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相关范例

经济相关

经济相关范文1

近些年以来,理论界争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声音越来越大。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而经济法又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二者构成了一种互补的法律体系,这种理论更易被学者们接受。将两者所处的体系地位与关系整理清楚,有利于完善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在此对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民法相关研究、民法与经济法的差异性、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点、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

经济法;民法;独立部门;联系

一、民法相关研究

(一)民法概述

民法起源于古罗马产物,后来渐渐出现在商品交换中。民法功能类型各不相同,很大一部分与民法典对国家与社会的想象迥异,其价值体系与民法典亦多有抵牾。我国未来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构建必须考虑到以下问题:民法典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极高的法治期望。事实上,民法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总称,重点是对财产关系的调整。我国没有民法典,从而也没有补充型特别民法。在消费者保护领域没有关于消费者特权的一般性规定,我国民法发展道路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则是西方经历的是解除管制—管制—再管制的过程,我国还未完成这一过程。当前,我国部分企业中存在公法与私法杂糅现象。要解决这一现状,必须将其归类,民法归民法、行政法归行政法。为实现技术中立,我国可以通过强化用益物权、淡化所有权来对债权内容进行切割与组合。按财产法逻辑建构的家庭法是实现民法典技术中立的最大挑战,家庭法是文化的坚固堡垒,也是改变道德观念与社会文化的主要利器。现代民法对传统民法基本原则的限制正是体现了民法的个体利益本位之本质。民法还是以维护个体利益为中心任务的,只不过为了兼顾其他个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做出某些限制而已。

(二)民法的构建

我国民法体系的构建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我国学者提出了未来民法典体系设计的方案,然而,民法典的建立对于我国来说是必要的,总则的设立大大增强了民法典体系的逻辑性与合理性,采用“提取公因式”来确立。总则的规定具有抽象性,便于法官做出相关解释。总则中的行为、主体、客体与物权制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法律关系,这种构架充分体现了潘德克顿体系的合理性与严谨性。根据概念法学的体系思想,将法律客体的构成要件分成若干要素,形成不同的概念,构成体系。而作为民法总则中的一般规定,民事法律制度在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总则规定了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后再来规定民事责任,将侵权行为独立成编。我国民法典所确定的权利体系包括亲属权、人格权、继承权、债权、物权等。在分则体系中,人格权的独立成编问题是当前最具争议的话题,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是丰富民法典体系的需要。在对民法典进行创建时,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要继承合理的传统,也要结合现实情况。此外,要加强对人格权的重视,人格权在民法权利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民法中忽视了对人格权的重视,没有将人格权作为一项独立制度。民法体系中是以权利性质的不同来对各编标准进行区分。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我国民法学者主张将侵权行为法单独成编,再对民事责任集中规定,将权利与责任充分结合起来。我国民事立法已经将人格权与其他制度并列,为其独立成编提供了足够的立法根据,是民法学者认可的体系。当前我国以法律关系理论构建的民法典分则体系的思路还未受到破坏,因此我们在分则体系中例举了各项民事权利后再将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严格规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民事责任体系。

(三)民法的分类

补充型特别民法:是否将知识产权纳入民法典是当前补充型特别民法应该重点考虑的,这种模式立法技术相对简单,却很难体现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补充型特别民法与民法典关系的构建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是必须区分民事实体规则,以普通人生活出发对商事规范与民事规范进行区分。政策型特别民法:政策型民法已经被社会奉为民事自然法,可纳入民法典中。特别民法采用无过错原则,以受害人为视角,构成归责任体系。由于我国法律对于消费者特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消费者难以对民法典形成冲击。此外,我国民法对于雇佣合同没有相关规定,在拟定未来民法典时可以将其考虑进去。

二、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差异性

(一)民法与经济法起源的差异性

我们都知道,在出现了商品经济后民法才得以出现,对于那些从事交易的人们来说,他们在进行交易时,需要一个规则来遵守,以此来对交易的秩序进行维护,从而保证商品能顺利流通,从此之后便出现了商品的交换习惯,最终发展为法律,这就是民法的起源。民法的主要内容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对利益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民法需要适应我国商品交换所具备的准则才能实施,必须为人民大众提供一定的交易权利,即人格独立性。这里所说的人格独立性主要指的是以个人独立的思想进行交易,并且具有独立订立契约的自由,而经济法是由商品出现后,经济带动起来的一项法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着世界市场,这时,个人垄断主义的现象便出现了,它与生产社会化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在解决这个矛盾时,无论采用任何强制性手段都无济于事,因此便出现了经济法。经济法是社会关系与社会化生产矛盾运动下的产物,同时也是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产物。这两者有起不同的起源。

(二)民法与经济法调整方式的差异性

民法属于私法的一类,民法的核心标准主要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关系,在对其进行调整时,其方式主要采取的原则是意志自治原则,这里所说的原则一般是指由当事人自己的意志对其义务与权利进行设定,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没有干涉的权力。而经济法却不同于民法,它属于公私兼顾的法律,在行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市场进行强调,还要对国家进行强调。所以,经济法的调整方式中还包含了一定的强制性因素。

