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设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1

1.打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好的图形设计是通过最简单、清晰的方法表达出来的。在这个充满视觉冲击的时代,人们对新颖的、视觉冲击鲜明的图片更加地喜爱和关注。在图片创意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用简洁准确的图形设计来表达创作思路,并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产品的信息。在广告设计中,要突出图形本身与产品的联系,以及图形在推广中所产生的效应,因而,优秀的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在注重文字语言和视觉形象有机结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这也是文字广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独特的表现力和优越性

随着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人们已经对传统的视觉感知麻木,在追求新鲜的好奇心驱使下,更加关注与众不同、表现独特的广告,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是营造视觉新鲜感的方式,同时,图形本身就具有直观生动性,在设计人员的加工处理下更加突出其趣味性和幽默感,这也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消费者了解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产品信息。除此之外,图形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它突破了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地域障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从而达到更有深度、更为广阔的传播目的。

3.准确传达信息

广告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大众能够对其内容和所传达的产品信息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相比较而言,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更为准确直观,让人一目了然,并且能够轻松接受,代替了人们对文字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图像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准确直观,更直观地宣传产品,在传达广告的主题中占有直接有力的优势,有助于人们最直接地接受和理解广告的意图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4.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所谓的艺术性,就是对美有独特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并能够带领大众通过读取作品而感知其中的美感。优秀的图形设计,从创意到构图,到整个画面的协调及所处的视角,都是紧紧围绕图形创意本身展开的。用艺术表现的手法将图形的创意表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巧妙、艺术地将图形所传递的信息表达出来,吸引大众,从而实现信息传递。

二、图形创意在广告设计中的新应用要求

1.首先图形创意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想象力是创意的基础,人们的形象思维活动是创意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人类的本能,先想象才能有创造,同样在广告艺术设计中首先要具有形象的思维模式。从想象是创造的基础这一角度来说没有图形的创造也就没有图形的创意,图形的创造是产生创意的基础。因此培养想象力就成为图形创意人员的必修课程。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并创造出新鲜的东西,打破现实常规,大胆想象,并灵活地发挥是整个创意过程的核心所在,正如常说的一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由此可见,想象在整个广告图形创意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要有简单而突出的形式表现

大众对于事物的视觉感就是图形创意中要做到的视觉感,在创意中成功的图形创意在表达这种视觉感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对于视觉感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图片所传递信息的联想效应,而且图片所能体现出的艺术效果也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如何确保人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信息,是目前广告设计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3.图形应当具备视觉的吸引力和冲击力

图形创意首先应当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个性是特色的具体表现。人的个性往往是心理面貌的外在反映,个性会具体在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出来,而这种独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创作思路,作为一名优秀的图像创意设计人员,所设计的产品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和产品的信息完美结合,其效果明显,对大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带给观者视觉的新鲜感和冲击力。

4.图形在广告作品中的表现

图形在广告中首先应当能够做到简单并且完整。图形运用的数量是影响广告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影响着作品的传播效果。一组优秀的图片设计,其形象应当特别鲜明突出,主题表达也应当清晰、完整并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图形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广告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众所周知,图形的重要性与图形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在渲染气氛方面面积较大的图形往往吸引力更大。尤其是对室外广告而言,特别需要形象生动的图片来抓住读者的眼球,从而实现瞬间传递的目的。另外,在加深读者印象中小面积的图片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邮寄广告、报纸广告等读者在阅读中有一定的时间准备,能够在对信息阅读时给予更加细致和精深的研究。

5.在创意图形的使用上应当注重打造精品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生存下来,尤其目前,偶像崇拜年代,人们对广告已日趋麻木,人们面前并不缺乏各种作品,而是缺少创意,缺乏亮点。创意图形的传播效果与作品的质量和新颖性有着较强的联系。形象鲜明突出的一幅图形,在表达广告主题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消费大众在知识结构和理念上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作品的思想性已经和以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为此广告设计中的图片创意必须做到打造精品方能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和吸引消费的效果。

