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急救培训范例

医疗急救培训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1

【关键词】南极科考;医疗保障;培训

人类从发现并踏上南极大陆距今已100余年[1],但人类对于南极仍知之甚少。我国每年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工作人员超过千人。南极科考人员的工作环境多样而复杂,却仅配备了3名随队医师,分别驻扎在长城站、中山站和雪龙船。在南极夏季,人员来往频繁,交通便利,病情复杂时可转运到医疗设备完备的地区进行救治。但是到了冬季,交通几乎中断,只能依靠站上物资和个人能力进行救治,这就需要队员具有较强的自救、互救及医疗综合能力[2]。目前南极保障医师的招募是面向全国及各个专业的,经过面试、体检、心理评估和体能等进行选拔。但由于所选医师上岗前仅熟悉原专业,并不能完全覆盖南极科考所需的各个医疗领域。因此在南极科考出发前进行医疗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7-09,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委托,上海市东方医院承担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医疗保障的行前培训工作。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越冬医师2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运行9名员工。

1.2培训方法

培训分组:根据考察执行任务的不同,将培训学员分为两组:医疗组和工作人员组。医疗组2人,即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越冬医师。工作人员组为9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员工。所有学员在培训开始前均参加摸底测试,医疗组测试题目为50道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涵盖心脏骤停救治、创伤救治、常见外科和内科急症救治;工作人员组测试题目为25道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技术、急救常识。分数均以百分制计分。培训后再次进行测试,题量和题目类型相同但内容不同。所有人员均接受基础生命支持的培训。医疗组学员另外接受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培训并在急诊部进行为期4d的内外科轮转。工作人员组仅接受课堂授课,并在每个课程结束后安排15min的操作指导或讨论交流。

1.3统计学处理

医疗组中样本量为2,故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勤组样本量为9,使用SPSS20.0软件对其培训前后测试成绩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中配对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于摸底考试,医疗组相对薄弱的方面是内科急症处理;工作人员组在医疗专业处理方面薄弱。培训后两组平均成绩均明显提高,医疗组提高最明显的是内科急症处理部分。所有学员均通过基础生命支持培训考核,医疗组学员均通过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考核。在医疗组医师轮转方面,两名医师的专业背景均是创伤骨科,并且在其工作单位主要从事急诊工作,对于常见的急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均较为熟练,得到轮转科室负责人的正面评价。工作人员组学员在课堂听课方面非常主动,随时针对讲授内容进行提问,并分享他们在极地工作期间遇到的一些病例,授课后的操作演练中积极动手,授课效果良好。

3讨论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2

关键词: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人员培训;临床使用;质量保障;应急管理

0引言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指用于对患者实施抢救和生命体征维持的医学装备,如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洗胃机、喉镜、注射泵等。合理配置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规范设备临床使用、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切实落实设备质量保障及应急管理工作、确保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100%完好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

1合理配置设备、规范安装验收流程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是规范急救抢救设备配置标准,合理配置设备。医院各科室需要根据专科建设指南,结合实际床位/诊疗单元及其床位/诊疗利用率等合理配置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在明确设备需求用途后,确认仪器技术参数、性能要求、配置清单也是关键一步,设备科需要组织使用科室技术骨干进行论证分析。为保障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安全、有效地投入临床使用,医院需建立医疗器械安装验收管理制度。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使用科室及生产厂家或者其授权的具备相关服务资质的单位三方共同参与安装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到货验收、性能验收及培训验收三大方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应用于临床。

2加强使用人员培训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使用操作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仪器[1]。设备使用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新进设备培训及再培训。

2.1新进人员培训

使用科室新进人员上岗操作前,科室应安排熟悉该仪器的人员组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

2.2新进设备培训

新进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及应用技术培训,使用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应共同参与,以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风险因素、检修保养方法及操作要点,相关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操作使用培训作为安装验收的一部分,设备科应根据设备的操作难易程度及使用人员的反馈意见,督促供货商安排次数不定的操作使用培训。

2.2.1再培训考核

(1)使用科室依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组织开展再培训工作,持续改进应用效果。(2)设备科根据科室使用评价及反馈情况、故障报修及督导检查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组织落实再培训工作。(3)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需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员培训,达到全员应用熟练的程度。

3强化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临床使用保养管理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临床使用、日常保养是设备质控管理中关键的环节,需建立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临床使用管理规定,规范设备使用、保养管理,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

3.1临床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负责落实日常保养工作措施,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状态完好,随时待用。

3.2设置环境相适宜的设备存放区域,保障设备安全有效,设备放置位置相对固定,医护人员知晓放置位置。

3.3制作操作规程及日常保养技术指引,随时可供查阅。

3.4每天执行开机自检、日常保养,正确标识状态,科主任或护长每月对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开展质控检查。

3.5预检或使用时发现故障,须立即标识故障警示、组织报修。

4落实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保障管理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保障工作贯穿了的设备维修、三级保养、质控校验、运行监管等环节。应根据设备风险评估,针对性制定各个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

4.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建立科学有效的维修管理规定,在有效地控制设备维修成本的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临床科室发现设备故障,须立即标识故障警示,组织报修,不得擅自送外维修。设备科须优先响应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修,根据故障现象制定科学的维修方案,及时修复交付科室使用。另外,设备科每季度统计分析全院设备故障维修情况,适当调整三级保养工作计划,提高设备完好率。

