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意义(3篇)

校园文化建设意义(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摘要: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的的传播基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指出了图书馆服务建设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图书馆具体服务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方法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学职工参与的一种群体文化,代表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内涵,是校园风气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校园文化的了解,能够明确知道校园师生的价值取向,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是学校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传播文化、提供学习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好图书馆服务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扩大文化的传播范围、搞好文化的传播效率,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步伐。

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校园文化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从建校初期开始,学生以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不断融合,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文明表现形式,对院校群体师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院校的后续发展过程中,将不同时期的时代元素融入其中,以一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便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师生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院校的教学方式、办学理念以及规章制度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可以通过实物体现出来的,图书馆服务便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精神文化更多的是表现学校的特点和风气。高职院校的职责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贡献价值。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往往会体现出技术性和职业性,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准则,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同时高职院校会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的参与,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以社会文化作为基础和依托的,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图书馆的作用是将各种书刊、杂质等各种书籍资料,进行收集、整合,按照严格的分类标准,将其进行归纳,然后加以利用,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以及信息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代表性建筑,图书馆在校园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学校师生通过阅读,能够学习到古人的智慧,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对外界信息进行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不仅仅依靠强硬的校园制度,需要在日常行为习惯中慢慢培养,高职院校的师生,利用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功能,在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体现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

2.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查找课堂教学所用到的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详细、全面,能够使学生更加简单的掌握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老师在查阅资料的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能够更加熟悉教学内容,进而可以对其进行深层的剖析,完善教学方案中的不足,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图书馆更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场所,当学生遇到疑惑的时候,可以到图书查阅相关资料,从书籍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可以说,书籍便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书籍上的内容远比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能够对课堂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完善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3.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地方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能够传授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以图书馆阅读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活动,在扩充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以及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其他延伸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会发生转变,以积极、先进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图书馆为载体,将校园文化进行传播,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及校园风貌,将其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对自己进行内省,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好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方法

1.选择优秀的文化

实现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最大价值,就需要确定图书馆所展示的文化内容,现在的出版刊物种类繁多,很多内容不适合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服务建设中,图书馆管理员在选择书刊的时候,需要严格审核书刊内容和类型,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阅读资料,保证阅读质量,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注意做好图书的收集工作,发动所有师生的力量,确保图书种类的全面性,满足不同师生的需求,最大化的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

2.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保证阅读质量,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所以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图书馆作为高职院校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会文化教育质量,创造积极向上的读书环境,能够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使阅读者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提高阅读质量,让图书馆始终弥漫着书香气息;在营造良好读书环境的同时,要加强读书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意识到读书的意义,重视读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刮起读书风。

3.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为阅读活动提供开展的场所,是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为了使图书馆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扩大应用价值,可以将图书馆作为活动场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内容,更好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在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征文活动,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刊上发表,既能丰富校园生活,还可以激烈师生通过阅读不断提高自己,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服务建设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知识支撑,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完善,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时候,需要选择优秀的文化,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实现校园文化更快、更好的建设。

作者:余杏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海波,梁玉凤.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才智,2014(22):118

[2]吕先梅.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213-214

[3]董成国.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技术与教育,2012(1):69-71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

摘要:

校园文化是我国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撑,具有社会义主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行为研究为视角,通过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契入点,深入探索了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

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目前阶段战略任务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必要环节。虽然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主导地位和统领作用,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在社会潮流和实践检验中逐渐失去影响力。但它们在影响力弱化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继续以变化了的内容和更加隐蔽的方式消解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于高校来说依然艰巨。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学生在校园能够受到文化建设的更好熏陶,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坚定的意识形态。”[1](p104)因此,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天然的无形课堂,对大学生思想言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性和长效性,并使之常态化,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前状况

(一)文化多元化和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文化”、“消费文化”[2](p90)等通俗文化通过广告、媒体在高校不断流行。它们功利性、实用性动机明显,过分追求利益目标。部分学生在参与社会行为中不仅没有提高自身的觉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而将狭隘的功利心、物化的价值观带到学习和生活中,耽搁了学业的完成,消磨了自己的学习时光。另外,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推行西方价值观的思潮,不仅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渗透到了高校并部分消解了正面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大大提升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但它们继续以新的话语方式曲解党的政策指向和误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误导社会舆情,比以往更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因此,要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文化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就需要根据新情况新态势,采用新的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的思想阵地,用以防范和应对不良思潮的蔓延和渗透。