6.合理选择和使用创意图形的面积

正如以上所提到的,图形的面积不同也会影响图片的传播效果。相对于室外宣传,面积大的创意图形更加适合去投放,它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室外广告主要是面对大批流动人群,如果没有独特的创意和强烈的视觉感受,就很难发挥广告的效应,因而大型的室外广告特别需要新颖的图片创意的支撑,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视觉,提高广告艺术设计的影响力。

7.重视消费大众的视觉惯性和感情因素

视觉惯性和感情因素现已成为图片创意中的重要关注因素。这也是现代创意所提出的新的具体要求。设计者首先要站在大众的角度,去领会和遵守人们的习惯和情感规律,在此前提下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发挥自己的创意才能更好地实现图片创意的价值,只有这样人们才有可能欣然接受这种创意。

三、结语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2

(一)卷草纹在纺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卷草纹的设计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它的造型是经过处理后,呈现出一种S形波曲状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因为花草的造型大多呈现出卷曲圆润的特点,所以就被称之为卷草纹。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卷草纹,到了唐朝以后,卷草纹达到了鼎盛时期,逐渐的摆脱了传统中忍冬花的造型设计,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于线条的追逐,更加讲求丰满的肉质。卷草纹作为敦煌装饰艺术中具有特色的纹样,主要的设计是在卷草纹的藤蔓上配置牡丹花、茶花、莲花、石榴等形象,并且与连绵不断的枝茎相组合,再加上一些叶、花、果实的搭配,将飞禽立于枝头,表现出的景象就是一派生机盎然。在这种设计之下,卷草纹姿态就会有一种流动感,体现出一种婉转自如,似是而非,别具特色的花枝叶蔓。卷草纹在纺织艺术的设计之中的应用,就应该选取一些适当的图案,将其镶嵌到纺织品之中。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卷草纹的那种流动感,体现出它的婉转自如。对于纺织艺术的设计来说,应该学习的是卷草纹中对于肉质丰满的追求,不要仅仅停留在对线的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工作,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纺织品。

(二)莲花在纺织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莲花是佛教的四大古花之一,同时也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的九大象征之一,在佛教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称为圣花。莲花所表现出的是圣洁与吉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代表,因此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佛教象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莲花的喜爱就没有停止过,最看重的当属其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因此,如果将敦煌艺术中关于莲花的因素设计进去,就可以提升纺织品的品味,提升其艺术性。

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慎重地选取设计的元素。敦煌艺术中涉及到的种类繁多,其意义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纺织艺术的设计之中,应该慎重取材,选择合适的元素设计到纺织艺术之中,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纺织艺术中的敦煌色彩。比如。荷花,在印度就是坚贞纯洁的象征,而在日本则是祭奠亡者的意思。因此,对于纺织艺术的设计,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结合敦煌文化,更好的促进纺织业的发展。其次,应该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纺织艺术的设计,最主要的是为了让纺织品更具艺术性,取得更好地销售业绩。因此,要注意市场的消费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纺织品销售出去。敦煌艺术可以说是佛、道、儒的共同产物,所以在纺织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文化与市场,实现纺织业的更好发展。最后,要注重传承与发展。在进行纺织艺术设计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敦煌艺术之中,不仅要对敦煌文化进行传承,还要进行适当的发展。只有在继承了传统的文化基础上,再进行一些适当的创新,这样才能实现纺织艺术设计的更好发展。

三、结语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3

1.专业特色不明确,生搬硬套。

对于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而言,其实践教学活动与理工科等其他学科大为不同,有着显著的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尤其是在综合类院校中的艺术设计学科,实践平台建设与管理方法决不能照搬其他学科。同时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专业与以往纯艺术专业也有着明确的区别,对学生的教育不再是培养个性十足的艺术家,而是培养服务于当代创意产业的设计师,而当前艺术设计学科实践平台建设与管理方法并没有突出这一特点。

