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例6篇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1

2020 年,我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脱贫攻坚部署,坚持支部带动产业的新发展理念,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将支部建在农牧区、建在网络上、建在旅游区,把支部建设与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乡村特色产业高效发展。

 

“支部+农牧产业”为群众生产谋划“新思路”。推行“支部+合作社+农牧民”发展模式,通过群众入股、参与经营、定期分红的方式,吸引 120 余户农牧民入股枸杞种植、奶制品加工、褐牛养殖等 11 类专业合作社,聚力生产奶制品、特色牛羊肉等“土特产”130 余种。建立党员示范户与农牧户“1+N”帮扶联动机制,各基层党支部筛选出农区养殖、农牧家乐、庭院经济等党员示范户102 个,组建“1+N”帮扶对子 300 余个,开展培训帮带、技术支持、信息共享 2300 余场次,持续提升农牧民生产经营水平。构建“红色订单”利益联结机制,由基层党支部牵线搭桥,组织农牧民与大尾羊公司、丰吉尔食品有限公司、瓜子商会等经济实体签订农牧产品订单,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农牧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支部+电商产业”为群众致富拓宽“新视野”。推行“支部+电商基地+商户”发展模式,各村党支部按照“一村一网店”的原则,协助农牧民群众申请微店、开设淘宝商铺、网络直播间 202个,指导 486 名农牧民群众开展线上销售,实现人均月增收 2000元。由组织、人社、商科工信等部门(单位)牵头,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优势,开办电商创业培训班,设置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和物流应用等 6 门专业课程,累计培训农牧民群众 1840 人次。各乡镇聚集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电商,集中推广黑枸杞、驼奶制品、瓜子等25 种特色产品,帮助农牧民群众线上线下双线交易 2639 单 120 余万元。同时,加快农村商业网点信息化改造,通过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物流跟踪、商品质量监管、售后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支部+旅游产业”为群众发展增加“新动力”。推行“支部+旅游景点+特色文化”发展模式,各村党支部依托村级地域环境优势,帮助 180 余户农牧民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制作工艺品、销售特色产品等方式实现创业就业。选聘 400 余名能歌善舞、有表演特长的农牧民党员组建民俗文化队 24 支,邀请县文旅局专业老师对恰秀、阿肯弹唱、羊拉爬犁、赛马等开展系统培训 125 场次,打造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2

2012年,海沧工业总产值达9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比就达97.4%;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9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的41.1%。与全市其他区相比,海沧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单个企业规模较大。目前海沧年产值超百亿的企业只有烟草工业和翔鹭石化两家,与国内其他先进地区拥有多家数百亿企业无法相比,现有大型企业对周边企业的带动能力有限。工业经济结构外向明显。海沧的工业还呈现外资企业多(规模以上136家)、出口倒向明显、出口加工占多数等较普遍的现象。

二、厦门市海沧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结合海沧工业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总结海沧的基本情况,目前发展海沧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海沧工业经济发展优势。厦门市海沧工业经济发展存在基础条件较好、投资环境优越、特色产业较为鲜明和工业基础雄厚等优点,主要表现在:(1)基础条件较好,投资环境优越。海沧具备了发展大工业的基础,特别是交通、港口有显著优势,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水、电、污水配套完善,能满足企业的运营需求。政府服务体系完备,整个投资环境较优越。(2)特色产业较为鲜明,具备较强竞争力。海沧的工业规模与发达地区比虽然不是很大,但具备了较鲜明的产业特色,钨制品、卫浴产品、节能产品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一些产品还处于主导地位,对价格、市场有引导作用,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工业基础雄厚。海沧区工业基础雄厚,工业总产值已跻身全市各区第二,规模总量上具备了和其它地区竞争的基础,有利于人才引进、用工保障、市场形成,企业具备了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2.海沧工业经济发展劣势。近年来海沧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方向不明确。一直以来海沧的工业都是以化工、机械和电子作为三大支柱产业来定位,随着PX项目的迁建,化工产业已不适合作为支柱产业来定位。目前,区政府已经不再引进化工项目,但对未来工业发展规划还不明确。(2)新兴产业未形成规模,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待时日。海沧近年来一直在培育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比重还偏低,如生物医药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5%,第三产业占全区总产值的27.9%,要培育其作为海沧支柱产业还需较长一段时间。(3)工业用地有限,发展空间受限。海沧行政区仅有173平方公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有限,而且已大部分出让完毕。目前,除零星工业项目地块外,能用于引进大项目的、较完整的用地已很少。

