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育范例

大学毕业教育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1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得到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高校之所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科学合理的对自身情况进行评估,了解自己的性格,喜欢的工作类型,对个人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进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学生求职就业路上,如果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那么学生可能就无法对自我能力素养进行准确的感知和判断,甚至是无法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岗位,这样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随意、盲目,就业缺乏长远规划,因此频繁跳槽,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时积极性差,不够认真负责等等。而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发展目标定位;另外一方面则可以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国梦等积极正面思想与学生的职业兴趣及目标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同时,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二者的融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成长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1.2实现就业导向,形成个人发展精神动力。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实质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引大学生逐步学会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更加关注的往往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对于知识灵活的实践应用方法了解不够充分,基于这样的原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应当积极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生对自身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则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职场工作能力。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了解自身的学习目标。而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实际上也知道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借助相关知识可以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精神动力,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1.3有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个性化意识可谓是越来越强烈,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这些观点既有积极正面的,同时也有消极负面的,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如果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被这些错误思想所干扰,那么他们在求职时可能也难以做出正确选择,如有的学生可能会为获得金钱而甘愿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密切融合,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错误的求职发展观念,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优缺点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

1.4提高学生对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之中,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为关键,老师必须要以简单的指导为主体,主动的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鼓舞。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了解个人的就业需求,宏观分析不同的职业进程以及职业规划,加深个人优点和缺点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在此基础之上主动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增强思想觉悟,树立融合意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首先就要保证负责相关教育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想得到素质教育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并将相关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然后借助多种方式渗透到学生心中,促使学生明确积极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增强思想觉悟。其次,高校在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时,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如在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自我定位存在困惑时,教师要及时的与之进行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掌握学生的求职现实需求、思想状态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等等,然后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时的予以纠正,将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引导他们尽早发现适合自我需要,同时又对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的岗位,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和素养,在未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2完善教育制度,促进二者相互融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施质量效果与完善的教育机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教育制度不够健全,那么相关的教育工作也将会受到影响,这样二者的融合也将会困难重重。所以说,在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合时,还需不断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机智进行优化和完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构建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相关教学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二者融合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整。同时,高校还可以在学生入校之初,就为他们设置一个成长发展档案,对学生在校内的学校发展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如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惩罚,获得的奖励等等,然后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档案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出准确的定位与评估,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层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明确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规划。

2.3强化交流沟通,提升融合水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学并非是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该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的对自我进行定位,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合理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而教师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输出观点,显然是无法帮助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因为教师所能够传授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教师可能并非真的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指导的作用和价值也就难以有效凸显了。而如果师生之间构建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及时的为学生答疑解惑,那么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进行指导时,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而且,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正面引导,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发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当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强化交流沟通,提升二者融合水平也并非易事。一方面其需要教师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正视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及价值,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在教师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时,不能过分抗拒,而是要做到和谐沟通交流。此外,学校与家庭也要注意师生营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做好师生引导工作。

2.4顺应时展需要,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们不论是在文化素养还是专业素养层面上都有着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伟大中国梦实现的践行者。在未来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无论他们做的是何种工作,他们都是在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但是,如果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落后,在工作中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缺乏为社会奉献的意识,不会团结协作,那么这样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之中,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正视自己的职业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由此可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其既能够保证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需要的理想工作,与此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指导学生灵活就业的秘密武器,其能够帮助学生在求职发展路上结合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尽早找到心仪的工作,而且还能保证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将自我的能力与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注释:

[1]胡昌林.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方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9):178-179.

[2]季昌勇.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化工进展,2020,39(06):2523.

[3]宋岩静,白冰.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J].国际公关,2020(05):89-90.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外语类大学毕业生;乡村振兴战略;创业继续教育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向世界展示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伟大成果。巩固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果的关键在于继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在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同时,不能忽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大学毕业生,我们应该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发展、创业。因此,如何针对大学毕业生开展适切的创业继续教育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大学毕业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方面军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跨越到大众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发展,2020年招生规模达到本专科967.45万人,毛入学率54.4%。[1]我国高等教育已发展到普及教育水平,202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900万人,大学毕业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普通国家建设者和劳动者。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建功立业,总书记指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2]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创业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学生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大有作为的。1955年9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3]这句话是当时毛泽东同志为支援农村发展而提出的,他支持、鼓励高小、初中、高中毕业生回到农村参与如火如荼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当时为发展农业而提出的人才队伍建设重要举措。在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语境下,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更需要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去壮大力量,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发展是大有作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可以为那里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农民的落后的利益观和发展观,能影响农民观察问题的眼界和开拓事业的格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可以促进城乡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的融合,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村的乡风和民风。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能够为那里的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成人教育做出贡献。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建功立业既支援了乡村振兴事业,同时又有效缓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几年的建设、发展,现在的农村与七十年前的农村相比,面貌焕然一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学毕业生只要在那里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坚持得长久、经得住一时挫折的考验,就能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就能成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重要方面军。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创业发展机遇

(一)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在乡村外语基础教育中具有用武之地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外语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镇甚至乡村基础教育也都能按国家要求开展外语教育。在外语类教育中,英语教育占主要部分。我国农村外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乡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外语基础教育体系,而且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外语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得以不断壮大。乡村外语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基本达到了按基本要求开设外语课程的标准。不理想的一面是,乡村外语基础教育并没有形成良性提升模式,究其原因在于乡村外语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经过若干年在一线教学锻炼成长起来的较为优秀的教师因各种原因出现流失,如有部分教师到待遇比较高的城镇学校任职。如此一来,就迫使乡村学校重复引进或培育新人。如果在二十年前还有可能引进中师毕业生或没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可是现在中等师范学校所剩无几,普及化高等教育又几乎没有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因此,现在只有让其他学科的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快速成为外语教师。如此一来,乡村外语基础教育水平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提升,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家长带着孩子离开家乡到城里买房、甚至是租房居住,以期儿女能够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资源,尤其是外语类教育资源。乡村小学由于生源流失严重,不能保住一村一所小学的规模,于是出现几个村子合建一所小学,这势必造成有一些小学生因为居住地原因而远离学校的情况发生,而这种情况给小学生上学带来诸多不便。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变乡村外语基础教育发展局面,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乡村外语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去,可以立即成为那里的外语教育有生力量,会给乡村的外语基础教育带来全新的面貌。外语类大学毕业生不仅能使乡村外语基础教育局面得到改观,也能充分胜任乡村中小学的语文教育等。总而言之,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在乡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外语基础教育中大有用武之地。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是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乡村基础教育振兴方能更好地落实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这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计。由此可见,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建功立业,到那里为乡村基础教育振兴添砖加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在乡村跨境电商行业具有优势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跨境电商行业也在强势崛起。2020年,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现在跨境电商发展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国内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乡村跨境电商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乡村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行业人才。跨境电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紧缺,能到乡村就业创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外语类大学毕业生所学的课程和所接受的实训内容,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更贴近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规格。外语类大学毕业生能带动乡村跨境电商发展,他们可以为从事跨境电商的人进行语言培训,可以和乡村从事跨境电商者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可以为乡村跨境电商业务者提供技术咨询、法律维权、广告宣传策划等方面的业务服务。因此,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向跨境电商转岗或兼职跨境电商具有比较优势。

