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范例

幼儿音乐教育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1

幼儿的早期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设置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自然也要根据纲要内容指导实践活动。从教育的目标设置上来看,更加强调幼儿要感受艺术中的美,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注重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强调幼儿自身的参与性以及情感的陶冶。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设置也随目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例如,新增了指挥、多声部朗诵及身体跟随多声部的音乐运动。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目标设置合理,教育内容丰富,较比之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总体来说还算乐观。但是,在幼儿园的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音乐设备的闲置

目前,在一些幼儿园里,钢琴设备只是摆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钢琴的次数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其他的音乐器材。幼儿园提供的这些音乐器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课堂教学死板

课堂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一般程式化的教学可以应用在逻辑思维比较缜密的学科中,而音乐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其中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可以通过唱、跳、打击乐器等来理解美、感受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不能只是按部就班,更应该以指导者的身份来启发幼儿,使幼儿通过不断的实践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重知识,轻能力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机械地完成任务,把教材中的儿歌教给幼儿,只注重数量,满足于幼儿学会儿歌;有的教师只是放一些歌曲,让幼儿唱唱跳跳就结束了活动,没有挖掘到音乐教育所能发挥的更深层次的作用。教师只是强调幼儿的歌唱水平,却忽视了对音乐本身内容的理解,阻碍了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四)教材的使用缺少灵活性

幼儿园音乐教材的内容编排有一定的科学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作为参考。但是,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与地区文化的不同,所有地方都采用统一的教材就缺乏灵活性,没有考虑到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脱离幼儿生活的实际,缺乏生机。

二、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培养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音乐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应处处渗透着音乐教育,而不是仅局限于音乐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音乐教育形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享受氛围,让幼儿在充满人文色彩的环境中感受音乐,使幼儿的音乐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比如,通过散步、劳动、讲故事、做游戏等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从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在音乐中欢快地舞蹈,从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欲望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讲,一切事物都显得比较陌生,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手段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使其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地激发幼儿去感受音乐的美。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要选择节奏欢快、曲调优美、朗朗上口的音乐,歌曲的内容应生动活泼,易于幼儿理解。还可以挑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让幼儿有节奏地跟随音乐翩翩起舞。另外,还可以让幼儿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观看音乐类节目,组织举办音乐节,让幼儿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欲望,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三)教学方法要形式多样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运用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语言吸引幼儿的关注,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要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合本地区幼儿音乐发展的方式,教幼儿唱本民族的歌曲,跳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教学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集中教育,也可以分小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听、唱、跳相结合,更加丰富多彩地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四)争取家长的配合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2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幼儿成长;影响;教学效果提升

一、幼儿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的成长相对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其心理特点即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为了使幼儿快乐的成长,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构建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此,一切音乐教育活动必须围绕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为前提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虽然要求“审美与快乐”式的教育体系,但在具体实践中,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快乐”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目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效益、功利性等的影响,幼儿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成人化的思维注重于知识化的灌输和技能性的训练,从而降低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快乐的感受音乐的魅力,间接的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幼儿音乐教育必须在注重幼儿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明确幼儿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舞蹈家等专门人才,而是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幼儿音乐教育教材、教法优化是教学效果提高的基础

国内一些幼儿园在音乐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但在音乐教育实际活动中,教师的主观、主导性仍占据着支配作用,长期形成的重技能技巧和幼儿围着教师转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如何在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兴趣、智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和构建?是目前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是幼儿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快乐的生长,根据幼儿的特点,音乐教育就是一种游戏的升华,教师就是音乐与幼儿之间的纽带,选择音乐内容和形式不仅要使幼儿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从这一角度出发,幼儿音乐教育教材、教法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快乐与否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进行。

三、幼儿音乐教育效果提升的有效策略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3

【摘要】

在儿童早期的教育中,音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对于少儿学习的培养和智力开发,还是生活的兴趣,音乐教育都是最佳的途径。此文对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策略

在儿童的生活中,要将音乐渗透进去,使儿童的精神愉快,在游戏和学习中,不仅行动合拍,而且意志也统一。针对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音乐的教育生活,使儿童的音乐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和色彩。早期教育的理念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发展,教育界的很多成功人士,对于儿童教育的开展非常重视。

一、意义

1.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背景。九十世纪时,国外一些教育学家就对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的理念进行了强调。因为该理念所具有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在世界的各国家,都进行了不断地推广和普及。二十一纪后,儿童音乐生活化在研究和实践上,在我国掀起了高的热潮。2006年后,无论在全国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研讨会上,还是一些媒体信息上,都证明了幼儿园音乐生活化的理念的正确性以及科学性,并且相关工作者给与了高度的重视。

2.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涵义。儿童每天吃饭、午睡及游戏等生活过程中融入音乐,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将乐曲和歌曲加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使儿童们在愉悦的氛围开展各项活动,能够提高儿童的兴趣,更好完成幼儿园安排的任务目标。

3.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其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活化,能够丰富儿童生活经验,而且还能使儿童生活的情趣得到激发;其次音乐教育的生活化,提高了儿童生活技能。其二音乐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儿童快速学会生活中的各项技能;最后实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实现音乐的素养提升。

二、现状

对于许多的幼儿园而言,音乐教育的生活化已经得到了推广和实施,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导的代替。音乐教育的生活化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心理和生活的特点进行出发,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要符合设计的特点。对于音乐教学在实际活动中,传统的主导方法及模式,有些教师仍然在沿用,虽然对儿童进行读歌词及旋律的教导,但是与儿童没有进行交流和沟通,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歌曲难以满足儿童的兴趣需求,没有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教学的设想也无法实现。

2.生活环节的游离。在幼儿园的一天中,儿童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包括了很多的环节。即入园、上课及吃饭和午休等都包括在内,另外,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际的生活往往无关,在日常的生活环节中,很少能够使音乐融入进去,使音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使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过于单调和乏味,进而失去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实施的意义。

3.机制尚未完善。对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的生活化,我国缺乏真正的完善体制,音乐教育的题材所加入的生活元素也比较少,在教学的实际环节中,与生活匹配的音乐作品很难找到,因此而出现了偏差。另外,也缺少教师对于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的评估体制。

三、策略

1.合适音乐教材的编选。对于儿童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每个环节,音乐的教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同时一定要选择较为生活化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生活当中,将儿童们能更快地带到特定的情景当中,使师生达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但是目前为止还比较缺乏配套的教材。这就要求对于能够体现教学主题的音乐作品,需要教师进行主动地选择和收集。同时还需要通力的合作及精心地组织,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对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的教材进行合理编订,做好编订的工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理念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

