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设计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居住空间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1

1.1易辨识性特点

空间的易辨识性是老年人的听、说、读、写、记忆、运动能力退化与第一知觉刺激之间的矛盾产物。也就是说老年人对色彩以及符号的辨识度不如年轻人敏感,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恰要从这个突破口来解决问题。空间的辨识设计是被设计物传达给老年人最直观的视觉语言,所以,空间的易辨识性特点体现在其构成要素的形式与色彩设计之中,高辨识度的设计是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手段。

1.2熟悉性和指引性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及空间环境的情感寄托之中,对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人性关怀设计需要从老年人恋旧情结的心理特点出发,将其转换为“睹物思物”的视觉符号,以体现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熟悉性特点。空间的差异性特点不仅通过空间的形式、色彩、使用功能来实现,还体现在指引性标识系统之中。如果空间的形式、色彩、使用功能是它的本体信号,那么指引性标识系统就是它的场外信息,也是其必不可少的解释与补充。

1.3可选择性特点

老年居住空间的可选择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多个方面,比如交谊空间中老年人互动的灵活性原则,活动空间中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对场地设施的需求的特殊性原则,景观节点的多样性原则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原则。

2环境设计的符号学分析

2.1环境设计的形态特征与空间氛围

环境的不同构成要素的关联组合确定了空间的形式和功能。空间的不同效应形成多样的空间感,包括静态的、动态的、离心的、向心的、围合的、发散的。空间感通过空间的大小、形态、比例、边界、照明、音响、气流、温度、湿度等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来实现。空间的可读性与一览性是通过环境的标识系统和参照物所取得的,例如空间中的标识符号,指引性道路构成的视线走廊。空间的功能形态取决于人群聚集量以及人群活动以及行为的延续性,从而形成场所。人作为场所中的主体,对环境的意向体现在人对场所的社会使用需求。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方位感也决定了空间的社会性和场所感。在中国造园手法中通过“天人合一”的方法来实现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结合实际上是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相互依托与交融,人造空间的生态性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原则。将自然元素引入到人造空间之中,通过“因地施才”“、巧于因借”“、模山范水”等设计手段来完成。场所特定的情感内涵决定了环境的氛围。空间的氛围的内在性,由它的构成要素所决定,空间通过氛围的营造传达出设计师赋予空间的内涵,也是环境氛围传达给人的情感效应。

2.2建筑与景观的符号学研究

陈其澎在《建筑与记号》一书中将建筑的功能性因素看作建筑的深层结构,将建筑的表意性因素看作建筑的表层结构。建筑的表层结构是指建筑的形体特征和体量结构,深层结构是指建筑功能与文化象征。人们通过建筑表层结构的理解从而感受建筑深层结构的功能与意义。然而景观作为建筑的涵括,其表层结构可以通过以下符号类型来表达:一是类比性图像符号。类比性图像符号主要是对已知事物进行模仿,进而达到特定的建筑文化及景观内涵。例如,日本的枯山水造园文化中,用白沙和石块来模拟山与水,象征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枯山水便成为日本特有景观符号的代表。二是隐喻性图像符号。对一件事物越不熟悉,我们就越会产生对昔日经验的追忆。如同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有人把它看作一艘轮船,有人把他比喻成螃蟹,又有人说那是一双祈祷的手。这种过度代码的引喻给大家带来了不断的联想。隐喻性图像符号通过符号的象征意义进行表达,隐喻越多,这个设计就越有意义。三是多元性图像符号。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都是以“人”为中心来展开活动和经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受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也作用着社会和文化环境。多元化图像符号体现在生态空间与人文空间的互通之中,生态空间的自然宜人特点依靠符号的多元化来表现,人文空间的生活气息、乡土特色、文化氛围更要靠多元的符号表达来诠释。

3设计符号学在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3.1老年人综合审美性特点

老年人综合审美特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情绪、性格、离退休心理、人际关系、交往心理、长寿心理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老年人的审美情趣的差异性。“满目青山终有时,人生难得老来俏”也是在说老年人的特殊审美习惯,所以老年居住空间的配套设施也有了针对性的设计依据。以保养为主题的生活服务设施、音乐疗养、书法习作、体育锻炼、老年旅游、诗茶情趣、花鸟鱼虫、文玩收藏,都展现出老年人群的特殊爱好以及审美情趣。审美活动的形式设计与老年人的色彩偏好设计相结合,为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更优质的环境。

3.2老年居住空间标识系统符号化

标识和文字都是用于沟通的媒介。一个准确的标识是不需要任何文字解译的,人们可以直接从标识的造型、色彩、内容上获取第一信息。准确地将老年居住空间的标识系统符号化,还要从标识的功能、形式、内容、位置、色彩、材质、情感表达等方面找到突破口。在设计方法上,利用强调、对比、点缀、烘托等艺术手法来诠释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标识的功能决定标识的形式,我们在进行老年人居住空间标识系统设计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用文字作为指示、提醒和警示媒介,而是更加注重图形的运用,并且图形的形状要通俗易懂,过目不忘。标识色彩的设计不仅要简洁明了,对比鲜明,还要避免用复合色与高级灰,尽量用自然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色彩。从蜜蜂或者老虎身上提取色彩与图案,将它应用在马路的分道线中,黄色的线条与黑色的地面会产生强烈的对比,这样的搭配就会具有警醒的特性。所以说标识的色彩与图标的色彩可以通过和背景颜色的对比来突出传达的信息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同环境色彩的关系来把握整体风格。材料的质感与肌理也是标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遵循就地取材,生态环保的原则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心理感受以及审美取向。由于老年人的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都在退化,对于新型材料我们需要反复试验与研究,在确保其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应用。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安全感下降,适应能力减弱等因素,可触碰的标识材料尽量选择质感温和且成分单纯的材料。对于标识的人性化设计体现在情感设计之中,除了在形式、内容上对老年人进行关怀设计之外,还要营造与老人相符的情感特点。例如,有的图形会给人可爱的感觉,有的标识会给人时尚的感觉,在老年居住空间标识设计之中,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我们要营造亲和、慈爱等情感,用以表达老年居住空间的指引性特点。

3.3老年人居住空间景观建筑符号化

将建筑作为符号来表达其中的意义,与其形式、功能、文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建筑的艺术个性和文化价值以及地域特色的映射。建筑符号可以体现在建筑本身、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文化的组合关系上。法国的马坦库尔养老院则是通过对颜色的运用实现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整体设计,建筑表层大面积绿色的使用为建筑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传达着生态与健康的信息。室内的细节也采用了高纯度的对比色设计,从色彩显示上传递给人们丰富的内容。瑞典建筑大师尤哈尼•帕拉斯马指出“:建筑直接通过一种无意识的、空间的和多重感官的身体语言,通过与我们最深层记忆相关联的具体化了的符号系统,与我们对话。”建筑本身就是景观的一部分,建筑与它周围的景观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关系。空间符号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老年居住空间易识别性和熟悉性特点。从设计符号学的角度,空间可以传达给人们不同的信息,然而空间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并且赋予其特殊的意义。设想人们在一个小花园里游览,会途遇假山一景、荷塘月色、清风徐波、蛙跳蝉鸣等不同的景色,这些景色会传达给人以不同的情感效果,不同景色的组合也会构成人对于环境的寓意整合。地形、绿化、地铺、植物、山石、水景、花卉这些景观构成要素经过不同的组合搭配,传递给人们不一样的寓意。因此,在进行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同时,要明确景观传递给老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以及文化内涵等符号信息,进而通过不同要素的搭配进行表达。