(三)本质功能的差异性

不一样的保护利益会导致法律本质功能产生一定的差异。就民法本身来说,它的保护利益是为了维护商品的交换权利,在展开商品的交换时,民法所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且要求买卖双方用意志来对商品交换中的义务与权利加以设定,因此,民法也是一种属于人民大众的法律。而经济法则是以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的保护点,经济法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帮助民法把不能解决的经济问题解决掉。

三、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分界点

民法与经济法存在的价值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活动中的秩序、自由、正义等,但是不同的部门法也会因为它们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而形成不一样的正义观。从根本上看民法的法律与形式正义,这二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它要求对人给予公平的对待。在民法中,民法的形式正义一般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民法主要以法律规范本身的逻辑体系形式作为追求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同等对待所有情况相似的人,契约则是民事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正义要以引发社会实质出现不公正的现象,当出现这类现象时,会促使相关法律以及法律的新正义观相继而出,而经济法就属于这相关法律中的其中一种,实质正义也就是实现法的价值。

四、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

民法与经济法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法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重叠关系,就经济范围来说,二者间的经济关系在调整范围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因为调整对象的财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相同,民法与经济法都是在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下,维护市场该有的经济秩序,以此对公民权力加以保障的一种方式。民法在法律中属于调整民事类型的法律,民法一般所体现的关系是法人与自然人的关系,把人类个体的重要位置突显出来,对自然人的自由与权力进行保护,一般以当事人的权力义务以及意志作为准则。如果自然人在出现一些违法行为后,其处置方式会以民事制裁进行。经济法在一定条件下会以国家对其进行管理,将国民经济中出现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加以约束。经济法的主要准则是社会原则,以社会的共同利益为主要责任,将强制性的规范为主,其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利益,当有违法行为出现时,经济法就可运用刑事以及行政责任对犯罪的自然人进行制裁,这种制裁方式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所以,经济法是合并市场与国家共同行为的法律,经济法与民法相辅相成。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失灵是自始至终的、普遍的、全方位的,因为市场机制容易失灵,所以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抑制市场的失灵,必须将矛盾协调好,这里所说的协调就是在保护个体营利活动的同时,还要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到位,只有将当前的社会分配放在第一位,才可以将经济推动起来,从而保障基本社会与人权的稳定,这就是民法与经济法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经济同时还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民法与经济法相互照应。

作者:周晓武 单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评价(2010—2011)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3(6):1276-1309.

经济相关范文2

在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十分重视经济发展。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因为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往往就会使得自身在环境保护上的意识有所忽略。当将环境保护,低碳行动提上日程的时候,就会很明显地发现,我们的经济发展发展会有所局限。此时,低碳发展将成为一种主流的经济发展。为此,逐渐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故此,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发展低碳经济,这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更是加速经济转型发展之必须。低能耗、低碳强度”模式是最理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不是很乐观。一方面是技术手段仍以中低端为主,低碳上的能源替代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另一方面是融资机制匮乏。资金的有限度限制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及相应的科技创新。产业之间也存在很多问题,产业竞争的无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技术产业的应用推广力不够等等因素,都限制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低碳经济处于初级的入门阶段,国家和企业开始接受低碳的理论,并且打算应用于实践中,只是在实施的问题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实行过程受阻。而这些问题不是短期就能够解决的,所以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就是不断摸索、试着从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手段以及资金制度等方面开始变革,为低碳经济模式的真正实行做铺垫,低碳经济发展在此条件下将有顺利发展的可能性。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决定了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不适应性。现有能源结构所带来的资源能源问题与低碳经济不符合的现象等都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和企业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手段,才能推进我国的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全局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消费观念转变等,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

同时制定战略规划,开拓低碳经济发展新格局。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平台。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转变消费观念,推广低碳生活。开发低碳技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完善我国低碳发展体系。

三、结语

经济相关范文3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国内外的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做过大量实证研究。KingandLevine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不同变量间的关系并不相同。韩延春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认为它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但是金融发展能发挥的作用却极为有限[1]。Luintel和Khan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2]。姚耀军利用1978至2002年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发现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然[3]。同时,Gurley和Shaw认为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1天津市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现状概述

1.1天津市经济增长现状

天津市作为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一直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位于全国前列。并且,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4年12月12日起正式获得国家批准设立,这意味着滨海新区的经济崛起将对整个环渤海区域的发展具有带动辐射作用。天津市2017年生产总值达到了18549.19亿元,比上年增长3.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增长8.7%。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80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从总体上看,天津市近几年的总产值呈缓慢增长。

1.2天津市金融发展现状

天津市是公认的近代北方金融中心,一直肩负着金融发展的重任。近些年,天津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外汇改革创新体系,成为金融业体系完善、全面发展的城市之一。天津市的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资产规模呈现双增长态势,金融机构的集中度也不断增大,集聚效应得以凸显。数据显示,2017年,天津金融业增加值1951.75亿元,增长12.47%;天津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增加到10.52%,比十几年前增加超过6%。天津市的金融业发展至今,在融资租赁等领域领先全国,总部型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占全国比重超过25%,金融机构数量已达4912个,并且参与者数量众多。在天津滨海自贸试验区的推动作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天津市的金融业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不少突破。