2.情景游戏的设置。为了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活化实施的有效性,可以采用情景游戏设置的方式,将音乐融入在情景游戏中,这样能够使儿童热情和兴趣调动起来,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施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情感游戏,应保证情感游戏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满足学生兴趣要求,例如设制一个雨中送伞的小游戏,然后将雨、雷、风声等都用歌曲和音乐的进行模仿和播放,从而使儿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3.功能性乐曲的分类播放。在幼儿园生活中,儿童的作息时间都比效规范,将相关的音乐在不同时段内进行播放,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能够建立完善的教学秩序,所以应在适当的时间段,播放适当的音乐,这样还能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会减少儿童的抵触情绪。如将《上学歌》及《早上好》等歌曲,在早上入园的时候,进行播放。儿童进行午睡的时候,可以将《《舒伯特小夜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之类的播放给孩子听,以便将儿童睡眠的质量得以提高。午睡过后,进行洗漱时,可以播放《小毛巾》之类的乐曲,使儿童的洗漱过程能够轻松地完成。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幼儿园幼儿的教育而言,音乐教育的生活化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已取得很大的成果和经验。但是,在教学的体系和科学的完备,以及评价的机制和优秀的教材等,都还有一些欠缺和不足,因此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施垚 单位: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阳镇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高琳.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第二篇:幼儿师专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教学分析

[摘要]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成立音乐教育专业(专科),第一届学生即将走出校门接受社会的检验,同时我们也对三年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分析。文章从钢琴教学硬件条件不足、课程设置问题、教师队伍专业化问题、探索教学内容和模式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专科层次的钢琴课程教学现状有一定个人见解。

[关键词]

高职院校;幼儿师专;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2016年是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成立的第三个年头,这三年是音乐教育专业“动荡”的三年,同时也是默默无闻的三年。因为这三年音乐教育专业没有师生获得过一个市级、省级奖项,没有一个科研成果和省级科研课题,专业教师也没有集体接受任何专业方面的培训,没有一场音乐会,没有一次大师课,没有一场学术交流……眼看第一届学生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作为专业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分析总结这三年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教学硬件不足

(一)专业钢琴练习琴数量不足,没有配备上钢琴课的专用琴房,并且琴房没有进行专业隔音降噪处理

目前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在校生为300人左右,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专业使用的钢琴,虽然学校的钢琴数量有近300台,但是要供全校7000名学生使用,琴房严重紧缺,一个琴房甚至出现了8个人共同使用一台钢琴的现状,让学生专业练习陷入了“荒废”的境地。更可怕的是钢琴专业老师没有自己的琴房进行教学和练习,不能保障老师的教学条件,阻碍了老师在专业上的提升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上钢琴专业课的教学场地被选在了音乐教室(可容纳80人),但是实际上钢琴专业课只需要一位老师和一位学生,一台钢琴即可,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教室进行教学,这对教学资源是极其浪费的,而且公共音乐教室的声音共鸣强烈,影响上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到现在为止钢琴练琴房没有进行隔音降噪处理,房间里充斥着其他琴房传来的声音,“余音缭绕”。钢琴的保养也不到位,多年都没有进行一次正规的校音。新购回的钢琴也没有及时校音,学生视唱练耳的练习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没有专业音乐厅、音乐学术报告厅

学校到目前并没有建成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舞台实践和演出的音乐厅。这三年中期末考试钢琴科目都是在公共音乐教室完成测试,学生从来没有在舞台上进行过演奏、演出及考试,这对学生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标准音乐厅,艺术系的学术交流也没有办法进行展开,无法给其他院校的名师提供讲学和音乐会表演的场地,也承办不了较正规的音乐赛事,很容易成“井底之蛙”“闭门造车”。作为高等院校系列的学校,提高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要保证有足够的硬件条件来供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视角。

(三)没有平台演奏钢琴

一个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连一台演奏的平台钢琴都没有,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这三年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使用的立式钢琴,而且立式钢琴从来都没有进行过保养,音准差,踏板也是坏掉的。学生到一所大学就读三年连三角钢琴的实物都没有见过,况且还是音乐专业,还是挺惋惜的。三角演奏钢琴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更好地处理作品,突出演奏者的演奏技术。因为制造结构的不同,使得声音更加饱满圆润,键盘更加灵敏,共鸣更强,可以做到立式钢琴不能做到的音色和力度。我认为教学硬件条件的不足是导致我们学校不能邀请到好的专家来讲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钢琴专业课课程设置有待调整

(一)课程时间设置

目前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每班每周安排一节(45分钟),但是是7~9个人分担45分钟,一个人大概5分钟。5分钟能够弹什么?5分钟能够讲什么?这个值得我们深思,这样的安排能够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吗?我认为作为音乐教育专业专科层次的学生,一个人钢琴专业课不能低于30分钟,因为钢琴这门专业课是学音乐的基础,钢琴是学音乐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乐器。并且在实际的运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二)课程分组安排

目前16级为10个人一组,上45分钟。虽然是小组课,但是一个人也就四五分钟,安排不太合理。我认为在公共课、选修课以外的时间,都可以灵活地安排专业课的时间。不要仅仅局限在某一个时间段来进行教学,分散学生。这样既保证老师的基本课时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在第二年进行学习的时候要进行重新分组,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优、良、合格等级差额的分组教学。优的学生肯定要少一些,但是最少不能低于3人一组。合格的学生肯定要多一些,但最多也不要超过6人一组。这样的分组教学才能做到教学的精准性,而不是大家“齐步走”,“共同进步”。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既要提倡全民教育,同时也是精英教育。

(三)设置钢琴优生课程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建立良性的选拔制度,选拔一批专业较好的学生进行培养。为各级比赛、演出做好准备,起到本专业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钢琴优生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从第一学期期末钢琴考试中前20%的同学中选拔10%。进入钢琴优生课程的同学不仅每周的小组课照常进行,另外还有一节单独的单人课程(45分钟)。这样才能激励大家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努力目标,还能够激励老师的教学激情,展现老师的教学成果。而且每学期都开展钢琴优生的音乐会展示活动,给学生一个平台进行实践,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三、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一)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比重

钢琴课程教学是一门需要具备专业技能才能胜任的专业性学科,要会弹、讲、练。在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业老师有10名,占整个艺术系教师队伍的30%。作为高等院校来说这个比重太低了,特别是具有钢琴演奏(钢琴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老师只有3名,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不能达到专业化师资的比例。所以目前学校大力鼓励在校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和引进专业型人才,同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给予帮扶。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

高等教育是专业化的一种教育,需要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基础。钢琴课程教学不是学了音乐的老师就能够胜任的,它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技能性的专业学科,所以我认为担任钢琴课程教学的老师需专业对口,必须是科班出生,钢琴演奏与教学专业毕业,不仅会弹还具备一定的师范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同本专业的学术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能够促进本专业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调整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方向,建立一支“高精尖”的教师队伍。同样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师也能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比赛,为本专业的学科建设起到带头作用,做好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示范作用,为学校增光添彩,给学生做出该领域专业化的引领作用。