(三)外语类大学毕业生能在乡村拓宽国际视野中大显身手

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和大环境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少走弯路,应借鉴发达国家乡村发展的历史经验,如美国和英国注重乡村发展规划的系统性管理,关注乡村要素禀赋的可持续性发展,支持发展现代乡村产业新型业态,兴办多样化的乡村企业等;[4]德国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地区综合发展,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以创新发展推动乡村再振兴等;[5]日本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与时俱进的保障措施等。[6]把这些发达国家乡村振兴有益的经验信息正确地、及时地引入我国乡村振兴实践,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具有比较优势。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大有可为。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官方语言53种。[7]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外语类大学毕业生。总而言之,外语类大学毕业生能在乡村拓宽国际视野中大显身手。

三、加强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体系建设

(一)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内涵

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主体是指在大学就读期间曾经接受比较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出大学校门进入社会创业,需要接受持续的创业继续教育,唯此才能不断深入认知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有针对性的特殊规律,才能在商海打拼中降低风险,才可能实现奋斗的预期。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个时期内接受与时俱进的、有针对性的、多次的再教育,使其能够在创业过程中“立得住,迈开步,走稳路”,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走向成熟,走向壮大。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遵循的是成人教育规律,其内涵是不断提高创业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创业实践能力;是在创业中学习创业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往复、不断提升的认知过程;是不断突破创业瓶颈、拓展创业空间的过程;是提升创业能力、提高创业业绩的路径。

(二)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的大学生经过在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创业思想观念更新、创业知识储备、创业实际操作认知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训练,然而在书本上学到的创业知识和在实训室内获得的创业技能训练是不足以使其一劳永逸的。当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开始创业,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而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获得自如驾驭创业方舟的能力,职后的创业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接受创业继续教育。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商海形势瞬息万变,不学习新知识、不观察新事物、不树立新观念,就不知道话怎么说、事怎么做,就无从思考,无法做出判断。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接受创业继续教育。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具有强烈的接受外国语和计算机技能培训的愿望,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现在,不仅如此,大学毕业生接受其他高端技术培训的领域也在拓宽。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具有厚重的社会基础并且具有庞大的群体需求。

(三)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路径

1.主要问题

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针对成人创业技能培训的各类机构都有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服务项目,因此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存在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由政府成立的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机构还不存在,像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市、省级教育学院那样的职后培训机构在其他行业也不多见,所以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举办方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自发的,遵循市场规律的双方自愿的行为。即便如此,在培训机构办学点上依然存在城乡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在办学内容上存在学科门类不均衡的问题。由社会力量建立的成人创业技能培训机构,其运行机制主要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其次才是按教育规律办事,存在没有长远的办学规划,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学员为补足某一创业短板或针对解决某一问题可能要接受培训多次,即使不需重交学费也是很浪费时间。社会力量办学的成人创业技能培训机构回报社会、为乡村人才振兴服务的意识不强。大学毕业生包括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寻找建功立业的机遇意识淡薄,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乡村工作、生活观念,没有脱离旧的奋斗理想窠臼。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做的风生水起,然而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继续教育却波澜不惊,没有发挥与本身力量相匹配的作用。

2.基本路径

国家各级政府要把解决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在关心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上,关心愿意到乡村创业发展的大学毕业生,帮其接受创业继续教育。政府要把由社会力量办学的各类成人创业技能培训机构组织起来,在政府的领导和业务监管下真正负起帮助大学毕业生接受创业继续教育的责任。政府也要制定规划和方案,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地让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创业技能培训机构接受学习和实训,形成良性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乡村党组织和政府要为吸引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乡村本土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创业做好必要的功课。要为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安家落户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条件;要为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创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要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创业机会和条件。要以长线储备和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招揽大学毕业生,要舍得投入,让愿意到乡村创业发展的大学毕业生接受必要的创业继续教育。乡村的领导如果以求贤若渴的人才观接纳大学毕业生创业,以对大学毕业生的真诚换取大学毕业生奉献乡村、扎根乡村建功立业的真心,这是最有成效的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继续教育。国家要让各普通高校履行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继续教育的职能,这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继续教育的主要力量。高校不仅要教育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于乡村创业发展,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而且还要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给予深度的关注,并积极履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继续教育的职能。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在创业中学习创业,在商海中学会游泳,在大风大浪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在创业中学习创业,能学到在学校和书本中学不到的本领,诸如对人性的洞察、对商机的判断、对风险的规避等,这些都只能在经历中认知,这符合成人教育自学成才的原则和规律。

四、结束语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3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对于岗位的地域要求和行业要求,使很多大学生错失工作机会。人才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导致一些艰苦地区和基层岗位人才紧缺,而大城市和相对“体面”的行业则人才过剩。整个生产制造业作为国家解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一段时间还出现了长三角、珠三角的用工荒,但是缺口为一线操作人员,并不是管理者,或者白领。而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大多不愿从一线员工做起,这就造成工厂缺人,而社会上却还有更多的人没有岗位可以就业的问题。同样西部地区为了吸引大学生扎根西部,开出优厚的就业条件,但是仍然无济于事。这样的择业观念使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待业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二)已就业大学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通过对2013届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访问调查,已就业的大学生的平均薪资水平低于3000元,处于工资层较低水平。就劳动报酬来说,难以达到高质量就业。再从个人价值和身心发展需要来看,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多有怀才不遇、抱负难施的感受。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工作单位,即便有幸进入心仪城市的大企业,往往要从最基层做起,而且以为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难以被领导认可。这样的境遇使他们难以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难以愉快地工作,满足身心发展的需求。