2.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脱节。

实践环节主要的学习内容与考核方式应契合本学科教学培养计划中的重点内容,但是现今的大部分实践项目的制定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形式大于内容,严重地影响了设计实践对课堂知识的训练与检验。当然,学校与实践平台间的链接与沟通不畅也是两者脱节的主要因素之一。

3.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实践平台管理方法落后于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的多样化是近年发展的主要成果,但针对于不同实践平台的管理方法却没有得到发展,运用的还是以往较为单一的管理方法。多样化的实践项目与实践平台不能够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下发挥最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该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4.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明确这一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法。同时这一目标的制定又要根据不同学校专业间的具体培养计划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以往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法必须要做出改进和创新,以符合人才需求。

二、改进艺术设计学科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措施

1.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创新实践教学应与创意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要将多样的创新实践平台作为桥梁,嫁接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建立与特定课堂教学目标相联系的主题化实践教学活动,打造“开放式、模块化、立体化”的实践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主题化实践活动。以“实践主题”为切入点,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实践主题就是提取若干与课堂重点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题目,该主题不仅要与课程紧密相关,与平台的实践活动也密切相连,还要求教师在提取主题活动时要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将课堂知识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把重点的设计原理、方法放到创新实践平台中去实践和检验,在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主题间知识的纵向连贯性和横向整合性、互补性,以串联的形式开展主题化实践教学活动,不同的主题活动针对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不同。这种主题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范围、高效地发挥了创新实践平台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主题”作为学生兴趣的源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多模块的创新实践平台。“主题”作为兴趣点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链接中的切入点,平台则是开展主题实践创新活动的基础。创新平台的营造不仅要有常规的实践平台,更要有与之相关的模块化创新实践平台,主要形式有:由政府部门资助的大学生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教师工作室、实验教学中心、校企联合创新中心、校企政联合创新实践平台等。模块化的设计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应争取多渠道、多方位的学科交叉型实践平台建设,可涵盖与设计专业密切相关的建筑工程、装饰工程、规划改造工程、印刷、家具等不同的行业,大力发挥设计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特点,为学生个性发展、不同方向的设计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广阔的平台。开放式实践创新方法。原有的基于创新实践平台的实践活动,多存在设计实践活动资源不足、受益面窄、时间短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实践活动的开放度不够。学校及院系方面不仅要加强设计创新实践的平台建设,而且要着力打造该平台的开放性,能够根据专业方向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教师与实践平台的工作人员,即“主题”实践创新活动的提供者和组织者应围绕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配置人力和物力,精心策划活动,保证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和开放度。在人员构成和组织形式上,依据开放性这一基础原则,达到平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通过“开放”营造公平的气氛,结合“主题”所带来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中的自主性、个性化和多元化。立体化的活动构成形式。立体化的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方法即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立体化形式。其中,点为课堂重点教学内容,面是创新平台中相关的研究题目,本学科中的多个方向或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则形成面的多个层次。围绕以上重点内容,外围辅以集中性教学实践、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组织性的课外实践、教师工作室课题、实验中心课题、校企联合创新中心课题最终形成以主题化实践项目为中心点的多层次相互穿插、相互依托的立体化形态。其中课堂重点教学内容、创新项目、实践目标自上而下形成纵向的展开形式。围绕主题由设计思维创新实践训练、设计创新竞赛、面向企业的设计创新课程等活动为横向展开形式,两者相结合构成一系列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创新活动,推动学生“以实践为师,以市场为法”,掌握并提高实践技能。

