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案范例6篇

声乐教案

声乐教案范文1

【关键词】 声乐教学;歌唱心理;艺术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推广

1 案例

第一学期,J、Y等四位同学为一声乐小组。因J同学进步较快,笔者就对她的发声技能技巧加以强化训练,并希望她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出良好水平。可她在考试时,唱第一句就跑调,歌唱气息浅,手脚还紧张得微微颤抖,演唱表现与正常水平判若两人。第二学期,她由小组授课上升为个别授课,笔者在声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其歌唱心理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和增加艺术实践活动,使她的发声技巧和作品演唱水平都有较大进步,在第三学期班级演唱中发挥很好的水平,重新找回了自信。笔者充分肯定了她音色好、高音爆发力强、音域宽、气息流畅,唱C3轻松等优点,鼓励她参加“珠江钢琴全国高校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省选拔赛,对她说:“你不是去拿奖,是去向别人学习。这是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一次好机会。”她终于鼓起勇气报名并被选拔参赛。比赛小组辅导教师们悉心指导,热情鼓励,经过紧张培训和训练,并针对怯场等毛病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该生终于在全省选拨赛中取得专科组“个人全能”第二名“综合素质”第二名和“歌唱与钢琴伴奏”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这次参赛,J增强了演唱自信心,心理状态更趋成熟,在之后的“珠江钢琴全国高校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专科组“个人五项全能”三等奖和“自弹自唱”第三名,传为全校佳话。

2 分析与推广

笔者总结分析对学生J的声乐教学过程,意识到注重声乐知识的学习和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弱化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艺术实践,成为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工作中亟待完善的课题。

2.1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唱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

2.1.1 心理状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的心理活动的总的特征。歌唱心理状态则是歌唱者面对不同环境条件(观众的多少、类型和演唱场所等)和掌握歌唱内容与技能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特征。这些心理活动和一定的生理功能相联系,最佳的歌唱状态是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统一,演唱者只有在最佳的状态下演唱,才能正常发挥演唱水平。

2.1.2 声乐是一门融技术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学术性较强的学科。声乐教学就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把握发声机能,进行正确的歌唱。歌唱活动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动,而且也是通过思维活动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复杂心理活动。优美动听的歌声是心理活动指挥歌唱发声器官在生理上做出反应的物质效应。声乐学习的效果,与歌唱器官、肌肉活动的灵敏、协调、强度有关,和人的心理活动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

2.2 营造民主、和谐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作为声乐学习主体的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学生战战兢兢,怕唱不好,怕犯错,老师则动辄加以指责,常常出现学生发声时心理紧张,越唱不好越紧张,越紧张也唱不出来的现象。这是由于心理的自我暗示导致气息上浮和肌肉紧张所致。良好的声音效果,应当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合理协同的产物,心理不能达到自然、平静,不能精神集中,就难以发出令人愉悦的声音或唱好歌曲。教师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力求阐述问题深入浅出,教学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情趣,注意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营造民主、和谐、愉悦轻松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

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声乐教学中要“乐”、要“轻松”,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态,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以爱为基点,以真挚的情感,博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声乐的动机和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才易达到心理的愉悦,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全身心融入良好歌唱状态之中。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离不开良好的技术状态,良好的歌唱技能技巧是良好的歌唱状态的前提。演唱者在观众面前产生的心理紧张和激动现象,即使是像吉利、帕瓦罗蒂等著名的歌唱家也在所难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说过:“我自己身上也曾多次发生舞台紧张的情况,虽然表现形式不是那样严重。”但这些歌唱家高超的声乐艺术水平,却保证了演出时的高水准,正确的思维及肌体神经活动过程弥补了心理紧张和激动的影响。

