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学范例

幼儿音乐教学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1

摘要

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启迪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都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对应的身心特点,在其教学方法上也应当特殊对待。游戏教学是一种适合于幼儿音乐教学的良好方法,值得我们尝试。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启迪,使幼儿建立乐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对他们进行音乐教学时,也应当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游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因而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并实践这种新兴的教学法。

1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的今天,对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教学不断创新。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来说,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升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

幼儿正处于心智还未开启,对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十分有限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普遍具有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想象力丰富等特点。此时,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提升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采用游戏教学,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活泼、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开展对音乐的学习,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意接受音乐教学。

1.2便于幼儿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

由于幼儿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仍然采取“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那么对于学生来讲无异于“对牛弹琴”,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而游戏是教学和生活过程中启发孩子和引导孩子最自然的方式。它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模式,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建立起对音乐的概念,逐步培养幼儿的乐感,使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于游戏教学的幼儿音乐教学所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于游戏教学的幼儿音乐教学已经在各幼儿教育机构逐渐得到开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游戏教学沦为走过场

现阶段一些幼儿教师对于游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运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未能认识到其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功效,认为它不过是教学中的一道“开胃菜”而已。从而导致游戏教学沦为走过场。这样,游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就未能真正得到运用,对音乐教学主要还是沿用的老一套的模式,音乐教学也未能真正地发挥其功效,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2未能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导致游戏环节失控

游戏教学是一个具有组织性,需要教师来充分进行协调的环节。尤其是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能否做好课堂管理工作,能否组织协调好游戏教学的环节,直接决定着游戏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但是,一些教师对于课堂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对游戏教学环节未能做好充分的组织协调,导致教学失控,其结果是只有部分幼儿在认真地进行游戏,其他的不过是在“打马虎眼”甚至开小差。导致游戏教学能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2.3教学模式不够合理且缺乏合适的场地支持

在进行游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游戏项目来进行教学。特别是在游戏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同具体的教学内容相搭配。否则是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此外,游戏教学还要求必须具备合适的场地支持。如果场地不符合游戏教学的要求,将会给游戏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现实中,一些幼儿教学机构缺乏合适的场地,导致游戏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3怎样才能有效地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

要想行之有效地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革,并革除现有游戏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使游戏教学顺利得以实施。

3.1教师要认识到游戏教学的正确定位

首先,教师必须对游戏教学具有足够的重视度,认识到其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正确定位,要明白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来说,游戏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角”,不要仅仅把它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开胃菜”,更不是“走过场”。从而以正确的出发点来设置游戏教学方案。

3.2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工作

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对课堂的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对游戏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充分的组织协调。避免教学失控及学生敷衍了事甚至“开小差”等现象的存在。教师要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对于那些在游戏环节中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甚至可以为他们分发少许奖品。对于那些不积极参与游戏甚至开小差,的学生要适当的给予批评,并惩罚他们面向全班表演一个小节目。通过有效的奖惩,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3.3正确设置教学模式并加强对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前,要充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选取正确的游戏方案。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七色光之歌》时,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七名学生,分别扮演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阳光的颜色,来配合音乐的旋律开展游戏。使游戏设置做到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建设力度,不断地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确保幼儿教学机构有足够的场地来开展游戏教学。

4结束语

在幼儿教学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好地达到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使幼儿的音乐概念得到建立,乐感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熏陶,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启迪,我们可以采取游戏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使幼儿音乐教学的质量得到优化。

作者:李瑞娟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金美琳.试析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5,4(15):112-116.

[2]张秀琼,陈迎.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01):101-105.

第二篇:幼儿音乐教学创新教育应用

摘要:

幼儿音乐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孩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孩童行为模式的形成、音乐情操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儿童天性活泼,我们要在教育中发扬这一特点,进行创新教育,从小培养孩童创新的意识和对音乐的热爱。本文就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做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活动。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幼儿;音乐教育;应用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时期是培养孩童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孩童思维是笼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等都很模糊,不宜采用专门的训练进行教育,以音乐教学等形式的渗透教育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更为有效。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能充分调动孩童的兴趣,激发孩童的联想、想象等各项能力,所以这一时期正是进行创新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1创新教育理念与现代幼儿音乐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教育理念,着重研究、解决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整个过程中,贯彻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达到学生的自我构建和各方面协调发展。现代幼儿音乐教育随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方法也随之变化。在人文主义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一个有用的人,当代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让儿童学会生存、学习、生活,要将人培养成性格完善、幸福快乐的人。我国于2003年公布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要以人为本,建设学习之邦,提升教育本质,要在教育上以改革为动力[1]。音乐活动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应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通过音乐来塑造幼儿健康的个性,挖掘幼儿创造潜能。所以,创新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需求是相辅相成的。

2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知识和智力两种因素,其中知识是基础,智力是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性格的辅助,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驱使人类不断取得突破。所以幼儿音乐教育也应该以智力、知识、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培育。三者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计划的进行。这首先需要我们合理规划教学过程,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鉴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建议将音乐教学组织形式分为开始、过程和结束三个部分。在开始环节,稳定幼儿情绪,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开始部分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活动来进行。如利用儿歌,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儿歌可吸引幼儿的参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唱儿歌,儿歌最好选取节奏感较强,歌词简单,可穿插互动且幼儿能给予有效回应的歌曲。如《可爱的小五官》,“眼睛看妈妈,鼻子闻花花,嘴巴吃瓜瓜,耳朵听夸夸。”教师在吟唱过程中,引导幼儿的参与,可将最后两个字或其他歌词让幼儿合唱出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如后缀的“妈妈、花花、瓜瓜”等。过程环节主要指导幼儿需要学习、不断重复的环节,如旋律教学、新儿歌的学习等,都可放在这一环节。结束部分主要起到巩固练习,放松幼儿心情的作用,可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舒缓幼儿的情绪。如“点豆豆”游戏,教师歌唱《点豆豆》,幼儿跟唱,幼儿扮演各种豆豆,如酸豆豆、甜豆豆等,被点到的幼儿回答点到的是什么豆豆。还可以将刚才学到的内容复习一遍后,将学到的内容编到游戏里,如将刚才教会的儿歌分成不同的小结,回答错误的幼儿需要选择其中的某小节歌唱。注意此过程中对幼儿的歌唱多多鼓励,避免幼儿产生紧张、害怕等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以下技巧。首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游戏、互动、讲故事、音乐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更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进行即兴方面的表演,这是幼儿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如课堂表演、音乐剧等。如笔者在教学中教学生自己改歌词,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般儿歌都是郎朗上口的,幼儿在记住旋律后,可以填入不同的歌词[2]。如《可爱的小公鸡》这首歌,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可将“小公鸡”换成幼儿的名字,爸爸、妈妈等称谓。如“王小明,真漂亮,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要注意不可强求,教师适当引导,如询问“王小明怎么样啊?王小明哪里最可爱?”等问题;音乐教学要与肢体动作、舞蹈相结合。动作、语言、舞蹈本就是有机的整体,共同教学有助于加深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鼓励提高幼儿的创新精神,通过即兴表演提高幼儿的智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组织分组活动,如各个声部的合唱、歌词的改编、游戏合作等。

3结语

创新教育是当代幼儿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知识结构、创新精神、智力因素、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幼儿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作者:俞莹 单位:江苏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韦日金.浅谈奥尔夫教学及其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界,2016,139(4):181-181.1674-9510.

