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导论范例

语言经济学导论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1

[关键词]建构主义;经济学导论;教学改革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经济学导论》课程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兴趣不高。这种教学方式如果运用到商务英语学生,那么,问题则更加凸显。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缺乏经济类相关知识的前期导入,教师要教好该课程较为困难。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从建构主义角度出发分析外语学院《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的经济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是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基于儿童认知世界的过程发展起来,他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与顺应(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个体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或发现),自己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因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主观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建构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探索问题,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激活他们的求知欲。

二、《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及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前期研究,本研究将着重分析《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关举措。对于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来说,《经济学导论(英语)》是商务模块的基础课,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因课程理论性较强,有些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此外,几乎全英文的授课方式更是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师生间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一直是该课程需思考的问题,它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地要求。总结近几年《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的教学反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英语专业(商务模块)学生刚从基础阶段(以提高英语语言基本功为主)过渡到专业课阶段(以传授商务专业知识为主,语言作为辅助工具),还未能真正适应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学模式;2.大多数学生没有储备经济学术语及相关理论的基础知识,因而概念比较模糊;3.学语言的大多为文科生,存在数学基础薄弱,理科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反映在对经济学的图像,计算等方面理解较慢;4.全英文的授课方式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语言基础较为薄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课效率,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很好地调动,课前与课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6.从某种程度上说,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对组织研讨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且大部分学生发言机会不多。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成效已不够明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课程组将以《经济学导论(英语)》课程为例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该课程教学模式做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为学习者创造的特殊学习环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不断接收外部信息,进行信息加工重建的过程,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创设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种情境是实际的或接近现实生活的,学生通过解决这种现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机会成本(为得到某物或事而放弃的一些东西或事情)时,提出问题: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回答问题,找出隐藏的答案。此外,引入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面,案例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经济热点问题,可以是热点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也可以是视频资料等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完善研讨

通过情境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质疑讨论,分析问题就是接下来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讨论,采用头脑风暴形式分析提出的问题,最后,每组成员派代表对问题展开陈述。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适时给予相应意见,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分。

(三)强化实训

实训环节是考察学生对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检验他们前期是否认真参与质疑过程的方式。个人PPT展示、小组讨论发言、案例分析、课堂游戏、场景模拟等都可以作为实训环节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实践,不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加强对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同化、理解并深化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角,而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并在其中给予一些建议或指导。

(四)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可以是阅读材料、观看视频、读书笔记、实地调查等,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教师从锻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并能进一步凝练反思,启发他们思考。作业可以分为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两部分,小组作业一般以问题或项目为主,要求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接触的经济学现象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他们的团队分工及协作能力。个人作业一般为小问题或案例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化,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五)合理考评

考评方式需进行合理完善,注重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贯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为主,重能力,重思考,采取“平时+实训+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平时成绩可以包括: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展示、课后作业等,占总比重的50%。这样,可以体现重过程和能力考核的原则,引起学生对实训和思维能力的重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练习与知识积累上,而非死记硬背,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模式中。

四、结论

由于课程的性质及授课学生的特点,商务英语课程—以《经济学导论(英语)》为例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以建构主义为教学理论背景与前提,以学生为主体,完善教学手段、方式及氛围,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互动式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知识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具体分析社会出现的经济现象,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能力,并能自主有效地学习经济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瑞荣.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经济学基础》“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4(11):251-252.

[2]李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J].教育理论,2008(3).

[3]徐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1(3):42,57.

[4]农万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11.

[5]姚庆.以培养经济思维为核心的经济学原理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9):27-29.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2

一、商务英语专业《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授对象是缺乏经济相关经验的在校大学生,这些学生在《经济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背景知识不足。学生的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术语、解释等存在偏差理解,甚至混淆一些原理规律等。虽然《经济学导论》只是一门导论类初级课程,涉及计算相对不复杂,但文科类学生仍较为头疼,学生也会频繁出现细小错误。这些问题看似细小,但如果教师教学中未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引导干预,很可能在初期理论研究过程中学生便失去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今后的学习出现更大的问题。

2.《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阶段《经济学导论》教材中有些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需求无关,难以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商务活动相联系。这也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虽然经济学知识掌握还不错,却很难在实际应用中完成一个简单的商务沟通电话或销售演示的原因。其次,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一些教师习惯于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留给学生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减少了课堂上思考或提问的机会,无法提出个人有效的知识困惑。再次,现阶段的《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活动很难与实践机构有更多关联。由于教师很难与时俱进地了解最新、第一手的经济学需求动态,在课程安排上主要以课本为依托,难以与实际相结合,导致所教授的内容过于老旧,讲授原理及规律只适应传统经济,无法应用于现有的经济环境。

二、商务英语专业《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探讨

1.课程建设要系统化

《经济学导论》课程不可剥离于其他课程而独立生存,尤其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更离不开相关辅助课程的帮助。基础英语课程的建设对《经济学导论》双语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英语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基础英语建设包括精读、泛读、语法及修辞。根据未来学生步入公司需要用英语进行沟通、谈判等,口语课程的质量对《经济学导论》课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以便更准确的理解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规律以及案例。

2.教学模式要更新

《经济学导论》课程是一门特殊课程,它既具有传统课程的特点:涉及原理规律等理论性内容;同时它兼有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案例分析的实践性特点。因而,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显得更为必要。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更直观、有效的替代部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可直观且短时的掌握复杂的概念、关系等。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展示更多的信息含量。教师可以将经济背景、经济数据等编辑成文字、图表、表格等形式,省去机械阅读的时间,并能利用表格中的数字直观比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抽象化的内容或者学生生疏的概念转换成视频案例演示。这样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文字,转成更为直观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日后的工作实践更好的结合,从而用科学的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如笔者在教授《经济学导论》课程时,讲授internationaltrade相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百度查询各国对外贸易产品真实数据,分析各国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让学生感受什么叫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再如,笔者在讲授会计的相关知识时,利用网络查询国内外真实公司的财务报表,研讨真实公司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这种网络查询能有效且真实的反映现今经济领域中的实际案例,避免教科书的案例未能及时更新给学生造成的错觉。

3.学生课堂角色要转换

《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是以“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犹如主持人的身份,将活动主体交给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充分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探索问题,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在一些虚拟的商务场景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所谓的商务虚拟场景就是教师利用模拟的商务环境,让学生较真实的接触商务实践,将课本所学的知识有的放矢。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商务分析,对商务能力的提高更为有效。在模拟场景中,教师将学生4-5人列为一组。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理论,交代每个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如在实际演练中,学生可以扮演商务谈判双方,利用所学理论,大胆使用语言,这样既可以将书本理论融入实际商务谈判,同时利用商务谈判中对方的提问或未经准备的内容来锻炼心理素质、随机应变的能力。每次虚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点评,教师作为专家评委,给出知识技术性分数。例如:对谈判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或谈判中理论原则运用不足或运用错误给予点评;同时,对谈判出色方进行表扬,从而调动学生再学习、再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互评,这样不仅使参与谈判的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知识,同时让作为观众的学生各抒己见,通过点评发言,强化经济学理论。在这种模拟教学场景中,教师将课堂的主导地位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参与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主持者、指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再重要,与之相反,教师的作用更大。教师丰富的商务经验和过硬的语言基础成为学生实践活动更好的“专家评审”。教师应在每堂课前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合理组织协调课堂,营造教与学的良好氛围。由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有限,好奇心强,极有可能只将这种模拟商务环境演练变得徒有形式,而非确有实效。为此,教师作为协调者,要把握好课堂,将知识和演练的度把握好,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达者,还是知识的转换者,教师应有效地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内在能力。将课堂主中心归还学生,是商务英语专业《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模拟商务环境的课程教学形式能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能有效解决由于自然班人数多锻炼机会少的弊端。商务英语专业的《经济学导论》课程兼有掌握语言和专业知识双重任务的特点,因此,真实的商务实践显得更为重要。高校应与外贸公司、合资企业、进出口公司等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聘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给学生讲解商务真实案例。同时,高校可与企业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一线,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并能及时发现自身能力欠缺的地方,利用在校学习机会补充拓展专业知识。

4.教师业务素养要增强

首先,商务英语专业的《经济学导论》授课教师,双向技能必不可缺。所谓双向技能,就是既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只有兼顾双向技能,才能在双语言环境下将理论更为准确的传达给学生。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可以灵活的在商人、银行家、经理人等角色间进行转换。其次,教师要定期关注国际经济期刊、报道等,要将书本知识与时俱进的带入课堂中。只有教师掌握最为前沿的经济学知识,一堂精彩的,鲜活的《经济学导论》课程才能呈现。再次,教师应该有丰富的商务经验。教师可以利用高校出国深造的机会或到跨国企业实习进修的机会完善个人专业实践。最后,教师还可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的一手材料和反馈,进行教改研究。可以利用同课程教师资源,相互研讨。利用科研活动,编写应用于现代商务环境的教材,将最新的理论体系与新形势下的商务案例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考试方式要多样化