4.2设备PM保养

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测、清洁保养、老化器件更换、整机检测校准等[2]。做好设备的PM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对于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有积极意义。设备科应根据医院设备配置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预防性保养计划,由本院工程技术人员、厂家或有资质的维保公司,定期对全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实施PM保养。

4.3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计量管理

医学计量是医疗设备质量保障坚实的技术基础,是确保医疗设备计(剂)量准确、有效的重要途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结果,因此无论是纳入国家强检计量器具目录的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等强检计量器具,还是其他非强检计量器具,都应按照设备计量检测周期,定期邀请计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计量检定工作。设备科需制定专人担任计量管理员,负责制订每年计量器具检测计划,组织按时送(报)检,保证计量器具准确、有效。建立全院医用计量器具台账、计量技术档案。

4.4设备督导巡检管理

定期组织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运行巡检、科室质控、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或安全隐患,是确保设备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1)运行巡检:由相关作业人员根据设备使用规定要求,履行班次运行巡检工作职责,记录相关监测数据或状态检查情况。(2)科室质控:由使用科室责任人(主任或护长)每月执行本科室医学装备应用情况质控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持续改进。(3)督导检查:由设备科或主管部门每月对临床科室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执行督导检查工作,排查潜在故障与安全隐患。

5规范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管理

医院需制定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调配演练,规范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应急管理,保障应急调配需求,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当突发事件的抢救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急需调配时,科室应急医学装备使用过程中突发故障时或科室应急医学装备无法满足急救抢救需求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总而言之,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合理配置、安装验收、人员培训、临床使用保养、质量保障与应急管理任一环节,对设备的质量与安全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对临床医疗质量、患者生命安全保障更是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切实落实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为医疗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放心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施燕群,彭顺银.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急救与生命支持系统装备的解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04:107-108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3

【关键词】大型活动;医疗保障;团队建设

当今世界日渐成为“地球村”,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涉外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对医疗卫生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是国家医疗服务水平的一次综合展示,更是实现医疗服务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一个有利契机。继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顺利召开后,2019年青岛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大会、海军节、中德对话论坛、世界韩商合作大会等重大活动20余项,参加活动有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十余人,来自6大洲40多个国家的数千外宾。这些活动的医疗保障充分借鉴了上合峰会的成功经验,其中核心贵宾和核心区域的重点医疗保障不可避免地成为保障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上合青岛峰会的重点医疗保障团队的建设经验进行回顾,并探讨建立医疗保障团队的长效管理机制。

1峰会医疗保障团队的建设经验回顾

国际重大活动是指在地域上跨国、人员上参与众多,在世界上影响力巨大的活动,由于保障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有国家元首、政要、名流和媒体工作者,他们在宗教文化、政治、经济、语言等方面有差异,就医和服务要求不同,在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上合峰会重点医疗保障团队的任务是以重点贵宾保障为核心,以重点区域保障为中心,区域联动、突出重点、最大保障、最小干预,为活动提供快速、精准、高效、规范的具有世界水准的优质医疗服务。这种标准高、要求严、影响大的保障必须遵循严格的国际化管理理念、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化行医救治,所以医疗保障团队的国际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1]。

1.1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医疗保障团队的人员选拔、技能培训、设备配备的标准化对成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2]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上合峰会2018青岛医疗保障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标准明确,从国际化标识使用、无障碍设施配置到诊疗操作、药品使用和医疗站点设置、保障人员配备,都有明确的国际化规范标准。医疗保障团队保障的重点贵宾包括国家元首、政要及陪同,参会嘉宾、新闻媒体记者等。医疗保障团队的保障重点区域:主会场、宴会厅、重点贵宾驻地、双边会谈及嘉宾活动随行保障、外国媒体驻地等。每一区域均设有若干医疗点、随行的医疗组。每个医疗点设4医4护,设组长1名。其中2医2护负责现场观察点,1医1护负责临时补位,1医1护留守固定点内,每组医护里护士兼任信息上报。每个区域配备救护车2~3辆,补位救护车1辆,每车配有1医1护1司机,定点转运医院备有医疗救援直升机1架。贵宾驻地2医2护,随行保障1医1护跟随贵宾车队。医疗保障团队的人员在保障定点医院和后备医疗保障机构内选拔,综合政治、业务及语言能力选拔[3]。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外语听读写说水平,胜任驻点保障、跟随保障、急救强度和工作环境。医生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专业中级职称3年以上人员组成。护士熟练掌握危急症及创伤的急救护理、操作熟练。驾驶员持有C1及以上驾驶执照,2年以上救护车安全驾驶经验,市内道路熟练,掌握搬抬辅助急救等技能。选拔程序:单位推荐上报后由会议安保工作组统一审核,确定人选。