[2]田翠霞.浅谈幼儿园教育中幼儿音乐的回归[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75(20):148-149.2095-3089.

第三篇:幼儿园音乐教学生命意蕴

【摘要】

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活动而且是个体自然与生命的展现,也就是说音乐教学是生命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现生命教学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和生命教学的有效融合有促进促进个体追求与向往精神生命意识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更需要融合生命教学,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幼儿园音乐教学疏忽了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所以,本文主要就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学;生命意蕴

前言

音乐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活动;音乐性则不仅是人的本能,而且是人类的获取性遗传。而教学除了可以传承人类生活良好经验,还可以引导个体为了完成“完满地生长”,不断发掘自身潜力、超越现实与实现自我。从这个意义而言,教育基于对“可能生活”的创造,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幼儿园音乐教学除了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化生活模式,还是教育与引导幼儿生命发展的重要过程,所以创造充分活力的生命开展空间,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实现就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生命意蕴的基础内涵。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对审美体会的挤占。音乐艺术意义深远,其具备自身独特性,也就是说在音律和数学体系基础上形成了音乐教学的知识技能体系传输和审美体系体验的功能。因此,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知识技能体系传输和审美体系体验的支持,基于此基础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和指导幼儿的平衡和和谐统一。教学行政化对音乐教学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理念中渗透了科学主义引导思想,过于强调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轻视了音乐审美感受与体会的培养。

2.专业音乐教师审美引导能力不强。专业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教学率领者而且是教学成果的有效保障。但是现阶段幼儿园中,一些专业音乐教师过于轻视音乐审美感受与体会的培养与提升,究其缘由,他们的审美引导能力不强,对音乐教学没有深刻了解,所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理应具有共享与体验等元素,而并非死记硬背,归根结底,幼儿教学体系引进的具体化考核制度导致音乐教师的审美引导能力不被注重。

3.过于依赖多媒体。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已广泛普及于人们生活中,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尽管多媒体教学获取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归根结底它仅是辅助教育工具,难以满足音乐创作需求。但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过于依赖多媒体,这无疑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现象都说明:当前幼儿园教学背离了音乐教育本质,且过于重视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讲解,轻视了人文精神和音乐教育本质的引导。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

首先,尊重幼儿个体参加音乐活动的生命感受及体验。音乐不仅是生命原发活动,而且是幼儿个体生命情感主要感受与体验方法,但情感体验则是所有幼儿个体特殊的生命合理运动过程,所以个体性理应得到幼儿园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并视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属性,这无疑要求音乐教学需要为幼儿个体创作生命表述的条件,注重基于相应方式鼓舞幼儿个体使用音乐方式表述情感,如即兴表演和噪音等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幼儿个体生命成长的实际需求。其次,发展幼儿主体间性。音乐其实属于一种文化创建活动,所以幼儿音乐教学需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社会生命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这无疑要求音乐教学需要将幼儿主体间性视作根本诉求,基于对幼儿个体和作品及他人之间多层次沟通平台的建立,促进幼儿不断打开自身生命世界,悦纳自我与他人,亲近社会和自然,达到内外生命的融洽。最后,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及向往自我超越的生命态度。音乐和生命同构,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适应幼儿个体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实际需求,所以培养幼儿追求超越自我的生命态度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幼儿园音乐教学需要打破技能练习的僵化格局,需要为幼儿提供敞开生命个体的各种通道,促使幼儿始终保持诗意道德与生命热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紧密联系着生活,需要人们尽心感受与领悟,而不是单一的教化工具。有效融合幼儿园音乐教学和生命教学,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成长方向,也就是说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生命意蕴至关重要,但一些幼儿园教师对音乐学习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音乐推动幼儿生命健康成长价值没有充分的把握和探索,进而影响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改进与完善当前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度注重幼儿学习过程、创建高素质高技能幼儿音乐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作者:郭昳 单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星光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崔红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意蕴[J].学前教育研究.2015(06).

[2]刘平.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生成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

第四篇:幼儿园舞蹈教学及奥尔夫音乐教学

摘要:

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用能够改变传统幼儿舞蹈教学单一、综合性差的特点,对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例子具体分析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运用。

关键词:

幼儿园舞蹈;奥尔夫音乐理念;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艺术活动开展要注重丰富和提升幼儿的情感认知,通过艺术活动的开展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舞蹈教学发展,在我国的幼儿舞蹈教育教学中借鉴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即认为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文章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内容,为如何更好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一、和生活题材相结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奥尔夫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但幼儿年龄小、阅历少也让幼儿拥有更多的感知力和创造力,能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一朵花、一幅画进行创作,并将自己的创作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此,幼儿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尽可能选择和幼儿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将奥尔夫理念渗透在舞蹈教学中。奥尔夫理念和幼儿舞蹈教学充分结合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仅是被动的,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创作的内容。在以幼儿为主体的课堂上能够实现幼儿更轻松的舞蹈学习,提升幼儿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奥尔夫理念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涉及到音乐的应用,而且还涉及到戏曲、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内容,因而奥尔夫理念下的幼儿舞蹈教学是形式多样的,所最终呈现的舞蹈效果也是明确的。为此,教师在奥尔夫理念支持下开展舞蹈教学的时候需要将舞蹈教学和其他学科充分融合,让幼儿通过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舞蹈的情感。比如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舞蹈课的学习和形体课、音乐课等课程结合,提升舞蹈课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比如在歌舞《小兔子乖乖》的舞蹈表演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相关表情、服装和形体等开展表演,针对幼儿表演表情不到位的情况,在舞蹈排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幼儿表情的训练,让幼儿的表情和舞蹈的表现形式充分结合,激发幼儿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对其结合表情、形体、服装等相关方面进行表演,提升幼儿舞蹈表演的生动性、形象性。

三、舞蹈教学要以游戏为基本载体

奥尔夫理念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每节舞蹈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幼儿的舞蹈教学要根据幼儿的学习习惯展开,幼儿舞动教学可以以游戏我基本载体,通过游戏的开展提升幼儿学习舞蹈的趣味性。比如在开展《我的朋友在哪里》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边学习演唱音乐,一边抚摸孩子的头,让幼儿能够充分参与到舞蹈学习中,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感知到舞蹈学习的乐趣。另外,将游戏和奥尔夫理念结合进行舞蹈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舞蹈学习和歌唱训练,将舞蹈音乐内容和游戏进行充分的结合。比如在欣赏舞蹈音乐《瑞典狂想曲》的时候,可以将故事《小兔逃家》融入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兔妈妈,通过游戏表演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提升舞蹈学习的乐感。再比如在学习奥尔夫音乐活动《锯木头》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分别扮演伐木工人和木头,其中,扮演木头的孩子要伴随伐木公认的动作更换不同的造型,从而让幼儿更好的感知不同的舞蹈音乐节奏,在舞蹈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根据幼儿的的个性化学习特点进行舞蹈教学

