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毯子功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思考

戏曲毯子功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思考

【摘要】戏曲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还是整个中华民族骄傲的珍宝。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戏曲界的前辈艺术家在长期的奋斗中,不断地实践下,将无穷的智慧融入到戏曲舞台上,从中延伸出来的武打技巧独树一帜,成为不可缺少的戏曲基本功。发展至今,戏曲毯子功成为一门重要学科,如何训练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全面发展的戏曲演员,是戏曲毯子功教师应当充分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戏曲;毯子功;教学;心得;思考

毯子功在日常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常规教学里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对武生、武旦、武丑等角色来说,毯子功更是基础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例如在训练中各种角色在毯子上进行不同形式的动作,是毯子功技巧教学的重点,相对普遍的动作是翻跟斗,然而毯子功在技术、技能、技巧方面难度较高,无法轻易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深入了解教学特征与规律,如此才可以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进度。

一、毯子功的基本特性

毯子功和把子功、腿功是表演者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功,艺术学者李兰英指出“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乱不挡”,为全面确保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充分展现出艺术价值和作用,长期坚持训练是重点,毯子功的特征和其名字相同,也就是在练功的时候表演者必须在毯子上进行高难度且高标准的动作,比如长跟斗以及弹板翻扑,主要标准是“高、轻、飘、溜、准”,即便是基础动作都要不断地打磨与训练,只有如此才可以实现“戏不离技,技不离戏”的目标。毯子功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教学,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毯子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运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对于每个学生具体分析各种运动技能的表现,提出可行的策略和基本计划,研究和创造基本的毯子功教学框架和空间,提高学习者的毯子功技巧,展现戏曲魅力,提升学生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密切关注以上问题,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关于毽子功的教学思考

对学习戏曲表演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掌握跟斗等基础技能之后,按照正常进度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小翻、出场、蛮子、蹑子、直体等相关动作,某些学生的能力也许会更高,即便在技艺练习上,学生能达到教学标准,在其他部分也许会出现较大的问题,例如在情感与生理层面,学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毯子功,指导他们探究外界,然而必须关注学生的日常练习情况,不断进行巩固与练习。毋庸置疑的是只要不断练习就可以提高动作技能,在长期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学生会经受较长时间的磨练,在无数次排练中归纳整理经验,提高个人技能和水平。此时,为顺利完成磨炼功夫的目标,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时期关注重点内容。坚持“熟能生巧”的原则,针对复杂项目进行不断演练,持续提高学生对动作了解的熟练度,利用长期的练习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强化学生对动作的了解与认知,在长期训练中,正确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动作,促使其按照要求进行有关动作,比如串小翻、虎跳后扑、挂串等基础连串的动作,利用上述方式不断训练,提高整体熟练度,学生就能全面掌握整个动作的要领。教师在日常教学课程之后,必须针对整个时期的教学过程进行细致地归纳与整理,归纳出该时期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没有熟练掌握的动作或技能,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且在以后的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改正。教师必须选择难度适中的动作开展抽查审核,精准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毯子功的重点是实践应用,任何在课堂中教授的知识都需要使用到现实表演中,不断优化和改善。俗语有云“以戏带功”,在基本教学完结之后,学生必须积极参加大量剧目的训练与现场表演。比如《雁荡山》等流传时间较长的作品,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必须熟练使用跟斗技巧,此外由于整个作品对稳定性要求较为严格,在日常表演阶段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不高。部分高难度动作的教学,教师必须保持谨慎,重点是确保所有学生的安全,强调学生在练习时期保持精神集中,重视肢体的放松,结束动作也要干脆利落,例如教师在讲解云里后提、云里前扑、云里蹑子、云里直体、后转体360度等复杂动作之后,必须让学生积极操作练习,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自主性,传授实践表演经验,帮助学生们深刻领悟动作的要领。