四、专科层次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探究改进

(一)学生生源的分析

从四川省的专科层次录取情况来看,川南幼专学生生源的专业录取分数在全省是很靠后的,虽然学生全部通过了联考的专科专业录取分数线,但专业基本功不扎实,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同学没有经过长期严格的音乐培训,直接就进入了大学进行学习。对于钢琴这个学科更是“临时抱佛脚”,只练习高考的曲目,完全应付高考,对音乐教育这个专业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这个情况并非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有,而是全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

(二)因材施教,适合学生学情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领域中与音乐相关的专业人才,并不是培养职业演奏家或者歌唱家。绝大部分毕业生都从事基层的音乐教学工作,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要适合学生的学情和就业定位,突出实用性和基础性,更重要的是地域性。以我们学校为例,经过分析学生生源质量,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钢琴基本演奏技术的练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学习肖邦练习曲、李斯特练习曲等高难度的练习曲。对于专科层次的学生,应该多学习《车尔尼599》和《车尔尼849》莱蒙钢琴练习曲和贝尔蒂尼简易钢琴练习曲。通过演奏这些作曲家的曲目纠正高考集训带来的不好的演奏习惯,比如手型、触键、乐谱分析、练习要点等等。全新认识什么是钢琴演奏,做好钢琴演奏的基础练习。对于乐曲和奏鸣曲的教学,我认为要适合学生的演奏技术能力,因为乐曲和奏鸣曲的教学重点在乐感的培养、对音乐的理解上面,音乐素养的积累和培养,这些是需要通过具有一定演奏技术能力来完成的,千万不要拔苗助长,超越学生的演奏技术来进行奏鸣曲、乐曲的教学。例如大一就布置《贝多芬“悲怆”奏鸣曲》,这是超出了专科钢琴教学的要求,不符合专科层次的学生学情的。

(三)探索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只通过老师的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使用各种手段配合进行。教材的选用十分关键。高职院校的钢琴教材选用要符合本校的学情,与时俱进。要换掉陈旧的、降低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内容。除了传统的钢琴独奏教学以外,钢琴伴奏和四手联弹作品可以作为适当的补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每学期可以使用两周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了解钢琴演奏的广泛运用,让他们坚持钢琴学习和练习。钢琴四手联弹的作品不仅训练了演奏技术,还训练了双人的合作能力,两个人可以互相弥补技术上面的缺陷,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针对本科院校,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常用的教学模式和形式,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这种模式在专科层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科层次上效果不好。在专科层次的钢琴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即每个小组都有指定的曲目,课前自己预习—提出问题—上课讨论(主要针对作品分析,如作曲家背景、曲式结构、练习要点)—学生展示—总结要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专科层次学生对钢琴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对上课的态度有极大的转变,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是要注意选择小组讨论的曲目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本组学生能够完成的能力范围之内。

结语

总之,通过对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现状的分析和反思,同时也看出全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高职高专的钢琴教学要遵守务实、基础的原则,明确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学习目标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教学的规划,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形式进行改革探究。特别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探究改进应该多多摸索。目前高职高专的音乐教育专业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材和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基本沿用本科师范院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不符合我们高职高专的音乐教育专业学情和校情,更不利于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成长,不能凸显出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老师,应积极配合和响应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和改革”的宗旨,立足高职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的教学分析、研究,做好教学深化改革,寻找适合高职高专钢琴教学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在探索中成长起来。

作者:黄麟 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唐飞.刍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5(12):129.

[2]武萍.谈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2007(01).

[3]郑毅峰.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戏剧之家,2012.

[4]唐飞.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挑战和发展策略[J].北方音乐,2015(16):110.

[5]张茵.改进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几点建议[J].北方音乐,2014(17):144.

[6]卢婷婷.高职高专钢琴教学改革探微———以第五届广西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键盘乐器演奏赛项为考察[J].高等教育,2014(09).

第三篇:幼儿音乐教育思想作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幼儿音乐教学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直接导致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普遍降低,而以“原本性”为核心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强调音乐的综合性、参与性以及人本性等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更符合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影响

目前,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尚在探索阶段,部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度要求孩子音乐技能的提高,造成教育质量的低下。自20世纪80年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传入我国,这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乐教”是相通的,同时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法在我国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意义深远。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阐述

奥尔夫提倡“原本性”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原本的音乐应是最为接近自然的,是无需刻意记住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而“原本性”主要指人们均可通过语言、舞蹈以及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欲望。由此,奥尔夫教育观念更加赞同教师通过启发、鼓励等方式对人的本能进行开发,使音乐教育方法多样化。奥尔夫认为音乐是让幼儿在娱乐中进行享受和感悟,而不是对幼儿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导致幼儿丧失学习的乐趣。其中《奥尔夫传》[1]曾指出幼儿通过说话、游戏以及发出的动作等均是对自我以及世界的定位,同时也是孩子获取社会交际经验的主要方法。由此可见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原本性”是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其主张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这与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倡的主要观点

(一)综合性。奥尔夫认为不能通过单一的方式对人性本能进行挖掘,该方法无法发现学生的潜力,且扼杀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因此应采取综合的方法;他认为音乐和动作是同时存在的,是必不可分的。在此观念下,奥尔夫自行创立了“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使该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他也认为,语言、动作本身就是一种美妙音乐的结合,其本就有自身的旋律;这种思想应用在唱歌、游戏、舞蹈等于一体的教学中。

(二)参与性。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是需要参与的,而不是被动地倾听,每个人都是演奏者;这种思想与以往的音乐观念迥然不同,他认为音乐必须要由自身去参与,去演奏,而不只是传授音乐技能,将游戏和音乐分离开来;奥尔夫音乐教育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去感受音乐、发现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对学习的成果并不重视,主要是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三)即兴性。奥尔夫曾说“一切都是幻想……所有的音乐教育应当从游戏入手[2]。”在教学中,他非常重视儿童的即兴性发挥,并将其作为启发幼儿的出发点,在对幼儿即兴创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供给幼儿展示的舞台。即兴性与以往单一枯燥的教育方式不同,它可以使孩子的天性得到解放,让儿童自由地发挥想象,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社会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和理解音乐,因此即兴性音乐教育是儿童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也是奥尔夫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本性。在1931年奥尔夫就曾发现[3]音乐来源于人本身,是人表达自我情感的方法;因此他鼓励音乐教育应先从人性发展的初端开始教育。奥尔夫教育认为从人性发展的开端实施教育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可通过启发儿童对音乐艺术的幻想、感受、探知、理解等方式,进而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创新性、表现力等均得以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净化儿童的心灵,促进其健康地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影响

