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幼儿教育范例

特色幼儿教育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特色教育;意义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成长教育的主阵地。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园教育内容要严格做到去小学化;同时特别注重对幼儿身心成长的教育引导。开展体育特色教育,这就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体育教学整体受到重视,中考体育分值与语文、数学同等的大环境下,广大家长也更加注重幼儿体育素养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针对幼儿体质体能情况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教育活动,顺应时代所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体育特色教学活动的现状概况

体育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运动形式,在各地区、各年龄段人群中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体育和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校园足球活动、阳光体育活动、阳光大课间活动,都是体育在义务教育中进行普及发展的重要体现。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因材施教的观点,体育在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教育举措。就幼儿园而言,其体育特色教育活动也有自己的特征和表现。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心智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弱、体质体能弱,对一些体育活动缺乏基本的认知了解,组织纪律性也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结合儿童教育管理的经验去组织体育教学。通常,一些幼儿园会利用园内的游戏道具、体育器材、游乐设施等,通过游戏化的方式组织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游戏、做舞蹈、练早操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的体育特色教学可以有效激励儿童的学习热情,培养儿童体育运动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开展体育特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

(一)体育特色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有益培养。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我国幼儿群体的体质体能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也面向幼儿群体开展了体检活动。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数据来看,我国幼儿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突出表现为近视眼儿童增多、肥胖儿童增多,另外,有不少幼儿存在体能体质偏弱、体力差、运动素养不足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做好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是帮助幼儿矫正健康短板,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在体育特色教育的支持下,幼儿体育运动热情得到很好的鼓励,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体质体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对矫正部分幼儿的身体肥胖、体质虚弱、身体发育不良、脊柱侧弯等情况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体育特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会根据儿童的行为特征、认知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创新,比如开展一些富有民间传统体育色彩的体育教学活动,玩一些丢沙包、踢毽子之类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在这样的体育特色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好的游戏体验,感受到体育游戏的乐趣,从而接触一些平常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活跃身心,放松情绪,获得健康快乐的活动体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体育特色教学是体育文化的传承。体育运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和传承,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化积淀。在体育活动中,有很多宝贵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值得传承,比如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上的顽强表现,他们为国争光、不怕困难,拼着巨大的代价换回来国家的荣誉。这就是一种体育精神,是爱国青年的有志表现。还有公园里、广场上,人们进行着丰富的休闲健身运动,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乐趣。还有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运动理念,能够很好地磨炼人们的意志和品格,催人上进。在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中,抖空竹、踢毽子、跳绳、舞龙舞狮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广泛分布,成了民众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国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蕴含着人们的团结友好的品质。这些文化品格、精神品质,都是对幼儿的成长发展非常有益的,都是我们在幼儿园体育特色教育中应该灌输与传承的。目前已经有部分幼儿园着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把踢毽子、抖空竹、游戏、跳绳游戏等转化融入幼儿园教学中,形成了富有民族体育特色的园本课程。可以看到,在传统体育、休闲体育运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且对中国民间传统体育的形式和传承产生浓厚的兴趣。幼儿教师在这样的体育特色教学中,不仅组织大家去接触了解体育活动,而且会解读其中的历史传承,介绍相关的体育运动常识,渗透培养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给孩子的心智发展以健康的指引。

(三)体育特色教学是各种学科的综合实践。幼儿园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对适当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质情况有积极作用,更为其他学科内容的综合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是因为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并不属于非常专业的竞技体育训练,也不会有跨栏、标枪、铅球、立定跳远、跳高等体育运动项目,更多的活动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或者通过绘本识读、视频微课等方式进行。根据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来看,体育特色教学活动中,舞蹈、美术、口才等方面的训练效果也很出色。比如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组织大家进行儿童健身操编排表演,大家就可以在舞蹈编排中把音乐、歌唱、布艺拼贴、服装道具美工和体育动作、舞蹈动作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相结合。虽然孩子们自身的美术素养、体育素养、音乐素养等功底不高,但其综合锻炼的实践意义却毋庸置疑。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获得相应的锻炼,这就对孩子多个方面的综合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好形势下,体育特色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纽带桥梁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营造了良好氛围,是值得幼儿园继续推进的一项重要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建霞.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本土特色;美术教育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大胆进行艺术创作,萌发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由此可见,重视幼儿的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时展的要求。

一、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提供特有的素材

秉承陈鹤琴老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思想,在幼儿身边寻找美术教育的素材,让美术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让幼儿得到充分的美术教育。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虽然处于一个临海的小乡镇,但小乡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是一座美丽的具有旅游景点的小镇。小镇里有很多的特色的地方,它不但有各种特色的现代房屋,还有各种特色的民间古建筑,以及很多的历史文化遗址。这些特有的景点成了幼儿美术教育的素材。让幼儿从中无形地感受到了美的教育和体验,内心激发出对大自然的美的热爱之情。笔者结合这些地方特色,组织幼儿到海边去参观,领略海边特有的景色。带领幼儿品尝各种美味小吃,欣赏家乡特有的美景。这样,幼儿身临其境,在无形中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了解了家乡的风俗文化习惯,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在观赏家乡美景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美术绘画,幼儿就会有很多的绘画素材,画出来的作品也就有真实的生活气息,栩栩如生。同时,教师指导幼儿了解渔民画、沙雕艺术、剪纸艺术、海岛风情、贝壳工艺、民间艺术家等,让幼儿在感受家乡特有的美术艺术的基础之上,形成良好的心灵品质,这样也使幼儿园的校本课程更具有地方特色,教育内容也更丰富多彩。

二、围绕滨海的古镇文化,拓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

为了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幼儿园教育更贴近生活实际,更符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笔者就地取材,从身边选取美术教育的素材,围绕滨海的古镇文化,拓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并选取海洋特产和家乡特有的美食等来指导幼儿绘画,使幼儿的绘画题材更加丰富多样,也激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更好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乐趣。