二、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对于高校挑战和机遇并存

高校负责为大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所以高校对于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拥有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客观上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尽管就业岗位的供求不平衡是客观的经济问题,但高校的培养体制也存在一定问题。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对于高校教育的认可度。甚至在广东等一些商业机会较多的地区,有的家长不鼓励孩子读书,而是建议他们从小进行经商实战学习。许多高校不得不因为就业问题缩减部分专业的招生规模,缩减大学毕业生人数。学生生源短缺和培养体制改革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对高校提出的重要挑战。同样机遇和挑战并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革的契机。一段时间,众多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在短时间内激增,而培养效果又达不到预期目标,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需求也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遏制了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的势头,回头反思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寻求改革的方法。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高校又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不仅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还要保证就业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系统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课程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招聘会上,很多企业表示他们并不是不缺人,只是很难找到符合他们要求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原则是宁缺毋滥。而且他们表示希望招收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历的员工,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培训成优秀的公司员工需要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太高。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加强实习管理尤为重要,延长实习在本科学习中所占用时间,切实提高实习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弥补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的不足。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参加工作的本钱,如果连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能熟练掌握,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注定是失败的。现在的高等教育讲究“亦博亦专”,但博学的是在对自己专业知识有所钻研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的其他学科知识。如果博而不专,什么都略懂皮毛而不能熟练运用,很难在一个行业找到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所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有必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设就业心理相关课程,让他们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帮助他们分析地域和行业对于自己就业的影响,根据自身情况对自己的就业理想有一个合理的定位。高质量就业不仅是物质上的薪资报酬,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实现。而在最艰苦的地方可以更容易地发挥一个人的价值,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满街都是大学生,寻找个人发展的空间相对较难。曾号召中国矿业大学的毕业生到基层去,那里大有可为。国家的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深入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这样的人生选择不乏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一种途径。同样基层就业并不妨碍大学毕业生实现人生理想,所有企业单位的高管都是经历基层的磨炼才可以走到事业的高峰期。每个人的青春都迷茫,高校有责任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合理择业,避免大学毕业生较为普遍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三)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在学生刚入学时已经开展了关于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并且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不断地完善修改,学校和老师给予指导意见和及时反馈。有的高校甚至在大学生生涯规划方面形成了专门的学科,旨在引导大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按照自己预设的目标努力奋斗,使自己成为符合理想职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明确了个人奋斗的方向。这样有助于高校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兴趣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向,因材施教,更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负责制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在待就业人数激增,竞争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本文将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的该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总结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改革的诉求。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引入OBE教育理念(以下简称OBE理念),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执行方式、课程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建立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路径,做到真正让毕业生能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严峻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增长迅速,有限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人多岗少”“人职不匹配”导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毕业生就业心理偏差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高定位,一味追求丰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地域条件。二是求稳定,仍无法摆脱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三是盲目跟风,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业,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四是怕吃苦,不愿从事辛苦的工作,不劳而获的思想严重。

(三)毕业生职业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知识面狭窄,一部分毕业生在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极度欠缺。二是综合能力偏低,一些毕业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奉献精神等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职业能力欠佳导致毕业生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最终影响就业结果。

二、将OBE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OBE理念的核心观点是重视教学过程的“产出”而非投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并重;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教练、推动者和辅导者;主张用个性化教学设计代替“大锅”式教学,用研究型教学模式代替机械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等。“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1]。

三、基于OBE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调查情况

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主要遵循OBE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中心”“反向设计”和“能力导向”原则。根据以上原则,笔者团队选定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效果满意度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满意度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根据满意度指标内容,笔者团队对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2019级~2021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数量287份。下面我们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一)课程目标满意度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目标满意度调查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过程和社会需求的相符程度、课程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对应程度及提供就业指导的相关性三个维度。课程目标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77.54%、86.63%、78.8%。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课程目标设置的满意度有待提升,说明课程目标在设置时缺乏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存在笼统化问题,在课程目标设置时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忽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实施满意度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满意度调查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内容分配比例及适用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及对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的满意度三个维度。课程实施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72.5%、74.6%、80.2%。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课程实施的满意度有待提升,说明该课程在实施时存在教学内容对理论和实践的分配不够合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三)课程效果满意度分析

就业指导课程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主要集中在是否掌握就业创业理论、是否具有职业规划能力和获得就业技能、是否能够具有角色转变和职场适应能力三个维度。课程实施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85.5%、70.7%、69.2%。以上结果显示个体实际能力获取的感受与课程目标期望值匹配度较低,进一步说明课程教学时存在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缺乏价值观引导和心理教育的缺点。

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指的是学校的办学使命和培养目标应该与全校公共课程等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课程及课堂的培养目标是一个整体。“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性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化和程式化,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二是教学目标模糊。课程目标中惯用“了解”“掌握”等泛义动词,这样的培养目标很难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二)课程的教材设计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和与时俱进性

一是教材设计缺乏针对性。目前各个高校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没有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区分。理工类学生和人文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就业方向不同,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素养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应该要有专门的教材。二是教材设计缺乏适应性。目前高校所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内容多偏重就业形势和政策分析、求职的途径与方法的讲授,缺乏对学生的从业技能指导和储备从业素养指导。三是教材设计缺乏与时俱进性。学校所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往往编写年份较早,许多内容已经过时,没有关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最新解读,也缺少新形势下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目前,该课程的部分授课教师仍然坚持传统注入式、灌输式教学理念,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此外,课程教授方法也较为单一,讨论式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被引入课堂教学的不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此类课程中的推广度也不高[2]。

(四)在课程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较好地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观和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对挫折的认识水平和挫折承受能力较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欠缺、职业道德缺失等。目前各个大学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侧重于就业常识的普及和就业知识的讲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作用不够重视,导致该课程对于学生就业指导的效能降低。

(五)教学环境缺乏实践性

就业指导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采用大班形式授课,学生普遍存在浑水摸鱼的敷衍心态。学生数量多且密集,在课堂中常有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交头接耳的现象出现,课堂纪律不好控制。另外,就业指导课程教授的教学内容基本都局限在教材固有知识,理论和实践不能充分结合。学校的就业指导实践基地建立仍不完善。如在讲授面试技巧时,学生往往由于缺少面试的真实环境,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

(六)课程效果追踪力度不够

就业指导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因此,在课堂上学习的技能有多少能应用到学生的择业过程中是授课教师应该格外关注的问题,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指导、回访、监督,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目前该课程的现状是学生只要上完课,参加期末考试就万事大吉,课程效果的追踪力度不够,缺少可持续学习的平台,不利于提升学生实际的就业创业能力。

(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师资队伍的匮乏,专业教研室和课题组建立不够完善,因此参与该课程教学的多为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工作繁杂有时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安排,学校只能通过增加班容量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教师的专业背景欠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往往缺乏就业教育的专业背景,对于就业指导创新的基本理论和理念了解不够深入,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也有待提升。三是教师权责不对等问题较为严重,就业指导是通识类课程,学校缺乏重视,就业指导作为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其成果不易量化,导致就业指导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教学积极性减退[3]。

五、“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改革路径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细化教学目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参酌理论基础、学生需求、国家社会与教育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产业发展和职业需求等标准。其次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设置,以确保课程目标容易理解、可以测量、具有可操作性。

(二)完善教材设计

首先要增强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针对性,在教材编撰时可以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基本理论部分应该具有普适性,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传授、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应该区分学习层次和专业类别。其次要增加从业技能指导和储备从业素养指导内容在教材里的占比。最后要在教材中融入时政热点,将最新的国家形势与政策、社会热点和焦点引入教材当中,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4]。

(三)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授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其对就业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观念,改善其对待就业问题的情感、情绪,促进其就业动机的合理化。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等,让其能够自觉抵制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颓废思想的侵蚀,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还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业指导课程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前的自我探索,教会学生如何对择业心理问题进行调适,如教授自我激励法、自我安慰法、注意转移法、松弛练习法、合理宣泄法、理性情绪法等心理调适方法或告知学生要积极寻求必要的社会辅助等。

