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特色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国家公布的企业员工的平均水平是1721元,看上去不少了,但是一联系当前我国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很多人都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这点钱也仅够日常生活用的,根本经不起折腾。对比一下国外的养老水平,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了,所以当前我国的养老金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整体水平上都是滞后的。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在保障民生这方面一直比较迟缓,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进民退果不其然。

(二)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公平性问题是最重要,也是最受争议的部分。去年两会中关于是否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争论使社会公平处于更加显眼、更受关注的位置,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双轨制”问题始于1995年,国家率先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核的“统账结合”模式。此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一般为国家和企业完全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几无差距。但1995年企业改革时,机关和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完全拨付,这就形成了在养老制度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双轨”模式。此项改革国家虽然甩掉了沉重的“包袱”,但是也打破了原有的公平局面,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负担。

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也是利益分配格局转换、各方面制度调整变革、打破阶层固化增强社会弹性的机遇期,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更是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前提:立法保障

首先,立法保障公民老有所养,这是实现公民养老公平的前提条件,因为失去法律保障的各项惠民政策将难以落实到位。当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工作便是加快社会养老保障相关法律建设,争取将立法工作纳入立法机关的日程,一方面,从法律层次巩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其次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各方面有序进行,使全民都能从中得益。

(二)改革的关键:废除“双轨制”

国家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废除“双轨制”建立覆盖面更广、参与人数更多、更加公平的的养老保险工程,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为了弥补统一制度后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下降,必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尤其是企业年金,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为主体、辅之以一定的自愿性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险新体系。

(三)改革的手段:多样化

第一,国家需要积极运用财政、行政手段不断提高下层人民的养老水平,缩小阶层之间的差距。具体要逐步增加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以解决“历史负担”问题,提高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第二,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发展养老保险事业,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融合,真正的造福于民。当然,这个问题是长期各方面的因素积累的结果,解决起来也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人民心中的平衡必须得到落实,社会的公平必须得到维护,“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作者:李蒙蒙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