考试方式多样化,能促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积累大量实践经验。例如:教师可增设口语考试,考生可通过抽取带有相应场景模拟的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利用提示的原理,与考官进行模拟谈判,沟通等解决相应考题要求的内容。或者考试题型中可涉及填写报关单、单证、信用证的修改等类型题目。考题可以选择今后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的题目,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熟练操作能力。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学导论》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背景知识匮乏,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少,教学实践环节少。为此,笔者从整体课程体系建构,学生及教师的角色转换,提高教师素养,考试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对商务英语专业《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凤宇飞 单位:黑龙江大学

第二篇:国际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中职学生特点及学习现状分析

1.家境不富裕的学生

因为受我国“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分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弄个一官半职好光耀门庭。因此,凡有钱家庭的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钱“买高中”。虽然读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的文化成绩实际比“高中”生要好得多,但他们上中职学校并非是为了“发挥自身特长、学得一技之长、服务中国制造业”,而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上中职学校。就目前中国社会传统价值观下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大多数家长不认同职业学校的前景,在他们看来,就读于职业学校是无奈之举。

2.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

通过家访和调查发现,许多中职学生上初一、初二时的成绩是很好的,后来因为上网成瘾,或过分关注异性,或抽烟打牌,或打架等而渐渐地荒废了学业,当他们想改掉坏毛病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读中职学校。

3.单亲家庭中的学生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职学校中平均每班有50%以上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学生主要来自或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或是父母一方因病、因灾祸去世而造成的单亲家庭。这些孩子因为家庭经济不能支持,家庭的爱不完整,自信、自尊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而造成习惯不良,厌恶学习。因此他们家长在无奈或求得心理安慰的情形下才送孩子上中职学校。

4.外出打工族家庭中的学生

中国经济东、西两头发展较快较好,大量的农民和下岗工人选择进城务工,外出打工族家庭中的学生因而成为社会的独特群体。厌学、早恋、昼夜上网、群殴等事件在这些家庭孩子的身上频频发生,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于是父母或为求心安、或无可奈何才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父母为子女选择职业学校有两大原因:一是经济原因,二是希望子女读完中职学校能早些在城市找到安身之处。受以上这些情况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较普遍存在自卑或不自信的心理。学生的学习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少是外省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学习成绩相差悬殊,大部分选择读中职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学习毫无用处,自己选择中职学校就是混一张毕业文凭,更有甚者认为是找个地方打发时间而已。

二、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1.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实现“做中教”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习前国务院总理“做中学”“做中教”的讲话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做”。所谓做就是教师的教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而应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技能培训中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应该通过亲自完成实际任务、项目、实践活动来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师绝不是仅仅教书,而应通过具体的明确的任务实现,使学生形成办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做”。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陶行知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里说的行即行动,就是做。只有在做中学,才能使学生的学变成生产力和创造力。教学实践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职业教育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看来的记得住,做来的学得好。因此,做是教与学的关键。笔者在2009年所上的一堂商务英语课“AttheHotel”,结合国际商务专业的实际特点,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堂模拟宾馆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课前录制两段宾馆前台入住登记的英文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同时通过课前准备相关资料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际的“做”中体会,观察、积累、收获。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角色,要让学生走出枯燥的理论课堂,在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建构对英语语言规律的认识和感受,愉快地学习。对于厌倦英语学习的当代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中让他们实际动起来比一味地传授知识、背记单词,其结果会更行之有效。

2.创设商务英语课堂“做中学”的教学环境

前国务院总理对职业教育的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在全国职业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模拟教学环境,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演示、案例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在“做”中收获,在“做”中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关于角色培养的情景———模拟课堂,讲课内容来自现行的教材,教师负责提供内容,学生课下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分析教材、准备教具、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教案等过程,进入课堂模拟试讲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切身的感受,体会到了课堂调控、教姿教态、教学语言、心理素质等现实中角色与想象中角色的差距。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理论课不再枯燥,学生面对具体工作问题也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所谓做,并非限于双手做才是做,凡是耳闻、目睹、调查、研究,都包括在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到事物的性质。学生在“做”中对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在“做”中训练自己的职业技能,在“做”中检验自己的职业素质水平,在“做”中解决自己“知而不能行”的困惑。对于职校生来说做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技能,只有做得好,做得精,才会在未来的岗位上一展身手,才会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市场,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3.改革商务英语课程评价标准,建立适应“做中学,做中教”的课程评价体系

做是课程目标,是专业教育的重点,是教和学的归宿。做的能力是衡量学生从业能力的尺度,是我们评价课程的基本标准。职业教学改革就是要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从单纯的学习知识为主转向注重能力的培养;从重视单项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知识,而应把知识与专业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全面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光教,同时也要教学生会做。因此,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采取“我说你听、我讲你做、我读你跟”的方法,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多听、多说、多做,以确保他们在大量的实际操练中学懂知识并学会技能。可见,用一纸试卷定学科成绩的评价方式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并不能十分科学地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好与坏、优与劣。因此,可以尝试将技能测试与笔试相结合,或大胆改革评价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大连商业学校2010级的国际贸易班尝试了商务英语课程评价标准的改革,将期评成绩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英语歌曲(10')、课文朗诵(10')、课堂会话表现(20')、外贸公司见习(10')、商务示范模拟课(20')、期末考试(30')。一个学期后,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英语听说能力明显提高。通过这一评价标准,每一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融于社会、融于集体和与人相处交流的社会能力得到提升,大家更加热爱专业,喜欢探究,乐于合作,对自己充满信心。

4.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一少部分是因失误而导致的高考落榜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厌倦了学习,来到中职学校多半是家长的无奈之举,然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学好一门专业课,学好一门手艺,将意味着在未来的职场中有一个称心的岗位。英语学科作为服务于专业课的基础学科,教师一定要意识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喜欢英语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定要牢记学生的专业,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及将来工作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与专业相关的课前十分钟,幼师专业英语课可以安排幼儿童话故事讲述,西餐专业语文课可以安排十分钟美食,旅游专业普通话课可以适时安排一场十分钟脱口秀,国际商务专业英语课可以以小组表演商务谈判或商务礼仪的形式进行等。这样各具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但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这是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前国务院总理的教育讲话精神,以“做中学,做中教”为指导,大力推进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进,我们一定会在教学过程中,在“做中学,做中教”上狠下功夫,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成功,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

作者:韩天梦 单位:大连商业学校

第三篇: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一、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主要用于国际贸易和谈判上,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要求其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时间安排上与基础英语教学具有一定差别。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任务导向教学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育体系的缺乏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学在目标上和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效率较低。事实上,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急需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以满足企业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商务英语教学依然选择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这种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效率低下。另外,教师注重英语语法和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口语交际的培训,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很少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校内英语实践基地、英语角较少,缺少专业的英语教师,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信心。教育扩招和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足使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高。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口语教学被忽视,同时教师也无法通过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带动教学效率的提高。这些因素都使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必要性。

(二)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缺乏

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这是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往往面临对外商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谈判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制约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另外,在高职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依然是传统教育,教育教学忽视了谈判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抽象概念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雷同现象,不能根据学校的师资现状或者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导致学生将英语等级证书的获得作为学习任务,而英语口语能力却逐渐下降。

二、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教育部门对高职教育重视程度提高,高职院校开始对其商务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在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改革模式表现如下: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商务英语的实践要求,高职院校可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建立基于企业和经济市场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引领课程体系改革方向。根据职业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弱化英语专业证书的获取,强调学生交际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应包含基本素质模块、英语专业能力教学模块以及实践教学模块。并且始终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核心,通过基础知识教学的辅助作用,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英语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将几大模块进行细化,从而构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

(二)教学方式改革

基于任务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其引导作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使用案例分析法、任务模拟法、项目教学法以及计划演示教学法等。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高职商务英语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快。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多媒体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英语教学中晦涩难懂的概念清晰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生兴趣的提高。2.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因此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3.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先进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课外辅导的机会,并且拓展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增加了学生实践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4.多媒体教学集中了所以教师的经验,通过课件制作的方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也进一步促进商务英语教学的规范性。5.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大量的板书书写,这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减少,且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的任务减轻,多媒体可以进行直观的教学内容播放。这也使得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为其提供了更多思考时间。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多媒体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机会,使教学逐渐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商务英语商务听力口语、翻译、写作等教学中,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并且增强其实践能力。

(三)深化校企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高职的办学特色要求其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加校企合作,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且使其英语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企业实训教学与学生日后的工作内容相符,在工作中学生获得岗位的真实性是校内实习无法相比的。目前,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校方要在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与企业进行合作,以使学生获得真正实习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企业可为其提供正式的岗位,从而使企业获得优秀的人才。学校也通过企业这一重要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了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需求。教师在进行校企合作的同时,应配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减少课堂基础教学课时,而增加企业内部的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实现角色的转换,适应工作需求,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这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并且通过正确的校企合作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注意,校企合作不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其可以在不同学年的教学中适量引入。另外,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应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企业实训相结合。如根据企业需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具体商务活动流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商务谈判技巧,了解商务谈判所需能力,为日后与企业合作打好基础。