(四)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环境的实践性

在课程安排时,要把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安排到一起,并选择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进行授课为宜。在课程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采用“过程模式”进行教学,也可以更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引入真实场景,给学生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如在讲授面试技巧时可以设置真实的面试场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同时要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平台,全面打造“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最后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积极开辟教学实践基地。在课程管理时要优化课堂教学秩序,上课前让学生将手机放入收纳袋、采用点名制、轮流回答问题制、班干部监督制等保证课堂纪律。

(五)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加大课程效果追踪力度

在完善课程考核机制方面,要采用更为全面的考核方式,如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期末和平时相结合、闭卷和开卷相结合,多维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理论考核时,要保证试题构成的合理性和命题形式的多样性。主客观的题的比例需恰当,涉及的考核内容需全面且重点突出。在实践考核时,除了考核学生的课堂日常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外,还需将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比赛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里。在加大课程效果追踪力度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持续性的追踪和连续的指导,直至学生就业。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开展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以便及时调整教学[5]。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授课教师质量

首先,要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的全员化。要建立一支集理论功底雄厚的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学工队伍教师、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心理帮扶的心理教师、专业课授课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知名校友、成功企业家等社会人士于一体的就业指导教学队伍,打造就业指导教学的全员化格局可以有效化解就业指导课程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要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的专业化。加强现有教学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考评机制、课题申报机制和进修机制等。就业指导教师也要主动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的创新基本理论和理念以及就业指导的创新战略等。

作者:井源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篇2

新媒体是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出现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与传统的报刊、户外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传播途径相比,新媒体也被称之为“第五媒体”。同时,新媒体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以及共享性等诸多特点,它可以让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间断地进行信息接收和。所以,新媒体的这些相关特点,可以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的支持,让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克服传统媒体很难实现的点对点、点对面以及面对点等即时信息传播的不足。同时,随着我国高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热点。

1新媒体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之间的关系

1.1新媒体为高校就业创业信息传播工作提供了有利渠道

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是其重要的发展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网络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学习和工作,并利用从其中获得的时事新闻、就业信息等,对自身未来发展进行规划[1]。除此之外,传统媒体存在传播途径单一、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并且很多信息数据的存储时间非常短。而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成了学生交流沟通以及学习的主要载体,它能够将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快速整合并传递,满足不同学生的信息需求,跨越时间和地域来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并且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大学生可以从中挑选出最新、最全面的就业创业信息,为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1.2新媒体交互性特点增强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加强信息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通常从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中获取信息,获取渠道有限,而且信息数据在传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从而导致大量的信息数据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高校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搜寻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将就业创业信息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分享彼此的就业创业看法和就业创业经验,主动去挖掘需要的信息,从而促进就业创业信息的更新。

1.3新媒体快速发展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便捷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新媒体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在此共享平台中,人们可以将彼此的信息进行分享,实现高效的互动与交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可以思考、观看以及说明[2]。信息传输的共享性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想法的交流,还可以在高校和社会企业之间建立交流渠道。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获得就业创业信息,并进行共享与实践,大学生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来掌握相关就业创业信息,在分享中使这些就业创业信息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单一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毕业大学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3]。而部分高校大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目标,不能够合理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对日后的工作选择和能力发展都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在创新期间也面临诸多困难,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不能够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符合,有待改善和调整。因为每名学生的个性与成长环境不同,所以高校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

2.2缺乏针对个体的个性化指导

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都是单一地划分出学院和专业,结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完成创业就业指导工作[4]。

2.3就业创业指导渠道单一

以往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基本上都以校内招聘或企业宣讲会的形式进行,学生接触的就业创业渠道较少,而且掌握的信息有限,选择项目也不多。同时,校内开设的就业创业规划选修课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学生对就业创业信息的获取,同时也使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创业问题。

2.4就业创业工作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在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导致学生在入校之后无法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对就业创业缺少认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进入毕业季后没有明确的方向,从而影响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2.5高校基础配套设施不够成熟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大力建设创业学院和众创空间,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问题。首先,部分众创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无法帮助大学生实施创业项目。其次,高校提供的奖励政策不够成熟,虽然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给予了肯定,但是很多高校对就业创业活动的鼓励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对就业创业活动缺少相应的奖励策略。最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项目挖掘过程中过于重视比赛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现今,大学生能够参加的创业竞赛种类非常多,大部分创业项目都是在比赛中提出,在比赛结束之后,部分团队会解散,很难继续完成项目。

2.6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当前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主要都是由辅导员与经管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就业创业方面的认识并不充分。此外,就业创业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到实际中,体现在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上。如果教师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缺乏实践引导,会使指导工作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创新策略

3.1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库

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来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比如可以对当地就业创业信息库进行优化,应用大数据技术录入就业创业信息,如历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方向与专业对口比例等,以此来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让大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来更好地进行创业和择业[5]。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数据信息库资源十分丰富,既包含了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信息和就业形势,也包含大学生近些年的成功创业案例。这些信息可以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参考依据,使他们能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除此之外,信息库还具有交流共享的功能,信息更加全面,使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能够有序稳定进行。

3.2利用多样化的信息平台,创建官方就业创业微信交流平台

现今,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具有爆炸性增长趋势,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并且信息数量庞大,传输速度快,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就业创业信息,为就业创业提供保障。所以,高校要创建新媒体就业创业信息交流平台,如校园官方微信交流平台,让大学生能够在平台中进行沟通和分享[6]。微信平台就业创业服务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服务成本,大学生可以将精准的创业信息进行分享传播,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渠道来最新的就业创业信息。

3.3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开发官方APP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开发出符合学生需求的APP,让大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掌握各方面的就业创业信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效果。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始应用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APP,学生输入自己的学号就可以登录,然后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业创业方向,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高校要重点关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将APP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可靠的就业创业参考。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其他APP展开合作,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进行完善,建立超链接,让高校大学生可以进行信息共享,了解优秀企业的招聘信息,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3.4快速实现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新媒体交流平台

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高校需要重点推广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建立多方交流平台,以此来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满足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校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媒体交流平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丰富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如就业创业经验讲座等,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加强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拓宽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将其应用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指导,从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白婧静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篇3

1学科研究不深

一些高等学校没有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大多高等学校也没有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及开展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仅仅针对大学毕业生展开突击性质的培训,忽视了对低年级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展开,无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成有效的宏观指导。

一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课程,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便无形中给大学毕业生发出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不如专业教育重要”的信号。而且我们知道,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水平,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高就业率。而大多数高等学校存在忽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全程化要求、单纯盲目追求高就业率问题的直观体现,就业创业指导观念功利化现象严重。

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开设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很少有高等学校像国外那样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看作是一门学科来研究。不少高等学校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清,也因此对其难以给予太多的重视。这自然不利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发挥出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明灯般的指导作用。

部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观念落后,在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单单重视管理功能,却忽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根本指导意义,即教育和服务功能。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做得不够细致到满足个性化要求。

