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学政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学政治论文

中学政治论文范文1

一、分条列举现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所陷入的情景创设误区

所谓“情景创设”,是由老师加工所得的一种教学环境,主要是将课本教材中的内容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材知识、掌握知识重难点。情景创设得当的话,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情景创设失当的话,反倒会使得整个课堂教学陷入情景创设的误区。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为核心对象,可以发现现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所陷入的情景创设误区主要有四种:(1)情景创设所选材料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给人生搬硬套之感;(2)教学情景多取材于课外,没有很好地利用政治教材案例;(3)情景创设的内容不够精练,很难发挥情景创设应有的成效;(4)创设出的情景所包含的感情不够真挚,反而导致啼笑皆非。

二、探析情景创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1.仔细解读教材案例,开展优质情景创设活动

众所周知,能够选入初中政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都是教材编订者结合教学大纲经多次斟酌确定下的,所以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足够科学、合理,因此初中政治老师在利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情景创设活动时,务必提前仔细解读教材中所提到的案例,从而结合案例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景。比如,老师在讲授《行为与后果》这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中《海因茨的故事》,随即讨论并回答“海因茨偷药和不偷药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辩论问题的情景活动中理解“行为与后果”两者之间的关联,最终真正理解“宽容”这一知识点。

2.巧妙结合趣味故事,顺利完成情景创设任务

富有内涵的趣味小故事也是帮扶教学情景创设的一股力量,因此初中政治老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鼓励学生扮演趣味故事中的人物,从而顺利完成情景创设的任务。比如,老师在讲授“宽容”这一知识点时,老师事先应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及价值,随后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三尺巷”这个小故事,分别邀请几位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将故事中的千古名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深意在小表演中阐释出来,进而引入“宽容”这一核心知识点,紧抓教学良机来完成教学任务。

3.善于联系多种事例,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所归纳的教学经验,发现初中政治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具有强大的“联系效应”,它往往可以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支撑这一知识点的多种事实案例,并很好地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老师在讲授《个人与集体》一文时,可以给学生列举出许多事例,往大了讲,抗震救灾、奥运精神等均体现了个人与中华民族这个大集体的关系;往小了说,班级荣誉、家庭和睦则都是个人与班级、家庭这些小家庭的关系。这样的事例存在于学生身边,因而可以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是情景创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实践的一种表现。

三、总结

总的来说,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热情的保持、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情景创设的大方向,竭力避免陷入情景创设的误区,从而真正有效地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彰显情景创设的优质实践成果。

作者:杨辉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戴埠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情感教育探究

一、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内心深处思想波浪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含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教师要吃透教材,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并且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重组,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要善于应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意识的设计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教材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素材,如革命先烈与敌人英勇斗争的事迹,祖国辽阔的国土和美丽的大自然。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层面到心理认同的升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向同学们展示祖国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的同时,为祖国的富饶美丽而感到自豪,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艺术性的加工处理,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从内心深处自然的产生爱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呵护学生,用真情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崇高的事业心,更要热爱他的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倾听学生的真情实话。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认可一位老师才喜欢一门课程,从而愿意在这门课上投资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只因为想要在这个老师面前表现出他优秀的一面。反之,也有学生本来对一门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却因为换了一个他不认可的老师,而从心底抵触与厌恶这门课。所以说,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喜欢听你说,相信你所说,真正意义上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外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与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紧张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在快乐中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组织课外教育活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可以组织活动有这么几种。第一,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手抄小报是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的窗口,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在8k的素描纸上,自由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喜好换出美丽的图案,配上相应的文字,设计出一份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要及时评比与点评,让学生的小报更加丰富多彩。第二,组织调查采访。例如在学习《责任与角色》时,让学生去调查一下周围的人在生活中都扮演那些角色,都有哪些责任。学生通过调查,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自己的爸爸在爷爷奶奶面前是儿子,在姑姑面前是大哥,在单位是领导,在商场是顾客等等。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新教育理念,激励学生进步

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与研究情感教育评价的策略与方法,以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同时注重显形与隐形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是指互为辅助,相应得彰。显形的评价方法就是教师通过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针对不同的学生特别提出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起点比较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意识地赞赏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学习的自信,激发与培养求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隐形的评价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注意对学生细微的面部表情,通过一些富有情感的动作或者眼神,表示激励或激励,或者提醒学生注意,这样隐晦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行为就是隐形的评价方法。通过对有效实施隐形的评价方法,既能实现与学生互动与交流,又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五、总结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作者:张瑾 单位: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乾佑中学

