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教学范例

音乐教育教学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1

一方面,应充分肯定音乐选秀类节目对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音乐选秀类节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尤其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对自身艺术修养提升的渴望。同时,参赛选手利用摇滚、爵士、民族、音乐剧甚至京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才艺,也从另一个侧面宣传和推广了众多的艺术形式,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让观众领略到了不同风格的民族艺术特色。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主旋律歌曲不断被选手咏唱,包括一些传统革命歌曲经过改编以另一种形式被大学生群体所喜爱和传唱。这些宣传和接受效果是传统音乐教育短期内无法企及的。而一个个“草根”脱颖而出的成功案例又鲜活地激励着许多年轻人,让大学生相信无论你是谁,只要不断努力和奋斗,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我超越。另一方面,从图3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音乐选秀类节目会对他们的思想或日常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思想导向性就显着尤为重要。我们应看到,部分音乐选秀类节目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其中带有的少量不良现象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一些节目为了求新颖,甚至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变成“愚乐大众”的先锋,为了抢收视率,内容、形式低俗肤浅,成为了文化贫瘠的象征。还有一些音乐选秀节目过于强调个性,过分渲染个性,极易造成极端主义,违背社会和法律的道德和规范,导致集体主义意识淡漠、很难与别人合作的完全利己的错误思想。由此可见,当前的音乐选秀类节目质量良莠不齐,个别选秀类节目过于追求商业化、功利性的效果,杜撰各种“悲情故事”,吸引眼球,甚至炒作噱头,过分夸大个性,表现低俗娱乐。一些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一旦开始跟风模仿,逐步降低艺术鉴赏能力,便无法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影响个人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对策

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激发、引导他们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人的精神领域的深层次影响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正确面对音乐选秀类节目对当代大学生群体造成的多面影响,合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使命。

(一)利用学生对音乐选秀节目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当下流行的音乐选秀节目促进了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问卷分析中,87.1%的学生表示在观看音乐选秀类节目后有进一步了解、学习音乐或相关艺术的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艺术。如可以与学生探讨喜欢的选手类型,进而分析流行、民族、美声、原生态等各种音乐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的兴趣。同时,应纠正仅仅局限于歌唱表演的狭隘的艺术观,拓宽艺术学习领域。例如,在我校交响乐进校园活动结束后的访谈中,有些学生表示:从没有这么近距离听过交响乐,以前脑海中的交响乐就是一群人弹着听不懂的音乐在电视上表演,现在感觉交响乐真的很好听,很有冲击力,能引发内心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这类活动能够经常走进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实现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利用学生对音乐选秀节目的喜爱,激发出大学生提高自身音乐水平的渴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问卷分析中有65.4%的学生在观看了音乐选秀类节目之后,有了进一步参加艺术活动、艺术社团和艺术选修课的愿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个人需求和音乐教育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领略这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并认同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

根据调查问卷,对于艺术教学使用新兴的媒体形式有49.2%的大学生表现了强烈的愿望。那么,如何合理发挥当代大学生对于新文化、新媒体、新手段的推崇,在传统音乐教育、艺术活动的基础上,开展顺应时代要求和迎合大学生心理的音乐教育和艺术活动呢?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为学生开设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课、流行歌曲演唱教学、民族音乐赏析、交响乐赏析等,利用微博、微拍、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的载体表现形式,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此同时,还要实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适度开展艺术竞赛,艺术巡演,艺术进社区、进企业等多种实践,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打造品牌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艺术实践,扩大音乐教育活动的受益面。另外,还可以组织和打造合唱团、话剧社、书法协会等各种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调动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项艺术活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艺术、提升自我。

(四)进一步深化音乐教育改革,与德育、智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荀子在《乐论》中也曾讲,音乐对于心理上的作用的特点是“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可见,音乐是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在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各种潜能素质,它能够激发这种潜能素质并且满足人的活动和需要的全面性,使之达到自身全面发展的最高要求。现在的大学生都已是90后学生,从图4我们可以看出追求个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因此,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多措并举,合理定位,既要坚持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的地位,充分发挥其陶冶情操、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提升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实效,又要更多地体现时代特征,深化音乐教育改革,因材施教,推进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整合各个学科的特长和优势,加强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艺术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利用课堂教学、移动网络等传统、新兴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个性化教学,增强互动环节,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育;实施策略

2016年9月,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为音乐艺术教学指明了方向,传统音乐教育教学偏向于音乐技能的培养,还须加强学生文化底蕴和社会实践能力。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课程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实践全面发展。基于此,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音乐教师应重点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如何开展音乐教育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审美能力。

一、核心素养基本内涵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是学生满足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的需求,适应难以预测情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道德素养和能力,其主要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两方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1]指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将核心素养列为深化改革的首位,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点。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我国教育已经逐步迈入了核心素养时期。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构成部分,同时核心素养还包括人生态度、价值观、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以上素养均是每一个人成长、工作和生活必需的。2017年,教育部门综合提出了文化素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发展模型的重要三部分[2]。

(二)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核心素养是指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有的综合能力,不仅只是包括音乐知识技能,还包括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3]。众所周知,音乐课程是教育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学科,以音乐教育教学为基础,能够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其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发展,且着重强调音乐在各领域和情境中的重大作用。音乐核心素养也注重音乐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以音乐审美作为核心

音乐审美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类通过肢体的交流、沟通与感悟等各形式,充分表现出音乐文化的真正内涵。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在欣赏齐国六代乐舞中舜时的《韶》乐时,便油然而生一种“三月不知肉味”的内心情感,这体现出了孔子对当时政治与艺术的审美标准。音乐在调动现代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更应引导其提高音乐审美水平,最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审美艺术,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人文概念,更能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音乐实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音乐学习中,学生积极投身于音乐实践培养中,不仅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提升了音乐创新理念。同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音乐智能、文化感知、自身意识力量等方面均得到了有效、全面发展。