三、总结

经济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要求我国培养大量的英语交际人才以满足社会所需。高职院校从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特点上与普通院校上具有一定的差别。这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主。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环节,并且英语在当代人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对其商务英语教学进行调整。文章提出了基于任务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并且重视教学实践。因此对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依然明显,因此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性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作者:宋学敏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

第四篇:翻转课堂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或译为“反转课堂”,其英文表达为FlippingClass-room,自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后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与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现场进行答疑,师生之间的协作探究、互动交流是翻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后学生会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过于程式化,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只能简单模仿商务英语写作的模板,限制了学生进行商务英语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学生只注重对商务英语写作范文的模仿,导致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与商务英语写作实际运用相脱离,没有真实语言环境的商务英语写作失去了其实践应用的价值和意义。三是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普遍滞后,不能及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纠正,学生的反馈与教师的评价严重脱节。

三、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应用的优势

第一,翻转课堂不受学时的限制,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理论学习。

应用翻转课堂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教师会把写作理论以教学视频的方式提前传授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反复观看,深化对知识的感悟,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优化了教学效果。第二,在翻转课堂中,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讨、合作不断增加,学生真正融入到了集体学习的大环境中,摆脱了对英语写作学习惯有的负面厌学情绪,降低了对写作的焦虑感,从学习中收获了快乐,增加了自信。第三,翻转课堂的实施,使教师作为知识讲解者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上不再反复讲解大量的知识点,而是更多地关注每位学生对课前所提供知识的接收情况,并针对个体的学习差异给予单独的指导。

四、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应用的方式

其一,通过课前视频建立teamwork,进行商务场景的模拟。

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利用课前视频的优势,建立商务场景、模拟商务环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二,以多样化的课前任务来呈现商务英语写作范例。

翻转课堂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前任务以商务英语范例的学习、理解、研讨为主,通过商务英语范例的科学呈现,使学生在课前了解商务英语的格式风格和语言特点。鼓励学生结合课前对商务英语写作范例的学习进行总结归纳,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于老师课上进行重点讲解,消除疑难。

其三,把传统的课后写作练习反转到课堂上进行,加强教师对学生现场写作实践的指导。

商务英语写作实践是提升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基本环节,翻转课堂会把学生课后的写作任务提前到课上来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前对商务英语写作范例的学习,在相互协助中完成各类商务文体的写作任务。

其四,教师对学生课上的写作作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商务英语写作的翻转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共同评价写作作品的主体,教师可以先列出评价的基本角度,如格式、语言风格、内容有效性等,并且确定量化的评分标准。在学生进行初步评价之后,按照作品质量的高低筛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再进一步进行评说,指出其中需要学生改正、借鉴的要点,以提高学生课后进行巩固练习的效率。

最后,课后布置巩固性的拓展练习,及时做好反馈。

有了翻转课堂上的兴趣激发与实践演练,学生对于商务英语写作的兴趣与认识较之以前已经有所提高,这时把课堂活动再一次延伸到课后,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课后的拓展练习是对课上内容的巩固与拔高,要求学生既要做好对课上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又要及时地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反馈给老师,共同解决问题,完成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的这一系列的应用。

五、结语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3

一晚清“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科”,以及复旦公学的“国文部”可以视为我国大学“中文系”的前身。真正现代意义的中文专业应当是1910年3月21日京师大学堂分设“中国文门”本科教育。因此,我国大学中文专业设置已经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中文系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建立起来的中文系往往属于所在大学的“强势”学科,特别是1952年虽经全国院系调整而未撤销的中文系均具有很强的办学底蕴。这些中文系主要集中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和老牌的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些大学的中文系经历了一段顺畅发展时期。第二类大致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比较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也在逐渐显现。第三类大致上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原先非综合性大学的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类院校在原来大学语文教研室或写作教研室基础上建立起中文系。相对于前两类中文系,这类中文系的办学特色大多尚在探索中,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相比,实力明显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高等教育成为吃力的跟跑者。高等教育体系中那些后办的中文系在这次跟跑中颇觉吃力,普遍存在落伍的焦虑;同时,那些老牌中文系也面临着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问题。面对新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中文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办学策略,适应社会需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呢?中国大学中文系的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更加强调专业基础,向专门化、高端化发展。一种是走学科交叉与融合之路,提高本科生的应变能力。

二北京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强化专业化的“精英”教学之路。中文系下设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处理)四个专业。他们的教学理念,据北大招生网宣称:在本科层次坚持“精英教育”、“优才优育”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文化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基础。以向上一教育层次输送中文及其他门类研究生为主业,同时兼顾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汉语言文学和文化实用人才。北大的这个表述体现了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坚持精英教育之路的办学理念,着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北大中文系按照精英教育层次设定本科培养目标是有道理的。

首先北大有丰厚的中文底蕴,教学力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到2007年中文系有教师105人,其中教授就有47人,大多是国家中文方面著名学者,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其次,北京大学录取的本科生质量优异,每一个年级都有数名省市级高考的文科“状元”,这个优势,没有第二个学校可以与之争美。再次,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大学中文系的“老大”,百年办学历史形成崇高的声誉,社会认可度极高,这是其他学校难以比肩的。从实际效果看,北大中文系的这个办学理念符合社会对她的期待,北大本科生就业尚未成为“问题”,北大宣称: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可获得免试推荐本校(包括本系和外系)以及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的资格,出国深造也是重要选择之一,众多同学去了哈佛、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康奈尔、芝加哥等世界著名大学,他们的知识功底和刻苦精神在欧美等地的世界名校中享有良好声誉,许多国外大学都乐于接受北大中文系学生。愿意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年就业率在100%到98%之间,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应用型热门专业。

但是北大中文系的这一种做法不可复制。尤其是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由于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不雄厚,尚未形成深厚的学术传统,不具备走北大模式的条件。然而我们有理由怀疑北大中文系有意低调处理了他们对中文系办学思路的调整。北大中文系并没有躺在传统优势上吃老本,他们兴办的第四个专业叫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这个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文理科兼收,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文系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与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从事高新科学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然科学素养、在文理交叉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显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前面三个专业的相差很大。

我们可以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语言学课程,包括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理论语言学、汉语发展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词汇专题、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音学等39门课程,这一类课程依托的是汉语语言学专业优势,显示出北大中文系在汉语基础研究上的强大实力。第二类有逻辑导论、数理逻辑导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几何与代数引论、微积分等六门课程,强调基础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打基础。第三类有数据结构、数据库概论、计算语言学导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机器翻译导论、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汉字数字化研究、VB编程与古籍整理、计算机操作系统等14门课程,属于技术类课程。

从以上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看,该专业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出应用性;第二是强调学科交叉,其课程跨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大中文系设置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语言文学数字化要求,是应对目前正在爆发的全球信息数字化挑战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由此判断,北大中文系已经走在全国中文系改革的前沿。与前面三个专业的实践相比,北大中文系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社会对于汉字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层次也不相同,需求行业从数字出版到政府机构分布广泛,将来的多媒体阅读将替代现有的纸质载体阅读。

三其他重点大学中文专业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中文系之下开设了秘书学和文化事业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但一直没有在本科层次开设这个专业。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只有两个专业:中国文学与汉语语言学,将应用语言学专业开设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非综合类大学中文系的改革与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的做法值得关注。中央财经大学设有中文系,招收本科生,专业方向为财经文秘,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素养,适应经济领域及传播媒介业发展的需要,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特别是财经类行业、中外企业从事文秘、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分公共基础类、专业类和财经类三个类别。专业类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应用写作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秘书学、文书档案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媒概论、应用语言学、公关写作;公共基础类主要有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公关策划、社交礼仪、社会调查、广告学、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与政策;财经类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中央财经大学中文系走的是一条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相融合之路,以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为主,适当插入经济学、管理学的部分课程。类似于中央财经大学做法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等。与经济管理类院校相似,一些以理、工、农科为主的院校中文系也在积极探索汉语言文学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之路。如安徽农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与园林学结合,华东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法学、商学的融合、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等。这些大学中文系基本上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创具有特色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些尝试是值得肯定的,效果也值得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专业融合或者专业交叉式做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学科融合不是相关课程放到一起就能起化学反应。从表面上看,融合也有融合的深浅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才不通、特色不特依然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有:一些学校在注重专业融合的同时弱化了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中文系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期待融合的学科了解甚少,监管难以到位;而优势学科对于辅助中文系创特色不一定有积极性,因而教学与管理效果自然不好。#p#分页标题#e#