1.2按国际标准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峰会服务中常见的有心脑血管病、感冒、腹泻、胃炎、过敏、外伤骨折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4-5];但更重要的工作是要应对突发急危重医疗事件如心跳骤停、休克等救治。医务人员在日常的行医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评价,医疗行为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但是涉外重大活动现场,透明度强,曝光率高,医务人员稍有不慎,都有可能会引发重大的后果及国际影响。所以在医疗团队建设上首先要按国际化标准规范建设[6-8]。峰会核心保障团队医生61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7人,主治医师10人。男性34人,女性27人,平均年龄44岁。护士55名,平均年龄31岁。技能培训按照国际最新标准,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各自医院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AHA)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基础生命支持(BLS)、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课程培训,时间一月。第二阶段:在120急救中心集中分批次培训考核:①外伤骨折的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基本处置;②气管异物的急救;③理论考试,BLS、ACLS基础知识考试;④双人操作心肺复苏(CPR+AED),双人操作气管插管,团队操作最大代码的综合考试(Megacode测试),时间二周。第三阶段:强化技能操作规范化,按国际医疗救治标准对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化行医管理,做到救治规范、流程规范、操作规范。团队磨合训练,医疗组人员搭配固定、操作逐一达标,时间一月。由于人员来自不同医院、专业,临床工作繁重,单纯医院内的培训效果有限,在对第一阶段院内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时发现,医护理论考试平均94.3分,技能操作得分普遍较低,其中双人操作气管插管合格率50.7%,双人操作CPR+AED合格率90.1分,团队操作最大代码的综合考试(Megacode)测试合格率61.2%。存在的主要问题:外科医生心电图阅读水平不高,气管插管操作普遍存在套管直径选择不准确、插入深度不够及误插食道、不固定、插管用时过长。双人操作CPR+AED仪器给分低则主要是按压频率和深度不合标准,电极片放置位置不准确。Megacode测试存在团队协调差、组长指挥欠清晰,用药不规范。第三阶段的培训则有的放矢专项培训,针对上面的问题一一纠正,强化标准化要求,人人考核过关,最终重点保障团队的医护人员全部操作规范、配合顺畅、合格准入。

1.3医疗点医疗物资、耗材、急救药箱标准化配置。[9-10]峰会时每个医疗点配置急救箱4个、除颤仪4台、急救呼吸机4台、心电图机3台、轮椅3辆,A/B拉杆箱及其他物品一套。急救箱内配备:电子血压计、气管切开包、氧气瓶(含氧瓶)、快速血糖仪、咽喉镜、单子体温计、旋压式止血带、导尿包、三角巾、一次性骨夹板、吸氧管、绷带等。急救药箱药品全部中英双文说明,口服药物以进口或合资药厂产品为主。A/B拉杆箱及其他物品配备:心电图机及耗材1套,心电监护仪带血氧血压监测及耗材1套,微量泵(双道)1套,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1个3L氧气瓶(装满,带氧气流量计、带开启设备)1个,心电图纸2卷。医疗点其他配置:可升降担架车、诊查床、铲式担架、电动负压吸引器、屏风、输液架、多用插排、抽血整理箱、饮用水、医疗废物垃圾袋等。

1.4通讯及涉外服务能力的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听取外事部门就相关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饮食卫生习惯等知识培训。涉外服务能力培训包括服务礼仪、服务技巧、沟通能力、外语口语和工作记录等。对医护人员平时接触较少的信息上报系统、信息通讯保障方案讲解,培训并熟练使用对讲机等专用通讯设备和通讯方式进行有效联络和沟通,严格学习保密制度。每个医疗点第一响应的报告按流程反复演练,准确高效的上传下达,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人、记录统计责任人。

1.5强化专项演练、融入整体综合保障实战演练。[11]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保障团队的岗前培训只是基础,在合理布局的医疗点确定后,保障团队脱产半月集中开始各项背景演练,会务考核组对保障团队人员统一服饰、佩戴标识、医疗站点的中英文标识、基础设施、保障物资标准化配置均按外事要求进行验收。所有保障队员进行模拟各种突发医疗急危重事件如突发心脑血管急症、气管异物、猝死、外伤骨折等场景实战演练,形成现场紧急救援、定点医院外宾救治专区、省市专家救援梯队全流程闭合演练。演练中全程英语完成问诊、与外方病情汇报、救治说明、用药沟通,强调国际化标准术语,规范化诊疗。鉴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医疗保障也要随时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恐怖事件等的群体性意外伤害,所以核心医疗保障团队在指挥部统一调动下与各紧急专项救援队制定各种联动预案,应急推演和实战演练,形成分工明确、区域协作、有条不紊、立体高效的救治梯队。

2探讨建立医疗保障团队的长效管理机制

上合组织峰会圆满落幕,青岛市的后峰会时代已经来临。在城市层面需建设区域国际医学中心和国际医疗门诊,提供外籍人员门诊住院检查一体化诊疗,提升医院全员涉外礼仪、服务用语、医疗规范常态化培训,120急救提供在线双语支持、医疗急救费用担保等全流程国际医疗保险绿色通道服务,开发英语版的智慧医疗,打造国际化的诊疗环境,使涉外医疗常态化,这是国际城市软实力的必备条件。

2.1医疗保障团队的长效管理机制。[12]峰会的重点医疗保障经累了丰富的经验,核心保障团队的医护人员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培训并在后面的涉外保障活动中逐渐成熟。但是保障团队医护人员是医院在职职工,日常工作繁重,每次保障任务人员不固定,新人的加入意味着团队水平起伏。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配置设备物资等,如何继续管理团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2.2建立相对固定的人员库。在峰会保障团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定数量外科、麻醉科的合格医护人员,组成保障人才库。人员相对固定,队伍统一由卫健委管理指挥、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装备。根据每次保障任务的需求从库中选配保障人员。

2.3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团队人员全部参加并完成国际化标准的急救培训,通过美国AHA高级生命支持(ACLS)考核持证上岗。动态对保障团队进行急救新指南、新技能的业务培训,定期对队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传染病等事项的响应进行专项培训,融进全流程救治体系的背景演练。可轮流安排人员赴国外进行不低于3个月的专项学习培训,实地学习国外急救诊疗规范,进一步准确并熟练使用规范医用英语。对外交流比较常见的其他语种的医务人员如俄语、日语、法语、汉语、德语也应有培训计划[13-14]。

