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本文作者:钟瑜宁、陈兵 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技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是难度大、课时少、学生兴趣不浓的一门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美文学的畏难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开展多媒体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全体学生在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加强对他们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地方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现状

(一)课程难度大,内容多

学生普遍反映,英美文学生词多,专业术语多,涉及的主题有英美两国的历史背景知识,还有文学、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即使有大一大二学习的基础,学习仍然面临着大量生词和理解方面的障碍,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兴趣更无从谈起。

(二)课时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

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之风的影响下,许多院校注重开设“实用”类课程而删减英美文学课程或课时,往往每周只有两课时,英美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显得可有可无。在有限的时间里,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

(三)学生兴趣不浓

首先,在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学生认为,英美文学课对自己的就业及未来的生活无益。其次,要学好英美文学,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还要对英美文化应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自然而然对英美文学课程望而生畏,觉得自己离英美文学太遥远,文学课本太枯燥乏味。面对课本大量的信息,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的讲解教学法,学生学习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二、多媒体环境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特点

(一)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过程,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多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课件以图片的形式将作家的肖像给学生,更多的引入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安排学生观看由英美文学原著所改编的电影,再利用课堂时间重点分析教材上作品选读的内容,大大提高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或者在课堂上播放出故事梗概的视频或影片的精彩片段也能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欲望。视频文件可以增强学生对英美小说、戏剧的了解,而音频文件则更适合被应用在英美诗歌的教学中。将朗诵英美名诗的音频文件利用到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听到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或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时,便能直接感受到英诗抑扬顿挫的格律之美。

(二)采取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它大量采用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荣辱与共、彼此依存、团队交际、相互交流互动和定期总结是小组合作学习最显著的特征。学会合作和交流是时代的需要。那么,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合作的方式会更有效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的合作、沟通、交流,增强其自信心。文学课信息量大,阅读任务重。面对如此丰富、繁杂的知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小组或小组不同成员负责单独的一部分资料的准备,这样既减轻了大家的压力,同时小组成员还可以互相鼓励,增强信心。课堂上,教师布置新任务,合作学习小组为形式的集中讨论,和同伴交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完成任务。并且,当英美文学课开展戏剧表演,诗歌朗诵等具有实践色彩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们分工合作,扮演角色,再现诗歌和戏剧的精彩,师生合作进行点评,使表演者和观众都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本质和意义。

(三)以任务为主的教学设计

多媒体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合作学习侧重的是学习形式的研究,而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离不开任务的设计,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交际任务来学习语言、学习文学理论。多媒体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是任务引领的学习活动。合作活动的任务可以是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根据需要,合作小组的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辩论、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但目的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多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合作学习的任务可以是以课文主要内容为主题,通过组内不同成员上网查找有关本主题的资料,经过资料反复的整合,集中智慧,挑出最有价值的资料,与班级成员分享成果。例如作者在讲授浪漫主义时期诗人作品的课文内容前,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什么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学特点以及这个时代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代表作。这是本教学模式最常见的任务类型。当然,任务也可以是问题型的任务,问题型任务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心理,学生们通过在网络里学习材料,主动探究,互相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作者在讲授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之前,可以通过e-mail给各小组提出问题: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有什么异同?学生们围绕这一问题,在图书馆、网络的帮助下,查阅各种资料,互相配合、帮助、补充,把获得、综合、分析信息融为一体,来解决问题。

三、多媒体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流程

(一)在合作学习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学生学习合作学习理论及合作技能学期初,教师将与合作学习有关的重要理论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理论基础形成初步的了解,如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小组合作技能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任务,对合作形式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课堂示范,在实践中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另外,教师通过网络把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和每个专题的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学生分组活动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取得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完成共同的特定任务而组建的。为保证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时既要考虑到人数、计算机操作水平、性别、成绩等外在条件,更要考虑到心理、个性、智力等内在因素。规模应以4-5人为佳,人数过多会减少小组成员的参与机会。#p#分页标题#e#

(二)开展合作课堂

按照通过网络提前发给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各小组了解了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首先要在成员内部进行细化分工,各司其职,然后各组成员就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个人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资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ppt或以其它形式(口头陈述、表演或书面形式)展现出来,并把成果汇总,通过E-mail发到班级中的每个同学手中,让自己的成果帮助班级每个成员,减少他们对英美文学课程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首先,小组代表展示成员合作的成果,通过分享资源来加深各小组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制的课件,对这些同学没有讲到的重点加以补充,并对小组所做的幻灯片加以适当的评价。第二步,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完成一项任务。教师布置一项特定的任务,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形式的集中讨论,通过组员之间的积极互赖关系,大家各抒己见,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答案。讨论完毕后,教师会任意选择一个同学代表所在组回答问题。他/她的表现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组的成绩。每个小组参与程度,答案质量都成为老师学生评价小组的依据,学生在讨论时的提问、回答问题以及就某一话题发表看法的次数将被记载下来,作为教师评价的一部分。第三步,教师对各小组报告和讨论形成评价,引导学生共享其它小组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信息,各合作小组上交一份关于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书面报告。

四、结语

多媒体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课内与课外结合、接受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结合等方式,在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改善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教师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不是所有英美文学课堂的教学都需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如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单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必要使用合作学习来完成,而对于那些内容深奥的文学理论知识部分,或是对于英美文学的概况进行梳理总结的时候,更需要的是教师的精彩讲解或是采取其他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