4设计符号学对于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意义

随着符号学的广泛研究与推广,对符号的研究就不止停留在某个象征物上,而是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整体的研究。设计符号学在空间层面上就会产生空间符号系统,通过具体的形态对空间进行解码。从空间性质上讲,包括空间的大小、形式、比例、走向、边界、照明、音响、绿化、道路、温度以及与外界的联系。从社会性质上来讲,也包括适合某种社会活动或人的行为所需要的空间、空间的时空连续性与人们的认同感、构成要素的合理性与周边要素的关联。符号作为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它的功能和意义是互相依附的。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的意义表现为空间是否满足老年人对空间的使用需求,以及在使用的基础上是否能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决定空间的文化内涵与意义,空间的审美和意境的营造也依托空间的形式和功能。通过对设计符号学中空间符号系统的性质研究,进一步在形态上把老年居住空间视觉特点符号化,用具体的内容设计作为直接的表达方式,使空间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发挥其赋予老年人的文化内涵、意境审美和心理感受。

5结语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2

关键词:养老机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人口老龄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增速不断加快,由图1可以看出,1990年前,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值上升了1.17%;到2007年,这一比例足足上升了2.52%;据联合国预测数据表明,2007~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15.6%。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群体,其养老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群体,受到国家广泛关注。哈尔滨作为我国寒地区域下最具地域特征的城市,其中凸显出的地域性养老问题也会尤为突出,对该地区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进行分析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1哈尔滨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1.1老龄人口不断增长,养老机构的需求量提升

截止到2016年底,哈市户籍总人口数为962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为192.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0%,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比重还将持续增长[1-2]。伴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养儿防老”传统固化思维被打破,养老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居家养老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由表1(数据来源:全国老龄委《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2008年2月21日)可知,自1953年以来,中国的家庭平均人口数稳定在3-4人之间,家庭规模渐趋小型化,4-2-1家庭(四位老人,夫妻二人加一个孩子)模式增多,家庭供养能力被进一步削弱,而相对于家庭养老,机构养具有更专业的服务和更完善的设备[3],为减轻独生子女负担,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在养老机构安度晚年,这使得养老机构需求量激增。

1.2独特的纬度位置,居住空间设计受到重视

哈尔滨市位于我国东北部——北纬46°附近的平原地带,无高大山脉阻挡,受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影响非常大,冬季寒冷漫长(图2),老人室外活动受结冰湿滑地面影响,摔伤冻伤情况屡有发生,此外,室内外巨大的温差变化还会给老人的身体带来不适应,在近半年的冬季里老年人们都需要待在有暖气的房间里,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了老年人冬季的室外活动,因而他们对于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有着更多的期待,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设计需求随之增加[4]。

1.3受经济因素限制,设计人性化和情感化缺失

作为我国老工业城市基地,哈尔滨市虽然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就目前来看,其经济形式过于单一,城市建筑偏老旧,这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据统计,哈尔滨市目前有养老机构293家,其中公办的10家,社会力量兴办的209家,占71%,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养老服务的主力军。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由于资金不足,或出于成本利益考虑,在设计中没有充分体现其人性化和情感化,只是将老人塞进冰冷的“铁笼”房间,致使老年群体感受不到足够的爱与温暖,孤独自卑感被不断强化。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在与发达地区相比时,哈尔滨市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设计在品质上明显达不到新常态下的标准水平。

1.4形式多参考南方,设计实用性不足

哈尔滨市相对于同时期其他城市来说,养老设施起步晚,技术、观念还不够成熟,在设计中主要借鉴参考南方养老机构的设计形式,缺乏对自身限制性因素的充分考虑,在设计上难免会出现地域性缺失、实用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哈尔滨市天赐老年公寓、福寿居老年公寓等老年机构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年公寓的室内布局结构都不够合理:房间拥挤,无法接待客人、储物空间少,出现一个衣柜两位老人同时使用的情况[5],物品摆放杂乱等问题非常普遍。

2哈尔滨养老机构空间设计基本要求

2.1老年人生理需求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是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伴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容易感到疲劳,独立生活能力下降,身体尺寸总体上变小,弯腰、弓背越来越明显,手臂弯曲幅度降低。视力出现衰退,视觉敏感度明显下降,对明暗的感知能力降低,在较暗环境下无法辨别事物。这种敏感度在嗅觉和听觉上也有明显的退化。在行走上则表现为步距缩小,速度减缓,有的老人甚至需要借助扶手、拐杖或轮椅出行[6]。在对哈尔滨市养老机构空间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老人身体各方面的变化,为其提供最舒适的空间环境,这也是养老机构所必须做到的。

2.2老年人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老年人对居住空间另一基本要求。在对老年人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回忆往事的频率越来越高,精神上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的现象。情绪上不稳定,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感、自闭、恐惧等心理[7]。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在安静和休闲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但离岗的孤独感又使他们担心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因此他们期待社会的关怀与理解,渴望获得平等的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8]。在整体的居住空间设计时,在色彩、材质和装饰等部分需要着重考虑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体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怀之情。

3哈尔滨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设计措施

3.1从实际需求出发,使功能分区合理化

合理化功能分区是老年人对室内空间一项重要的需求。只有将功能分区合理化才能充分体现养老机构居住空间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给老年人更加优越的养老体验[9]。在对哈尔滨市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设计中,除了在整体的功能分区规划中保证整个使空间流线清晰合理,各功能区之间界限简洁、整齐,还应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本市地域特色,如:冬季寒冷漫长,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在御寒衣物储备上明显偏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加大储物空间的面积。考虑到漫长的冬季老年人生活中需要相互交流,学习交流,日常保健的场所,在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多的开放活动室,如:棋牌室,广场舞室,健身室等等,以及小型的多功能厅,便于子女探望[10]。

3.2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保障人身安全

在对哈尔滨市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居住的舒适与安全性。例如,在起居室进入一侧避免布置阻挡物,避免形成空间阻隔,对乘坐轮椅的老人进出造成不便。在床头、沙发座椅旁增加台灯等局部照明,方便视力下降的老人剪指甲、吃药或阅读小字单据。在卫生间、阳台门口处常常存在小高差,容易造成老人磕绊或摔倒,应安装30度角的坡道过度高差,地面铺设防滑地砖[11]。为便于老人如厕前后坐下及起身,保持身体平衡,坐便器两侧应设扶手,临墙时墙面宜设置L形扶手,竖向扶手位置应距离坐便器前端20~25cm等等,通过建立舒适化、安全化的居住空间尽可能多的保障老人的各项生理需求,并借此赢得老年人的青睐[12]。