2指标的选取确立

(1)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由于人均实际GDP是反映中国实际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相对有效的工具,因此本文选择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和离群值后的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g)作为衡量天津市经济增长状况的指标。(2)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选择四个不同的指标来综合衡量金融的发展状况。采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金融发展规模,其中FIR=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GDP;采用金融中介效率FIE来衡量天津市金融机构将存款资金转化为贷款资金的转化效率,其中FIE=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采用金融支持程度DFS来衡量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其中DFS=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采用金融储蓄结构FSS来衡量金融机构吸引居民储蓄的能力,其中FSS=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3实证分析

研究中主要利用EViews8对天津市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首先采用ADF检验验证各序列的平稳性,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分析经济增长要素与金融发展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1)ADF检验。因为在对时间序列做回归时,如果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那么可能会造成一个随机游走变量对另一个随机游走变量的伪回归。所以本文的研究为了规避这种情况造成的实验误差,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结果可以发现,天津市各变量的各原始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变量g、FIR、DFS、FSS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而FIE是二阶单整序列,不满足同阶单整的要求,所以(2)协整检验。由于非平稳序列在研究中很可能发生伪回归现象,所以需要利用协整检来验验证它们的回归方程所展现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伪回归现象,即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协整检验就可以看做是对非平稳序列的因果关系检验[4]。根据表2的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置信水平上,天津市各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得协整检验方程式。上式表明,从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天津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与金融相关率FIR、金融储蓄结构FSS和金融支持程度DFS成正比例关系。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看,天津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与金融储蓄结构之间的相关程度FSS最高,与金融相关率和金融支持程度DFS之间的相关性较小。总体来说,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和各个指标的相关程度不同。(3)格兰杰因果检验。克莱夫•格兰杰(CliveW.J.Granger)创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用于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由于本文的各变量间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变量g和变量FIR、DFS、FSS之间具有协整关系,所以可以进行格兰杰检验。在10%的置信水平下,FSS和DFS是g的格兰杰原因,但FIR不是g的格兰杰原因,且g不是FSS、DFS、FIR的格兰杰原因。上述结果证明:天津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金融的发展必将推动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4结论及建议