(三)将学科综合与音乐本体紧密融合

能够按照音乐自身及不同表达形式,把音乐作用展示在学生面前,这便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音乐本体。同时,这也是音乐作品构成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学生在明确音乐本体的同时,还应重视音乐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例如,世界各国关于摇篮曲的风格千差万别,学生在摇篮曲学习时,不只是对歌曲歌唱方式进行掌握,还应全面认识并深刻理解音乐同歌词之间的关联,只有真正掌握与理解了歌曲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后,才能真正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只是单纯地学习音乐这一单一学科知识,而是应把音乐学习为本体,推动各学科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一)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同音乐教育密不可分,音乐教育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4]。然而,当前大多数学校并未充分意识到音乐教育教学的价值,教学目标模糊,造成音乐教育难以为继。大部分学校一味地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而不是以有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培养,这是阻碍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内容选择相对陈旧

现阶段,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并未与时俱进,也没有有效彰显时代精神,音乐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以基础教育中音乐课程为例,课程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也难以满足学生对音乐多元化的追求。久而久之,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低下,使得音乐教育教学水平无法提升。同时,现阶段很多学校音乐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并未结合自身学校教育特点、教学目标等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造成课堂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三)音乐教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当前,很多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的问题较为凸显。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传统讲解式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这一传统教学方式同现代教学理念相违背。现阶段,大多数学校音乐教育依然采用“填鸭式”“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并未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各层次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需求,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然而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真正掌握音乐教学内容,学习积极性差。

(四)学生学习态度不主动

现阶段,一些学生学习抵触情绪较为严重,学习积极性较差,厌学混日子的情况较为严重,从而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其一教材内容陈旧,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习毫无兴趣和动力;其二,大多数学校注重学生技能学习,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陷入机械的技能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轻视音乐。

(五)重理论轻实践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并未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对学生音乐学习感官体验了解甚少。例如,课堂上教师唾沫横飞,并未适时引入实践活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被限制,学习知识积极性逐渐降低。虽然理论知识是音乐学习的主体,但是音乐学习的根本目标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核心素养,成长为一个有趣、生动、活泼的人。基于此,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音乐情趣,促使其同音乐产生共鸣,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四、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策略思考

(一)精选内容,提升课堂教学契合度

音乐课程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固定不变,但是现阶段学生个性化需求较为显著,对课堂知识的要求比较特殊[5]。因此,音乐教师应逐步提高自身整合意识,对课堂教学知识点进行精心挑选,科学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个性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偏爱流行音乐,教师可选取一些典型的流行歌曲,优化课堂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投身于课堂中,且在具体实践感知中提高音乐素养。例如,《Myheartwillgoon》是一首广为熟悉的英语歌曲,其旋律柔和、优美,歌词充分表现了对爱人的真情,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记。然而在欣赏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听出了一丝丝悲伤,虽然歌曲柔和、细腻,但是旋律和歌词隐约间渗透着一丝悲伤和无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根据学生这一系列的疑问,教师应进一步拓展音乐教材,向学生讲述歌曲来源———《泰坦尼克号》电影,该电影中男女主角因海上意外而天人永隔,是一个经典、悲伤的爱情故事,歌曲蕴含了女主角深深的悲伤之情。拓展后再告知学生每一首歌曲都存在一个深刻寓意的故事,只有拥有真情实感的歌曲才能成为永恒与经典。在歌曲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演唱者独特的唱法外,还应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与背后故事,从而逐步增强自身情感思维能力。

(二)视听结合,体现教法运用多元化

现阶段,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方法极多,所以教师要对这些方法予以有效的应用,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独特与优质的视听环境,进而让学生在感知方面能够更为形象与直观。同时,教师还可以亲自来示范演唱与演奏,通过多媒体来对视频予以播放等,上述表达方式均属于学生较为喜欢的。其次,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的展示活动,为学生创造独立演绎的机会,还可以将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音频资料。课堂教法资源较多,教师应精心筛选,进一步优化,有效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例如,《父亲》是一首歌颂父爱的歌曲,真实而深沉的父爱让人动容。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铺垫,课堂上,教师可先播放《父亲》,让学生认真聆听,细细品味,切身体验歌曲的情绪、风格与意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唱《父亲》这首歌曲,要求学生切身感受弱起节奏和切分节奏之间的差别,领悟歌曲深层次内涵,并组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同时,教师精心设计讨论话题:歌曲充分表现了子女对父亲的心声,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对父亲的爱,你该说什么呢?学生激烈讨论。一些学生讲道:“父亲的爱太伟大了,爸爸,您辛苦了,我爱你!”一些学生讲道:“我已经长大,我会成为父亲的依靠,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追求!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然而,当我们长大会则会成为父母坚实的后盾。”基于此,教师组织开展了话题讨论活动,虽然这不像是音乐教学内容,但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形成了健康思想道德,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用音乐熏陶学生,引导学生健康生长,这充分彰显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价值。