3.3将装饰元素情感化,增加老人归属感

在局部装饰上,也应该充分展现人文关怀,降低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不适感、孤独感。可以通过特殊的标志性装饰对老人的行为进行引导,鲜明的标志能够方便老人进行方位辨别,消除由于记忆力退化带来的认知障碍。例如,我们可以在老人房间进门处用老人喜欢的物件做装饰,或对不同功能区的墙体、地板等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其主题型,通过大量的情感化元素运用,一方面增加了空间的装饰感,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老人对于空间的识别能力,哪怕有一天老人意识模糊,也能根据这些情感化的标志性装饰找到自己的房间[13]。

3.4加强与周边的联系,防止与社会脱节

养老机构对老人进行的照顾、抚慰,不应该是孤立的、只能自己机构完成的任务,而应该与周边的建筑社区进行联络,为老人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缓解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的孤寂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14]。在此,可以通过建设与周边社区相容的养老设施或室外景观来进行比邻空间的平稳过渡,一方面这可以借助社区中非专业人力弥补机构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宣传和展示养老机构的社会责任,获取更多的人的理解与支持,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关爱老年人的行动中。

4结语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3

禅宗美学思想对现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在进行现代居住空间设计时,要“以简约取代繁杂、以自然取代造假、以宁静取代喧嚣”。在禅宗美学具体运用到现代居住空间设计时,要通过“选材、用色、用光、室内陈设”创造出具有禅境的室内空间,使禅宗美学的核心思想和审美价值观与现代居住空间设计观念得到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

禅宗美学;居住空间设计

一、禅宗美学的概念

(一)禅与禅宗

“禅”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进而发扬光大。其是由梵文“禅那”音译而来的,意为“静虑”、“思维修”,本意是安静的思维,但是此思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而是达到心神宁静状态的冥想。根据《五灯会元》中“拈花一笑”的故事记载,古印度的迦叶尊者被尊为禅宗的开山祖师。禅宗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至六祖慧能达到鼎盛。禅宗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信仰者力求心灵的解脱,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讲究通过个人修行和自身实践参悟达到顿悟的境界。禅宗教派融会贯通了中国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华,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对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禅宗美学

顾名思义,禅宗美学是在禅宗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审美思想,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禅师以及受禅宗影响的士大夫、文人等的审美活动。禅宗思想在悠久的历史时期里逐渐渗透到了广大民众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日常

生活,从而不断影响着诗人、画家和文人学士的艺术创作、文学创作和审美活动。禅宗美学是对人类审美形成的价值生存的哲学思考,因此属于艺术哲学的范畴。

二、禅宗美学在传统艺术中的体现

(一)禅与诗

禅与诗的关系是中国诗史上一个显著的文学现象,融禅与诗,以诗说禅,二者交相辉映,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禅诗作品。禅修者的禅悟经常通过诗的方式来体现。王维、常建、苏轼、黄庭坚等都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诗人,其中尤以王维受禅宗影响最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描写了诗人在春夜深山中参禅悟道的情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的诗体现了禅宗万物相通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达到的空灵的禅修境界;苏轼“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则将禅宗的思维方式与诗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禅与画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种修行方式要求人们直接体验事物的本质。一般佛教派别提倡修心养性,往往通过佛教经典教化信徒,从而达到悟道的境界,而禅宗则主张抛弃经典和言传身教的修行方式,提倡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注重“顿悟”在修行中的作用。这种明快、直接的修禅方式,在禅宗美学中表现为在艺术创作中去除一切不必要的修饰,通过简洁、纯粹的设计达到空灵境界的享受,其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国画“重意轻形”的创作理念。在这些深受禅宗影响的画作中普遍体现了重实质不重形式、重意念不重现实、重悟性不重理性、重素简不重繁杂的风格。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梁楷、马远、徐渭、石涛。梁楷《泼墨仙人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整幅画抛弃了传统绘画方式,由泼墨方式创作而成,画风粗犷含蓄,没有对人物进行严谨细致地刻画,风格极简到极致,但是仙人袒胸露怀、憨态可掬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这幅画集中体现了禅宗美学追求简洁、不拘泥于形式的创作风格。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徐渭的《墨荷》、石涛的《观音图轴》都是这类画作的代表。

(三)禅与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留下了许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园林佳作。园林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设计者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体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人和士大夫们,将自己对禅宗的领悟融入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之中,通过寄情园林山水达到禅宗思想与自然之美的契合,他们通过欣赏园林之美回归自我,完善人格,平衡精神。受禅宗“空”观影响,文人士大夫们通常通过造型各异的回廊、花墙等将园子分割成一个个小园,并通过植被、假山等的遮掩,营造出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达到触景生情、明心见性的目的。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是这类园林的杰出代表。

三、禅宗美学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

(一)用简约取代繁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们居住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造型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设计师往往为了吸引眼球设计一些造型复杂但是功能有限甚至无用的结构,其结果往往是导致室内充斥着各种繁杂的艺术造型,虽然视觉上给人一种光彩夺目的感觉,但是去掉艺术设计上喧嚣夸张的外衣后,缺少了禅宗澄明高远的境界和那种平静自然的心灵归属感。禅宗美学主张用简约设计取代繁杂夸张,秉持“易简不易繁”的原则,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简洁的线条勾勒物体的形状,去除设计中繁杂冗余的装饰性元素,以最简约的设计来达到内在的需求和身体的舒适,在这种轻松、纯粹、自然的生活状态中,人们的精神得到放松,被束缚的心灵也得到释放。

(二)用自然取代造作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斧凿痕迹明显,有些设计造型奇特但是忽略了材质本来的自然美,也忽视了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而这恰恰与禅宗追求自然、崇拜实际的精神相违背,也是与禅宗美学的宗旨格格不入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禅宗美学追求“巧夺天工”,充分运用自然材料原有的特质,设计要从客户内心深处的体会出发,真诚地面对客户真正的需求,摒弃不必要的矫揉造作的造型,通过材料间的不同组合,达到浑然天成、物我合一的效果。

(三)用宁静取代喧嚣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机动车辆数量的急剧增长,人们不得不面对日趋喧嚣的城市环境,喧嚣的环境又进一步造成人们内心的烦躁与焦虑不安,整个社会也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因此对于宁静环境的向往促使人们想方设法远离城市的喧嚣,追求大自然的宁静与安逸。当然,禅宗并不是要求人们远离尘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达到心境的高洁与明净,而这才具备了审美的前提。只有排除心中杂念和欲望,回归内心的平静与祥和才能更好地体会宇宙万物的本质与内涵,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因此禅宗美学就要求在居住空间设计时去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环境,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

四、禅宗美学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选材

根据禅宗美学的特征,在当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应注重人与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对于材料的选择,应尽量选用天然质朴的材料,如原木、竹子、天然纹理的石头、蒿草、石板、布等,对材料的运用以忠于自然,忠于本质为基本原则,“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见唐王维:《山水诀》。]”,可以通过材质的重组营造出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禅境空间。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形态、纹理、材质等天然特性,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少加粉饰,用材料的天然质朴烘托朴素、简洁和单纯的意境,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这种材料的天然之美在岁月的流逝中不仅不会黯淡,反而会因为岁月的沉淀而体现出超出表象的宁静隽永而熠熠生辉。