四中文系本科教学的变革要求主要来自于科技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手段的变革。中文系本科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一百年前,语言文字的传播手段主要是笔墨纸张与口说,今天除了口说之外,更多依靠的是多媒体,同时,多学科融合让写作和文字处理越来越远离笔墨书写,因而中文系本科教学必须进行课程调整和改革。在阅读形式上,已经从纸质载体文献一统天下局面变为多种物质载体文献并存的态势。从发展趋势看,纸质文献载体必然逐渐退出,数字多媒体载体必将成为主流。文献阅读的变化必然带来书写的变化。目前书写工具已经完成从笔墨到电脑键盘的转变;现在仅仅会敲键盘已经难以适应当代书写要求:必须会使用多种软件,会制作博客、开通“微博”,挑选“模块”,插入各种“效果”:声音的、图像的……一句话,你的作品必须首先吸引住眼球,然后才会被点击。点击率高低成为作品影响力的唯一标识;不然,即使你的作品文字内容优秀,写作技巧高超,均会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而默默无闻。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4

丹尼尔•约翰•奥康纳(Daniel.John.O’Con-nor,1914)是20世纪英国分析教育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奥康纳著作颇丰,其《教育哲学导论》是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性名著。1979年,英国教育哲学界曾撰写了21篇论文庆祝他的75岁生日。1991年,这些论文以《逻辑基础:纪念奥康纳论文集》(LogicalFoundation:EssaysinHonourofD.J.O’Connor)为题出版。该书主编在前言中特别强调,书中每一篇论文的作者都曾受到奥康纳的影响,而且所有的论文选题都是奥康纳曾经关注过的问题[1]vii。可见奥康纳对英国哲学界的影响。换言之,研究英国分析教育哲学是需要深入研究奥康纳的。

一、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奥康纳的分析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其分析哲学思想关系密切。分析哲学家对传统哲学是持批判态度的。奥康纳本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传统哲学无力完成其自身的任务。在他看来,传统哲学家大致有3项相互关联的任务:一是审视宇宙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二是对提出的问题作理性分析:三是设法论证其观点或者至少能证明其具有一定道理,即便宗教的观点也要有可以为其辩护的论据。[2]16但在这一方面,传统哲学家工作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奥康纳认为,在历史上,在有关宇宙的学说中,很少有哲学家取得像像阿奎那和斯宾诺莎那样的让许多人满意的成就。但奥康纳强调,即便这样,在他们学说体系的逻辑性方面或逻辑前提的真理性方面还是有明显的破绽。因此,“不论他们提出的理论多么迷人和多么有说服力,人们仍然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们是真理”[2]16。奥康纳认为,现代哲学家的目的要贴切实际的多了,哲学家仅根据自己的哲学观提出有关学科范围的见解,很少有人再持传统哲学家的观点了。因为,“传统哲学家提出的假设超出了他们能够证明它们的能力。他们关于宇宙的解释应当像炼丹术、占星术、巫术一样被否定掉。理由很简单,任何探究的结果要想被接受就必须能经得起公开验证以证明其可靠性,而且与其他公共知识一致。传统形而上学,如占星术、炼丹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2]17。

其二,传统哲学方法缺乏新的突破,面临窘境。传统哲学源头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奥康纳认为,那一时期,学科概念缺乏清晰的逻辑性。哲学概念几乎涵盖涉及人和宇宙本质的所有问题,与现代的哲学概念相差甚远。[2]18即便如此,一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是清晰的,如植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等使用的是观察法,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用演绎法。但传统形而上学和自然宗教哲学家们使用的方法难以确定。奥康纳说:“当我们转过来审视哲学问题时,我们清楚地发现,很难确定它们的方法究竟属于自然科学的观察法还是数学和逻辑学的演绎法。”[2]18奥康纳认为,这是导致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宗教后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到16和17世纪时,自然科学开始加速发展,人们对科学方法有一个新认识,开始强调眼见为实,强调尊重事实。奥康纳认为,当伽利略和牛顿的物理学在17世纪替代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哲学家们也因此可以卸去研究那些涉及可观察的事实的问题以及探究自然规律的责任。但这种责任的减轻并没有使哲学得到真正的解脱反而凸显了传统哲学方法面临的窘境:“如果所有与可观察的事实相关的问题都由科学家去研究,那么留给哲学家的问题还有哪些呢?他们又怎样去研究剩下的问题呢?”[2]21对于这一问题,奥康纳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他认为,哲学遭遇科学革命之后便形成了这样的结果:一些属于典型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的方法来解决,即通过观察而提出假设,并通过观察验证假设;其他的问题,如逻辑学和数学学科的问题,可以通过符合演绎规律的计算来解决。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划入这两类问题,比如传统的哲学、伦理学和自然宗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不能通过经验的方法也无法通过纯演绎的方法去解决。[2]22这是自然科学获得成功之后摆在哲学面前的问题,即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许多哲学家为此作了不少努力。如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受数学方法的启示,想用几何学方法去证明哲学结论,结果没有成功。奥康纳认为,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误解了数学符号与哲学语言之间的差异。[2]23又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方法方面的问题,但他们提出了一些与方法相关的问题:“人类知识的局限性有哪些?”他们试图列出人类智力可以发现的问题的清单。他们没有像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家那样去思考宇宙的本质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而是(用洛克的话来说)审视人类的理解力,检查人类的能力到底适合研究什么事物。这种试图检查人类智力能量实际上与传统哲学一样困难且容易引起争论。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引起哲学家关注“知识论”,即关注有关人类知识的起源、性质及效度等一系列问题。在奥康纳看来,这些温和的哲学怀疑论者尝试解决哲学方法面临的问题,结果他们只是在开辟新探究领域方面获得偶然性的成功。但是只要方法问题没有解决,这种尝试对于哲学领域而言,就好比在没有找到应对旧细菌的方法之前又发现了一个新细菌[2]23,令人烦恼。

其三,传统哲学的理论依据存在逻辑上的瑕疵。奥康纳以中世纪哲学家为例作了说明。在他看来,中世纪哲学家的理论瑕疵在于理性探究不足。他说,“许多中世纪哲学家具有伟大的天赋和广泛的兴趣,他们所缺乏的是对人类认识事物的智能以及如何运用智能去获取知识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过于相信凭着常识和‘不证自明’原理,就可以对神的存在、人的本质、命运和物质宇宙的构成等等进行论证,但是由于缺乏像数学或科学的那样证据,他们的结论因此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甚至“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就能指出所谓神的存在和灵魂不灭理论的逻辑瑕疵”[2]24-25。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奥康纳认为,是由于中世纪哲学家掌握的知识没有具备公共性、可验证性和可交流性的特点。换言之,是中世纪哲学家没有意识到“哪种证据适合用来回答问题”[2]25。#p#分页标题#e#

其四,传统哲学对人的理智能力认识不正确。奥康纳在《教育哲学导论》中花了相当长的篇幅讨论理智能力问题。尽管理智能力像许多其他抽象的哲学词汇一样,定义十分模糊,几乎找不到“正确”的界定。但奥康纳认为,所谓理智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是能够适当地回答问题的能力”[2]24,奥康纳也承认,这种界定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如:“我们是怎么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我们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回答?”[2]24不过,奥康纳强调,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明确无误的。他说:“有些人能力可能比其他一些人强些,或有些人在某一方面比其他人强或弱一些,如在数学问题或管理能力方面,但只要没有天生的智力缺陷,所有的人都具备一定的能力。”他甚至强调:“即便是野蛮的动物,如狗、老鼠等等,它们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智能力只是程度问题,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问题’。”[2]24奥康纳认为,在对待理智能力的问题上,哲学史上曾出现过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过高评价或者是夸大了人类理智能力,这一方面的代表是中世纪的哲学家。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忽略了人类理智能力的有限性。奥康纳认为,这种态度危害不小,因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能通过理性方法得到一个定义清晰的并被广泛接受的结果,人们便会怀疑理智能力甚至转而反对它。[2]23另一种错误态度是过低评价或怀疑人类的理智能力。采取这种态度有两种人:天生的非理性主义者和怀疑论者。奥康纳指出,前一种人回避或怀疑系统使用理智能力的人,当他们碰到需要作艰苦思维的问题时,他们要么回避,要么伪造一种替代的方法。这种人往往诋毁“智力”和“逻辑”,欣赏的是神秘主义的自然冲动和直觉。奥康纳强调,这种态度因为有了像法国哲学家尼采、伯格森和丹麦基督教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支持而更加有害。[2]26后一种人对理智能力的怀疑源于他们的“有限真理”观。怀疑论者与非理性主义者不同,他们并不回避和诋毁思想和行为的理性进程,他们只是强调,人类会犯错误,因此,他们对确实的东西和人的理智能力持怀疑态度。奥康纳认为,最好将两种态度综合一下并取各自所长,既不能过分依赖理智能力的力量,也不能低估理智能力的作用。同时,正确认识理智能力可以做哪些事,在实现人类目的的事业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怎样确保理智能力为这些目的服务。奥康纳讨论理智能力的目的应该是清楚的,即他主张对哲学的问题做理智能力力所能及的分析,直至找出可靠的证据来论证它。将这种观点用在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自然就会强调对教育中许多概念(问题)作理性探讨。