(三)延伸训练,实现素养塑造常态化

现阶段,教师应具有观照意识,精心设计课堂训练活动,并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学习能力、教材知识点、音乐特征及时间操作性等各种因素。另外,音乐教师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拓展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例如《校园的早晨》是一首生动活泼、节奏轻快的校园歌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展示校园清晨各个角落的照片,引导学生全身心体会校园气息,然后教师示范演唱,并指导学生根据歌曲进行身体自由摆动,这样学生会全身心投入歌曲演唱中。另外,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视野,教师还应播放同《校园的早晨》相关联的歌曲,例如《外婆的澎湖湾》《童年》《乡间的小路》等,这样以来,学生学习起来更轻而易举了。另外,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建议,一起商量挑选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进行齐唱活松,教师优美动人的歌声不绝于耳,学生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中,教学效果出乎意料。同时,教师还应该广泛搜集很多校园歌曲,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成功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一系列歌曲演唱训练,学生思想感悟越来越丰富,自然而然更热爱校园。又例如,《采茶舞曲》学习中,教师应巧妙地将音乐融入到生活中,利用课外时间将音乐教学课堂置入到山川野外,将音乐教学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采茶的同时用心倾听歌曲,这样学生仿佛置身于快乐的劳作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山歌所具有的魅力。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玩耍中学习,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

(四)“协调”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对于协调的字面解释为“很好的配合”。基于这一理论,课堂中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质为相互配合。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要求“教”与“学”相协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师教授的对象,要向其传授各种音乐知识,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学生学习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掌握更多音乐知识,切身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增强自身音乐能力的提高,促使自己核心素养的增强。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和学生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个主体,而是一个相互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特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尽心保证“教”与“学”的真正统一。例如,《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中有一部分是4小节二声部合唱,这是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枯燥无味、反复练唱的方式,将课堂置身课外,精心设计出“走格子唱声部”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两小组,每小组按照顺序每次派出一个人按照歌曲的节拍,用统一的步伐唱自己声部走进格子上。演唱时音量应不得过大,认真聆听对方声部的演唱。鼓励步伐整齐、和声效果佳的学生,存在问题的学生可让他们多走几个回合,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掌握二声部合唱技巧。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之间默契配合,准确把握和声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音乐世界是奇妙的,学生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两者结合起来是一幅生动、活泼、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开启其探索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其在美妙音乐中快乐学习和大胆想象,是一个有趣的教学活动。所以,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应创新音乐课堂,增强学生音乐鉴赏水平,提高其音乐核心素养,最大化发挥音乐教育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秦勤.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音乐教法优化研究[J].成才之路,2017(24):80.

[2]张晓燕.基于核心素养下中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7(15):144.

[3]端木萍萍.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J].当代音乐,2017(18):140.

[4]王秀琴.试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音乐欣赏教学课堂[J].当代音乐,2016(13):16—17.

[5]梁惠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7(15):136—137.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3

关键词:教育新视野;技校;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新视野下,技校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基于技校自身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其音乐教育教学与其他高校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乐理知识开展相关音乐活动的能力。

一、新视野下技校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问题现状

(一)教学观念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的方式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并且要求技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能够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以及互动式的教学氛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目前大多数技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时,没有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而是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中落后思维的影响,个别教师片面的认为老师应当主导课堂,传授相关音乐知识,使得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同时,还有部分技校将音乐基础课程设置成了公开课和选修课,没有重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而基于技校招收学员的标准问题,许多学生在进入学校以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音乐知识。因此传统教学观念下的音乐课堂会出现许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制约了音乐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形式

技校在实际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时,还存在有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中,有许多知识点都比较复杂繁琐,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传统教学形式下的音乐课堂,会使得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枯燥,最终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传统的音乐教学课程当中,教师的教案设计大多数都是来源于一些课本上的经典案例,教材缺乏新颖性。并且,音乐课堂的重点放在音乐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音乐实用性、和层次性的融入。在新视野下,音乐教学应当是立足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来开展课堂教学,并且应当注重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成绩,促进音乐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因此,相关院校与音乐教师应当结合目前教学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有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技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一)延伸音乐背景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当中,要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保证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作曲家寄托在音乐当中的思想感情。而这就需要技校音乐教师能够为学生延伸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许多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都没有意识到音乐创作背景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创作方法的重要性,因此,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技校还应当对音乐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师的音乐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同时,新时期的音乐教学,更加注重于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自身也应当多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而在实际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对一些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从播放相应的现场演奏会开始,并将不同器乐演奏出来的不同音乐表达效果做对比,同时,还应当制作一些PPT教学课件,详细讲述音乐作品的创作时代、背后故事。比如,在学习贝多芬的钢琴曲时,教师就可以从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创作代表作、音乐成就等方面入手进行讲述。然后为学生播放《第三交响曲》等音乐作品,调动其视觉、听觉、脑力等多方面器官,让学生在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对音乐的学习热情,进而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音乐实践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互动教学

新视野下的技校音乐教学工作,应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音乐教学合理的联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在进行课堂提问或者挑选音乐作品进行讲解的时候,音乐教师要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技校学生之间在音乐感悟能力和学习基础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使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进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交流。在课堂上,应当以互动教学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针对音乐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活动方式,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音乐常识问题来进行抢答,看看哪个队伍回答得又多又快。最后评选出一组优胜小组,给予奖励。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而在课下的交流,教师可以利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出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师生关系增温。