(二)用色

色彩是视觉审美对象中最为直观、也最易引人注目的,因此对色彩的运用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利用色彩不仅可以赋予设计鲜活的生命力,更可以烘托氛围,营造意境,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禅宗美学自然就要求用禅宗的色彩作为用色的基础。禅宗崇尚自然,因此多利用材料的天然本色就成为禅宗用色的原则。石板的青色、竹子的绿色、原木的褐色、蒿草的灰色,通过利用天然色可以烘托自然、和谐、纯净的氛围,体现出色彩的纯净之美,使人的身心能够达到融入自然的感觉。在具体设计时,结合室内风格、面积、采光等各种因素,选定整体格局色调,色彩运用遵循纯而不驳的原则,通过色彩的运用烘托设计师想要达到的意境。

(三)用光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光影的控制来营造出这种静寂空灵之美。通过光的投射,在室内产生虚实相应的斑驳光影变化,使得室内空间充满生机感,室内空间的生动轮廓油然而生,营造出奇妙祥和的氛围。在室内设计的用光上,应该遵循质朴、简洁、柔和的原则,综合运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使二者相关交融,丰富室内空间层次感,达到强化视觉感受的效果,呈现出禅宗美学动静结合的意境。首先是合理引入自然光。这点在中国的传统民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自然光线通过造型各异的花窗投影到室内,形成了斑驳的光影效果,让整个室内空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可以合理利用窗户的采光功能,将光引入室内空间,使其产生层次分明变幻的光影,增加空间的深邃感和意境效果。其次是合理设计人工光源。通过对灯具造型、布置方式、色彩、照明方式、亮度等的不同搭配运用,利用光的阴暗、虚实对比和光影的变化,配合室内空间的其他要素进行综合设计,创造出具有禅境的室内环境,带来丰富灵动的视觉效果。

(四)陈设

陈设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室内陈设和装饰往往能对整体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合理设计室内陈设对于营造禅宗美学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陈设品主要包括家具、绿植、灯具、装饰品等。根据禅宗美学的精神实质,一般采用简洁、质朴、造型优雅、材质天然的陈设来营造禅意的空间感受。在室内装饰陈设中,贵精不贵多,可以考虑采用抽象性和隐喻性较强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营造含蓄、内敛的幽玄境界。禅宗提倡亲近自然,因此绿植在陈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合理布置绿植不仅能增加空间的禅意,而且能起到分割空间、点缀空间的作用。如将稀疏的竹林植于室内形成朦胧的分割界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此外通过山水的布置,可以突出空灵、纯净的禅意境界。

作者:苏明静 郝璇 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日]铃木大拙著.禅思想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4

关键词:产品逻辑;居住空间设计;校企;课程;改革

一、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中,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就是住宅,它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室内设计行业市场中,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也占有着广大的市场份额。这就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前,需要具备扎实的居住空间设计能力。整个社会经济逐年向上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对于居住空间条件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的居住空间设计已经向追求品位、彰显个性、享受生活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对于未来的室内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水准的设计能力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是必备的。“居住空间设计”是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已开设12年的一门本科生课程。该课程共计4学分,是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核心课、考查课。通过本门课程总计64学时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全面地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熟悉居室设计的玄关空间、起居会客空间、餐饮空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卧室、儿童房、书房、厨房、卫生间等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装饰特征,掌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设计方法及措施,掌握居住空间设计风格造型、构思及效果表达的方法,了解如何在居住室内设计中提升文化品质,使居住空间设计符合需求、使用方便,空间布置合理,设备设施配置完善。该课程同时为学生高年级课程的深入学习进行良好的铺垫,以便未来能更好地融入室内设计行业工作。从目前课程教学的结果上观察,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作为学生首次接触的设计型专业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必然要打好基础且有助于后续设计类课程的开展。但随着行业和学生现状的不断发展变化,目前居住空间设计课程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理论知识落后枯燥;上课讲授方式单调,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关注;纸上谈兵的课题式教学导致设计手法陈旧,没有深入剖析设计关键点;结课之后交作业了事的考核手法老套,没有回头审视设计问题所在;缺乏沟通汇报环节,学生不善于抓住设计重点,不善于条理性阐述;学生缺乏设计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双重锤炼,在未来的就业路上起点低、融入慢、发展力弱。

二、产品逻辑概念的引入

基于课程的这些现状问题,通过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商榷,课程改革引入了产品逻辑的理念。所谓产品就是人们在日常使用和消费过程中满足其需求的功能性物品,它按照需求供给市场,不单单是指有形的物品,还包含很多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者组合架构。对于室内设计行业来说,设计师所做的设计也是一种产品,比如样板间、售楼处抑或某住宅设计,这就需要考虑这个产品的应用逻辑。要辨识清楚目标客户,从整个园区到建筑外立面,从样板间到销售价格,包括周边的商业配套、交通配套都属于产品的一部分,因此要研究目标客户群以及某针对性客户的需求。当所有这些输入条件都定准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做室内的户型规划和园区规划,然后才能做到所谓的室内设计。它是一个脉络,不是单纯做一个房子、做一个样板间那么简单,这可以理解为,设计是一个人的身体的各个系统的交汇组合。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满足市场或客户需要而创建的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满足功能与需求的设计的相互关联的活动,即“过程”的逻辑。这在教学中是需要学生领会的且十分重要的一点。

三、课程改革内容

(一)企业资源引入

针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课程要求和工作实际,课程组充分结合校企合作资源,选择优秀的设计公司,将企业成熟的设计项目引入,给学生作为设计的任务。企业的项目是真实性的,具有产品的意识特征,设计要求逻辑性强,能够锻炼学生的设计逻辑思维能力,相比传统课堂的命题式或者虚拟式设计任务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这种真实性的设计项目设计目的明确,任务目标清楚,学生可以从中进行真实性分析,得出调研数据,明确设计方向,指导设计结果,推进设计进程。

(二)“双师型”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中采用“双师型”教师团队进行授课。由于课程教学中的项目是由企业提供的,在校内教师讲授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由企业方派出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设计师深入学校教学,将项目中的设计任务和设计目的以及实践性设计方法讲授给学生,针对行业内实际设计工作的流程进行分解,确定各个设计环节的掌握内容与重点难点,锻炼强化工程实际设计技能,强化学生的设计思维逻辑性,开展“工作坊”式教学构架,让学生体验设计公司的职业代入感。这种教学方式形成“校内教师理论讲授、企业教师实践引领”的校企双师型教学模式,弥补了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短板,发挥了企业教师项目设计制作能力的特长,优势互补,切合实际。

(三)现场教学,参观调研

除了在教室内进行授课之外,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将教学场地拓展至校外。构建起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性教学场地:课堂理论教学构建理性思维;装饰材料市场调研增加感性认识;售楼处样板间参观明确设计目的激发创作灵感;施工工地现场触摸真实的设计落地过程……种种现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构成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闭环,把设计理念、理论方法、材料工艺、设计实践等充分结合统筹呈现,让学生沉浸式体验。

