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教师和工作者协同育人思考

课程思政下教师和工作者协同育人思考

摘要: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是实现协同育人的强劲双臂,肩负提高育人实效的时代重任。立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着重分析当前学校协同育人面临的各自为战、方法单一、收效甚微的困境,从教师主体思想共识、教育教法研究、搭建共享式协同平台等维度探索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基于主体、资源、平台的改革与优化,提出建设性思路,以期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寻求最有效的育人机制。“大思政”格局要求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扩大”了领域,辐射到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过程、各项管理过程、各个课堂、各个层面,要求全体教职工主动担负育人责任,增强育人效果。因此,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不是一时的潮流,而是一项教育改革,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新时代育人机制。

一、“协同育人”的理论内涵

协同育人最初出现在赵新峰撰写的《协同育人论》中,该书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协同育人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系统建构的理论基础、建构的具体方略等。后来指的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国家为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现今协同育人理念得以拓展和延伸,是一种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育人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全方面协调发展。协同育人是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融合协作,协调学校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统一的育人目标。这也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共同奋斗目标,双方应在互相帮助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齐心协力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而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二者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努力通过协同合作,发掘不同课程中蕴藏的教育元素,在差异中找到平衡。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学校实现协同育人的实际意义

(一)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挑战,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还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健全的人格品质,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而学校各方协同育人是培养时代新人至关重要的路径。协同育人理念下,专业课教师不只是讲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是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渗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思政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将紧密互助,做好品质道德的传道者、真善美的播种者、情感关怀的传递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指引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以健全健康的人格、较高的职业能力面对新时代的考验。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升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培育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出堪当民族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二)推动教师主体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学校普遍存在各自为战的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各守阵营”“互不干涉”,这类“条块分割”的教育模式无法达到育人铸魂的实效,极易培养出德才失衡的学生,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阻碍了学校广大教职工个人的提升和修炼,更是严重阻碍各类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绊脚石[1]。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表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因此,应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共享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养,锻炼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携手共进、互通有无。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思政意识、大局意识,更提高了教学育人水平,实现了教师主体立德树人的自我提升,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共同促进新时代学校教师主体的内涵式发展。

(三)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新时代强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权,要求各级部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学校始终发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显性思政的积极导向作用,更要实现隐性思政的有效补充,挖掘专业课程中隐藏的思政教育资源,全面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协同育人理念强调全面发展,优势互补,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协调思政工作者育人的规范性与专业课教师育人的随意性,做到互补式共进,通过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专业化、个性化的渗透,见缝插针,转变思路。新时代的学生个性自由、追求创新,有时标签化的思政工作者会使他们产生排斥感。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易被学生肯定,在此基础上融入的思政教育,更易被信任和接受,有助于实现铸魂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协同育人是一项具有革命性、复杂性、创新性的教育工程,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要求学校能落到实处,开花结果。但这些研究中能被学校接受并消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却凤毛麟角。

(一)传统分工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制约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学校内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分工式育人。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工作,完成教科研工作,提高技能比赛成绩,实现职称晋升。思政工作者着力于专业化队伍建设,研究德育理论,开展缤纷绚烂的学生活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各专其业,导致“重教轻德”之风泛滥盛行。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工、团委、辅导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认知上存在偏差。在个人专业技能、教学水平上并未明显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元素,更多的是对专业知识讲解、技能的传授,因此专业课教师更会误认为课程思政只是一种形式。思政工作者容易忽视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学习上的困难。如此制约了教师主体自觉发挥参与协同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教育主观能动性的匮乏,协同育人意识薄弱,无法主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导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配合不足。

(二)现有协同育人路径模糊,缺乏平台协同支撑

现有各类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路径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协同育人内容也各执一词,这种非标准化致使学校操作困难。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更缺乏有效的平台协同支撑,即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不融合、不协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各守其领域,相互之间交流配合不充分[2]。目前,协同育人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路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仍被固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各自独立,或只停留在部分教案上的文字上。思政工作者不知如何运用思政教育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升,局限于网络、社团、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的等工作领域。专业课教师不知在课堂的哪个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只专注于课堂、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等领域。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对学生状况的了解各有特点,各有优劣,但缺乏协同平台,无法将信息进行共享。

(三)传统教育教学考评机制限制协同育人内在激励模式运行

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考评机制侧重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却被排除在外;强调思政工作者的德育绩效、德育科研,忽视其课堂教学能力。现实中类似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等制度上存在着“重教学轻德育”的情况,一般能够遵守师德师风,承担一定的班主任工作或社团指导工作即可,在这种“重教轻德”宏观环境下,专业课教师更倾向于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这种传统的考评机制不利于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新时代学校实现协同育人的大障碍。新时代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离不开科学长效的考评制度做保障,更需要内在激励模式,强调通过调控、约束、激励等手段干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具体协同方式,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交流转换,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主观能动性,形成协同育人品牌效应。

