正拥有了可以自己支配费用的权力,茫然不知所措,完全没有计划和目的,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行为。另外,一些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也较为薄弱,在面对高收入家庭的学生肆意挥霍的时候,很多同学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的不平衡,精神压力过大。如不能及时化解,会影响到自身身心健康,更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危害社会、危害校园安全的刑事案件发生。

(二)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龄群体的影响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6]。在大学生群体中,确实有部分同学拜金,追求享乐,这些不良思想会影响到身边同学。特别是面对一部分家庭富裕的大学生拥有名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穿着上名牌傍身,经常外出旅游,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甚至是开着汽车来上课的时候,无形之中就给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造成“参照”作用。攀比心理会导致一部分同学盲目地去效仿、去比较,由此导致一些高消费现象的出现。

(三)家庭、学校相关引导教育的缺失

90后大学生虽然已经成人,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仍离不开社会化主体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不能自食其力,父母的收入就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中国父母受传统观点影响,无法做到给已经成年的子女经济“断奶”,宁愿苦了自己,不愿委屈了在外求学的孩子,对于子女的消费要求也会尽量满足,从而导致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觉得钱得之容易,消费大手大脚,毫无节制。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体之一。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要任务,以就业提高为主要考量,却忽略了德育教育内容的完善。教学脱离现实生活,德育教育被冷落,学校无法通过教育手段使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这也是使一些90后大学生无视父母生活艰辛却不懂感恩地节制消费、盲目消费的原因。调查结果也表明,学校在引导教育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在“您所在的学校是否进行过消费教育或其他形式的引导”这个问题上,“经常进行”的比例仅为3.8%,“偶尔进行”的比例为53.2%,“从不进行”的比例高达43%。

(四)社会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其中的享乐主义、攀比之风、拜金主义思想都对价值观、消费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造成了不少的冲击。西方的消费主义消费观也在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方面发挥着它的威力。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这种界定之下,消费主义的实质上是拜物主义。90后大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通过网络了解世界信息,自身接受能力强,容易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在消费主义倾向消费观的指导下,再加之大众传媒的推动,大学生更易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四、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培养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会造成比较悬殊的消费层次。由于来自不同经济层次的家庭,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有较大差别,这种经济差异也必然导致大学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7]。差异悬殊的消费,让部分同学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为赌一口气,往往出现了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有的甚至不惜触犯法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摆阔资金。这种畸形的心理极大地危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校园的安全。所以,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健康的培养,特别是对一些有极端观点的学生,要做到及时疏导,指导和规范大学生以理性而实际的态度参与消费。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一个人的消费观将深深地影响他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8]。大学生群体作为不能完全自食其力的特殊群体,其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这也就使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显得格外重要。正确的消费观的树立,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同努力。学校方面,高等院校要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把理财课程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切实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当作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来抓;家庭方面,需要家长加强和学校的沟通,有计划、有节制地提供生活费,及时过问孩子的生活费的使用,教育孩子多一点理性,少一些盲目和攀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

不良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尚未离开校园,思想仍比较薄弱,缺乏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信念和毅力。所以,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氛围。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内宣传栏等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宣传,形成一种正确的消费舆论和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要充分发挥同龄群体的正面作用,使正确的优秀的消费观念在群体中潜移默化地产生正面影响。

作者:韩萍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篇2

一、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表现

大学生的消费从整体上看,表现出自律、节俭的主流,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不合理消费的情况。

(一)超前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文化不断的变迁。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受到社会上的影响,“超前消费”的热潮开始逐渐的兴起。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甚至已超过一般的上班族,为了一些所谓的面子,攀比、追求时尚、感情投资等,买一些自己根本承受不了的商品。

(二)过度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青年时期,希望通过前卫、时尚来向众人展现自己的个性、青春和活力,同时时刻关注时尚潮流,唯恐自己落后于潮流。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消费频繁,根本没有理财意识,无节制、无计划的进行消费。据调查显示用于购买时尚的衣物、网游花费、旅游、电子产品等消费品时,大多已经超出了自己可承受的支出范围。

(三)炫耀消费

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有时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只是想用自己的高消费,奢侈品消费行为进行炫耀。他们的穿着打扮无不是当下最流行和新潮的款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享受别人的羡慕与恭维。更有甚者,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手机、电脑等一般的电子产品,而是开始选择层次更高的汽车消费。当下,开着名车上学已经屡见不鲜。

(四)情绪化消费

一些大学生的生活极其空虚和乏味,以及一些学生找不到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致使他们将消费作为弥补空虚的手段。特别是对于女同学,她们天性就喜欢购物,更是把购物当做一种消遣和排解寂寞的途径。当她们受到挫折和和伤害时,就把疯狂购物当成发泄情绪、伤财不伤身的最好方式。(五)享乐主义消费。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也涌进我们的国门。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思想糟粕的影响,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把对物质欲望和感官欲望的追求和满足作为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唯一目标。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消费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

二、目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虽然与大学生自身脱离不开关系,但这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引导、学校的教育有关。