第三篇:初中政治教学优化设计

一、转变思品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性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并驾驭知识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不同,因此他们各自都有个性差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个性需要。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自主学习、充分展示个性的课堂氛围,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们的思想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各抒己见,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二、最优化思品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教学必然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是让教学达到高效率的一个主要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解读教材,设计高效的教学流程,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思品课的内容多,课时少,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每一环节都要把握好时间,最好能规定时间。我们可以采用课前5分钟小测。小测内容直接用投影或幻灯展现,要求学生把答案写在提前发的答题纸上,教师收齐后全部批改,并打上分数或等级。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学生,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及时督促。教师可用幻灯或投影的形式,展示学习目标,要以“目”为单位,即有总的学习目标,和小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自读课本哪几页,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还要明确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并学会重点知识做记号。最后,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将如何检测等。教师在设计检测题时,要本着题型多、少而精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包括选择、情境分析、价值判断、案例分析等题型在内的习题,让学生训练,并当堂讲评。测评方式可以采用口头检查,也可采用书面检查的方式,检测后可用当堂抽查批改、小组互批等方式。切忌把巩固训练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放到课下让学生去做,那样就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造成问题的积压。

三、课后作业作业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帮助

教师反馈教情和学情,检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品课作业片面强调作业对学生的管理功能,而忽视作业对学生的发展功能,从而导致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思品学科的课后作业要少而精,以复习为主。一课设计一个知识点的作业,或一个单元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作业,作业要按知识更新的难易程度分为不同层次。这样的作业学生愿做,并且做得好,效率也高。

四、总结

总之,适合教师本身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才是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品德课不可能是“一枝独秀”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希望今后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会继续加强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并借鉴其他优秀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效。

作者:刘红颖 单位:河北省保定高新区大马坊中学

第四篇:初中政治教学学生思辨能力研究

一、通过简单的判断题,完善学生的是非观

判断题不仅是政治考试中经常性出现的题目,也是一个教育的很好的方式。因为通过简单的是非判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让他们了解对错,知道对错,理解对错。而且通过这些判断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得到一个初步的建立,单单从“辨”这个词上就完成了一半的教学目的。虽然说判断题对于教学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只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还是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的。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快速的回答,当老师提出问题之后,两个竞争的学生要抢先回答问题,答对得一分,答错对方得分。之后再换同组的另一位同学进行答题,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有锻炼的机会,而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自己也能够积极地思考。这样就在游戏中锻炼了他们快速判断的能力,为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复杂的辨析题,丰富学生的情感观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这个世界也不是只有对错。有些问题本身对错就是相互渗透的,错中有其合乎情的一面,对中又有不尽情理的一面,初中生还不了解世界的复杂,他们内心对事物的判断也是很单纯的。但是“思”这个字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经过细致的思考之后再去做决定。对于一些辨析题的片面性错误,恰恰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思和辨的机会,他们要针对题目中给出的情境,去判断分析主人公行为的对错。有时候一些题目是有争议的,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判断和理解。这时老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赛,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和说服对方,会不断提出一些例子证明自己的结论的正确性。这样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巩固自己这个方面的政治知识,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思考证明问题的角度,注意从多角度去发掘,逐渐对问题有更加熟悉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情感的教育方面来说,他们学会了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思考,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行为。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教会他们该从多角度“思”。学生的大脑一旦真正的思了起来,那恐怕就没有辨不清的问题了。

三、通过多样的实例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思辨”能力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正确应对方法,是面对复杂的情境依然可以保持的自我认知和控制。所以思辨是生活的能力,而政治和生活又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它不是枯燥的课堂知识,也不是记住一些问答题就可以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真正去运用这些思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政治考试中,案例分析的题目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在以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他们运用政治知识的直接体现。解决这些事例用到的就是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他们要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辨别”他们行为的对错,之后再重新“思考”若是自己该如何做。老师在教学时要适当给学生增加此类的题目,即使不让学生将这个问题回答完全,也要讲述出自己的思路,锻炼快速的“思辨”过程。为了集中锻炼学生的这个能力,可以玩“快问快答”的游戏,让学生来不及经过“大脑的思考”就做出对错的判断和提供方案的处理。当然,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切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制定适合学生思辨能力形成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这样直到他们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他们就具备了真正的“思辨”能力了。

四、通过情境模拟,改变单一无趣的教学方式

政治课堂往往是枯燥的,这是很多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印象。其实从课堂的反馈情况来看,的确很多学生都选择在政治课堂上“休息”。其实正确而有效的政治教学是非常有趣的,更是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如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将某个生活场景定格在一个或是一组学生的身上,然后分别让学生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些场景一定要贴近生活场景,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要有相似之处。如教育“宽容”这个品质的时候,可以引用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和打架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别担当打架当事人和旁边的同学这两个不同的角色。因为“思辨”不是学生面对“白纸黑字”的时候,能够“冷静”地解决问题能力,而是实实在在的在生活中面对复杂的情境和紧张的心情时能够做出的正确的选择。多次的假设性的场景和问题能够给学生在真正发生这样的事情,或是类似事情时能够冷静地采取正确的行为。这里尤其要利用好旁观者的评论,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注意倾听旁观者的评价,对当事者来说也是一种提高,而且是难得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当局者和旁观者互换位置,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思中生辨。