2.4建册监管后勤保障。保障用的医疗设备、物资、耗材、车辆等由卫健委统一建册监管并负责维护经费,每项设备日常管护落实到人,急救医疗器械、药品、运输等必须每月至少检查或运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以确保功能正常。

2.5信息专项演练。建立完备的立体通讯系统,配置专用网络设备,熟练使用对讲机,熟练掌握信息上报流程,做到随时与指挥调度中心上传下达。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4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村;卫生室;医疗紧急预案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的热点,每逢大小长假,各乡村旅游村往往是人满为患。这对旅游村的医疗设施配备及医务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简单医疗需求,游客的安全问题也是应该给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旅游村的卫生室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近几年兴起乡村旅游的热潮,许多有特色的传统村落借助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这些村庄一般都在中心城市周围,是小假期时城里人休闲的热门去处。但这些由传统村落改建而成的乡村旅游村,在公共设施配置上存在各种不足,特别是医疗这种较为基础但使用频率不高、不属于游客紧急需求的设施,往往不被景区重视。有的景区甚至没有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施,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也没有卫生服务站。近期曾出现多起由于缺少必要医疗设施而导致救治不及时的惨痛案例,在网络上多次引起热议,值得反思:在乡村旅游景区中是否存在这种隐患,以及如何通过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员的投入,在满足村民的日常医疗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村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基于农村本就落后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力,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卫生室的医疗设施配置及医务人员能力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村的卫生室改造要求

(一)规范要求。乡村旅游村的医疗设施主要针对本地居民,并为游客提供紧急救助。游客对医疗设施中的卫生室、中西药店有较大需求量,对综合医院和门诊所需求较小;本地居民对综合性的医疗设施有较大要求。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医疗设施的设置,可参照城市公共设施标准。农村卫生室应满足基本的医疗职能,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兼顾预防、保健、健康宣传等职能,与综合医院的职能进行有效配合,形成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满足游客需求的卫生室配置,可参照《旅游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建立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助体系,能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意外人身伤害事故。非城市风景区设有医务救助站,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及常用药品,建立处理突发事件档案。城市景区建立与城市紧急救援系统紧密相联的机制,有紧急救援预案并具备一般性救助条件,记录档案详实。

(二)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根据《村卫生室建设基本标准》:村卫生室须配备无障碍设施等必要基础设施;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和卫生室等分室设置,布局合理;有条件的可设置康复室。诊断室数量与医生人数匹配,候诊区设置合理。观察室应设有观察窗(能清晰了解观察室内情况),具备通风条件。各室布局合理,符合感染管理要求。治疗室配备治疗(处置)台、物品(药物)柜、无菌柜、冷藏包(箱)、出诊箱、急救箱(急救药品不得少于12种)、治疗盘、有盖方盒、利器盒、地站灯、必要抢救器材(如氧气瓶、开口器、简易呼吸器、吸痰器等)等。

(三)农村医疗服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积极开展在职员工培训,开展关于医疗设备使用能力的培训、急救医疗知识与技能的专题培训。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现场救护、使用除颤器、心脏复苏操作等各种急救技能。遇到游客意外受伤,应能够熟练应用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救助方式第一时间对游客进行有效救助。招聘专业水平高的医疗服务人员或医学院毕业生,也是提升村卫生院医务人员素质的一种途径。应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村医疗服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景区医疗应急预案要求。1.提高景区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针对景区医务人员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其应对各种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能力。2.与综合医院等各方建立联动机制。建立景区管委、村卫生室、120、综合医院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发生突发医疗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争取急救的黄金时间。3.建立健全常见疾病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制订科学、简明、有效、易于操作的风险应急预案,规范主要内容,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防护。

三、柳沟村卫生室改造思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延庆区柳沟村作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乡村旅游也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带动居民就业和收入。其公共设施配备较其他刚发展的旅游村来说,相对完备,但在对其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发现其公共医疗设施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缺失。

(一)柳沟村现状。北京延庆区柳沟风俗旅游村于2008年被评为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是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现有村民402户、1110人。乡村旅游是村里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以火盆锅为核心的“豆腐宴”更是香飘京城,许多到周边景点游玩的市民都慕名而来。医疗设施方面,柳沟村游客服务中心及志愿者服务站仅有创可贴等简单药品,并未配备急救设施。以柳沟村游客服务中心为中心,在10分钟(距离800m)、15分钟(距离1200m)步行距离范围内虽然有一个卫生室,但并未配置必要的急救设施。村卫生室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指引标志且较为隐蔽,开门时间不确定(调研时并未开门)。药店也仅有一个,最近的医院是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10.2km)和北京市延庆医院(10.7km)。

(二)柳沟村卫生室改造策略。柳沟村的卫生室想要满足村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在原有卫生室的基础上,依据《村卫生室建设基本标准》和《旅游卫生标准》中的要求,补充缺失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项目,对村卫生室的功能房间重新进行合理划分,为村民及游客提供切实的平时医疗服务和应急医疗服务。完善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及药品储备,积极开展提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能力的各种专项培训,规范村卫生室的工作时间及工作流程,切实提升村卫生室的各项能力。

(三)柳沟村景区医疗应急预案。完善景区急救设施的配置,提升景区的医疗硬件设施水平。预留紧急通道,在突发医疗事件发生时,能畅通送医,不浪费急救黄金时间。在景区建立常见疾病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在遇见突发医疗事件时能及时反应,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与综合医院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送医。对景区医护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对其他员工也应进行常见简单急救措施的培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整体应急能力。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导下,农村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产业转型,促进村民就业及增加村民收入,乡村旅游业成为热门的乡村产业改造目标。我们在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红利时,更应该完善景区公共医疗设施,在满足村民切实需要的基础上,把游客的需求也考虑进去,建设安全的乡村旅游村。

参考文献

[1]杨宏强,孙丽华.景区紧急医疗救援83例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5(19):44.

