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例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1

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其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其民族文化表征最显著。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具有广泛的识别性和鲜明的个性。平面广告设计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自发的,而不是主动、自觉的。这种被动与自发性主要体现在:或仅是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采取或选取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某一种形式,或在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受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影响而潜意识地体现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特征。事实上,作为现代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平面广告设计的一条最基本原则——易读性,即能准确传达信息,让受众清晰理解广告所表达的意思。把民间工艺美术的思维、理念、特殊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造型特征运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更有利于为群众与广告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形成广告效应。尤其是品牌推广本身必须具有入乡随俗的特点,民间工艺美术为品牌推广的平面广告设计地域化、特色化提供了依据。平面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及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启示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

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

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3.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2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3

 

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兴衰,能承担起历史重任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精神与丰富的情感,强化素质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教育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而艺术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思想,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简单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整体发展教育观,强调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这一改革客观上要求高师美术教育必须建立起一个有别于其他美术教育培养要求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学体系。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并通过这个媒介达到对人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思维方式、情感和道德感等方面的培养。因此,高师美术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完善人格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如何看待“专业”这个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首先是师范教育。我国香港地区的美术师范教育,甚至只把教育类课程称为专业课,而把绘画与设计类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未来的教师,美术高师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个人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不等于具有了高素质,从能力和素养角度上看,素质是一个人在文化的全面性、文明的进步性与身心的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仅仅掌握了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具有了从事美术教育的能力,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多元素构成的”,高师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但现实中许多高师院校安于现状,无视基础教育改革,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致使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观念落后。一些专业管理者和教师对美术师范教育专业的发展认识不清,没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对新《标准》的推广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少同基础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很少考虑自身师范性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美术专业”的“专业”教育,认为高师美术教育仅是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的)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面窄。课程设置多局限于美术专业的“专业”范畴内,狭隘理解“一专多能”的内涵,将“一专”往往定位在国画或油画等某一画种的技能水平上,“多能”也多圈定在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等层面。   在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待改进。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灌输上,在考试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这些都难以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近年来高考中的“美术热”使得美术师范教育生源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许多院校竞争意识淡漠、安于现状的思想,对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胜任未来工作漠不关心,造成认识上和工作上的“滞后现象”。   高考中过于重视“专业”考核,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化课录取线过低,难以支撑其以后学习;专业考试落入新的“八股”之中,人物头像素描和静物色彩成为高考中的“永恒”主题,许多考生不是在“画”画,而是在“背”画,艺术天性正在被抹杀。新《标准》将着眼点放在未来,放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从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能力。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应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必须是超前的必须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文化意识并驾齐驱;面对素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培养已成为竞争获胜的最重要因素。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作为培养美术教师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如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确立科学、合理、系统的师范美术教育体系培养出既有较强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综合素养的美术教育人才,以适应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美术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新形势,必须组织教师(尤其是教育教学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学习和研讨,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按照新《标准》要求调整现有课程设置、结构和教学内容。对美术高师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范围之内,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凸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加大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教育力度。美术“专业”课程也应拓宽知识领域,按照中小学美术教学要求,加大美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设计、民间艺术、手工制作等课程的教学。   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知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科知识的交叉和信息量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互动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考核评价方法上要将重点放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p#分页标题#e#   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应有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美术高师生是未来的教育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参与者,一个对本民族缺乏情感、对自身文化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是不可能胜任教育之职的。   积极开展职业意识教育。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教育性决定了其职责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意识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热爱教师职业,明白他们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是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承担者。   加强教学实践,提高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教育理论以及实践已充分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术高师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多因素的,在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丰富实践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拓宽教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要增加教学实践课的时间。   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提高美术高师生的科研能力。新《标准》中学习领域的划分对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高师生不仅仅要会“画”画,更重要的是会“评”画;没有一定理论水平将无法胜任美术教师之职。理论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为此,高师院校学生的论文写作不能仅限于毕业论文,应高度重视学年论文的写作,以学年论文写作作为提高师范学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补充和途径;可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在选题上尽可能围绕教学研究来展开,以提高美术高师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加大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综合素养,才能帮助受教育者接受和领会知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思想中历来十分重视教与学、言传与身教、教育者的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个人体悟的统一。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墨子强调教师只有“得一善言附于其身”率先实践表里如一“使言行合一犹合符节”。   《墨子•兼爱》,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受教育者做出表率。为此要重视教师的再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学历、知识与能力,完善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要加强教师职业教育,由于复杂的因素,目前从事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师大多出身于绘画专业而非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因此强化教师职业教育十分必要;教师的引进也应从单一学历和技能考察转向综合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开展多种多样文艺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在具体课题训练中尽可能多采用课题组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教师职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合作。   根据师范教育自身特点,对现行招生政策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别于美术院校选拔人才的标准。专业考试应从单一技能考试走向多元,可参照目前一些院校美术史论专业的方法,增加文艺常识、写作等方面的考核;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避免将那些综合素质差、有“技”无“文”的学生招入师范美术教育专业。   面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新形势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基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胜任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教学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部分学校在开展艺术设计教学时以传授技艺为主,对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经济、设计与文化、设计与市场、设计与科技、设计与思想、设计与心理等的联系认识不够。部分教师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知识的庞杂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知识积累的长期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在设置课程时,仅仅将其当成是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复杂性及其对艺术设计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在学分、学时设置上都低于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由此导致部分师生较为忽视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甚至个别教师只专注于钻研专业技能,忽视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研究和探索,部分学生只重视学习专业技能,轻视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认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对艺术设计的作用不大,只要有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就能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未认识到艺术设计史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或放弃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大纲不够合理,授课课时与教学大纲不匹配