五、总结

总之,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且非常可贵的,我们思想品德教学又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形成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所必须具备的,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以“思辨”能力的形成为教学宗旨,彻底贯彻并由始至终坚持到底。

作者:刘桂英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实验中学

第五篇:初中政治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探究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意识

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清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还是不能完全把这种教学理念运用到位。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习惯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习惯了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习惯了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对于新知识的探索欲望,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地调动,慢慢就会失去对于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养就难了。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要先从自身做起,相信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去,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在交流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精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姿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去,作为他们学习的合作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多重角色集于一身,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教与学和谐统一。

(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政治课教学大多还是教师在唱主角,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生怕漏掉一点知识让学生拿不到高分,即使有些教师肯让学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在遇到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看法时也会马上制止,实际上这还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教师一脸严肃,学生一片沉寂。要想改变这样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热情,以及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有机会发言,有勇气发言。比如在学习“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两个初三阶段的重点内容时,我不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比赛,正反双方的辩论题目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才是治国之道”,正方的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的观点是以德治国才是上策。课前,结合学生的意愿,我们进行了分组,学生为了赢得这场辩论赛的胜利,课下收集资料积极准备,课堂上亮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很多学生还把以前学习到的法律和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和辩题联系起来,使这些知识融为一体,真正运用到了生活当中。通过这样的辩论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和交流,不仅获得了本课的知识,还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根据这样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一些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比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我国水资源受污染相当严重的现状,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我们身边环境污染的情况。通过调查和了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做了详细的汇报,并以此为当周的手抄报主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学生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会更深,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工作亦是如此,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才是学生能够长足发展的根本。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不信任自己的学生,总觉得他们听不懂、学不会,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殊不知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这样讲授式的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给予他们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被埋没。因此,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会学”。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看书的习惯。课本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才能对政治学科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上完课后,学生要再次认真地阅读课文,回想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并与旧知识相联系,在心里建构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我们要训练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总结

总之,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路芳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胡家营学区

第六篇:初中政治教学新课程微探

一、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一顾的约束,应让他们放飞梦想,按着他们喜欢的来,想说说,想问问,满足他们无限的好奇心,让他们常常自己动手,做喜欢做的事,老师只是解惑罢了,在学校里,学生才是主导,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老师不应强制性让他们思想统一,而是鼓励他们继续发扬。”①陶行知先生指出的“五大解放”理念对目前我国中学的政治科目课程改革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现在很多该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中依然只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将该学科的学习环境限制在课堂内。为此,教师要大胆抛开教材教程的约束,以大政治的理念教导学生在认真学好教材的基础上积极阅读相关的政治读物,以此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教师要在组织好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鼓励学生多提为什么,搞好自学。新出台的中考制度指出,考试将不局限在大纲内容中,考试题出自教材但高于教材。为此,仅局限在教材知识的反复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敢于对教材结构内容进行改革,不局限于对学习内容的详细解读,部分常识性的知识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学习,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到更有价值的热点型、实际型、能力型的重点问题的研究探讨上,锻炼其思维。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与时俱进,紧贴当今时势。所以,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一,带领学生阅读与时势相关的各种报纸、杂志。第二,让学生每天观看相关的电视新闻和访谈类节目,在观看过程中还要做好笔记。第三,带领学生作社会调查,鼓励学生撰写时势政治论文,并在全校积极开展论文评比活动。如此,教师通过将思想政治教学逐渐把小讲堂和大社会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自主性。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方法,教育无定法,贵在得其法。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强化教课进程,必须转变单方面灌注、用知识讲授为主的古板教课形式。这样的教课形式没有使学生真实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这种方式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压抑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开拓,而且还增添了学生的学习依靠性,妨碍了学生素质的提升。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认真摸索,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内容,在教学的各个步骤中将“备”的中心安排在对学生的认识上,将“教”的中心安排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导上,将“教”的中心安排在对学生的要求和学习方法要因地制宜上,将“导”的中心安排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疏导上,将“考”的中心安排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新技能的培育,因此,我们在政治课上要做的是启迪和指引学生自如地将政治知识重组来解决问题,自如地从不同的方面去查看和研究问题,拓展思维,勇敢地提出个人的独到看法。

三、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人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此为目标,从传统的按部就班教学让学习获得单一的正确答案转变成学生自己设问、自己探究、自己解答,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探求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教师要实现“三个方面注重”:第一,不仅注重问题的结果,还得注意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过程。第二,要掌握各种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必须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第三,通过使用各种模拟方法使学生建立综合思维模型,使学生树立丰富的、多方面的思维模式②。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我们采用了“三类思路”:一是抛出“二难推理”。即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二是“主体尝试探究”。即引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多种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热点课”。即讲清热点内涵、形成、发展、知识联系和学科内、学科间分析的角度。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