三、调整海沧工业经济结构的思考

面对工业用地有限的情况,海沧已不能延续粗犷的大量引进项目、大规模出让用地的方式发展工业,要立足于逐步调整海沧工业结构,做细做深工业产业链、产业聚群;要立足于提高海沧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制定产业规划,引导产业布局,重新定位海沧的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与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密不可分。海沧区应结合目前工业结构现状、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高起点制定本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近年来,海沧的经济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化工、机械和电子三大支柱产业的定位导向已不合时宜,应根据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作规划和调整。从目前情况看,光电、生物制药、汽车零配件等产业可作为未来海沧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2.集中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就是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发展可以避免产业重复建设,优化企业生存环境,形成特色文化。海沧应对特色产业给予节能减排、市场拓展、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3.建立机制,让落后产能逐步退出。由于工业用地有限,要建立限制措施和激励机制,逐步引导落后产能退出。“腾巢换凤”一方面可以腾出工业发展所需的厂房和土地,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南昌地区;产业间结构;产业内结构;优化路径

南昌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相毗邻的省城都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性的区位优势。南昌近些年的发展令人瞩目,也获得过诸多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评价。亿房网资讯从房地产、企业竞争、经济基本面、城市基建等四大维度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最有前途的20个城市当中,南昌排第16名。2017年8月27日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幸福科技实验室通过大数据实测推出的“幸福中国白皮书(2016年)”中,南昌排第60名,远远超过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和《城市发展报告书》曾将南昌分别评为“全球十大动感城市”和“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在各种评价标准中,经济实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动感城市评选的标准主要是城市魅力与城市经济活力。历史事迹、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举办国际傩文化节是南昌城市魅力的象征,而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南昌及其所辖区域(下称南昌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能否实现南昌快速崛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南昌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南昌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些特征。

1.1产业间结构

2011-2015年期间,南昌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2011年南昌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688.87亿元,2015年南昌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40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48.76%。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南昌地区的产业结构目前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特征,但有向“三、二、一”特征演变的趋势。2011年,南昌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GDP分别为134.92亿元、1579.29亿元和974.66亿元,所占GDP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6%、59.17%和36.52%,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二、三、一”特征。类似地,2012-2015年南昌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也均具有上述“二、三、一”特征。与2011年相比,2015年南昌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分别增长了38.03%和69.17%,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的增长率26.93%;第一、二产业GDP所占比重分别从2011年的5.02%和58.73%分别下降至2015年的4.28%和54.50%,而第三产业GDP所占比重则由2011年的36.25%上升至41.22%。可见,南昌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从“二、三、一”特征向“三、二、一”特征演变的趋势。

1.2产业内部结构

如表1所示,从第一产业内部和GDP总量来看,除牧业外,2011-2015年其他产业的GDP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渔业、其次为林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农业,增长幅度分别为47.20%、44.59%、41.41%和32.43%。从GDP构成来看,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的总体占比分别为1.67%、0.05%、1.65%、1.00%和0.09%,可见农业和牧业在第一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从动态上看,农业和渔业GDP占比呈持续下降趋势,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而稳定。近年来,南昌地区立足于“南昌绿谷、两区一廊”建设为重点,重点打造经济作物、畜牧、水产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集农业生产、生态、观光、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乡村综合体,颇具特色。在第二产业中,南昌地区工业部门的GDP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如2013年工业部门的GDP为1398.63亿元,是建筑业的3.10倍,占第二产业GDP的比重达75.58%;2015年工业部门的GDP为1619.50亿元,相对于建筑业GDP的倍数值仍达2.89,所占第二产业GDP的比重仍达74.29%。其中,食品、烟草、造纸和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汽车制造、机电等重工业,航空、新材料、新能源、光伏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南昌地区的特色工业。在第三产业中,2011-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所占GDP总值的比重分别在3.95%-4.60%、8.59%-8.97%、5.17%-6.74%、18.32%-21.12%之间。可见,其他服务业的GDP在第三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2016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南昌地区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目前,南昌地区在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旅游、软件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2][3]