(四)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是主体,正如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系教学一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环节设计并且将问题提出,后期综合整个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个过程中不给予标准答案。教师在授课环节中起到咨询和引导的作用,就像是电视台节目中的主持人,或者参加节目的顾问。这种师生之间的双向多元化表达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分组设立设计团队,正如公司中各岗位要求一样,各司其职,组建项目小组,针对产品的设计内容进行有逻辑的设计分工与设计操作办法,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作沟通,通力完成设计任务,发挥个人所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设计沟通能力,并且对学生个人职业素养的养成,工作中敬业精神、对所负责事务的责任心与主人翁的使命感等等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校企双方评价

居住空间设计作品的评价来自于多方。作品的考核不是一张图或者一个老师定终身的生硬打分,而是注重平时过程、注重多方评价的综合体。在设计作品产生的过程中,要将平时出勤成绩、课堂练习完成程度与课上表现情况、学习态度积极性、与教师沟通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分别纳入打分机制,设立相应的分值。最后设计作品采取小组汇报答辩的形式,请企业方教师甚至客户参与评判,听取企业教师、客户、其他学生小组的提问与答辩,锻炼学生团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遇到未能回答的问题还会经历临场应变,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很大的锻炼。

四、课程改革的创新点

(一)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增强

课程改革针对客户和公司的实际要求,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资料整合与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设计的逻辑性,避免了过去盲目地为了完成设计而设计。

(二)企业优质资源引入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设计任务是来自企业方的真实项目。产品特征清晰、设计任务明确,客户定制的要求细化。双师型教学方式以及企业提供的校外多元教学场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优越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遵循设计逻辑,完成相对的产品定制设计,使设计结果有的放矢。

(三)工程化设计流程管理

课程改革过程中采用工程化设计管理模式,学生作为整个设计的主体,用企业与行业标准流程监制设计,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整个过程锻炼学生设计能力、强化人际沟通能力,使其问题分析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有较大幅度提升。符合设计流程逻辑,满足用人企业岗位需求,使学生未来就业如虎添翼。

五、结语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就像产业链一样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前后有序、严谨合理。居住空间设计更是需要倾听整合各种使用需求,做出客观公正的最大化满足所有“别人”的需求,在各种框框里寻找最优解的过程。在这类课程教学中要结合企业优势资源,拓宽课堂延展途径,加强工程化教学模式流程化管理,引入多元化教学评价,加强真实项目式设计,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增强调研分析整合组织能力训练,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燕珉.住宅精细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8.

[2]刘照国.“设计名师进课堂”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6(10).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5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设计风格;应用

一、居住空间设计与设计风格

(一)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的本质内涵,即指设计者依托住宅固有建筑结构之形态,根据居住者的年龄特征、性格爱好、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地组织和运用界面造型、铺贴、涂刷、陈设等装修及装饰手段,将居住者生活的各种情境物化到居住空间中来,使空间在满足各项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家居环境的物质水平,并能使家居空间实现一定的美学价值的创作活动。

(二)居住空间设计风格

风格一词可以拆解开来解释为风貌和格调,泛指设计作品中所表达的艺术特质和个性态度。室内设计风格派生于建筑风格,指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为依据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设计形态,通过各种设计元素的应用来达到室内环境中的功能性和艺术性要求,并营造出特有的室内空间氛围。[1]居住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其创作手法及最终营造的居住空间氛围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一定规律性及代表性的风貌和特质,便是居住空间设计风格。历史与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源头和核心,也是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精髓和内涵。

二、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产生和发展

居住空间设计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设计风格不仅能够反映出居住者的生活情趣和态度,也能够映射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时代风貌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开始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出更高要求,在人们对住宅建筑形式、居住空间形式、陈设和装饰艺术等的创作和尝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居住空间设计样式、手法和思潮,经过时间的历练,演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居住空间设计风格体系。在我国,伴随着装饰行业的发展,居住空间的设计风格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最初的模仿、盲从转变到创新、发展的过程,其表现手法也从纯粹重视界面装饰,一味复制传统装饰样式,转变到更加重视空间构成的合理性以及居住空间精神氛围的营造,人们逐步意识到突出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才是居住空间设计设计的根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居住空间设计从单一的居住型向舒适型和享受型转化[2],设计风格的概念走进百姓的视野,人们开始对西方的室内装饰进行追捧和复制,使通过低层次模仿而形成的笼统欧式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风格。新世纪以来,居住空间设计风格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人们摒弃过去笼统的风格分类方式,开始将设计风格进行细分,逐渐归纳出现代风格、欧式风格、美式风格、地中海风格、东南亚风格、中式风格等。近年来,随着对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又将各类风格做了进一步细分,例如,欧式风格根据地域可以派生出北欧风格和南欧风格,也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细分为古典欧式风格、新古典欧式风格等。

三、设计风格的应用策略

如果把设计风格比作穿线,那么所有的装饰元素就是珍珠,没有了穿线,一切元素就会变成一盘散珠。[3]因此,对居住空间设计风格进行准确把握和合理应用应成为整个设计活动的轴心和设计作品的灵魂。但目前在国内设计市场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设计风格的定义、要素及文化内涵存在一定曲解,因而在设计风格的应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选择设计风格时角度单一,设计师仅选择擅长的风格做设计;或是过度推崇奢华的设计风格,不考虑居住空间室内外环境的整体性等。合理应用设计风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策略入手:

(一)以实现使用功能为前提

居住空间设计要在满足各项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审美价值。使用功能的实现,满足的是人们的物质需求,而对于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运用和表现,满足的则是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设计风格的表现要以实现居住空间基本功能为前提,并尽可能通过对设计风格的合理运用,巧妙地扩充居住空间的使用功能。首先,不能过分强调设计风格而牺牲功能。例如,在小户型的居住空间设计中运用欧式风格时,大量使用复杂的装饰线脚或大量摆放只具有装饰价值的陈设品,会占据一定的居住空间,阻碍空间基本居住功能的实现,也会使空间氛围变得压抑。其次,要利用适当的设计风格扩充使用功能。例如,在小户型的居住空间设计中可采用日式设计风格,将榻榻米和地台的形式运用其中,不仅使设计风格的表现更加准确、地道,局部抬高的地面也可以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同时满足小户型的居住空间设计对储藏功能的迫切需求。

(二)与现代工艺和材料相适应

设计不完全是艺术,而应是一种妥协的艺术。居住空间设计也是如此,正是因为这种妥协,才能使居住空间设计充分包容和吸收各种技术和文化的特点,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居住空间设计作品中体现设计风格,这便是一种将居住空间设计艺术化的手段,而这种艺术化手段必须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来实现,此外,材料也是体现设计风格的一种重要的手段[4]。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工艺和材料已经成了一种奢侈的选择,例如传统样式的雕花木作,其制作工艺已基本由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工艺,在材料上也开始运用合成材料来替代天然的木材与石材等。因此,在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表现和运用上,需与现代的工艺和材料相适应。先进的现代工艺、技术以及材料能够提高设计风格实现效率,但脱离实际一味追求先进工艺也可能造成浪费,不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技术,选择适宜的工艺来表现设计风格,远比工艺本身的先进性更重要。

