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的建构

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的建构

一、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通识教育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指南,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确立了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如北大、复旦、武大等高校,但大多数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并不明确。课程目标的不明确,使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缺乏一个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散乱,课程逻辑性差,课程的稳定性、连贯性不够,表现为: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开发;注重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忽视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培养,如此等等。这与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情操修养的社会合格公民的目标是相悖的。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一般指课程体系中不同种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包括课程设置的类别结构和选修必修结构等。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结构不合理。表现在:

1.选修课时偏低。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干预,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普遍高于通识教育选修课。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一个师范生完成学业大致必须修满18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63学分,占总学分的35%。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通识教育必修课是51学分,约占通识教育总学分的80%;通识教育选修课为12学分,约占通识教育总学分的19%。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大致为4.3∶1。一般而言,美国大学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5%,其中,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别占通识课程总数的36%和64%,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比为0.56∶1。而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大学共同必修课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1.5∶1。从比较中不难看出,我国大陆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甚至我国台湾地区。

2.课程基本构成不规范。由于课程目标的不明确,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强,连贯性差,课程结构缺乏内在逻辑,各类课程比例不合理,通常是实用类、技能类、知识类课程偏多,思考类、综合类课程偏少。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往往还受办学传统的影响,理工科学校和师范类院校分别在开设人文科学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方面受限,其开设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全校共开出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教师教育、社会经管、工具技术等5个板块72门选修课程,其中,自然科学只有5门,远远不能满足文科生选修理科课程的需要。

(三)课程内容不系统

通识教育是将学生作为一个教育主体施以自由的、完整的、全面的教育,它包括使受教育者成为现代社会合格的“人”和“公民”的教育,以及具有较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坚实的基本能力培养,并使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目标。但就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重视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基础性、综合性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许多时候注重文理渗透等学科知识表层的东西,没有更多关注深入到人格培养、情操熏陶等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教师在选择组织授课内容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传授知识而不是传授学习、思维方法,如何满足学生现实的需要而不是考虑对其知识、能力、人格等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一些教师把专业课的内容删减一点搬过来,就成了一门选修课;有教师看社会热门什么,就随便找点知识来拼凑一下构成一门课。一些课程在内容上过多重合,课程之间不能合理整合和互补,课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能很好建立。学生在选课时,也抱着实用、功利的眼光,名字好听的、内容简单实用的、教师好说话的一些课程,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首选。如此这般,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根本不能很好实现。

(四)课程管理不成熟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就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工作来看,还极其不成熟、不规范。

1.缺乏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的管理是一个既科学又烦琐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它的科学性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设立、课程结构的规划、课程内容的改革等方面,都需要根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并在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做科学的顶层设计;同时,一门课程的开设,包含从选课报名、课程安排、教材征订、课程评价、成绩管理等大量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因此,如果有专门的机构专人专管此项工作,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更能得到保证。目前,我国除了复旦大学设立了复旦学院专门负责通识教育,其他高校都放在教务处的某一个科室。教务处由于各项教学管理任务繁多,不可能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管理,势必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工作的弱化。

2.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表现在:课程的准入制度、教师开课的激励机制、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等不健全,致使通识教育选修课频频出现“因人设课”“因人撤课”等不规范现象;许多学校低职称的教师申报课程多、高职称的申报课程少;教学水平低的教师课上得多、教学水平高或者教学名师课上得少;被迫完成工作量的教师多,积极主动承担选修课的教师少。同时,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许多课程的教学出现断层。

3.考核方式不科学。科学客观的考核方式,是确保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考核基本上沿用必修课的一套,以书本知识为主,以期末考试分数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人格情操的考核,通常是期末时开卷做一套试题就一切过关。这种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完成任务式的考试,学生学或者不学,都同样可以轻松获得学分,因此助长了学生逃课、混学分的风气。

二、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改革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

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要明确课程目标,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充分认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识其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基础作用,摈弃通识教育选修课只是主干课程以外的、提高学生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的额外课程或“锦上添花”课程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通识教育理念。