三、毯子功教学中需注重的内容

(一)实现身体素质的均衡训练

学生是戏曲教学阶段不可忽视的重点,他们的身体素质是毯子功学习的基础。传统教育关注身体的控制能力、肌肉力度相关培训,并未重视到学生综合身体素养的培训,假如缺少健康的身体,学生就不能正常进行关节灵活度、柔韧度等相关训练,也无法继续学习高难度的技巧。所以,为避免学生在学习阶段因训练过度或动作不标准等因素影响身体,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技巧学习阶段的身体素质培养,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学习“原地串小翻”等动作时,必须加强腰腹部肌肉能力的培训,不能只重视腰肢的软度,此外也要关注上肢力量的练习,实现身体素质的均衡训练,确保学生在日常教学阶段得到良好的成果,提高教学自信。由于毯子功可以强化戏曲演员的肢体美感,促使其动作更加精准,帮助戏曲演员了解戏曲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戏曲情节的演变与发展,促使戏曲艺术可以在舞台上展现出自身的魅力。

(二)注重科学的技术要领学习

传统戏曲教学重点利用反复练习实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目标,因为戏曲艺术体现出独特之处,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传承方式存在差异,所以戏曲和其他剧目不同,重点是学生的深刻理解与领悟。在当代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艺术家、教育家对戏曲进行研究,得出丰富的理论成果,撰写不同版本的教材,且把其使用到现实教学中。教师必须科学使用当前不同类型的戏曲教材,根据学生的个人状况,在教学阶段持续提升综合教育能力,制定科学且成熟的教育方案。根据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现实情况,强化戏曲艺术的科学化、灵动化,持续强化实践探究。其次,成熟的戏曲毯子功教学方案必须重视人体运动解剖学的正确使用。假如在技巧训练阶段违反身体结构的运动规律,不只会弱化整个动作的观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在“侧身单蹑子”的动作训练中,肢体的“屈”和“直”必须在达到人体关节运动规律的前提下,确保其动作符合标准,教师也要了解人体结构和关节运动规律,科学管控动作幅度和涉及范围,正确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三)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的戏曲审美理念

因为戏曲是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结合,体现出强大的韵律魅力、文字魅力和舞蹈魅力,是不同领域艺术的结合。因此在日常戏曲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的戏曲审美理念,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阶段感知和体会毯子功的技巧。比如,在“小翻提”的技巧培训阶段,上举双臂到达一定的程度,充分体现出肢体的线条美。假如学生无法感知和体会线条美的精华,此时“小翻提”动作的魅力就不能展现出来。在戏剧毯子功的审美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美的形式关注身体线条的美感,感知和体会人物角色在舞台中的情绪转变等,把不同技巧恰当地使用到合适的情景中,或者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如此才可以在未来的表演中满足不同作品的多元化需求。

四、毯子功的深远影响

毯子功在戏曲中体现出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使用在多种剧种类型中,可以借助日常训练增强表演者的整体柔韧性,可以充分释放表演者的关节,显著提高他们的柔韧度、敏锐度、自控力等,最后塑造挺拔健康的体态,实现戏曲和肢体的全面融合,确保舞台表演充分展现自身的魅力。另外,进行毯子功练习的戏曲表演者,和并未进行练习的表演者相比可以更加自在地塑造灵动的人物形象,由于毯子功有助于强化演员肢体的灵动性,确保其动作相对精准,首先帮助表演者了解戏曲角色的内涵,其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故事情节的发展,确保戏曲艺术在舞台上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毯子功要求表演者在长期锻炼以后使用到舞台上,专业的表演者可以熟练地把毯子功融入到角色的性格与动作中。因为毯子功可以划分为“文用”和“武用”两类,上述两类表面上界限清晰,但是在不同行当使用的功底存在差异。比如在很多现代戏曲表演中,把毯子功包含的翻、滚、扑、摔和故事情节中的追逐情景融合起来,且在组合排练之后得到全新的戏剧效果,确保角色塑造更为深刻,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视觉盛宴。如此就可以全面融合毯子功和戏曲等元素,有助于展现出戏曲演出的趣味性,此外还能让观众掌握戏曲基本功的作用,感知和体会戏曲蕴含的魅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毯子功现实教学阶段,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生的自觉参与是重点,只有双方配合才可以完成高难度的训练科目,面对高难度教学内容时,要重视动作的准确度和艺术魅力,在日常教学阶段,必须关注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以确保双方安全为基础。此外,可以把毯子功的日常教学和现代教育方式融合起来,从浅到深,关注课堂动作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持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现出不同学生的潜力。

作者:李彦杰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