就业创业指导教育要想对大学毕业生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系统、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作基础。高等学校在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都没有相对规范的材,所采用的教材普遍是自编、参编以及翻译教材,在内容上过分强调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上课教师常常拿一些从网上下载的文章、统计数据等材料便去授课,致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2课程时间较短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的确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授课时只需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启发,大多数内容大学毕业生可以课后自学,但现有授课时间很难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对大学毕业生的引导和启发只能浅尝辄止,无法进行深入的引导和启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受到开设时间和课时的限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被压缩、删减,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也被取消,教师在授课时也只能给大学毕业生讲授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常以“考研辅导”、“专家讲座”、“职业生涯大赛”等形式来作为补充。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大四学生,这样会忽视进行全程化就业教育指导的要求,更没有建立起全程化、规范性、系统性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临近毕业时才开课,开课的时间太晚,应该在大一时就开始,一直贯穿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就业创业指导的全程化不仅仅是教育管理者对课程的反思,也是大学毕业生乃至全体大学生的诉求。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

3教学内容单薄

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创业指导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观、职业价值观、成功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关于择业技巧指导、理论性指导的理论较少。有些高等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俨然成为了应试性的指导和对付面试的针对性指导。这样过度强调就业的技巧,忽视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过度重视面试和包装的针对性,直接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采取欺骗性的手段攫取机会实现就业。

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授的重点,停留在针对毕业班大学毕业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层工作,这些仅能帮助解决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暂时碰到的问题,无法达到持久有效的教育效果。讲课的过程采取传统“填鸭式”的老师讲、大学毕业生听的形式,忽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途径,如个别咨询、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课等。

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教学目的不明确,这些现实存在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轻视,失去了对职业教育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学习重点仍然是放在专业课、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始终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形式教育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课堂也变成了“自习课”,成为大学毕业生逃课的首选目标。

4师资力量不足

就业创业指导涉及教育学、人才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多门学科,需要一只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基础支撑。就业创业指导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再加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教育体制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仍存在诸多不足。

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由于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流动性很大,积累一定经验和有理论思考的工作人员可能由于轮岗调离原先的工作岗位,这便造成了资深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流失,便直接影响到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效果。就业创业指导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初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时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长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老师的教学效果好。

虽然大多数高等学校成立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并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范畴,但就业创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进行大多是由各学院的部书记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大多缺乏必须的专业化知识理论背景,以及正规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经验,虽然相对的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仍然无法实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专家化、职业化。在指导工作开展时的内容和方式上也相对比较单一,同时随意性较大,无法满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个性需求。因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实际指导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程度。

5信息化水平不高

高等学校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高等学校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当作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法规的实时传递和以及相对应的网上招聘和手续办理的阶段。这种认知就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人员,在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时,缺乏必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介绍社会职业的发展现状,还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需求的职业测评、网上咨询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

而部分高等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化服务依然相对缺乏,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得到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层次和水平都相对较低。许多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上缺乏明确的建设目的,在建设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与信息化物理建设的硬件投入相联系,忽视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投入,在这种错误认知指导下的信息化建设效果自然不明显。

部分高等学校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看成简单的形式化过程,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单纯地建设表面工程,并没有依据高等学校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了高等学校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极大的浪费。有些高等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一味追求硬件设备上的高配置,但与这些硬件设备在购入时的高投入相对的却是再投入实践后极低的使用率。高等学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时并没有发挥出这些高配置硬件设备的功效,从而造成了投入与产出间的失衡,即资源上的浪费。高等学校在信息化物理建设上的高投入还会造成其在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更新的资金匮乏,更加阻碍了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宇.坚持以“四拓展”为核心,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探索高校就业工作新模式[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13.

[2]周云霞.企业“招聘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思考.[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2014.

[3]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

[4]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5]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

[6]潘|.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国青年报》就业报道的十年嬗变[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

[7]李长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期刊论文]求知导刊,2013.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

一、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的针对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关键在于乡村人才队伍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支撑。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一方面需要培育人才和发展人才,这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两个紧要和凸显的问题。

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现状

(一)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需要接受继续教育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包括职业农民、各类乡村管理人员、从事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乡村各行业自主创业的业主及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各领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劳动者。需要指出的是,流动的农民工无论是对于农民工家乡所在地还是农民工工作目的地来说,都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各类组成人员都需要接受定期的继续教育,这是农业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因为受农业新技术不断涌现、自然灾害不期而至等因素的倒逼,接受继续教育势在必行。对于职业农民来说,不接受定期的继续教育,就不能理解和接受绿色发展理念,就不能完全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就不能高效地利用生产资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就会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他们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到城里或其他乡村支援那里的工业建设和乡村建设,他们要具备某些职业的技术工人或高级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对于乡村其他职业的人才来说,不接受定期的继续教育就不能谙熟本行业的发展规律,就不能准确判断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有可能遇到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新到乡村创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因初入社会,一时还不能高效率地展示专业优势,还不能很快找到积极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因而需要经历必要的继续教育环节熏陶。

(二)党和国家重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乡村振兴发展,同时也一直关心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问题。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劳动者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该方案设定的预期目标是从2019年到2021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五千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在全体就业人员中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技能劳动者中的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占百分之三十以上。[2]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20年和2021年两年职业技能培训三千五百万人次以上。[3]为大规模地提升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创业、就业能力,加强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力度,2020年7月,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和团中央联合印发《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推进目标是2020年到2021年两年面向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青年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百万人次以上。[4]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与引进各类人才相结合;要求政府、培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形成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合力。[5]

(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主动意识不强

接受继续教育主动意识不强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人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没有明确的创业项目,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存在这样的思想观念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眼界不开阔,格局不宽广,对接受不断的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接受一定程度继续教育的熏陶会导致难以接受进步的思想观念,这会固化不愿意接受继续教育的观念,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这个问题要加以重视,我们要帮助这些人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找到合适的创业项目,让这些人树立主动接受必要的继续教育的意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这部分人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了,就能带动其他人巩固脱贫攻坚伟大成果。

2.投入力度不够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成人接受继续教育是需要投入的,包括资金投入、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是有经济和机会成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囿于经济和机会成本的考虑和限制,继续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受到经济因素影响。究其原因是舍不得投入或投入力度不够,问题的根源是没能克服传统的思想观念,问题的本质是对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没有正确的判断。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需要突破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限制,不仅个人要舍得投入,政府也要下大力气支持。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投入,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乡村生产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增长了,也会促进继续教育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与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应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促使两者协调统一发展。

3.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继续教育模式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工作在某些领域做得很好,比如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对乡村基础教育教师能够开展有规律的培训,而且还能经常派送培训教师下乡对乡村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6]乡级公务员有机会到县、市级党校接受培训学习。而职业农民、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缺少由政府提供的继续教育机会,有时上级部门为推广某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广某种农业技术,也能派出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然而这样的培训没有规律,也没形成稳定的运行模式。也就是说乡村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需要精准扶弱,全方位协调发展。

4.继续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和完善。针对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培训基地建设存在短板,大学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也有不足。培训基地建设不仅仅是场所建设和机构建设,更重要的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没有形成高效的联动服务保障机制。职业农民按行业形成的继续教育协会组织力量薄弱,大学毕业生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会组织也需要扶持。高效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