奥尔夫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大多的案例教学过程是简单的,具体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分层化体现,这种不系统的舞蹈学习不利于幼儿更为深入的了解舞蹈学习内容。为此,教师在将奥尔夫理念应用到舞蹈教学中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幼儿的舞蹈学习需要删减一些不利于幼儿学习的内容。比如在舞蹈中班开展格子游戏时,如果在一开始应用八个格子的方式进行游戏教学,很多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从四个格子开始,再逐渐过渡到八个格子。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跟着节奏进行摆放棋子,并规范化幼儿的游戏动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型的音乐教学方式,是在尊重儿童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舞蹈教学,是体现人性化的一种舞蹈教学方式,对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幼儿群体协调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幼儿舞蹈教学效果,需要有关教育人员加强对奥尔夫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

作者:冯祯兰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2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综合能力;认知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音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然而,我国幼儿的音乐教育往往是以唱歌为主,而忽略了幼儿音乐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这使得幼儿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将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也扼杀在萌芽期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设计出适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音乐教学策略时,还需注重提高其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音乐教学优化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听觉系统获得外界的声音刺激,在各种各样的音乐刺激下初次感受到什么是音乐,并记住每首歌曲的歌词、节奏、舞蹈动作等,然后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记忆、巩固和积累,进而学会舞蹈和歌曲。在多次的感知和练习中,幼儿不仅听觉器官会越来越灵敏,而且记忆力也会越来越强,探索外界的手段越来越多,感情也会得到丰富。例如,《剪纸歌》的歌词比较长,幼儿一下子学不会,于是教师教幼儿学唱:“剪只公鸡喔喔叫,剪只小鹅摆摆摇……”模拟公鸡的叫声和小鹅走路的姿势,一时逗得幼儿哈哈大笑。在教师的表演中,幼儿很快学会并记住了这首歌曲。乘着幼儿还在学习的兴致上,教师又带领他们反复学唱了四遍,以加深他们对这首儿歌的印象。肢体语言是一种沟通形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配以生动的肢体动作,不仅可以让幼儿感觉到新鲜,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二、音乐教学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幼儿音乐和幼儿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应在音乐活动中渗透相关的生活知识和现象,促进幼儿在舞蹈和歌声中再次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适时地根据音乐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舞蹈动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音乐中的场景和歌词蕴含的意思,让幼儿的音乐表演更具生命力,进而扩大幼儿的眼界和知识面。例如,在教《做彩灯,闹元宵》这首儿歌的时候,教师可提前一天让幼儿准备好彩纸和剪刀,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和其他幼儿一起剪纸,做彩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裁剪各种各样的彩灯。除了儿歌里面的“小兔灯”“西瓜灯”“悟空灯”和“八戒灯”之外,教师还和幼儿一起剪了“小台灯”和“蔬菜灯”。幼儿拿着自己做的彩灯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教师再带领幼儿学唱儿歌。整堂课幼儿都在轻松和愉快中度过,也很快学会了这首儿歌。幼儿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将游戏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活力和主动性,还能让幼儿意识到音乐的意义,进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三、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思维

幼儿的世界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幼儿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让他们的思想长出创造力的“翅膀”,还能让幼儿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逻辑思维得到萌发,进而让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缤纷多彩,想象力更上一层楼。幼儿音乐教师要懂得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在音乐中加入自己的创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现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授《文明礼仪儿歌》的时候,对于“你拍一我拍一,校园文明懂礼仪,你拍二我拍二,同伴互助好伙伴……”的歌词,教师可让幼儿以拍手或者鼓掌的形式进行,让他们熟悉并体会这首儿歌的节奏。在幼儿体验之后,教师问道:“大家思考一下还能用其他方式打出相同的节奏吗?”幼儿们思考了一会儿,一名幼儿说道:“老师,我可以用两只铅笔拍打出一样的节奏。”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幼儿茅塞顿开,有的幼儿说:“老师,我用双脚也可以拍打出来。”有的幼儿说:“铅笔盒也可以做到。”有的幼儿说:“我可以用口哨演奏出来。”幼儿们积极参与到音乐讨论中,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拍打出同一种节奏。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在这一时期给予幼儿良好的刺激,使得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总之,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幼儿的游戏、劳动和学习中融入各种音乐元素,利用音乐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对音乐萌发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进而借助音乐的美育功能净化幼儿的心灵,促进他们的心智快速发展,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幼儿的各项机能发展也会更加快速,记忆能力和表演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从而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艳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2018(09).

[2]李淑君.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8(22).

[3]朱清.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J].江西教育,2018(30).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音乐;背景探索

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SPOC课程、微课、TED演讲课程、太空课程等新课程概念,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了云端课程,逐步使用远程资源,进而实现数据化教学。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空前的速度席卷而来。“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使得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摧毁了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正逐步重塑一个开放的新的教育生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实现了PPT+课堂交互的班班通课堂,到通过物联网+自动化的自动化课堂,再到今天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教育云平台引领下的智慧课堂。传统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效率低下,对于幼儿音乐教育启蒙的益处有限,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并合理地应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丰富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是使得幼儿音乐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引起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加深对于幼儿音乐方面的启蒙。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将课堂教学资源有效的整合,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幼儿音乐教学。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我们国家,因为大多数儿童和家长关于音乐教育的概念薄弱,所以对“互联网+”时代下幼儿的音乐教育也不怎么了解,甚至对于此还存在很多误区。

(一)“互联网+”音乐教学没有落实到实处

因为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的音乐教学模式仍然老旧,没有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课堂实践教学上,依旧是保守老套的,没有利用互联网来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王海艳曾写过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该要加强对音乐艺术的传播,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要如此。

(二)“互联网+”音乐教学实施分析

在幼儿时期,保证在课堂上实行一些游戏活动是必要的,音乐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并且能够使幼儿很快的投入音乐课堂里面。田中女士发明的彩色音符教学法对于幼儿学习音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在集体教学时能够帮助幼儿迅速的投入音乐世界,这个游戏可以结合互联网,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听辨单音,音程并且全身心的沉浸在音乐世界中,发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动作。

(三)关于发展“互联网+”幼儿音乐教学的策略

老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结合互联网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加入日常音乐教学中,比如利用现代设备给幼儿设置音乐游戏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自身性格、品质,让音乐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但是关于老师是否能够很好的利用互联网,从而来帮助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实践。

二、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在国外多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先进而且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有很大帮助,卡尔·奥尔夫作为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建者,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对音乐的了解程度非常深。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板陈旧,不能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以他非常在意音乐的生命力、创造力。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又被赋予了新的活力,让孩子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来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奥尔夫教学法不仅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还鼓励幼儿来进行音乐的创新,让孩子不拘泥于乐曲本身,发散思维,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音乐。(2)当前国内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城市人口众多,同时加大二胎政策,与郊区幼儿教育的师资不能较好的匹配,降低了幼儿学习效率。老师能否利用好互联网,来帮助幼儿教育教学还需要教育需要我们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实践。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高效、快捷、便利成为当代学生学习生活中伴着不可替代的好助手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教师教学的时效性得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时效性得以提高。国外的奥尔夫教学法对我国“互联网+”时代下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有着非常好的启示作用。而教学法要根据我国音乐教育国情来进行一些改变,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实践出真知。

参考文献:

[1]王海艳.高校音乐教育的“互联网+”模式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4):176-177.

