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

作者:王静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生态文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视角

1990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还包括“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1],即“软实力”。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硬实力为软实力提供基础,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支撑。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境况下,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既要重视硬实力,也要重视软实力,通过二者有效结合的巧实力来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效提升国家硬实力综合国力的提升,首先离不开一个国家硬实力的发展。硬实力是通过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有形实力,是综合国力构成的最基础部分。离开了硬实力的发展,综合国力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必由之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经济的发展,靠那种粗放型的资源耗竭型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我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与可持续发展,只有转向依靠科技、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依靠管理创新的集约型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走出一条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道路。三者和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生态文明的发展,能使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发展,能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改变过去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国经济发展更有持续的动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是离开了生态文明视野的文明,恰恰相反,生态文明能促进物质文明更快更健康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式,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各个国家生态意识的提高,国家竞争力已不再只是单纯GDP数量的比拼,而是绿色GDP的竞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绿色竞争力,已经日益得到国际范围内的广泛重视。未来经济发展将更多的包含生态因素。许多国家不仅制定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还设立了诸多绿色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如德国“蓝色大使计划”、北欧四国的“白天鹅制度”。面对这些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向,生态文明的提出,为我们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打破绿色壁垒,营造更为公平的经济环境提供了途径。因此,我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不能停留在只考虑数量、不考虑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必须要充分重视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生态文明建设能促进国家软实力的发展随着生态问题在全球的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一种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软实力是以一种吸引力表现出来的影响世界的能力,它不是通过强制的手段,而是通过他者的自觉得到的认同。生态问题在今天全球所引起的关注不少于任何一种经济的或是文化的话题。生态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而是全球必须担负共同责任一起努力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世界各国人民都有着相同的诉求。相同的诉求容易产生共鸣,共鸣可以激发人们的认同,而认同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在“生态”这一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上,在这有着共同对话需求的问题上,掌握话语主动权,用大家所认可的观念和实践引导世界对我国的认同,成为我国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契机。进入新世纪,党的十七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而且积极回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能有效地使我国在全球性问题上掌握主动权,能使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种生态伦理、观念等文化较为广泛地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与认同。

除此以外,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于生态伦理的宝贵思想。这些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这些思想对于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问题这一背景下,通过深入阐发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生态哲学思想从而传播我国文化,提高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文化了解、认识和认同程度,从而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国力势在必行

(一)是应对“中国生态威胁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时也招致了许多国家抛出的“中国威胁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生态威胁论”。持“中国生态威胁论”的一些国家和学者认为,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口爆炸等带来的巨大资源消耗量将在各种矿物能源、水、粮食等方面对世界产生新的威胁,并且中国目前实行的对外援助和合作实质是在谋求掠夺和扩张。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从上世纪末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现,从布朗“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到“中国迈进资源缺乏时代”的“资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粮食威胁论”等,层出不穷。这直接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与地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如何维护我国国际形象、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问题。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国际上出现的各种生态威胁论的有力回应,是我国和平崛起的必然选择。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以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时展主题、国际国内发展要求,提出中国崛起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和谐。和平发展道路的坚持,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在反思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时,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共识。生态文明的提出回应了这一国际发展趋势,使那些持“中国生态威胁论”背后的不轨意图自我破灭。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致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这条道路不同于西方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道路,它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容量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全面超越西方式发展道路,它不是以掠夺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共同发展的道路。因此,我国的发展不是以掠夺他国经济资源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共同进步基础上的。生态文明的深入践行,必将推动世界和谐发展。#p#分页标题#e#

(二)是走出我国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过高、产出值较低、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本来人均资源占有量就少的情况雪上加霜,使资源约束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出。发展现代化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情况下,走西方式的工业化道路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有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选择一种新型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超越西方工业化模式的新型道路。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创造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新的生产、消费和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条道路能有效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困境,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以往,我们在谈论社会主义本质时,习惯于从经济、政治、文化三维角度去谈论,而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层面应具有的社会主义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人的本质的占有既包括人的社会本质,也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必然要求从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方面去把握人的本质。此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还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支撑。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必然制约经济发展,影响政治稳定,破坏文化建设。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生态的视野。