2.在创新理念和思路指导下,进一步探索创新实践平台的管理方法。

为创意产业培养的人才,最终是为了投入到创意产业的实践之中,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对于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创意产业实践教育不仅要有上文中提及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还要引入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理念,以科学、高效的方法管理实践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整体目标管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的创新实践平台项目,要以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为目标,独立的课程或项目也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对项目进行整体界定。实践平台上的创新活动或项目是既相对独立又与专业培养计划紧密衔接的综合实践教学体,因此整体的目标定位与范围是在培养计划与企业或自拟的实践创新项目相结合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其中培养方案和计划是主要因素。评价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实践平台的评价管理体系建设应是发展性的评价模式。该体系不仅关注学生个人的实践表现,而且注重学生和平台建设的未来发展,主要内容应有:由实践项目中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确定评价目标后,通过系统地收集评价信息并进行分析,对评价对象的素质发展、学习职责和学习绩效进行价值判断。评价管理体系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因此应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注重反馈信息的周期式总结与处理。过程监控与分项管理。过程监控与分项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创新活动的质量。实践项目过程监控由主体项目负责人执行,结合评价管理体系对现行成果进行评估,分析学生取得的进步与其中的不足,推荐使用资料信息库的形式为后阶段学习提供借鉴。对于该过程的监控可使用分项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可分为:活动项目的范围管理、费用管理、时间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每项分项管理、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阶段性汇报和指导教师的综合性评估与考核作参考,以实现该方法的可信度与效力。资料信息库建设。创新实践活动的信息库建设一方面是可以实现资源利用与共享最大化,提高活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创新活动的系统化与自动更新,为后续活动或项目提供参考与资源。资料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五大基本方面:活动进度与计划、学习课件、经典案例参考、评价体系、沟通交流系统。辅以特定管理软件或网络技术的资源信息库还能够预测活动开展所获效果,辅助教师或责任人实时进行网上评价和监控。

三、总结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4

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专业化被越来越多的强调进入各个细分行业。注重实用技术的工匠逐渐地将艺术从生活产品中分离,在生活用品的实际生产中人们也逐渐将设计放到了核心地位,设计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扮演着双重角色,而满足了生活需要的人类的心理需求往往体现在对艺术的创造上,甚至在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也是通过艺术创造来表达的。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设计是具有前瞻的,但是艺术却具备了回顾。这是两者特有的个性之一。也就是说,让生活更美好的设计使人们对满足生存需要追求的目的,不过艺术的目的是使人的生活达到最高境界。虽然两者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意义,设计与艺术特征的目的存在着明显区别,但在设计或艺术的发展路径方面,设计与艺术始终是相辅相成关系。比如,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平面设计艺术就是通过图像和文字传达并产生强大的宣传功能和商业价值。等同于人的情感是通过两种意境的创造是注入,然后调动一切手段来达到艺术运动。

二、中国画与民族设计风格

中国的深化改革伴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我们的设计也出现在一个新的模式。设计概念是逐步缩小与国际的距离。说明当代的设计趋势就是好的设计不仅具有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而且更要具有独特的文化哲学。我们普遍的认为国家以及民族灵魂是由文化体现的,而文化差异是各个国家的根本区别。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这个民族的根基,民族性就是体现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全球文化交流。绘画意境中的民族传统艺术可以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的画家在绘画创作中追求的绘画语言不再是展现纯目的不是纯主观抽象的追求。我国传统绘画的永恒的创作原则是“中心得源、外师造化”。大多数的中国历代画家常以自然界中的借景抒情为主题来宽慰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这是中国独有的逃避现实的方式。在绘画的过程中画家的情绪也得到了释怀,散发出水墨写意的精神,巧妙地将主观与客观的理解融为一体,利用象征手法将自然对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将这种方式利用到现在的艺术教育当中,将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进行传承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线条与水墨能够使中国画的表现元素更加丰富,所以我国的绘画着重强调其重要性,线的曲直方圆,排列的紧迫性、刚柔的变化等,都可以达到自己情绪的表现和抒情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情绪的表达。为了了解中国绘画中线的丰富的审美意蕴,必须掌握水墨的规律和方法,使我们能深刻理解内涵的中国绘画和设计中的应用,绘画语言的设计可以实现深远的视觉效果,能提高丰富的艺术内涵。“随类赋彩”这种技法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心理学上认为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在我国的绘画中早有体现。丰富的色彩通过勾金和重彩等技法表现,具有装饰特点。水墨的浓淡表现不同色彩是微妙的地方,颜色是简单而精致的。皴法不仅是凹凸表面纹理绘画表现,更形象的认识和再创造的“体面”和“肌理”。传承中国画的这些技术可以成为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的艺术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创造基础。日本是世界著名的设计之邦,其传统审美将他们的设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便是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意义有深远的影响。部分人看来,这个时代的矛盾看似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实际是他们的完全融合,相互渗透。要发扬传统,只有在现代社会,现代设计中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提炼与学习,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使设计的审美价值。