但是奥康纳强调,对于理智能力的力量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理智能力解决的。他认为,对于两种问题,理智能力是无能为力的:其一,当人们不知道什么证据可以用来回答相关问题;其二,根本不存在能够回答相关问题的证据。[2]32-33根据奥康纳对传统哲学的反思和批判,可以大致归纳出他的哲学主张,一是现代哲学应当研究人类理智能力力所能及的问题,二是尽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讨论哲学问题,哲学的科学方法是用理智能力对相关问题作细微分析,并提出可靠的论据。奥康纳对传统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分析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他的分析教育哲学主张中发现他对传统哲学观的纠偏。

二、关于教育概念的语言分析

(一)论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及方法

奥康纳认为,语言分析在哲学研究中十分重要。他发现一种现象,从语法上看,有些哲学观点的陈述没有任何问题,但其陈述确确实实是一种误导。原因何在呢?他认为,是陈述的语言形式在起作用。他引用英国分析哲学早期代表人物摩尔的话作了解释:“词的含义取决于词的用法,并为词的用法所控制。”[2]37这就是说,词或短语与其含义的关系并非是与人的期望无关的自然独立体,它恰恰以社会习俗为依赖。奥康纳强调,正是通过习惯的用法,词或短语才具有交流的能量。[2]37这对哲学研究十分重要。在谈到语言分析时,奥康纳特别谈到了一些抽象概念的语言分析方法问题。在他看来,抽象概念不像那些表述日常生活经验的概念,它们往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还有一些未曾有过使用先例的新概念。碰到这样的概念时,对语言敏感的现代哲学家往往会设法采取补救的措施,即用举例法来解释该概念的意思。但例子有两种,一种是非标准例子,一种是标准例子。奥康纳对这两张例子作了解释。如,什么是思维?有人会举例说:“我幻想的时候在思维,我做数学作业的时候在思维,我写信时在思维,我下棋时在思维,我和朋友交谈时在思维,等等。”[2]37但在奥康纳看来,这些属于非标准例子,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概念的含义。只要用反例就可辨别这些例子的逻辑可靠性。如“你在解决问题时在思维,那么,老鼠在解决它的问题时也在思维吗?”在这里,奥康纳想表明一个观点,有些概念本质上就是模糊的,“它们不像技术术语可以清晰地阐释”[2]38,但语言分析可以使其变得清晰些。奥康纳认为,还有一种例子属于“标准例子”,他赞同斯特宾的观点,谈“固体”概念时,可以用“石头、桌子和木板”作为例子来说明。因为这些例子是解释固体的标准例子。他强调,如果一个词语不能用这种标准例子来说明,它就失去了意义,也因此不会有任何应用性。奥康纳认为,这种强调词语的标准使用为现代哲学提供了有效的逻辑武器,尤其在揭露形而上学哲学空洞性方面。奥康纳认为,形而上学哲学家的论点往往建立在日常语言的超常规意思的基础上的,缺乏标准例子支撑,因此缺乏令人信服的力量,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上帝存在的第一原因的论证问题。[2]39

(二)论教育和教育理论

从上述语言分析观出发,奥康纳得出一个结论:“有关教育的理论往往是由各种不同表述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正因此,这些表述才容易被学习理论的学生甚至被一些作者误解。”[2]13这样,对一些重要概念作深入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他看来,“教育”和“教育理论”这两个概念最为重要。因为,对这两个概念的误解会导致教育实践的盲目性。他自己在这两个概念的分析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在1957年出版的《教育哲学导论》中,他以“什么是教育理论?”为题,专章讨论了教育和教育理论两个概念。1973年,他又写了一篇论文“教育理论的性质和范围”,对这两个概念再次专门讨论。#p#分页标题#e#

1.“教育”

奥康纳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即写作《教育哲学导论》时期,他认为,“教育”的含义有三个成分:(a)传递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套技巧;(b)旨在解释或证明这些技巧的运用的一套理论;(c)传递知识、技能和态度目的中所包含和表达的一套价值观念或训练,用以指导所给训练的多少或类型。[3]470奥康纳认为,只有第3个成分与哲学有关,因为前面两项是“只能用实证科学,特别是心理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事情”[3]470,而第3个成分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回答的两个尖锐的问题:“(1)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可作为教育的目的?(2)什么手段将有效地实现这些目的?”[3]472奥康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开列了有关教育目的的一个清单,在他看来,教育目的包括五个具体的目的:“1.为男人和妇女提供他们(a)立身社会和(b)寻求进一步知识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技能;2.为他们提供使他们能够自立的职业训练;3.唤起对知识的兴趣和爱好;4.使他们具有批判精神;5.使他们接触并训练他们欣赏人类文化和道德的成就。”[3]472-473显然,这一时期奥康纳对教育概念的探讨主要是围绕教育目的进行的。到1973年他写作“教育理论的性质和范围”时,他对“教育”概念又有了的新的理解。在这篇论文中,他明确提出:“‘教育’至少有两个明显的意思:第一,它像婚姻、法律和经济制度一样是一种社会制度……,第二,‘教育’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旨在理解社会制度的研究。”[4]47在这里,他突出地强调了两点:一是教育概念的内涵应该包含教育研究:二是强调了教育研究的任务。在他看来,教育研究虽然从科学学科领域获取一些事实作为基础,但它与其他类似的学科一样,学科内容并不清晰,研究范围相当模糊。但是,他强调,广义的教育研究要依靠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生物学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这些学科中也有非科学的成分,如各种价值判断,宗教概念、政治和社会理念等等,因此,“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证明这些不同成分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它们又是怎样与相关的教育理论建立事实上联系的”[4]48。因此,他强调说,教育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4]48。

2.教育理论

奥康纳在讨论教育理论概念时,首先讨论的是“理论”概念。在他看来,“一种理论乃是一个确立了的假设,或者,更常见一些,乃是一组逻辑地联系着的假设,这些假设的主要职能在于解释它们的题材”[3]478。可是,他发现,教育理论领域中不少理论并没有以假设为前提,更没有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但是,理论这个词在教育领域经常被随便乱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奥康纳认为有三种原因。其一,“理论”一词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这个词汇含义模糊,它被运用于一个宽泛的知识框架领域,旨在对一些兴趣或活动领域进行组织建构和解释;第二,它是一个易受情感寓意影响的术语,兼有褒义或贬义两种效果。[3]478其二,是因为“理论”这个词是一个受尊敬的词。因此,“像很多这一类词那样,在使用‘理论’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更多地是为了它受尊敬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它的严格的叙述的含义”[3]478。其三,“理论”这个词是一个礼貌用语。在奥康纳看来,“在教育情境中使用的“理论”这个词,一般而言是个礼貌用语”[4]48。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教育理论似乎就不是真正的理论。

那么,教育是不是像其他科学一样确实有着自己的理论呢?在奥康纳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对此,奥康纳解释,虽然教育本身不是科学,而是“由一个共同目的联系起来的一整套实际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往往在某种科学理论上有着它们的理论根据”[3]478。奥康纳还以医学为例解释教育理论。他说,医学本身也不是科学,“它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增进,而在于实际的结果,即防病和治病”,因此,“医学知识的增长点多数是在纯科学,即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方面,而不在门诊室和手术室的日常活动之中”[2]93。在他看来,教育理论正像医学一样,是建立在其他科学基础上的,需要借用其他科学的理论,诸如心理学和其他与人相关的科学。他依据逻辑实证主义原则,总结了教育理论的两个特点:“其一,如果教育理论是理性活动,那么它的理论建构与人们在建构科学理论时提供的范例的标准是一致的(如果它不是一种理性活动,那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自命不凡却遭人轻视);其二,即使教育理论满足了这些精确的标准,人们依然怀疑,它们能否像技术、医学和经济学理论那样推动实践领域的进步。”[4]64在谈到理论概念时,他还强调了理论的解释功能。但是,他强调:“教育理论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解释、预测和控制日常科学活动中能够发现的东西(实际上,迄今为止,这种目标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也从来没有实现过),在考虑教育理论时,应当将人的福祉(humanwelfare)植根于教育概念之中。”[4]48因此,谈教育理论必然涉及到教育理论的目标问题,即教育理论要研究什么?他认为,教育理论与经济学研究有亲属相似性,因为两者都谋求人的满意和利益最大化。所以,教育也应当像经济学一样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稀有资源———时间、教学技能、智力、知识好奇心等,以及像金钱、土地和建筑等纯物质的东西以追求最大的效益。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教育制度改进有关。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广义的教育理论是指以探究为目的的理性探究,首先,教育理论要解释教育理论对教育进程及教育制度的作用;其次,根据已有的知识来改进教育进程和教育制度,以及修正它们为之服务的目的。”[4]48在这里,奥康纳显然强调的是教育理论的实用性。这与前文他对传统哲学批判的态度是吻合的,即教育哲学或教育理论要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5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经济学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社会科学通识教育的特点,特开设此门课程,目的在于规范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增强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提高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术论文和学术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学专业;学术研究;训练

