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的辩证基础综述

声乐艺术的辩证基础综述

作者:陈龙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声乐艺术之所以可能,还有赖于声乐思维的作用,歌唱实践并不是人的发声器官的无规律无节奏的机械运动,而是由演唱者的特定的艺术思维与艺术心理参与其中。声乐艺术之所以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不在于演唱者的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的异质性,而在于演唱主体在不同艺术环境中形成的艺术思维与艺术心理的独特性。正是凭借特殊的声乐艺术素养塑造的歌唱技巧,才能将不同发声器官的运动协调为统一艺术演唱实践,即生理器官与艺术思维的对立统一导致了高雅、动听、美妙歌声的最终唱响。

其次,声乐艺术是情感与理智的对立统一。声乐艺术的成功既需要演唱主体的感性表现,从而向听众传递其丰富多彩而又变化莫测的内心情感,又需要演唱主体凭借理智自觉调控自己的情绪,从而使听众不仅能够觉知旋律的优美、唱词的动人,更能体会演唱者所要传达的人生启迪。如果过于沉溺于演唱情感的表达,会导致演唱主体因过分投入而陷入特定情绪中不能自拔,结果不仅不能合理的把握歌曲的音量、速度、音准,而且使得听众不能很好地体悟歌曲的内涵。[2]另外,在声乐艺术的学习与选择上,也不能单凭情感的喜好,而应结合理智进行决断。任何声乐艺术大师的成功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情感与理智的结合。

再次,声乐艺术中的美声唱法强调真声与假声的结合也表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源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的基础与入门,声乐艺术的演唱魅力在美声唱法的高音与低音、强音与弱音、真声与假声等的的有机融合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众多周知,真声演唱都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在高声部分,全用真声会导致演唱主体过于费劲,全用假声则会导致歌声的单调乏味,缺少必要的艺术感染力。只有坚持真声与假声的有机统一,才是符合科学演唱原理的正确做法,惟其如此,才能造就甜美的音色、润滑的音质与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同时还能呵护演唱者的发声器官。当然,要想熟练把握二者的平衡还需要演唱者的长时期的锻炼与磨合。

质量互变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当事物的量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质变,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突出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声乐艺术的学习集中的体现了质量互变的规律。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做大量的前期积累,特别是乐曲的旋律、节奏与歌词,只有把这些都熟练地掌握于心,才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仍能够凭借着熟能生巧的惯性将歌曲演奏下去,而非中途断档影响全局。重要的是,只有在熟练掌握歌唱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声乐艺术技巧,才能在遇到不同风格的歌曲时能够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大量的基本功锻炼是提升声乐艺术水平的基础与前阶,只有坚持不懈的积累,才能实现声乐学习中的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声乐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集中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声乐艺术产生后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摸索时期,总结出了关于发声与呼吸之类的技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必然会要到现存表演模式的瓶颈,这是就需要演唱者打破常规,探索新的规律与技巧以走出困境。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在反思修正旧技巧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新的演唱技巧,这就是扬弃,即抛弃原有技巧中的不合理因素,发扬其中的积极成分,并增添新的特色,实现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与飞跃。综上所述,只有深刻领会声乐艺术的辩证哲学基础,才能深化认识并塑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