[2]卫家根.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1).

[3]符维亚.互联网体验:音乐课堂的新境界[J].教学研究,2016(13):59-61.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4

 

【案例】幼儿园大班音乐课上,小朋友们坐好后,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我爱天安门》的歌曲,现在老师先唱一遍,然后我会教给大家。”说完,老师转过身,边弹钢琴边唱歌。唱完后,S老师说:“这首歌讲的是小朋友们热爱天安门,那么,你们知道天安门在哪里吗?”小朋友们齐声说:“北京。”“好,那么请大家回忆,我们之前讲过的北京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红红的墙,金色的瓦,还挂有伟大领袖的照片,对不对?”小朋友们一起说:“对!”“好,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唱得就是宏伟的天安门,现在老师先念一遍歌词,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在那美丽的地图上,有个闪光的地方,那是天安门的灯光,照亮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交给小朋友歌词后,S老师说:“现在请小朋友伸手和老师来打打节奏,这个歌曲是3拍的,那么,3拍的歌曲我们要画三角形。”随后,小朋友们边念歌词,边和S老师一起打节拍。在熟悉了节拍和歌词后,S老师让小朋友们跟唱,并且一边唱,一边不时地纠正小朋友的音准、节奏与歌词。在即将下课的时候,S老师说:“今天我们这首歌曲就学习完了,请大家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接下来的自由活动,S老师会到小舞台为大家放这首歌曲,好,下课。”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参加小舞台区角的小朋友,有的玩弄铃鼓、响板,有的戴上礼戴,拿着麦克风,都沉浸在自己创建的游戏中,《我爱天安门》成为了他们游戏之外的背景音乐。   【分析】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同时,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案例中教师弹唱、小朋友跟唱的音乐课教学活动,在很多幼儿园是司空见惯的。很多教师在教授歌曲、舞蹈、表演或给孩子欣赏音乐作品时,仍然将学会唱某首歌、学会跳某个舞蹈当作课程目标。因此,音乐课的教法单一,往往以模仿—练习为主,不注重儿童的自我探究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这不仅忽视了儿童音乐的愉悦性、教育性和个体性特点,也忽视了让儿童体验音乐形式美和内涵美的良好机遇。   《纲要》在艺术领域方面明确指出,“给儿童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也提出,“学习活动应尊重并促进儿童的多种表达与表现方式,教育内容也应以多种表达与表现方式呈现,以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内在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教师应鼓励儿童自由选择各自偏爱或擅长的方式以及运用多种方式的组合进行表现与表达。”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也说:“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孩子内心的感觉,这种感受声音的感情和生命的能力,是在反复听优秀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提高、完善起来的,它是学习演奏的基础。”如果只是机械教条的教育,就会与真正的音乐中的感情和生命相差甚远。   那么,如何让音乐教育发挥其真正的价值,让儿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音乐教育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幼儿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学者认为,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是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美国1967年举办音乐问题座谈会时发表的宣言认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技术、构筑自我和培养创造性。”在日本,音乐教育的目标被界定为“养成音乐性,陶冶情操,并培养丰富的创造性”。德国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第一个完整地、明确地提出在音乐中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观点。他认为,儿童学音乐不只是乖乖地把曲子练好就完事了,而是应从中去发现、探索些什么,应该在音乐教育中让儿童亲自参与并创作,把儿童好探索的天赋好好地发挥出来。我国学者经过长期的音乐实践及对国内外有关音乐创造力理论的研究后,对音乐创造力做出了如下界定:“以发散思维为基础,对从事的音乐活动持有独特的见解并能用流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在我国,培养音乐创造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担负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已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社会使命。音乐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不仅在于促进儿童的智力、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的发展,还在于通过音乐创造活动,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培养智能特征、人格特征幼儿园音乐活动现状分析及建议和心理状态等各项素质俱佳的人。所以,教育者在音乐活动中要鼓励儿童的创造行为,肯定儿童的创造产品,调动儿童的创造热情,激发儿童的潜在创造能力,并使儿童在创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音乐教育要重视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情绪体验音乐是情感性的艺术,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对音乐都会有相通的喜、怒、哀、乐、忧、思、恐等情感的体验和表现。情感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而音乐则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活动要唤醒儿童的情感体验,不但使其能够理解作曲家创造出音乐的那种情感,还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细微差别的敏锐感知、音乐内在美的细腻感受能力,进而在音响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学前教育专家许卓娅说:“歌唱的感染力,不仅仅是体态,更重要的是演唱者的声音表情,即是否掌握了用歌声表达感情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对声音形象的探索能力、对音乐节奏律动的感知能力、对旋律结构的认知能力,以及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能力,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学前期的儿童在情感方面是不断发展的,高级的社会情感发展也开始建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情感态度。喜欢音乐活动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易被幼儿理解和感受,幼儿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积极愉快地参与,能体验音乐带来的各种情绪情感。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反复演唱并了解所教授的歌曲,理解幼儿音乐中所表现、表达的情感,找出这首歌曲的唱法,然后在教学中有感情的范唱,并将教师体会到的情绪情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传递给儿童,引导儿童感知、享受歌曲的美,激发儿童想加入其中的愿望。#p#分页标题#e#   三、开展外延广阔、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并及时给予指导从早晨入园,听到幼儿园播放的轻快的儿歌,到教室内,幼儿教师们会在区角布置很多音乐游戏的道具,以便幼儿能够自主建构游戏,到户外活动时间,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集体活动,幼儿在幼儿园内接触音乐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但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不应仅仅是主题活动的附属品,它应该融入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学者认为,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大自然里寻找声音。对于幼儿而言,音乐无所不在,敲门声、鸟叫声、摩托启动的声音、雷声和风雨声等,乃至自己的身体,都是一个很好的乐器,拍手、跺脚、打响指等等也都可以形成美妙的音乐,这些都是儿童生活中最活灵活现的音乐。   幼儿教师应该抓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环境中声音的敏感性,引导幼儿发挥创造性。教师可以在区角活动中,配置材料,让幼儿一起自制乐器。比如,一个空瓶子填进去豆子、几个瓶子装上水、几只碗碟或者小勺子都能演奏打击乐。教师还可以指导幼儿,根据瓶子里装进去的豆子、水的多少,容器的大小、材质来自主演奏音高音低。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区角这一辅助手段,帮助孩子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当幼儿有所创造、有所发挥的时候,教师更要给予关注和鼓励。所以,对待幼儿的音乐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这样的教育最有效果。幼儿音乐教育是过程性教育,而非结果性教育,应看重每个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发展。   四、教育者要正确认识音乐活动的价值音乐教育与儿童的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都密切相关。从认知角度上来讲,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儿童感知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布鲁纳曾经把儿童从环境中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通过活动和操作;二是通过组织感觉(听觉、动觉和视觉)和想象;三是通过词和符号。而音乐活动正能够为儿童提供使用这三种认知方式的机会。随着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有关概念的形成,儿童在音乐感知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快慢。有研究者对成年专业音乐家做过调查,发现2~4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中,有92%的人可能获得绝对音高感,而在4~6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中,这一比例则下降到68.4%。另外,音乐本身也是一个抽象化的艺术,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音乐活动也为儿童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儿童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发挥其独特的创造性。及早地、更多的为儿童提供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和环境,对于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从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角度而言,音乐活动不仅会为儿童提供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会增加同伴互动、师生互动的频率。所谓个性,是指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获得独立的过程,即自我确立、自我形成的过程。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反映在自我认识方面,即认识自己,把自己与物体、他人区分开来,建立自身的认同感。在音乐活动中,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正需要儿童具备有意识地认识到自己的活动状况,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身体与音乐协调一致的能力。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往往采用集体教学的模式,在活动中,儿童会在逐渐产生日益明显地探索性过程中,自尊心在迅速发展。   他们会变得迫切要求表现自己、要求自主,并希望从与同伴、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积极评价。这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显著特征。另外,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人际交往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去“自我中心”是十分有利的。在音乐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共同完成演唱、演奏,还要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学会理解、宽容、接纳和欣赏同伴。   所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者,不论是幼儿教师、园长还是课程评价者,都要认识到音乐活动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够更好利用音乐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总之,无论运用什么方法来开展音乐活动,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这种形式带给幼儿快乐,促进幼儿成长。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享受音乐。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5