在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的常态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已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的一种必要形式。因此,大学毕业应取消论文写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科生没有办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导致高校学生学术论文粗制滥造、内容东拼西凑。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应被取消。深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本科生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因此很难在其学术论文中提出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论点,使得本科生学术论文的抄袭率屡增不止。为此,互联网上也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降低重复比率的“特殊服务”,也不乏诸多“前辈”所传授的降低重复比率的各种经验,例如转换句型,调整文字顺序,语言互换转翻译,等等。这种“传、帮、带”的结果使得本应该认真、严谨才能完成的学术论文成为了文字游戏,甚至还衍生出互联网下大学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相似度、抄袭率检索等生意的火爆。上述现状的存在,使得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越来越浅薄、粗糙,对提高其知识能力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显然,要使本科生学术论文回归本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训练,为今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存在的各种弊端,有一部分人认为,本科生没有必要完成相应的学术论文,应该在研究生阶段再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笔者的回答则是否定的。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对科研的基本过程得到初步的掌握。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管日后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假如大学生在党政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工作,就要学会进行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这免不了在大学阶段就要学会收集与整理材料,使其能在提出问题之后准确地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将结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对于将来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则更需要在大学阶段培养其科研能力,专研经济学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难题。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有开拓精神,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无限创造和细致入微进行观察的能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不能因为目前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否定学术论文的必要性。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学术论文乃至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极其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不仅是本科生在即将完成自己学业所呈上的一份答卷,也是对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验。显然,该份答卷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素养的养成水平。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本科的高年级阶段,如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就对高年级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从而为其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程度的学术训练,在大三上学期就会面临来自考研、找工作或出国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接受“综合论文训练”的过程中选题和写作“胡子眉毛一把抓”,使得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作为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开设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必要性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不但培养出大批富于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其他职能的履行也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培养研究型的本科生就是其最重要的任务。然而,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之初不清楚学术论文写作的规则,也不深入研究学术论文写作的专业建议,这使得很多学生将参加社会实践所做的报告作为学术论文,但显然不是的。因为从文体来看,学术论文应当属于议论文。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是一种剖析经济事物、论述经济事理、发表政策意见、提出政策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文献阅读、摆事实和严格论证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或假设的正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一般而言,就其内容来讲,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的内容是解决经济现状或某一经济问题,这种论文既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也可以提出经济学中的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通过研究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学术论文可以是平时的一篇作业习作,也可能是毕业论文,而前者显然是后者的基础。开设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就是希望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让学生对学术论文有一定的理解,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设计的一门课程。需要强调的是,本课程的目的并非在于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思想和表述学术思想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经济学专业内容庞杂,经济学的分支错综复杂,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涵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中国经济问题,也有许多经济现象有悖于经济理论的特殊情况。大学生学术论文本身就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例如,本科生由于选课较多缺乏写作经验,尽管写出了很多课堂作业,但写出的内容并非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此外,本科生的教学还未转向以引导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的过程中。因此,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的规范性相对于创新性而言,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意义更为重大。

三、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课程对象及课程设计

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的对象是接受通识教育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说,他们的知识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在通识教育的培养下,这些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兴趣浓厚,知识结构完善,经济学知识和基础则更为扎实。然而,这些学生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经济学专业方面,由于其大四毕业时转入经济学专业也才两年半,跟大学一入学就进入经济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相比,经济学基础显然薄弱,同时由于受到了社会学等专业通识教育的影响,学生在经济学问题思考、研究和写作上会受到来自不同专业知识的干扰。基于上述两个问题,通识教学体系之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更有必要接受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帮助其尽快学会写符合规范的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选题上,各方面都错综复杂,穿插在一起。为了使大学生能更有效地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特将课程设置如下:课程设置2学分,每周两课时,共计24课时,分别由四名教师参与,一名教师负责组织课程正常进行。具体设计如下。第一,请四位教师参与授课,分别从论文选读、文献整理、经济学论文写作方法、行文要求、文献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每人授课两次,每次两个课时,课后给学生留一定的阅读内容。在阅读文献方面,以往的教材是结论式或既定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可能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定式。因此,要学会写论文,首先就应该多读优秀的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学生要坚持不断地写作。此外,学生不仅要做好读书笔记,而且还要养成给每条笔记起题目的习惯。其次,学习写作的步骤。包括阅读、思考、研究、列提纲、打草稿、朗读、修改、多余材料的处理等。第二,抽签选题,忽视选题带来的主观性影响。选题由组织授课者根据课程讲述和当前经济时事拟定不少于20个学术论文题目,并让有选课的学生抽签决定论文题目。整个学期尝试三次小论文写作,授课教师要对论文选题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破题,并在选定题目之后对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给予方法指导。在写作方法上,撰写论文需要不断考证、辨析和评述,必要时还需要辩驳。如果学术论文写作陷入停滞,应重新写一份范围略窄一些的概要,这份概要涉及下面几句话或几段话谈论的要点。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概要,其要点都应该是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也就是要记录具体的观点,而不是写出导论或结束段。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手头准备一张纸,写下一些词语或记录下一些头脑中闪现但尚未用到的概念。出现灵感的时候,不要靠记忆记录这种灵感,一个词组或单词即可以唤起对这个灵感的记忆。把学术论文写作提纲看成助手而不是主人。学术论文写作陷入僵局时,就像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那样,查看一下提纲,做一番修改,重新读一读已写出来的内容,扪心自问所写论文下一步的方向,想想自己要解释清楚什么问题。写完之后,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技巧就是大声朗读并不断修改,如此才能从语言上获得读者的倾听。第三,举办两次学术沙龙,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在举办学术沙龙的过程中,要以学术论文匿名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请他们分别提出学术论文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匿名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不留情面”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更为客观地找到学术论文所存在的问题,以绝后患。第四,模拟一次学术研讨会,启发学生的学术思考。请授课教师或本单位其他有经验的教授参与点评,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再次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做好准备。

四、结语

通过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会使其经历撰写学术论文的全部过程。这不仅能使学生三年多来学习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得到检验,而且还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此外,通过学习高年级学术研究训练课程,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毕业之际,利用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对经济学专业领域更为深入或现实的专题进行继续研究。这不仅会培养学生科研的志向,而且对于增强学生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作者:靳卫萍 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立彬.“学术研讨会”与高校本科生的学术规范训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3):64-66.

[2]庄边.学科升级与学科建设:设计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装饰,2014(7):54-61.

[3]张海燕.大学生学术写作能力训练的原则、模式和策略[J].写作(上旬刊),2015(1):18-20.

[4]苏鑫.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中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油教育,2015(2):8-9.

[5]杨冬.关于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训练规范[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1):43-46.

[6]朱文通.关于学术训练及其他[J].社会科学论坛,2013(5):102-108.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6

双语教育是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中对于双语教育的关注度逐年增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计划实施或者已经实施双语教学。尤其在全球化商业时代,工商管理专业人员对于双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将探讨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了解高校工商管理双语课程的实际现状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思考教师与学生如何对工商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中英双语;工商管理课程;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双语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部与全国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双语顾名思义也就是是指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课程教学。在教材的选择,课堂的讲授,作业考试等教学一系列的环节中使用两种语言外语和中文进行全部或者部分教学演练活动。由于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中国在对外政治,科技,文化,经济贸易上不断扩展,这时中国需要更多的英语专业人才。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都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方式。

一、双语对工商管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急需不仅有顶尖知识装备的人才,还需要精通英语的复合型涉外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化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培养计划应与国际接轨,使学生在今后能快速的适应变化万千的社会商业环境。特别是高校中许多优秀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他们在未来将与中国甚至全球竞争者进行竞争或者商谈合作。在这种对外商业全球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更加严格,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教育部也明确的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所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要更先进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的课程达到所开课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施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部到位。”

1.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在中国,教师讲授是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教改中得到更多认可与接受。在许多西方国家,商学院的教学方式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自觉查找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开阔学生的思维。目前许多高校在双语课程教学中,教师也经常运用近期国际经济、商业等新闻与学生进行分享和互动,并且得到一定的效果。

2.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商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

工商管理专业最初起源于美国,如果我们运用双语课程教学,可以了解更多西方的知识文化,使学生更好有效的掌握国际最新商业信息。并且在双语教学中,学生还能有效的进行英语的学习,这不仅可以掌握英语知识,还能提高语言能力。总而言之,中双语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以及让学生尽快适应商业全球化做了最好的助力。