经济相关范文4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县域经济大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均比较突出,表现在农业大县往往是县域经济弱县、省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等问题。可以说,湖南农业是全国农业经济的一个缩影,比较具有代表意义,基于对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互为支撑的认识,本文希望通过对湖南省县域农业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构性矛盾产生的根源,并探索一条立足县域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为我国与我省解决“三农”问题,改善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供一些参考。   一、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鉴于农业生产主要在县域完成,县域现代农业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因此引入“县域现代农业”的提法,以利于下文具体考察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关联性。县域现代农业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不包括市辖区)的地域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根本上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县域农工商、城乡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发展形态。   (一)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建设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对我国县域现代农业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只有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才能清楚地把握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目前,国内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进程测度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模型法。该方法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因而,以计算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来测度农业现代化进程。这种方法以资金(X)、劳力(L)、科技(S)等为参数,经过微分、线性变形、时间序列分析及多元回归,建立公式来分析资金、劳力、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从而测度地域农业现代化水平。(2)参数比较法。比如从比较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评价农村的变迁,采用统计学中的相对数、平均数来解决多变量指数问题,并针对地域实情,参考历史数据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实例,给出具体的测度结论。(3)多指标综合测度法。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介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指标体系法,把描述对象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集,经数学处理后,从整体上确认研究对象的进程动态。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的优点是:测试过程比较规范,结果较为直观;有固定的计算格式,使用方便,经济意义明确;体现了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主要采用该方法,通过对所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各指标的相对得分值,赋之以一定的权重,最终综合、直观、量化地评价出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县域现代农业评价指标设计   根据现代农业的特征,本文根据现有的政府统计部门所能提供的统计指标,设置了一组测度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1],指标层共由四大类11个要素组成,包括X1~X11个指标:(1)县域现代农业总量发展指标。主要从农业生产总值、农村有效劳动力数量及城镇化水平三个方面考察,具体指标包括:X1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X2为农村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人数的比重(%);X3为城镇化率(%)。(2)县域现代农业人均发展指标。相比总量指标,人均指标更能反映生产率水平,三个人均指标是:X4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X5为土地产出率(万元/千公顷);X6表示恩格尔系数(人均食品支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其中,X5=农业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3)县域现代农业技术水平指标。包括劳动力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主要反映在:X7是各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人);X8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X9为机耕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4)县域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指标。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前提,对县域现代农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搜集数据的局限性,选取两个指标:X10代表农村小水电数(个);X11代表农村用电量(万千瓦小时)。   (三)湖南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评价   根据上面所建立的县域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湖南省88个县(市)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作为对象,资料来源于湖南省2007年统计年鉴。首先使用MicrosoftExcel中的数据运算功能,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11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总数为1),通过加权综合处理可得出湖南省88个县(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满分为100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11个指标的关系中,除与X2和X6两个指标负相关之外,与其他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Y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值,a1~a11(0≤ai≤1)分别代表各对应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i为正整数。从表1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湖南县域现代农业整体水平不高,在满分定为100分的评价体系中,各县域得分普遍偏低,得分最高的长沙县也仅有62.64分,得分过60的县市仅有三个(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第二,各县(市)发展极不平衡,得分最高的长沙县(62.64分)与最低的凤凰县(1.37)之间差距悬殊;第三,农业大县不一定是现代农业强县,古丈县2006年农业产值9654万元,在湖南88个县(市)中最高,但该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仅2.58分,排名倒数第三。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上的县市,即基本具备了现代农业的雏形,表1的数据显示,全省仅有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三个县达到这一标准。这说明湖南省的农业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缺乏中间接续,县级层次成为断层,因此,如何将农业大省转变为现代农业强省、经济强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关键。     二、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相关性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一)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相关性的规范分析   1.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农业是湖南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2005年全省88个县(市)农业总产值达1767.95亿元,占全省县域GDP的46%,农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较大,居主导地位。在传统农业条件下,农业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农业成为县域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逐步引入,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建设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县域经济的状况又是农业农村生产发展的集中反映,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才能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物质保障。#p#分页标题#e#   2.现代农业以县域新型工业化为前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条件,包括物质装备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农业经营发展理念的进步,以及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都必须以相关工业的发展发达为前提,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可有效拉动县域农用工业改造升级,促进对农业的反哺,增强农业物质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强县支柱,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工业。无工不富,对大多数县域而言(以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的县域除外),发展工业是改造县域经济结构层次低的需要,是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范围,让更多的农民转出就业的需要,是繁荣县域经济,富县富民的需要。从长远看,县域没有强大的工业,就难有基础牢固的农业,也难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3.县域经济可将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产业,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又以新型工业化为根本出路,因此,统筹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结合点在县域。具体表现在现代农业丰富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包括原料、劳动力等在内的生产要素,促进工业部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在此后相当长时期内继续担当城市工业化的“血库”,农业生产则多停留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利润率低。现代农业的发展成功拓宽了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拓展了农业产业领域,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针的指导下,目前很多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足、规模大、效益好,已经成为所在县域的支柱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也成为部分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建设对现代物质装备的需求,又促进了县域新型农用工业的发展。农用工业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的重要依托,是与现代农业联系最紧密的工业部门。县域新型农用工业是县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包括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等在内的新型农业投入品,既保证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又拉动了县域工业增长和结构升级。   (二)湖南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1.研究数据选择。用表1中评价得分值衡量湖南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选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来考察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2]。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采用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可比性、客观可行性的基本数据(总量、平均、速度等三类)进行评价的,以总人口、GDP、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9个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通过规范化加权计量的方法,以100分为满分,得出近年湖南省88个县(市)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值(见表2),表2可以基本反映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2.湖南县域经济与现代农业的Pearson相关。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统一选取2006年“湖南省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值”(表1)与“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值”(表2)两组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直观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作出相关性散点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与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散点相对比较集中,说明相关性较强。经过进一步数据处理,得到Pearson相关系数输出结果如表3。   三、结果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原意在于说明县域经济强弱对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具有重大影响,理想的方法应该是回归分析,但根据目前已有的相关经济理论,无法证明县域经济竞争力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函数关系,因此,我们放弃利用回归方法单向考察县域经济强弱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解释力,转而选择统计意义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表3的统计结果解释如下:Pearson相关系数为r=0.771,应拒绝总体中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零的假设,一般r≥0.8则两个变量为高度正相关,本研究得出的相关系数非常接近这一标准,故可以认为,县域经济竞争力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较强的且为正的相关性。   具体地,从两类评价得分结果的横向比较来看,进入2006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10强的县市,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基本上都排在前20位,如长沙县(1)、浏阳市(5)、望城县(12)、宁乡县(3)、冷水江市(18)、醴陵市(8)、攸县(9),其中括号内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值排名,初具现代农业雏形长沙县、宁乡县、湘潭县三县,均是经济强县。可见,县域经济强县一般是现代农业强县。

经济相关范文5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前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发展之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走“稳定、长期、高质量”路线,通过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推动农村各领域的进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业生产力、强化农村环境建设、促进农村教育与保障体系发展,为农村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在实际过程中,建议要把握好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体系框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经济管理模式、宣传科普、科学技术、人员队伍等多个角度入手,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农业经济发展及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情况

根据2021年8月2日央视网报道,自开年以来,我国粮食基础持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各项产业产能逐渐得恢复,农村农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形势,为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有关数据分析,2021年的早稻收获基本结束,增产目标已经达成;双季晚稻栽插临近结束,秋粮的播种面积预计会超过12.9亿亩,其中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较多,相较于去年的种植面积而言有明显增长,粮食总体长势好于去年。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创立50个部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有效推动了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地区严格落实“菜篮子”计划,由各省市政府负责,保证“菜篮子”产品的稳定供应。今年生猪生产已经逐渐恢复,在6月末已经达到母猪存栏4564万头,这相当于以往每年的102%;4.39亿头,已经恢复到以往每年的99.4%。另外,今年的农业投资规模扩大,其中第一产业的固定投资已经达到了6564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比增长21.3%;高于第二产业5%,高于第三产业10.6%。可以看出,截至目前,2021年的农村经济环境逐步恢复,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就需要进一步加以管理,以此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与保障。基于此种背景,我国各地区纷纷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对农业经济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进行组织计划与协调,激发有关人员积极性,以此更好的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根据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初步管理成果如下:

1.各项管理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助力。自新农村建设意见提出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总量明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需要提升。基于此种背景,我国出台的《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内容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指示,形成契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提出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行为提供明确导向,也能够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活动,有效降低经济活动风险,保证活动的稳步推进与目标达成。但是现如今,由于时间原因,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2.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构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管理逐渐融合,且初步取得成效,比如:政府提出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不断出台公平公正的扶持政策,为农民群众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提供保障;“土地”文件的提出推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另外,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实施之后,农户与农业合作社、农村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整合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形成多主体的经济环境。3.信息技术初步运用其中。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信息技术逐渐与各产业相融合。现如今,在浙江、江苏等地区,已经逐步形成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系统。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系统管理仅限于小规模农户,大型企业或者合作社没有完全融入信息化系统中,这在一定程计中国乡镇企业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信息的流通与交互,如何指导小农户使用信息技术、将大型农业企业与合作社覆盖其中,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二、农业经济管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性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发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开展科学的经济管理行为,能够辅助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规范、保障与促进作用。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具体可以体现如下:

第一,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依托目前的管理工作问题,提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制度体系,这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对各项农村经济活动、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规范、制度保障。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实况分析,由于不同地域的区域资源不同,人力资源、地质条件与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运用经济管理手段,提出引导性政策、规范制度与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进行。

第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于排除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良因素。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尽管我国政府不断提出针对农村经济资源差异的扶持性政策与引导资源流动政策,但是各地区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农村中的偏远区域、山区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科学管理。因此,在农业生产环节,需利用多种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适当排除生产环节的不良因素,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稳定推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对部分区域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主体形式仍是家庭联产承包的稀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农田的保护与适度开发,会影响农田环境,造成地区农业生产实力受损的情况,严重影响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能力。在引入农业经济管理之后,能够对现行生产方式、管理方法做出调整,整合现有农业资源,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优化配置地区农村生产资料、农业发展资源,辅助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率、夯实发展质量。

三、如何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性

(一)构建系统服务体系,奠定农村经济管理基础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构建系统性、完善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为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实际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品质与质量,贯彻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振兴乡村”、“美丽新农村”、“精准扶贫”等多项政策,加强对农村地区贫困人员的管理与帮扶,设计具有较强系统性、针对性的扶贫活动,比如:在农村区域构建贫困人员卡,优先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贫困人员的劳动能力,之后将其安排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鼓励其参与地区农户与合作社的合作活动,为农村人员提供优质的支援服务。另外,要加强对各种农业信息的拓展与管理,构建以农村为核心区域的卫生服务体系、农业局经济活动服务体系,扩大体系覆盖面积,引导优质社会资源的流入,吸引高质量劳动力,以此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全面监控与管理农民参与的各项农业经济活动,提升农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二)加强管理体系规划,以明确制度提供经济发展保障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加强规划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出各项具有较强指导性的制度、规范要求,有序落实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践行经济管理要求,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建议工作人员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把握现代社会农业发展方向与趋势,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先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农村农业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比如:针对农村经营主体的管理计划、针对各项生产活动的管理计划、农业成果转化技术、农产品销售与品牌建设计划、地区特色农业及其生产基地的建设计划等。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设计具有较强综合价值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农业经济管理落实到环境保护、地区发展资源的适度开发、整体工作体系建设中,促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组织融入目前的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进一步实现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提出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提升农民群众的意识水平与内在素养。工作人员考虑地区农业活动情况,制定农业技术引入与践行制度、农产品生产品质与产量的增效制度、农村农作物引入规范制度、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发展制度、农业科学知识与先进理念的传播制度等。通过制定不同的制度逐渐形成完善制度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依据。

(三)引入多元化农村组织形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积极引入多元化农村组织形式,丰富农村经济环境中的主体类型,从而满足不同情况的农村人员参与需求,加强对农村区域资源的集中与整合,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加强农促组织形式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质就是对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不同的农村经济主体进行优化、配置与管理,通过加强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促使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市场中稳住脚跟,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比,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通过这样的管理方法,提升农村经济主体的经营效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性。此外,多元化农村组织形式体系的形成,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收渠道与就业机会,丰富农村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经济管理模式革新,保障农民切身权利利益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不断革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通过模式的更新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以此更好的保障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与切身利益。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之下,建议地区有关部门主动革新管理模式,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地区土地产权制度、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保留原本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同时拓展农民权利范围,赋予其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权,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合理流转,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准备。这一管理模式的革新大大提升了现代社会中的农民权利,赋予其更多的经营权能,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驱动力。

(五)引入先进科技与技术,提高农村经济产业实力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灵活运用先进技术,以技术支持各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丰富农村经济活动过程,提高生产力与产品流通能力,从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实力。建议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信息系统,加强各地区农村信息的流通与交互,为农业经济活动提供信息支持。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生产加工过程,提升生产加工智能化、有效性。此外,建议引入农业新技术与理念,加强对高产栽培、密植技术、生态理念的运用,让农村主体更多的掌握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加。

(六)加强科学管理知识宣传,兼顾农民素质与管理人员水平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加强科学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兼顾农民素养与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为开展农业管理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一方面,建议地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现代化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培训,制定中长期管理方案、农民教育计划,面向基层农民提供个人提升与技能培训服务。通过这项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的基本素养与认知水平,促使其能够理解先进的农业理念与生产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引入农业有关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人士,对这些人员进行周期性培训与教育,促使其掌握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理念,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结语