一些院校对教学大纲在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编写课程大纲时,未结合学生的学情、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实际课时量,盲目参考甚至直接搬用其他艺术院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某些院校将某艺术院校教学大纲中72学时的内容改为32课时,以致教学大纲与实际授课课时失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教师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未根据课堂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难易程度,未介绍综合性、前沿性的设计与研究成果,压缩了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前瞻性不足,与现有的设计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较为淡薄。

4.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形式与设计实践脱节,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部分院校艺术设计史论的课时只有32课时,有时因节假日、学生外出写生等占用了部分课时,实际的课时量只有24~26课时。个别教师习惯采取合班教学,人数众多,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受课时和学生人数的限制,教师难以开展多元化教学,如实践性教学或开放式教学,考试形式难以体现多样性。有研究显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模式分为两种:一种以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课堂讨论、参观等形式为主,学生使用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学习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创作与设计实践过程中体会理论概念;一种以纯理论的教学为主,教师通过讲史实、论史观、谈概念,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3]。这两种教学方法均是理论学习大于实践学习,考试多以期末闭卷考试或期末论文的形式呈现,以致学生的课堂实际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忽视过程性学习,史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联系不紧密,难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史论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预期目标。学生的史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相脱节,部分学生因理论知识抽象、难懂、枯燥而产生畏难心理,学习兴趣也变得淡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艺术学院为例

安徽艺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性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安徽艺术学院结合国家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办学目标。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在学院办学目标的指导下,遵循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根据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的教育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三个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与之联系紧密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设计学概论、视觉传达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基于设计史论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如何解决前述设计史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安徽艺术学院的学校背景及其相关优势,积极思考与探索该课程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设定、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安徽艺术学院虽然是一所新成立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办学经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但摆脱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吸取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学院和教师在一流教学设备等的支持下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面对艺术设计多元化、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设计发展的趋势[4],通过分析国内外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经验与教训,面对学生文化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不平衡的情况,不断分析该课程教学如何定位等问题。安徽艺术学院以安徽本地文化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安徽特色的专业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办学目的,吸取国内外试图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建构学生艺术设计史论的知识结构,实现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技能特长、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系统的史论知识储备的优势,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如打破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以跨学科、交叉性、多维度的艺术思考和实验进行设计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能力的相互促进、均衡发展,达到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设定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课时设定为32~36学时,但因节假日或学生外出写生等情况,实际授课课时多为28~32学时。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如果以以往的系统理论讲授为主,与案例结合讲史实、谈概念、论史观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识,而且会使教学内容过多,课程内容与课时量难以匹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不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设定课程教学内容是其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因势利导,根据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发散性、跳跃式的思维特点,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开展教学。首先,以安徽本土传统文化或民间艺术为立足点,利用安徽本土的文化优势,如徽州砖雕艺术、阜阳剪纸艺术、池州傩戏面具,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社会历史沿革、工艺技术,当前跨学科、交叉学科、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理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设计审美心理等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设计作品,记录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和想法,以及每一步设计、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设计灵感的来源及其心得体会;其次,将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设计作品、优秀学术论文纳入教学,让学生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用批判的、审视的、思辨的思想看待课程内容,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一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一些热门的话题、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结合时代主题创作反映典型事例的设计作品,同时记录下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多元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思辨的思想方式,引导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既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传授了学生相关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和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3.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因此,根据前述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设定,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的科研反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上选择以小班教学,主题性、专题性、分组设计实践、研究、讨论与项目制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平台,微信公众号、网络教育平台、数字资料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如实地考察、课堂汇报、作业展示、主题演讲等。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优势选择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如设计作品以多媒体、手绘、电脑制作、剪纸、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形式呈现,鼓励学生以完成主题性设计、参展为目的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获取理论知识,克服艺术设计史论知识学习的畏惧心理,增强艺术设计史论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兴趣,提高其设计实践能力和水平。