(一)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乐趣。奥尔夫教育思想提倡儿童应该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做音乐的主人,去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他认为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融入到音乐中,可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该教育方法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更加适合幼儿心理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是使学生机械性记忆,而奥尔夫教育主张在娱乐中教学的方法。奥尔夫教育给予学生“零压力”的学习模式,让孩子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可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充分发挥。在人生成长的阶段中,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时期的孩子处于极高的好奇心理状态中,他们需要对世界加以探索以满足自身需要,且该阶段处于懵懂时期,较多的意识是在此阶段形成的,若是机械的学习模式则会使孩子形成厌学心理,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在实施幼儿音乐教育中应利用游戏的方法,可使幼儿的生理发展得以满足;同时在做游戏中,更提高幼儿的语言以及动手能力。

(二)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各方面的感官协作方可完成审美感知。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倡将唱、说、跳、演等方式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可使幼儿的感知更加客观化,更能使孩子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进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能力。在音乐教育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更能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孩子的欣赏力。

(三)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使幼儿教学理念得到补充和发展,也使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转为参与者、协助者、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协助幼儿将抽象的知识用直观化的事物表达出来,如教师写出la时,学生认为是天线或者钓鱼竿;而有的学生认为mi是小猫,Sol认为是按钮;针对孩子们天真的想象,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奖励,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其详细的表达出来。由于幼儿的思维并未固定化,也未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因此他们具有极大的创造力;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幼儿加入自己大量的想象,让幼儿在幻想的世界遨游。另外幼儿的想象力是无限大的,他们可能处在幻想中思考,并提出比较幼稚甚至难以解答的问题,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并引导其发挥想象,提高幼儿探索的欲望

(四)“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奥尔夫主张的“原本性”与目前社会提倡的人格和谐发展的观念具有一致性,这也与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极大地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其教育理念更关注每个孩子的精神感受,并给予学生独立的发展空间。音乐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使学生发挥极大的主动性。我国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4]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发展的意义与主体,并强调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展示的机会,并鼓励其自行尝试演奏,采用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艺术的美,以能使幼儿形成正确价值观。

四、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教育开启了幼儿音乐教育的新篇章,对幼儿智力的启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音乐教育史上的极大进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实施实际化的教育,让幼儿通过读、唱、跳等方式,使孩子逐渐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此外,可通过一些幼儿较易理解的、经典的以及特色性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使幼儿能够从开蒙的起点便接受到较好的音乐教育,进而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的“原本性”得以发挥,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孙鹭 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翟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云南大学,2015,14(09):891-892.

[2]金美琳.试议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4,(09):156+06(04):40-41.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4

这里所说的音乐感受主要指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感知,因为本身受到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非常有限,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始终停留在一种相对肤浅的层面上,他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周围的事物对音乐形象进行感受,体会音乐作品中传达的感情,通过“联觉”作用使这方面的价值得到实现。

1.通过环境的丰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与文学、美术等艺术不同,通过声音将情感与观念传达出来。幼儿音乐教育重在为幼儿创造丰富的音乐情境,使音乐感觉与音乐知觉得到促进,不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音乐形象的建立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生活经验不同,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想法也会不同。借助“联觉”,与幼儿的自身经验相结合,对音乐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感受,在感受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其他感官的审美感受,使视觉受到一定的刺激,为幼儿创建不同的音乐氛围,促进幼儿不同音乐感的产生。

2.通过感官的调动对不同音乐形象进行感受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表现与其他感观不同,通过味道、形状等去表现,对音乐进行更好的理解。在进行幼儿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他们调动不同感官参与到音乐感受中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节奏、力量以及速度,通过身体动作将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出来。“联觉”本身就是集多种感官的参与,将各种感官集合在一起进行共同体验的过程。通过不同感官的参与,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想象力也得到了激发。

二、对幼儿理解音乐的作用

理解音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受音乐升华的过程,在进行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应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节拍等表现手法的理解,深刻感知音乐作品的魅力。

1.通过对整体的注重使幼儿的审美经验得到丰富

作为一种符号,音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在理解歌词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也在理解音乐的情绪,比方说他们可以通过音乐的缓慢、沉重联想到一些诸如大象、老虎或者青蛙、小兔等动物;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理解稍微复杂一些的歌词,比方说在欣赏《摇篮曲》的过程中,音乐减弱减慢就表示娃娃要睡着了。通过借助“联觉”,幼儿的动觉、视觉等得到形象的结合,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音乐的整体进行感知,对音乐语言中的变化表现在感官的变化中,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中的情感。

2.通过情感的激发使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得到内化

作为一种事物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幼儿时期是情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受到社交范围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开始逐渐丰富,情感性较强的音乐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借助“联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幼儿的情感与他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感官表达一定的感情,最终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游戏;交互作用

贪玩是幼儿的本性,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必须掌握幼儿贪玩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设计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音乐基本知识点,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激情,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

游戏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音乐教育中采用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培养幼儿自主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节奏感,实现幼儿对节奏韵律的掌握。

(一)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

幼儿年龄比较小,心智相当不成熟,学习中自控能力相对比较缺乏,在对事物的理解上,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过于表面化,只能采用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去了解新鲜的事物。而音乐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采用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形象地展现音乐知识的概念。通过活泼有趣的游戏可以使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使音乐教学变成一种较为抽象的方式展现到学生的面前,更能把音乐的本源和复杂的乐理知识形象的展现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知识的环境,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音乐产生良好的兴趣,帮助学生奠定音乐学习的基础。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较之于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幼儿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更加强烈,求知欲更加旺盛。然而贪玩的天性成为学生自控能力的直接杀手,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的解决幼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精神力不能集中的问题。通过幼儿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运用游戏和音乐的交互作用,使音乐知识更加具有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三)提升教学质量,加深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与游戏的交互作用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直接直观的去感受音乐,促进学生进音乐整体认识水平的加深,用灵活有趣、生动形象的游戏展现音乐抽象的概念,降低幼儿学习音乐的难度,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掌握,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制定学生音乐学习的计划,不断的改善教学方针。

(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音乐与游戏的交互的核心内容是音乐和游戏,通过音乐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音乐教学目标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将教学目标融入到设置的游戏中去,减少了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的教案设计分析,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本身所具有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掌握,选择合适的游戏模式,设计出适合学生心理状态的游戏,为学生在音乐与游戏交互中搭建教学平台,创设音乐与游戏交互的情景,然后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基本心里特征,设计合理的音乐游戏,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激发幼儿在游戏中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搭建教学平台,创设交互情景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搭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平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音乐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比如,在《两只老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入到教师事先设置的游戏中去,让一个学生扮演没有耳朵的老虎,另外一个学生扮演没有尾巴的老虎,通过游戏场景的设置,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两只老虎》歌曲的真实内涵,用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两只老虎》歌曲的意义,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对《两只老虎》歌曲的游戏改编,让幼儿深入到歌曲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不断发现学习歌曲的乐趣,也能开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搭建教学平台,设置交互教学的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的环境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音乐游戏