三、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合全社会之力才能达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大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必须抓住以下关键点:一是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二是要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绿色经济,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竞争力;三是要构建从个人到企业,再到政府的多层次、全方位、跨时空的生态责任制度,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最后,积极参与国际生态事务,在新一轮的国际关系大调整中掌握主动权。

(一)挖掘传统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物质财富从各类自然资源中不断喷涌而出。生产力发展的奇迹膨胀了人类的自信心,视自然为只是被征服的对象。要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首先必须着力改变这种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不单单是社会性的存在,更是“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4];“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所以,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人与自然不是单纯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动自然规律”[6]。因此,我们要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变人在自然之上为人在自然之中,建立起一种既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又符合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客观要求的新型关系———平等、和睦、协调、统一、相互尊重的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无论是哲学“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还是农学因时而作、因地制宜的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思想,或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等诸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赞美自然之美的大量文学诗歌创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美好生态环境的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必须深入挖掘这些思想的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的树立。这种新型的生态观,一方面将深刻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念,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价值观,为我们搭建起对话世界的平台,从而赢得世界话语权的机会,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将有力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融合。现代化的转型,经济是基础,但真正的完成只能以文化转型的完成为标准。重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生态思想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绿色竞争力绿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发展新趋势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开始掀起的,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是现代工业化的领头羊,并形成了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现在,生态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要求建立一种超越西方工业化模式的新型经济模式,既能促进现代化建设,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目标实现的重要挑战,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了能在这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生态比翼双飞,我国应树立绿色生产的意识,利用绿色科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要实现绿色制造,在生产线末端要实现绿色产品。绿色生产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是以生产绿色产品为目的,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绿色科技是指那些能够促进人类形成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科学技术。循环经济生产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在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污染,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从根本上看,绿色经济是涵盖了生产目的、过程、产出整个过程的一种新型经济。这种经济能有效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因此,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企业的扶持,促进绿色科技的发展,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手。#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力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度的外在强化和宣传教育的内在认同相结合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力度与进度。从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转变片面追求数量扩大的做法,变GDP为绿色GDP,将环境成本纳入发展成本中。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转变唯GDP发展的片面政绩观,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面政绩观,既要注重GDP的增长,但又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在政绩考核中,应把GDP的消耗纳入其中,从单纯的数量比较变为发展的综合质量的比较,从政府源头遏制生态恶化的人为因素。其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利用绿色税收等手段,让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内部化。市场经济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在发展中难以避免转嫁生态代价的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通过制度约束企业,让企业在发展中不愿、不敢、不能转嫁环境代价。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应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与教育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7]。落实到企业,就是鼓励企业更多地发展绿色科技;落实到每个家庭,就是要求公民转变生活方式,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的根本要求,“强化节约意识,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8]。也许每个公民在全球性问题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无数个微不足道力量的合力造成了今天的污染、拥挤、水土流失、气候变暖。因此,要解决全球生态问题需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努力。如果每个人都对生态危机有高度的警觉,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生态责任,那么,小河汇成大海,就会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

(四)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业,更是全球范围内需共同面对的任务。但从根本上来讲,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进入社会主义,才能为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从而实现“天人合一”。因此,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今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既面临着发展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指明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未来希望。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将社会主义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融入国际事务,倡导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坚决反对利用生态问题遏制发展中国家发展,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成为发达国家手中一块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工具。面对发达国家的诘难,我们要竭力争取我国的生态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身责任的逃避,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责任。因此,在参与国际生态事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维护自身发展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自身的生态义务,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在国内生态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举。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自然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而为国际生态事业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因此,我们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上深刻总结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实践模式以及成果,引领国际生态文明发展的潮流。因而,我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自觉发展生态文明,避免走西方工业化那种“治理落后于污染”的道路,但是要坚决反对“公害输出”、“环境入侵”、“环境干涉”和“环境剥削”等不平等的存在,切实维护自身的环境权利。总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提升我国绿色竞争力,从而引领国际生态文明发展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