(三)与建筑及景观设计风格相协调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延伸,室内设计的创作必须与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相一致,在风格上应与建筑设计的语言一脉相承。居住空间设计作为室内设计的一大类别,其设计风格也应与住宅建筑设计的精神相融合。同时,居住空间也离不开生活中的自然环境所具有的依托作用[5]。从整体来看,住宅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应是住宅区由外到内营造整体居住氛围的不同组成部分,三者应是和谐统一、互相渗透的。目前,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在设计风格上是一致的,而室内的设计经常处于住宅室外环境的设计环节之后,由专门的设计师结合业主的需求重新组织设计语言。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业主对住宅室内氛围营造上的个性化需求,但若室内外所运用的设计语言以及呈现出的设计风格大相径庭,必然会导致住宅大环境设计的整体性缺失。例如,当下常见的托斯卡纳风格的居住区,其建筑风格及景观设计风格上都具有意大利小镇特色,若在此建筑形态下选用中式的居住空间设计风格,定会破坏居住环境设计风格的整体性,阻隔设计风格在室内外环境间的相互渗透和延续,且在中式风格的设计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拱形造型门窗等建筑固有构件,也会使设计风格的表现变得不伦不类。从细部来看,部分居住空间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构成具有一定特殊性,应根据建筑形态的特点因势利导,选用与该结构相适应的设计风格。由此可见,在居住空间设计中不能只着眼于室内的居住环境,孤立地考虑设计风格,而应着眼于整体,注重居住空间设计风格与住宅建筑形态以及居住空间室外环境间的协调统一。

(四)传统的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觉醒

我国的居住空间设计由于兴起时间较晚,为了尽快追赶上西方设计行业发展的步伐,利用“拿来主义”的实践方式在东方的文化土壤上,根据世俗化的设计需求把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崇拜转化为对各种西方古典设计符号的大量模仿和批量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居住空间设计风格曾一度忽视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近年来大众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一思潮在对设计风格的应用上主要表现为中式风格的回归和盛行。从国内影响因素来看,在我国的设计市场中充斥西方设计风格和元素,长此以往不论是业主还是设计师都会感受到居住空间设计的风格和思路上十分被动且设计作品缺乏设计文化认同感,他们开始希望通过中式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复兴来维系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与中国传统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连结,填补当今盲目西化居住空间设计作品所缺失的文化内涵和认同感。从外来影响因素来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整个国际设计领域中,将东方文化进行挖掘和解读,并将相应的文化符号运用于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形成了的一种时尚、前卫的居住空间设计风格新思潮。这也使得国人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在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的选择和应用中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更多可能性。

(五)形成设计师的个人风格

设计师不应该只是商业行为的延续,其设计作品更应该具备美学理念和创作意义,一味重复堆砌已有的元素来做设计,所营造出的设计风格往往会比较单薄。近年来,一些资深的设计师基于多年的设计创作实践,以及对设计语言和形式的掌握、表达与运用能力,逐渐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个人风格,而这种设计师树立个人设计风格的趋势,将成为居住空间设计风格选择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中国台湾设计师邱德光,他将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开创了新装饰主义东方美学风格,在他的新装饰主义风格的设计中,通常将古典的装饰元素、图案图腾进行几何化、简约化、节奏化、色彩单一化、样式夸大化,将古典设计风格转化为适合当今生活的设计风格,他的设计不拘泥于堆砌造型和色彩,更具时代的温度和文化的涵养,是有灵魂,有由来的个人风格。个人风格反映的是居住空间设计师个人对设计、社会发展以及业主生活的理解与展望,需要居住空间设计师具备较高的设计素养和生活经验,来赋予居住空间设计风格新的形式和内涵。

(六)实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对于居住空间设计,无论是审美还是功能,都是基于人本主义的出发点[6]。让环保生态理念在居住空间设计风格中得以实现,不仅要控制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各种消耗的经济性,也要强调对社会、自然、生态等大环境的深层影响和综合效应。目前,随着居住空间设计风格理论的普及,人们风格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的追求不断升温,居住空间设计一度产生了过度风格化的倾向。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业主出于对居住环境奢华装饰效果的向往,更多偏爱装饰手法复杂的设计风格。其二,部分设计师希望在对设计风格的极度表现中实现炫技和盈利的目的,将并不适宜的设计风格强加给业主。过度风格化的居住空间设计往往施工工艺繁杂,大量消耗天然石材和木材等高档材料,增加了造价却不一定能使居住空间的审美价值得到提升,舍本求末地为了表现风格而设计,由此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设计理念。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设计风格认识观念的改变,人们通过奢华设计效果来满足享受与炫耀心理的消费倾向逐渐弱化,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将成为居住空间设计风格选择与应用的重要理念。

四、结语

从业主角度看,设计风格能直接反映居住者的生活志趣和态度。因此,从业主的独特需求考虑,恰当应用的设计风格非常关键,这对于提高大众生活品质以及审美水平也具有着重要意义。对设计师而言,在居住空间设计作品中合理运用装饰元素,准确诠释设计风格,是设计水平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设计风格的应用与表现上,设计师可以结合上述几点策略内容,综合考虑所有的主客观因素,在追求设计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的同时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黄诗智.论装修材料对室内设计风格形成的重要性[J].设计,2015(11):80-81.

[2]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史(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2-63.

[3]吴天篪.风格的魅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2.

[4]汤佳.后现代风格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设计,2016(07):154-155.

[5]梁宇锋.中式庭院设计在现代居住空间中的融合型研究[J].设计,2017(04):102-103.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6

1.剪力结构、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的改造安全

剪力结构是一种结合了砌体墙与框架墙优点而出现的建筑墙面形态,这种结构形态的户型某些墙体整体均为现浇,可以有效的减少粗大的柱子,空间相对更为固定,空间的变化可以多样性,但无法对现浇墙面做更改,安全性高适合高层建筑使用。这种结构的墙面是不可以对剪力墙面和梁作更改的。砌体结构的户型是指户型整体均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能力是上述形式中最弱的,一般来讲是不允许对墙面做任何影响安全的更改的,特别是较低的楼层。但如果设计师能很精确的辩论主体承重墙与分隔墙的话也是可以作保守的变动。框架结构是指建筑整体由框架形成,再在种框架间辅以分割墙面而形成不同的区域的建筑形式,这种形式优点是空间变化比较大,除外墙以外所有的墙面都可以拆除,但缺点是梁柱太多,即使墙面拆除也会留下过多的柱而影响功能使用。对于框架结构的墙面,我们不能对梁柱进行移动或拆除,也不能缩小或在上边进行任何影响力学结构的改动。

2.影响到水电气改造的禁忌

原则上墙体的改动要注意避开对水电气线路的影响,因为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是有可能影响到使用功能的,不合格的施工甚至会带来重大的事故。

3.墙体改造要注意不要影响到通风或形成光线无法到达的阴暗死角

因为不好的通风和光线死角会增加照明及排气方面的浪费,所以在墙体改造时要尽量避免发生这些状况。

二、居住空间装修方案及施工的安全环保绿色理念

装修方案是居住空间设计的外在表现,施工则是实现方案的过程。这两者均要注意安全环保绿色理念的渗透。

1.防锈防潮防霉变设计

在施工时,我们要严格对所有显露在外的金属件进行防锈处理,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涂防锈油漆。在一些特殊位置,常常出现墙面渗水现象,渗水现象会影响到墙面的整洁,进而影响靠近墙面的木制家具的寿命。如果渗水部位长期处理潮湿状态,会产生霉变可能,进而影响到人的健康。如果渗水处是地面,则可能会影响到楼下的邻居。所以,我们需要对有可能出现渗水的墙面及地面进行防水处理。常用的防水材料有:防水卷材、防水剂、防水涂料等。