 

心理学上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而音乐又是一门创造性的课程,因此对婴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创造性的教育。可以从点滴的音乐教育之中培养婴幼儿的创造性。   一、丰富婴幼儿的音乐体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婴儿是天生的聆听者,出生后,就会注意生活周围发出的声音,聆听周围环境的声音;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逐渐学会寻找声音的来源、辨别音高和音色。因此,只有通过多听各种声音和音乐,才能培养婴儿对音乐的美的感受力,才能唤起幼儿的音乐情感。第一,引导婴儿注意倾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孩子听外面的雨声、树叶的沙沙声、风声、鸟鸣、冰雹声、雪声等;倾听户外的声音,口哨声、卡车声、汽车声、火车声、飞机声等;还可以跟孩子讨论他们在外面走路的脚步声,听起来是响的还是轻的,是走近了还是走远了,这些都是婴儿音乐体验的基本来源。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比如小手鼓、铃铛,有意识地让婴儿去听,进行简单的声音辨别,还可以让婴儿动手去敲击手鼓或者悬挂的铃。第二,成人在照看孩子的时候,丰富孩子的音乐体验。例如,换尿布和喂食的时候对着孩子唱歌就是一种基本的方式。婴儿可以通过唱歌来感受歌曲的音高和音色,歌唱还有助于促进婴儿的自我表达和创造性的发展。第三,在家里播放音乐。让孩子置身于丰富多样的声音、乐器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当中,进一步促进婴儿的音乐发展。第四,婴儿四、五个月大,就会随着音乐做身体律动了。此时,成人可以同孩子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节奏风格和旋律摇摆身体、拍手、做动作,这些都是适合婴儿的音乐体验。这不仅能增进亲子间感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婴儿的音乐节奏感。   二、注重幼儿音乐教学的多样化   尽管幼儿喜欢常规上所说的稳定性,但是这不利于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改变一些常规,进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   (一)音乐选择的多样化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第一,从幼儿和教师自身的兴趣出发,为幼儿选择音乐。例如,幼儿对新的和独特的音乐感兴趣,并且喜欢听流行音乐,那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歌曲的性质,进行筛选。第二,幼儿的音乐教材的多元化,让幼儿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而不一定非要来源于专门的音乐教材,只要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不管是声乐、器乐还是戏剧音乐,不管是民间音乐还是创作音乐,不管是流行音乐还是民族音乐,任何音乐都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教材。第三,幼儿家长也是音乐教材多样化的一个来源。让家长在幼儿园的特殊活动中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音乐或磁带、记录或CD,这也为幼儿园老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资料来源。比如,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庆祝时,让家长跟大家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音乐;或者让家长为孩子演唱歌曲或演奏独特的乐器。第四,选择的音乐作品要富有表现力。作为衡量音乐声音的最高标准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表情体现出来的。音乐的表情主要体现在音乐本身的特征上,如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曲式等基本要素。力度体现出强与弱的变化;速度体现出激动与平静的变化;节奏体现出紧张和松弛以及空间上的变化;音色综合表现情绪的变化,是音乐要素中最重要的成分。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要富有表现力。   (二)音乐活动课程的多样化   音乐活动课程设计多样化是指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围绕音乐展开,至少涉及两个课程领域,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课程设计,即音乐应该同其他的课程领域相结合,这种结合是以音乐为核心,其他领域共同促进音乐活动的开展。   1.设置灵活多样的音乐活动   (1)节奏活动   节奏产生于生命的早期,在孩子听妈妈的心脏跳动的时候就产生了。婴儿在很多日常情境下仍然喜欢节奏,比如,钟摆摆动时的滴答声或声音轻柔、节奏舒缓的摇篮曲。拍手和随音乐做动作是孩子最早的音乐体验之一。最常见的使用节奏乐器的方法是先听音乐的节奏风格,然后配上相应的节奏乐器;另外一种传统的节奏活动是让幼儿先听音乐,并用手打出节拍或用他们的脚轻敲。另外,通过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也有助于孩子的节奏感的发展。例如,让孩子走路或小跑步,教师用鼓为他们配伴奏,也可以仿效他走路或跑步的节奏。幼儿快点走,鼓就敲得快;慢点儿走,鼓也敲得慢,幼儿意识到自己的步子指挥着鼓的拍子,并把这些当成一种有趣的游戏。   (2)音乐倾听活动   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听辨声音的活动。比如,倾听特别的声音,让幼儿弹奏铃、小手鼓、三角铁等乐器,让另外一个孩子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音乐欣赏   尝试用铃木法教孩子欣赏音乐,铃木法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和儿童教育家铃木镇一创造的,一种先模放唱片后识读乐谱,强调“凭耳朵”学习演奏乐器的方法。比如《彼得与狼》,在正式欣赏之前,用几个周的时间,把此曲作为幼儿集体活动的背景音乐播放;学习《彼得与狼》这个故事时,孩子自然就学会辨别曲子中的各种旋律,并且能够预料谁先出场,接下来是谁出场;学了故事之后的几个周只是听音乐。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就会把学过的音乐记得很牢。   (4)音乐游戏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比如让孩子想一个小动物和大动物。