[2]刘云飞,焦明强.西部农村某镇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分析与建议[J].重庆医学,2014(34):4693-4696.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5

急诊医学是医学中一门新兴的跨各临床专业的学科,既有本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紧密相连。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急诊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最大可能将急性严重伤病人员从死亡的边缘迅速抢救回来,并降低其并发症和致残率。因此急诊急救工作的及时、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急性患者的安危和预后。

急诊医学的发展史和现状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警察署,消防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

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话号码为“999”。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麻醉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5”,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护士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话号码为“120”。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急诊医学的范畴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话,其中约25%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p#分页标题#e#

八、现代EMSS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专科的特点和不平衡发展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院前急救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三级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二、医院急诊科(室)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

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三级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三、重视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护士,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护士,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p#分页标题#e#

四、加强医院急诊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五、建立急诊专科医师认证体制,努力培养急诊医学的专业人才和队伍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麻醉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超声波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六、加强急诊医学的科研建设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6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救中心;设计策略

引言

2019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战役中,120调度指挥中心主要承担呼叫受理、调度派车、咨询答疑等相关工作。在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结合呼叫人群、疾病病种的改变、呼叫量的剧增,需要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打破传统调度模式,因势而谋、精准施策,调整接警受理规范,制定分级、分层、分类调度转运方案,发挥COVID-19转运救治的主力军作用[1]。然而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广州在过去数十年间定位不断提升,并在2019年位列全球城市第一档。广州不仅发挥着全球城市的职能,也面临全球城市的流动性挑战。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会随之带来诸多公共健康问题,每年新增传染病正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重大考验,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是全球各大城市的“年度大考”[2]。

1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在后疫情背景下,我国急救中心迅速发展。其中深圳市急救中心,在2020年,拥有408辆救护车,服务人口1400万。为抗击新冠疫情出车17749辆次,运送相关病人18669人,培训社会公众38073次。建设规模拥有新旧建筑面积规模合计25803平方米,实行“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分区救治、就近派车”的运行模式,把80家医院以及所属的160辆救护车联网,以合理利用急救资源,缩短急救半径。目前已形成三层网络急救架构:院前急救网、院内救治网、社区家庭急救网,其特点是网点多(全国最多)、覆盖广(公平可及)、急救半径小(3~5公里)、反应速度快(平均1分钟),以满足需求和公平可及原则,基本实现全范围、广覆盖的网格格局。另外,海口市大力推进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海口市急救中心现有救护车57辆,服务人口280万,总建设规模为26669平方米,实行8个直属救助站、6家网络医院、2家绿色通道医院进行合作,实行统一指挥调度,按照“就近、救急、就医能力、尊重病人意愿”的调度原则,进行急救中心的运行模式。除上述功能外,海口市急救中心重视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其中建筑面积占9800平方米,约占总面积的1/3。就上海市急救中心来看,作为全国急救人员的培训中心,拥有独立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人员急救装备及指挥调度运作系统,总建筑面积10017平方米,服务人口2000万,遵循“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散布点、分类救护、现场救治、快速运转”的运营服务模式[3]。

1.1剖析策略要点

经上述案例分析,急救中心主要注重内容有以下两方面。(1)建设规模:建筑规模随着城市人口基数大小而发生变化,广州属于中国一线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1500人,而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确定了严控国土开发强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方针,其中合理确定了2035年广州市人口规模约在2000万人,在广州社会科学院出版的《2040年人口预测研究》中,加上流动人口,其中人口规模可达3500万人。因此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标其他一线城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以及根据服务人口规模,根据相关规范,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的建设规模至少在20000平方米以上。(2)功能构成:基本实行“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分区救治、就近派车、快速运转”的运行模式。除此之外,各急救中心注重培训硬件设施的建设,从应对新冠疫情来看,各急救中心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广州市急救中心的建设具有有利的、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2需求为导向,应用设计策略