2.装修承重设计

居住空间中,承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承重要求比较高的地方有:吊顶、阳台等位置。吊顶是比较常见的工程,在比较宽大的空间中,吊顶龙骨应尽量选择金属龙骨,同时龙骨主副龙骨均要注意间距要适当,龙骨最少50以上,间距30公分为宜,吊筋间距60-80公分为宜。对于阳台或者露台,在设计方案时要注意材料的重量要尽可能的轻些,以免发生阳台开裂的问题。

3.防碰撞、滑、坠落、倒塌设计

在居住空间中,很多位置会有特殊的设计要求,比如卫生间地面采用带肌理或不光滑的地砖为宜,这是为了防止滑倒,因为这个位置容易潮湿。在人经常活动或滞留的地方要注意物品的稳固设计,比如客厅与餐厅间的隔断,在设计施工时都要注意稳定性。在儿童使用较多的空间要注意处理锐角,也要注意稳固性,以防止儿童攀爬发生倒塌、碰撞危险。在有吊柜的地方要注意处理吊柜的高度,以免发生撞头事件。在有大面积玻璃的地方要注意在玻璃前进行必要的遮挡或色彩提示以免发生危险。

4.防漏水电气设计

水电气线路设计修改要注意以下几点:电路尽可能走天花板而不要从地面进行安装,墙内线路安装尽可能是垂线而不是水平线,并且线路要外包弯管,在有水源接触的地方要用防水开关;影响到的水路要经过严格的测压,否则可能会渗水;气路变动要注意尽可能将热水器出口安放在室外阳台上来避免燃气泄露,必要时可以安装报警器。

5.防变形、防火设计

尽可能选择特殊工艺的实木或选择防火板来防止发生火灾及家具变形。通常发生火灾的起始位置在厨房,因此,厨房的装饰材料均要考虑防火问题,对于门窗选用防火门窗可以减少火灾时火势漫延。同时可以安装自动喷水装置来加强安全。

6.节约水电气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7

【关键词】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居住空间设计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以及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苗族的绚烂文化,有效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1]。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当地艺术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而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使居住物理空间与人们心理空间相协调,让居住空间具有民族韵味和时尚元素,实现当代元素和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

一、居住空间装饰艺术设计概述

居住空间设计作为文化艺术生活和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内容,其相当于一个社会个体,与时代的文化和生产力息息相关,具有自身特定的心理结构、文化和精神,能够展现特有的艺术文化风貌。可以说,居住空间设计形式是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人们会利用丰富的传统经验因时制宜,形成多姿多彩的设计风格,确保居住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满足居住者的需求,达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完美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民族传统不能隔断,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用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不仅是传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的需要,也是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回归与自省[2]。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利用自由朴素的民族风情,并将其与当代的设计元素相融合,可以展现富有情趣、美观实用的室内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将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应用于居住空间设计时,需要认真研究和观察苗族文化艺术元素,提炼出设计精髓与核心理念,将其科学合理应用到设计中,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和民族艺术神韵的设计作品。

二、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刺绣、花带、银饰、织锦、锉花、蓝印染等方面,能够体现居住空间的美观和实用,形成特色鲜明的居住空间。

1.刺绣的应用

对于湘西苗族刺绣而言,其可分为方纹、边纹、角纹、坨纹和枝纹,线条色彩斑斓、针法精秀灵巧,在锈料上穿刺色彩和图案,然后利用缝迹构成花纹,从而形成精妙的装饰织物。通常刺绣中的方纹连续无穷,边纹可直可折,匀称角纹的单用形式相对灵活,多方形体坨纹具有灵活多变的应用方式,独立个体的枝纹可以补充图案中的空稀部位[3]。居住空间设计中应用湘西苗族刺绣的范围较广,窗帘、衣物和摆设等所用的特殊纸张及布料都能进行刺绣,如褡裢、帽子、外出礼服、枕套、被面、床单、门帘、桌围、椅垫等。另外,在居住空间的灯罩上装饰美丽的刺绣纹样,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灯打开后则又是另一番风味,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求。

2.花带的应用

湘西苗族花带是苗族人重要的装饰,多缠绕在头上或系在腰间,利用大胆的配色以及对称均衡来形成独特的装饰图案,描绘对象为自然万物,借助变形和夸张来体现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花带以传统传统技法和图案为基础,对绘画中的写意手法加以吸收,虚构与夸张花带图案,以此突出入画题材,达到图案的神似。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用花带时,可以将其作为装饰画进行有规律地排列,或者是将其装饰在抱枕与床罩的边缘,或是将其组合成不同的形体,从而为居住空间带来清新的民族之风和丰富的艺术情趣。

3.银饰的应用

湘西苗族的银饰作为一种纹样题材,是苗族先民将对祖先的祭奠与生活的理解抽象为图纹,体现了苗族人的生活文化习俗和欢娱情趣,展现着苗族文化的美学意蕴和独特价值[4]。当前许多窗帘、沙发抱枕、床上用品、门把手、家具等都采用了湘西苗族服饰的银饰图案,如梅花花纹、荷花花纹、百鸟朝凤、二龙戏珠等,使家具更具人文气息,带给人一种既有民族气息又时尚的视觉冲击,有效展现民族艺术设计的独特作用,提高居住空间的格调与档次。

4.织锦的应用

织锦芭排是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中的精品,多是由民间艺术加以完成。这些民间艺人能够因材施艺,借助一定的设计原则来统一处理图案中的植物与动物形象,达到变化统一、疏密有致的艺术效果。织锦纹样繁简相宜、刚中带柔,稳静中又带有一定的律动,图案的结构基本不存在曲线,因此在沙发垫、地毯、织锦台布、背包、壁挂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使人们感受古朴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5.锉花的应用

锉花主要是指苗族民间剪纸,其作为苗族独特的一种纹样,与汉族民间剪纸存在明显的风格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审美效果。汉族剪纸多是展现绘画艺术的装饰效果,讲究线条之间的相互连接以及虚实对比;而苗族锉花则是为了展现浮雕般的立体效果,讲究针法与刀法的结合使用、块面与多层的锉刻。②艺术风格。苗族锉花对写意较为重视,视觉构图包括夸张、变形、立体和平面等;汉族剪纸则重视写实,基本是从平面角度来进行构图[5]。③用途。苗族锉花多用于刺绣底稿,只选用白纸,并且通过刺绣针法加以提示;汉族剪纸则是用于喜庆和窗花等装饰,采用彩纸或红纸,以民间生活为素材,创设热闹喜庆的氛围。④制作方式与工具。苗族锉花利用特制的蜡板和刻刀进行刻锉,可以刻锉10~20层,能够批量生产;汉族剪纸则是利用剪刀“绞花”。⑤图案构成元素。苗族锉花是以动植物为主,汉族剪纸是以实际生活为主。一般来说,锉花基本应用于居室空间的镜子镜框、浴室隔断、室内屏风等方面,让居住者感受古老的湘西风韵;同时也可将其作为装饰画,装饰在窗户或墙上,营造祥和舒适的感觉,使硬朗的家具更为生动,保证室内陈设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增添生活情趣。