2南昌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南昌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虽较快、产业结构虽有所优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2.1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2.1.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总量偏小虽然2015年南昌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40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48.76%,年均增长达到12.19%。但南昌地区GDP总量还是偏小,处于中部地区省会经济总量的下游水平,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距更是明显。如2015年南昌市经济总量为4000亿元,仅占中部地区8省省会城市总量的7.94%、武汉市的1/3、广州市的1/5。2.1.2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仍不尽合理南昌的三次产业构成由2011年5.02:58.73:36.25调整到2015年的4.28:54.50:41.22,虽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GDP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所占GDP总额的比重有所上升,但2015年所占比重仍只有41.22%,不及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这也说明南昌地区还处在工业化期。这种“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2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2.2.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表1显示,南昌地区第一产业仍然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种养型”格局,农业和牧业所占第一产业GDP比重均在37%左右。但农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及名特新优作物偏少,30%-40%的蔬菜、70%-80%的水果和30%-40%的植物油等是皆靠外地调运。而畜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是:奶类产量较低,耗粮型的猪肉产量占比高达3/4以上,良性畜禽类率较低、缺乏竞争力。另外,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不够,许多观光农业园低、小、散,一味地效仿其他园区导致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自己的特色。[4]2.2.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虽高,但轻工业中的优势特色产业仍然是以服装业为主的传统产业;重工业中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但企业内部技术水平比较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昌河汽车被合肥收购、江铃在同行业的地位日趋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散、小、低”、没有形成专业化。2.2.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南昌地区第三产业主要依赖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产业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虽快但仍难以起到支撑作用。表1显示,2011-2015年期间,南昌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在30.67%-35.19%之间,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该比重不足30%尚有差距;而同期反映了第三产业水平和档次的金融保险业的比重介于13.60%-18.09%之间。可见,南昌地区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有明显的滞后。[5]

2.3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2.3.1产业间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南昌地区的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型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1)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南昌地区的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中的公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电讯、铁路运输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信息媒体等新兴第三产业,由于之前长期处于政企不分和行业垄断状态,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从而影响这些行业的发展。(2)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决定了第三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城市化水平越高,则第三产业群聚效益越明显。[6]近几年来,南昌地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导经济发展动力逐步由“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向“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加强城市管理,优化社会和人居环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5年南昌地区以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比例提高达到56%,但与中部其他一些省会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南昌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2.3.2产业内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南昌地区第一产业良性畜禽类率较低、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得不够,以及第二产业内部企业技术水平比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这些都是创新能力不够的体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够。[5]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地区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2%以下,这与国外先进国家该比例一般在5%-10%之间相差甚远。由于研发投入经费不足,企业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端、龙头企业落户南昌的吸引力。第三产业内部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外,还有市场化水平不高以及市场化相关制度不完善的原因。

3南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3.1产业间结构的优化路径

目前南昌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二、三、一”型为主并有向“三、二、一”型演变的特征,因此我们要采取相关措施加速产业结构向“三、二、一”型的方向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首先,要打破行业垄断。我们要加快南昌地区电讯、铁路运输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信息媒体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之前长期处于政企不分和行业垄断的状态,实现企业多方参股,实现这些行业市场化、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其次,要提高城市化水平。放松户籍的管制,美化城市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文素质,建立农民工和大学生落户城镇的优惠制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再次,应促进产业间的有机融合,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要充分挖掘南昌地区农业在生态休闲、旅游、科技教育的价值,结合地方特色,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回归淳朴、体验农家乐为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南昌地区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整合。[7]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积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打造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以建立工业大发展和生产业大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和环境,实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8]