(二)消极文化的网络渗透要求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网络时代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变革,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徘徊于网络空间,不健康信息、甚至极端言论在网络世界也时有出现。高校处在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前沿,大学生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使得消极文化通过网络能够迅速渗入高校校园,给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和管控机制形成威胁,给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在坚持意识形态教育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以新技术和新载体来创新和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空间,才能对当前形势做出有效应对。

(三)当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亟待完善

1.主要教育模式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授课依然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虽然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硬件设备、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提升与改善了教学硬环境,同时也有了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但这并不能取代精神文化软环境对师生的隐性熏陶和内化作用。缺乏隐性教育渠道的补充,教学内容就容易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真实的教育情景,显得枯燥乏味和没有生气,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涨热情和主动性。教育氛围的缺失,教师更是难以与学生展开深入探讨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价值观教育不能真正入脑、入心,充分起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作用。

2.与其他课程不衔接。

除思想政治课外,高校其他课程教学课堂讲授的主要是较为纯粹的知识,没有融合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特别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未来职业领域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学生不能自觉将社会主义未来远大目标和个人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没有各种不同专业知识的碰撞,也严重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力和开拓力。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感受到的是紧张忙碌和枯燥乏味,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快速提高。价值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成为被分割成两张皮,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传统模式缺少细致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较多关注社会和集体的整体价值,而忽略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人的个体价值及利益。它提倡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是以自我牺牲来保全集体利益,以个体价值为代价去满足整体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大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轻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使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大精神动力和导向的凝聚作用难以发挥和保证。

4.教育效果没有完全实现制度化的保障。

目前,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学校正常有序运行制定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提性保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远大目标,要将它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升华为理想信念,一方面需要多方面的隐性引导与暗示,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在规章制度规范使之固化和积淀。核心价值观还未有效地融合到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制度文化中,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机制依旧无法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言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持续传承和弘扬难以被保障。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融合了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的理论升华,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3](p1)而作为一种行为文化,它又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理想道德、性格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以真正反映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才能把大学建成弘扬、传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树。所以,要使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所认同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行为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承载了传播强国梦、复兴梦的重任,为学生提供了深刻而持久的精神动力,学生只有在校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熏陶,才能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坚定的信念。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由文化环境的熏陶和自觉学习的意识共同塑造的。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组织者、主要参与者都是学生,组织、设计和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受教育的过程。设计者可以把核心价值观内容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暗示和熏陶,以对校园文化产生归属感为基础,让参与者内心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大学生通过群体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保证校园文化稳定的传承和发展,核心价值观就会在一代代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长出美丽的花朵。

2.只有在良性互动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才可以更好的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契合。

校园文化有效继承和整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资源,使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校园中的物化表达,从而升华为一种积极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学生在其中不经意间就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自觉认同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推而广之。

3.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群体思想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

校园文化活动通常都是融入隐形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它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在一起,彼此沟通,教学相长,同时也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连同各种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的一部分,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性,学习更有动力,充实了大学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校园文化提供了使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规范保障。

校园文化传承着各个高校先辈们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怀等制度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于特殊历史时期,为一代代青年继承和发展,使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成为他们的思想崇尚和行为自觉。校园文化无形的制约力保证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校园文化是抵制各种不良文化思潮的天然屏障。

校园文化积淀了高校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传统和当地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这种感召力和凝聚力将本校大学生在心灵上联结在一起,互相关怀鼓舞,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和高尚的共同追求。这种正能量势场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集体责任感,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和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最终形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文化共同体。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路径

1.教育内容主题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织者要善于结合主题捕捉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同时,注重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为不同的主题,再结合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凝练。以贴近学生的事实案例为导入,吸引学生关注,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使校园活动主题成为校园的公众议题。只有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和震撼,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校园中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

2.教育情景生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需要学生所在教育氛围的营造。社会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尽可能就地取材,特别是应努力利用一些学生亲身体验或耳濡目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经历。只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件来说明核心价值观的理,化抽象为具体,有的放矢,才能使大学生觉得核心价值观并不空泛,可以感受和亲近。

3.认同教育行为化。

“大学生需要身体力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融入身边群体,步入现实。”[4](p2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先进理念、指导思想和道德标准,只有经过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强化和肯定,才能直接被大学生所接受并作为行动指南,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困惑学生的问题,只有少数是由于认识偏差造成的,大部分都是由于现实困难和实际问题造成的。基于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切入点就要落到实处。活动组织者要找准学生的困惑点,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同时,要引导师生、生生之间互帮互助,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学生心灵层面得到关怀,感到温暖,校园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指数得以提升,从而达到他们对核心价值观倡导内容的高度认同。