(一)利用海洋特产丰富美术教育的题材

大海中的生物丰富多样,各有其形其色,作为处在海边的幼儿园,选取海洋特产来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绘画的题材,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视性,也能让幼儿喜闻乐见,对所画的事物也会兴趣盎然,教师也更容易引导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培养。贝壳是大海的特产,作为处在海边的幼儿,贝壳是日常所见,比较熟悉的东西。所以,把贝壳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绘画的题材更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搜集了各种各样的贝壳,在幼儿园展览,既能让幼儿认识贝壳的多样性,也让幼儿体验到更好的直观性。通过面对面的感知,幼儿就很容易进行绘画,作品也就栩栩如生。幼儿也就会发自内心地产生兴奋和喜悦之情,感受到创作的乐趣。笔者围绕贝壳这一主题,设计了《漂亮的贝壳》《贝壳串串》《贝壳画》《贝壳模具》《多样的贝壳》《贝壳项链》等各种主题,让贝壳成为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主题,形成了海洋文化特色,也吸引了幼儿的参与,增强了幼儿的绘画乐趣。

(二)选取滨海古镇的美食文化进行美术创作

结合家乡特有的美食文化,也使幼儿更好地认识家乡的美食特产,幼儿园组织了《我爱家乡美食》一系列的活动,先从了解家乡的美食种类入手,带领幼儿一同寻找家乡的美食,通过对家乡美食的感知,让幼儿认识了家乡的各种美食以及美食的形状、大小、味道。接着,让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用手中的画笔来创作家乡的美食艺术,让形式多样的美食在幼儿的笔下栩栩如生。也勾起了幼儿创作的热情,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依托古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

(一)进行渔民画的创作

幼儿园所在的海边有著名的渔场,渔民长期生活在海边,幼儿耳闻目睹了渔民的生活,了解渔民特有的文化气息。所以,进行“渔民画”的创作对于幼儿来说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和生活原型,幼儿不需要凭空捏造,只需细心观察,就会创作出真实感知的“渔民画”。这些“渔民画”的创作,带有很好的家乡地方特色,能够更好地鼓励幼儿从生活中挖取绘画的素材。通过幼儿的想象,可以让作品更具有神话色彩。包括鱼美人、贝壳王子、龙王公主这些人物形象都可以出现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从而改变了以往的美术题材,形成了地方特色的美术本土课程。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绘画乐趣,真正地落实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美术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开展家乡民间建筑主题活动

由于家乡历史悠久,家乡的建筑也多种多样,有着各种特色的老房子,这些是很好的具有家乡特色的美术教育题材。因此,笔者结合家乡这些特有的建筑,组织“民间建筑特色”主题活动,幼儿园开展了“寻访民间建筑”等各种活动,使幼儿在观赏民间建筑的同时,感知民间建筑的外观特点,欣赏民间建筑的艺术造型和表现出的历史韵味。教师要利用早谈和餐前时间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听、说来了解民间建筑,在愉悦、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从不同角度接触民间建筑,认识民间建筑,了解民间建筑的历史和特点,分享参观民间建筑的感想。同时,幼儿园组织绘画,让幼儿在参观的基础上,来进行各种绘画,包括线描画《古典的民间建筑》、袋子画《特有的民间建筑》、撕贴画《多样的民间建筑》、国画《民间建筑的韵味》等,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运用各种绘画技巧,敢于创作家乡特色的民间建筑,从中流露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四、形式多元,将主题活动做深做细

(一)充分挖掘资源,设计精彩的活动

笔者结合综合实践,让幼儿自己发现和收集海边特有的资源,并从中体会发现寻找的快乐。同时,让幼儿通过切身感知比较各种海洋特产的外形来认识这些海洋生物。这样,在创作绘画的过程中就会兴趣盎然。例如,在活动“我给贝壳穿新衣”中,教师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成幻灯片形式的贝壳图片,这种色彩鲜明的视觉比较,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然后,教师播放贝壳工艺品的整个制作流程的视频,使幼儿通过观看对其中的过程有所认识了解,创作的质量也就更高。随着幼儿的认知越来越高,教师可以结合电脑技术,指导幼儿感知各种贝壳拓印画、贝壳粘贴画、贝壳手工作品,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样,就可以开展下一个主题活动:“贝壳变身”“多彩的贝壳装饰”“神奇的贝壳”“美丽的贝壳造型”等,使整个活动丰富多彩,让幼儿兴趣盎然。

(二)进行线描画创作,拓展活动的内容

线描画是幼儿比较简便、直接用于表现事物形象和内心思想的绘画手段。它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游戏性、形象性和装饰性,不同的构图方式一样可以设计出造型各异的花纹,比彩色的图画更有韵味,备受幼儿喜爱。在开展“渔民生活”主题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同样地先引导幼儿参观渔民劳作,接着开展了“我是小小渔民画家”亲子线描画写生活动,让幼儿进行创造想象。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并通过操作,经历和体验,掌握对称装饰的方法,体会创意线描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

(三)传承地域传统,创新活动形式

家乡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欢庆活动,其中比较重要的传统节目就是舞龙。幼儿喜爱并积极参与观看,通过切身体验,让幼儿对舞龙喜闻乐见。幼儿对舞龙的整体形式和内容也比较熟悉,从而为传承地域传统、创新活动形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首先,引导幼儿通过电脑画面认识一下龙的外形,做到心中有模型。让幼儿按照龙的身体的结构,先画出首尾等部分框架。接着,关闭电脑画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想象龙的外形,进而拼凑出一个完整的龙。然后,运用操作的各种技能来让幼儿模仿舞龙的动作要领来设计舞龙的每一步,让幼儿感受舞龙的魅力,从中体会到舞龙的乐趣。这样,幼儿们就无形之中感受到了家乡特有文化的魅力,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培养了能力。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它的内涵丰富多样,需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才能感悟出更多适合幼儿园特色的校本文化。所以,笔者在今后探索的道路上会加强结合幼儿园本身的需求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去研究出适合幼儿园自身发展的校本教材,让幼儿在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文化中,感知家乡的美的事物,来锻炼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和技巧,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同时,陶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为幼儿的人生成长做出更好的铺垫,让祖国的花朵从幼儿时期就得到绽放,为幼儿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明霞 . 汲取海洋元素开拓幼儿美术教育 [J]. 现代幼教,2019(5):52.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3