3.2产业内结构的优化路径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河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7- 0045- 03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并且很快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所谓“特色农业”是人们利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各种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或生产出价值高、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附加品的特殊农业类型;同时又是一种农业资源特殊、功能目标特殊、生产技术特殊、产业形式特殊、产业效果特殊的新型农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特色农业是个相对的概念。对某些传统产业如粮棉来说,创出品牌和质优产品就是特色。对地区资源来说,做到合理配置、利用充分就是特色。对满足市场需求来说,做到适销对路、使多样化消费得到满足就是特色。总之,特色农业的发展,对河南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促进农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539亿千克,连续第五年超过500亿千克,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的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如南阳黄牛、信阳茶叶、新郑大枣、驻马店白芝麻、鄢陵花卉、灵宝苹果、原阳大米、杞县大蒜等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豫东、豫中养猪基地,豫南养鸭基地,豫西南养牛基地,豫北养鸡基地和大面积的芦笋、蔬菜种植基地等。同时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蓬勃发展。如以双汇、众品、四通、汇通等为代表的肉类制品企业;以华英、永达、大用等为代表的鸭肉、鸡肉龙头企业;以吉祥公司为代表的蜂产品出口加工企业;以思念、三全、科迪为代表的速冻方便食品生产企业;以莲花集团为代表的调味品加工业企业等。这对提高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河南整体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人多地少,农业资源匮乏,生产结构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等。这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制约。具体来说河南省人均耕地0.08公顷,低于全国人均0.09公顷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0.03公顷,远低于全国人均0.11公顷的平均水平;耕地亩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农业资源利用与生产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平均每公顷耕的使用化肥约450千克,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化肥有效利用率仅30%左右。在农业与农村环境方面:2012年废水总排放量296 46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 445万吨,总氮日排放约283.1吨,总磷日排放约56.6吨。作物秸秆焚烧时有发生,污染大气;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污染严重,成为疾病增多和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此外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市场销售半径和市场份额受到其他省特色农产品的挤压;由于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特色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导致出口难度较大等。上述情况表明,必须明确顶层设计,并从实践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河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新时期河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创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从现在到2015年,河南省要形成16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其生产总量占河南省农产品总量的75%以上。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与优势产业带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创建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在同类产品中市场份额领先的优势农产品品牌30个,优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比例达到35%以上。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营销水平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规模农产品专业市场达到15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占河南省农户总数的3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外向型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总额翻一番。

(3)按照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河南省着重培育壮大优质稻米、弱筋小麦、高品质棉花、双低油菜、特粮特经、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茶叶、优质瘦肉型猪、奶业、波杂山羊、优质地方家禽、特色林业、特种水产、桑蚕茧16个优势产业。

(4)创新龙头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区界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建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服务。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扶持部级、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3 河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

(1)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等现代营销业态,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重点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储运、加工、配送等功能,加快发展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流通企业为主体,以连锁店、超市、专卖店和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两翼的连锁经营业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法,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步伐。

(2)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经营企业的产销衔接。鼓励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挂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密切产销联系,提供各种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开展农产品常年网上展销和交易。

3.2 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自愿入会、自理会务、自聘人员、自筹经费”的原则,组建一批自主、自律、自养、自强的新型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信息引导、科技服务、纠纷处理、行业自律、行业协调作用。大力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支持加工流通企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自我发展、民主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

3.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加快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特色农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和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的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强化检测机构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检测水平。逐步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推行HACCP、IS0 9000、IS0 14000等质量体系认证。

(2)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推行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逐步由市场检测向基地检测、局部控制向全程质量控制延伸。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点农贸市场尽快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建立布局合理的特色农产品检测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生猪和生猪产品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的定点监测工作。

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支撑

(1)加大特色农业科技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河南省现有农业科技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针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关键制约因素,集聚力量,协同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以科技创新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研发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加强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突出实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普及,加速品种、技术更新步伐,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项奖励。强化农民素质教育,继续实施“绿色证书”、“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努力提高特色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

(3)切实加强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适应特色农业发展新要求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公益性职能。积极鼓励特色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开展特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奖励,充分调动河南省农技推广服务单位和农技推广人员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3.5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1)全面推进外向型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实施出口先导型农业发展战略,优先扶持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完善特色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服务,为企业和农民及时提供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和市场变化等信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农产品国(境)外促销活动,提高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国际知名度。

(2)加强特色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特色农业,提高河南农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3)整合现有特色农业科技园区资源,创新农业园区管理和运作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园区,把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和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转青. 河南特色农业营销策略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150-152.