4.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合适的教学考核方式对于促进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考核方式必须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教师应打破以往闭卷考核或论文考核的方式,以过程性考核、实践性考核、课堂展示、课堂汇报、线下自主学习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将过去过程性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比例,调整为过程性成绩占50%~60%,期末占40%~50%的比例;将以闭卷考核或论文考核为主,调整为课堂展示、前沿设计研究成果现状分析、设计实践作品结合设计说明的形式进行考核,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又提高了其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的理解、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的。

结语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5

关键词:初中美术;思维导图;教学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也被人们称为“心智图”。思维导图是在对信息组织进行层级分类的前提下,以主题为核心,通过主题与分支之间的联系构建而形成的具备放射性思维特点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更加侧重于图文并茂的方式,以主题为中线,将各级主题关系通过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建立记忆链接,加深记忆深度。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可以用在学生的大脑信息加工、知识处理以及知识学习的各个阶段,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联系性,避免碎片化知识导致学生难以提高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易学易懂、实用性强、自然有趣,有一定学习基础与生活经验的人均可以使用。其二,思维导图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多样化的显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三,制作方法简单灵活,满足个体的思维导图制作需求即可,在开放性的思维导图构建中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美术教学优化中的有效应用

1.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突然迸发灵感但难以及时运用于教学设计,导致教学设计思维零散,缺乏具体性、系统性,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美术课堂教学停滞不前。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应用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与层级关联性特点,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碎片化的设计灵感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全景图,这种教学设计紧密度高、关联性强,让人一目了然。如,在人教版初中美术《凝练的视觉符号》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就可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意义、特点、构成要素、类型以及不同的表达形式等。如,我们在购物时可以通过图标辨认品牌,在看电视时可以根据图标辨认电视频道,等等。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图标就是标志,是专门为某一产品设计的,具有特殊性。在学生了解常用标志的基础上,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以体育类标志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从体育类标志中分别发散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然后让学生观察三种奥运会会徽分别表现了哪些运动。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其通过图文组合的抽象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又体现了中国汉字文化,突出了奥林匹克精神,会徽中的红色代表了热情、希望、喜庆。通过对“京”字演变过程的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步骤,具体为收集设计信息—设计元素综合—设计图形确立—信息准确传达—信息整合应用。在学生掌握标志设计步骤的前提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设计尝试。如,根据班级特点、班级文化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班徽,要求表意准确、构图凝练、色彩醒目。

2.在课堂结构重建中的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而教学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沉闷的教学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讲授为主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教授学生美术绘画技巧,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与教学经验为依据,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心理需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少,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因此师生关系逐渐疏远,学生即使有疑惑也不敢提问,课堂缺乏交流。由于教师没有抓住最佳的教学时机,学生课后由于各种原因将在课堂中产生的疑惑抛在脑后,并越积越多,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中的线条、图像或者符号等,遵循简单易懂的原则,构建符合初中生美术学习特点、易于接受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理出系统化的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思维导图创作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创作的全过程。教师要发挥组织、引领与启发的作用,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维导图构建的进度,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思维并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构建思维导图。如,在人教版《漂亮的手工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工具材料准备工作,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漂亮的灯饰、它们的独特之处在哪里、怎样将它们简单地画出来,以此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建立构图意识、形成造型语言。接下来,教师展示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灯饰,如长信宫灯,让学生了解长信宫灯的历史背景与制作过程,掌握灯饰中包含的主题、意境、美术语言、材质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示范,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出一张具有代表性、经济适用、安全环保、外形美观的灯饰设计图,掌握立体构成的方式与方法。思维导图在课堂结构重建中的运用,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美术学习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而不是教师说一步、学生走一步,培养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动探究意识。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进行更好地表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工具。

