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生态课堂建构

历史与社会生态课堂建构

 

一、引子   笔者在多次参与和观摩省(市)级《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的过程中,对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在不断反思那些成功好课的基础上,笔者发现,耐人寻味的课大多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生命教育宗旨、阐释生本课堂理念、充满生活人文气息、营造生动宽松氛围,最终促成知识情感生成,于是笔者就有了将理想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质概括成五个“生”的想法,简称“五生”,或许对“五生”的思考能成为综合文科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以及教学评价的风向标。   二、展开   笔者概括出的“五生”是指生态课堂的五个基本特征:生命、生活、生本、生动、生成。   (一)让“生命”的旋律在课堂中奏响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视为一个生命,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做到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它的情感,它的个性,更关注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案例】笔者曾于2010年6月陪同小吕老师赴桐庐参加一次课堂展示活动,这次,历史专业出身的他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下《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并将课题锁定在《二战风云》。回顾这堂课中的“尊重生命”的教学行为点滴,笔者认为有以下几处闪光点:   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吕老师在教学创设教学情景中,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角逐选票、角色扮演等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重了生命的体验性;   2、充分利用文字(《安妮日记》摘录)和新闻纪实照片,为生命呐喊;   3、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突出生命的愉悦本性需求。   【理性思考】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笔者认为,在综合文科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生命教育的总方向,以尊重生命需求、促进生命成熟为前提,提升学生生命的幸福指数,让“生命”的旋律在课堂中奏响。   (二)让“生活”的气息在课堂中流淌   结合笔者对生态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深刻认识到,生活的现实性和真实感,是最好最生动的教学情景   【案例】如上面所提小吕老师在《二战风云》一课中,新课引入时,小吕老师以“希腊危机”为话题,用了一幅漫画引出新课,这样的教学行为,从寻找学生身边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入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这样的教学情景创设要比虚情假意的情景(如教材中虚设情景中有很多假设的小红、小李等,有的学生不禁感慨,怎么这么多的小红)教学效果更好。   【理性思考】客观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笔者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历史与社会》学科具有综合性人文性等特点,面对课堂,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统领教学活动;面对升学考试,教师对中考考点的理解和把握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让“生本”的理念在课堂中升华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是生本教育教学论里重要的一点。要想真正落实“生本理念”,倡导生本主义,那就是在增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工夫做在前面,学情分析透彻到位。   【案例】2010年上半年,笔者在遂昌三中听了一堂题为《对不良诱惑说“不”》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课的小周老师2009年刚刚获得全国《思想品德》录像课一等奖第一名,她的课堂生动极了,她把学生称为“小妹”“小弟”等,使笔者耳目一新,平易近人的师生关,突出生本理念的实质内涵,学生也兴奋而激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体验课堂的快乐,分享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和活动。   【理性思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落实“以生为本”的生本理论时,应兼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学生的各层次需求,客观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各种需要,将学生的第一需要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四)让“生动”的火花在课堂中绽放   1、生动的教师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案例】年轻的罗老师在她的一篇教学叙事中这样记录着:记得我开过一节浙江省的新课程展示课,那节课我上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后面听课的老师有一百多人,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是有点紧张,放不开,但随着上课内容的深入,当我讲到日本侵略者在我们国土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重庆等大城市被轰炸,以及展示了一组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在我们的家乡杭州的图片时,我分明感觉到整个教室里的空气凝重了下来,我也清楚地看到许多学生的眼里都亮晶晶的,我这个人本来就比较容易动情,当时讲的也很投入,再看到孩子们的这种情绪,也不由得有点哽咽,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请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的声音都是哽咽的。在这时,我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说这个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境地?”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生动的老师,一定会给每个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p#分页标题#e#

2、生动的教学素材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触发器   【案例】笔者曾赴丽水支教时开设了一堂《人在工厂》课,教材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八下。其实上过这课的教师都知道,内容少、简单是教材的特点,要想上成45分钟的观摩课确实是有难度的。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人在工厂”中的“人”字上,思考从工厂管理和效益出发,早期工厂资本家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总结出劳动纪律、劳动环境、管理方式等,在讲述劳动纪律的时候,笔者有意识地将夏衍纪实文学作品《包身工》中的文字片段摘录出来,让学生体味当时工人们的衣、食、住等情景,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感人。   【理性思考】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教学素材、教学情景,都能极大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而情感发展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成熟并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它是根据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提出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教育影响,旨在丰富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机能和能力健康发展,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五)让“生成”的智慧在课堂中永生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叶澜教授对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曾做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当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什么?生成终身享用的、难忘的、正确的、科学的、系统的情感、智慧等。在做足以上文章的基础上,想必生成也就变的水到渠成了。   1、课中“学”得生成——学生的学习行为   【案例】笔者曾观摩过一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课题为《失去平衡的环境》,该教师将高中课本中关于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的概念引入课堂中来,学生听的云里雾里,这种教学行为,使得学生既没有很好掌握初中应有的知识,也对今后高中学习埋下隐患,知识的生成性上出现“过山车”、“夹生饭”等现象。   2、课后“探”得生成——教师的科研行为   【案例】20005年9月,笔者所在教研组见习教师小杨老师上了一堂组内观摩课《傍水而居——太湖流域》,结果,在评课时,不同学科的老师讨论的很热烈,我觉得有价值。(1)问题焦点:太湖流域的城镇的出现是地理位置占优势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2)观点呈现:历史专业老师与地理专业老师观点交锋历史老师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影响城市(镇)形成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水文、土壤、气侯等自然条件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社会条件也是相当重要的。地理老师认为: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最终农村变城市。   【理性思考】在当下教育研究系统中,“生成”是一个高频和热门词语。生成教育的提出,基于现代教育的局限与困境。生成教育理念对教育思想、观念、制度、行为规范、行为过程、行为方式、评价诸方面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解读,表达一种向往未来、超越自我、关怀人的当下生活的诉求。生成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生成实现人的生成,这种追求并不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具体目标并教导人们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而在于为人生建立一种信仰,即生命的体验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三、结语   构建生态课堂不是颠覆和重建,而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探索,是对初中综合学科课堂的整合,是对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检验。“五生”课堂的无声宣言就是:创建生态课堂,倡导绿色理念,打造生命、环保、节能的理想课堂。有目标就有方向,让我们一起前行,一起摸索,共同追寻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