笔者在教学中,因J声乐学习进步较快,对她考试要求偏高,给她增加了心理压力,对考试和演唱失常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J同学来自农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有自卑心理。她刚入学时参加新生音乐晚会登台演唱,因为紧张,声音很小,甚至连歌词也忘了,事后一直为此感到羞愧,经过这次失败,在心里留下了怯场的阴影。笔者总结她的学习情况,主动和她交心,对她声乐技能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她振作精神,大胆地参加实践活动,到舞台上锻炼,不要害怕失败;鼓励她从小组演唱到班里和系里甚至学校的演出活动要积极参加,并和她一起选择演唱歌曲,对作品技巧处理进行认真分析,一起到演播厅走台,熟悉舞台环境,帮助她塑造良好的舞台台风。该生在一次在班级演唱中发挥很好, 自信心理得到提升,此后经过更多的舞台实践,演唱水平有很大提高,歌唱心理状态日臻良好,为往后的演唱逐步成熟直到获得全国比赛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教学与发展个性方面,教师应正确了解和甄别学生不同性格特征和类型,因材施教,塑造良好的歌唱性格。心理状态和技能的胜任能力有关,教师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声乐技术技巧,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尽可能多做一些准备,根据学生的能力,实事求是安排声乐作品。俗话说:“艺高胆大”,高超的声乐技能,可使歌唱者产生强烈的歌唱愿望,并使整个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满怀信心地走上舞台。因此,首先应该在学习声乐技能、技巧方面狠下功夫,为良好歌唱心理状态的产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4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搭建声乐教学平台。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通过艺术实践来得到验证和提高。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效果的检阅。学生交流演唱会成为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歌唱的心理素养。只有通过艺术实践,使学生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认识声乐的性质特征和声乐活动规律及其社会意义,克服歌唱特别是歌唱表演中出现的毛病,经常参加声乐实践活动特别是成功的活动,能使学生的自我价值需要得到满足,对于声乐学习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失败更要认真总结。通过艺术实践,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舞台形象和台风。

2.5 声乐教学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文化的整合。声乐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提高对音乐和艺术的认知能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

声乐学科的发展同样与戏剧、影视、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人文科学等有着紧密联系。深化声乐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人文教育思想,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全面的音乐知识,加深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除了注重歌唱技能训练和声乐表现力的提高外,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丰富文化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讲台,而且具有超出讲台外的声乐演唱能力,并为他们的继续学习深造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1):251(3):266,268,(4):271

声乐教案范文2

【关键词】高职声乐;人才培养;教改

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声乐专业建设和改革是关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一套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发展、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目前,高职声乐专业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匮乏、师资配备不足、学生生源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等。因此,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建设及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现有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两个方向,学校教学资源匮乏

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也竞相开设声乐专业。然而招生的学生人数多,学校的教学资源却很有限,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也存在问题,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以笔者所在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为例,教学所需的琴房配备不够,多媒体设备屈指可数,没有规范的剧场、音乐厅。琴房经常出现不够用的现象,学生也会常常以此为由,不练习、不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教学媒介十分有限,音响话筒等设备非常稀有,多元化教学无法有效开展。学生没有实践的舞台,然而音乐表演对舞台的需求是极大的。学生缺乏舞台表演的经验,得不到锻炼,在人才培养上无法达到既定目标。加之高职院校的文艺交流活动较少,大师讲座屈指可数,没有更多的新知识摄入,学生可以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在教学条件十分有限的环境下,教师很难开展有效的教学。

(二)师资配备不足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在学校中地位一般,在社会各界中影响力较低,因此很难招聘到优秀的教师,师资力量配备严重不足。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教师队伍很难管理,加之教师的基础保障跟不上,师资流动性大。没有稳定的师资力量,就无法有效开展声乐教育。

(三)学生生源参差不齐

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被大众忽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知道高职院校还有声乐专业,特别是声乐表演专业,招生效果不佳。就笔者目前所在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而言,其招生模式分为统考、单招、五年制定点招生三种模式。统招的学生,经过高考筛选,一大批落榜的同学进入高职院校,这类学生多数为半路出家,突击学习,声乐基础较差。单招的学生,在中职期间有接受声乐学习,但学习效果不佳,在中职期间存在学习散漫的现象,导致学生难管理。五年制定点招生,多数学生来源偏远地区,如川内甘孜阿坝地区的学生,学生普通话不好,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的声乐理论基础几乎为零。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源基础差、演唱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整体自我学习能力较弱。