4.教育手段信息化。

媒体生活已经是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要增强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力,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趣,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就需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通过积极改善校园公众舆论的软环境,在活动中积极融入现代高新技术元素,鼓励和引导学生以新媒体技术开发、制作和传播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有创意的文化作品,使活动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内容能深入人心。校园网除了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文学和微信关注等形式,借助公众舆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灌输和说教,却加大了价值观教育的渗入。在这种润物无声的网络环境中,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觉参照网络正能量来践行核心价值观。

5.教育机制规范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框架和基础,没有它的导向和保障,校园文化就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发挥强效的育人功能,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难以形成常效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下来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持久而良性的育人氛围。“帮助高校师生能够与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地进行自我发展,同时使师生的自我发展能够与社会主义价值相适应。”[5](p11)在这种机制下,校园文化的魅力得以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共同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作者:张建强 单位:运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J].文学教育,2015,(10).

[2]覃轶珊,朱百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3]孙成武,常珊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张文儒,乔健生.高等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2016,(1).

[5]孙冠英,卢翠英,李鹏,李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求知导刊,2015,(11).-52-

第三篇: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策略

[摘要]

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各民族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超越偏狭的外在功能论,从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知识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文化叙事的内在逻辑方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理路,从价值、制度、审美、行为、媒介等方面整合校园文化建设资源,重塑文化价值信仰,提升现代大学治理,探索审美范式的现代转型,培育共同体意识,建立品牌形象,从而引领升华民族院校师生的精神形态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创新;整合

高校校园文化以知识创新为本,其文化的创新性与创造力不仅是决定高校自身兴衰的灵魂,也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院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需要从其办学宗旨、学术追求、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创新的基本功能维度,凝练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努力实现校园文化的价值整合、制度整合、审美整合、行为整合、媒介整合,创建各民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在理论、实践、案例、比较研究等各个领域广泛深入开展,从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有两种趋势,一方面是从校园文化内在的制度、政治、体育、网络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演绎性研究,[3]另一方面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生态文化[5]等新主题进行交叉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移植嫁接社会学、文化学、隐性课程论等层面。这些研究对于高校自身文化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缺少深层的价值性、精神性或灵魂性建构,缺少高校师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多样性的凸显,这都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创新与整体提升。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民族院校一方面感受到在教育理念、文化资源、育人机制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高校存在的差距,[6]期望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潜力与价值。另一方面,民族院校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与交流中开始意识到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殊性,[7]并重新审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在我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地位,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开始迈入主动、自觉和提速的阶段。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实践,因此其研究更加注重探索校园文化载体、实践机制等内容。二是注重院校层面研究。注重学校办学经验的总结、校园环境的治理、人文景观的建设、校园精神的提炼,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重新凝练和拟定校训、校歌等。三是自上而下。对高校竞争压力感受最深的是民族院校的领导群体,他们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探索提升学校竞争力途径的愿望也最为迫切,他们成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倡导者与推动者。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维度

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与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产物。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尊重大学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也要尊重民族工作的特殊规律,既要在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逻辑上传承创新,也要在服务民族工作宗旨的时代使命中革故鼎新。

1.传承宗旨文化,形成科学定位共识

民族院校创立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服务,“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被各民族院校奉为圭臬。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在国家与公民、中华民族与单个民族、民族院校与现代大学、大学与社区等相互关系的历史时空中,思考其角色使命与功能定位、办学理念与价值定位、发展愿景与发展路径等。只有作为主办单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办学主体的民族院校,作为教学主体的民族院校师生,理顺教育行政、高教管理、育人实践的内在逻辑,在办学宗旨、办学使命和办学定位上形成广泛共识,民族院校才能真正明晰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创新之路。

2.注重科学研究,形成求真创新共识

民族院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办学定位与办学层次都处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的社会链条之中。民族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一部分,也是因为知识的生产等学术活动,才能凝炼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服务社会需要,才能真正形成以求真和创新为教旨的学术文化。“大学学术文化内在地影响着大学学者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形成大学学术的‘生产力场’”。[8]民族院校只有注重科学研究、培育各族师生的学术精神、彰显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真理的向往、形成追求学术的共识,才能奠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确立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教育共识