3.在学生美术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1)发散思维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要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美术艺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美术思维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美术作品,摆脱定式思维,提高解决美术学习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为初中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了轻松、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的平台,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随便选取一个物品,如铅笔,引导学生以绘画用的铅笔为中心向外发散思维,从铅笔的形状、功能或者颜色的角度发挥想象力。一名学生以铅笔为中心,通过铅笔的外形联想到人,以拟人化的绘制手法,为铅笔赋予了人的动作、表情、四肢特征,创造了一个卡通人物形象。从铅笔的功能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想到五彩笔、刷子、油漆,并且联想到油漆在刷子上似乎流泪的场景,表现出铅笔越用越少、疼痛的作品,赋予绘画作品以艺术情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2)逆向思维培养

发散思维是一种顺向思维,是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开始向外拓展;逆向思维是从发散思维的相反方向思考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主要体现在思维导图具有不受限制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同时运用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从多种思维角度分析问题。如果通过发散思维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学生可以尝试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问题。如,在画荷花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习惯采用顺向思维的思考方式,在观察与思考后通过思维导图形成绘画步骤,先勾画荷花的外形轮廓,然后再对荷花的茎、叶、花填色。这种方法绘制的作品往往比较拘谨、缺乏创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然后创作美术作品,如先画出颜色,然后按照颜色的类型与分布勾勒荷花的形状。以这种思维方式绘制的荷花的状态更加放松、自然、洒脱,不拘泥于某一种形态,增强了美术绘画作品的个性,促进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发展。

(3)逻辑思维培养

逻辑思维作为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主要元素,不仅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积极作用,是学生创新活动、美术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美术创作中的灵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人的逻辑和以往经验而产生的。通过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透过事物外在表现发现内在本质,促进初中生美术学习中的抽象思维生成。思维导图所呈现出来的思维图形框架,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体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与思维特点,具有逻辑关系分明的特点。在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最佳状态,将课堂上教师展示的绘画作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从而明确了美术学习的目标。以季节为例,学生对于四季虽然并不陌生,但不知道如何运用四季的特点改造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思维活跃性,在梳理、丰富四季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从思维导图中找出最佳的绘画方案,以此提升美术创造能力与绘画水平。

三、结语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高。在作为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利用思维导图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满足新课改对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结合当前初中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内容,总结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方法,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优化,这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通.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对学生思维模式训练方法的研究.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郭喜静.思维导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宋元元.在初中美术课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探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6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3.4跟踪指导

学院积极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国培网络研修平台”,推出系列微课,通过互联网及自媒体平台宣传培训成果与教师成绩,为参训教师提供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成员以导师制形式,通过研修平台指导学员完成研究课题,形成研修成果;并安排专人进行微信群、公众号等网络研修空间的管理和维护,组织不定期的网上研讨交流,加强对参培学员的后续跟踪指导,力图通过专家与学员的持续交流,使得学员与任课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进而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提升教学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形成美术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不同区域间美术教师的共同成长。“国培计划”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通过对未来教育政策走向和目前培训课程的问题进行分析,紧扣当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完善“国培计划”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设立立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变革的梯级培训目标,贴近一线教师需求,推动课程结构合理化和课程内容多元化,落实差异化的课程实施方式,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课程内容更突出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增加自主性和可操作性,增强了参培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这对于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改革是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单赫泉.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D].沈阳:东北石油大学,2015.

[2]金业文.“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9):83-84.