[2]贾会远. 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约束与优化选择[J]. 中州大学学报, 2012(2):134-135.

[3]仲利娟. 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垦, 2009(4):76-77.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5

一、一组数字看变化——科学判断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增强我市工业争先进位,提升在马芜铜经济带中地位的信心和勇气。

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效益质量不断改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逐年提高。从规模内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一组数字看:

资产总额:年底270.3亿元,较年增长80%,位居全省第5。年突破313亿元。

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全市工业用电量:年底18.15亿千瓦时,较年增长44.2%。年25.47亿千瓦时,增幅21.48%;

工业现价产值:年底145亿元,较年增长93%,居全省第7。年214亿元,增速49.1%,较上年增长45%左右;其中12月份当月完成20.1亿元。自今年五月份开始,月度工业增加值连续八个月稳定在6亿元以上,12月份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

工业增加值:年实际完成41亿元,是年2.6倍,总量居全省第9。年65.3亿元,较上年总量增长56%;总量居全省第7,位次前移两位,同比增速27.14%,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位居第六。

销售收入:年底164亿元,较年增长1.1倍,居全省第5。年273亿元,同比增长56%,较上年增长66%左右;

利润:年盈亏相低后5.63亿元,较年减亏增利8.3亿元,年份盈亏相低后12.92亿元,较上年增长89%左右;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年116.6,较年提升65点,年152.69,同比提高36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利税:随着生产强劲增长和效益质量提高,工业企业利税快速增长,年规模内企业利税总额12.3亿元,较年增长31.4倍,年利税总额22亿元,是上年同期1.7倍。

技改投资:至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6亿元。年24.8亿元,增幅37%,再创历史新高。

从这一组数字看,今年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大局已定,标志着我市工业经济又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今年工业经济之所以“发展势头好,经济亮点多”,是我市历史上表现最好的一年,我想是不仅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结果,也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的集中体现,不仅为工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我市工业争先进位,提升在马芜铜经济带中地位的信心和勇气。

二、两相比较看潜力——全面分析我市工业发展潜力,是以创新精神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近年尽管我市工业在总量扩张与效益质量提升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年GDP首次突破100亿大关,工业贡献近一半,但较周边马鞍山、芜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铜陵要在新一轮皖江开发开放中“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不被芜湖、马鞍山甩下并缩小差距,必须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国内外有许多通过缩短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范例,从工业化后来者追赶先行者途径看,几乎都利用了后发优势,即工业化后来者具有特殊益处和优势。铜陵工业后发优势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宏观上:一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为我们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信息时代工业化内容与传统工业化有所不同,在技术上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二是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使我们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利用资源,更多利用发达地区直接投资和以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技术。三是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为引进外部资金、项目与人才,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四是未来五年我们仍处在国家战略机遇期,经济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经过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整体环境将更为有利。

从产品看,我市除了电解铜、漆包线、电子元件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处于排头兵的产品,还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极易形成产业化的优势产品,如陶瓷过滤机、井下无轨设备等。

从资本市场看,铜陵工业企业在资本市场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大。已上市企业再融资,中科铜都、朝山金磁、蓝盾光电子等一批上市储备企业正在积极培育,有望形成“铜都上市板块群”。

从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由国有一极为主转变为多极增长态势,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加快,尤其是劳密型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从企业结构看,在市场经济洗礼中,企业数量、规模、效益,盈利水平、创新能力都有明显改善。一批对全市经济起较强牵动作用的重点骨干企业成长壮大起来,其中列入省重点骨干企业6户。同时,以泰成实业、中科铜都、金泰化工、蓝天股份等为代表的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从科技创新能力看,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高。目前全市省级技术中心7家,一个工程技术中心,两个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部级3家,高新技术产品21个。年我市6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正实施的火炬计划28项,其中部级15项,省级13项。