2.1现状分析

2.1.1概述根据《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广州市院前急救网络的组成目前为“一个中心,5个分中心”(图1)。遵循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就近出车、分散布点、分层急救的模式特点。2.1.2业务需求剧增从2019年数据来看,广州市120电话总数达1420705次、120出车总数289102次,平均每日救治患者703人次,与2018年相比,120电话总数上升18.75%,120电话总数上升4.96%,救治患者总数增长5.09%(图2)。从上看出,近几年来急救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与之对应的业务需求也逐年增加(图3)。2.1.3培训需求剧增为更好地满足急救医护人员的需求,提升急救服务质量,结合广州院前急救的特点,对培训内容以及需求进行整合和深化,使培训内容更加完整、系统化,力争满足一线标准。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广州市急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缺少专业性的院前急救培训基地是阻碍急救培训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2.1.4物资储备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保障及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缺乏科学体系建设;(2)面对重大灾难处于被动状态;(3)医疗保障与应急医疗物资缺乏以风险需求为导向的储备模式;(4)医疗保障与应急医疗物资缺乏科学的仓储和管理空间。综上述分析,全市统一的紧急医学救援培训场地尚未建设,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及突发事件爆发,如2019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急救业务日益繁重,对应急物资储备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2.2问题提出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的制定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护国家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广州市急救指挥中心主要负责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指挥、调度,承担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广州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但目前广州市公共卫生大楼5、6楼办公,业务用房、办公用房等仅约2000平方米,无后勤保障用房、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培训用房、绿地停车场等。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医疗应急物资的需求量增大,使得广州疫情防控临时处于被动局面,物资无法及时、充足地共享和补给。此外,由于应急物资分散在各个部门,联动性差,导致面对突发的重大灾难时容易处于被动状态。总体来说,全市统一的紧急医学救援培训场地尚未建设,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场所不足,物资储备有限,难以应对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培训场地和物资储备库、调度指挥场所是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目前明显的短板。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2019年12月,《中共广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急救中心加挂牌子的批复》(穗编字【2019】328号)增加了急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指挥、技能教学培训、科研与创新等职能。2020年初,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战役中,120调度指挥中心主要承担呼叫受理、调度派车、咨询答疑等相关工作,结合呼叫人群、疾病病种的改变、呼叫量剧增等因素,应急能力明显不足,亟须120急救指挥中心打破传统调度模式,提高应急保障能力[3]因此,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项目的建设是推动广州市应急系统发展的必要前提,其建设能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应对疫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以及完善院前急救与医学救援体系,有效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

3方案设计策略研究

3.1功能定位

从上述来看,在后疫情背景下,为促进医疗体系的发展,单一的功能不能满足现在城市的运转需求。因此,将现代化的急救理念、空间、态度载入到新的急救指挥中心,实现空间的多元合一,使得急救中心能高效运行,将成为设计构思的重要主题。

3.2选址策略

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本项目应位于中心城区,满足政府等上级部门在紧急情况下随时指挥、指导现场救援的需要和上级领导与紧急医学救援专家组合商的需要。并遵循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城市基础设施良好以及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生产、贮存的场所原则。根据以上规范要求,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马沥村,紧邻地铁14号线马沥站以及京港澳高速钟落潭出口范围内,西北侧为105国道(图5)。现阶段周边配套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属于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且基础设施完善的环境,有利于项目建设。

3.3规模分析

根据已有案例分析,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的建设规模与服务的城市人口以及功能构成息息相关。即以横向维度研究,对广州市急救中心需求作出预测;以纵向维度研究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两者相互作用,使得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的建设具有落地性价值。3.3.1横向维度-需求预测一个城市建筑与所在城市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城市的性格激发了建筑特性,而建筑的特性也象征着城市的属性。文献表明,人口密集趋势与建筑发展趋势同向而行,建筑是功能的载体,因此建筑设计应具有社会人类学视角[4]。截至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1500万人,而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确定严控国土开发强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方针,其中确定了2035年广州市人口规模约在2000万人。在广州社会科学院出版的《2040年人口预测研究》中,常住人口2500万,加上流动人口,其中人口规模可达3135万~3300万人。根据《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77-2016)第九条规定,可推算出大约需要314~680辆救护车规模。因此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取值400辆救护车,以满足广州市对院前急救中心所需。3.3.2纵向角度-建设规模根据《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77-2016)规定,本项目应由功能用房、业务用房、培训用房、培训场地、附属用房等功能构成。参考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的急救中心建设情况,如上述深圳急救中心、海口急救中心、上海急救中心,广州市急救中心项目实际面积需求如下:项目总用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152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28672平方米,地下面积11480平方米,室外培训场地3000平方米,地下停车3000平方米,道路及广场面积1000平方米,绿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容积率为1.43,建筑密度30%。绿化率35%。按《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建设规模指标控制在30700平方米以内,其中培训用房面积可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本项目扣除培训用房面积后总规模为26202平方米<30700平方米,符合标准。

3.4规划构思

正确处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现行控规、生态廊道等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根据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正确处理好地块与城市主干道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出入口开口位置、处理好车行与人行之间的矛盾及明确开发建设强度等。根据建设需求,遵循“建筑布局合理、集约用地,功能分区明晰,交通便捷,流线明确、通畅;兼顾人性化和整体化形象”的原则。根据精确的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明确具体需求,以需求引导功能及规模,从而规划用地及功能布局,指导详细设计。最终将建设国内外领先且具有借鉴意义的紧急医学救援中心。

3.5总体布局

以集约节约用地为原则,总体呈中轴对称布局。要求流程科学且安全卫生,符合紧急救援中心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标准,节省救援出车流程的时间和物资配备时间,充分考虑培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场地通风良好,采光充分。各栋建筑间采用风雨连廊相连,提高建筑组团之间的连贯性及舒适性。临规划路一侧建设综合楼,承载中心调度、行政办公及物资储备等主要功能;综合楼西侧规划培训楼,承载专业性的院前急救培训功能,建设完善且系统的培训体系;用地西侧主要作为停车库及救护车驾驶培训场地,同时预留一定的建设用地,以满足未来发展建设需求(图6)。

3.6功能布局

总体分为三个功能区(图7):指挥调度区、业务培训区和弹性建设区。各功能分区之间强调独立性和共享性,同时又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为中心当前的建设需求提供最大的承载。公共综合区:主要包含指挥调度、行政办公、物资储备等功能,是中心建设的核心部分。业务培训区:主要承载中心业务培训及备勤等功能需求。弹性建设区:停车库、救护车训练场及弹性建设用地等。

