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金融生态质量分析

乡村金融生态质量分析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金融服务与现实的金融服务供给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解决好农村金融发展及服务农村建设的问题,将有效地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一、引言

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时间新农村建设便成了专家学者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倡导向国外学习,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兴修村际公路,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认为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还有一些学者把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引用麦金农等人的金融抑制理论证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巨大的金融抑制,认为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加大资金投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诚然,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都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环节,都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这些环节都需要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的状态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1]。

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状态的研究的处理更多是理解为金融生态。所谓的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金融生态主体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金融生态环境是由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经济、社会、法治、诚信、政府公共服务等构成的金融主体运行的外部环境。对于农村金融状态的研究是个新的话题,鲜有学者对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研究。本文将农村金融生态界定为农村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针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农村经济金融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在衡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时就需要合理选择指标,才能更好地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以实际的结果分析新农村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现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作为中部的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安徽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我国其他省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借鉴。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框架

结合安徽省的特点,本文建立以下分层指标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是对综合下面各因素基础上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描述。第二层是准则层,是对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细化,用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这层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主成分分析,把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合成在一起集中反映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见表1。第三层是指标层,是具体反映各因素的指标,其中数据来源于各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金融年鉴》[2]。

2.数据选取及处理方法

本文将定量分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安徽省17个地市农村区域内部的层面的2006年数据分析。二是分析安徽省农村2002-2006年时间序列上的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三是对安徽省与其他省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实证分析

1.安徽省十七地市金融生态环境对比分析

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的用以衡量社会诚信度的不良贷款率指标是逆指标,要先将其趋同化处理,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其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等。过程如下:(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2、表3。(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4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通过表4可以看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7.57%,大于统计上85%的要求,可见在本文分析中只需要选择前5个主成分就够了。(3)取得特征值以后,我们进行分析,得到特征向量见表5。(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求出各主成分,表达式分别为:从各主成分的构成来看,第三、四、五、七项指标在第一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一主成份代表了经济基础和金融发展规模的发展水平。第六项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二主成份代表了社会执法环境水平。第一、二项指标在第三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三主成分代表了当地金融机构的规模水平。第十一、十二项指标在第四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因此,第四主成分代表了社会诚信水平。第九、十指标在第五主成分中的影响较大,所以第五主成分代表了当地政府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通过公式11的计算,可以得出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前五个主成分的各自得分,其结果见表6。(5)求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公式12,以各主成分所能解释方差的比率为权重系数,可以求出各地市农村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利用所得到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可以对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的金融发展情况进行排名,以评价分析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安徽省的相对地位,总得分及地市排名见表6。从表6看,马鞍山市农村金融生态之所以能够排在全省第一位,是因为马鞍山市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多项指标居于全省的首位。良好的经济基础增强了本市农村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为良好金融生态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执法环境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马鞍山市要进一步改善包括执法环境在内的一切有待改进的因素,使农村各方面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创造农村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排名居于末尾的阜阳市、淮南市以及黄山市的农村,是因为这些地市的农村无论市在经济基础还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还是在法治环境、社会诚信方面,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还需要改进。层次地市名称1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2宿州、六安、毫州、蚌埠、淮北3池州、安庆、滁州、宣城、巢湖4阜阳、黄山、淮南从表7看,通过聚类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用主成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两种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安徽省十七地市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安徽省十七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发展状况。#p#分页标题#e#

2.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动态评价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本文选择安徽省2002-2006年五年的数据,对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金融生态发展趋势。同样,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各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结果分析,见表8、表9。(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0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1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第一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8.90%,所以此处选择第一主成分就够了。(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因为选择了一个主成分,所以第一主成分得分就是研究样本主成分的综合得分,通过计算得到,2002-2006年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成分得分分别为:-1.24298、-0.75063、0.17015、0.59541、1.22804(其计算过程与十七地市分析中的第4、5步类似),从得分情况来看,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从2002年-2006年是逐步递增的,也就是逐年改善的。3.安徽省与其他各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比较分析在对安徽省各地市进行对比分析和对安徽省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包括浙江、江苏、上海在内的几个东部发达省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重庆、广西等西部省份以及辽宁、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省份,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省域间的对比分析,了解安徽省农村金融生态的相对发展状况以及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加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标准化数据及描述统计量。利用公式,i=1,┉,n,k=1,┉,p对14个省份的12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同时在标准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良贷款率是逆向指标,要相对其进行趋势化处理,转化为正项指标。表11是利用SAS9.0计算出的结果。(2)对总体方差的解释。表12为各变量的特征值、相邻两个特征值间的差、每个特征值所解释的方差的比率和累计比率。表13为每个变量的特征向量。通过特征值矩阵中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比率来看,前四个主成分所解释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1.27%,超过了统计上85%的要求,所以此处选择前四个主成分进行分析。(3)主成分得分的计算。以特征向量为权重,就可以求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的得分,得分见表13。从表14看,结果显示,安徽省在十四个省份中排名第11位,与排名居前位的几个发达省份相比,得分相差比较大,说明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处于发展比较差的状态存在若干需要加以改进的因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本章分三个层面对安徽省的农村金融生态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参差不齐,但整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安徽省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还相对比较差。同时,通过分析,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个案分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安徽省从内部来看,具有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金融特征的样本,如安徽省的较发达的沿江地区的马鞍山和芜湖等地市和我国的东部农村金融生态有相似之处,安徽省两江地区的合肥、巢湖等地市就是典型的我国中部代表,而安徽省欠发达北部的阜阳、淮北等地的农村金融生态和我国的西部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以安徽省为截面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安徽省和其他地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提供参考。当然,在整个分析中,存在很多欠缺,文章未能很好地区分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3]。

2.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目前状态,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一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三是努力改善法治环境。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建设。在这里,作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应该侧重于制度建设;在西部,更多的是技术层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在中部,要两者兼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