从投融资环境看,政府服务经济职能强化,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企业减负、安全生产、电力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改善了企业发展环境。银企关系进一步改善,银行对工业信心增强。典当、担保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多样化融资渠道;开发区建设日益加快,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随着铜陵“大交通”格局形成,缩短铜陵与发达地区空间距离,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强对外经贸往来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总之,铜陵工业拥有这些优势潜力,能否就与马芜一争高低?马芜铜三市从总量看,芜马工业实力相当;从结构看,铜与铁,有色与马钢构成马鞍山与铜陵工业最大特色,两城素有铜墙铁臂之称。这里仅分析我市工业赶超马鞍山可能与预测。

结合“334”目标,我委提出年预期目标:规模内工业产值突破250亿元,确保增长20%以上;规模内工业增加值突破77亿元,确保增长20%以上;规模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确保增长20%以上;全社会工业投入35亿元左右。按五年翻番目标,到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工业增加值确保150亿,力争180亿,年均增速16%以上,销售收入突破65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对财税贡献率大幅提高。马鞍山市年工业增加值调控指标170亿元,其中马钢增加值114亿。从指标看,我市落后马鞍山五年。

铜陵与马鞍山从总体上看差别主要在有色与马钢。有色与马钢虽有许多不可比因素,但是从二者对全市经济带动角度看,马钢可谓一枝独秀。年有色增加值14亿,占全市规模工业34%,马钢增加值70亿,占马鞍山规模工业74.8%。如果不考虑这两个企业,铜陵工业总量相对高于马鞍山,马鞍山主要是星马专用汽车、山鹰纸业两家上市公司,其他规模相对不大。我市地方有六国、精达、铜峰、三佳上市企业和一批上市企业源,一批专精特优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一批优势产品产业化前景广阔,使我市地方工业产业、产品、企业结构等较马鞍山有一定优势。

马钢作为我省最大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167亿元,位居全省第1,税后利润27.9亿元,名列国内冶金行业第2。有色年销售收入居全省第2,今年来发展势头快,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全年预计130亿,但较马钢仍有差距。有色发展潜力有哪些,缩小与马钢距离,甚至赶超马钢有否可能,我想从发展后劲角度谈一点个人想法:

一是有色有一批项目群,其中冬瓜山、金隆铜业年产21万吨改扩建、高精度铜板带等15个重点项目列入省861计划,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对全市经济带动性显著增强。现有项目产业化前景广阔,极易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二是有色铜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长,现有项目的后续项目产业化前景大。如大铜带项目就是向引线框架前端引伸,铜带项目投产后,既能延伸产品链,又能形成新的产品链,如:电子铜带—引线框架,变压器铜带—干式变压器,超薄水箱铜带—高档轿车水箱。随着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附加值随之攀升。

三是有色有一批拟上市企业源,如金泰化工、中科铜都粉体新材料、金湘重型机械、特种环保、春然胶囊等企业,有的已过辅导期,这些企业产业化前景极大。

四是有色通过产学研联合、高校合作等形式,开发出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如采掘无轨化装备项目被列入国家国债和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补助计划笼子,TT系列特种陶瓷过滤机列入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金泰化工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产品一旦形成产业化,对我市经济总量和效益质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五是有色循环经济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申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初见眉目。

当然,缩小有色马钢距离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有这些项目带动,加上地方工业强力支撑,我想铜陵工业总体赶超马钢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三、三思之后看举措——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掘潜力,因势利导,针对性地提出措施,是实现工业大发展根本。