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实施路径

(一)更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思想观念

为了能按预期和富有成效地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工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们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认识问题,需要树立符合新时展的人才队伍继续教育观念,提高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观愿望。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思想观念更新包括实施继续教育的组织方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两方面的思想观念更新。实施继续教育的组织者要破除急功近利的人才观,要舍得投入,舍得花时间,舍得花钱。许多人经过若干年的继续教育和在工作一线的实践锻炼,才能显示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看到他们创造的价值和效益。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者,要准确评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合理权衡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效益。要懂得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技能永远都不是负担,会让自身终身受益。

(二)创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模式和机制

事物在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环境和条件下运行,会出现更好的效果。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创设适合自身运行规律的环境和条件,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模式和机制创新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远程教育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远程教育已发展为成熟的成人继续教育方式。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成为普通高校和中小学教学的主流方式,实践证明线上教学很有成效。由此可推断,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在线教育是可行的,远程教育平台为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线上优质课程。有必要在乡村建设多功能图书馆。多功能图书馆一方面具有一般图书馆的功能,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藏书,每年订阅几十种报刊,有相当数量的电子书刊,为乡村振兴人才自我学习助力;另一方面,多功能图书馆应添置比较完备的线上教学设施,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提供条件良好的场所。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学习时间可长可短。如果是针对某个项目或某项技术培训可以是短期的,一周到月余;如果是证书培训那就需要半年到一年;如果是学历教育那就需要二年到三年。在形式上有政府组织的有规划、有目标的集中培训学习,也有群众自发举办的耕读学校或夜校等有规律的自我学习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可以从高校聘任,也可以从企业和农场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还可以是当地有丰富一线工作经历的业务能手或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这里说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包括某些行业有特殊专长的工匠师傅。要想传统工艺能够有序传承,新型农业技术能得以广泛地传播,需要建设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发展机制,这样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事业才能长盛不衰。

(三)创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内容

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继续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创新,继续教育内容要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乡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乡村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在我国确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不仅促进了乡村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跨境电商在乡村也顺势而兴。[7]因此跨境电商业务培训应该是乡村部分人的需求。不仅如此,针对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行当的产生与发展,对经营和管理模式等软实力增长的培训也成为必要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需求,比如乡村带头人培养、乡村企业营销管理、乡村旅游管理、乡村小微企业管理等。此外,法律法规培训、产品广告宣传策划培训、商业谈判实务培训、合同签署规范培训等,甚至一定程度的外语培训都应成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内容。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心理素质培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社会,难免存在某些不切实际的设想,往往对创业发展的困难估计不足,缺少应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因此,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继续教育显得必要且重要。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对自我定位有清晰的认知,要尽快实现进入社会后的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要保持对创业风险的清醒和顽强走下去的坚定信念。

(四)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达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目标,使继续教育收到良好效果,使用于继续教育的资本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物生长和成熟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人才成长和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道理相同,但后者更为复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看待和处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问题,要遵循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选拔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和理解人才。我们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展需要的选拔人才和培育人才机制,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才评价机制去评价和使用人才。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人才环境,让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对于大学毕业生,我们要构建让他们顺利成长发展的通道,在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留在乡村的决心和信心,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培育他们奉献乡村的情怀。

(五)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终身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的目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继续教育是持续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对于在乡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起到可靠的制度保障作用。构建终身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应对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不仅是人们崇尚的生活理念,也必将成为人们现实的生活方式。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终身接受职业技能继续教育,就能主动适应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能持续地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地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终身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体系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方面是让乡村振兴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对终身接受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保持强烈的愿望;另一方面,乡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要进行制度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终身职业技能继续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并在运行中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结束语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6

一“、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实为社会发展之故。但大学的快速扩招对就业困难却有着推波助澜之势。大学的扩招,使得短时间内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陡增,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变化却未能随之成比例增长。于是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了。具体来看,1999年是大学扩招的开始之年,到2003年,第一次扩招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使得当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陡增至为212万人,之后每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都呈现迅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截至2010年,我国当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达到631万人[1]。8年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了400多万,平均每年增加约50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每年我国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无法以50万个单位成比例增长。而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2001-2009年就业率最高77%,最低68%;每年毕业人数递增,由2001年115万增加到2009年611万;待业人数也由2001年34万增加到2009年196万[2]。如此庞大的人群———且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在经历了二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面对着无法就业的结果,从而最终导致其对现今教育抱有成见、对当前的教育丧失信心。由此而出现的“上大学无用论”也就不足为怪;2009年高考季节时,多地众多高中生纷纷放弃高考转而退学打工之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干活挣点钱”。所以,面对这样的就业现实,众多高校也不得不将就业工作摆在了学校五年规划的重要位置、不得不将学校课程设置围绕就业工作开展。总而言之,能够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已经成了当前某些高校在开门办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由此而调整工作重心,服务重点、引导方向也成为其必然。但是,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其最终存在价值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衡量?若是仅以可量化的就业率作为对大学教育的评判的话是否有失偏颇呢?就业难,是现实。但大学教育又岂非仅为就业而存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某些课程专业的设置、机构的工作机制等确实影响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但就业困境的出现毕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如果仅以“大学教育弊端”为由买单,似乎又是一起“冤案”。

二、理解大学

那么,就业难,从而大学真的无用?面对如此现实,我们又该持怎样之态度?其实,对于大学教育我们尚需追根溯源。“大学”渊源久远。西方大学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公元8实际左右。而早在中国西汉时代亦已出现类似于当今大学之机构———太学(公元前2世纪),作为中央官学最高机构。随着官学机制的不断发展,隋朝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又出现国子监作为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其实,不管形势如何,重要的一点是,在古代,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已有之,并广受重视,其目的是在培养能为社会(当时是封建王朝)服务的有识之士、广聚贤人、传播知识。纵观古今中外,几千年来,教育家、学者,对各个时期的“大学”教育也都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共识是不容否认的即大学作为“知识与思想的集结之所,其汇集、传承人类文明精华的作用”均被肯定。而所谓“贬”,更多的也是针对具体的教育措施,而非教育本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这是对大学的精辟定义。关于近代中国大学,其出现则要追随至清朝中后期,随着中国“师夷长技”思潮的萌发,向西方学习之势陡然而生,模仿西制、广设自然文史等科目,建学校、改考试,逐渐建立起了近代中国的大学制度,培养了大批的有识之士。即近代中国大学之实体“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4]。

近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建立,有着西方的影子,但是“骨子里”是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大学建立之后,其作用日显:兴文化、汇思想、育人才、开新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于是,对于大学教育,众多经典、教育家又都有着精辟的论述。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5]。在诸类教育中,大学教育作为人之学识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更应为“将来之教育”。《大学》一书曾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对于个人来讲,有目前需要实现之目的与可能,但更需长期来努力;“新民”即“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体现了渐进的量变到质变的教育发展过程;“止于至善”即“达到最为完美的境界”,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则更是要求一种长期的、恒久的发展与努力。所以,大学诚非“现在或以往之教育”。“教育着重个人的长进,更须着重社会的进步”[6],大学教育更应如此。现今社会,就业难,是现实。但就业难,导致对大学教育的不合理的批评需要适度。因为大学绝非技能培养之处所,大学非“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职业教育好像一所房屋,内分教室、寝室等:有各别的用处;普通教育则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7]。所以,对大学“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8]。万不能将“就业”看作是大学的最终之目的。