3.双语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适应时展

由于数字信息时代步伐的加快,互联网在管理、医疗和教育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英语作为全球主要通用语言,其就成为传播先进媒体科学技术、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主要语言。我国高校在在双语教学中,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在英语课的课堂上学习英语,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上运用英语学习交流。这增加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机会,让学生更快的结合英语掌握国际管理知识内容,早日适应全球商业信息技术化的环境。

二、列举工商管理双语课程中国际营销导论的实践状况

1.选用教材

双语课程教学的展开需要选用一本适合学生的英文版课程教材。笔者在双语教学中采用了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编著的《InternationalMarketing:AnIntroduction》(国际营销导论)。作为国外的原版教材,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的每个小章节了解公司为什么要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等知识点。在课堂教学期间,笔者会解释说明教材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结合当下国际热点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信息,降低难易度。在课余时间,笔者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关当天的课程思考题,培养学生的英文交流能力与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全英文教材的选用与课程双语的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

2.双语教学模式

当今让人较为熟悉的双语教育模式主要涉及的有浸没型双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以及双向型双语教学等等。按照比较通俗的理解,笔者觉得我国高校的双语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英文教材、以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第二种是英文教材、以英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最后一种就是全英教学、英文教材与全英文授课。工商管理课程是比较专业化的学科,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能让学生体验全面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课程和纯正的英文。但是由于有些知识点的难度比较大,学生的英文程度还没达到较高水平,所以笔者在上课的时候会以英文教学为主,中文为辅的双语模式。由于数字媒体在教育领域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工商管理课程中所有教学PPT课件使用纯英文,对于重要或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在上课时候都会给予讲解说明。

三、双语教学在工商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个高校希望通过双语教学的模式,提高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英文能力,从而培养我国各个专业方向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双语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相继出现了相应问题。为此,笔者将从自己教学的工商管理的双语课程中总结几点问题。

1.双语教师相对缺乏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所以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的高,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教学知识涵养、高水平的英文能力,还需要对工商专业的课程用英文模式进行授课、解析专业的英文词汇以及对英文原版教材能充分的理解和运用。但是,现在高校绝大部分缺乏有专业知识又有英文能力的教师。大部分的专业课教师英文水平相对较弱,英文水平较高的英文教师又缺乏工商管理课程的专业知识,所以这些情况都影响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普及和发展。

2.学生英文素质欠缺

中国初高中的英语课程侧重于书面英语,导致学生的英文听说能力比较薄弱。在高校双语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需要阅读英文版教材、听懂教师英文授课的内容,还需要与教师、同学英文沟通互动。这些双语要求导致许多学生在大学双语教学中无法跟上课堂的节奏,特别是许多工商管理课程的专业知识点、名词解释等都相对难理解和枯燥,大大消减了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性,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

3.双语教材的缺乏

相对于工商管理课程而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大多数采用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从而使学生更能了解国外商业管理理念、掌握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从原版教材中无法了解中国的商业管理的情况,在价格方面,国外原版教材价格也比较高,有些学生难以接受。目前国内的工商管理的许多双语教材还是比较缺乏,比如商务谈判等课程教材,而且我国工商管理课程专业没有统一指定的教材,所以每个高校都是自行选择符合学生的双语教材。这些问题都使高校双语课程无法的到更好的发展。

四、关于工商管理双语课程教学问题的建议

1.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师资团队

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的专业性,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各大高校需要加强双语教师的能力培养,高校可以引进专业知识水平高、英文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筛选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中,有专业知识能力和英文能力的教师出国进修。各大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可以招收有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或者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建立优质的双语教师队伍。或者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英文能力、多研究双语教学课程,培养他们使用双语教学模式。

2.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学生使用英语的时间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课后没有听讲英文的气氛,那会使课堂上学到的英文无法得到充分使用、语感也会逐渐消失。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快速的提高。学校应多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氛围。例如:创办英语角、举办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激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这些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让双语教学得到完善的改进、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双语教学中,使双语课程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3.教材合理使用

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实施双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原版的英文教材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接触英语,但是原版英文教材费用较贵,而且教材内容无法贴近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高校可以自己编写内容结构合理的教材,不仅可以体现西方的知识点,也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国情。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也可以多增加双语教材的资料,方便学生借阅,为双语教学提供更多方便。

五、结语

发展工商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是为国内提供更多商业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工商管理双语课程的改进,积极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双语人才。国家、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共同努力、积极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作贡献。

作者:林珊珊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文娟.中英双语教学在商科课程中的综合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6).

[2]范炳絮.工商管理专业人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6(34).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7

关键词:冰雪景观;文化产业;互动性研究

1寒地黑土冰雪雕造景观设计的特点

追溯到多年以前,北方严寒的天气情况就为当今的冰雪雕塑艺术打下了创造的铺垫,寒天冻地人们只能在室内玩耍,自从出现了利用冰雪来设计各种造型,形成不同景观的艺术形象,由简单的堆雪人演变成不同风格和形状的冰雪雕塑,这也是艺术家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冰雪雕塑的过程中,由于冰雪的材质和性质,雕刻家应该简化线条,用最简单的线条突出景观设计的特征,表达不同的意义。雕刻家利用冰或雪的属性来重叠物体,增加了视觉空间感。冬天看着街道边栩栩如生的穿着白衣站在寒地黑土里的小“动物”和“植物”,觉得非常的美,装饰了光秃秃的冬季。雕刻冰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不能厚了也不能薄了,需要把握体积的用量,掌握好尺度,厚的看着笨拙没有动感,薄的又不结实缺乏震撼力,雕刻家要在短时间刻画出效果还要忍受寒冷,着实不容易。

2冰雪艺术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性研究

北方的天气,由于地理位置的经纬度的占据影响,导致冬天特别寒冷,东北的冬天就是天然冰箱,蔬菜水果都不敢放在外面,但正是这种寒冷造就了该地区的冰雪文化。冰雪文化其完成过程非常的繁琐,完成后带来的利益也是前景可观的。首先就介绍一下过程,所谓冰雕其实是造型设计中的一种,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雕、刻、塑,但凡我们肉眼可见的、实体型的东西几乎都可以通过二维和三维的制作方法创造出来的实在体积形象,不同造型设计的空间形象实体表达了不同的艺术语言,所以才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作为营销手段,打造不一样的旅游景点,间接带动其他产业如餐饮业和酒店业的发展。冰雕是以冰为原材料,通过多种多样的工具加工而成的,这里的工具也有讲究,不是随便的刀刀叉叉,与制造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工具都需要经过保养和处理,但由于其材质无色透亮,具有折射光的功能,所以雕刻出的形象立体感不强。采用石雕和木雕技术用来形成造型的,强调体面的关系,突出形体的基本特征,力求轮廓锐利,然后经过细致的雕刻,强调细节,或进行两侧雕刻,使线条相交,雕刻痕迹纵横交错,在光影的作用下,突出精雕细琢,从而实现远视和近视最佳的观赏效果。这可以弥补其缺陷。对于冰雪而言,黑龙江省以黑土地著名,寒地黑土更加衬托出冰雪景观的美妙。冰雪产业起始于创造文化,发展与旅游行业,形成在经济市场,服务于社会活动的特殊性和价值取向。黑龙江省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不是什么旅游区,但是自从发展了冰雪产业后,哈尔滨的冬天成了旅游景点。每到冬天都会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冰雪独有的景观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当地特有景色,目前比较出名的冰雪产业有三个,在浓浓的黑土地上形成三大板块,包括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主要活动是冰雕艺术和冰雪运动;牡丹江特有的雪乡之风,冰雪风光和雪域民俗;漠河的极地冰雪,寒地里农家院文化体验和探索。其特有的冰雪景观创造出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化和社会活动。

3寒地黑土冰雪的创造风格

冰雕创作风格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具体形象、装饰变形和抽象。第一种是一个真实的冰雕。写实的冰雕更能真实和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但中间也夹杂着一丝夸张和虚构成分,这种具体形象的雕刻风格就是要模拟现实的物体,让人看起来和真实物体更具相似性,为的就是达到生动形象。这第二种装饰变形冰雕,既含有具象冰雕因素,又不完全同于它,这种冰雕特点是采用高度概括和夸张、变形等技巧,来修饰冰雕造型,整个冰块层次整体感强、富有现代意识和装饰魅力。第三种抽象冰雕重点强调放大实体物,在相似与区别之间,观众意识到了作品的独创性和设计者的巧妙绝伦之意。

4冰雪景观设计传统的民间艺术———“冰灯”

冰灯冰雕是中国北方流行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最早出现冰雕冰灯的地方。在早些年间,黑龙江流域人们主要生活在捕鱼和狩猎活动中。冰雪带来的民俗活动成为冰雕活动的源头。直到1898年,随着民间冰雪活动的不断扩大,以哈尔滨为首的黑龙江居民为这一民间艺术增添了物质和精神条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制作冰灯和冰雕。也逐渐吸引外地人和外国人,促进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5总结

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的旅游收入都被冰雪文化旅游所占据。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支持冰雪文化艺术的活动和大力宣传冰雪旅游景点,并推出旅游纪念品,冰雪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直接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应该加强对雪乡和冰城的环境与设施保护,塑造国际冰雪旅游区,展示独特的寒地黑土冰雪王国的风貌。随着冰雪旅游的迅速发展,很多游客前来玩耍,餐饮业和酒店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提高市民素质和服务态度是我们带动全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动力。为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参考文献:

[1]吕吉勇.冰雪打造哈尔滨新经济[J].冰雪运动,2003.1.2.

