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农业经济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摘要: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我国整体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规范要求、依据与导向,可以说农村经济管理是规范农村经济发展、唤醒发展活力的重要内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更好的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就要立足农村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展开农业经济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高质量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及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情,对农业经济管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性及如何发挥这一相关性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

前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发展之下,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走“稳定、长期、高质量”路线,通过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推动农村各领域的进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业生产力、强化农村环境建设、促进农村教育与保障体系发展,为农村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在实际过程中,建议要把握好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体系框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经济管理模式、宣传科普、科学技术、人员队伍等多个角度入手,有步骤、有计划的逐步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农业经济发展及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情况

根据2021年8月2日央视网报道,自开年以来,我国粮食基础持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各项产业产能逐渐得恢复,农村农业经济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形势,为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有关数据分析,2021年的早稻收获基本结束,增产目标已经达成;双季晚稻栽插临近结束,秋粮的播种面积预计会超过12.9亿亩,其中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较多,相较于去年的种植面积而言有明显增长,粮食总体长势好于去年。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创立50个部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有效推动了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地区严格落实“菜篮子”计划,由各省市政府负责,保证“菜篮子”产品的稳定供应。今年生猪生产已经逐渐恢复,在6月末已经达到母猪存栏4564万头,这相当于以往每年的102%;4.39亿头,已经恢复到以往每年的99.4%。另外,今年的农业投资规模扩大,其中第一产业的固定投资已经达到了6564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比增长21.3%;高于第二产业5%,高于第三产业10.6%。可以看出,截至目前,2021年的农村经济环境逐步恢复,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就需要进一步加以管理,以此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与保障。基于此种背景,我国各地区纷纷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对农业经济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进行组织计划与协调,激发有关人员积极性,以此更好的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根据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总结初步管理成果如下:

1.各项管理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应助力。自新农村建设意见提出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总量明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需要提升。基于此种背景,我国出台的《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关于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内容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指示,形成契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提出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行为提供明确导向,也能够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活动,有效降低经济活动风险,保证活动的稳步推进与目标达成。但是现如今,由于时间原因,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2.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构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管理逐渐融合,且初步取得成效,比如:政府提出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措施,不断出台公平公正的扶持政策,为农民群众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提供保障;“土地”文件的提出推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另外,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实施之后,农户与农业合作社、农村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整合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形成多主体的经济环境。3.信息技术初步运用其中。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信息技术逐渐与各产业相融合。现如今,在浙江、江苏等地区,已经逐步形成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系统。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系统管理仅限于小规模农户,大型企业或者合作社没有完全融入信息化系统中,这在一定程计中国乡镇企业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信息的流通与交互,如何指导小农户使用信息技术、将大型农业企业与合作社覆盖其中,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二、农业经济管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性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发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开展科学的经济管理行为,能够辅助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规范、保障与促进作用。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具体可以体现如下:

第一,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依托目前的管理工作问题,提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制度体系,这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对各项农村经济活动、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规范、制度保障。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实况分析,由于不同地域的区域资源不同,人力资源、地质条件与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运用经济管理手段,提出引导性政策、规范制度与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进行。

第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于排除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良因素。从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尽管我国政府不断提出针对农村经济资源差异的扶持性政策与引导资源流动政策,但是各地区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农村中的偏远区域、山区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科学管理。因此,在农业生产环节,需利用多种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适当排除生产环节的不良因素,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稳定推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对部分区域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效率。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主体形式仍是家庭联产承包的稀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农田的保护与适度开发,会影响农田环境,造成地区农业生产实力受损的情况,严重影响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能力。在引入农业经济管理之后,能够对现行生产方式、管理方法做出调整,整合现有农业资源,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优化配置地区农村生产资料、农业发展资源,辅助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率、夯实发展质量。

三、如何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性

(一)构建系统服务体系,奠定农村经济管理基础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构建系统性、完善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为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实际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品质与质量,贯彻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振兴乡村”、“美丽新农村”、“精准扶贫”等多项政策,加强对农村地区贫困人员的管理与帮扶,设计具有较强系统性、针对性的扶贫活动,比如:在农村区域构建贫困人员卡,优先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贫困人员的劳动能力,之后将其安排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鼓励其参与地区农户与合作社的合作活动,为农村人员提供优质的支援服务。另外,要加强对各种农业信息的拓展与管理,构建以农村为核心区域的卫生服务体系、农业局经济活动服务体系,扩大体系覆盖面积,引导优质社会资源的流入,吸引高质量劳动力,以此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全面监控与管理农民参与的各项农业经济活动,提升农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二)加强管理体系规划,以明确制度提供经济发展保障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加强规划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出各项具有较强指导性的制度、规范要求,有序落实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践行经济管理要求,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建议工作人员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把握现代社会农业发展方向与趋势,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先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农村农业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比如:针对农村经营主体的管理计划、针对各项生产活动的管理计划、农业成果转化技术、农产品销售与品牌建设计划、地区特色农业及其生产基地的建设计划等。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设计具有较强综合价值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农业经济管理落实到环境保护、地区发展资源的适度开发、整体工作体系建设中,促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组织融入目前的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进一步实现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提出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提升农民群众的意识水平与内在素养。工作人员考虑地区农业活动情况,制定农业技术引入与践行制度、农产品生产品质与产量的增效制度、农村农作物引入规范制度、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发展制度、农业科学知识与先进理念的传播制度等。通过制定不同的制度逐渐形成完善制度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依据。

(三)引入多元化农村组织形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积极引入多元化农村组织形式,丰富农村经济环境中的主体类型,从而满足不同情况的农村人员参与需求,加强对农村区域资源的集中与整合,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加强农促组织形式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质就是对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不同的农村经济主体进行优化、配置与管理,通过加强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促使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市场中稳住脚跟,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比,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通过这样的管理方法,提升农村经济主体的经营效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性。此外,多元化农村组织形式体系的形成,能够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收渠道与就业机会,丰富农村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经济管理模式革新,保障农民切身权利利益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不断革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通过模式的更新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以此更好的保障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与切身利益。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之下,建议地区有关部门主动革新管理模式,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地区土地产权制度、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保留原本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同时拓展农民权利范围,赋予其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权,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合理流转,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准备。这一管理模式的革新大大提升了现代社会中的农民权利,赋予其更多的经营权能,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驱动力。

(五)引入先进科技与技术,提高农村经济产业实力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灵活运用先进技术,以技术支持各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丰富农村经济活动过程,提高生产力与产品流通能力,从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实力。建议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信息系统,加强各地区农村信息的流通与交互,为农业经济活动提供信息支持。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中;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生产加工过程,提升生产加工智能化、有效性。此外,建议引入农业新技术与理念,加强对高产栽培、密植技术、生态理念的运用,让农村主体更多的掌握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加。

(六)加强科学管理知识宣传,兼顾农民素质与管理人员水平

要想充分发挥二者相关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议要加强科学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兼顾农民素养与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为开展农业管理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一方面,建议地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现代化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培训,制定中长期管理方案、农民教育计划,面向基层农民提供个人提升与技能培训服务。通过这项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的基本素养与认知水平,促使其能够理解先进的农业理念与生产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引入农业有关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人士,对这些人员进行周期性培训与教育,促使其掌握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理念,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有关部门愈发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在逐渐提升。为了更好的发挥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建议要积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构建现代主义管理模式,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今后的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可以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形成管理体系;还可以引入多元的组织形式,丰富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还可以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实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苏丽梅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