三、学生的艺术素养相对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当代教育认为艺术素养是创新设计的基本思想,它决定了设计思想和设计语言的广度深度。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艺术修养可以体现设计师的质量,它更是不容易获得的,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和对艺术的欣赏才可慢慢培养起来。自身的水平得到提高后,再不断的增加艺术知识的储备。这样一来对于艺术教育中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欠缺就会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加上不断地艺术基本功训练通过创意的结合便能设计出具有审美创造力的设计。跨专业的知识点也可以在设计中充分体现,设计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而学有所成的设计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都能通过他们的作品得出结论,这些历经现代设计市场考研的经验对艺术设计学习中国画教育是提高艺术设计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中国画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引用

由于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知道现代中国画的概念,那么中国将如何借鉴艺术设计教学也很值得讨论。艺术与设计的中国画教学,不仅仅是文字,学习和培训的技能,在中国画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有其特殊性不同于纯绘画类中国画教育,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共同设计和绘画中找到。画中国画课程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并在艺术设计教育与设计相关的中国画教学。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国画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

1.中国绘画与设计一体化的形式

中国画的形式和技术的教学内容是必要的。这部分主要是关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和风格教学。例如:在作文课上,文本元素如点,线,面。广告海报,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中国画的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学生标志设计。

2.现代精神追求中的中国绘画和现代设计

中国绘画经常研究的是意象和表象的意义,类似于书写形式。中国画的主要思想包含的绘画活动的感受,人与自然之间,但天生的性格,也自然人格。因此在第二自然美的艺术美——人与自然。当今世界是和谐理念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推广,这也与中国画的精神遥相呼应,同时还设计了围绕这一思路,并以此为主导。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国画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是中国,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成为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风格。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必须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到底在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中国画的水墨语言和洗千变万化,中国画更耐人寻味,这本身就是创新,创新体现活动。中国画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艺术形式,不同的纹理,使画面更具设计感。设计本身是由西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原则,中国画独特的形式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语言符号,中西元素结合在一起,是设计形式的创新。中国画与设计可以作为一个起点,从新的角度,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中国画和艺术设计学生潜在的艺术和审美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结论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5

元素解构是指根据自身的需求,把传统景观符号中不同体系、时代和地域的一些单体符号按一定规律或随机地加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代表某种新的含义。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就是在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分裂、片断化、不完整化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元素解构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新整合体现出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以及强烈而浑朴的生命本质,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保留文化符号的某些肌理,通过对元素符号的重新解构,使人们在感受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领会到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元素解构的设计手法为医院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表述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具有了全新的视觉面貌。如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不锈钢浮雕取材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汹涌壮观的钱江潮,既提示人们,医院位于被誉为浙江“母亲河”的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边,更提示人们要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敢精神面对病痛,又告知人们要以“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的坚毅精神战胜病魔。在钱江潮的浪花中还加入了C、H、O、N、P这五种构筑生物体的基础元素,丰富了浮雕的文化内涵。

二、夸张变形

以当代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在某种限度和原则指导下的夸大和强调。在设计中,夸张往往是对符号的提炼、分裂与变形处理,无论是尺度、形状,还是材料、色彩等形式要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含义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夸大的结果使人明白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义。如杭州市下沙医院住院厅背景墙石材浮雕“富春山居”意境清和,悠闲自在,宁静致远,取材于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以杭州富春江为背景所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三、借代手法