(四)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按部就班,照搬本科院校或是其他音乐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学时设置多为四年制学习。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时间只有两年半,五年制的学生只有一年半的学习时间。课时压缩,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实现原定的培养方案。最终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二、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建设的改革措施

(一)改善教学环境,合理配备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声乐教育要发展,也要改善。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资源,改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同时学校的软硬件配置也得跟上。琴房配置按比例设置,应给任课教师配备多媒体设备,同时学校应设置音乐剧场、音乐厅等音乐交流场所。可以和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由企业赞助提供场所也是可行的。合理调整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选聘高端人才、聘请专家教授进校教学,邀请声乐大师进校讲学,举办音乐交流活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知名度低,在教育行业影响力小,很难招到优秀的教师。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并发展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高职院校应提升声乐专业在学校中的地位,大力推广学校的专业特色,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通过心得分享、教学交流等活动,实现教师彼此间的取长补短。例如,民族音乐教师可以学习美声教师的教学方法、流行音乐教师学习民族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通过这种相互学习的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可以与外校合作,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设定一定的奖励吸引高端人才入校。

(三)提高生源质量

设定合理分数线,根据学生志愿,成绩排名靠前者、有相关技能证书者优先录取,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演唱技能知识、基本乐理知识以及舞台表演能力等的考查。在招生上为达到一定的名额目标,高职院校往往大力扩招,也是导致生源差的主要原因。在招生时,应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给予声乐基础不好且五音不全、不适合在声乐专业上发展的学生其他更好的选择机会。总之,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应该全面考查学生的声乐基础,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择优录取,让真正在声乐学习上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进校后,给专业不好的学生提供调整专业的机会,学生毕业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四)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生源特点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下是笔者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一,在少数民族生源居多的情况下,设立少数民族研习班,针对少数民族制定系统的教学方法。聘用少数民族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例如,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多数从未接触过少数民族语言,在教授少数民族学生时,首先语言沟通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演唱的少数民族歌曲,老师只能听旋律,完全听不出语言的含义以及语言上的问题,学生时常也理解不了老师说的专业术语。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情况,应该聘用少数民族教师,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教授少数民族声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制定专业方向。唱法细分,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分配对应的教师,如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原生态唱法等。避免出现民族声乐教师教授美声唱法的学生的情况。由于教师没有接触过外文作品,如意大利咏叹调,无法教美声唱法的学生演唱歌剧咏叹调。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出现某一方向老师同时担任几个方向教学的情况,民族唱法的老师碰到美声唱法的同学,手足无措;美声唱法教师碰到民族唱法的学生,往往需要很长的磨合期。然而专科生教学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很难培养出人才。第三,规范授课模式,一对一教学,每人45分钟。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多为混合式班级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很难掌握声乐技巧,教学效果差。笔者所在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现有的一对一授课时间只有30分钟,时间十分有限,往往上一个学生的基础发声训练都还没完成,下一个学生就等着上课了,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采取一对一教学,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状态调整教学方法及思路,做到因材施教,效果更佳。第四,分层次教学。通过入学测验,把学生按高中低水平合理分配,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级情况对应教学。入学测验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及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状态,结合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五,课程设置上,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应该更侧重实践课程,合理设置舞台实践课、表演课、形体课等,通过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形象气质。同时,不定期举办教学音乐会,通过音乐会形式,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得到锻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总之,目前高职院校的声乐专业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由于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办学时间短,办学理念陈旧,办学环境有限,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的总方针。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基础条件差、表演能力无、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如何开展声乐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成?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都将是未来长期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时刻进行教学总结,找准目标,根据生源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立足于社会需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铺好路。

参考文献:

[1]克里夫顿•韦尔.声乐基础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2]卫燕.浅谈高职院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黄河之声,2020,(14):150-151.