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根据幼儿音乐学习课程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活动的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愉快的掌握音乐知识要点,实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数鸭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置鸭子游泳的游戏,让一个学生扮演数鸭子的人,其他学生扮演鸭子,通过对歌曲《数鸭子》进行游戏改编,让扮演鸭子的学生进行四处嬉戏从而干扰数鸭子的同学。通过这种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满足了幼儿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望,使《数鸭子》这首歌曲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数鸭子》这首歌曲进行全面的掌握。

(三)进行师生互动,全面进行游戏教学

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进行师生互动,才能充分发挥音乐与游戏的交互作用。在进行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学会有效的与学生进行互动,首先教师要坚守游戏准则,维护好游戏秩序,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做游戏的参与者,做游戏规则的维护者,正确的指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点,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定游戏的过程中适当的为自己设定出一个角色。比如,在《小兔子乖乖》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扮演反面人物———大灰狼,首先教师先向学生讲述歌曲《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然后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唱歌,让学生不断熟悉歌曲,对歌曲有一定的印象后,教师对学生讲述设定好的游戏规则,然后对学生进行分配角色,最后根据分配的角色,陪学生一起通过游戏与音乐进行交互教学,从而进入角色。通过师生互动,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全面游戏教学。综上所述,通过游戏和音乐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快速的帮助学生完成音乐的学习,通过搭建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平台道具,形象地把音乐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不断的摸索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音乐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教师教学的内容,实现师生无障碍交流。通过师生互动进行游戏音乐交互教学,能够让学生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中,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消除师生之间的敌对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学习之中。但是由于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因为打闹而出现意外事件,因此在音乐和游戏交互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安全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进行,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三、结语

通过音乐与游戏的交互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不断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有效的提高的音乐教学质量。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进行学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设计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音乐游戏活动,搭建学生游戏平台,创设游戏环境,并参与到学生的游戏活动中,使音乐与游戏的交互作用发挥巨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柳雨彤.幼儿音乐教育中本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2]刘慧.浅析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02):30-32.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6

摘要: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集中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探讨如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融入音乐游戏,把教学与游戏有效结合,丰富幼儿音乐教学资源。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教学;教育资源

一、在幼儿音乐教育资源中融入游戏的设计思路

幼儿阶段的孩子性格好动、思维活跃,是语言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社会普遍关注幼儿教育,其中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有效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如何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是幼儿教师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寓教于乐”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引用寓教于乐的思想,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相应的小游戏,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既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在幼儿音乐教育资源中融入游戏的具体策略

(一)将游戏渗透在音乐歌唱教学中

在幼儿音乐歌唱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式有很多,幼儿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对不同的歌曲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引入相应合理的游戏活动。其中,可以广泛适用在幼儿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游戏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采用肢体语言的游戏,以身体活动的动作诠释歌词的含义。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幼儿音乐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歌曲的节拍,并引导孩子主动参与进来,共同进行音乐教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学习歌曲的音乐元素。二是采用创设情境的游戏,以情境式的游戏学习歌词的内容。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幼儿音乐教师则需要深入了解歌词的内容,设计出符合歌曲风格的情境游戏,引导孩子更好地理解歌词,体会歌词表达的情感,提高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首歌曲时,可让幼儿戴上小蝌蚪头饰,跟着音乐边唱歌边做简单的动作,如:游来游去、扭一扭、转一转等。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幼儿蹲下用手蒙住眼睛,老师戴着青蛙头饰躲起来。唱到“妈妈妈妈在哪头”,幼儿作寻找的样子。歌曲结束后,青蛙妈妈叫两声“呱呱”,小蝌蚪循声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二)将游戏渗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式最为有趣,孩子也最为喜欢。幼儿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和做游戏,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便可以将音乐歌曲改编成符合幼儿特点的故事,并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引入孩子经常玩的游戏活动,将歌曲与游戏结合起来。对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幼儿在欣赏这首歌的时候,有的幼儿会不自觉地扭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舞蹈动作,看到有小朋友在这样做,其他小朋友看到后,也纷纷模仿。于是,音乐教师就可以利用这首歌曲,开展以动物扮演为主题的游戏教学活动,让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音乐一停,保持一个相关动物的造型,动一下,就会被“熊”抓走,让幼儿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三)将游戏渗透在音乐韵律教学中

在幼儿音乐音律教学中融入的游戏应该选择节奏感丰富的,原因在于音乐韵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锻炼对音乐的识别能力,掌握音乐节奏的韵律,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因此,幼儿音乐教师需要选择韵律简单但节奏鲜明、动感强烈的音乐,这样可以吸引孩子进行跟唱。例如,幼儿音乐教师开展《小鱼游游游》的音乐游戏,准备小鱼游的视频,快慢歌曲各一首。玩游戏的时候,让幼儿仔细听音乐,当有音乐的时候,小鱼出来游泳;音乐停下来的时候,渔网就要抓小鱼了,小鱼就要躲到水草那边去。音乐慢,小鱼游得慢,音乐快,小鱼游得快,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根据旋律的变化尝试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

三、在幼儿音乐教育资源中融入游戏的注意事项

(一)坚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原则

幼儿处于各方面成长的黄金时期,并且爱玩好动、情绪变化大,音乐教师要遵循幼儿阶段的成长规律,结合幼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合理的游戏教学活动。

(二)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不同,并且存在个体差异的现象,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总结幼儿的共同特点,尽量选用满足所有孩子需求的游戏教学活动。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开发孩子潜能、塑造孩子品格的重要途径,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结合游戏的娱乐性,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可以让孩子更好、更快乐地成长,有助于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晶.音乐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J].音乐,2015(20):133-134.

[2]田浩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游戏互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5):188.