[3]李钦曾,陈建华.新疆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1):61-63.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7

一、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的实践

作为我国一流的艺术类杂志,《装饰》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这是该杂志的“天然基因”。《装饰》在最美追求时,庄重雅致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装帧特色。杂志通过探索,构建层次化的美学设计体系,呈现出最美的视觉观赏效果。

1.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

《装饰》通过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为我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封面设计上,《装饰》选择强烈的色彩作为对比,结合抽象视觉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在封面字体的使用上,从现代设计语言出发,使用创意型美术字体。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极为考究。在期刊内页中,巧妙地搭配文字与图片,合理转化色彩与空间的设计,立足视觉特点,实现了艺术美学与阅读价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杂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黄色作对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圆形作为主要图案,将本期特别策划的文章名称陈列其中,以虚实色块作对比,为读者提供联想空间。封面四角使用4个较小的圆形(内涵为:衣食住行)作为具象补充,特别是巧妙地将“面条”与“永”的图案虚实结合,使读者对本期的特别策划“海外汉学(饮食文化与汉字书法)”形成直观了解。通过线条与空间设计布局的巧妙转化,展示了独特的封面艺术。在内容设计中,图片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张或数张图片作为辅助。在本期“新设计”栏目中,主要介绍了“可打印藻类塑料”“时光碎片”和“Care+Wear病号服”三种设计理念与方案,以“文字+图片”的介绍方式,让读者有效了解这三种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内涵,形成直观理解与立体化认识。正是从封面到内容、文字等层次化以及细节化的设计探索,使《装饰》呈现细腻、典雅的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争相学习的对象。

2.《装饰》设计语言的感性之美

感性之美是一种由视觉观赏所引发的心理美感,作为大众广泛欣赏的美学,感性之美能够对大众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装饰》杂志在设计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语言来表达期刊的视觉审美理念,展示杂志质朴、纯粹的感性之美。与很多艺术类期刊不同,《装饰》在进行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时,立足我国设计潮流,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维来展示民族风格与感性之美,读者通过封面的图案、造型,能够直接感受杂志封面所表达的感性美。在《装饰》2018年第4期杂志中,围绕特别策划“设计•扶贫”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在主要图案上使用乡间梯田的画面,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让乡村与设计活动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设计•扶贫”主题,也让读者对设计与扶贫的关系形成“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的直观认知。通过使用贴近大众生活的设计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学。

3.《装饰》设计的理性之美

作为艺术类学术期刊,《装饰》在用感性设计语言表达美学的同时,通过巧妙的立意和设计构图诠释了设计美学的理性之美。与其他期刊不同,《装饰》杂志的封面图像通常由多个具象组成,在图像元素的选择上,更青睐于形式感极强的图片。自2002年开始,《装饰》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设计理念,将几何图形融入设计之中,诠释了理性的美学内涵。几何图形是极其理性的设计语言,积极应用这一图形元素充分契合了《装饰》在理性之美的设计探索与尝试。《装饰》2018年第2期杂志中,由平面与点、实线、虚线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对称设计的蝴蝶图案,充分展示了理性之美的设计底蕴。“包装设计”作为本期特别策划主题,封面使用层次感极强的几何图形为底,与封面图片之间形成“三维”构图空间,有效突出“包装设计”的空间美感。

二、艺术类期刊《装饰》的社会效益分析

《装饰》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艺术设计理论探索与实践交流的独特定位,展示精致办刊的风格,通过不断探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装饰》充分彰显自身的品牌形象,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得多种荣誉:从1999年开始,连续四次(1999年、2003年、2005年、2011年)荣获“国家政府期刊奖”。在教育部所属社科类期刊中,仅有《装饰》是连续“四连冠”的期刊,也是我国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艺术类期刊;1999年,我国首次评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装饰》成功入选;2009年,《装饰》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并名列全国“百强期刊”推荐名单榜首,是唯一入选的艺术设计类期刊;从2014年起,《装饰》先后于2015年、2016年和2018年,连续四次年荣获中国最美期刊。新时期,《装饰》借助清华大学的科研和学术平台优势,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严格把控学术质量,坚持最美艺术追求,在国内外形成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作为社科类学术期刊,能够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北大“双核心”收录,充分证明了该刊的学术价值。《装饰》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也是北大图书馆从1992版至2017版先后8次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准。根据2019年3月6日中国知网出版信息查询,《装饰》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0.669,综合影响因子0.452,其中数字文献15205篇,数字文献总下载量2985643次,总被引用次数50571次。作为双核心期刊,《装饰》坚持“立足当代,关注本土”的办刊理念,积极传播我国当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三、《装饰》成功办刊经验分析