然后分成两组,一组是小动物,另一组是大动物。当弹奏高音符的音乐时,小动物们做动作和跳舞。当弹奏低音符的音乐时,大动物们做动作和跳舞。   2.设计音乐活动课程的一些建议:   第一,在制定周课程计划时,音乐活动至少要涉及其他两个课程领域。例如,计划在本周的音乐活动中学习一首新歌,同时准备一本介绍这首新歌的书,在其他集体活动的时间里跟幼儿一起学习。这体现出将音乐与语言这两个课程领域结合在一起,加深对音乐的理解。#p#分页标题#e#   第二,回顾以往的课程计划,并据此制定出新的课程计划。通过回顾以往的计划,可以发现学过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在集体的活动中都采用的教学方法,课程所涉及的课程领域。由于受以往制定课程计划的习惯以及教师自己的个性和爱好的影响,可能制定的课程计划比较单一。   因此,在音乐作品的选择方面,为幼儿提供接触其他风格的音乐的机会;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并根据以上两点制定出新的音乐活动计划。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改变开展音乐活动的时间。把原来下午的课改到上午,反之亦然。2.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歌曲,并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幼儿准备有用的木偶、图片、节奏乐器、视听设备或其他必需的设备,便于幼儿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及利用各种设备。下面以唱歌为例具体说明教学的多样化。我们都知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教唱歌曲:第一,乐句法,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讨论或者问题介绍歌曲,唱一个乐句并要求孩子重复,然后唱两个乐句等等;第二,全歌法。全歌法是用来有节奏地、生动地表现音乐,以及用乐器来表现讲授整首歌曲,包括多种方式,如节奏动作、舞蹈、弹奏乐器或者生动的表现,这些使歌曲更富有趣和意义;第三,乐句和全歌整合法,老师演唱并分析整首歌曲,但是要求孩子能够用声音、手或者乐器表现其中最容易的部分;第四,录音教歌法,录音教歌是教师在播放歌曲几次后,用他自己的声音来唱出歌词。   三、为婴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   (一)表演角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操作是思维的源泉。”因此在教室内设置音乐角供幼儿游戏是非常必要的。在音乐角摆放各种各样的成品乐器和半成品材料,或者孩子通过探索自制的乐器,比如:用筷子对敲,敲锅盖、桶、塑料瓶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放置一些头饰、纱巾、服装、扇子等道具让孩子们自由玩耍,通过在音乐角中摸一摸、敲一敲、打一打、跳一跳等,让孩子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并随时根据音乐的需要,在音乐角增加新的材料和道具,以供幼儿游戏用,例如,如果你要教孩子《小海军》这首歌,那就要准备好海军的服饰、轮船和航海标志等必需的教具。幼儿可以在音乐角进行各种游戏。可以是声音辨别的游戏,例如,让一个孩子去猜谁正在唱歌或谁唱了歌曲的最后一节,或播放、哼唱歌曲的几个小节让孩子去猜;还可以是有故事情节的游戏,例如,音乐游戏《小花猫和小老鼠》由幼儿扮演小猫和小老鼠,加上音乐和环境的渲染,幼儿被歌曲中小老鼠那种偷吃和贼头贼脑的动作及遇到小猫是那种惊慌、恐惧的游戏情节所吸引,幼儿纷纷参与到游戏中。并能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自由创编各种动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   (二)创编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需求,具有创造的潜能,他们也喜欢创编活动。   1.在音乐活动中创编动作: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喜欢用姿态、手势和各种身体动作等来表现音乐,亦即体态律动。   (1)在节奏活动中创编动作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并注明是哪种动物。让幼儿用走路、跳跃等动作来表现这种动物。其他的一个或多个同伴可以根据动作的节奏敲打乐器或拍手。并让大家猜一下你装的是哪种动物。   (2)在歌唱活动中创编动作幼儿在歌唱时,创编动作并表演,不仅能提高了幼儿的表现能力,还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有限,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失误,认识更多的事物,丰富其感性经验,了解生活,有利于动作的更加形象逼真。   2.创编歌词   通常,我们把创编歌词看成是为一首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吵醒了猎人大家快快逃》,可以让幼儿想各种动物来创编这首歌,这是创编的一种方式。此处我们主要是讲创编独特的词语和歌曲,幼儿喜欢哼唱,通常会一边做其他的事情,一边哼唱歌曲,比如画画的时候,有的喜欢边画边有节奏地唱:“一个紫色,两个紫色,三个紫色……”,或者把圆圈当成汽车开,嘴里并发出汽车发动机的隆隆声。象幼儿这种在日常生活中自由哼唱是比较常见的,这也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表现。因此,要重视幼儿在一些活动中的自发歌唱,可以使走路的时候唱,也可以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唱,时间、地点都是随意的。   3.创编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利用节奏进行创编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给幼儿提供一些节奏乐器,或者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简易节奏乐器,并教给他们正确的用法,让幼儿用这些乐器为歌曲、诗歌、歌谣配伴奏;让幼儿熟悉基本的节奏型,如2/4拍等,并用不同的节奏型朗诵诗歌、古诗;还可以用不同的节奏型来做一些节奏游戏。   创造性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学前创造性音乐教育就是通过生活的点滴为幼儿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并从中获得愉快的音乐体验,为幼儿音乐的创造性奠定基础。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6

 

