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策略分析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策略分析

1影响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

1.1护理人员素质方面

1.1.1护理技术因素。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仪器的不断推广使用,护理技术的复杂程度不断增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牢固,专科操作技能不熟练,突发事件处理应变能力差,仪器设备使用不当等。如病情观察不及时、医嘱用药规定时间未输入、臀红、脱管等,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护理安全。

1.1.2违反规章制度,责任心不强。

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低年资护师缺乏风险意识,对对规章制度掌握的不全面,对核心制度落实未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工作中往往违背了基本操作规程,简化流程,执行走过场,观察不仔细。如交接班不仔细、探视卡上的性别与事实不符而引起身份识别的纠纷、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发生坠床等。

1.1.3服务观念理念落后

表现为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沟通能力差,个别护理人员工作作风不严谨,未能体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慎独精神不强,独立值班时工作做得马虎,加之家属又不能陪在患儿身边,满腹的担心、焦虑、疑问,一旦治疗结果不理想,家属可能为此为由而引发纠纷。

1.1.4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因工作繁忙不能按时记录,记录不符合规范或不完整,记录中有涂改或与医疗记录不相符等;新入院的新生儿入院情况与家属交接不细致,导致因某些入院前已存在情况引起不必要纠纷。

1.2管理因素方面

1.2.1人员配备不足。

未按床护比配备护士,无法满足患儿等级护理和生活护理的需要;新生儿科护士除要完成大量的常规的治疗、护理工作任务之外,患儿的一切生活护理均由护士来完成,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倒班频繁,导致护士身心疲惫,稍有疏忽,就容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

1.2.2管理体制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

护理管理者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主动防范性。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不及时,不到位,医德医风等职业道德教育薄弱;护理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级质量监控不到位,质量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不到位,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1.2.3设备、药械管理不规范。

新生儿科常用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不及时;使用工程中出现故障,未能及时的发现和排除;抢救设备、药品的交接流于形式,导致未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而影响抢救,对新生儿的安全造成危害。

1.2.4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

新生儿免疫功能还不成熟,对环境中的传染性细菌没有抵抗力。来自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因素、管理不当或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掌握消毒药械的使用方法,清洁工具重复使用都会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

1.3患者及家属因素。

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基础护理难度高,发生护理风险概率高,如喂奶发生胃食管反流而窒息、抓伤、烫伤、暖箱、光疗箱箱温骤变均可导致事故意外;患儿病情重,家属对不能陪在患儿身边表现不理解;重症监护设备的使用、新技术的开展和专人护理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患者家属由于经济困难过分关注医疗费用,特别是面临人财两空时,借费用高为由与医护发生纠纷。

1.4环境因素。

新生儿病房时患者集中治疗的地方,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全,特别是早产儿,未成熟的皮肤屏障是细菌进入体内导致感染的重要途径;重症监护病例使用医疗设备多,侵入性操作多,细菌菌株种植机会多,易导致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危及患儿生命。

2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1营造安全文化,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安全意识。

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目标管理和护理人员绩效挂钩,自觉维护护理安全主动防范护理风险;鼓励主动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建立无惩罚性护理差错上报制度,护理管理者分析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从管理、流程、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2.2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

强化护理安全过程,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制定常规护理工作流程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等流程,实施跌倒、压疮等重点护理风险的病情评估和新生儿出入室患儿情况家属书面交接,设立护理安全重点提示、管路标识等护理安全屏障,强化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和关键设备的管理;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患者的管理工作,例如静脉输液外渗的管理做到按规定上报,逐层查房,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

2.3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理人力需要。

护理人员的数量上保证病床的需求,普通新生儿病床与护士比例1∶0.6,监护病房与护理人员比例为1∶1.5,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入院高峰期和危重抢救任务繁重时,弹性排班,合理调配。

2.4加强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和沟通能力等职业道德水平

实施新生儿护理人员准入制度,新生儿工作护理人员要求有3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和语言艺术能力。加强与新生儿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患沟通中,护理人员是主体,同样患者家属也一个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积极完成护理过程,尽到自己的义务。在新生儿入院时及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制作各种告知或宣教单,能够站在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避免因家属误解造成纠纷。

2.5加强护士资格准入,加强护理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新上岗护士从综合力、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强化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指定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等,加强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科知识技能,将护理培训与护士晋升、绩效、评优挂钩,保证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2.6疑难危重患者护理,层层落实把关。

建立疑难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危重患者由科室填写报告卡,护理部质控组现场查看并指导或组织副主任护师及专科护理会诊,具体指导,建立重危患者护理质控组,每月对全院重危患者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

2.7防控医院感染,做好重点监测。

病房按规范设置,流程合理,传染病、早产儿分区收治,认真做好空气、物表、地面的清洁消毒工作,清洁消毒用具做到洁污分开,避免重复使用,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护理用品患儿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医疗设备的消毒管理,实施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3小结

新生儿科是临床高风险科室,稍有疏忽极易引起护理风险和危及患儿的安全。只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的法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努力从制度规范、服务流程、人员培训、风险评估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全员护理安全文化,不断分析总结,建立防范措施,实施科学化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才能杜绝护理风险,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作者:牛秀艳 尤艳 单位:辽源市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