3.7交通组织

方案科学合理地设计内外交通流线及流线中的洁污分流,处理好地上、地下垂直交通中心人流、物流通道及各出入口的规划,注重停车场设置以及进出人流、物流的方便快捷。项目于东侧设置中心主要出入口,西北角设置次出入口。用地内部形成环路,同时妥善处理人车分离(图8、图9)。

4结语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7

本文阐述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急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从设备配置、使用、培训、计量、维护维修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急诊科安全、高效、快捷医疗服务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急诊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计量检测;质量控制

0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具有高新技术的医疗设备在医院广泛应用,并成为决定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急诊科,医疗设备在抢救伤员和危重患者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医疗设备高效安全地使用大大提高了急诊抢救效率。急诊的医疗设备具有数量多、用时急、分布不集中、风险大等特点。如何科学管理好急诊科医疗设备,是生物医学工程人员和急诊科管理者共同的课题[1]。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一套适用于急诊科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在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急诊科安全、高效、快捷医疗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1需求分析

传统的急诊科医疗设备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量大。我院急诊科医疗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人工肝、透析机、视频喉镜、心肺复苏仪、气压止血仪、洗胃机、中央监护急诊系统和输注泵等,不仅数量多而且总值大,各类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繁杂[2]。急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在符合国家相关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急诊科的实际工作,将急诊科医疗设备分类管理,在其配置及资产管理、技术培训及操作使用、计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维修保养、报废等方面信息录入数据库并整合。实现急诊科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可预先提示计量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能快捷地统计和分析设备使用率等各项数据,为医院设备优化及购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2系统架构设计

急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采取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利用数据库开发技术来实现。系统架构设计参考C/S模式,通过软件对数据库的交互来实现数据的保存、删除和修改功能。系统数据库采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数据流由数据表现层、逻辑服务层、数据服务层、数据分析服务层组成。客户端仅需要浏览器支持,无需安装本地程序。依据上述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以下数据表:用户信息表、设备信息表、设备维修记录表、计量及质量控制信息表、设备申请表、设备报废表[4-5]。

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急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有:急诊医疗设备配置和资产管理模块、急诊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模块、急诊医疗设备培训及考核管理模块、急诊医疗设备的计量和质量控制管理模块、急诊医疗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医疗设备统计分析模块、系统设置与管理模块等。急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框图。

3.1医疗设备配置及资产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现对急诊科医疗设备信息:设备编码、设备名称、设备规格、设备类别、存放放置、购买日期、价格、生产厂家、注册证信息、设备档案等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统计功能[6]。设备类别指根据医疗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分为急救及生命支持类、护理类和基础类等。对于不同设备类别,采取不同的配置、放置和操作使用管理。

3.2急诊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模块

急诊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模块用于监控科室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其分为在用、待用和故障3种状态,并用不同颜色标注。系统默认设备工作状态为待用,由操作人员负责设备工作状态的更新,系统自动记录时间节点。此外,各个区域的设备管理员每日定时检查所属区域的医疗设备。将开机运行功能检查、外观及附属配件检查、设备使用耗材存量检查和擦拭及消毒处理记录录入系统。若遇设备故障时,管理员应及时将设备工作状态更新为故障并报修[7]。

3.3急诊医疗设备培训及考核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于管理和记录科室人员培训及考核信息。培训信息包括:操作人员、培训设备、培训时间、培训类别(岗前、新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日常保养和维护)。科室定期考核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性能、日常保养和维护等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录入数据库。对考核不及格的人员系统将自动冻结其操作该设备的资格并提示继续培训再次考核。

3.4急诊医疗设备计量检测及质量控制

该模块实现计量设备信息管理、计量检定结果维护、计量时间提示等功能。计量设备信息管理主要实现计量设备的登记和查询等。计量检定结果维护包括计量编号、计量类别、计量分类、测量范围、分度值、准确度、检定周期及状态等信息。

3.5急诊医疗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

该模块具体包括登记保障维修记录、保障维修记录单查询、维修费用统计、维修人员工作量统计、预防性维修,包括维修事件的录入、处理,维修人员的事件处理。设备的维修信息包括维修单号、报修日期、报障人、设备编码、设备名称、完成时间等信息。管理人员可通过查询得到与维修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单台设备维修量、配件更换周期等。此模块需要创建事件列表以及通知消息列表。事件列表用来记录整个维修事件,包括是何时何地、什么设备发生了何种故障、由谁来维修、记录人是谁以及维修结果,通知消息列表是用来记录和发送事件列表给维修人员用的。

3.6急诊医疗设备统计分析模块

设备基本信息的统计,包括某时间段内设备使用次数、总收入额,新购置或报废设备台数等;经济效益分析;生成报表。系统可进行工作量的统计。统计条件可选择工作人员姓名、日期范围、工作内容等,各项条件叠加选择。统计结果包括需完成的工作量,已完成工作量,未完成工作量等。系统能将统计结果导出为Excel表,方便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分析。

4总结与展望

医疗设备在急诊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行要求。我院已完成基于计算机技术设计的急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底层数据框架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各功能模块面向用户的界面。下一步将进行该系统类语言编辑并实现数据库与前台的无缝连接,最终填充数据信息完成系统开发。此外,本系统还应考虑到与医疗设备密切相连的急诊耗材管理[8]。对急诊耗材出入库、质量安全和耗材使用等方面信息化管理。在未来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发展上,运用网络设备与移动终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完善急诊医疗设备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保障。

作者:张昰 张锦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

[摘要文献]

[1]郑艳珠.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02-104.