将地域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当代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使其带有传统的文化信码,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能起到新旧沟通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西溪湿地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城市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植被繁多,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莼菜、菖蒲、野慈菇等。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石材浮雕取材自医院所在地——西溪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睡莲,有着矜持超脱、芳华四溢、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的意境。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的挑台阳角选用具有杭州地域历史文化气息的“良渚玉琮”造型,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使空间凸显杭州地域特性。

四、场景再现

场景再现就是把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部分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直接体现出来。这样能使人们联想起某一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如杭州市下沙医院在电梯厅、候诊区、门诊和病区过道等公共空间陈设以杭州运河和余杭塘栖、富阳龙门、桐庐深奥、建德新叶等江南古镇村为题材的马克笔画、风景油画和石材浮雕等,将江南古镇村的沧桑之美、江南园林的婉约灵动之美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清美的视觉享受。

五、结束语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6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群体比较庞杂,一部分学生群体来自社会的企事业在职艺术设计类人员,岗位也不尽相同,他们具备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另一部分学生群体来自社会自由经营的个体青年;还有一部分来自高考的学生。总之,这些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梦想,有的是为满足补充学历的需求,有的想提高专业水平,有的因经济方面的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就业与择业并存的复杂的求学群体,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层面予以关注和了解,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准备相应的理论辅导材料,并完善辅助实践教学的设施。

二、激活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教学环节的结构,有的放矢

由于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下,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结构多元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课程直观生动的优势,采取一个问题方式多个方位解决,一个课题多个方案组合完成的学习形式。如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将实践课题纳入作业,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市场采风、调研等,再让他们将实践中的不同问题、不同答案带回课堂研讨,将实践性的案例教学与理论性的教学灵活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有效而合理,使艺术设计类的成人教育有的放矢。

三、调动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的自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潜意识里已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定式化、等待式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由于在职工作等因素的干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着修满学分即满足的敷衍状态,以及上网抄袭作业和论文的憜学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早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用型、技能型和创造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面的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专业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不是培养只能纸上谈兵,空有一纸文凭的应试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仅仅完成“传道”“解惑”是不够的,应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图形创意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设计专业设置创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艺术素养,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教学过程,教师要切忌照本宣科和依赖PPT进行宣读式的教学,要将案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当角色,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做能使教师的艺术素养得以发挥,使学生从中得到学习要领,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教学中多种模式的实施,和任课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学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因此艺术设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一是不断储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厚积薄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新鲜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使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良好的互动。二是在已有教学量化之外补充生动的案例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及时将课程内容付诸实践,指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业方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领会程度、掌握技能有全方位的提高。三是教师应储备积累艺术设计纵向高、精、深的专业理论,广纳吸收横向学科的广、博、宽的相关理论,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将无限的知识储备资料发挥到极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结语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7

1、高校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面临很多问题:课时量锐减,教学信息量大,教学任务多,教学质量要求高等问题。学生进校以前是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过渡的艺术生,基础薄弱,基础课教学要针对这一教育现实,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和接受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求的学生。

2、传统的教育现象是“讲得多、练得少”或“讲得少、练得多”或“讲得少、导得少”,而且很多基础教师重画技轻理论。有些老师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容易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会主动反思和怀疑自己的教学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导致基础课教学发展进展缓慢。

3、过去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传授知识,认为学校教学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与坏,主要看学生自己积累知识的多少,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仍在做怪。

二、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博学多知,画技精湛,通过经常的研究和学习,开阔自身的视野,具有高效的认识知识层次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教师要主动地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只有努力专研,了解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发展脉络,才能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1、具有批判反思的思维意识和创新精神

艺术设计教师必须要主动思考,不断总结,经常回顾教学细节,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特别是艺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能适应和接受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求的责任和义务。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意识是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敢于怀疑。无论是教案反思,教学反思,还是教学细节回顾,这都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当代艺术设计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育家普遍认为,具有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意识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理论。艺术设计教师不仅仅是储存他人观念的容器,也要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艺术设计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要具备批判精神、反思精神、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的能力,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美术教学规律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2、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艺术设计教师不断发现身边的新材料运用于艺术设计教学之中,是通过讲解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形式法则进行形象创造。通过教学,打开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开阔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艺术设计教师不但应具备各种画种的专业技能,还要不断的深入实践,向民间艺术去学习,学校应该给艺术设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师要“一专多能”,无论是现场作画,还是示范教学。另外,艺术设计教师要学习新的技能技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3、艺术设计教师要具有科研能力