6.蓝印染的应用

湘西苗族蓝印染的原料主要是采用天然植物,借助自由独特的构思在蓝印染上灵活展现民族文化的图腾,创造令人心醉的画面。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趣味也有所增强,对居住空间的装饰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织物陈设品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例如:在琉璃桌上铺饰一幅鹭鸶踩莲的蓝印染桌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装饰美,不仅可以丰富视觉效果,体现较高的观赏价值,还能丰富室内环境,营造良好的室内文化氛围,传承民族文化。将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应用于居住空间设计时,需要结合先进的科技,采用新的思路和理念,在设计中合理应用刺绣、花带、银饰、织锦、锉花、蓝印染等。这样才能传承和升华苗族传统民间艺术价值,使居住空间更具民族感和时代感,充分展现其独具特色的个性,达到传统艺术与居住空间设计统筹结合的双赢。完美的居住空间设计是对居住空间环境的再创造,承载着建筑的灵魂,展现着设计是的艺术素养,是环境和人进行深入交流的重要媒介,能够实现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完美结合,因此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用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姬静.湘西苗族装饰艺术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3,01:75-77.

[2]周金娟,吴卫.湘西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的形式语言[J].艺海,2011,06:174-175.

[3]何力,张超.湘西苗族服饰绘画的艺术特征探析[J].美术大观,2014,08:80.

[4]黄娟.湘西苗族服饰图案设计的启示与应用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5:103-105.

居住空间设计范文8

居住空间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创造的人居环境空间。是人们长时间逗留和休息的场所。如今,人们为营造更加舒适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入住前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装修和装饰。近年来,关于居住空间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引起越来越多的担忧和重视。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对当地居住空间环境质量参数进行采样研究。发现不管是从物理环境方面还是装修装饰材料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影响人健康的因素。然后就在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关参数标准。由于官方标准比较完善,居住空间环境治理在国外起步较早。在我国,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室内装饰材料的10项环保标准,该标准从保护人体的健康出发,首次全面规定了室内空气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放射性四类共19个指标的限量值。同年环保部门也对外开展监测服务。对甲醛、苯、二甲苯、氨气、氡、放射性物质、可吸入颗粒物等项目进行监测,每年对外监测500户左右。可是这些措施及效率显然不能够对现实的情况进行改善。在监测研究方面,我国室内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多数监测控制手段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现场采样品,然后使用精度不高的实验室仪器进行分析。测得数据的效率太低。人力财力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居住空间环境控制系统的推广和普及。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城市环境问题的新话题,虽然政府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投入很大,但是成效并不明显。由于建筑材料的围隔,使得室内空气有别于室外。强调大气污染的控制的同时,也应该将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问题提到足够重要的高度。如果设计师忽视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物理环境,以及装修过程中给业主带来更多非健康的后续问题,将会造成比雾霾天气更大的危害。

2界定居住空间设计中健康标准的重要性

完善和健全居住空间健康标准已经迫在眉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也日趋加剧,健康问题将是21世纪的重要命题之一。居住空间中健康标准的构成应以标准化的考核来界定,不仅可以提供一个完整清晰的科学数据参照,还对居住空间组成因子要求的更加完善。

1)人体健康的要求。

健康是每位家庭成员关心的问题,而居住空间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因子,更是会激化人与居住空间之间的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增大,人会自动的远离环境或改造成新的环境。不同人群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特殊人群要求会更加严格,例如:患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结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这类人群对空气质量比一般人要求会更高。

2)整体(社会)节能减排需求。

居住空间由不同属性的客观物质构成,有些则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利用的角度使用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同时也能节约物质资源,减少和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社会在不断地向前进步,家庭中不利于健康和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最终将会被拆除丢弃,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建筑环境垃圾。若从设计开始就将观念与标准植入其中,就无形中节省了社会的物力、财力和资源。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们的意识观念在不断地向前推动,对居住空间中的客观物体标准也会更加严格,提前做好健康标准界定,不仅在发展方向领先世界,同时也在资源上做到节约。保留那些暂且不开发物质资源为后代的需求留有余地。

3居住空间中健康环保指标的构成

1)空气质量。

空气在所有空间中扩散流动,是人们密切接触的生活要素。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建筑物密闭程度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空调通过降低通风率来维持原供暖和制冷的做法,会导致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量减少,使居住空间内一些污染物的浓度甚至高于室外。居住空间中的空气污染如今也像外环境污染一样,给人们带来许多健康危害。所以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通风量。

通风量即从外界进入空间的总气流量。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的围合空间,需要被输送一定量的新风以改善居住空间空气质量。保障通风量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将通风量引入居住空间的健康指标是很恰当的。保证居住空间中所需的通风量不仅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的排出,引进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动,而且,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也有一定新鲜空气的交换和补充。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3)采光量。

采光量即空间所进入的光通量。居住空间的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白天大多来自自然采光。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采光量使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切实地感受到居住空间的和谐与温馨。太阳光可以杀死居住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如今大量的装修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者减少开窗面积带走了明媚的阳光,居住空间中的采光并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居住空间中的采光量是衡量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元素。

4)装修及装饰材料污染控制值。

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居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通常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是居住空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就当前充斥在中国市场的各个品牌的装修材料来说,很多都不能达到环保标准,污染物含量及物理性能等项目超标问题很普遍。目前市场状况并不乐观。要想真正还原健康的居住空间,就必须细化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健康标准的界定中。这样不仅能在行业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材料生产上所忽视的问题。

4在设计中具体的实施要求

1)设计观念的转变。

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健康标准的界定不仅仅是对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具体把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设计开始实施阶段就把健康和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

2)自然元素的还原。

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界定还应该强调自然元素的还原。将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得到还原。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窗户的开启面积,经过不断的采集数据并将这一数据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以保障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比如居住空间内的自然采光系数即室内全天光照度与室内距离采光窗中点地面1m高、1m远的采光天然光照度应不小于1%,居住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8等等。

3)装修及装饰材料合理选择及使用。

居住空间在入住前都要进行装修和装饰。而现今大多数人在此方面往往过度装修,只顾追求居住空间的奢华与美观,而很少考虑布局和材料应用的环保性能,致使一些危害人健康的装修材料像隐形杀手一样进入居住空间。不论是像花岗岩这样的自然材质,还是经过加工的合成材料,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天然的大理石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运用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会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另外,在装修中常常被用到的三夹板、人造板等板材,甲醛是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的夹层中。随着室温的上升,甲醛释放到空气中的浓度就会增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对身体的损害都是致命的。设计师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在设计中推广绿色设计。把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先选用有环保标志的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改革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

4)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与考核。

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在设计初期和施工前期就可以加以控制的。国外的一些小学在施工和设计中都非常重视过程中的材料考核与检测。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制定一系列的环保健康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在居住空间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合理的采纳这样的模式,依照具体完善的健康指标,将这一合理的数据真正的运用到居住空间的健康环境建设中。

5期待行业标准的出现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