幼儿教育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幼儿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问题;措施

我国的幼儿教育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集体+个人”的办园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拥有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是儿童形成基本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对国家、对家庭还是对幼儿自身发展来说,都不容忽视。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教育部门的幼儿园办园比民办园的增长速度要缓慢得多,相较1995年,到2001年的时候,我国教育部办园增长了9.2%,而民办园却增长了16.1%。到2004年,我国的民办幼儿园数量已经达到了6.22万所,在园人数约584.11万人,占总入园人数的21%。而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已经超过了总入园人数的51%,由此可见,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体制其实就是以民办和公办这两条腿一同走路的模式。近年来,很多地方性的幼儿园已经开始进行或者正在准备“转制”,很多的公办幼儿园开始慢慢向民办幼儿园过渡。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或者私营企业在幼儿园事业方面的投资兴致愈发浓厚,各种健康幼儿园、艺术幼儿园以及双语幼儿园等特色幼儿教育机构层出不穷。除此之外,不少幼儿教育机构还开始积极向各乡镇和村庄发展,在很多小城市中也出现了民办和私立幼儿园成为幼儿教育主体的现象。

二、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教研能力薄弱。

就目前看来,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仍旧还达不到要求,其教研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在理论与实践环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受工作积极性不强、薪酬待遇不好等原因的影响,很多教师很容易便失去了初为人师的教学热情,常常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甚至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成效。

2.幼儿园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缺失。

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儿教师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人情味”缺失现象,这些教师不知不觉就被当做了“机器人”。因为幼儿园对这些教师的每项工作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考评标准,其评价制度也存在着“过细”和“过于机械”的现象。着这样的管理中,这些幼儿教师仅仅只有被管理权,其本应该有的参与权、反馈权和监督权等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对其创造性和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特色幼儿园随处可见。

大部分幼儿园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优先打着“特色办园”的牌子,片面地认为随便开几个班就能成为所谓的特色教育,就顺应了社会人才需求观,就能够得到家长好评,就能够增加更多的办园经费等。于是,英语班、舞蹈班、珠心算班、书画班等特长培养班便大量涌现出来。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班级其实无异于社会上随处可见的技能培训班,不仅与我国的幼儿园办园目标相悖,还会影响幼儿的长远发展。

三、发展幼儿教育的措施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水平。

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而言,师资力量就是其所拥有的重要软实力,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教水平的提高其实并不是指要让教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有多大的提升,而是要让幼教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技能和幼儿进行沟通,解决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因为其实在这一阶段,幼儿并不能学到多深刻的文本性知识。

2.幼儿园更新管理,完善管理。

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是年轻的女教师,这些年轻女教师通常有着较强的自我实现需要,都渴望有一天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幼儿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进而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从这点看,幼儿园也应该适当更新其管理制度,要通过人本化的管理,巧妙地利用幼教的自我实现心理,使其为幼儿园发展做出贡献。除了要深化幼教人事制度改革外,还要实行竞争上岗和优胜劣汰的任用机制,要让幼教自己主动地意识到这个行业对自我完善的要求,从内在改变幼教对待工作的态度。

3.了解特色本质,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教育,这种非义务教育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发生着较大变革,原有的办园理念、体制和模式等理论都开始落后于办园实践,逐渐失去了指导意义。特色教育的实质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特色也不是兴趣班和特色班的代名词,真正的特色可以有诸如家园工作、社区合作、教科研以及师资培训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特色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久的积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要为特色的积淀而不懈努力,在幼教这一群体当中真正建立起特色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幼教本身就是一个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岗位,对从业教师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还要能够很好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流畅地和幼儿进行交流,实施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作者:谢莹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保育院

参考文献: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制定特色教研课题,以“关爱、教育、发展”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科学启蒙,寓教于乐。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礼仪、礼貌方面的引导,在互动、游戏、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健康的人格形成,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个性与需要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独立个性,尊重幼儿的独特兴趣,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儿童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教师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看待儿童的个体差异,正确对待理解、耐心引导孩子的日常性错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幼儿获得正确的认知,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制定班级特色教学计划

幼儿教师应该善于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支持和服务教师的个性教学。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幼教工作能力水平。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强幼教师资培训,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定期开展教学业务调研,组织教师外出进修,邀请公安、消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进行讲座,更新知识和观念,帮助教师们转换观念、提高技能是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目标的前提与保证。

三、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兴趣教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针对幼儿喜欢简单重复的特点,尽量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具体真实的生活情景,改编、创编一些简单、重复而有趣味的儿歌,并在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使语言同时成为幼儿的学习工具,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卫生、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例如:(1)品德培养。为了激发幼儿的爱心,利用《好娃娃》这首儿歌让幼儿学会关心长辈。“爷爷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搬凳坐,我给奶奶倒杯茶,爷爷奶奶齐声把我夸!”孩子们根据儿歌的内容创编动作,很快就记住了儿歌内容,灌输了良好的品德教育。(2)生活习惯培养,利用儿歌《摇呀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娃娃要睡觉;小花被,盖盖好,两只小手放放好;闭眼睛,轻轻拍,娃娃不吵也不闹。”儿歌以拟人化的口吻,明确了幼儿自己睡觉时该做什么。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卫生习惯培养。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利用儿歌《洗手歌》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卷袖子,洗小手,自来水,细细流。左手搓,右手搓,细菌无处躲。手心搓,手背搓,看看谁的小手最干净。”为幼儿每次洗手的时候,哼着《洗手歌》,按照儿歌的内容步骤洗手,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4)学习习惯培养。教师应该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指导,不断地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学好样》这首儿歌就引导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坐着要学小白鹅,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学百灵鸟,迎着春风多美妙。”幼儿在重复念儿歌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走、如何坐、如何唱,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幼儿教育中积极开展爱心教育活动,激发孩子的友爱、互助的情感