作为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必须是:师德高尚,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美术学习态度,并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研究精神,具备研究能力,完成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美术教师不只是一名教书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创新者。艺术设计教学是讲授理论知识和传授专业技能的特殊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则是进一步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活动。加强艺术设计科研活动意义重大,它能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发展。美术科研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的方面的参加各项艺术赛事,教学改革和艺术设计学术论文的撰写。当代美术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力。美术教师由于专业特点,不能同其他专业一样整日地坐在办公室内备课,他们要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不走出去创作,不去参加各种美术技能比赛,他们的艺术生命就会慢慢枯竭,美术教学就会滞后。因此,学校应该给美术教师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改变传统色彩教学理念

要对传统色彩教学有新的看法:绘画的色彩,是作品的生命力。现在真实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已不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色彩本身要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相对的个性。从早期文艺复兴开始,色彩的表现方法极其丰富,历代艺术家辛勤耕耘,给后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艺术宝库。传统色彩在体现物体固有色方面形成了艺术特殊。在准确的造型基础上,赋以固有色的色彩表现。固有颜色,通过含糊与鲜明、明丽与暗淡的调子,创造出了身临其境的空间。怎样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吸取传统绘画的营养,启发学生的色彩感应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色彩绘画艺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规则是不断变化的,在设计色彩教学中对色彩基础教训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在平时课堂写生中,从一开始就要学生重视对色彩的感觉,不要受太多的色彩理论束缚住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的色彩理论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去表达。现在,要求学生根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应,重新组合、安排色彩来构成画面。空间关系应理解为色彩结构上的位置关系,色彩的强与弱应根椐画面的需要来分配。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精神,使自己的画面中创作更多的抽象因素。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运用到色彩画面中,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四、改革措施向设计方向转移

设计色彩的基本训练包括构图、构形、构色及形式构成。与绘画色彩不同,设计色彩教学在绘画色彩的基础上把重心向设计实践方面转移。教学中不能用绘画色彩的教材和教学模式进行,而是向设计方向转移。

1、着眼点的转移

由绘画创作的自由性向设计创作的受限性转移。在教学中借助设计色彩优秀作品与学生共同欣赏,一起寻找作品中美之所在以及与绘画色彩的异同,使学生加深对设计色彩表现的特点及其倾向性的认识。

2、写生观察,由写实向写意转移

绘画重写实,设计重写意。在教学基本训练中,不要只局限于面对景物写生,应自由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似的驰骋,去寻找美的表现。写生重感悟,想象寓求新,合乎设计基础的重点要求。

3、在技法上向“色的分解”转移

将变化万千的自然色彩概括为几套色的归纳色彩写生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用极简练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然界中对象的丰富变化,使学生从自然结构中归纳出艺术形象与概括的色彩秩序,强调写生时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的有序步骤与造型特征以及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从而顺利进入到色彩诸关系对比元素联系的整体系统中去。在形态上重视轮廓影像效果,省略繁琐细节,以形成特征强烈的视觉效果。4、在色彩的选择上和使用上向红、黄、蓝三原色转移将画面各种色彩分解为基本色块红、黄、蓝的组合。间色和复色分解为原色的空间混色,灰色可分解为任意一对互补色块。色味则有色相和色块多少来控制。使画面增加色彩丰富、响亮、闪烁、强烈的艺术性。

5、在表现技法方向,向装饰性画面转移

从静物到风景再到人物,都以色点、色块、色阶来表现。利用点、线、面以及相结合的装饰手法进行画面刻画。采取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冷暖推移、面积分割的色彩装饰手法;也可采用中国画勾线、勾边的装饰手法。