(三)教学考核模式的创新

在新视野下,实际进行技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考核方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现阶段,大多数技校在音乐理论知识考核方面,都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判断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而在音乐表演方面,也是直接进行弹奏或者演唱的方式,如果学生在现场由于紧张导致平时的水平没有发挥出来,就会面临挂科的问题。同时,由于一些课程被院校设置为了选修课,因而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基于这些问题,技校应当积极优化教学课时的设置,注重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考核模式的创新。比如,可以将平时课堂表现与最终考核结合起来,合理设置不同的分值,来保证考核结果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课堂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学分。此外,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因此在教学考核工作方面也应当突出音乐实践学习的分值比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技校音乐教学当中,想要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实际进行音乐演唱或者音乐弹奏的课程时,学生会存在不敢在人前表演的问题。而音乐专业的人才必须要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这方面的培养工作上,技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音乐活动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比如,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音乐班会,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学习中使得同学关系更加融洽。还可以举办一些校内的文艺晚会,让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演奏或演唱。这种方法还能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以及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表演技能,克服舞台恐惧,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水平,更好地诠释作品内容。同时,音乐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音乐比赛,帮学生调整好音乐学习的心态,通过比赛来考验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比赛结束后,针对获奖同学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和支持,对于没有获奖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所在,引导他们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从而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三、结语

在新视野下,技校实际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起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对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进行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以保证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音乐方面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音乐作品的知识背景,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互动式的教学课堂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院校还应当协同音乐教师改革教学考核模式,优化音乐教学的结构体系,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音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成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艳.基于新视野的技师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124-125.

[2]罗莹,张墨雨.科学概念转变教学的新视野与新思路[J].教育学报,2018,(02):49-54.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德育;美育

音乐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开展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不过,很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只是将教学的内容按照进度教给学生就好,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要求不高,学生有没有被调动起学习的兴趣,老师也不关心,在这样消极态度的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开设的初衷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所以,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认真比较自己的教学现状是否与这些标准相悖,是否达到了标准的你想细则的具体要求,认真的,比较认真地反思,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的突破现有水平,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美育

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音乐艺术的素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美育和德育。音乐具有美的属性。要让学生对这些美有理性的认知,有真挚的情感体验。通过对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感受,通过对各种音乐表现形式的专业理解,让学生对音乐之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作品也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元素,通过音乐课堂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熏陶和引导。

二、音乐教学中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给音乐教学营造积极的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气氛比较活跃,所以学生对自我纪律方面的要求也比较松懈,首先说这种自由的氛围很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释放自己内心的热情,不过同时因为纪律比较弱,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情况。现代教育观认为:“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递书本上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孩子的思考能力激发出来,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给孩子提供指导与支持。”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掌握好一个合理的度,可以提前给学生有一些约定,当老师在讲话的时候,或者是在进行练习的时候,遵守一定的纪律,这样学生们也会因为自己被尊重,而更愿意服从课堂的教学规则。尽量对学生多提出表扬,而不是批评,需要学生年龄小,有的时候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所以偶尔违反课堂规则也可以理解,教师要保持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与学生相处,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融入更多的科学化元素

音乐这门学科可以从更深层次去激发人的灵感,去释放人的灵魂。音乐世界充满诗情画意,带给人无尽的想象。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激活人的形象思维,丰富人的审美想象力,使人以一种生动而鲜明的方式探索未知世界。讲科学化的元素,融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让艺术和科学巧妙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创新能力。通过艺术与科技手段的结合,感受科技产品中蕴涵的艺术要素,了解艺术想象和审美要求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探索现代科技手段对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感受和发现音乐中的“想象美”,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关注音乐,关注科学,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四、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智商和情商的综合培养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下,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培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较为悠久的艺术形式,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将音乐教育导入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也能够拓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路径,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

理论解析

1.德育教育的内涵

在希腊语的语言体系中,德育主要是指性格、情操和儿童教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被认为是在社会发展推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适应时代变化要求,以正确的思想道德为指导,在促进社会和学校智育、体育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学生整体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2.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性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将会不断提升,在校生人数也将不断增加。由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基础、就业导向等方面因素影响,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做好学生德育教育,是完善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德育教育灵活性和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1.指引学生明确职业理想

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层面具有自身特征,尤其是部分学生中还存在被迫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对未来就业认识不清晰、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重视不足等问题。通过针对性的音乐教育,能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引领纳入个人素养培养中,以此为个人健康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音乐作品中,就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类平等、和谐、友爱的美好愿望,能够逐渐渗透崇高理想对个人价值实现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专业课程知识。

2.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意义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效率和范围都超出了传统社会模式,其中也有一些以音乐形式存在的消极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核心素养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音乐教育等艺术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以此促进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逐渐将德性和个性统一起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价值。

3.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相对于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其主要是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具有其自身特殊的教育体系构建要求。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利用对应的音乐作品,能够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精神和顽强意志。例如歌曲《没有鲜花的舞台》《环卫工人之歌》《当那一天来临》等作品,就分别描绘了教师、一线工人和军人等不同职业群体的特征,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旋律感受到不同职业所蕴含的内在美,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实施现状

1.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德育教育重视不足是重要问题之一。在微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外部不良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所接触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领导层面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中,也仅是从音乐作品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等方面入手,使得德育教育的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虽然有部分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挖掘音乐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但是整体占比较低,并且无法系统化、长期性地实施,以此使得德育教育无法深入开展。

2.教学方法较为滞后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除部分艺术类专业外,音乐课程教学基本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和学生层面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欠缺,更不用说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在这种情形下,大多数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在讲解完音乐理论知识,完成领唱教学环节之后,由学生自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较为枯燥,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艺术转变成枯燥的理论课程。这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丧失,教学效率低下,更使得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缺失,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文化课程基础较差,仅有部分学生能够将时间和精力应用在艺术课程学习上。虽然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愿意通过音乐学习或者参与音乐活动来调整自身状态,但多是以非专业的形式参与,缺乏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缺乏音乐品鉴能力,这一客观现实限制了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而言,如何在做好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品鉴能力,促进德育教育水平提升,是教学活动开展亟须面对的问题。

