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和文艺欣赏结合

语文教学和文艺欣赏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要不要讲求文学性?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把“人文性”(文化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强调了其重要性。“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加强“文学性”教学的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因为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脱离了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如同断源求水、折本求花,怎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呢?对于初中生,语文课既要向他们传授语文知识,又要给他们文学熏陶,二者不可偏废。   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笔者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到这里来上学,时间长了肯定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吧?当我们看到与故乡相似的某一景物,比如一条小河、一棵大树等,这种思乡之情往往更强烈,这就叫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我们也常常在作文中抒发这种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作者正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构成的这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仅一、两分钟时间,学生便进入了乡思乡恋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创设情境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切不可千篇一律,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具体实际。创设情境,自己首先要置身于某一种情境之中,或清新优美,或崇高壮美,或深沉悲愤,或诙谐幽默……否则,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同文艺欣赏相结合   语文教学同文艺欣赏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广的思考。   文学作品同其它形式的艺术作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说可以改编成电影、电视、戏剧,一首诗谱上曲子就成了一首歌曲,根据其内容和意境还可以创作出一幅画。我们在教学某些文学作品时可以由此及彼,互相参照、互相对比以突出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笔者用多媒体把《长征》这部电视剧中吟诵这首词的片段放映出来,通过对这个生动场面的直观感受和对词的意境的分析,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感染。于此同时,笔者还向同学们介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演唱《沁园春•雪》时的动人情景。当唱到这首词的下片时,演唱者情绪高昂、激情四溢,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趁热打铁,笔者放了这首词的录音。   听着听着,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默叹,有的赞美,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中去。笔者把电视、歌曲和词的讲析融于一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染力   充分发挥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提高其文学素养。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通常都包涵着积极健康的感情,正确鲜明的观点,别具一格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独具特色的细节,无懈可击的论据,栩栩如生的人物……而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佳作语言优美、琅琅上口,而且各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像大海的波涛,奔腾澎湃;有的像小溪的流水,潺潺有声;有的如奇峰突起,峥嵘陡峭;有的如一马平川,坦荡无垠。它们或清新明丽,或刚健雄浑,或婉而多讽……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极富表现力,既有一种淡妆素抹的朴素美,又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诗意美。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丰富的感情融会在细腻的笔触之中,“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如《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除了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外,此处单是着一“闹”字,何其生动传神!首先,“闹”字与下文的“飞”不相重复,并且蜜蜂的多也体现出花的香和花开的茂盛,而且蜜蜂也渲染出一种喧闹的气氛,使得嗅觉、听觉、视觉上都得到了微妙感受。“闹”字拟人化了,更形象生动,写出了蜜蜂的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