6、把创作思想和实践的重心转移到创新思维、理性认识和象征意义上来

创造性是评判装饰艺术作品的优劣的重要标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设计色彩教学中只重视求同思维,而忽视求异思维,只强调逻辑思维,而轻视想象思维的种种弊病,会导致学生创作思维的思路闭塞,想象力贫乏。所以,在设计色彩课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课程目标首先是进行命题性色彩创作练习,创作出符合命题题意的设计性突出的作品。着重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观念,主观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设计的能力。把握主题、强化装饰造型、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段。然后是进行设计性装饰画创作练习,模拟客观环境、空间进行假设设计、运用象征等手法创作出符合环境空间整体,和谐新颖的设计色彩作品。

五、结语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8

1.教学层面

由于综合性大学在毕业考评上学科间存在的差异,导致毕业考评的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统一的标准难以适应艺术设计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又要求学生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达到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以及使学生能够深入地对一类问题或一个问题进行方案构思、设计创作、模型演示、效果展示等全面体现,以往的结果考评侧重了学生论文撰写能力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却显得不足,也不能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最终环节注入新的活力。

2.学生主观层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均占有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条件的制约,毕业生往往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认识程度不够,出现选题范围过大或过小、学术性不强、创新点不突出、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虎头蛇尾,预想高过实际设计的目标,展示效果欠佳,实物模型的设计制作草率粗糙,如何来规避这些问题和增效值得深思。

3.管理层面

毕业论文与设计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在校学习、社会实践、择业就业存在很多时间上的冲突,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较大波动,不利于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和创作毕业设计,往往顾此失彼。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需要进行图像、图版、实物、模型等形式的展示,在各评价指标分层制定的同时,学生能否得到一定程度的经费支持,也是从这个层面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考评模型

1.考评体系构建

以“过程+结果+展示”三位一体的模式作为考评体系的制定依据,考评指标的逐层细分。过程考评不仅能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显著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方案进展情况,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阶段目标完成的好坏。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会做不会说”“会画不会写”的现象,将结果考核始终作为评定设计优劣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这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就是毕业生向自己、向学校、向教师、向家长、向社会交的一份答卷,必然要接受大家的检阅。

2.参评主体构成

建立以“指导教师评价+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评价+网上投票”构成的参评主体,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进行多角度评价。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所以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毕业答辩更像是一次检阅,答辩委员会在毕业答辩时给出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学生在答辩时的综合表现因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答辩技巧的强弱作为评价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的快速发展下,传统的评价方式要适应现阶段的校园生活方式,建设专业的网上投票系统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参与毕业设计的评价。

3.审查监督

采用“教研室自查+专家盲审+教学督导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论文和设计进行审查和监督,增设用于网上投票的展示平台和评价平台。审查监督是在教学管理机构对毕业考评进行综合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可从以上三个层次进行,可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审查纳入督导组的督导范围,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三、考评体系的增效机制

1.深化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人才需要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不断调整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将“过程+结果+展示”的考评系统逐层展开,每层指标建立详细的子系统,进行一般问题的梳理和特殊问题的列举,然后对问题进行排序和考核等级层次的制定,最后对考核分值的进行分配,对初步建立的系统模型。

2.学生主观驱动

艺术设计是社会性的行为,但由于学生缺乏社会与文化责任感而没有强大的使命为驱动,知识储备不足的同时又面临诸多就业的压力,面对知识信息大爆发所往往出现了浮躁与急功近利的现象,内在的学习动力不足。评价指标可细化可深入至出勤率、同导师的沟通次数、方案草图环节、定稿、制作、选材、印刷打印等,各环节进度形成相应的书面材料进行归档整理,有效的避免学生无计划的实施和不按进度完成的情况,并能够保证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管理的操作机制

毕业设计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系统整合性课程。因此,本科四年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贯穿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毕业设计也不例外,对于最终的考评子系统模型保留修改和增减项目的空间,保证系统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此外,学校各部门可将毕业设计展与企业人才招聘会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