作者:王海燕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幼儿园

第二篇: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研究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上。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发展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1]。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有计划的音乐教育活动,以此来满足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美的需要,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2]。而究竟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何价值,幼儿教师如何把幼儿音乐教育价值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相链接,是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以上问题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些许共鸣。

一、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认知的发展

“幼儿园的A老师深受幼儿的欢迎,经过观察发现她和幼儿的互动方式和音乐分不开。A老师会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带领唱歌。例如,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A教师会带领幼儿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在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A老师会带领幼儿唱‘小宝宝爱洗澡,满身肥皂大泡泡,搓搓这边,搓搓那边,干干净净真漂亮,噜拉噜,噜拉噜,噜拉噜拉噜’;甚至在游戏和休息的过程中也有专门的游戏儿歌和入睡儿歌。A教师通过运用音乐作为教育手段,使幼儿爱上了自己,爱上了幼儿园,爱上了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经意间所收获到的知识和经验。”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但教师能够借助音乐的歌唱、音律活动、乐器演奏以及欣赏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正如案例中所呈现的通过恰当地运用音乐教育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进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也即是感知、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的发展。正如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所提倡的:0~2岁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世界,幼儿通过对适合其年龄阶段不同音乐中的不同音色、节奏、风格等方面感知能够刺激他们感知觉的发展;2~7岁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此阶段是幼儿思维和言语迅速发展的阶段,对其进行的音乐教育,如,很多优美的歌曲同时是一首好的诗歌。幼儿通过接触大量的有节奏的乐曲和简单生动易朗诵的歌词,不仅积累了大量的音乐词汇,也有利于扩大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的词汇范围,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及灵活运用。与此同时,促进思维的抽象化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案例中所呈现的实际来看,幼儿音乐教育无疑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二、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指认识的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幼儿情感发展具有顺序性,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学前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期,随幼儿知识经验的增长,幼儿的情感体验日趋丰富、分化和细腻化,而幼儿音乐教育本身便富含情感性,作为教育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情感发展。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让幼儿欣赏有关穆索尔斯基的《儿童游戏》的片段时,儿童会随着音符的跳动而翩翩起舞;当听到《新年好》《郊游》《打电话》《幼儿园里好事多》这些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的乐曲时,不用教师给予过多的指导和安排,幼儿会自然地流露出兴奋、愉悦的表情以及手舞足蹈的表演。而当欣赏柴可夫斯基的《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二泉映月》等表现悲伤、无奈、悲怆的作品时,幼儿会流露出哀伤、忧愁的情绪,甚至有些幼儿失声哭泣。音乐能够帮助儿童建构自己的情感以及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在幼儿广泛接触到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时,他们的情感世界会逐渐变得丰富而充实。

三、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教育的其中一个功能在于促进个体发展的社会化。对于尚未社会化的儿童来说,以其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适应多元的社会具有很大的障碍性。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其与周围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需求,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幼儿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审美的功能,也能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机会。首先,音乐教育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如,在大班播放二胡曲《阳光三叠》时,一个6岁的幼儿无意中说道:“这是讲一个人在受苦。”音乐教育开拓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手段,从而建立情感联系。其次,幼儿音乐教育能够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观念和技能。如,幼儿组织的集体形式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表演等,幼儿只有在通力配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取得演唱、演奏的和谐。最后,音乐本身含有节奏、音律、编排规则等多种要求,在幼儿想要学习音乐的同时,他们“不得不”选择接受音乐自身所包含的规则要求,在幼儿愿意遵守音乐规则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培养幼儿对纪律、秩序、规则的认知,有利于幼儿获得正式进入社会的秩序准则。

参考文献:

[1]郭亦勤,王麒.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张敏杰 单位:滁州学院教育科学院

第三篇: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与改革策略

摘要:农牧区教育发展重要区域是内蒙古地区,在民族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人士对幼儿园教育得到了认同,并且更多的农牧区的儿童接受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石,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园音乐教育不仅使得儿童陶冶情操,净化有幼儿的心灵,而且还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有效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以下针对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教育现状与改革策略展开了研究。希望通过对此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改革

一、引言

叶圣陶曾经而言:“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幼儿通过学习音乐,不仅可以促进个性化的发展,而且开拓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音乐教学环境与音乐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地方,因而为了使得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教育现状得到改善,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出有效的策略,使得内蒙古地区幼儿园教育可以逐渐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一)教材缺乏针对性

当前,内蒙古地区幼儿教材的市场中,存在较多劣质教材。内蒙古中部地区为了减少成本,因而部分幼儿园选择价格较低的教材,由于这些不标准的教材内容较为落后,所选择的歌曲也不适合幼儿当前年龄成长的特点,从而造成不能满足幼儿园教学改革的需求。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部分幼儿园所选择的教材依然是前几年的版本,仅仅涉及了幼儿音乐教育中活动类型、特点、作用、能力等,关于当前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典型案例详细解释缺乏,对于教师应该怎样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知识也没有涉及。

(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效果不能进行自我反省,不能在讲解音乐教学中讲述其他相关内容。不同的教师之间教学水平也会存一定的差距,缺乏相应的创新。幼儿创造力的发挥也会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通常在为幼儿上音乐课程过程中,教师通常想到的是应该教什么内容,怎样教,对于幼儿所接受的能力完全忽视。教师假如将教学内容设置的很难,教学方法不灵活,那么很难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幼儿在其中的表现。幼儿仅仅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体现出“幼儿作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样就会使得幼儿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内蒙古中部地区部分教师认为由于音乐教育就是唱歌、跳舞,因而,教师完全将幼儿的想象力、感受力所忽视,使得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发展受到影响。

(三)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存在认知误区

内蒙古中部地区部分幼儿家长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着提供学习条件的角色,可以为孩子投入相应的资金、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引导,但是没有意识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启蒙课程非常的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家长没有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对于音乐的教育,仅仅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听听音乐,对于音乐教育的实质根本不了解。因而不能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掌握孩子学习音乐的情况。还有部分家长存在攀比的情况,甚至不了解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仅仅是满足孩子唱歌、跳舞,并不懂得孩子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策略

(一)对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调整

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应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全面认知自然与社会,展示幼儿的生活。编写教材可以体现出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还可以通过“奇妙的声音”,体现编写者可以利用声音引导幼儿,发展幼儿学会模仿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声音来演说小故事,使得传统的观念得到突破,打破了幼儿音乐创造能力所受的局限性,为幼儿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同时,教材应该突出大、中、小等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也可以举例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参考,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音乐教育的方法。

(二)将音乐课与游戏融合

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学习中是不可却少的,音乐游戏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情感、创造性的发展。针对幼儿而言,音乐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还是一种学习方法。内蒙古中部地区部分幼儿园可以将音乐游戏融入到课程,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手段是音乐游戏,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使得幼儿园成为了孩子真正的游戏乐园。音乐游戏可以使得幼儿对于节奏进行很好的掌握,不断培养学生唱歌的兴趣,改进唱歌的技能,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提升家长音乐素质

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家长起到了主体作用,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出家长自身的修养,因而家长所具备的素质对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二是理论与实践的水平;三是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这些对音乐教育而言,主要是为了有效的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可以在宣传栏中张贴幼儿园教育知识,也可以开展一些讲座,这样才能与家长更好的沟通。另外,有条件的区域,还可以开展大型的家长会,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断增强家庭教育效果。

