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应用

英语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应用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从课堂、实验室走进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中,进一步鉴定辨认各种植物的形态,观察其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从而了解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掌握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基本科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1~2]。然而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开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所遇到困难,笔者在二十年的崂山植物实习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摸索总结出利用英语促进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方法和路子,这样说并不是进行双语教学,而是因为植物的学名是由拉丁文组成的,同时英语的单词和拉丁文单词60%以上是同源的,所以英语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有着实际的用途,本文就这方面的一些实例和经验作以简单介绍。   拉丁文是国际生物学界对生物分类群进行形态描述、分类、命名等的统一语言[3],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拉丁名称较多,不易记忆,且在大纲中对拉丁名称或学名不作过多的要求,只要求能认识几种常见重点植物的学名和掌握植物命名双名法就可以了,在考试中一般也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学生一般对此不感兴趣,对拉丁文的内容掌握简直是空白。我们姑且不说植物学名的重要性,在当今国际一体化步伐化越来越快的情势下,拉丁文或学名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这在我们的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本来课堂理论教学上学生根本不重视的拉丁文,在野外实习中同学们身临其境地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学名中属名的来历和含义或种加词所揭示的特点,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拉丁文的神奇和重要性,同时让同学们一下就清楚地记住所讲解植物的特征和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利地促进了野外实习教学,反过来,以此为契机,很多同学对原来不感兴趣或晦涩难懂的学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们以后的进一步深造读研开启了一扇兴趣的大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学生大多数对学英语有很好的兴趣和基础。笔者在实习中结合英语介绍拉丁文学名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我们在介绍元宝槭和色木时,通过其种加词truncatum(截形的)就是很好的说明,将元宝槭的叶基部的典型截形特征和色木区别出来,杠板归的种加词perfoliatum意思是穿叶的,其抱茎的明显的托叶鞘穿茎而过的典型特征也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悬铃木科的悬铃木属在我国栽培的有三种,平时都俗称”法国梧桐”,另外又常与国产的梧桐和泡桐相混淆,引起很大的混乱,平时同学们对它们见得不多,只见过几个种,而且在当地名称又叫得很混乱,给同学们讲解时常常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后来发觉利用种加词来解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二球悬铃木(英国梧桐)其种加词acerifolia的意思是像枫叶的,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种加词occidentalis的意思是西方的,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种加词orientalis的意思是东方的,通过各自种加词的介绍,将三种悬铃木的特征和分布很好地解释清楚了,学生对它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海滨采到的束生刚毛藻,也让同学们很好地记住了fascicularis(束生的)这个单词[4],介绍边紫菜、银边翠(高山积雪)、金边黄杨、银边黄杨时,同学们就记住了marginatus(边缘的)这个单词,尽管不要求学生记忆,但有的同学说marginatus和英语的marginatal是同源词,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很有帮助,所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植物课程教学,还促进了学生的英文学习,是否也可以这样说,充分利用现在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促进了学生的植物学学习。   因植物学名的种加词常是反映该植物特征的拉丁文形容词,下面就结合学名的种加词的含义谈谈所揭示的生物形状和习性。   在野外实习中经常遇到许多蓼科蓼属的植物,因种类多,特征难于识别和鉴定,同学们感到很是头疼,但学名中的种加词往往一针见血地描述出其特征,如红蓼的种加词ori-entale说明了它的分布范围,两栖蓼amphibium说明其水陆两栖的生态特点,长鬃蓼longisetum描述出其托叶鞘顶端有长毛的特征,水蓼hydropiper说明其像水生的胡椒,既揭示其生长环境,又描述出形态特征,杠板归perfoliatum的托叶穿茎而过的特点,箭叶蓼sagittatum说明叶子像箭头一样,高山蓼alpinum揭示出其高山的生态环境,何首乌multiflorum揭示出其大型圆锥花序的花繁多的典型特点,卷茎蓼convolvu-lus说明其茎的缠绕特性,两栖蓼amphibium和英文的amphi-bie(两栖的;水陆两栖)很接近,sagittatum和sagittate是同源单词[5],有很多同学在学英语中不会这个词,但通过这个植物野外实习的具体事例,一下就记住了,其中有个同学更是受益匪浅,在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的试题中出现了amphi-bie(两栖的;水陆两栖)这个词,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文章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以前也没有学过,但是试题中就直接有个题目是猜测该词的含义。以前在上植物野外实习课时,笔者让学生认识水边的一株两栖蓼,给学生讲amphibie的含义,这个学生就印象很深刻,所以他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很快就领会了该文章叙述的主要意思,而且amphibie也是该篇阅读理解的一个题眼,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钥匙,这个单词领会好了,该篇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他考得很是顺手。这些种加词往往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经常遇到的英语单词,其构词法对同学们掌握单词的构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边再举一些例子,如一些常见的或重要的药用植物常用“officinalis”(药用的)来做种加词揭示其药用价值,而拉丁文“officina-lis”和“officinal”是同源的,所以在介绍厚朴、地榆、草木樨、山茱萸、马鞭草、缬草、石刁柏(芦笋)(种加词都是“officina-lis”)时,同学们很容易就清楚了它们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甚至一些学生还能具体讲出当时老师讲的每种植物的药用功效;一些原产于中国的植物常用“chinensis”或“sinica”或sinensis(中国的)来做种加词,如枸杞(枸杞子)、中华鳞毛蕨、圆柏(桧)、石竹(种加词都是“chinensis”),中华结缕草、草麻黄(种加词都是“sinica”),朴树、木瓜(木梨)、皂角、紫藤、豇豆、香椿、锦葵、茶(种加词都是“sinensis”)等等,这类的植物特别多[6]。#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