现代教育、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儿童天性喜欢音乐,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他指出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在长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感染幼儿,使幼儿沉浸在音乐的快乐旅程中,潜移默化地、深入浅出地萌发幼儿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心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一、在自娱自乐中发现音乐的快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只有注入了情感的歌唱、舞蹈,才能打动别人,才能深入人心。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自觉地喜欢音乐,激发他们自主欣赏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就应引导他们自由地走进音乐的天堂。   因此,我们经常选择一些国内外经典的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童谣、韵律作为教材,当音乐响起,幼儿自然就被生动的朗诵、鲜明的节奏所感染,在音乐的渲染氛围下自然地扭动身体、摇头晃脑,不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整个活动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他们情感的抒发与宣泄,是培养情商的好方法。   (一)从玩唱歌曲中发现音乐的快乐   凡是健康、快乐的学前儿童,都能很快学会用歌唱来愉悦自己、与人交流。我们常常选择幼儿熟悉的、喜爱的、生动有趣而又易于理解的歌词内容作为教材,如音乐游戏《泡泡糖》中就写到“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黏到小脸庞,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泡泡糖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它的特性就是黏性强,在生活中成人总是限制幼儿捏玩泡泡糖的行为。然而在歌曲玩唱创作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到处黏上泡泡糖,头发、屁股、手臂、大腿,想黏哪里都可以,越黏越开心,在玩唱与游戏中找到了音乐的快乐。   (二)从节奏游戏中发现音乐的快乐   幼儿一听到情绪欢快、节奏鲜明的乐曲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尤其当音乐内容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时。幼儿一听到这段音乐,就会下意识地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手、跺脚,用拳头当锤子敲击桌子,有的孩子还脱下鞋子敲打节奏,快乐地展示着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从配器演奏中发现音乐的快乐   幼儿天性喜欢敲敲打打,丰富多彩的演奏活动能让幼儿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   在前面节奏游戏《修鞋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为鞋匠选出适合的乐器,幼儿认为修鞋子要有锤子和钉子,他们会选出响板、木鱼、双响筒等模仿锤子“嗙嗙嗙”的声音,还会选出碰铃,并创编“听他钉钉钉,听他钉钉钉”来模仿钉钉子的声音,两种乐器配合得十分和谐,结果音乐角里常常传来一阵阵嗙嗙钉钉的演奏声。   二、多感官联动体验音乐的快乐   “多感官联动教学”就是将内在的隐性的音乐感知活动用外显的方式显现出来,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多感官联合“听”、“看”、“动”进行音乐的感受、表现与创造,从而逐渐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   (一)听觉体验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游戏又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一种活动。捕捉和聆听到的音乐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敏锐的听觉,自然地对音乐做出反映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可以借助惟妙惟肖的童谣配乐、声情并茂的角色表演,使幼儿乐于玩音乐游戏并从中接受教育。   童谣《peepeepoopoo》表现诙谐风趣:peepeepoopoo肚子不舒服,peepeepoopoo是谁在打鼓,妈妈咪呀厕所在哪里?稀里哗啦真舒服。   配上鼓点节奏,孩子们一听便忍俊不禁,生活经验会让幼儿马上下意识地去摸肚子,回忆如厕时的感觉。在游戏的同时,幼儿感受到音乐节奏的急促,了解到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通过上厕所来解决,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视觉体验   1.体验教师夸张的体态和表情   活动中,幼儿往往不敢大胆表现。我们常常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引导他们,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音乐游戏《泡泡糖》活动中,描述的是泡泡糖黏到脸上、屁股上、小肚子上,最后变成小丑的过程。教师就利用嘟脸、撅屁股、挺肚皮等滑稽的动作来塑造“小丑”,幼儿觉得有趣,通过模仿一个胜一个地将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   有的鼓足了脸,瞪着眼睛;有的把手撑在地上,便于大家发现他高高撅起的屁股;有的脸贴脸,对斜着眼睛;还有的干脆撩起衣服,露出小肚脐,令人忍俊不禁。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时,教师在雄壮稳重的《狮王进行曲》音乐中配上狮王昂首挺胸、仰天嚎叫的动作;在轻巧跳跃的《公鸡母鸡》音乐中配上公鸡、母鸡、小鸡一家愉快出游的场景;在优美柔和的《水族馆》音乐中配上小鱼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的画面。幼儿在游戏中便能深刻地感受到不同角色所搭配的不同音响效果,并且在表演威风凛凛的狮王时带着一点紧张,表演温馨快乐的母鸡一家时带着一丝轻松,表演轻巧游弋的小鱼时带着一点快乐。   2.体验可爱有趣的图谱和符号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符合幼儿对音乐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情绪并一下子抓住孩子的视线,更快地投入音乐之中。   如:《小蚊子》中用不同的线条表示蚊子飞行的路线和拍蚊子的情节;《动物狂欢节》用脚印代表狮王的家,用简单线条代表小鱼的家,用米粒代表母鸡的家。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符号和线条来表示。#p#分页标题#e#   (三)视、听、动统合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通过适合孩子基础的“生动画面、动听音乐、童趣旁白”等视听刺激,诱导幼儿和同伴互动,从而使孩子在心情愉悦中“看、听、想、动”,感觉统合能力得以激活和提高。   在游戏《捅泡泡》中,我们在地上放一些圈圈当“泡泡”,幼儿边听音乐,边拿着玩具小锤在“泡泡”边上走动,当听到音乐声中有“噗”的泡泡破裂的声音,幼儿就拿着小锤砸进圈里。游戏规则是必须听到“噗”的声音才能砸,而泡泡破裂的声音从有规则变化到无规则,孩子们在游戏中相当专注并在成功捅破泡泡时感到快乐无比。   三、在想像与创造中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活动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又是幼儿从音乐活动中获取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享受创造性动作探索的乐趣   学习童谣《小蚂蚁》时,教师给幼儿的只有四个动词:搬、抬、推、拉。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想象出小蚂蚁举、抱、挎、拖、顶木材的种种形象,有的幼儿半蹲着,有的匍伏在地,有的两三人一组合作,模仿得形象逼真,教师都惊讶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如此丰富。   (二)享受角色扮演与合作交流的快乐   肢体语言是人类表现与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在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及其形象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交流、体验的时空,并引导幼儿扮演角色大胆表现与交流。在音乐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活动中,幼儿分成王子和公主,分组表现他们的角色。有的王子手拿佩刀,有的王子穿着斗篷,有的幼儿则扮演起保护王子的士兵。公主则大多是提着裙子、行礼式的动作。教师捕捉到一位王子做出了邀请公主的动作后马上传递给所有的王子,很快整个场面转化成王子邀请公主共舞了。最后,教师在他们创作的基础上给予提升,提取他们的动作串编成一个完整的双圈集体舞。   (三)享受创造性演奏的快乐   歌唱活动《有趣的歌声》之后,教师请幼儿给小鸟选择配器,有的选择串铃,有的选择响板,有的选择打棒。老师就请幼儿轮流演奏,请大家听听看谁的乐器声音更像小鸟唱歌。有的幼儿说响板的声音像乌鸦,打棒的声音像小鸟哥哥,大家选出串铃的声音最适合小鸟唱歌。最后大家在合奏中感受森林中百鸟齐唱的快乐。   在自由表现《拉德斯基进行曲》时,个别幼儿模仿拉小提琴的动作,随之又引发了另一个幼儿拉大提琴的动作,整个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幼儿扮指挥家、有的弹钢琴,有的敲鼓,还伴随着自我陶醉的甩头、扭身等动作,孩子们开始进入了音乐会的场面意境。教师推波助澜,适时引导他们先分组用肢体语言,如拍手代表提琴组、跺脚代表鼓手、拍腿代表钢琴组,然后拿起乐器。   他们认为王子可以用鼓、沙球、响板来伴奏,公主可以用钱鼓、碰铃来表现,教师依照他们的配器来指挥演奏。最后告诉幼儿这首曲子每年都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时,又引起了他们一阵欢呼和激动。   音乐带给幼儿的快乐是无限的,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之旅中发现了音乐的奥秘,发展想像力与创造力,他们的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陶冶。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7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情感体验;实践