我市工业发展变化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发展工业的思路和理念,那就是“坚持铜陵特色、发展铜陵特色、壮大铜陵特色”,这是经验总结,也是今后工作方针。如何贯彻这一方针,前段时间在向领导汇报工业结构调整时,我提出加快工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非均衡发展、产业集聚、品牌和错位发展、裂变发展五条原则,根据这五条原则,我想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是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核心和关键,是产品、技术、劳动力等结构调整的载体。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体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做大做强一批。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完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发挥大企业结构调整主力军龙头作用,突出主业,实施主辅分离。大企业主业应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参股等形式“走出去,引进来”,做大做强。鼓励大企业通过裂变同主产品关联度不大的子公司,分离出去,实施民营化加快发展;二是搞专搞精一批。加大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三是建立一个退出市场机制和通道,解决三类企业问题:第一是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厂矿,如小水泥。第二是积极稳妥关闭资源枯竭矿山,这是长期积累而没有得到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第三是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要实施破产。

2、加快循环经济建设

关键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工作实际中,推进“三个转型”。即招商转型,通过绿色招商,建立生态园区;开发转型,通过工业布局调整促进产业优化;生产转型,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增长模式转型。当前重点是在积极做好申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水平,严格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在重点行业和企业组织实施以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同时加强资源控制。一是加强老矿区、周边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探矿工作;二是科学探矿,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探矿,如提高勘探深度等;三是加强国内外矿山资源开采合作,主动出击,寻求买断国内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部分矿山探矿权和采矿权等。

3、千方百计加大投入

只有大投入才有大发展,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对调整我市工业结构至关重要。一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争取国家财政投入;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向我市;三要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快速滚动发展;四要尽早设立城市商业银行,加大民间资本投入。

4、统筹规划园区建设

按“相对集中,发挥特色”原则,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一是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马芜铜产业带优先发展机遇,根据城市整体规划,科学规划高起点与马芜铜产业带相协调的特色经济园区,为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平台,积极引导新办企业、重大项目进园区,推进园区经济集聚发展。二是统一园区管理,合并市级财政投资公司。我市经济总量偏小,资金、土地等资源有限,要统一优惠政策和政府调控手段,根据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按照非均衡发展原则,保主保重,力求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三是依靠我市上市公司和全国排头兵企业优势,注重特色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办特色工业园区。利用园区特色优势,申办部级工业园区,重点做好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铜陵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园建设。

5、努力培育新兴产业

我市主导产业明晰,重在做大做强,但精细化工、环保产业、工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虽已初见端倪,却因缺少大的投入和科学的规划,发展速度不快,急需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速发展。引进一家大企业,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大产业。我市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新兴产业的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充分发挥规划引导和政府扶持作用的同时,确定重点项目,锁定目标企业,实行领导挂帅,明确责任部门,深化改革我市目前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主动地截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把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培育新型产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重中之重,寻求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来我市发展新型产业。

6、倾心打造上市公司

努力培养和储备一批拟上市企业,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中和新兴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从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重点支持,努力营造适合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利用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板块,寻求机遇,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力争步入“挖掘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壮大一批”的良性发展轨道,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增添活力。

特色产业工作总结范文6

一、划分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HierarchicalClusterProcedures)是根据某种方法和准则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聚类分析中,对样本进行分类被称为Q型聚类,而对变量(样本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则被称为R型聚类。本文采用Q型聚类方法,它可综合利用多个变量信息对样本进行分类,分类结果直观,聚类谱系图能清楚地表现其数值分类结果。[1]

二、聚类指标的选择

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客观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区域经济梯度,指标间应相互补充,上下层次分明。为保证指标值的横向可比性,尽量选用相对指标。根据代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易获得性原则,[2]参考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指标,综合形成毕节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根据表1指标,结合《2010年贵州统计年鉴》,本文选取了毕节地区8个市县区2009年11项经济发展指标因子组成一个原始数据矩阵(表2),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毕节地区8个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该11项指标分别从经济增长、农业发展情况、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农民收入等角度构建了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