(一)大学生自身消费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晚期,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最自我关注日益强烈,渴望给他人以美好的印象大学生在消费时具有从众性、攀比性、时尚性、个性化等心理特征。作为社会的潮流群体,在消费的时候总是有意或无意的受到时尚因素的影响,追求品牌,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同时,因为攀比性与从众性的心理,另一些自信心较弱、自尊心较强的同学很难在消费时再保持着冷静,因此做出一些超出自己实际承受范围的不理智消费。

(二)社会上的“拜金”、“享乐”主义风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思想糟粕也随之进入我们的国门,是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浮躁的风气,即轻视精神重视物质。是一些,鄙视理想,崇尚实惠。这股社会风气冲击了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穿讲究样式,吃讲究营养,住讲究宽敞,行追求豪车,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即时消费、现实消费与贷款消费渐成趋势。

(三)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虽然受高等教育的熏陶,具有理性的思维,但受到社会经历和年龄因素的局限,他们还不具备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的能力,因此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同时,教师在教育中对消费教育的引导不够,对学生缺乏管理钱财、计划钱财的教育,大学生陷入非理性消费的泥潭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家庭消费教育的缺失影响大学生的消费

家庭消费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一个家庭的消费都有其自身的消费习惯、理念和特点,而处于这种生活环境中,家庭特色的消费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才的心愿异常迫切,只重视其智育发展,很少让孩子了解家庭中的经济情况,参与家庭的消费活动,造成了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三、应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对策

目前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仅加重了将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家庭内部之间的关系,而且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滋生,影响其全面的发展。因此急需给予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大学生自我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

正确认识和了解金钱,养成科学的理财习惯。坚持每学期、每月建立开销预算,以防止消费的无计划性。在消费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明确消费标准,理性进行消费。同时,在消费中应当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消费适度原则、计划性消费原则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引导

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青少年。主流媒体应当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引导大学生建立绿色消费观和科学消费观念,同时也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腐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侵蚀,反对当下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从高校周边的小环境来说,学校和政府应该通力合作惊醒清理和整顿,坚决清除一些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诱导因素,还给大学生一个学习、休闲、生活的理想去处。

(三)学校应加强消费观念的教育

首先,各高校应当对本校学生的消费进行研究与调查,积极引导学生对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自我分析与剖解。其次,学校可制定不同的消费咨询与指导机构,对学生的消费进行指导与分析。再次,把大学生消费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来抓,增强大学生的理财和计划消费能力。最后,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内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追求健康的美好生活上来,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四)家长应重视子女消费观的养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即使孩子们的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计划消费,把自己的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子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除此之外,家长也应多与学校进行沟通与联系,了解学校的收费情况与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控制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习惯。

作者:吴浩田 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篇3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自己生活上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中国有1700万名在校大学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绝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独苗儿”,其成长环境和消费行为都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不同。面对繁华的都市生活,大学生出现了种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盲目消费的一面。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表现

“一群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养活了一大群商家。”一位大学教授对当代大学生消费作了精辟地概括。下面除了特殊说明的一些调研数据以外,采用了2006年1月《京津冀地区大学生消费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数据。该《调查》覆盖了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共有9500余名大学生接受了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其特点为消费的随意性强、大手大脚、大把花钱,有些甚至随心所欲,生活奢侈。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一)高消费,重享受

高消费指的是消费水平超过了实际需求或者家庭实际支付能力的一种消费方式。这种情况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调查》显示,一个大学生的一年消费额是我国城市居民年均纯收入的1.1倍,是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的3.5倍。40.5%的人有随身听,12.9%的人有电视机,48.9%的人有自己的电脑,28.7%的人有数码相机,74.7%的人有手机,21.4%的人有CD机,45.5%的人有MP3。据查,手机在大学生中已司空见惯,台式电脑甚至笔记本电脑在大学生中也相当普遍。但是80%以上大学生的电脑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二)追求时尚,盲目攀比

一些大学生不顾自己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产生了与其他同学攀比的畸形消费心理。比如说对品牌非常敏感,互相攀比,以潮流为审美标准。别人没有的我要有,别人有的我要更好的。2006年"3·15"期间,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消费维权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会买。时下在大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三五百是贫困户,七八百是一般户,一两千你别摆酷,四五千才算小康户”,可见攀比之风的浓烈。

(三)感情投资,开销较大

《调查》数据中,交友应酬、手机费用和恋爱费用三项比较引人注目。这三项费用平均分别为84元、82.13元和78.75元。总数虽然不高,但却占有15.56%、13.7%和17%的比例,大学生每月在这三项上的花费超过200元。恋爱费用这一项花费在500元以上的比例就达到了1.5%。也就是说,在京津冀地区的每百名大学生中,有1.5人在恋爱上每月花销超过500元。谈恋爱是大学生“烧钱”的主因,很多男生在填写问卷的同时,抱怨恋爱费用过高。