声乐教案范文3

关键词:音乐欣赏;兴趣;联想;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89-01

一年级第一课欣赏《快乐的一天》,音乐在播放,儿童正听着。不一会儿,一些儿童在“动荡”,又一会儿,全班在“沸腾”:说话的、扭动的、玩耍的……

有经验的老师想法子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把不熟悉的乐曲变为熟悉的乐曲,把无意注意转化有意注意。他(她)不急着让儿童听音乐,而是利用插图让儿童“看”音乐,唤起听音乐的兴趣与注意;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音乐故事听音乐片断;用动作表演将儿童置身于音乐情境,获取身心快乐。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去感受“快乐的一天”,儿童不仅不觉得音乐陌生,还觉得音乐说的是自己的事,觉得音乐真有趣。

一年级要着重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听音乐的习惯。我教二年级《在钟表店里》时,探索他们的欣赏能力:方案一,告诉题目,全凭“听”去感知音乐;方案二,告诉题目,并用“符号”提示作品结构,在“听”中感受音乐;方案三,告诉题目,用“哑剧小品”表现作品内容,边看边听音乐。三个方案分别在三个班实施,实施结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听赏的儿童,对作品的感知大体相同,清晰的感知有:许多钟、修钟、愉快劳动;模糊的感知有:闹钟声误为挂电话,杜鹃钟声误为鸟叫,密集快速的音乐误为有人跑,狼来了,很紧张,钟摆声误为走路声,上发条误为锯木头声,有人咬生地瓜的声音。采用“方案三”听赏的儿童,把握作品内容较准确,感受到工人认真修钟,修了一架又一架,到处是钟声、铃声,工人在愉快劳动。听赏结果表明:二年级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联想能力(方案一),不具备“符号”式的抽象思维能力(方案二),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方案三)。一位中等水平儿童的欣赏笔记是这样写的:“有一天,钟表店的老爷爷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听了听,很满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又修好一些,很满意,又唱歌跳舞。接着,把所有的钟都修好。各种各样的钟都响了,好像在说:谢谢您,老爷爷,11点了,您该回家了。”

由于二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加强,联想、想象能力有明显的发展,直观性感知作品的能力增强,因此,要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敲敲、打打(打击乐)”帮助儿童听赏音乐。

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欣赏《我们的田野》,从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倾听音乐,发挥想象,顺序是:稻田河流湖森林群山天空。第一遍听时教师指示:“听完音乐,请说出你对音乐的感觉。”学生:“优美、动人、平静、宽广、爱睡觉、难听。”教师问:“请说出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音乐慢慢的、声音柔柔的”(指优美):“音乐很慢,好像很快乐”(指动人):“音乐慢,音长”(指宽广):“爱睡觉”是因为音乐舒展、起伏、温柔:“难听”来自对多声部音乐听不清楚。第二遍听时教师指示:“请同学们仔细分辨音乐中有几种声音(实际指有几个声部)?”学生:“三种、两种、四种。”教师问:“请说出理由?”学生:“一人演唱,还有人跟着唱”:“一种声音好听,其他声音不好听”:“有尖尖细细的声音,也有低低粗粗的声音”。第三遍听时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唱一句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有的哼一、二小节,有的哼一句,有的边听音乐边哼唱,有的看课本哼唱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是欣赏心理由简单向复杂,由表象向入里发展的过程。从上例看出,三年级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有些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多声部感知能力。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师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又要把学生的话归纳到音乐术语上。

四年级学生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和《瑶族舞曲》时,均能从节奏、速度、乐器音色、拍子改变等认识作品结构、音乐层次和音乐情绪。一些学生还能听出乐曲的末段音乐语言与首段相近,这说明他们欣赏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在细听中,他们能结合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音色性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欣赏《苗岭的早晨》时,学生说:“太阳出来了,阳光射进树林,一鸟醒来站在高树梢上快乐的练声,众多小鸟听到后也都起床跟着练声”(A段):“鸟儿非常愉快,叽叽喳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开始一天的生活”(B段):“再次表现清晨的清新、美丽的景色”(A段)。因此,欣赏教学要精心策划,整体音乐的感受达到什么要求,细听音乐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具体设计。要立足“听”去感知音乐,立足“想”去认识音乐,激励学生谈自己听音乐时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评价。