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从情感入手,启动“爱心”的教育活动,利用“教师节”“儿童节”“元旦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主题活动,使幼儿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准备、承担角色,激发学生间交往过程中相互关爱、互助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幼儿的自制力、自信心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整体环境观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5

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作为未来幼儿音乐教育的主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发展。本文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幼儿音乐教育人才,更好对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幼儿师范学校要改革现行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音乐需求的增强也使得需要及时完善幼儿音乐教育的设置。作为未来幼儿音乐教育的主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发展,因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在这一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点,将着重分析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其音乐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课程设置的概念

学前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代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它是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的而开设的关于某一方面的内容的统称。每个学校都可以按照学校教育实际设置相应的课程,实现一定教学目的。

2、国内研究现状

在高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问题上,国内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王琳、苏立等的研究都指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社会都需要进行改革,社会的发展也为音乐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何志颖在其研究中总结出了当前学前教育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认知、兴趣等,其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革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等。李小莹等的研究也指出了上述的问题,其也指出对课程目标的设置并对实践方面开展相应的探索。其在研究中也指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一定的文化和科学素养,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国内的大部分研究也都指出,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更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在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上需要突出音乐教育的特色以及满足幼儿身心的需要为目标。从而培养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3、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也能发现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的积极影响,许多国家也都非常重视在幼儿教育中突出音乐等艺术教育,满足幼儿各方面的需要。比如,匈牙利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把音乐家与作曲家的号召付诸实践的国家,其对于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非常的重视。德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美国在这方面也走在了恰年,其在幼儿教育中把音乐教育推广到实践教育中去,注重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来看,国内的研究中更的的关注音乐教育的某一具体学科为主,缺乏在整体上开展对音乐教育的综合设置,国外的一些研究很少有关于音乐课程方面的研究,但是国外音乐教育的理念可以给我们的研究很大的启发,能够促使我们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现状

1、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

人才培养方案反映了一个学校整体教育的设置,为了更好地展现目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设置,本研究调查了四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就调查发现,目前各个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仍然以传统科目为主,经过前后的比对,也发现关于科学素养以及实用技能相关科目的提升。这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人才培养方案将音乐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也显示了其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课时上,音乐课程的设置却比较少,平均约占课时总数的10%,并且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突出实践环节、教育实习等内容,完全是仅仅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本研究发现四所高校虽然具体课程设置上存在差异,但基本内容上还是保持一致的。以《音乐基础》这门共有的课程为例,调查发现,有两个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几年前的教材,一些教材内容已经各现行的幼儿教育理念及课程改革不相匹配。并且在课时上,一般都只有2个课时,在很大程度上完全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习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设置而设置的,而没考虑现实学生的需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以板书为主的形式出现,这一方面也不适合现在教学的要求。在教材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随意性,调查发现,一些教师的所使用的教材版本比较老,尽管有了新的版本出现,但仍然选择较旧版本,教材的选择也主要依据教师的喜好,没有固定的课程教材。课程的结构上主要以课堂为主,教师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也缺乏课堂互动,课程由于课时量少,也缺乏实际操作时间以及实习时间,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巩固上缺乏时间以及锻炼机会。在对课程的考核上,四个高校的考核基本一致,以考察为主,有个高校甚至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篇小论文作为考核的内容,而这完全不符合音乐教学以及对音乐专业的考核,有些学生表示自己甚至连一些基本知识都没有学会,这些小论文网上很多,能够很好地完成。

三、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在上文也指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中音乐课程的设置情况,发现就音乐课程设置上仍然以传统科目为主,以音乐专业为主。这些音乐课程的设置更多的针对音乐技能的提高,但是忽略了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充实到幼儿教育之中,教育的对象的学前儿童,他们的认知水平、感受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仅仅以专业音乐的讲授完全不能适合未来这些学生工作的需求,对于这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这音乐教授给那些幼儿,但是这些在课程中很多都没有体现,也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学习缺乏学前教育的特色,没有将其鲜明的职业色彩凸现出来。实践时间和机会的缺乏也是目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音乐这一课程不像其他的理论课程需要更多的查阅书本、研究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其需要技能的提高。而技能的提高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参加实践实习。这些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以表现。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些课程的学时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实践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现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学习存在的重要问题。本身这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几乎没有音乐基础,再缺乏实践,很多学生不能够及时将课堂学习到的相关内容得以消化、理解并加以运用。此外,就人才培养方案这一角度来看,音乐课程学时设置时间少、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许多问题。教师方面,缺乏具有学前教育基础的音乐教师。在调查中发现,音乐课程家教学的师资一般都是音乐专业教师,确实他们在专业水平以及业务能力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其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需求。这些教师一般都是按照音乐专业学生教学的模式进行教育,不太熟悉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以至于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进入幼儿教育的职业发展中去。课程的设置偏少。在调查中本研究也咨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课时以及课程数目偏少,仅仅学习到了音乐的基础知识,而一些较深的比如音乐鉴赏、音乐审美、音乐创作方面则缺乏有效的教育,而这也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幼儿教育中缺乏后劲,不能有效地创新。音乐课程专业化。尽管音乐课程教育上需要专业的教师,但在具体的课程上存在专业化倾向。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幼儿教育培养合适的音乐教育人才,在课程的讲授上,一些教师不由自主地就将课程不断的转向专业化,但最终的结果使得学前音乐教育没有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效果不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这种音乐课程专业化的表现也脱离了目前幼儿园教育的实际需求,单纯的声乐练习、演唱,忽略与实际的相结合,也使得在未来很难适应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教材随机化。教材作为一门课程学习的重要体现,需要结合实践并经过慎重的选择。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音乐课程教材的选择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并且这种教材的选择也不适合学前教育学生的要求。同时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上水平差异明显,也需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音乐水平来选择教材。此外,在课程的具体评价上也存在评价标准不严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上存在较大问题,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以及专业教师给予思考和研究。