经济相关范文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事业单位为紧跟时代的潮流,对各项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改革中变化最大的是面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我国事业单位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理。就在这内外交困的局势下,其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也随之凸显出来。就其问题可分为两方面,其一,单位管理体系不完善;其二,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本文,笔者对其进行了剖析,从而探究问题的关键环节,并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新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之很多问题也逐渐凸显,我国事业单位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分析,以期对经济管理的发展有所帮助,进而推进社会快速发展。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和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事业单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改革并对管理方法进行调整,使其发展更合乎社会需要。就现阶段的事业单位的工作状态看,其管理人员还没有认到改革的重要性,依然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忽略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管理模式也应注入新的血液。其不足之处有很多方面,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没有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项事业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唯独事业单位的发展节节倒退。究其原因,在于管理体系没有跟紧时代的步伐,还滞留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中,影响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其二,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根据经验作出决策,从而使决策担负着一定的风险,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经济风险。进而使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所谓的事业单位是指人们所说的“铁饭碗”,事业单位的所有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致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继而使工作效率低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入,事业单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就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参与到改革的大潮中,而其改革的重心则是经济管理。只有把经济管理体系做好,事业单位才能在发展中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周转,资金结构,资金使用率等问题。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在改革大潮中在做到在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其风险。

(三)事业单位与时俱进的经济管理人才较为欠缺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各个部门的分工不明确,致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低下。例如,在经济管理人才引进工作中,由于人事部和其他部门的分工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合作将专业人才引进单位,由于经济管理人才的缺乏,其管理任务就有其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对其管理仅仅局限于财政的管理,因此,其发展受到制约,其管理效果不理想。其次,在高层管理层中,没有专门经济管理层领导,在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中,其出身一是行政,二是技术,而夹在技术和行政中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平时单位又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所以,致使经济管理的发展大大受到限制。

二、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改革

对事业单位进行彻底改革是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对其改革内容包括两方面。其一,人事部负责人才引进工作,要想引进人才,必须加强人事部部门的完善工作,只有加大人事部部门的改革力度,人才引进才能得到保障,进而使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其二,为了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建立经济监管机构十分必要。经济监管机构的建立是以整个事业单位为基础,再结合各个部门的工作需求进而建立的,它的完善与否对整个事业单位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经济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在公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要想改革,就要担负风险。怎样才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又将风险最大化的降低。这就要求单位通过对社会经济的洞察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要想改革,资金是第一大问题,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贷款的形式解决。但是,在贷款的同时,要对其单位整体结构进行充分把握,再在其基础上确定贷款的金额及期限。另外,为了防止风险的发生,单位可以建立相应的体系,以确保资金有计划的应用在改革的各个方面。另外,单位可以根据整体规划对资金的应用有合理的安排,并设立相应的标准。资金一旦有大的变动,就可根据其变动找出原因所在。再者建立辅助部门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事业单位预防风险能力将大大提升,近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适应力。

(三)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在竞争激烈现代社会,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是科技竞争,科技的强弱将影响整个单位工作效率和发展前景的好坏。所以。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同时,引进高科技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单位也要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培养,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另外,单位的管理人员要时刻要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使单位的经济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使其不脱离社会发展的轨道。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管理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必须在改革的大潮中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对其进行采取补救措施,使事业单位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

作者:李慧 张强 赵蔚 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财务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白美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2(12).

[2]门红伟.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

经济相关范文7

李稻葵等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变化呈现U型规律。而Xie的研究则表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劳动份额随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近年来也显现出下降的变动趋势。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占GDP的比重为39.74%,较之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了10余个百分点。从对劳动报酬份额长期稳定性的预言到20世纪后半期世界范围内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特征,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占比的下降趋势,劳动报酬份额到底具有怎样的变动规律?它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联?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将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运用1978~2008年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和宏观经济要素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基础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劳动报酬份额的研究大体上是从三个维度展开的:一是劳动报酬份额的估计和测算;二是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描述和判断;三是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诱因分析。在劳动报酬份额的估计和测算方面,讨论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对待自营收入的问题上。Gollin指出,自营收入是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混合体,以往的研究通常忽略其中的劳动收入部分,这大大低估了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针对这一难题,Gollin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种修正的方法,并对不同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显示,调整之后的结果比调整之前具有更加稳定的特征。对于劳动份额波动趋势的研究和对其波动诱因的探讨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Young指出,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美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在1959~2000年呈现出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3]AnastasiaGuscina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OECD成员国家的劳动报酬份额具有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资本扩张型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基于对以往30年欧洲国家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分析,Arpaia等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给出了解释,即宏观上是由于具有不同劳动占比的部门构成发生了变动,而微观上是由于资本扩张性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的假设。BrunoDecreuse和PaulMaarek则考察了FDI对发展中国家劳动份额的影响。此外,SamuelBentolila等人的研究认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与资本-产出比相关。NicolaGiammarioli等人主张从制度的角度对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进行解释,比如就业保护政策和工会的力量等。国内的学者对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研究在近年来掀起了热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显现出了下降趋势。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度量和测算。白重恩和钱震杰发现,2003年和2004年间统计核算方法上的变化高估了劳动收入份额在2004年的降幅,并根据2003年的统计口径对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张车伟等根据Gollin的方法把自雇者收入区分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进而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进行了重新测度。肖文和周明海比较分析了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计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在1992~2007年的变动趋势,并对2004年以后的劳动份额数据进行了修正。二是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原因的探讨,内容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外资进入、二元经济结构下无限劳动力供给、劳动力转移、贸易模式转变、全球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等。对于劳动报酬份额波动的诱因,现有文献已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视角并给出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然而,作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劳动报酬份额的波动必然与表示国民收入变动的宏观要素联系在一起。在宏观经济的波动中考察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并讨论两者的动态关联,有助于从根本上摸清劳动报酬份额的长期变动趋势,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通过构建模型和经验检验来重点讨论劳动报酬份额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关系,以弥补现有文献在这一领域的不足。