“最美期刊”以突出中华民族特色、期刊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创意理念、艺术欣赏价值为评选标准,积极鼓励期刊装帧领域设计者不断创新,推动出版业广泛使用绿色印刷材料与工艺,促进我国期刊行业装帧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

1.创意独特、新颖,打造最美期刊

《装饰》杂志的装帧设计,选择具有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色彩的造型作为设计图案,合理搭配文字,诠释独特、新颖的设计理念,成为我国最美期刊。为了确保期刊封面的创新性,《装饰》每一年都会邀请一位知名设计师负责期刊的整体设计,形成了新颖的设计风格,通过设置独特的美术字体和几何图形,诠释空间转化与内涵表达的层次美。《装饰》办刊诠释了高品格的文化定位,高雅致的艺术格调,在设计领域的多项探索都成功引领了艺术设计领域新风潮。

2.从纸媒平台向多媒体平台的发展

《装饰》在最美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实现纸质期刊与数字化平台的信息共建、资源共享,生动地展示了期刊内容,提升了期刊的传播影响力。《装饰》开通官方网站,读者可以在网站中阅读从2009年第1期至2018年第8期共116期的期刊内容。此外,该网站还是杂志社新闻传播的窗口、论文投稿编辑的平台,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空间。通过网站友情链接,实现了以官方网站为基础,包含新浪微博、豆瓣、博客、微信平台等多种服务形式的多媒体平台。

3.从学术研究到实践应用——从装饰“理论”到装饰“实践”

无论是设计实践,还是设计理论探索,《装饰》将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有效结合,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检验”的全面延伸,提升了期刊的功能性价值。《装饰》始终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深度融合,自2014年开始,《装饰》每一年都举办年度优秀投稿论文评选暨作者交流活动,通过举办线下活动,汇聚作者资源,拓展文章的来源。2018年,《装饰》将传统的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升级为常态化、规范化的主题学术年会。2018年6月,“设计研究新范式”——2018首届《装饰》学术年会在广东开幕,该年会为《装饰》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中国装饰杂志社组织“面向未来的设计学——国际设计期刊主编论坛”“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收藏展”等一系列线下活动,延伸了《装饰》的研究空间,通过遴选优秀论文,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综合,实现线上办刊与线下交流的一体化融合。

四、《装饰》对其他艺术类期刊的借鉴

《装饰》杂志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守文化传递与艺术展示精神,秉承精致办刊的理念,实现了最美期刊的追求目标。《装饰》的最美办刊经验为其他艺术类期刊提供发展借鉴。

1.找准定位,明确期刊发展方向

艺术类期刊在办刊过程中,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艺术类期刊具有刊物数量相对较少,涉及内容丰富的优势,但是在办刊时,必须认清优势,不能盲目追求内容的“多”,而失去了品质的“精”。同时,艺术类期刊的读者群体相对小众化,多为艺术工作者与爱好者,因此,要以该群体为办刊核心,诠释用户战略,彰显独特美学,优化期刊视觉设计效果。要立足时代特征,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搭建期刊生产编辑、内容传播展示和用户交流互动的多类型平台,实现期刊办刊方向与读者需求、时代环境的全面融合。

2.融入CIS设计理念,塑造特色品牌,提升设计美感

创新是艺术类期刊发展的灵魂,特色品牌是期刊的符号,设计美感是影响期刊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在艺术类期刊办刊时,要融入CIS设计理念,打造包含传播期刊特点、形象的符号体系,塑造有特色的期刊品牌。设计美感是艺术设计期刊的“内在基因”,办刊时,应在确保内容品质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在设计领域的优势,灵活使用各类设计风格、色彩及图案,有效搭配文字与图片,实现期刊设计感性美与理性美的融合。

美术艺术理念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美术教育;改革;分析

新媒体指利用新技术开发创造出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继报纸、书籍、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新媒体的受众范围较广,传递信息的方法多样,内容详细,能促进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往的高校美术教育主要是理论教育,教师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以临摹、手工绘画等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这种教学内容和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容易引起学生反感,与预想中的教学效果之间存在差距。新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特点,网络的发达使视频、图像等资料的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它开创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新局面,丰富了高校美术的教育资源,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将新媒体引入高校的美术教育,能够使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

