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系论文范例

医疗体系论文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1

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在首先明白医疗保障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说,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建立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使广大社会公民公平地享受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保障概念

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有不同的表述。我们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2]。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而采取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构成的社会保障整体[3],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4]。

(二)医疗保障概念

说到医疗保障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大多数是从社会保障的概念引申出来的。一般认为,医疗保障制度是保证公民获得必要医疗服务的保障制度,各项医疗保障制度构成医疗保障体系。从形式上看,医疗保障可以是保险的形式,即医疗保险;可以是救济的形式,即医疗救济;也可以是补助的形式,即医疗补助等。因此,医疗保障所包涵的内容和范围比医疗保险广,医疗保险只是医疗保障的一种。本文所指的医疗保障仅指强调政府责任的基本医疗保障,是将社会医疗保险包括在内的保障公民获得必要医疗服务的各项制度。因此,从责任来看,医疗保障更侧重强调政府的责任,而医疗保险强调的是政府、单位以及个人的责任分担。北京市从2003年起,北京市探索建立市民医疗保障体系,使医疗保险开始向医疗保障的概念延伸。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出台的几项政策,如:2007年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07〕11号)、2007年《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政策》、2008年《中共北京市委文件(京发〔2008〕5号)《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北京市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年《北京2008年奥运会医疗保障体系》等,均是采用医疗保障的概念,以此强调政府责任。

二、医疗保障体系的政府职能定位

(一)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它直接回答了政府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正在干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通过了解政府职能,就可以把握公共行政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从而了解到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法规等其他公共行政的内容。因此,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的最基本内容。

其次,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①政府机构是政府职能的物质载体,政府职能要想有效发挥,必须通过政府机构来实现;②政府机构设置,必须依据政府职能这一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机构的设置、规模、层次、数量以及运行方式。再次,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公共行政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行政效率的不断提高。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许多,诸如组织机构设置、工作人员状况、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等。但最终检验行政效率高低的标准,应该要看整个政府职能发挥的好坏。政府职能履行情况好,行政效率就可能得到提高;反之,行政效率不可能提高[5]。

(二)医疗保障领域的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要实现公共行政,提供公共服务,最重要的是确定政府职能定位。政府职能确定了,就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履行相应的职责。就医疗保障领域来说,确立政府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主导地位,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一个完善的、系统性的制度体系是确保医疗保障制度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制度设计则是政府职能中一项最基本的职能。目前,北京市医疗保障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政府在制定医疗保障制度时,一般都是为了解决社会突出问题,缓解突出矛盾而制定针对一部分人群的医疗保障政策,而不是事先做好系统的框架设计。因此,已出台的医疗保障制度都是呈条块状,而条块之间的衔接往往会有矛盾。各项保障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覆盖人群都不统一,制度存在缺位,一小部分人没有基本医疗保障,这都需要政府通过进行系统的制度建设,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三、北京市医疗保障体系现状

(一)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8号令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此医疗保险是根据2005年6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8号令第二次修改进行制定。从1992年起,北京市即着手研究医改问题,1996年医改起步,2001年2月20日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又将自由职业人员和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郊区的被征用地农民及新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了保障范围。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交费、和报销比例。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2月政府令,出台了《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第158号令》,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合理分担。主要内容有[7]:参保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擦边保人员包括: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交费情况:①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按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如果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则以上一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费;②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保险费: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缴纳,职工和退休人员个人按每月3元缴纳。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纳的2%基本医疗保险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的9%基本医疗保险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如下:不满35周岁,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35周岁以上、不满4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45周岁以上,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2%划入;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3%划入;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划入。报销比例:①门诊、急诊。在职职工起付线为1800元,不到1800元从个人账户中支付。超过起付线部分由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支付50%,个人负担50%.在职职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提至70%。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最高支付2万元。②住院。按一个医疗保险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计算,其中三级医院(如三甲、三乙等)为:起付线至3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支付85%,个人支付15%;3万-4万元,由统筹基金支付90%,个人支付10%;4万-7万元,统筹基金支付95%,个人支付5%;7万-17万元部分,由大额互助资金支付70%,个人支付30%;17万元以上部分,个人支付100%。第一次住院的起付线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住院,每次的起付线为650元。

2.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2月出台的《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第158号令》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参保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市人才中心或公共职介中心存档,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包括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家庭小时工等。交费:去年全市年平均工资的4.9%,2008年的缴费标准为1607元。可以选择按月、按季、按半年或者按年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每月12日和每月25日为扣款日。缴费中断超过60日的,续保后按初次参保对待,还须等待180日后才可享受医保。报销范围:住院、住院前7日抢救留观、部分门诊的医疗费用,凡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以及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都在报销范围。

3.北京一老大病医保

参保人员:凡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居民。交费:每人每年1400元,其中个人缴纳300元;财政补助1100元。报销比例:起付线至7万元,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60%,个人支付40%;7万元(包括门诊特病费用)以上部分,个人支付100%。第一次住院的起付线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住院,每次的起付线为650元。

4.北京一小大病医保

参保人员:凡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就读的在册学生,以及非在校少年儿童,包括托幼机构的儿童、散居婴幼儿和其他年龄在16周岁以下非在校少年儿童。交费:每人每年(按学年)100元,其中个人或家庭缴纳50元;财政补助50元。报销比例:起付线至17万元,由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0%,个人支付30%;17万元(包括门诊特病费用)以上的部分,个人支付100%。每次住院起付线均为650元。