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实施对策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要遵照“以生为本”的原则,在新时代和新的要求下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不断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逐渐由之前的大班教学转变为小班教学,进一步细化学生的需求,将音乐的不同方向纳入进来。此外,学前教育专业未来主要为幼儿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要满足未来幼儿教育的教学活动需要。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在上述两个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也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存在困难,所以在具体修订上要注意这个问题,使音乐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在有限的课时里,整合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优化音乐教育的结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音乐课程的教学。同时在音乐课程的具体设置上,也要突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应进行音乐的基础知识学习,在音乐的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音乐的技能学习,之后进入自我提升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不断较差学习中实现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升。

2、改善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教师的培训

在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水平都非常高,但往往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这就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学前教育知识的培训,让这些教师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需要,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和现状,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音乐教学。

2)按照实际需要,适时调整音乐教育的课程比重

在目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边缘学科,在课程数目、课时上普遍偏少,但学生的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往往较多,这就需要高校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高音乐课程的比重,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整合音乐课程,凸显学前教育特色

如上文所述,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易受到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使得其音乐教育专业化,但是这种专业化的音乐不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其专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需要整合音乐专业教育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以未来职业的实际需要为衡量标尺,将音乐学科与学前教育有机整合。

4)增加实践,参与幼儿教育实习

学前教育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需要不断的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这也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将实践实习环节有机地融合进课堂教学。高校需要加强与当地幼儿教育间的联系,建立适当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实习,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有效地实践出来,并从中找寻中间存在的问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此外,也需要加强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教材建设,在教材的选择上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学生的实际水平、社会需要统筹进行考虑,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同时也需要引进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学好音乐课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务部门、音乐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师生、社会幼儿教育的具体需求共同决定。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艺术的教育,更是育人的教育,所以我们要重视学前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幼儿音乐教育人才,更好对推动社会的发展。

作者:魏萌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J].学科教育2011,6.

[2]王琳黄晓敏.学前音乐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教育战线.

[3]苏立.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2008,10.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一)强调知识的传输,淡化游戏性。在幼儿教育阶段,知识的传输与引导孩子对世界产生认知,应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完成。游戏是这个阶段儿童教育的主要手段。幼儿通过游戏,认识世界的美好,同时经历身体及心理的成长。这个阶段的整个生活内容,应该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应该是游戏的附属产品。近年来,幼儿园为凸显教育的“先进性”,追求学习成效,往往过早开展学前教育,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学龄前阶段。幼儿园的教材难度设置,甚至高于小学低年级。采取的,也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无疑是不正常的。

(二)学龄前的教育内容难度过大是一个方面,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又与小学阶段相同,追求的是知识的难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数量。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成熟的程度不足,思维方式不适合接受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高难度的运算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发展方式缺乏的是守恒性。对于运算类的学习内容,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才能适应具体复杂的思维操作。幼教阶段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有所差别是十分必要的。部分幼儿园将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作为学习的重点,过度强调成绩,忽略了这个阶段幼儿应该养成的健康心理、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得教育出现断档,高分低能儿的培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如果在学龄前教育阶段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势必为教育留下隐患。

(三)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模式,与小学阶段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但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往往用小学的学习管理制度来要求学龄前儿童,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于幼儿时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十分不利的,有揠苗助长的性质。幼儿园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层次,作息时间也与小学一致,上课、下课,课堂安排也是朗读、拼音、计算等枯燥的内容。每天按规律上课下课,幼儿还要参加特长班等学习。这样的学前教育是让孩子抵触且疲惫的。

(四)幼儿教育阶段,课程安排应该适应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过紧过密的课程节奏,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对孩子的特长培养也不宜开发过早,目前,一些幼儿园为吸引生源,故意制造一些绚丽的噱头,来博取家长的关注,往往大肆宣传特色教育的突出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这也是幼儿园创造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开设的特色班也五花八门:舞蹈、绘画、音乐、英语、演讲、主持、计算、跆拳道等等。幼儿的日程里除了特色班就是特色班,没有游戏的时间,每天疲惫至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办园现象普遍,竞争激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社会需求各有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社会因素影响幼儿阶段教育机构的发展,我国的幼教机构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个人办园大量涌现,满足了不同经济水平的家长的需求。但幼儿园的办园水平、硬件设施就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个人办园,缓解了公立园入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低收入家庭送园的需求。但个人办园的功利性更为明显。往往存在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人员素质低等现象。这样级别的幼儿园往往不能正常开展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职能起到看管的作用。为填补教学内容不足的情况,往往更容易选择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的办园学习内容。也有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由于生源的流失,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许多公立幼儿园、条件好、规模大的幼儿园也在招生及教学内容方面做出调整,只为适应家长的需求。将科学的教学内容设置中夹杂了更多的知识传输性内容。使得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盲目要求,许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焦虑情绪过重,不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水平,生硬地将孩子知识的积累作为衡量孩子成长的指标。 家长的需求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设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重视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家长都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家长的衡量标准往往还是停留在成绩是否提高,单位时间内掌握了哪些知识,会做了哪类题目。要求孩子在几岁的时候,识字水平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另外,家长不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往往将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梦想,从而要求孩子去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家长不切实际的梦想往往使孩子吃力地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在日后的成长中也不会出成绩的一些内容,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