三、划分结果

将表2数据引入SPSS13.0软件,选择聚类分析方法的分层聚类法。将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乡镇企业上缴税金作为聚类变量,同时将“县区”作为标签变量。原始数据的转化采用标准差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见表3。聚类统计量的距离测度选择平方欧式距离法(SquaredEuclideanDistance),求聚类方法选择中间距离法中的组间连接法(between-groupslinkage)。[4]将毕节地区各县区划分为3个梯度,最后得到聚类的结果(表4、图1)。根据表4和图1,以及其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将毕节地区各县区划分为3个类别:第一类为毕节市;第二类为金沙和黔西;第三类为大方、织金、纳雍、赫章。将每一个类别看成一个经济梯度,得到毕节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梯度结构。

四、地域差异原因分析

第一梯度:毕节市该梯度是毕节地区辖区的心脏地带,是毕节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区位条件优越,人口聚集,人力资源丰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产业规模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科技发展水平较高,是毕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毕节市农产品加工业也得到相应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毕节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发育相对迟缓、产业组织形式效率低下、产业空间布局不尽科学等诸多问题,与毕节市特色农业资源供给潜力及优势极不相称。造成毕节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上述问题的可能成因很多,但主要是对农产品加工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区域农业资源供给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梯度:金沙和黔西金沙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之一。境内农作物达400余个,适宜生长的药用生物资源达480余处,主产银耳、天麻、杜仲、黄柏等,适宜发展绿色产业和地方特色种养业。黔西是全省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烟基地县,国家绿色农业建设示范单位,盛产烤烟、油菜、水稻、中药材等作物,适于大牲畜及家禽养殖。是发展果蔬、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的理想之地。金沙和黔西的特色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融资困难,交通制约,其发展规模欠佳。资源开发的配套条件也较差,效益比较高的产业性资源贫乏;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不稳定,风险大;农户缺乏积极性,政府的推介作用不强,没有好的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存在加工程度浅、层次少的问题,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内部结构变化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看,农产品加工业是朝着良性趋势发展,加上本身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很有潜力。但是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生产和加工集约化程度低,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落后的加工设备,很难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同时农产品加工形不成规模,由于整体缺少龙头的带动,与农民之间利益关系不紧密,分散的农户难以集结起来,不能有序地进行某项专业生产,致使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很突出,再加之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第三梯度:大方、织金、纳雍、威宁、赫章该梯度为3个经济梯度中成员最多、面积最广的梯度。区内特色农业资源种类多,竹荪、天麻、核桃、皱椒、猕猴桃、烤烟、马铃薯、甜菜等大宗优质品享誉国内外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但较分散,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梯度所有成员共有的特征。多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技术落后,资金匮乏,存在严重相互竞争现象。这种重复发展,小而全、杂而弱的现象,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不利于地区品牌的建设,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区域偏僻,道路不通周边城市,环境落后,由此造成投资商的积极性下降,投资份额逐年下降。再如该区牛羊养殖规模大,但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大量的活畜从市场出售,使加工增值阶段的利润流失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整体效益。兼而有之,一方面原料生产分散,缺乏独立的基地保障,致使原料的供给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也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建设没有对“名、优、新、特”等资源优势突出、经济优势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加之企业资金等问题,使大多数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难以建立自己的优秀品牌,只能在低层次运行。严重失衡的区域布局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优势不能发挥,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难以提高。

五、对策建议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毕节地区各县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属类,毕节地区的整体农业经济发展还未实现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特色农业资源种类丰富,但由于气候、环境、交通、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不具有一定的规模,各县区的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不突出。

1.构建原产地品牌,强力树立特色经济形象

知名农业品牌的形成是特色农业发展成熟的标志。对于传统农业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而言,原产地品牌相对于企业品牌有着很多优势,由于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性强,地域环境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很大,原产地品牌更符合消费者对农产品识别的习惯,特色农业的整体地域品牌建设,理应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提高毕节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大大提升“毕节地区特色经济”的品牌形象,进而树立以强大的农业及其加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形象。

2.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特色集中发展优势行业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要素察赋论,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对弱项可以放弃,特别是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业,也不具备加工优势的行业,必须敢于放弃。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建立生产基地,严把质量,科学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村小企业的重复,同类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及合作,组成规模化企业。对于极具优势的作物比如竹荪、天麻、烟叶等要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进行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以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