美术可以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它可以跨越地域、种族、年龄和性别的障碍完成感情上的沟通。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美术课程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文化内涵,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多元化的文明。美术课程是一门人文课程,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发现和总结的过程。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能够获得发现美、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创造美,并能通过学习逐渐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自我完善。美术的价值并不仅在于能为社会提供美术类的专业人才,而且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要使新媒体更好地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就需要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情况。只有深刻了解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分为三个学科门类:纯美术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和其他类别专业。三个大专业下设若干个研究方向。如,美术学可以分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油画、国画、公共艺术、综合艺术绘画等侧重于研究某一方向的小专业;设计类可以分为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其他类专业包括书法、摄影、篆刻等。由于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逐渐融入多媒体技术,近年来一些高校增加了新的专业,如动画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广告策划等。美术类专业是高校招生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出版社、广告公司以及影视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等。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开设的专业种类繁多,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短缺。同时,部分综合类大学美术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美术素养较低,缺少扎实的基本功。在美术学习中,扎实的基本功比天赋更重要。部分高校由于受到固有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开设了部分新专业,但其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将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导致一些学生缺少美术专业需要的发散思维,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一些学习一般的高中生选择在各类艺考培训班、画室等参加艺术考试的培训,以考取理想的大学。其中,部分学生对美术缺乏足够的兴趣,在进入大学后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导致其美术专业素养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美术教育的质量。

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美术是自由的艺术。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较为保守,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强调对学生美术技法的训练,注重临摹,不重视实践对美术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模式较为僵化,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也缺乏足够的时间体验自然、了解生活,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部分学生在创作中未能融入感情,作品缺乏感染力,其美术素养难以得到提升。同时,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并没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及时更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育的效果。

3.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存在误区

当前,部分学生将新媒体视为日常生活、娱乐的工具,但未能将其与学习结合,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甚至有些学生沉迷娱乐,影响了专业学习。此外,部分教师对新媒体的影响不够重视,缺少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存在误区。

四、新媒体时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研究

1.树立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

高校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部分教师在临摹课程教学中,只是让学生为临摹而临摹,忽视了临摹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创新。因此,高校应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转变教学重心,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能让学生领悟画中的真意,在模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美术素养。

2.加强网络资源利用,改变教学思路

高校可以在大一、大二学年增加美术基础课的课时。无论是设计类专业、纯美术专业还是其他的美术专业,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对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都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展示经典美术作品。新媒体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包含大量的资源,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充分搜集各种素材用于美术教育。同时,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资源优势、传播优势,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放到新媒体平台上分享,在平台上与他人交流、讨论,使学生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式学习,使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自己美术作品的不足,从而予以改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能力。

3.利用新媒体加强美术实践教育

在美术创作中,只有充分结合生活,将生活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其中,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可以将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优秀广告、图片设计和动画视频等作为美术实践教学的实例,使学生发现这些作品中包含的生活元素与创作技法,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表达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其中的不足以及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改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更好地领悟美术的精髓。

4.更新教学内容

新媒体时代,高校要与时俱进地开设一些新课程,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及时加入现代美术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方法等。高校要及时调研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美术专业的需求等,并及时调整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便更好地培养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

5.充分利用网络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上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优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高校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开设美术教育专栏,在专栏中介绍国内外美术领域的最新资讯,并优秀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加强高校之间的互访交流,这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开阔眼界。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把课上不明白的知识点,通过留言的方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课后归纳、整理出大多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把讲解的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在学校主页的美术专栏,通过网络为学生答疑解惑。

6.加强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美术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针对部分教师存在故步自封的情况,高校可以定期测评教师的授课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评价和打分,对普遍反映差的美术教师进行考核,以激励教师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高校还可以组织高校美术教师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交流教学心得,或聘请外校的知名讲师进行培训等,从而提升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

五、结语

新媒体在继承、发展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为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内容。当前,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改革美术教育模式,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德军.高校美术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杨晓坤.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美与时代,2007(8).

[3]蒋君兰.影响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马新华.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