三、理性的平衡就业与大学教育之关系

对于就业现状与大学教育应该理性的看待。二者有着一定的不和谐,但不是重点。就业的困难源自多方面,大学教育的发展也不能仅限于眼前,而应长远来看待。

(一)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关于当前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虽是与其联系最为直接,但是并非唯一之根源,也并非主要之根源。从目前现状来看“,就业难”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1.社会性原因

社会性原因应该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

(1)地域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供大于求。根据市场规律来看,当“供需双方”之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时,“供方”往往就处在劣势,出现如产品价格过低或者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作为就业市场的一方,当前大学生作为“供方”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但是,分析一下,当前大学生的“供大于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地域性市场”,即大学毕业生资源过度的涌现在某一地域的“就业市场”,或者说大学生资源的不合理的流动,从而使得某地方就业困难性增大。而放眼全国整个的就业市场来讲,如果使大学生资源合理的流动,避免在某个地方出现“资源过剩”,则全国范围的就业困难程度会小很多。并且人才还会得到合理的配置。#p#分页标题#e#

(2)用人单位的各种“附加”要求。作为用方市场,除了对“人才”的要求得到满足之外,其“附加”的要求则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绊脚石。所谓“附加”的要求,比如对“高学历”人才的要求过于频繁与无度,导致越来越多高职、本科生陷入就业困境。前几年还是本科生就可满足的一般单位,近年来就变得非研究生不要的“香饽饽”;户口的限制也是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恐惧的一点,很多单位因为解决不了“京沪”的户口,所以仅限本地生源,没有当地户口的外地大学生,在就业中就丧失了很多的机会;“学校出身”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很多单位胃口越来越刁,本硕如果不是“985”、“211”院校,一律不考虑;还有诸如性别———男生优于女生、年龄———年过30的研究生甚至不如本科生抢手、有无工作经验———有的单位对曾工作过的一律拒之门外,等等……,很多“附加”的要求,让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被拦在了求职门槛的外面。这已经超越了对“人才”的追求。原本是“双向选择”的就业博弈中,我们的大学生往往就这样被“附加”的要求Pass掉了。

(3)社会的畸形引导在择业的过程中,纵然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但是,一些畸形的引导却也给毕业生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毕竟有利于国家选配优秀的人才资源充实到政府机构。但是,目前来看,“国考”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考、考研的又一次人生大考。为了一个职位,1000多人选一个,众多优秀资源“殊途同归”到一个共同的目标,用现行的“申论”、“行测”来将“术业有专攻”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衡量、录取,这似乎是对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的一种畸形的引导。最起码对于尚未离开校园的大学生是一种观念上的欠明确的引导,这让很多学生产生这样一种认识:专业学不好没关系,只要顺利毕业,就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上的话就赚了。(他们不怕考不上,因为专业课再好的同学在“国考”面前也会考得一塌糊涂,而且还会大有人在———因为衡量人才的标尺与所学专业已然没有多大关系了)。

2.学科专业的原因

(1)冷、热门专业就业差异大。在就业过程中,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有着天壤之别。比如理工科的学生就业率就要高于文史科的学生,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的学生就业就要好于基础性专业的学生。不同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对各学科的需求导致了各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差别。现今社会,急需的人才更侧重于“实用主义”,能够立即为社会产生效益的专业在就业中成为了“香饽饽”。那些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要嘛是“招聘岗位极少”、要嘛是“剑走偏稍”,靠打擦边球找到一份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对于某些专业来讲就更似家常便饭。所以,有鉴于此,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在某些专业招生工作中,应有所调整。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招生来讲,某些冷门的专业的招生就应该少一点,否则,即便每年的录取线很低,但是若只考虑招生不管就业,那么招生人数越多,在毕业之后问题就越大,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就越多。

(2)某些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在某些高校、或某些高校的某些院系间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师资力量并不完善、对某课程的就业前景等不明晰的情况下,开设了该门课程,进行第一批招生。于是,在招过了两三届学生之后,由于就业困难或者其他原因,该课程取消,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成了该院系、该专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毕业生,这无疑于拿着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其就业情况会怎样,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在某些专业开设、院系专业设置方面尚需谨慎。

3.学校协调工作的不顺畅

这具体到每个学校,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情况。就业工作不是独立的工作,她是学生离开学校的最后一道程序。学生从进校到离校是一个联动的而非脱节的工程。因此,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不能仅仅涉及“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具体的就业环节,还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做好各种配套的工作。所以,招生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很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大批量的招生。但是毕业就业工作却解决不好,这不行。招生、教育、就业三者是统一的,要统筹兼顾。

4.个人素质的差异

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在就业中不说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起码也是自己方面可以调控的潜在性的因素。一是自己的实习经历,二是自己的综合素养,即在大学四年间所历练的各种能力,包括谈吐、交际、心理素质等等。求职有时很微妙,面试过程中的一个小疏忽有时就会错失良机,而这些小的疏忽无非是自己紧张或缺乏某方面的能力有关。所以,要想在求职道路上一帆风顺,除了要求校方、教育者在“广”的方面加以改进,学生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要在“微”的方面不断充实。只有自己强大了,竞争对手才会甘拜下风。

(二)就业困境下的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向

那么,究竟大学在当前就业困境下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今后又该怎样发展,细节问题尚需进一步思考。但是,纵观大局,大学教育最初的主旨应该继续坚持,即:

1.大学要服务于社会

大学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千百年来文化思想的弘扬与发展,是人类智慧结晶的积聚与传承。大学之出现是为了培养人才、造就一批有着渊博知识、技能的人群去为社会服务,创造价值。所以,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不能将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剥离开来,那样就失去了其产生、存在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大学应在不影响其本质教育的前提下,逐步微调现有的不合理的方面,保证学生的就业顺畅。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7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农村基层; 就业

自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开始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些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有些在短期内频繁更换工作。为了促进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党的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为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困境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到基层就业,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为乡村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农村基层就业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有些大学生虽然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可是工作时间短,辞职率高。如何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稳定地开展工作,为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专长是当下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村地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成为很好的促进农村地区高速发展的方式。但是通过调研近年来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数据统计、信息汇总,参阅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和论文等,可以发现,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实施的实际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率不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配套政策需健全

现阶段,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需要政府各部门积极鼓励和扶持。管理部门制定多项政策,规划多个相关项目吸引大学生毕业时选择农村基层就业。各个农村地区也开展了符合当地发展的乡村就业创业活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和当地农村发展需求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来当地基层就业。但是,有吸引力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有待进一步增加,待遇落实有待进一步到位。相关管理部门要出台政策条例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权益,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有关部门构建完善的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中的利益。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政策长期稳定执行,确保农村基层就业政策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1. 2 大学生对农村基层就业看法需转变