2.围绕着通识教育目标,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标。一般来说,通识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培养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人”;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具有较强的能力素质。那么,通识教育选修课目标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确立,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关怀民生、达济天下的情怀,又要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目标研究,要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区域文化特点,制定出切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并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地位与作用。

(二)调整课程结构

1.调整课程结构,增大选修课程比例。在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因而挤压了学生自由选修的空间和时间。为此,我们可以适当调整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减少必修课的学分数,扩大选修课的学分数。具体可以将工具型、技能型课程列入选修课,开成系列的组合课程,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技能型课程就可归为选修课,高等数学可以改为数学精神与方法、魅力数学、数学文化等系列组合课程,大学语文可以开成经典诵读、中华诗词之美、四大名著赏析等系列组合课程。这样既给学生挤出了一定时间,又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2.逐步设置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调整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比例,使二者达到平衡。国内外优秀大学通识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约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20%,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为16.5%。这样,麻省的文科毕业生具有相当扎实的科学知识,而理科毕业生则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哈佛大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5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约占学生学分总量的三分之一。我国复旦大学也设立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核心课程模块,每一课程模块都开出几十门课程,为学生搭建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师资等原因的限制,核心课程的建设难度较大,但可以逐步建设。可以先根据自身条件,集中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鼓励多开设自然学科课程,在自然学科课程的通识教育中多关注并尊重人文科学领域的问题,并逐步增大自然科学课程的比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的匮乏问题,可以通过地方本科院校与省会城市本科院校之间、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之间师资共享,以及引进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加以解决。只有将人文与科学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三)完善课程内容

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主要指对学生进行“人”的培养和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普遍存在“实用化”、“技能化”和“肤浅化”的现象,与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相违背。为此,我们应紧紧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一是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顶层设计,精心设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方案,加强对培养学生成为“完整人”和“合格公民”有关课程开发,为学生成人、成才搭建起合理知识结构。二是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特点、学科发展、教育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爱好、特点等,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强调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基础性、综合性、广博性,减少偏向实用型和专业化的课程,增加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课程,设置多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综合课程,开设一些涉及文理边缘学科以及新型综合学科,注重古今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

(四)强化管理机制

1.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由于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除复旦大学外),基本上都将管理权放在学校教务处,致使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存在许多缺失。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或我国港台高校的模式,设置相应的专门机构统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选课报名、教师安排、资源配备、学生评定、活动组织、成绩管理等一切事务。地方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如果组建专门管理机构有困难的话,也可将管理权限下放到教务处。但是,教务处必须落实专门的科室负责,配备专门的人员,划拨专项经费,专职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而不是在有许多教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兼管该项工作。只有这样,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有专职管理人员,有专项建设经费,有专一的管理任务,通识教育没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缺失才可以得到弥补。

2.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制度建设上还很不健全,尤其是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制度机制,致使许多优秀的教师没能加入到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行列中来。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教师任课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提高课时津贴、教改立项优先、教材出版资助、精品课程立项与建设、奖励优秀课程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教师良性循环机制,实施教师能上能下制度,不断吸纳优秀教师加入,淘汰不合格教师。三是打造教师团队,形成教学梯队。设立通识教育选修课专项基金,对教授、名师和教学团队申报课程的,通过课程建设专项资金给予扶持,以逐步改变低职称青年教师申报课程多、教授和名师申报课程少、开课教师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的现象,并逐步培养一批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过硬、深受学生欢迎的老中青教师梯队。四是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的培养。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通过经验交流、名家讲座、主题研讨、集中培训、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对从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逐步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师队伍。

3.完善课程考核制度。一是要明确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目标。考核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人”,以及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因此,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考核,应该紧紧围绕着教育目标,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考核,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二是改革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内容。课程考核内容的改革是课程考核改革的核心。为此,应该拓展课程考核的范围,改变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笔记的现象,扩大考核的知识面;应该改变考核的侧重点,把对以学生记忆性为主的考核侧重点转移到对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上来;应该丰富考核的题型,增加题型设计的灵活性。三是改革考核方式。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考核也应该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采取开卷与闭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等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动态考核模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情操等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本文作者:钟英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