四、总结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研究,可以发现要想改变当前出现的问题,这也需要该地区幼儿园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调整、将音乐课与游戏融合、提升家长音乐素质等,从而使得家长与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同步,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的全面协调发展,真正的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艳.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的探讨[J].音乐时空.2015(23)

[2]崔红英.回归生活的幼儿音乐教育研究综述[J].赤子(上中旬).2014(16)

[3]刘莎.浅论“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5(03)

[4]彭应香.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育[J].科普童话.2016(37)

[5]刘明辉.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能力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5(23)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7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儿音乐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孩子能够参与进来,只有幼儿积极参与,教师才能完成教学的目标。但实践证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普遍存在着专注性差的问题,虽然一开始对音乐教学很感兴趣,但十分钟后基本上就各玩各的,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了。将音乐教学游戏化,能够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并保证幼儿专注力一直跟着教师的课程走,因此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实现音乐教学的游戏化能够显著提高音乐课教学的质量。

一、幼儿园歌唱教学的游戏化

歌唱是幼儿音乐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音乐教育大多采用教师弹奏电子琴伴奏领唱,幼儿跟唱的方式开展,但这种死板的音乐教育方式幼儿根本得不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幼儿的歌曲很多都十分可爱,有关于小动物的也有关于运动健康的,对于这类歌曲其实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改变成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跟着教师唱歌的同时,手脚协同的做游戏动作。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能够对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进行训练。这种游戏化歌唱教学的方式,让孩子成为音乐歌唱学习中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活力,并有助于幼儿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作用显著。例如,在大班幼儿歌唱《刷牙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歌词设计系列动作,让孩子一遍唱歌一边模仿起床刷牙的动作,并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孩子跟着歌曲和节奏快乐地撅着小嘴,开展刷牙比赛的游戏,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这种音乐游戏开展歌唱教学的方式,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唱歌,培养了孩子的节奏感,还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刷牙,很多家长还反馈小朋友经过这堂课竟然爱上刷牙了,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幼儿园韵律教学的游戏化

韵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情绪辨别能力,并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韵律教学的难点就在于让幼儿感知到韵律,并能够跟着节奏来演绎动作。韵律教学幼儿完成度不高的原因就在于孩子在参与韵律音乐活动的时候不够放松。如果能够将游戏融入韵律教学中,将韵律教学编排成故事性的小游戏,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更加放松,韵律教学开展起来也更加高效。例如,在小班音乐《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教学中,教师伴随着歌曲,带孩子开展了一场森林里的小动物的角色扮演游戏。在进场之前,教师就带着孩子们学习小鸟一样飞进了模拟的大森林游戏场地,开始音乐后,让孩子们听着音乐模仿吐字、大灰狼等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体态。在音乐游戏中,孩子们很轻松地跟上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小朋友们通过模仿各种动物还加深了对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认识,让教师轻松地完成教学。

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游戏化

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学教学的重要阵地,但相对于唱唱跳跳的歌唱和韵律教学,幼儿的音乐欣赏课由于歌曲多为比较舒缓,因此课很难上。将音乐欣赏课游戏化,并不意味着将美好的音乐情景破坏掉,而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音乐内容来设计音乐情景,并用美丽的肢体语言来带着幼儿融入音乐情景中,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美学的熏陶。这种以美学熏陶为目标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乐于参与,而且还有助于孩子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在音乐欣赏课《化蝶》教学中,教师准备蝴蝶翅膀的游戏道具,并让他们提前用翅膀道具装扮成蝴蝶。音乐欣赏的时候,教师让孩子们在起点站成四组,跟着音乐的节奏扇动翅膀绕着提前布置好的花丛飞向终点。在这种游戏情景下,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跟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来控制脚步速度和翅膀挥动节奏,并且能够按照要求的线路绕过花丛飞到终点,孩子们就这样在音乐和游戏中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提升了美学修养。

四、打击乐教学的游戏化

打击乐教学的关键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感知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并增强节奏感。孩子们本来就爱敲敲打打,因此在打击乐教学中游戏化的目的并不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而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不“跑偏”,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认识各种乐器。打击乐教学的游戏化最常用的教具就是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反复播不同的声音开展“音乐抢答”游戏,让孩子听声音辨乐器,提高孩子对不同乐器音色的辨识度。使用计算机软件,还能够开展人机互动的游戏教学。例如,幼儿有节奏的击打小鼓,声音控制计算机动画中的小马跳栏,孩子通过这种人机互动的游戏来联系音乐节奏感,教学效果也十分突出。综上所述,想要运用音乐游戏来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真正地为音乐教育所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搜集游戏资源和游戏教具,以便于能够在音乐教育中灵活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莹.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游戏化之策略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幼儿音乐教育范文8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交互作用;意义

幼儿教育已经是当前比较关注的一个内容,但是作为三到六岁的孩子,很多地方还在刚开始起步,选择教育方式,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就成了研究的问题,本文探析的是游戏交互作用来进行幼儿的音乐教育。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教育纲要》都强调了幼儿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爱动、爱玩、停不下的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采用游戏交互作用进行音乐教育,不仅符合幼儿的发展要求,还能让孩子快乐的主动去学习音乐,对其产生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要占据重要比例,幼儿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

一、概念分析

游戏,游戏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游戏,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其中儿童游戏的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十九世纪中期,才进行理论的研究。国内外都对游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的本质超过了顺应的一种思维模式,拉夫.克斯特认为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游戏。而我国对于相关游戏研究也有一些期刊文献,比如有《游戏的功能》《关于幼儿游戏的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思考》《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等等。儿童游戏的特征有:一是: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二是:游戏是在假象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的生活;三是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无法创造财富;最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也就是说游戏快乐的。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有规则的、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游戏活动。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当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常规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还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和享受,愉悦了身心健康,培养并形成了他们对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个性,发展了创造性。因此,音乐游戏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背景

1.幼儿的特点

幼儿,主要是三到五岁的孩子,这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自身的特点。(1)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他的协调能力和一些知识的把握能力都相对比较弱,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2)开始幼儿园的学习,在情感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在三岁四岁年龄段的思维是具体所见的,也就是通过实际看见的进行思维,最常见的就是生活中父母为自己的做的他会同样的转移给玩具娃娃。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进行一个初步抽象概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问为什么。(3)日常生活会是其兴趣的探索,比如孩子看到奶奶跳广场舞,也有可能引起兴趣去探索,在情感上是易变性,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会形成自己的个人情感。