有些大学生认为农村地区存在环境不好、交通不畅、信息不发达等各种不利因素,这些认识阻碍了其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脚步。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倾向于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社会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城市就业,认为在城市就业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便利,生活质量提高优势明显,但是大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需求相对饱和,就业难度大。对于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城市中并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环境好、工资福利待遇高的工作。与其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一份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不如选择去农村基层工作,既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学有所用。还有些大学生只是把去农村基层工作当作过渡期,是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权宜之计,把在农村基层工作作为跳板,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大学生要认识到农村基层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有众多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里,可以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实践中,有利于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价值。

1. 3 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和能力,高校采取的措施需加强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要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修改课程方案满足农村基层专业人才需求。高校尤其是涉农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研究型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服务农业产业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培养出现代化农村建设亟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高校开展农村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生理论与实际应用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引导大学生重视农村基层就业有关的政策解读的措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能力有待提高。

1. 4 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需完善

目前,在我国不少经济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信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比较落后,物流配送体系基础建设不足,互联网通信技术建设还不完备,这些客观存在的条件限制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发展的前景,制约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发展的能力。

1. 5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渠道需拓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渠道较窄,方式较单一。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方式除了大学生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等工作岗位外,还要寻求更多的就业途径。要有更畅通的渠道来拓宽就业范围,就业方式要更多样化,就业形式要更灵活。如,有些农村基层当地从业人员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不强,尤其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很多农村基层人员网络知识能力不够,导致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不畅。“互联网+”背景下各类农产品销售模式需要专业技术和新理念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掌握先进网络知识信息化素养高的大学生可以满足农村基层电子商务人才需求。

2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面临问题对策

根据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健康、有序发展。

2. 1 管理部门优化和提升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政府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要在政策层面上给予鼓励,制定优惠政策、拟定规范计划、组织可行项目、科学指导意见。总之,要采取积极有效方式保障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要构建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农村 “留得住,干得好”。要提高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工作待遇,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满足大学生在农村基层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完善政策,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实施效果受到大学毕业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主管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基层就业政策中的待遇方面进行细化并真正落实到实处。从事农业生产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享受就业培训、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有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在以后继续深造提供优惠政策支持,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

2. 2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就业的广阔前景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虽然城乡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要知道广大的农村地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就业岗位。不光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就业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要踏下心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确立职业目标,要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就业给自己带来的机遇。要看到新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对农村基层就业要有认同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农村基层有着极为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在农村基层就业时要善于发掘专业优势,提升在就业岗位上的成就感,尤其是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取得成绩,不但实现自我价值,而且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2. 3 高校支持措施到位,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和能力

高校加强支持力度,采取措施增强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和能力。各个高校要根据农村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教师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要积极进行人才模式方案调整,课堂教学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出与农村基层就业岗位密切结合的专项培养计划,培养农村基层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需具备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综合竞争力。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开展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践,亲自感知农村基层的就业环境,积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验,增加专业实践知识,提高自身农村基层就业能力。要多宣传优秀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成功案例,邀请往届毕业生回到学校讲述其在农村基层成功就业和创业的经历,聘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就业创业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农村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具体内容、对应的意义和存在的优势。及时收集和农村基层的岗位信息,协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组建高水平就业队伍,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发展环境

要为选择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这些外在因素的改善能够提高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率,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在农村基层长期发展的决心。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前提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发完善,特别是要加强互联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物流体系设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要有更完备的基础设施环境让大学生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知识,有利于建设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能够为农村地区发展创造出更长远的价值。

2. 5 拓宽渠道,增加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工作岗位

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途径有大学生村官、 “三支一扶”等项目。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增强了乡村教师队伍、乡村农业技术队伍、乡村医疗卫生建设,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提升了乡村基层组织和服务的能力。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先进的农业产业难以推广,如现代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知识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大学生为农业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要拓宽就业视野,选择去农村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等。当前,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不容忽视,而掌握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在农村地区比较匮乏,如,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能够取得更大市场,带来更高收益。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村当地产品,需要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主管部门制定长效政策,吸引具备网络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高校毕业生立足农村地区,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作出贡献。大学生通过掌握的先进知识形成一定的榜样激励作用,促进当地农民提升信息化能力和农业技能知识,加快其向新型现代化农业从业者的转型,达到科教兴农的效果。农村基层加大高素质人才资源输入,促进了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当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地村民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结束语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8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普遍职业素质不高,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多效益。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想真正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就必须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在充分认识大学生存在的职业素质短板基础上,提出高校应该从三方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以期解决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就业难;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每年的毕业季,也就是大学生的求职季。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就业难已经成了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65万,比上一年增加16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相关调查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京外就业率接连3年突破50%,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个佐证。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普遍职业素质不高,不能很快进入职业状态为用人单位创造效益,甚而至于还有小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个人职业素养不到位、职业技能不合格等原因,给工作单位造成了这样那样的损失。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想真正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必须按照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概念范畴

关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通俗地讲,职业素质一般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职业素质就是要求在大学学习期间,在系统学习知识文化、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心理身理素质,使个人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行为举止、精神涵养都能达到职业素质的要求,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备实现人生价值、职业发展所具有的认知、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

二、大学生存在的职业素质短板

1.自我约束力差,不能很好地遵守职场规则

职场与学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场所,职场社会关系复杂,且有明确的职场规则,这些规则主要靠职工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现在面临就业的“90后”大学生大都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就没有吃过多少苦,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且没有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故而在刚工作时,就会出现迟到、早退,没有工作状态,做事懒惰散漫,独立工作能力差,依赖性强等现象,给用人单位造成极度恶劣的印象,致使一些单位对大学生望而却步。

2.专业技能和开拓创新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岗位设置上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在招聘新人时,都优先选择一些有工作经验,在本专业、本领域内不仅能做出卓越的成绩,而且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超前性地、有规则性地开展工作的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都理论知识要强于专业知识,相对来说专业技能不强,动手能力差,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且缺乏创新能力,因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会逐渐变低。

三、强化在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高校破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1.全面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在于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对于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属于空缺。为了补上这一短板,大学期间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大学毕业生在迈出校门的那一刻都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水平,让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道德素养为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就会成功实现就业第一步。

2.为在校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在校大学生如果仅限于课堂知识,而没有更多的实践体会,那么毕业后肯定不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除了把课堂设在教室里,还应该设在社会上,为大学生多提供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毕业之前就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但是现在由于许多单位害怕影响工作效率,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目前我国仅有5%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破解这个难题一方面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保障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要努力克服困难,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且保证社会实践不是走过场,让学生真正能够适应工作需要。

3.提高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对用人单位来说,最看重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应时展需要,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更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一宗旨,给大学生提供阵地和舞台,指导他们勇敢地进行创业创新。大学生创业不但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够带动其他大学生就业,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大学生就业链。目前已经有许多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典范,如超级课程表CEO余佳文在大学期间就成功创业,并且为100多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创新,那么大学生就业就不再成为难题。

作者:皇甫峰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