声乐教案范文4

关键词:声乐课程;必要性;内容;方法

一、开放性声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的课程设置基本延用传统的声乐表演专业设置, 尽管增设一些特色课,但根本无法适应中小学音乐师资基本素质的培养。针对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和传统的教学法,实施开放性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我们提倡的开放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旧有观念,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依据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去开发学生的声乐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的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学校教育实现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而声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从事声乐教学的工作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我对声乐教学有着较多的了解和体会,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原有的旧的教学模式逐渐制约和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指出现状并提出新的声乐教学方案实施开放性教学,构建新的声乐教学课程理念,以促进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情商指数,进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实现音乐的美育功能,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是我国高师声乐课堂教学中共同面对又有待实现的共同课题。

二、开放性声乐教学的内容

针对声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声乐课堂开放式教学就是要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授课方式、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教学环境、开放考评制度等。(1)新课标要求中小学学生不但要加强声乐演唱的技能训练,还要学好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声乐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要唱得好,教得好、还要懂得多。(2)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是漫长的过程,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声乐演唱技能和方法,并以其支持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演唱,那么怎样采用切实可行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研究的内容。(3)专业声乐教学正处在急剧变革和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在这种状况下,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怎样提高教师声乐教学观也成为必须研究的内容。(4)如何不断完善高师声乐课堂教学的硬件条件,以及完善考评制度,探索专业声乐教学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三、开放性声乐教学的方法

(一)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改变原有课程体系,强化各种演唱技巧及声乐基础理论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内容改革,加强声乐教材的选编工作;加入声乐教学法的课程内容;加入声乐理论的课程内容;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舞台演出实践活动;加强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教师声乐技能大赛;在确立声乐学习目标前抓住发声训练与作品演唱,抓住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法,以及舞台表演、教学实习等环节,立案备课,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

(二)改变教师的声乐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的新型音乐教师。提倡教师从促进声乐教学出发,打破以往单纯的教师与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知识关系的旧格局,采用整合式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在声乐教研教学上精心规划设计,挖掘这一特殊职业的价值潜力。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的方法,多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提倡教师在声乐课堂上多为学生设计研究性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在研究性学习方法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做好选择声乐学习所需耐性、勤奋刻苦的心理准备,辩证地认知掌握发声方法的点滴进步;了解教师要求的声乐学习的阶段目标、方法及教学内容,自觉提高创新思维素质,从而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完善高校专业声乐考评制度和教学条件。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高师声乐课应制定可比性和可评性演唱考试标准,建立可行的多元化的学生声乐学习档案,增加具有师范特点的考试内容和形式,采取“主考负责制”评分办法及多元化评价的成绩反馈等措施,构建符合高师特点的声乐课学生成绩多元化评价制度。

(五)重视加强声乐教育的科学研究,不断探索专业声乐教学教育的规律。同时,不断加大高师声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聘请国内外教学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及座谈,引进来走出去,内引外联,不断提高声乐学科的教学水平。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第一,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第二,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第三,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第四,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五,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参考文献:

[1]金铁霖.《漫谈民族声乐教学》

[2]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3]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

[3]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4]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大纲(草案)》,教育部制订,l981

年3月颁布

声乐教案范文5

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教学氛围一、把课堂的主宰权还给学生

在音乐课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只有体会到“主人翁”的身份,学生才会感到和谐的教学氛围,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就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所以,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的起伏与意境,并且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更正错误答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能够轻松地教,学生能够轻松的学,而且从各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重视小组合作探究

现代教育一定要在课堂中体现现代社会所需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人才。在歌唱教学的教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与其他声部进行合作表演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我们可以组织小组间合唱、集体创作、配乐歌舞表演等方式,在这些活动中,不但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锻炼,而且与乐队合作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如果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比比哪个小组配合表现得好,表现得新颖,这更加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会跃跃欲试,很乐意加入到音乐创作、表演中。通过小组间的使用学习,学生能够将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场景创造性地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通过有效、默契的配合,学生间的使用精神也得到发展。小组竞争,加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在面对社会时,能学会与人分享,也能在竞争中激发工作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氛围要阳光