[2]白春荣,吴淑华,杨艺军.军队门诊急救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学报,2014,(12):589.

[3]周明山.我院急救设备调配中心的成立及运行[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9):92-93.

[4]陈严阵,杨文林,郭继福.三甲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4,(11):58-59.

[5]刘继海,于学忠,郭树彬.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急诊临床决策辅助系统设计与实施[J].中国急救医学,2013,(8):749-750.

[6]余世准,陈绵康,王小溪.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及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11):126-128.

医疗急救培训范文8

〔关键词〕急救工作;急救医学;急救设备;风险管理

急救医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随着近年我国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急救医学取得长足进步。现今我国各个城市各大医院均设有急诊科、120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等急救单位,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急救医学设备投入使用。在急症、重症、危症患者和伤员的抢救任务当中,急救医学设备指能够在短时间内抢救生命的一切医学设备,主要被用于医急、重、危症患者或伤员的抢救、手术工作,是各医院的常规医学设备,也是医院临床当中所使用的特种设备[1]。急救医学设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的稳步发展。

1急救医学设备的特点

1.1长期空闲

急救医学设备的特性决定其使用不会过于频繁,大多时都处于闲置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极易导致其质量下降或功能障碍;因为使用次数不多,医护人员对其操作相较于其他医学设备来说熟练程度一般较差。

1.2使用紧急

急救医学设备一般被用于突发的、紧急的事件或场合,使用前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周密的检测,更无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而事件的突发性也决定医护人员要对其功能、操作及安全规程十分熟悉,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设备投入抢救工作当中。

1.3分布广泛

任何一家医院,几乎任何一个科室都配备有与其相关的急救医学设备,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无法做到集中,在对设备的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多问题。

1.4风险偏大

急救医学设备会直接关系到患者或伤员的生命安全,在所有医学设备当中,急救医学设备是风险因素最大的设备之一。

2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分析

从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成因角度进行分析,其隐含的风险可以分为三大类别。

2.1物理风险

物理风险指由于物理因素而引发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性损伤、电流损伤、易燃易爆物爆燃波及而造成的损伤等。

2.2临床风险

临床风险指在使用急救医学设备对患者或伤员进行抢救过程当中,由于医护人员不合理、错误的甚至是违规的操作而引发的风险。

2.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指急救医学设备由于时间的原因或日常维护保养不当等而导致其性能指标明显下降,又或者是由于测量精度的误差而引起临床的漏诊与误诊,贻误最佳的诊疗机会而给患者带来生命安全的风险[2]。设备的特性、属性、安全性能、使用频率和致死状态等也会给急救医疗设备带来相应的风险。

3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通常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风险分析与评估,二是风险控制。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目的则是为了能够更精准地实施风险控制,最终达到资源投入与设备的风险之间的相对平衡。

3.1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一般通过总结相关方面的知识、经验,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包括有可能引发的多种危害的涵义及与这些危害相关的风险的理论分析与预测。在这其中,急救医学设备的固有风险引发因素又可以细分为设计因素、工艺因素、材质因素及技术条件因素等,还有临床上所实时引发的风险,比如不当操作、错误操作、违规操作,以及器械之间的协同作业不当使得某设备的某种功能失效等。

3.2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控制

对急救医学设备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施风险控制,风险的引发原因不同,风险系数不同,在实施风险控制时投入的资源成本及风险控制等级也有所不同,对风险进行量化的结果能够使医院根据风险值计算出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的频率及时间间隔,能够使得医院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预防急救医学设备风险的发生[3]。对风险值的使用和管理要依据设备的风险水平来采取相应的质保措施,在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当中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动态、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急救医学设备的特殊性,对其进行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解决其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问题,除对设备本身进行预防性维护以及对设备安全使用制度进行完善外,还要重视医学计量检测对防范技术风险的重要作用,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院对风险的认知及防控能力[4]。为了更加有效地对急救医学设备进行风险管理,医院方面应当做到下列几点。(1)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急救医学设备台账,将急救医学设备指定专业人员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持设备清洁干燥,做好设备的防尘、防潮、防震、防虫、防热及防腐蚀工作,对急救类设备、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电池进行定期充电,并做好维保记录。(2)对有可能接触和使用到急救医学设备的医护人员做好应用操作培训,督促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每次使用要严格做好记录,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告知维修维护负责人员进行处理,使得急救医学设备随时处于正常待用状态。(3)严格执行医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保证其计量结果准确无误,运行正常,并做好计量检定记录。(4)维修保养负责人员要定期进行巡检并与设备使用者沟通,了解设备的最新情况,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排查处理,对潜在的设备隐患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5)储存管理负责人员要熟悉全院的急救医学设备的整体情况,在遇到突发急救事件时能够做到对每台急救医学设备进行准确、及时的调度。为了确保急救医学设备的使用安全,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及保养维修,将设备故障消灭于萌芽中,让设备随时处于正常待用并保持最佳技术状态,医院方面也要加强人员意识培养,做到人人使用,人人维护,人人保养,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医院的医学设备专业管理水平,推动医疗机构向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红梅.医院急救设备的风险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2011中华临床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C].2011.

[2]张昆峰.探讨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2):102-103.

[3]张晓璇,丘秋霞,许敏华.浅析医院急救设备的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7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