(三)目前,中国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是高考制度,无论是小学阶段的学习还是中学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了冲刺高考。虽然高考不是成才的唯一之路,但绝大多数的家长还在为使孩子能够顺利考上大学而做提前的各种准备。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各个学龄段都追求升学率、高分数是难以避免的。

三、如何纠正小学教育学前化现象

(一)培养学前教育的正确理念,对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进行干预。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不足,现在的学前教育的监督机制不成熟。对于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都不能有完善的监管。

(二)从家长的角度提升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使家长的正确观念影响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首先要有科学的、正确的态度以及长远的眼光,同时调整心态,能够正确对待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不是操之过急。

(三)积极推进小学的教育改革,使得学前教育正常化。小学的入学制度,首先应该是就近入学,另外对于师资力量的调整,不应该在重点学校集中优秀教师,而使得部分一般水平的学校无法聘用优秀教育人才。小学的入学制度,不以成绩划分学校。可以使得学前教育的压力减轻。也可以打消家长的顾虑,放松心态。 

参考文献: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成为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但当前幼儿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过度注重幼儿才艺的培养而忽略了幼儿天性及本性的开发及培养,对此我们必须找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幼儿教育;困境;改进对策

前言:

幼儿时期的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在人的成功之路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幼儿教育,正视幼儿教育面临的困境并对其进行相应改进。

1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的困境

1.1过度注重培养幼儿才艺,忽略基础教育:很多幼儿园有针对孩子的各种特长班:小主持人、手工、绘画、外语、瑜伽、跳舞等等。让幼儿变得多才多艺,人见人爱,这是很多家长的梦想也是很多家长追求的目标。此外,还有许多双语幼儿园,不仅有中国籍的教师,还聘请外籍教师,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更好的学习,给幼儿创造更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从小接触的就是发音标准的外语。这也是很多家长的追求[1]。然而一些幼儿园却忽视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到幼儿的发展。1.2重智轻德现象较为严重:现如今部分幼儿园不注重幼儿品德方面的教育。幼儿在学龄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到二年级的课程,也有部分幼儿园在培养幼儿才艺的同时教授一些基础知识,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德行教育,也就是我们的国学教育、孔孟文化。中国作为有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悠久古国,品德教育一直是我们教育的主旨。“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皆知,并作为幼儿教育的典型教材。一个人一定要有好的品行,而幼儿教育阶段是德行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也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很多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学历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学过传统文化的员工有时会比学历高的员工更受老板青睐。可见,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3“劳”的培养欠缺:孩子是父母的掌心宝,无论是吃穿还是教育,家长都希望把最好的给予子女。现在的幼儿比学生还忙,有的除了要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以外,空闲时间也被安排满满的。他们给幼儿报各种班,学习国学,学习孔孟之道,学习才艺,学习特长,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但他们却忽视了劳动对幼儿的重要性。如果不能从幼儿阶段培养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他们就会很容易养成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进而影响幼儿今后的生活及成长,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2当前幼儿教育的改进对策

2.1体现“特色教育”,注重幼儿基础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及其家长重视幼儿的“特色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特色教育”毕竟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为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应注重幼儿的基础教育,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特色教育”与基础教育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要体现出“特色教育”的“特色”,另一方面也不失基础教育的“基础”,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2.2革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针对当前幼儿园过度注重知识教育和才艺教育而忽视品德教育的情况,我们要革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当今的教育体系很多的知识都是在幼儿园阶段学习的,我们不能为了单一的学习一项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例如:学习国学而忽视基础教育和才艺,学习基础教育忽视国学教育和才艺,学习才艺而忽视基础教育和国学教育。单一的学习一门知识而忽视其他知识会造成幼儿发展的不足。我们要正视当前幼儿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幼儿生活的影响,我们要把幼儿的基础教育,才艺教育,国学教育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长远发展。2.3以幼儿为本,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很多知识、素质都要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以及养成良好品行的黄金阶段。不能因幼儿年纪较小就忽略幼儿“劳”的培养。因此,不仅要注重幼儿德智体美的发展更要注重劳的培养。由于幼儿能力有限,在培养“劳”过程中应做到以幼儿为本,切合实际展开教学[2]。例如:可以在植树节的时候去植树,在植树过程中,幼儿可以接触大自然,并从中学到知识,树木对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要爱护树木。可以养一些花草让他们浇水除草,从中体会到幼儿就如同花草的父母,对其进行辛勤的培育,让幼儿感到父母的爱以及照顾子女的辛苦,存有感恩之心。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既能享受属于他们的童年时光并能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总结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寻找解决方法,幼儿园要以教授幼儿基础知识为主,并以教授幼儿才艺、国学为辅。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这样既教授了幼儿知识,又节省了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玩耍,享受属于他们的童年时光,从而促进幼儿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露.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6(11)

[2]马媛,寻舒珊.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7)

作者:许秋灵 刘万清 单位: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牛村幼儿园

第二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弊端和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当前已经越来越明显,很多幼儿园会提前给学生灌输知识,讲授学习方法,强迫学生接受一些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还存在理解与认知障碍的学习内容。幼师的这种异化以及幼师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引,使得幼教出现很多明显弊端,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充分消除幼教“小学化”的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能够发展自身的天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基本人格,这才是幼教时期应当达成的基本目标。