音乐课以具体音乐用品为对象,通过聆听、表演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现和领悟音乐的魅力。音乐课上,课堂氛围将影响学生的心情,而学生的心情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所以,我们一定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要尊重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的情境环节中,非常容易出现意外的答案,但是学生说出的答案都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理由,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任何答案,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探索意识。试想,一个教师在学生出现不同答案而给予批评甚至讽刺时,学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否还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二是在欣赏教程中,一定要完整地欣赏一遍。在这个教程中,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就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三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程中,要注意语气和体态语言是否合适。比如,在音乐表现比较安静的情境时,教师讲话的声音要小,用手轻轻的划拍,面到音乐表现欢快的情境时,教师要用积极兴奋的面部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在音乐背景下,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就会更加强烈的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的起伏。

四、教学、生活要融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这种规律,从生活中找音乐,将音乐还原到生活中。有很多教师在练习节奏时,单纯地将枯燥的节奏型进行反复训练,结果收效甚微。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生活中小动物的叫声,发现不同节奏型的奥奥秘,从而完成节奏的训练,如小猫的叫声是二分音符,小狗的叫声是四分音符,小鸡的叫声是八分音符。将音乐还原到生活中,音乐教学就会变得简单得多,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五、多角度备课

从各个角度找到本课的突破点,对每一人小问题都进行分要。只有做好记分的准备,才能应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也才能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准确的答案。例如,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时,不但了解这首乐曲是古筝独奏曲,描写的是傍晚渔民满载而的喜悦心情,而且要了解古筝的构造、简单的指法、曲名的由来、其他著名的古筝独奏曲以及乐曲各部分的含义。了解这些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45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才能从教师充分的准备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六、利用沟通巧互动

音乐课堂一定要加强互动,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根据需要巧妙地设计互动环节。因为音乐是一种综合艺术,合唱要注意与指挥、伴奏的合作外,还要注意与其他声部的合作以及一个声部内声音的统一。只有师生、生生之间加强互动,才能提高与他人的配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在课后,了解到有的学生,不喜欢将沙锤等乐器仅仅用于打节奏,他人希望能够有更广阔的用途,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由地用乐器表现生活中的声音,他们都非常有创意,比如:有的学生用沙锤表现风吹树叶的声音,用串铃表现自行车的铃声,用有节奏的拉伸纸张的声音表现公园里跳舞的脚步声,还有的学生用双响筒表现梆子声。

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

在音乐课中,音乐是鉴赏对象,学生是音乐的主体,是有自己主观色彩的,而教师则是为这两者服务和联系而存在的。因此,要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反应,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忽视他们一点一滴的音乐感受,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义务教育时期,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他们漫谈音乐感受时,七嘴八舌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例如,在欣赏《鲤鱼五重奏》时,引导学生依据旋律的变化,去感受歌曲情感的变化,以及速度的变化等,对他们的评价不管好与坏,对与错,人不批评。而在我做这些评价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因为他们在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细节控制课堂气氛,创造环境,吸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八、注重情感的升华

在课的结束总结阶段,教师一定要根据作品的寓意,将音乐课教学目标上升到情感的层面,使之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是情感的升华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不能温无边际的发展,否则会导致词不达意,影响整体教学,而行之有效的情感升华会让整节课都变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在《春天来了》教学的最后阶段,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抓住美好时光的情感。

声乐教案范文6

【关键词】美声唱法 教学过程组织 教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4-01

引言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如音乐优美、音与音之间的链接平滑和灵活等,经过歌唱家的不断,美声唱法因其科学的发音方法和风格成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声乐流派。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的目标,将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确定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的过程,美声唱法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使用,对于共鸣的运用非常的灵活,学习美声唱法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其特点,然后用歌唱的训练来制造自己的嗓音乐器,所以在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嗓音特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