[2]蔡玉秋.发展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5.

[3]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

[4]申丽华.旅游经济学导论[D].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

[5]朱阜萍.冰雪经济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8.09.

语言经济学导论范文8

(一)通识课程开发要彰显文化功能

从文化选择的高度开发通识课程,就不能限于教学单纯知识传授,应将课程置于广阔的文化结构和视野中,保证所授知识具有社会文化之精华特征。从社会文化的基点出发,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顿曾将课程定义为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即学校教育受制于时间因素的有限性,不可能笼统地、无原则地传播所有文化,并且并非所有的文化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由此,通识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课程开发的原则也表现为对文化选择与组织方面的规范,包括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怎样组织这些文化形式等。在课程开发上,要强调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在通识教育理念中强调一门科程的多功能性,每门课程都应当具有立体化教育的任务,能够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相应的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

(二)通识课程内容要以学生为本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全人课程目标要求,通识教育涉及国际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或隐型课程等多种类型。也可以为分布必修型课程、名著型课程、核心型课程、自由选修型等课程。把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重要性日益突出的信息技术、外语、多元文化等领域的课程融入到通识教育过程中去。这样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的学科内容及其所代表的理念使得传统的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意义更加深远。以学生为本从多元文化角度设计的通识课程,可以打破专门学科狭隘的框框,触及到学术界中不同领域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的多元角度,探讨哲学人生课题。学生在通识课程文化之中可以涉猎人类知识文化的各主要领域,以形成更加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成为通达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三)通识课程评价体系要开放多元

课程评价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文化系统的终端,是一种导向机制,能在过程中发挥着质量监控作用。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要过分地强调标准化。要衡量一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考查其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对于通识课程的评价不能是静止的、终结性的,而应贯穿于通识课程教育的全程之中,使评价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不能仅用一把尺子,应该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参与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自我评价法、专题评价法、观察法等方法。

(四)通识课程设计要与专业课程融合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一种通专结合的通识教育大体系。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虽然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在具体实施时,只重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会导致现代教育在学生人格培养上的美中不足的缺陷。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以适当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无疑是通识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必须走通专结合道路的根本原因。以这一思想去指导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化解通识教育困境的正确选择。上世纪日本曾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截然分开的做法受到质疑,与专业融合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呈现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序列中。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

(一)设置联合专业———英国通识教育实践

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通识化。英国大学,无论是古典大学、城市大学还是新大学,专业设置面都非常宽广,设有大量联合专业。联合专业的具体形式有双科专业、三科专业和主副修专业。如三科专业,“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中工程学课程占2/3比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占1/3比重;双科专业,如“现代史与经济学”、“经济学与哲学”、“哲学与物理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哲学”等,学习双科专业的优势是两个相关学科并列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其中每一学科的理解,同时学到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推理方法,增强学生从多维视角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联合专业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贯通,体现了通识教育精神。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得出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要学习英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独立通识课程———美国通识教育实践

美国通识教育是具有代表性的,如《杜克大学面向21世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报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建议》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至2000年美国通识教育呈现: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州政府、评审机构、教师、学术负责人等内外部力量综合作用促进通识教育发展;所有类型本科院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在毕业学分中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要求更加规范化。美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突出课程国际化下的人的全球视野和整体性发展。提倡培养理解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思想精华,富有才能的青年人。如麻省理工学院所有本科生必须接受自然科学核心课程6门,人文学科、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和技术限选2门,实验1-2门课程等的教育。

(三)国家立法规定———日本通识教育实践日本称通识教育为“教养教育”,日本是亚洲各国中通识教育、职业教育率先现代化的国家。日本历届政府教育部门重视教养教育。二战后,日本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中,提出将培养社会需要高水平、综合性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947年日本制定了《大学基准》,对新制大学实施“教养教育”提出具体规定,开始对通识教育探索。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改革审议方案,促进大学和教员积极开展通识教育,确立通识教育的实施责任体制。指出在激烈变革的时代,用地球规模的视野、历史的视角、多元的视点来考虑问题的能力。注重以通识课程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导进行课程整合,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等思想。这些为学校创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气氛,转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提供了政策和思想条件。

(四)通专教育融合———德国通识教育实践

德国大学专业领域的学习更多地渗透了科研的要素和精神,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传统与精神。一些高校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和地方、社区的合作,使高等教育走出传统的校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并充分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行灵活有效的多时段学习。这种模式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在人文教育形式外另辟途径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把通识教育蕴含于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中,对拓展通识教育的范畴与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五)综合素质课程———中国通识教育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课程改革进入重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阶段。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许多高校进行了有效实践探索,如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清华大学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将德育放在首位且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也进行了通识教育实践,如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分制银行的通识教育探索,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学分银行,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竞赛、企业工作实践、取得应用能力证书、申请发明专利、文艺体育等竞赛和课余进行的社会实践、证书考试(如计算机和外语口语等级证书、驾驶、职业资格等资格证书)等兑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此项规定的实施推动了高职通识教育开展。此外,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做了通识教育实践和探索。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认知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从认知结构上可分为六类,即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公共艺体类、综合素质类等。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西”。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的方面。社会科学课程学习能使学生具有对各种信念和社会行为进行评价的广博见识及理性判断。学校可开设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科学类。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需要、意志、愿望和价值,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对过去的研究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人文科学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自然科学类。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农业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是要使学生理解所有人类都要受其支配的自然法则,同时告诉他们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理解世界、保持世界的调和的前提下,刺激想象力、培养好奇心、激发学生为发现新的真理做贡献的意欲。能教会学生学会理论思考的方法。工程技术类。工程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是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手段。英国科学协会称工程技术为“社会中的科学”。工程技术类课程是指可直接运用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领域的课程内容,包括设计方法、施工安装技术、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等课程,其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措施、技术标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其中,政策法规、各种规范的颁布,对于该类课程的影响最大。工程技术课程如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识图、环境绿化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建筑概论、工程法规、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价格法、工业基础概论、机器人、空中客车、航天航空航海等。公共艺术类。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的大任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校园的文化品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开设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摄影、歌唱基础、中国民居艺术赏析、动漫人物速写技法与赏析、现代景观设计赏析、影视艺术与审美、服饰文化等公共艺体类课程。综合素质类。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等几方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等要素及品质。高职在设置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程中。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的“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还有如“问题分析与解决”、“有效会议管理”、课程教学“高绩效团队建立与运作”、“人际勾通与服务文化”等。高职院校要始终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理想高远,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作为教育工作目标。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覆盖面较广,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计算机类、语言、艺术、体育卫生、基本技能类等学科的综合。

(二)文理渗透融合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宽泛的专业知识教育。开展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专业设置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现代高职人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时,要形成通识教育共识,淡化专业思想,改变课程设置单一性、封闭性、滞后性,确保课程的多样化、规范化,加强综合课程,文理渗透和融合。尝试通过学分制,满足学员在求知上的“各取所需”。课程体系方面,本着强化基础的原则,减少课程数目,精炼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知识、文化素质修养知识充实于课程之中,整合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发展的基础。在文科、理科方向上要有所侧重。1.理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理工科学生往往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所以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系列科学课程。如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2.文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设计。鉴于文科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文科生要修《高等数学》,特别关注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逻辑的培养、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系列课程,科技、经济、社会、化学与社会、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态学等。3.文理生通识教育共修艺术课程设计。文理科生都要修完一定学分的艺术课程。如美学原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中外艺术歌曲赏析、中外艺术歌曲赏析等。

(三)公共基础奠基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是培养高职学生普适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互相渗透和支撑,共同作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承担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基础能力培养任务,在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起奠基作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平台:1.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任务。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校要创建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真正实现思政课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理论传授向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转变。3.其它课程。如体育(健康与运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为高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高职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通过思想领域的转化,培养学生的自身通识人才的价值观,使学生选课避免功利化取向。

(四)体现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情况。职业素养是个大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养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学校可开设职场礼仪、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学、产业文化、沟通技巧、职业素养、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以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五)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体系

适应社会生活目标的要求是以“促进学生成长需要”结合“社会需要”,来选择相应的人文通识课程。在此目标下构建的通识课程体系,应包括积极生活和社会问题处理类课程。这类课程如《幸福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生态与人生》、《哲学与人生》、《经济与人生》、《人与环境》等。这类课程设置主要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即学习社会关系处理、社会问题认识、社交礼仪等。

(六)人化校园环境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