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思路

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思路

 

1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族语言是指各民族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方言和语言习惯。民俗文化是指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以及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并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演化、传递至今的特有的文化类型。民俗文化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物质类:与日常起居、劳动生产、衣穿住行、家居等有关内容;社会交际类:与家庭、族群、生活礼仪等有关内容;精神宗教类;与宗教信仰、禁忌、道德伦理、口头文学等有关内容。   2我国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语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我国现代社会一直比较落后,所以对西方科技文明存在着仰慕和向往,再加上民俗文化主要保留在农村或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的地区,人群也主要集中在农牧民身上,这就导致学术界对民俗文化不够重视和存在偏见,研究不够深入。甚至在某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愚昧、落后、残留的封建思想,如对民俗文化中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的批判与否定。认为民俗文化对现代意义不大,这就造成人们思想意识方面普遍对民俗文化没有好感。这也导致了学术界对民俗文化不会给予过多关注,对其学术研究也相对滞后,限制了民俗文化的抢救和挖掘,导致了一些民俗文化渐渐淹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2.2语言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战乱、迁徙﹑融合、灾难等一直伴随着这个古老的民族。随着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空间和环境越来越狭小。大量的民俗文化已经被遗失,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几万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山区,与外界联系较少,他们很好地保留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但这也仅仅占到30%左右,其余70%的珍贵民俗文化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人类的记忆中。再举例,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据相关资料显示,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有80%以上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如语言、神话、传说、礼仪、歌舞等都没有被传承下来。   2.3现实的羁绊束缚了语言民俗文化的发展   (1)由于我国的文化建设和保护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因此相关管理机构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和运作方式等仍停留在原有的计划管理体制层面上。工作中存在着只注重民俗文化展示的功能,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和传承保护不够,更谈不上什么开发利用了。   (2)从民俗文化发展方面来看,存在着“国家主导,民间配合。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民间的需求的主动性被压制,语言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3)促进语言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政策不配套,相关管理机制也没有理顺和完善。缺乏促进语言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   (4)政府在语言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数量有限,民间资本在语言民俗文化建设领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扶持。同时,在语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经济和文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具备一定文化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人才也比较缺乏。   3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发展思路及对策   3.1发展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的大力宣传当地的语言民俗文化,在社会上树立起对语言民俗文化的宽容、爱护的共识,允许文化的多样性,切实担负起传承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责任。   (2)选择性原则   在民俗文化中,不可否认会存在一些不健康、封建落后、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在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中要进行比较、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健康、向上的语言民俗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   (3)创新性原则   时代在进步,语言民俗文化也要创新,可以把语言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通过信息化、电子化促进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3.2语言民俗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措施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语言民俗文化   可以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语言民俗文化,为语言民俗文化走向“前台”创造环境。如一直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东北二人转,通过文化部门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以及民间资本的运作,现在已经在东北人民的精神文化阵地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摆脱了以往“黄”、低俗的代名词。由些看来,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以产业化的模式进行民俗文化市场的开发、利用和发展,给予语言民俗文化产业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到文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中。   (2)组织各方力量联合对语言民俗文化进行发掘保护   语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现阶段,我国的语言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工作还需要政府来主导。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行政资源来组织考古、教育、文化、宣传等部门联合做好语言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等工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待遇上给予鼓励,认真发掘和保护哪些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优秀语言民俗文化,评估它们的文化价值,并进行开发利用。   (3)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前景较好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同时在涉及到语言民俗文化的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p#分页标题#e#

(4)重视语言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   要重视和加大民俗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鼓励引进各类民俗文化发展管理的专业人才。可尝试在高校中设立语言民俗文化的相关专业,为语言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如在中戏、长春师大等设立二人转专业就是很好的例子。   (5)扶植民间资本开展语言民俗文化产业   鼓励民间企业,以各种形式开展国家允许的民俗文化产业,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   4总结   语言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坚巨的工作,它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力量要本着对民族、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做好语言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使语言民俗文化的光芒能够一直闪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