2.游戏化音乐教育的研究目的

当前幼儿音乐教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然而如果只是枯燥性的让他们听歌或者教他们唱歌,达不到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同时也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喜欢上音乐。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爱动爱玩,而且在一些活动玩耍中,就会不由自主的喜欢敲打不同的声音,而且你会发现,她们听到音乐会不由自主的摇摆身体或者蹦蹦跳跳,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发现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更加适合小孩子的学习。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自然的音乐节奏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捉迷藏游戏被认为有音乐节奏,游戏过程是一种交互性的模式,是传授技能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孩子更多的接触音乐,会让幼儿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

三、幼儿音乐教育与游戏交互作用

1.游戏中音乐元素的体现

游戏在音乐教育中应用,所存在的音乐元素有:(1)节奏,也是在活动中最容易被幼儿察觉的,通过游戏中的音乐节奏感知,会形成自己的节奏,在一些听辨游戏、语言游或者律动游戏都能体现出来。(2)韵律,游戏中也会体现出韵律的音乐元素,韵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而且幼儿音乐教育中最广泛的教育方法就是韵律活动。就比如小朋友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旋律会主动的跟着跳动,反映出了他们愉悦高兴的心情。(3)旋律,旋律在音乐中是变化多样的,不同的音高组成了上行、下行和平行,对于幼儿音乐教育中所涉及到的音乐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记忆和掌握。最常见的一个游戏活动就是丢手绢、找朋友,小孩子通过游戏对歌曲反复的唱,这样游戏结束后,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歌曲。比如通过游戏的交互来辨别音的高低。(4)在游戏中,还体现出了音乐元素力度,也就是音乐的强弱程度,音乐中有战斗性的歌曲,他慷慨激昂,也有抒情的歌曲,温婉柔情,比如《找朋友》就会让孩子兴奋,《摇篮曲》就会让其安静,这也就是音乐力度的体现。(5)曲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通过游戏可以更加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和掌握,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的结构和组成。比如在闪闪的红星,老师根据曲式结构,来指导学生游戏,去感受音乐的结构。(6)最后,游戏还可以体现出音乐中的音色和速度,首先音色,主要通过听辨游戏来进行教学,比如老师可以模仿不同的人让学生分辨音色的不同。然后速度,音乐中的速度代表着不同情感,比如动物的模仿,兔子蹦蹦跳跳音乐应该是欢快的,而狼就应该是低沉的。

2.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把游戏应用到幼儿音乐教育中,提高音乐教育的目的,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内容上的体现,丰富内容,进行情景化的设计,比如学习歌曲《十二生肖歌》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生肖,模仿生肖,找出二十个学生听歌词来进行模仿,让其找到情景游戏中断乐趣,比如里面歌词“大公鸡喔喔叫,小狗汪汪尾巴摇,猪儿呼呼睡大觉”,就可以让他们听着音乐和生活所见去想象并模仿。让其教学更加趣味化,通过游戏辨别音色、旋律、韵律等,同时学生边唱边游戏,联系发生。还可以自己通过对生肖的理解,自己编歌词与老师进行对话。(2)探索性的游戏,这里可以通过玩具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各种发生器材,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音乐,比如盆。铃铛、碗、筷子等可以敲出不同的声音。认识声的属性,知道声音轻重、长短、高低,有的清脆悦耳、明亮动听,有的沉闷、粗糙。发音器材的玩耍,自然地掌握最基本的节拍感,形成各种简单的节奏型。学会正确的有节奏的敲打,如在老师唱歌跳舞让孩子伴奏敲打,寻找节奏感。(3)游戏性的教学方法,学会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利用幼儿的好奇,保持游戏的兴趣。要有丰富的内容让其模仿,比如模仿爸爸妈妈,模仿各种小动物,模仿别人唱歌等等,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天资,都有各自的特点,通过模仿发现其他的元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幼儿善于模仿,同时要学会发现儿童的创造表现,要热情的鼓励和指导幼儿,让其得到认可,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挥。音乐游戏课是以人为本,让其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激情去进一步的探索发现。案列分析,比如其中一个比较合适的游戏《猴子爬树》,首先老师要准备猴子小纸片,可以让学生回去自己制作出小树。进行的游戏要符合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所向,在课堂上,先是播放音乐《白龙马》,这是一个动画片的主题曲,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孩子通过音乐就可以自动的联想的动画片以及动画里的任务和事情,引出孙悟空,让孩子都充满了学习的兴趣进入到音乐游戏猴子爬树环节,《猴子爬树》共分为三个小段,第一个小段主要是旋律的上行,孩子通过这一小段的音乐做出爬树的动作,第二小段幼儿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猴子的各种相关动作。最后一个小节则是猴子从树上滑下来。先听音乐内容,老师适时的提问,然后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来判断猴子的不同动作,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这一游戏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一个欢快的氛围,能够准确的听出旋律,根据旋律来进行猴子爬树的相关动作,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游戏性的音乐教育注意事项

(1)幼儿教师角度

作为幼儿的老师,要明确孩子成长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孩子的主体地位,老师需要引导孩子的发展,根据他们的成长情况进行教育,而不是让孩子配合老师展开教育,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建立正确的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幼儿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游戏性的音乐教育,是把游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手段,把游戏贯穿于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音乐的方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是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在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深入改革,引入新思想、新观念,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的教学理念,老师对学生要了解,包括了幼儿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观察他们的兴趣所向,教学游戏也要找准兴趣点。熟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帮助幼儿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做好赏识教育。二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通常使用情境教学,让学生深入到情境中,让其喜欢上音乐学习。这里的环境不光是学习环境,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保持愉悦放松,仔细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幼儿学生的意见。三是教学内容上面,老师要根据幼儿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和教材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让游戏育教学得到一个结合,达到学习的目的。另外还有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全部都参与到其中并得到发展。四是做好教学评价,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正确的指出不足之处和鼓励,增强其信心。

(2)家长角度

要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游戏交互作用和幼儿音乐教育,很多孩子都是根据父母的意愿学习音乐,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兴趣想法。另外家长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说教,认为学习一样东西就应该要认真刻苦的学习,才能学有所长,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爱玩的天性,也就忽略了利用孩子的爱玩的特性来进行教学,所以往往在实际的学习中,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家长正确不认识当前的新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把孩子的思维: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四、结语

幼儿游戏促进幼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与学习相辅相成,游戏促进幼儿学生对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对于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游戏教育方法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所以需要老师能正确的采用游戏活动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实现游戏与教学的集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虞春艳.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分析[J].科普童话,2016(20):93.

[2]谢湘娜.试论幼儿学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与必要性[J].读书摘,2015(20):224-225.

[3]姚琛.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杨梦飞.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3.

[5]陈淑琴.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J].山东教育,2000(09):24-27.

[6]王婷婷.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J].艺术评鉴,2018(1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