三、模型设定

1.变量说明

本文模型涉及到的经济变量主要有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产能利用率和失业率。劳动报酬份额(LS)目前可从三个途径获得:一是收入法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二是资金流量表;三是投入产出表。与后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具有数据的连续性和利于技术分析的特点”,因而是国内学者普遍采用的核算方法。本文运用第一种方法对劳动报酬份额进行核算。此外,本文对于劳动报酬的计算并没有把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影响因素考虑进来,这是因为本文试图探讨初次分配和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初始的劳动报酬更能体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格局。经济增长率(GR)这里指真实产出的增长率,剔出价格变动的因素,以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动百分比来表示。通货膨胀率(INFL)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动率来表示该年度的通货膨胀率。产能利用率(CU)是生产能力发挥作用的程度,本文特指宏观层面的产能利用率,用实际产出与产能之比来表示。失业率(UNEM)选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上述所有时间序列均采用1978~2008的年度数据。其中,1978~2007年劳动报酬份额的数据采用张车伟等的测算结果,2008年的劳动报酬份额数据根据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产能利用率的数据运用王维国等估算的结果。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失业率的数据均源自《中国统计摘要2011》。

2.模型建立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言,如果它们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则可以利用具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即VEC模型来构建分析框架,进行动态分析。本文正是借助于VEC模型在系统化和动态性研究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劳动报酬份额和表示宏观经济运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时间序列进行考察,阐释初次分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解析各种冲击对劳动报酬份额所产生的影响。在建立模型之前,先对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时间序列分析中可能产生的伪回归问题。ADF检验的结果表明,LS、GR、INFL、CU和UNEM等时间序列均为1阶差分平稳序列,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所有变量的水平值均为非平稳的,但单整阶数相同,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基于VAR模型所选择的最优滞后期,进行滞后阶数为2的Johansen协整检验。表2的结果显示,无论是迹统计量还是最大特征值都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3个协整关系。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意味着变量之间具有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可以进一步建立VEC模型。鉴于本文重点分析的是各宏观经济变量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因此,VEC模型只列出了劳动报酬份额的方程,而将其它方程暂且省去。

四、实证分析

1.脉冲响应函数

VEC模型建立以后,为考察宏观经济要素变动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的动态影响,通常要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1至图4显示了劳动报酬份额对各宏观经济变量冲击的不同响应。图中横轴表示脉冲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实线是劳动报酬份额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1所示,实际产出增长率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负向冲击的作用。这说明,相对于产出的增长,劳动报酬的增长存在着滞后效应。劳动报酬滞后效应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产出的增速快于劳动报酬的增速,从而导致劳动报酬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下降。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越显著,劳动报酬份额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下降的趋势越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劳动报酬份额具有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通货膨胀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正向的冲击作用。以CPI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意味着基本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基本消费品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就业的增加以及劳动报酬的上升。劳动报酬既是劳动者的收入又构成企业的成本。当劳动报酬上升时,一方面,由于收入的增加导致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拉动CPI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利润空间缩小而使得经济转入缓行。这两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下一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产能利用率对劳动报酬份额产生正向的冲击作用。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会引致产能利用率的变动,而产能利用率的变动又对宏观经济产生驱动作用。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有助于改善供需关系和扩大就业。图3所示的劳动报酬份额对产能利用率冲击的响应表明,产能利用率的上升带动就业的增长,推动劳动报酬份额的上升。本期给失业率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劳动报酬的份额在第二期开始呈负向响应并伴有小幅波动,除了第五和第六两期出现微量正值之外,其它各期均为负向的响应。从总体上看,失业对于劳动报酬份额具有负向的冲击作用。随着失业率的下降,就业量将增大,劳动报酬份额将提升。

2.方差分解

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劳动报酬份额对自身的贡献率最大达到约54.71%,这说明劳动报酬份额变动具有较强的惯性。产能利用率对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贡献率逐渐增加,最大达到42.79%。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贡献率相差不多,基本在10%上下浮动。就业对劳动报酬份额的贡献率最低,平均不到0.3%。

五、结论

根据本文所建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1.改善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进行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劳动报酬的滞后效应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报酬的上升滞后于实际产出的增长,致使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劳动报酬增长的滞后效应越显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则越小。导致劳动报酬增长滞后的因素有多种,除了市场自身的作用外,相关领域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也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并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得到充分的共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例如,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积极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将有助于改善和缓解劳动报酬增长的滞后效应。此外,充分利用多种再分配的调节手段也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劳动报酬占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提高产能利用率,抑制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高度相关。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产出的增加和就业的扩大,对劳动报酬的份额具有提升作用。针对我国当前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要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相关范文8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相关性;战略规划;问题