1幼儿音乐情感体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情感体验教学方式不够完善

由于受到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幼儿音乐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无法充分认识到在音乐教学中幼儿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教学思想观念过于保守,从而导致自身在情感体验教学方式上较为单一落后,难以最大程度激发幼儿音乐学习情趣和热情,不利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积极落实情感体验。音乐教师实际运用的情感体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与幼儿之间的肢体语言互动交流,无法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促使幼儿将自身丰富情感融入到不同风格音乐作品学习中[1]。

1.2情感体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在目前幼儿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还在大量采用传统音乐作品,未科学结合幼儿实际生活,及时引进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幼儿音乐作品,导致幼儿在音乐课堂上无法集中学习注意力。除此之外,幼儿音乐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偏低,未能够积极汲取先进的幼儿教学文化经验,导致音乐课堂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充分保障幼儿音乐学习情感体验,达到心理情感的有效共鸣。

1.3情感体验教学缺乏师生互动

在幼儿音乐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缺乏与幼儿之间的亲密活动和交流,幼儿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发挥出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幼儿音乐教师未能够结合幼儿实际音乐学习发展情况和需求特点,科学设计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教学方案,幼儿只能被动接受教师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讲解,这样无疑不利于幼儿音乐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2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改进措施

2.1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幼儿开展多种音乐活动

在幼儿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兴趣,就必须通过积极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幼儿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活动。音乐教师要充分凸显出幼儿在音乐情感体验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感兴趣的音乐风格活动中,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体验,拉近彼此的情感交流距离。就比如,当音乐教师在讲解到《春节序曲》知识内容时,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扮演春节民俗活动中的角色[2],进行动作和歌曲的现场表演,促使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欢快愉悦气氛,品味音乐曲目中的丰富情感,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联系幼儿实际生活,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幼儿音乐实践教学中,音乐教师必须有效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知识,这样难以满足幼儿对音乐内容的不同学习需求,并容易导致部分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厌倦抵触的学习心理情绪。针对于此,音乐教师必须散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将课堂音乐教学与幼儿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合理引进应用一些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流行欢快歌曲作品,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不同歌曲中体验感受到不同情感。就比如,音乐教师将幼儿普遍喜欢的《小苹果》作品引进到课堂中,通过对该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创新改编,以音乐剧本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体验不同音乐风格下的情感,全面提升幼儿的音乐综合素质[3]。

2.3强化与幼儿的互动交流,激发幼儿情感共鸣

在幼儿音乐实践教学中,音乐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幼儿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能力,还必须通过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幼儿丰富情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发挥出幼儿无限的想象创造力。例如,当音乐教师引导组织幼儿参与到音乐游戏《小猫敲门》中,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向幼儿表演生活中小猫、小老鼠的不同形态动作特征,引起幼儿的学习注意力,然后让幼儿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进行肢体语言表达,提高幼儿对音乐形象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要手把手教幼儿一边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动作模仿,一边唱着音乐歌曲,这样能够促使全体幼儿获得最为真实的音乐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幼儿音乐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完善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科学结合幼儿音乐学习实际情况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佳情感体验音乐教学方案,引领幼儿参与到生动有趣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金美琳.幼儿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现状及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2015(06):87-88.

[2]蒋丽,周文霞.注重情感体验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6):47-49.

幼儿音乐教学范文8

幼儿音乐教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孩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孩童行为模式的形成、音乐情操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儿童天性活泼,我们要在教育中发扬这一特点,进行创新教育,从小培养孩童创新的意识和对音乐的热爱。本文就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做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鼓励幼儿的创新活动。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幼儿;音乐教育;应用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时期是培养孩童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孩童思维是笼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等都很模糊,不宜采用专门的训练进行教育,以音乐教学等形式的渗透教育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更为有效。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能充分调动孩童的兴趣,激发孩童的联想、想象等各项能力,所以这一时期正是进行创新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1创新教育理念与现代幼儿音乐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教育理念,着重研究、解决在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整个过程中,贯彻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基础,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达到学生的自我构建和各方面协调发展。现代幼儿音乐教育随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方法也随之变化。在人文主义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一个有用的人,当代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让儿童学会生存、学习、生活,要将人培养成性格完善、幸福快乐的人。我国于2003年公布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要以人为本,建设学习之邦,提升教育本质,要在教育上以改革为动力[1]。音乐活动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应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引导幼儿表现美,创造美,通过音乐来塑造幼儿健康的个性,挖掘幼儿创造潜能。所以,创新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需求是相辅相成的。

2创新教育理念在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知识和智力两种因素,其中知识是基础,智力是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性格的辅助,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驱使人类不断取得突破。所以幼儿音乐教育也应该以智力、知识、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培育。三者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该有计划的进行。这首先需要我们合理规划教学过程,创建新的教学模式。鉴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建议将音乐教学组织形式分为开始、过程和结束三个部分。在开始环节,稳定幼儿情绪,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所以开始部分可利用一些简单的活动来进行。如利用儿歌,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儿歌可吸引幼儿的参与,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唱儿歌,儿歌最好选取节奏感较强,歌词简单,可穿插互动且幼儿能给予有效回应的歌曲。如《可爱的小五官》,“眼睛看妈妈,鼻子闻花花,嘴巴吃瓜瓜,耳朵听夸夸。”教师在吟唱过程中,引导幼儿的参与,可将最后两个字或其他歌词让幼儿合唱出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如后缀的“妈妈、花花、瓜瓜”等。过程环节主要指导幼儿需要学习、不断重复的环节,如旋律教学、新儿歌的学习等,都可放在这一环节。结束部分主要起到巩固练习,放松幼儿心情的作用,可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舒缓幼儿的情绪。如“点豆豆”游戏,教师歌唱《点豆豆》,幼儿跟唱,幼儿扮演各种豆豆,如酸豆豆、甜豆豆等,被点到的幼儿回答点到的是什么豆豆。还可以将刚才学到的内容复习一遍后,将学到的内容编到游戏里,如将刚才教会的儿歌分成不同的小结,回答错误的幼儿需要选择其中的某小节歌唱。注意此过程中对幼儿的歌唱多多鼓励,避免幼儿产生紧张、害怕等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以下技巧。首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游戏、互动、讲故事、音乐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更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进行即兴方面的表演,这是幼儿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如课堂表演、音乐剧等。如笔者在教学中教学生自己改歌词,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般儿歌都是郎朗上口的,幼儿在记住旋律后,可以填入不同的歌词[2]。如《可爱的小公鸡》这首歌,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可将“小公鸡”换成幼儿的名字,爸爸、妈妈等称谓。如“王小明,真漂亮,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要注意不可强求,教师适当引导,如询问“王小明怎么样啊?王小明哪里最可爱?”等问题;音乐教学要与肢体动作、舞蹈相结合。动作、语言、舞蹈本就是有机的整体,共同教学有助于加深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鼓励提高幼儿的创新精神,通过即兴表演提高幼儿的智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组织分组活动,如各个声部的合唱、歌词的改编、游戏合作等。

3结语

创新教育是当代幼儿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知识结构、创新精神、智力因素、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幼儿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作者:俞莹 单位:江苏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