一、抑制幼儿天性的发展

幼教“小学化”现象会带来各种弊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会抑制幼儿天性的发展。幼儿时期的教育重点并不是开发孩子学习智能,更不是要让孩子掌握多方知识,这还不是这个阶段的教育重点与方向。幼儿时期孩子正处于快速成长以及形成对于这个世界认知的阶段,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存有好奇,会有自己理解与看待世界的方式与眼光。幼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天性,鼓励他们天性的发展与发挥,让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与感受力更强。这样幼儿才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下成长,才能够让幼儿的性格有良好形成。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个时期我们要完全摒弃知识教育,只不过知识教育的侧重点要有所调整,教育的方法方式要适宜,适合这个时期孩子的接受水平与能力。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幼儿对于知识的理解吸收更容易,透过简单知识的教育也能够为幼儿天性的发展带来一定促进。教师要意识到幼儿心理成长的规律,尊重幼儿的天性,引导幼儿尽可能探索知识。比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时,不能强行要求幼儿背诵每个汉字的拼音和字形,要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学习。教师可以把“河”“何”“柯”罗列出来给幼儿看他们的不同之处,幼儿看到同样是“可”字,旁边跟着一个“水”,它就是和水有关的“河”;旁边跟着一个“人”字,它就是人的姓名;旁边跟着一个“木”字,它代表斧头柄。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汉字的教学,不仅幼儿理解识记起来会轻松很多,这种引导模式也更加贴近幼儿的天性与认知水平,还能够潜移默化给幼儿渗透学习方法。由此可见,幼教阶段很多知识内容的渗透必须结合幼儿的天性展开,一定要避免简单地对于知识的灌输,以及要求幼儿死记硬背,这些都只会形成负面效应。

二、产生知识获取时急功近利的心态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另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对于知识获取的急功近利心态。很多教师期望幼儿在短期内习得大量知识,希望给他们进入小学形成好的铺垫,于是,强行将各种知识内容灌输给幼儿,带给他们极大的学习与心理负担。这种现象同样会产生很多弊端,并且要加以避免。很多幼儿家长对于幼教有过高甚至不合理的期待,他们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可以习得大量知识,能够进入小学后有很好的基础。幼师也会产生这种错误观念,会过度重视幼教时期的知识教育,而这种急功急利的心态会直接传导给幼儿,让他们的心态也产生偏差。这个问题同样要得到避免,知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要设定清晰,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是单一知识的灌输,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育成果。幼师要从平时对于幼儿学习状况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对于教学模式及时调整,避免幼儿知识学习时急功近利的状态。比如。教师在引导低龄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知识时,有些幼儿在计数时必须借助自己的手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幼儿比较容易计数的围棋子、玻璃珠,用具象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知识,观察计数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当幼儿能感觉到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能够慢慢习得好的学习方法,这才是这个时期知识教学应当有的方向与侧重点。

三、抑制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幼儿时期孩子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一定要珍视孩子的这种思维天性,要鼓励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之所以说幼教“小学化”会有各种弊端,其中很大的一个根源就是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抑制,尤其是对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遏制,这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幼师一定要更正自身的一些教育观念上的偏差,要鼓励幼儿思维的发挥,在一些特定课程的教学实施中为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施展平台。这不仅会让孩子们更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受到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会更丰富,而这些都会成为幼儿对于一项具体内容产生兴趣的来源。我们时常会看到幼教阶段幼师不正确的引导方式对于幼儿思维产生的抑制。比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画画时,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幅种太阳,他们把太阳种在地上,给太阳浇水、施肥,结果长出很多太阳。如果幼儿教师不能理解幼儿的这种思维,就会觉得幼儿的画技属于胡涂乱抹,幼儿的构图逻辑不通,甚至还会要求幼儿重新绘画。幼儿教师把自己的成人化想法强行塞给学生,使幼儿觉得自己的思想受到否定,还会严重抑制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幼师应当鼓励幼儿的这种思维创新,鼓励大家都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创造力在画图时充分呈现出来。这时幼师会看到孩子们各种奇特有趣的想象,会看到他们思维的活跃。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地方,也是幼教期间要鼓励的东西。

作者:肖月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中心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对于儿童来说,是除了家庭以外第一个接触的集体,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社会认知以及将来的性格形成都有较大影响。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反之,则对孩子的将来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教育的利益化分配以及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儿童过早接受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智力知识,对孩子本身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接受的知识往往无法理解,通常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如果长时间靠这种方法来学习,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件非常有负担的事情,容易造成他们厌学情绪。再者,专家分析,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方式,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会造成孩子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同时,长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必然会挤占儿童玩乐的时间,影响孩子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孩子近视、驼背、无法集中精力等,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

二、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育情况分析

1.现代幼儿教育的思想被小学化所代替

由于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教育的竞争也很激烈,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家长们都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上”的观点,迫于压力,幼师们也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较多知识,使得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其实,在幼儿园,这个年龄的孩子本身就该快乐的玩耍,而不应该被这些知识所烦恼,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这是对他们最起码的尊重。

2.当前幼儿教育所追求的是对知识的讲授

在当前幼儿园课堂内,孩子们已经不是单纯享受课堂的快乐,而是需要掌握一些复杂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是小学才需要教授的。但是为了升学率以及一些指标,幼儿教师往往会要求孩子们掌握。其实这些知识基本上孩子们都不懂,也无法掌握,如果硬性要求孩子们学习,反而会造成他们厌学情绪,影响将来的学习。

3.当前幼儿教育手段的小学化

在如今的幼儿教育课堂中,幼儿老师使用的方法基本上也是小学老师使用的教学手段。通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孩子在下面学习,这种非常强硬的教育方式其实并不适合幼儿教育,反而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这种明显带有小学化的教育手段非常不适合幼儿教育。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课堂,幼教老师应该真正的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性格特点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4.幼儿教育以孩子的成绩来纸作为评价标准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看孩子是否有所进步,通常是看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成绩。而很多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通常会也会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考核幼儿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准。因此,幼儿教师为了自身利益,就会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在课堂上猛灌幼儿知识的现象,而忽略了幼儿的接受能力。这种现象的形成是一环扣一环的,最终会对幼儿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的幼儿甚至因为厌烦学习而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非常严重的,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我们就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幼儿教育思想观念,并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要多多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个健康、快乐、身心健康的孩子。当然,这不仅仅是要学校的事情,而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作为家长,在学校改变自身做法的同时,家长也要摒弃之前错误的教育观念,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他们的爱好,培养他们乐观的性格,鼓励他们全面发展,发挥家长的作用。