4.德育渗透力不足

德育教育的渗透既需要教师利用特定的音乐作品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进行逐步渗透。但是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体系中,课程教学与学生文艺活动开展明显相互脱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把握曲目内在的德育内容,而文艺活动的开展多是局限在部分音乐表演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中,普通学生难以参与进来。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学生根本无法意识到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无法将音乐知识学习与个人核心素养培养衔接在一起,以此使得音乐教育德育实效难以体现出来。

5.教学师资力量匮乏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内容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某些音乐作品平台中,负面评论信息更会对学生思想发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本身存在德育教育内涵挖掘方面的缺失,单纯依靠教师自身研究,无法深度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内涵,更无法通过特定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这些思想。而学校层面也缺乏对应的培养体系,无法更好地提升教师在这方面的组织能力,以此使得音乐教学德育功能缺失。

提升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途径

1.加大软件和硬件层面的投入

加大软件和硬件层面的投入,是确保德育教育功能体现的基本前提。首先是在高职院校建设中,必须培养专业的音乐教师,配备专业的音响设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其次是应当配备基本乐器,使音乐教师能够通过现场演绎等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欣赏到更高水平的音乐作品,在把握音乐美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挖掘德育内涵。以后是在微信公众号、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宣传栏等平台中,采用更加丰富的形式将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展现出来,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2.重视教学方法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确保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在目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组织中,教学改革的深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前自我学习,而在课堂学习中则可以通过讨论等形式,加深对曲目内涵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握演唱和欣赏要点,提升学习效率。二是要能够将音乐教学与当地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场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课外实践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有效提升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认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要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创设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立体化的课堂学习过程。

3.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型教育理念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德育功能,同样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为基础。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节奏和声响的刺激更为敏感,能够更加丰富地产生联想。而女性更加关注音乐作品的旋律和歌词的情感态度,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音乐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尊重男女生在这方面的差异,选择更加合适的曲目,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来,以此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4.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

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是要能够在学生生活、学习、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渗透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完全以音乐技能教学为主的模式,构建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更好地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音乐广播、文化宣传栏等形式,将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班级、院系的演出活动中,要以更多的集体节目形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走上舞台,在活动参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5.构建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

要确保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教师自身要能够不断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规范自身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学校层面还应当组织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组织音乐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深度衔接,在提升理论研究深度的基础上,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结语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6

【摘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突破与创新。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凭借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研究将奥尔夫教学法具体应用到小学音乐教育当中,探索突破与创新途径。

【关键词】

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突破;创新

前言

音乐教育作为构成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的审美个性作用显著,也是践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但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状况来看,小学音乐教育依旧处于一种固化的模式下,无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而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对小学音乐教育突破与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其优势与应用价值较高。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讲究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一切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而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实践,这一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顺应教育体系改革的发展步伐;其二,奥尔夫教学法主张并强调营造一种欢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地被体现。同样,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从多层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感官体验,更好的展现出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其三,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存在,也不可忽视教师所能够发挥出的辅助作用。奥尔夫教学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传统音乐教学解脱出来,在突破与创新中绽放音乐教育的魅力与价值。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融入,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全新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共同进步,为现代音乐教学奠定坚实基础[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已经得以明确,其具体的应用策略则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来具体尝试与突破创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如下:

(一)音画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核心,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显然所能够发挥出的教育价值将被无限放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对于抽象知识点与艺术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反而对于一些形象、具体的内容兴趣较大,关注度也更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做好音乐与画面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等类型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音乐为不同的动画进行配乐,结合故事情节做好音乐的搭配,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让小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这种方式,充分将音乐的内涵与具体动画融合在一起,以“看”带动“听”,以“听”理解“看”,最终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游戏教学增强学生参与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强调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让音乐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换言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在游戏中学习,消除负面心理与情绪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理想状态,而奥尔夫教学法的游戏教学则能够最大限度上增强学生参与度。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游戏教学过程中,前期的准备阶段应该规划好游戏内容,做好对音乐知识点的拆分与分层设置,降低难度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步去掌握。例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方面的练习,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其次对各节奏进行联系,最后可以采取传统“击鼓传花”的方式深度拓展[2]。这样循序渐进的音乐教学模式,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故事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一个故事,都是由创作者根据特定历史与情境展开。小学音乐教学中则可以充分运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做好引导,取代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倡导的故事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有限,在故事的选择与易读性方面教师需要做好衡量,保证发挥出故事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游击队歌》时,就可以应用故事教学的方式,讲解在抗日战争当中众多游击队英雄的光辉事迹,如“地道战”、“地雷战”及“放牛郎王二小”等故事与英雄人物,让学生加深对《游击队歌》内涵的理解,更容易从歌词当中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领略歌曲背后深刻的内涵[3]。奥尔夫教学法当中故事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教学内容的内涵与背景,从而拓展对音乐的理解,为今后接受音乐与养成审美个性奠定基础。

(四)主动参与强化学生感受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多元化与综合性,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从歌唱教学、节奏教学及舞蹈教学三个层面入手,在实践尝试当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歌唱教学方面,音乐作为一门有声艺术,语言则是歌曲的基础与核心,学生通过演唱能够将歌曲魅力与感染力表现出来。如《歌唱祖国》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通过合唱的方式感受这首歌曲当中的磅礴气势,表现出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向往;节奏教学方面,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如在欣赏《我们新疆好地方》乐曲时,教师则可以结合民族歌曲强烈的节奏感,对学生展开节奏强化训练;舞蹈教学方面,作为音乐教学关键组成部分,舞蹈教学更适应小学生好动天性,结合作品编制舞蹈,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全新感悟与理解。

作者:邱健新 单位:龙岗区育贤小学

参考文献

[1]吴一波.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6,(05):85-88.