有效的企业管理是经济效益的保证,有序的企业管理能够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以尽可能少的要素投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界定了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将系统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形成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和匹配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者共同的追求。

1企业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刺激企业生产,使效益最大化。企业管理包括五个要素:第一,企业文化。第二,过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第三,系统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奖惩制度是有效激励员工的关键。第四,组织管理是协调平衡管理的关键。第五,计划管理。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的良好协调可以成为企业的动力,企业的管理和生产任务可以一步一步地完成。

2企业管理效率

2.1企业组织效率

经济效益是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以及这一时期所消耗的物质和财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资源有效利用的结果,有效的企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当前企业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在此过程中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核算可能存在误差。频繁的设计变更导致项目成本核算的变更。例如,在民营医疗企业中,产品/服务设计、销售、运营、采购、医疗、财务等部门的职责不同,但又密切相关,通过各部门共享数据,同步信息流,减少或避免数据错误和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强部门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2企业管理机制效率

企业管理机制的有效性是指综合管理活动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机制,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一些企业在制定管理机制时,照搬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机制与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协调,一些小型企业管理决策掌握在创业者手中,这也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风险,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施有效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1企业管理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成本、质量、设备、技术和管理不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只有加强企业管理,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效益提升为企业管理创造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信息系统,才能充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优化企业管理,抓住市场机遇,增强企业竞争力。

4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分析

4.1企业管理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表明,企业管理是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企业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市场经济的现状和需求,合理配置外部资源,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此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与时俱进,要有重视人才、善于分享企业价值等新观念。管理者应注重加强管理能力,管理者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好的管理者能够全面促进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4.2企业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推动力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必须注重各个阶段的管理,即因时因地因事管理。企业管理除了要素配置、人才搭配、定战略、建体系外,更需要向市场端靠近,即密切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洞悉消费者心理,在此基础上调整产品或服务形态,配置和组织资源,实现企业长期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产品价格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产品价格对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5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企业管理一般是既分散又集中的,只有充分协调,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5.1财务管理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随着管理会计制度引入公司治理体系,财务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管理会计模型可以更全面地跟踪与公司相关的财务信息和数据,为公司决策提供分析报告和指导。

5.2资金管理的效率会影响经济效益

就经济效益而言,资金管理不仅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不同年份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有效的资金管理不仅需要数据的收集和归档,更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有提高资本支出的透明度,做好现金流的动态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才能促进企业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5.3人力资源管理对经济效益增长十分重要

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首先取决于人才和员工价值的创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公司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和福利,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适当的人事管理也应满足员工发展的需要,实现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假设员工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岗位要求,或者员工的技能远远超过工作要求时,员工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只有人岗匹配,才能充分发挥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6企业管理的现状以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管理方法差异很大,虽然大多数企业实施了企业管理体系,但有些管理体系没有一致的标准,与企业实际运行不相容。

6.1对企业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没有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因此,许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科学,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管理不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管理不善会影响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缺乏对管理的认识,尤其是中小企业,过于注重生产和销售,忽视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绝对性。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越成熟,就越重视企业管理,因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历史发展等因素,很多企业家对企业管理缺乏了解,缺乏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知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与业务运营、市场营销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如果企业过于重视业务运营和市场营销而忽视企业管理,就会使业务拓展难以维持,最终影响业务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公司各阶段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经营活动。另外,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机制,企业管理理念或方法不能有效实施,导致一系列问题。

6.2缺乏明确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是公司的行动指南,在明确的发展规划指导下,公司员工能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个人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使得公司更有竞争力,其中企业管理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发展规划要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企业管理也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持续发展,保持市场地位,就必须更加重视企业管理,制定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形成员工统一的思想认识,将企业发展理念融入员工心中,共同努力提高企业内部竞争力。然而,很多小微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员工对未来没有很高的期望,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必然会对企业的日常工作和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6.3缺乏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强化企业文化也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结构比较落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把企业文化考虑进去,许多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促进公司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效率。有效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吸引力,而且可以使企业文化更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管理。

7加强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7.1稳健全面的管理模式

企业资源规划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管理决策的全面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首先要了解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全面的管理模式。其次要调整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坚持科学用人原则,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管理制度。最后要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并加以落实。

7.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完善规章制度对加强公司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自身要制定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章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流程、工作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此外,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体现其重要性和实际作用。因此,领导者应该带头推动各部门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维护管理制度的权威,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7.3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管理人员要有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既懂刚性的行政管理模式,又善于权变管理,并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管理思维,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职业经理人应有的职业素养,熟悉本企业的优势,时刻洞悉相关竞争对手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7.4管理方法应当科学合理

企业要引进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改革现有绩效落后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客观合理地衡量管理者的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

7.5注重目标责任落实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为了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管理目标的制定应在管理实践的背景下进行评审、管理和评价,从而有效将目标计划落实到现行的生产和运营规范中。

7.6强化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是影响企业利润的直接因素,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限制生产成本,堵塞经营漏洞,杜绝经营失误,确保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9]。

8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