育人是普通高校包括民族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对于民族院校来说,不仅那些在学术追问、科技应用等方面做出创新的人属于创新人才,那些能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自我超越、推进工作创新的人同样属于创新人才。培养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的人,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把创新教育与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创新,建立人人可以成才的教育机制,培育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教育。

4.勇担文化使命,形成服务引领共识

现代大学日益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民族院校作为社会当中的知识高地、人才高地、文化高地,不仅在理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承担着天然责任,还在民族工作、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承担着特殊使命。一是眼光向下。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服务国家需求,同时还应关注和回应市场需求、民生需求。二是眼光聚焦。在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聚焦国计民生重大战略问题、生产生活关键技术问题、人才培养重点环节问题,在服务需求中培植学校的办学特色。三是眼光向前。民族院校服务社会不仅是被动地满足社会的“消费性”需求,还要发挥高校的创新优势,创新理论建构,创变科技应用,创造全新产品,创造“供给性”需求。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培育服务师生、服务社会、服务民族工作的服务文化,更需要培育引领师生成长、引领道德文明风尚、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引领文化。

5.创新文本阐释,形成和谐共生共识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建、共同生发、共同记忆、共同创新的超级“文本”,它包含现实中的建筑、园林、理念、组织、制度、行为,甚至数字化生存中的虚拟空间、虚拟文化也是其重要表达。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是各族师生共享文化背景、融入个体情感、构建共同记忆、塑造共同愿景的超级“文本”,这包含了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的融合与解构,群体价值观与区域亚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文本阐释与意义重建需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问题。即站在时代潮流之上,思考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以此来重新激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凝聚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时展共识。二是各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主体建构问题。即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让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形成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多元一体共识。三是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播策略问题。结合师生需求与社会热点,讲述民族院校的独特故事,探索校园文化的大众传媒、网络媒体、移动自媒体、跨媒体等传播形式,形成民族院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共生共识。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整合路径

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民族院校,受区域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背景、个人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如何确立主导、凝聚共识、高扬主流,成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创新校园文化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价值整合重塑文化价值观念与文化信仰,通过制度整合重构校园文化结构与变量关系,通过审美整合重塑校园文化体验,通过媒介整合重组校园文化要素,实现新旧交替、整体局部优化、解构重构并行的动态平衡。

1.重塑民族院校文化价值信仰

在科技浪潮迭起、国家转型升级加速、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方兴的时代氛围里,应该如何理解民族院校存在的时代意义、如何看待民族院校校园精神的历史生成、如何发掘民族院校各民族师生交往的文化价值,需要扬弃哪些传统、坚守哪些价值、重塑哪些信仰呢?一是要坚守以平等、民主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传统与民族关系传统。现代大学跟现代社会一样,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化、多元化、开放化,这种身份、价值、习惯、认同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排他性,相反,更加呼唤在理性基础上的平等协商与交流交融。只有这种基于平等价值的碰撞与包容,才能让各民族平等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三个离不开”;才能展开学科间的对话交流,真正实现学科融合创新;才能让师生全面交往,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守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与求真求善求美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学术是人类理智和自由精神最高的表现。它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它是独立的,不是依赖的”。[9]在实用主义日益侵蚀大学自主性的今天,民族院校不能以服务社会为理由,而失去对学术独立与自由探索的坚守。坚守学术自由的“核心价值”,才能真正找回民族院校的“自我”,从而真正主动、自觉地走向社会中心。三是要坚守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信仰与终极关怀。民族的复兴必然是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必然是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用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发展的观照,也昭示了人本意义上的终极关怀精神。民族院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引导各族师生确立自己的终极关怀,让他们在校园文化中体验到人生的无限意义和价值,从而达到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境界。

2.构建民族院校的现代大学治理文化

随着大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大学的利益攸关方日益多元;随着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及其跨区域协作加强,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日益多元;随着师生权利义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的主体日益多元。民族院校日益走进社会的中心,既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也带来了从决策到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需要加快民族院校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一是确立大学章程,优化民族院校的治理结构。从外部环境治理来看,需要进一步明确作为举办主体的政府对于民族院校的办学主办权,明确作为具体主管单位的管理权、指导权,明确社会公众作为服务对象对于民族院校教育效益的共享权和监督权;从内部治理来看,需要明确大学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权责界限、运作机制、评价激励。[10]总之,要使大学章程成为贯彻民主、平等、正义教育理念,明确权利义务主体,确保多元主体结构稳定协调的大学基本制度。二是完善非基本制度,推进民族院校法治德治相协调。以基本制度为依据,细化各类教育、管理、服务制度,确保基本制度规范有序运行。与社会治理的法治一元标准不同,民族院校的非基本制度构建不仅有作为日常行为底线的刚性约束制度,还有作为基准道德规范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民族团结创建要求等。[11]三是广泛发扬民主,增进制度体系的情感认同。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就要充分尊重不同主体的差异,让他们在表达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确保其他主体的利益得到合理主张,从而增进对制度的价值认同与道德认同,真正建立民主、包容、协商的现代治理机制。