[2]伍婷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管窥[J].四川戏剧,2014,(12):190-192.

[3]李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19):95-96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实践

【摘要】

体验属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头脑印象,同时也是对于现实世界亲自感受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对于调整学生学习方法方面也十分有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

教学方式必须要与学生思维情绪密切的结合起来,才可以真正发挥其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作用,通过在小学音乐中运用体验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认同程度。在对歌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不断渗透体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不断研究音乐以及知识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认识及实践。

一、小学音乐进行体验学习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音乐艺术审美和能力

音乐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艺术性,由于自身艺术实践特点,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利用提升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体验,引起学生对于艺术方面的需求,进而内化和升华,组成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点以及较强的创新性。详细的说,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且开放的环境,使其尽情的体会音乐,采取多种音乐活动以及模式,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的内容,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不断的鉴赏与学习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推动审美和思维以及创新各方面的提升。

(二)教育回归理性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教育方法,归回学生主体,把学生由之前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的接受。采取激发指引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新的形式,将学生当作主体的体验学习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这是教育理性回归本质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二、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具体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

情境体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要求与学生思维情感密切结合起来,才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有效性。在具体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制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认同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学生不断研究音乐知识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教师在教大海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并不是全部的学生都看过大海,所以,想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这首歌曲,教师就应该其脑海当中建立大海的形象。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收集和大海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观看,这样能够强化学生脑海中对于大海的印象,对于学生学习歌曲十分有利。

(二)情感感受学习

情感功能针对音乐学习来讲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音乐可以对于学生情感带来一定的刺激,通过音乐自身的魅力打动学生。因此,学生一定要主动的参加到音乐学习中去,观察并体会音乐,用心体会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终准确的掌握音乐基础和常规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采取让学生上台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小小读书郎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要求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和真实情况,讲述自己在上学途中不畏惧困难的事情,感受这首歌曲所传达的主要内涵,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生成的情感感受,传播出积极的能量。

(三)使用器乐体验增强学生音乐艺术能力

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导入器乐体验,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教和学二者结合的目的。器乐独特的艺术性对于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制造的艺术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利用乐器实施教学,既能够强化学生音乐艺术能力,并且对于学生构成自主的审美观念也十分有力,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积极引导内化升华

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使教育需求内化变成个体行为,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引导,采取表演音乐剧和音乐会以及小游戏的方法增加学生对于音乐了解和喜爱的程度。利用多种丰富的形式潜在的对于学生造成影响,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新的知识,经过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实现抽象的内化生化,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小学音乐教育的体验学习,是引发学生音乐艺术热情的关键策略,同时也是教育本质回归的根本条件。针对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育必须要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开展体验式的教育,不断加强学生音乐素质,让学生各项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五)创新体验学习

针对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应该使用音乐会这种体验学习方法。具体的讲,就是教师在引进新课程的时候,可以开展有关节奏和识谱这种类型的小游戏,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歌曲,进而增加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们尽情的想象,实施简单的歌曲创作。之后要求学生自己创作编写歌曲,进行表演,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表演的情况实施具体的评价,巧妙的说明学生的缺点,进而不断帮助学生提升音乐审美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认识与实践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对于调整学生学习方法方面也十分有利。通过创设情境,情感感受学习,使用器乐体验增强学生音乐艺术能力,积极引导内化升华,创新体验学习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何婵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沈甸.有关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07):154.

[2]胡美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08):11-12.

[3]李䶮.“严肃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06):13-14.

[4]张乐意.从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对45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案例的分析报告[D].中央音乐学院,2015,(03):25-26

第三篇: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摘要】

在乡村地区由于音乐教育的配置较低、师资力量相对较短缺以及列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而致使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本文对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多方面所存在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针对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发展建议

引言

我国音乐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农村教育中属于较薄弱的部分。如今素质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占全国总校生75%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非常令人担忧,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目的

近几年来,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对其所进行的研究界面较广,层次也较深,因此在有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目前推崇的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而农村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音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音乐教育是引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乡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大力度发展乡村音乐教育,让农村孩子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关键。

l.培养自信心

在乡村音乐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敢唱歌,或者唱歌时有气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音乐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交流的手段。长期以来,音乐治疗作为自闭症儿童的一种治疗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2.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们能够通过重视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来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素质发展程度,通过合唱表演提高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也端正了他们对于未来的积极态度。

三、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开课现状研究

通过本人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及对周围学校的调查了解,对于开课率的调查情况基本如下,在课程安排上出现有名无实的情况。虽然有的小学的课程表均是根据教学大纲上的要求来对音乐课进行了安排,但是在实际音乐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每周两节音乐课的小学属于多数;甚至还出现个别小学将高年级的音乐课缩减到每周只上1节;即使是这样,还是会出现音乐课被挤占或者是改为其它课程,至此,音乐课的开课率就呈现较低的比例。

四、乡村小学音乐师资力量以及办学规模现状分析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及其办学规模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该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便对音乐师资力量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一)音乐师资力量分析

从音乐师资力量的现状来分析,由于音乐教师资源短缺,所以导致乡村中小学任教的音乐教师部分是“兼职”老师;有的甚至已经出现年龄都偏大或是面临退休的老教师等,其无论是在综合技能、理论水平还是音乐素养等诸多方面在整体素质上呈现偏低的现状,至此对于音乐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很无力;而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音乐教师也不愿去乡村小县等小学去任教。

(二)办学规模现状分析

就目前乡村小学办学规模的现状而言,大部分学校的办学规模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的规模较小,绝大部分乡村学校的教学班级在人数上都呈劣势;二是学校在交通方面不便利,自然条件较为艰苦。这就导致我们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对于专业音乐教师的聘请与相关教学设备的配置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施等诸多方面出现一定的困难。