四、总结

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时代前进的动力,它能促使国家持续进步。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求真务实、勇于突破的基础上,扎根一线、认真负责、大胆变革,直面新形势的需求。

作者:刘峰单位:河北省临西县第四中学

第七篇:初中政治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内在动力,开启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教师要寓理于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将道理与例子有机结合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挑选古今中外典型的历史事件、科技成果,还可以采用哲理深刻的寓言故事、革命故事、自然科学、日常生活实例等,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其次,教师要设置疑问、解答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再通过解决疑问的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不仅仅可以及时巩固知识,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因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可以开展热点评说的方法。针对某一个时事热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理论实际进行观察和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捕捉新的知识,挖掘新的疑问,解决新的问题,进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读书活动、辩论活动、小品表演活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性课堂活动。在这些开放性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实现互动交流,并在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中促进活动精彩性的提升,因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魏晓静 单位: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第八篇:初中政治教学浅议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热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政治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和教师要相互尊重,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这有利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兴趣、情感、爱好,这些因素通常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学习品格的形成,以及智力的提高和开发程度,更贯穿于整个成长和进步的学生时代。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崭新的、愉悦的教学情境,来不断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进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政治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重要的知识点配上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会大大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从而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能够激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解开迷惑的欲望去学习政治课,就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政治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学的能力。

三、课堂知识联系生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情景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影视作品、故事、散文、诗歌、小品等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求知,求知中得趣,使自己的教学进入“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学习“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时,教师可模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策划一次访谈。将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推选一名代表做主持人;第二组推选两名学生做嘉宾;第三组做观众。各组根据课前准备,参与活动。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政治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灌输和记忆,发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政治的重要方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放弃或者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学生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学生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一些学生还成了小哲学迷,立志将来要当个哲学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五、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政治课理论性比较强,初中刚接触政治,有的学生会觉得内容十分枯燥,感到难懂、难学,有的对这门课产生排斥情绪,久而久之,对政治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变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献身于祖国发展的伟人或者榜样人物的事例,鼓励学生培养对政治课的学习意志,让他们以此为榜样,保持一颗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端正心态,不断地战胜自我,勇往直前。要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构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

总之,在政治课堂中,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师教学模式、手段、内容相结合,将非智力因素多层次、全方位地充分运用于课堂实践,才能真正构建出立体、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

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

(一)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就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善于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是别人所不及的。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心,则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而且会产生一些心理疾病。针对这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有意识地问他们问题(问题相对简单),对回答正确的大加表扬,对答错的也不责怪,而是以微笑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以点拨和指正,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且也能增强自信心。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由此遭人非议以至讥笑并不是可怕的事,假若因此不再相信自己,看低了自己就会导致今后处处失败。

(二)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青少年学生的“德”与“智”同时发展。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把每节课的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一位学生演讲。学生演讲的内容由自己写作。有一次,轮到了李同学演讲,他演讲的内容非常精彩,我当众对其进行了充分表扬。课后,李同学来到了办公室,红着脸说:“老师,因为作业太多,没有时间写,所以昨晚我背了一篇别人的小短文来应付今天的演讲,请您批评我吧!”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感动。以此事为契机,在自己所教的其他班里开展了以“诚实做人,诚实学习”的专题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诚实:在学习中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做人上要以诚待人,诚实守信。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为了适用时代的发展,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就必须尽快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去塑造新型的人才。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很多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经常带着兴趣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并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树立起创新意识。当然,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相信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学政治课教学会越来越好。

作者:郭军彦 单位:河北省邢台县马河中学

第九篇:初中政治教学情感教育融入浅议

一、运用语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语言打动学生的内心,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语言是真情的流露,教师不仅要采用规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的语言,还要让语言充满感情性和动作性,当兴奋的时候应该慷慨激昂,当难过的时候应该低沉,通过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枯燥无味的教材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情境。例如,在学习捍卫国家尊严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愤怒的、激动的语调。当讲到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时,教师应该是兴奋的、喜悦的,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二、创设情境教学,强化学生情感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情境,促进学生在情境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某贪官贪污被判刑的视频,看完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从“这位贪官犯了什么错误”“怎么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等问题,引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知识,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情感教育。

三、开展课后实践,升华情感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难免觉得空洞。因此,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好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将学生的注意力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去,对学生的爱国精神、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尊师重道等情感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如,在街坊邻里或大街上宣传不随地吐痰、关爱老人小孩等知识,帮助社区老人打扫卫生,帮助残疾人士过马路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升华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