1.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组织

学生学习美声唱法最为重要的是掌握美声唱法的基本发声方法,而一个人能够唱出优美的声音,自身的嗓音特点非常的重要,同样也要学习一些科学的发声技巧。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唱法技巧的学习,需要合理的教学过程设置。所谓教学过程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嗓音特色,借助外在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从而发展自身的过程。在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环节:

首先是唱法气息的调整和控制,对于初学美声唱法的学生来说,需要根据老师的示范讲解进行气息的学习,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利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法能够提供大量的气息,同时也富有弹性,这种胸腹式呼吸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各国声乐界的支持。

其次是声区的统一,所谓声区就是指人声歌唱的音域,一般来说,声区有三种,即头声区、混声区、胸声区,这三个声区在训练中需要放在统一的位置,教师在教授时,可以采取半打呵欠的练习法或者是微笑抬口盖的方法进行训练,这样能产生最佳的喉室空间,产生美妙的声音,这个可以用感性教学法或心理机制教学法。

再次是歌唱的共鸣,在美声唱法训练时,学生在掌握了气息调控后,就要训练与声音的共鸣,实质上,在发声时,气息与共鸣是同时进行的,一个人唱歌之所以很动听,原因在于共鸣器官的作用,使歌者发出动听而响亮的声音,即人声音的音色很好,在歌唱时,同时使用头腔、口腔和胸腔实现共鸣,其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在真正演唱时,歌者形成的是一种一气连贯的气势,如同一颗挺拔的树,树枝和树叶向上生长,而树根深埋土壤,这个可以通过直接的锻炼来获得,如机理教学法,同时也可以采用声乐理论来指导发声。

最后,美声唱法的优美旋律除了一些唱法的技巧外,还需要与语言进行结合,使音乐浸润语言,语言依托音乐,所以,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中还需要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吐字,在发音上力求清晰、纯正和自然,做到吐字清晰,达到字正腔圆的演唱效果,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进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自己的声音特点和潜在条件有了正确的定位后,然后根据自己的声音特长发展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这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最终目标。

2.美声唱法的教案设计

教案的设计是为了让教师更清晰的明确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目标,而教案设计包含的内容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是美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从认知、情感和运用三个方面来说,认知是指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如掌握美声唱法的气息调控;情感是指使学生达到的一种意识或是挂念,如加强对发声共鸣器官的安全保护意识;运用是指对所学技巧的灵活使用,如将所学的气息调控运用到歌唱中。

第二是美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设置,设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掌握的关键点,在上课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关注程度,同时教师在准备课件内容时也能有针对性的丰富重点和难点,在讲授时间上也能很好的分配,对于重点和难点能更加仔细的解释,让学生能够很快的吸收,美声唱法的各种技巧是一个重难点。

第三是美声教学设计的说明,能有针对性地安排课时,同时也能深入地了解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教师需要讲授的内容;学情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嗓音的特色,来很好的安排美声练习的学习计划,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方法来讲授,让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掌握一些唱法的技巧。

第四是美声教学方法,对于高中生的美声教学,其教学方法很多样,但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采用示范教学来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听音质、音准和节拍的准确性。

对于美声唱法的教案设计重点在于学情的分析和重点难点的设置,教师在讲授一定的唱法技巧时,每位学生的发声特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和不足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发声技巧的指导,而重点难点的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和难点上,然后学生根据自身发声的优势和不足来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3.美声唱法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美声是一种艺术,而歌唱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深入学生的内部发现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美声唱法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除了技巧的传授外,还需要在遵循唱法的原作者和规律上,将歌唱所要表达的情感传授给学生,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美声唱法的奥妙不仅在于高超的唱功技巧,更是将语言文字赋予一定的情感进行的表达,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已有的唱法和歌曲基础上,将自己丰富的想象融入到美声中去,从而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美声唱法的兴趣,如开展互动式的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实现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多角度地去理解美声唱法的特点,同时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声乐专家开展知识讲座,让学生体验美声唱法的优美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钟迪.浅谈美声唱法的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2]任超平.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电影文学,2008.8.

上一篇戏曲教案

下一篇春晓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