四、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全体师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体悟新思想的价值意蕴,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必须负重前行,在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路径,增强协同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强化教师主体思想协同,形成认知共识

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见,在构建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中,教师主体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基石,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力量是关键。第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政治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教师思想认知,在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方面下功夫,使全体教师能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此类培训应进行系统化、长期性的设计和安排,最好能成为青年教师的常规性培训工作,加强教师的思想熏陶,潜移默化营造协同育人的氛围,帮助专业课教师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意识,调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能习惯性、无意识性地进行协同育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建设示范性协同育人教师队伍。学校要认真选拔一批素质优良的先行者,配齐建强一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需要的示范性协同育人教师队伍,率先安排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协同育人。结合先行者们的现实体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锤炼打磨,形成一套系统的协同育人指导方案,逐步在全体教师中推广。“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示范性教师队伍,带动全体教师自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从而形成合力,推进协同育人。

(二)着力开展教育教法研究,实现资源融通

课程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进行课程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课程大纲,融入课程设计,融通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学校教务部门选定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试点教学。抽取专业课程中的某一知识点,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内容进行修订,充分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中隐藏的道德意蕴、传统文化、思想信念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点讲解的时候注重价值引领,将显性专业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相融通,达到专业学习与思想升华并驾齐驱的效果[3]。此外,组建专业团队对模块化试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逐步在所有专业课程中进行推广,将协同育人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其次,组织渗透式互助备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融通程度。在专业课教师对试点的专业知识模块进行备课时,指定优秀的思政工作者参与协同备课,共同探讨,增强协同育人成效。当思政工作者进行思政课程备课、德育活动设计时,试点专业课教师必须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方案,将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规范等精髓融入活动环节,增强学生对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的认知。同时,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相互学习,互助交流,提高双方协同育人的能力。

(三)构建学生主体协同格局,打通双向渠道

课程思政背景下,一方面教师主体要积极实现协同育人,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主动吸收思政教育的精髓,才能呈现“双向奔赴”式育人模式。只有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自我效能性,使学生接受协同理念,吸收协同育人内涵,才能真正发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学相长的效能,实现协同育人的高效化。一是培养学生协同学习理念。新时代的人才标准不只是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品格、政治格局,以及洞察、适应社会新形势的能力,学生必须正面迎接这一挑战。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理念,主动从协同育人机制中迅速汲取营养,整合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协同育人仅仅依靠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是完全不够的,教与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只有教师主体的提升和革新无法实现协同效果。因此,应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融汇贯通,拓宽成长格局,掌握协同理念十分必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成才的重要路径。二是强化学生与教师的协同配合模式。学校要想方设法多途径搭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渠道,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促使学生主观愿意与教师分享交流,促使教育配合模式有效运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保证协同育人顺利推进。此外,通过推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共同执行“班级导师”模式,共同承担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学习迷茫、生活消极、目标模糊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深度合作,找到协同育人的契合点,形成育人合力。

(四)搭建共享式协同平台,优化动力机制

新时代协同育人是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共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效机制。只有充分调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动力,才能保障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才是真正维护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其一,学校相关领导须着手进行顶层制度规范化建设。应根据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制定新时代教师考核制度,规范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更新师德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关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切身利益的激励性制度[4]。强化此类利益激励机制对协同育人的推动作用,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放到同一高度,着重把专业课教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体现和思政工作者进行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实效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这种利益导向,促进二者全力以赴、互通互融、携手并进[5]。其二,由学校教务部门与学工处牵头搭建共享稳定的协同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共享平台、交流互助平台、管理督导平台、新媒体信息平台等,推动各平台的有机统一,形成长效稳健系统,实现协同效应。在协同平台的保障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才能及时掌握教学资源与学生动态,因材施教,有效对接学生现实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且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需要突破空间限制,通过高效、高质的沟通交流,共享互学,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搭建新时代交流互助平台也是实现协同育人的动力体现。此外,学校应通过管理督导平台,实时审视协同育人的效果,关注课堂融入思政的实施情况,督促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以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开展协同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以与时俱进的新媒体新技术吸引学生,提高协同育人水平[6]。这类管理督导平台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是一种新型的,适应新时代新媒体发展的督导平台。督导组成员掌握相关的互联网技术,更新督导观念,着重体现协同育人督导指标,细化督导条目,并能及时反馈、指导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使现实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不流于形式。

五、结束语

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需不断探索协同育人多元化的实践方法,立足本职工作领域,求真务实,坚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实践过程必然是荆棘密布,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例如,如何根据新时代要求细化、优化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拓展完善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研究科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育人手段,找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工作融通契合点等。只有深入探索、创新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协同育人的时代价值,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局面。
作者:黄娅 单位:无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