五、加强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音乐教育在社会上的重视度

音乐教育可以说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思想情操,给予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信心,其在培养与塑造人的性情方面是有着较为显著的意义的。也正是如此,全社会都应给予小学音乐教育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地方各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到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对于“主科”和“副科”之间的关系要做到正确的处理,全方位的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不断增强师资水平与力量建设

在加强师资水平与力量建设这一方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利用自身优势来吸引各地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学专业人才能够到乡村中小学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做到彻底性的解决乡村小学在音乐教育师资不足上所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将全国各地音乐院校在招生数量等多方面不断的扩大化;或是能够动员优秀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到乡村去工作以及发展;而乡村学校也可以到地方音乐院校去聘请优秀的音乐专业教师等人员到乡村小学来开展音乐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培训,进一步切实的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六、结论

经过对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一番调查之后,对于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诸多现状与问题都有了相关的了解,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对本文的调查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形势可谓不容乐观,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又属于素质教育实施与发展的范畴,这就难免使得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亟需进一步改革,使其能够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发展显示出积极的作用。对于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起来,这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海鹏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参考文献

[1]吴利铭.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2014,(07):192.

[2]熊勇.浅谈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才智,2014,(04):190.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教育校校衔接研究

【摘要】

教育制度近年来不断向前推进,高师院校只有在教育制度推进的背景下大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地方中小学合作办学,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师音乐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难以在毕业后尽快融入音乐教学中,这从本质上说是高师院校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校校衔接模式的失败。高师院校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师范性,就要提高音乐学生的教育实践经验,与中小学建立起衔接机制。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不断完善教育制度。

前言

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很难接触到教师的实践工作,甚至部分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没有实践经验,因此音乐专业师范在将来工作中难以面对复杂的工作之中,在职业能力上还有很多欠缺。这是因为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虽对理论知识有很多了解,却没有足够应对教学的经验。很多地方中小学不愿意接收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来校实习,这些学校认为实习生没有经验与教学能力,很可能会拖慢教学进度甚至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这就让音乐专业的师范生即使有实践的意愿,也缺乏实践的平台,严重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双方之间的脱节。

一、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意义

只有改善当前制度下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才能完善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中小学引进更加优秀的教师。高师院校的发展需要联合中小学,中小学的教学平台能给音乐师范生很大的实践空间。同时,中小学要加强教学质量,改进教师的综合素质,就要和高师院校进行联系,强化教师的理论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师范院校的学生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学习经验,同时也能够让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理论指导。其次,高师院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为后续的师资力量做好准备,加强高师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可以不断完善师范生和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使毕业生在融入社会后更快地进入到教师岗位中,形成互惠互利的模式,谋求双方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转型。

二、高师院校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衔接策略

(一)优化高师院校音乐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在培养音乐师范生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音乐能力的培养。音乐专业的学生会开设固定的音乐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加强师范生的自身知识储备,为将来的教育工作打下牢固基础。但现阶段对师范生开设的音乐课程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在选课过程中没有选择余地。因此当代的师范院校应该不断提高音乐教育课程的数量,并在课程设置中创造与中小学沟通交流的平台。定期让我国优秀的音乐教师举办公开课,让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音乐教育的情况,促进师范生的综合素养。

(二)完善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衔接

中小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师的思想已经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这就要求中小学加强和师范院校的合作,不断从师范院校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双方发展。高师院校可以把中小学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让师范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教学的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不断改进自身的素养。地方中小学也可以派遣有经验的教师进入高师院校,让教师传授给学生经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了解到最新的教学动向,还能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融入社会,还能够使音乐教师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论,帮助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通过共赢的合作模式的建立,能有效促进师范生的就业,还能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双方院校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双方学生与教师的能力,为实现将来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防范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的出现

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职业高原的现象。这一现象是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后很容易产生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感受到自身能力不足,认为教学内容力不从心,感到自己的精力不足以应对教学目标;②教师的工作热情渐渐丧失,提不起教学的兴趣,感到教学是一种应付的工作。职业高原在教师中出现,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发生和学生的培养,是教学过程需要尽力避免的。为了预防这一现象,中小学需要加强与高师院校的联系,不断引入新鲜的血液,让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活力影响到音乐教师,帮助音乐教师提高教学热情。很多教师在出现高原现象时候,通常是由于其自身专业理论的缺乏。加强高师院校和中小学的合作,让音乐教师不定期到院校中听取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让师范生融入到中小学,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激活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同时帮助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完善,高师院校和中小学也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加强双方的合作,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共赢。但当前我国高师院校师范生往往在毕业后难以融入教学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这就要加强双方合作模式,谋取共赢的合作机制。

作者:白如雪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7

在幼儿师范教育教学中,艺术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们音乐素养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同样音乐教育教学的好坏也给幼儿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了给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师人才,完善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师综合音乐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所以本文就幼师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

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教学;有效策略

音乐教育是幼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幼师音乐教育教学的课程效率,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师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幼师音乐教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幼师音乐教育教学始终在一个水平线上徘徊,得不到应有的进步。因此,本文在分析幼师音乐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教学设计的微末之见,以供参考。

一、幼师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师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不够理想,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对于幼师音乐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一)教学互动性差。

文化课教学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仅凭老师的讲述,学生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音乐教育教学就不一样了,它一方面需要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的参与互动,积极实践。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话,那么良好的互动关系势必就不能建立,这就会大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教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课堂活力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音乐技能的培养,所以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无法提上去。