3.探索民族院校审美范式的现代转型

校园文化的审美育人过程是建基于以智力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知识认知过程之上,处身于花草树木、楼宇建筑的物质环境之中,蕴含于个体生命活力激发、情感充盈发展、创造激情释放的生命体验过程。其核心问题不仅是美为何物,什么是美,还在于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探讨人的生存如何艺术化、审美化,如何借助审美达到生命的完满和精神的自由。一是探索大众化时代的大学形象识别系统(UIS)构建。[12]媒介的发达使得审美注意力难以聚焦,因此需建立大学形象识别的文化符号,探索建立校徽、校标、校旗、标准色、标准字等视觉标识系统,从校训、校铭、校歌等推动学院、专业、班级各个层面确立理念识别系统,从干部手册、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方面确立行为识别系统。二是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表达。超越传统的自说自话式话语方式,站在历史的角度诠释“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流嬗变,站在时空的角度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的普遍人类意义,站在个体民族的角度诠释每个民族的“中国故事”。三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审美体验。应以通识教育或艺术教育等途径统筹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超越人文艺术知识传授的机械僵化,从审美意趣与愉悦体验出发,让各族师生能够明辨生命与生活中的美与丑、秩序与失范、卑下与崇高,促进师生人格健全独立,从而获得探索人生终极价值的勇气与途径。

4.培育民族院校共同体意识

民族院校符合地缘联系、共同利益、自律管理、归属认同这些共同体的一般特征。民族院校作为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主体,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随着民族院校对外文化交往的增多,共同体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一是培育学术共同体意识。以知识创造为宗旨,打破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等的壁垒和阈限,鼓励以基础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推进跨学科、跨学校、跨国际研究团队整合,倡导学术争鸣、学术道德与学术良知。二是培育学习共同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教育基础、不同接受心理的差异,采取弹性学习机制、灵活学习方式,因材施教,因人设教,提供多元学习资源支持,营造积极进取的学风,鼓励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支持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三是培育民族工作共同体意识。以服务民族工作为宗旨,整合民族工作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民族工作智库高地,发挥科学研究对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智力支持作用,放大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功能,发挥民族院校作为民族团结示范窗口的溢出效应,增强各族师生服务民族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四是培育创新共同体意识。主动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整合政府、学校研究中心、科技产业园区、研发企业等资源,综合利用政府创新计划、产业政策、金融风投、财税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形成民族院校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

5.提升民族院校的品牌形象

曾有一段时期,民族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地位与民族地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样,在一些人眼里成为“落后”、“欠发展”的代名词。其在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中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平衡功能及其在促进多民族协调发展中的世界性意义长期不彰,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外溢与文化引领难以实现。要走出困境,一是整合传播媒介。不仅要在校园内外建立和整合传统的人际传播媒介、大众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实现校园多种媒介及社会多元媒介的无缝对接,也要建立整合传播的思维,运用全媒体的理念,实现校园文化传播的高效能。二是推进媒介话语现代化。现代媒介及内容的传播效能取决于其与主体信息需求的关联程度。民族院校要改变以往那种“自说自话”、“说别人听不懂的话”的话语模式,建立客观、思辨、有温度的现代媒介话语体系,增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在凝聚力与外在影响力。三是促进民族院校文化叙事的国际化。随着民族工作在国际交往中的聚焦越来越多,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在国际事务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因此要熟悉并掌握国际交往规则与传播规律,以情动人,以文化人,讲好中国故事、民族院校故事。

作者:魏大江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生工作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5-10-30,(2).

[2]万美容,徐振珍.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0).

[3]杨连生,赵亚平,王剑.中国大学文化研究述评[J].文化学刊,2010,(6).

[4]蒋德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高校理论战线,2011,(5).

[5]郭红卫,李晓华.践行生态文化理念,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6]李玉红.浅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张龙,欧以克.民族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2,(6).

[8]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9]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10]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

[11]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J].中国社会科学,2007,(12).

[12]赵哲,陶梅生.基于大学形象识别战略的大学特色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