2.幼师思想要去小学化

当前幼师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去小学化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要加大幼师的培训力度,还要组织幼师到先进的幼儿园进行学习交流,这样才能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共享,使更多的幼儿接受先进的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角,只要从根本上改变其思想,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游戏或者其他方法增进课堂活跃性,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进程。

3.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幼儿教育课程系统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作为学校,首先要完善教师的聘用标准,并及时安排教师进修及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正确社会价值观等内容的培训,使教师明白真正的责任。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课程改革,才能真正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幼儿生活,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

4.加强幼儿教育系统的规范程度,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

特色幼儿教育范文8

关键词:幼儿教育;核心素养;民间舞文化

一、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现状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区域特色具有针对地调整专业课程,从而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坚持服务的宗旨,就业的指导,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域特色专业化人才。1986年,中共赣州技师学院创办成立,即江西省首批设立的三所技师学院之一,又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招生即是在初中毕业后的进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办学思路是行政服务教学,教学服务学生,办学服务产业;学历是中专;招收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学制是三年;办学宗旨是办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分析,江西赣州技师学院所招生源百分之九十以上来源于赣州十八的县市区,所招收的学生年龄多为15至18岁之间。而幼儿教育专业即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育、幼儿园管理人才、提高幼儿教师“核心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中,舞蹈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即专业课程。如今教育改革仍在“自上而下”进行中,有不少地区的幼儿教育已经开展本土化教育,而培养幼师的我们,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即能教授专业舞蹈知识,又能传承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有用人才。因此,构建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区域性”“传承性”探究是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想

幼儿教育的舞蹈教师无论从师资、教学环境,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目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且中技幼儿教育的学生特殊性、培养目标的局限性不同于专业舞蹈教学,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导致至今幼儿教育专业无统一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了弥补中技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不足,从而提升地方幼儿教育专业对区域性民间舞的传承发展,继而从新建设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形成以区域民间舞理论课程为根本、幼儿舞蹈专业的舞蹈课教学为支撑、舞台展现为平台的赣南区域民间舞的中等教育新方式。首先,申请并汇报教学主管领导批准,随后组织并带领师生团队,深入区域民间舞比较的活跃地区,走访具有部级、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家中,向传承人学习,并开展田野调查与教学素材的提炼,向本地从艺或从事民间舞表演、创作、研究的老前辈们请教,向游走乡、镇、村的演艺剧团、院团的演员们请教。在请教完成后,进行资料的整合。其次,将整合好的资料备份保存,并通过收集来的赣南区域民间舞的相关材料,进行分类归纳,再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等现代设备保存完好的资料,进行比对或核实,超出具体事例论证并记录下来,再通过向传承人、演艺人等等老前辈们讨教并证实。最后,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从简单的元素训练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复杂的组合进行逐一教学,完成初步的元素学习后,再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再次创作,使区域性民间舞的精髓继续传承,创作出的新的教学素材录制保留下来,再次向前辈们请教,发现不足,再不断的打磨中,将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赣南中技幼儿教学专业的舞蹈课程中,通过幼儿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的规范学习后,传承至我国的新一代幼儿教育的学生们,实现赣南区域民间舞的弘扬,展现赣南地区本土化教学的优势,打造出具有赣南区域民间舞特色的幼儿教育专业的品牌文化。

三、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幼儿教育成为最新的教育关注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愈来愈注重以“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教育为目标。然而,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面向幼儿教育的工作,在学好赣州区域民间舞的基础上,将区域性民间舞渗透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培养模式,即是对赣南区域民间舞的传承保护,又培养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增强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激发幼儿对区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据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公布,其明确了我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这对于高等、中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变革指明方向。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核心,即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健康生活等六大素养。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特点是直接对接幼儿教育的岗位,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的融入新一代课程改革是培养具有区域性文化人才的必选之路。树立爱国情怀,重视乡土文化,将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与将来的就业需求相结合,弘扬区域传统民间文化,培养区域人们的自信。如今,幼儿教育专业发展迅猛,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上涨,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为区域民间舞文化的传承增添新的色彩。在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中融合区域民间舞蹈,将提升幼儿师生的“核心素养”。

(二)传承赣南区域民间舞蹈文化

赣南区域民间舞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的传承离不开幼儿教育。正如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之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通过幼儿教育能使学生耳濡目染的传承中国区域民间舞蹈优秀文化,这不仅是锻造学生的文化底蕴,还是养成良好的人文修养的手段。教育是“成人之学”传授给“接受之学”。其中“成人之学”即是幼儿教师,“接受之学”即是幼儿学生。而“成人之学”中的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还是人文底蕴、人文素养、审美情操等等内心灵魂的成长,这就是“成人之学”。通过幼儿教师的特殊教学来进行传承赣南区域民间舞文化,这是地方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任务和职责。

四、结语

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投入越来越大,正在发展中的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面临重大选择,而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迫在眉。基于此,幼儿教育专业的师生们应以大力挖掘并整合区域民间舞教材,传承区域的民间舞蹈文化,保持区域地方民间舞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师生对区域民间舞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能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师生的“核心素养”,对赣南区域民间舞的传承保护,又是培养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增强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激发幼儿对区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赖雅琴.幼师职业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传承客家文化的一些思考———以杯花舞为例[J].大众文艺,2018,(23):218.

[2]陈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传承本土非遗舞蹈的思考──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J].戏剧之家,2017,(24):164+166.

[3]邹纯.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基本功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