(四)开支随意,负债消费

一些大学生没有理财经验,生活上的开支比较随意,毫无计划性,经常是前松后紧,导致不断出现财政赤字。对于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调查》显示,38.1%的人对月生活费支出有计划,而另有24.8%的人表示对自己的花销并无安排,还有37%的人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计划得好好的,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在关于个人储蓄习惯的调查中,29.6%的受访者没有储蓄习惯,36.3%的人"没有坚持下来",13.7%的人"想过,但未实施",只有20.4%的人坚持定期储蓄。另外,在法律方面,一些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法律常识缺乏,于是,一些违法乱纪的丑恶行为在学校滋生蔓延,如校园存在吸毒、嫖妓、现象。如此的消费行为轻者损人害己,重者锒铛入狱。

二、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尝试着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世界,模仿成人独立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但常常迷失方向,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我们国家在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一度放松了思想道德教育,使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种鄙视理想崇尚实惠、轻视精神重视物质的实用主义风气,一些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认为只要有钱,吃喝玩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第二,与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关。传媒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选择。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媒体瞄准了公众消费动向,围绕消费大做文章。当媒体把消费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本目的时,消费所起的作用必定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毁灭。

(二)个人心理问题作祟

当代大学生是矛盾交集的消费者:一方面他们经济实力薄弱,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消费心理处于不稳定时期,出现了从众心理、虚荣心理、攀比心理、自卑心理等等。这其中以从众心理影响最大。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在品牌选择时,偏向于明星代言的产品;在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从众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的心理体验。

(三)家长的溺爱

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不能穷孩子"。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在成长过程中时刻受到家长的宠爱。家长对孩子的爱集中在对其经济的一味满足上,忽视了对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和理财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不得不勒紧腰带甚至举债“源源不断”地向孩子提供消费资金。家长的溺爱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恶习。

(四)学校教育力度不够

第一,学校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理论教育不够。学校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艰苦生活环境,以至于一提到“艰苦奋斗”,大学生往往就把艰苦奋斗与吃糠咽菜、穿补丁衣服联系在一起,片面地认为国家富裕了,不需要艰苦奋斗了。第二,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较少。有的学校甚至为学生们推出了“宾馆式”服务,原本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学校也包揽了。第三,学校缺少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自觉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表扬、宣传不够;对于学生中存在的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现象未及时批评教育。

三、对非理性消费大学生教育引导的几点思考

非理性消费,从表面上看属于个人行为,但从深层次上看,其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助长了少数大学生行为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形成;面对金钱、财富只知索取和享受,不懂得创造和回报社会,从而造成大学生道德感缺失、责任感丧失、价值观偏向,进而丧失自我。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是当前必须深思和认真面对的课题,需要包括教育者、家庭以及社会方方面面形成“合力”,才可能取得成效。

(一)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青少年良好的成才环境

第一,全社会各个部门尤其是消费场所,要从战略高度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主动地对青少年的消费取向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疏导,而决不能把他们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更不能唯利是图,需要、想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害人、害已、害社会。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取缔那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消费领域和场所,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第二,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奢华消费。政府和媒体应大力倡导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消费观。中国人历来崇俭戒奢。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对国家,节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个人,节约更是一种美德。各种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少年。第三,政府应出台一些事关青少年消费的法规,把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对于那些向青少年提供不健康消费的经营者要绳之以法,并加重处罚。

(二)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和熏陶作用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过分溺爱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第一,加强对孩子艰苦奋斗教育。在与孩子相处当中,家长一方面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艰苦奋斗,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不要溺爱孩子,教育他们不攀比、不乱花钱,生活节俭,节约水电、粮食等;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第二,在孩子读书期间,给孩子创造节约的条件。一方面家长给孩子提供正常消费的资金;另一方面建议借鉴西方“再富不能富孩子”的做法,在费用方面搞点“预算”,来点“数量控制”,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及时纠正不必要的消费。第三,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体贴关心父母,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从而养成合理消费、适度从俭的习惯。

(三)学校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每天都离不开消费,而多种类、多层次、多方式的消费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目前消费教育在高校还尚属空白,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花钱、消费仅仅视为学生个人的、“可管可不管最好不管的私事”,而应转变观念,将消费教育列为日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消费教育应与“两课”教育相结合,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倡导平民消费、诚实消费,节俭消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这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根本措施。第二,学校可设立不同层次的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尤其是“大宗”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目前大学生理财能力比较弱,花钱办不好事、甚至花钱办坏事的现象屡见不鲜。设立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第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创造性劳动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实践活动包括农村调研、科技扶贫、三下乡、义务劳动、捐助救助、贫困地区调研等。第四,注重制度的约束作用。学校要制定奖惩措施,鼓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会对高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说“不”。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万里行:大学生消费多表现非理性倾向[N].新民晚报,2006-04-02.

[2]谈恋爱是个费钱的事学生:无收入的高消费者[N].中国青年报,2006-01-23.

[3]白士萍,浅谈大学生消费教育[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作者:刘娟 单位:湖南女子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