(二)教学内容单一。

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生动活泼与否直接对于教学质量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目前,幼师音乐教育教学的课堂内容太过于专业性、理论性,比较乏味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积极学习。而且目前的教学内容与幼师学生以后的工作联系不够紧密,且教学内容多年得不到更新,这些都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能力不高。

目前,我国幼师音乐教师比较匮乏,能够胜任音乐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教学能力也相对比较低下,对于课堂流程、教学模式、课堂技巧等内容不够熟悉。其主要原因是幼师音乐教师在入职后,没有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多年不变,教学技能停留在很多年前,教学内容老套,不够新颖等。这些内容反映在教学上,表现为教师对于课堂掌控能力不足上,自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幼师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增强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营造轻松、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互动,使得学生由课堂的旁观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问题要耐心解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更新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时,理论知识可以结合音乐的时代性来进行讲授,摒弃那些学生们非常陌生的曲子。尤其是在讲述理论知识比较多的内容时,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和幼师岗位的需要,选择那些趣味性比较强,同时具有知识性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享受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教育课。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幼师教育是一门爱的教育,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音乐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许多幼师音乐素养都已经具备,而教学素养则需要自身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够逐渐形成。在这方面,就需要学校给予一臂之力,联系音乐教学最前沿的教师来进行讲学,或者对于幼师音乐教师进行强化培训等,来提高音乐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灵活使用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在幼师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教学设备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那么一定能够激起学生们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幼师学校要注意到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积极购入合适的教学设备,并派专人来指导教师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在目前的教学设备中,多媒体是最常用的一种,幼师音乐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来展示图片、播放音乐,一定能够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也多了几分趣味性。同时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种感官的刺激,摆脱了原本乏味的课堂,自然乐意学习,愿意学习。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音乐校园环境。

丰富多彩的、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环境对于促进幼师学生们的发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音乐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来锻炼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表演能力,建设校园艺术氛围。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调动学生们热爱音乐、参与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例如开办校园一年一度的“我是歌手”活动,鼓励学生原创歌曲,自创自唱,勇敢大胆地秀出自我;举办“校园金曲”大赛、“合唱”大赛、“舞蹈创编”等各种活动,让学生融入到艺术的氛围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构建学生锻炼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

(六)注重教学节奏的合理性。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有一些理论知识必不可少,它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普遍兴趣不高。可是这部分内容又比较重要,此时,教师就要注意教学节奏的合理性。在理论知识讲授的中间,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在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中调整学生们的学习状态。

作者:李岩 单位:新乡幼儿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贾志方.试论幼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3.

音乐教育教学范文8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1前言

在本文基于素质教学背景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开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而由此我们就能够保证本文所提出的更好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对策具备更高的可行性。

2音乐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为了较为深入完成此研究,本文结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与相关文献资料,就音乐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而这一论述将围绕教学模式陈旧、重视程度缺乏、没有结合学生兴趣三方面展开。

2.1教学模式陈旧

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很多学校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相关音乐教师仍旧结合传统教学理念开展具体的音乐教学所致,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没有将学生视作课堂的中心、师生间的互动缺乏、忽略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兴趣培养等都属于教学模式陈旧这一普遍性问题的具体表现,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本身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自然会受到较为负面的影响[1]。

2.2重视程度缺乏

除了教学模式陈旧外,相关学校对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缺乏同样属于该领域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素质教育由口号转化为实际,但很多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往往对音乐课程抱有一种上不上皆可的态度,这种重视程度的缺乏往往会导致音乐课程遭侵占、学生与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认知发生转变等情况的出现,而这类情况下的音乐教育教学自然难以实现高质量展开[2]。

2.3没有结合学生兴趣

除了上述两方面外,学校音乐教学没有结合学生兴趣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音乐教师在结合教材进行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较好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具体授课,这自然就使得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难以实现较好提升,而这一普遍性问题的存在与音乐教师对自身工作的不重视、与学生之间存在代沟有着较强的联系,学生难以从音乐教学中感受到乐趣,自然使得这一教学的有效性较低[3]。

3更好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较为直观地了解了我国当下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而结合这一问题与笔者实际调查,本文提出了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更好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转变音乐教学理念、改革音乐教学手段与内容、加强学生音乐实践、提升师资素质等四方面是这一对策的具体组成。

3.1转变音乐教学理念

对于转变音乐教学理念这一对策来说,要求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制定者汲取传统音乐教学精华并摒弃其中不符合时展的内容,同时结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教学改革的合理性与实效性,我国当下各类学校存在的音乐教学普遍性问题也才能够得到较好解决。此外,具体的学校课程的管理层与音乐教师也需要认识到教学改革所带来的音乐教学理念变化,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3.2改革音乐教学手段与内容

对于改革音乐教学手段来说,这一对策属于最为直接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对策,这一对策需要结合我国各类学校有限的音乐教学课时分配,并结合音乐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简展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将为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乐曲欣赏、现场乐器参观都属于相关音乐教师可以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

3.3加强学生音乐实践

为了较好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音乐实践也是这一改革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之一。上文中笔者提到我国音乐教学存在着没有结合学生兴趣的普遍性问题,而结合这一问题相关音乐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作为音乐实践加强的激发点,并真正将学生视作音乐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时间这一改革对策较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3.4提升师资素质

对于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学开展来说,音乐教师都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使得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只有在高素质师资力量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较好展开。笔者建议相关学校大力吸纳优秀音乐教学人才,并为校内音乐教师提供充足的进修机会,这样就能够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4结论

在本文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来音乐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好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而结合这一系列内容我们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性,希望这一认知能够为相关学校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刚,王莹.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9):114-116.

[2]王媛.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音乐时空,2014,(2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