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企业,应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课程建设更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将企业文化主动融入高职教学全过程,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具体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企业、认知社会,结合自身目标和条件,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课程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坚持“以生为本”,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民生问题,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要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利用校企结合的潜在优势,融入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是创新高职德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更是高职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第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课程教学,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方向。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岗位型人才为己任。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和信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精神、价值观和管理制度的总和。目前的课程教学,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简单灌输和行为约束,不善于回答学生应关注生存问题而产生的各种迷惑和疑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我国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很大影响,他们不仅关注国家的发展壮大,也关注自己的成长、成才。所以,对高职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向企业延伸,围绕企业文化的营造和提升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行业的,作为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则成为企业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企业的要求,将企业精神进一步具体化,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跟企业所倡导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结合起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着力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顺应企业发展,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三,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现在企业选择人才,不仅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更看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即更看重学生个人基本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充分理解和认识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职业意识,团队协作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品质等。   二、目前高职教学融入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教育界,对校企合作各地各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但总体而言,企业文化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比较多,专业方面的课程合作比较少。目前的校企合作多数是由学校或者职能部门与一些骨干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界定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而系部尤其是专业层面的比较少,特别是实质性的项目更为少见。   第二,校外教育就业层面的合作比较多,科技攻关、社会服务层面的课程比较少。也就是说,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是满足学生顶岗实习或优先提供就业机会,功能相对比较单一,而真正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的比较少,双方有机结合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的更少。   第三,学校提供的服务比较多,企业主动提供的服务比较少。目前的校企合作多半是学校出于评估考核,为学生就业等需求,主动找企业合作的多,学校有求企业的比较多,而真正互通有无、有机结合、合作共赢的比较少,甚至有些是老师或领导的情面简单的协议合作,这些都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严重不符。   上述各种迹象表明,目前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还处于缺失状态,而学生很希望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要将企业文化完全融入高职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还需要一个漫长的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也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建设问题,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过程。可以说课程建设和企业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反馈。   主要表现在:学校应该参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行业技术标准和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系统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环节,将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高职教学融入企业文化的实现途径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集团内部成员共同拥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意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互动,归根到底就是一种职业文化的引入,其载体是校企合作,它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目前我国高职教学在融入企业文化过程中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高职课程教学在融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积极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文化体系。高职课程建设要以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基本出发点,这些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高职院校要把文化育人提升到自身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以大学文化为主体,企业文化为主导,把握主体行业文化背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指导作用,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建立校企文化共建的框架结构,以实现大学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等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专业设置区分重点与非重点;校园文化要突出主体专业文化特征。从学校层面体现区域文化背景,系部、专业层面体现企业文化共性特征,专业班级方面体现企业文化背景个性或岗位文化特性,这些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课程教学,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转型。#p#分页标题#e#   第二,实现与行业零距离对接。高职教育主动与行业协会零距离对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在办学理念、教风、学风等方面要吸收和接纳行业中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教职员工的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应把行业文化引入校园;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在各类实践教学环境中引入企业文化管理,可以由企业提供生产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生产规范等标准,提高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课程建设要主动融入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通过与企业、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将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人才观、质量观等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绩效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努力构建企业、行业、学校共同育人的基本格局。   第三,走校企合作、利益共享之路。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样成为其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课程教学中要主动吸收企业先进文化,可以达到企业与学校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一方面,高职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外,更多的依靠文化的熏陶获得职业素养,高职课程设置的优化能促使学校自觉的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确定调整培养自己的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感悟企业精神,提高企业认同感、归属感,使其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提升其就业能力,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等,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人才。   优秀的文化能够孕育一所优秀的学校,一所优秀的学校更需要优秀的文化做引领,正是由于高职课程教学的特性决定了课程教学要与企业文化的不断交流,企业文化被吸收和接纳后才能形成合力步入良性循环。在具有特色的文化熏陶下,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能快速融入企业文化中,迅速适应岗位,会把优秀的文化带入企业,促进和引领企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地积极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构建全新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文化,实现校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