5.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保

参保人员: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男超过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超过16周岁不满50周岁,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居民。交费:每人每年700元,个人缴纳600元,财政补助100元。残疾人员每人每年140元,其中个人缴纳300元,财政补助1100元。享受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城镇无业居民,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重度残疾人员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给予全额补助。报销比例: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以及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第一次住院的起付标准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住院的起付标准均为650元。起付标准以上部分报销60%,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支付的最高数额为7万元。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北京新农合的参合率、筹资情况、补偿构成

为一步增强农民抵御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的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差距,2003年北京市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市13个郊区县、188个乡镇都开展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北京市新农合医疗制度特点

北京市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乡镇为统筹单位,按照以筹定支的原则,确定保障待遇。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建立了合理的筹资机制。新农合基金采取个人、中央、政府共同集资的机制。截至2006年底,合作医疗总筹资已经达到43585.07元,其中参保户率为81.47%;农民个人缴费为20.66%;住院补偿支出比例、门诊补偿支出所占比例、体检补偿支出所占比例分别为78.22%、18.98%和1.99%。

②建立了严格的服务管理体制。北京市已逐步形成了由“政府领导,卫生主管,部门配合”的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区县合作医疗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建立由农业、卫生、财政、税务、审计、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委员会”,落实区县和乡镇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编制。

③形成了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联动机制。近两年,北京市紧紧围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个总目标,不断加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医疗队伍三大建设。为使农民看得起病,坚持以不断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着力点,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使农民看得着病,坚持以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基础,改善农村医疗设施条件;为使农民看得好病,坚持以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郊区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四、北京市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纵观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展快、覆盖广、运行稳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为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制度整体性、系统性不够

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制定的,往往是为了解决社会某种特殊人群的突出矛盾而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医疗保障制度。因此,条块结构的制度设计体现出保障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不够,制度仍有缺位,少数市民没有医疗保障。据《北京晚报》访问北京市人大代表、内司委主任委员李小娟介绍:截至5月底,北京养老保障制度已覆盖1087万人;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1479万人,全市约有43.8%的人群参加了城保,0.3%的人群参加了个保,9.4%的人群参加了镇保,15.4%的人群参加了新农合,有25.4%的人群参加了非就业人群的医疗保障,但仍有约5.7%的户籍人口目前尚无基本医疗保障。

(二)不同基金使用效率明显不同,部分基金使用效率明显偏低

就基金使用效率而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收缴基金4.41亿元,支付0.25亿元,基金使用率5.67%(由于2007年刚刚启动,此数据无法进行分析,不可说明问题)。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和大额基金收缴109.37亿元,支付86.24亿元,基金使用率78.85%[13]。

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例,2001-2007年,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后,每年均实现了当期基金结余,结余基金逐年滚存累计数额越来越大,年均结余率接近30%。

(三)管理手段落后,无法实现真正的费用监管

在上面进行经办机构“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难以承受,参保人员反映强烈”问题论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到,由于计算机系统建设落后导致结算方式落后的现状不仅带来参保人员和经办人员两方的不满,同时这种落后一定会导致审核质量的下降,利用假单据等进行骗保行为时有发生,对门诊支出缺乏有效监控,使基金安全面临极大挑战。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14],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支出比例已从2002年的26:74发展为2007年的51:49,门诊医疗费用审核结算从6.48亿元增长到68.25亿元,几年来增长了953%,人均门诊支出从2002年的232元,到2007年的1131元,增长了388%。而由于没有完备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管理方很难了解到这些费用发生于哪些定点医疗机构,哪些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过高,不合理问题过多,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管理。

(四)就业保障机制不完善,就业难度大

虽然北京市政府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鼓励社会力量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拓宽就业困难群体安置渠道,增强困难人员的就业稳定性,但是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在4.5%左右。根据2006年的居民医疗保障情况调查的结果来看[15],北京市无基本医疗保障员中有约85%是处于就业年龄段的人员,主要有以下三类:①就业不稳定人员②失业人员;③两劳释放人员,现无业。这些人由于职业竞争能力较差,工作位有很大的限制,要找到合适的工作比较困难;而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也是造成这些人就业不稳定或失业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参加以就业为前提的基本医疗保险。而在现有己出台的非就业医疗保障制度中,又没有适合他们加的基本医疗保障。

五、北京市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解决城镇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问题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无论是对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构筑社会安全网,还是对于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至关重要。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是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试点工作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必须统筹规划、规范引导、稳步推进。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坚持自愿原则,调动地方积极性,尊重个人意愿;加强保险基金监管,保证基金安全;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努力解决好广大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二)提高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有关精神,彻底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片面发展观,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缩小城乡差别,关键是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一致化,而是要根据农民的医疗需求、经济条件,在提高筹资标准的同时,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医疗保险待遇差别,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保障水平基本相同的全民医疗保障。目前就是要以住院和大病为保障重点,提高住院和大病的报销比例以及最高支付限额,逐步达到镇保的保障水平。

(三)统筹安排,做到制度的“无缝”衔接

居民医保制度将已经享有医疗待遇的老年遗属、高龄老人、少儿学生、大学生和重残人员纳入了保障范围,虽然制度名称有所变化,但是对他们来说保障内容、保障水平不应该随着制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制度的设计上应该统筹安排,保障待遇不应该降低,维持不变或者有所提高为宜。同时,应该考虑制度衔接的各种可能性,制定各种制度的衔接办法,提高公共管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做到“无缝”衔接。

(四)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要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农民参合率,针对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保障待遇不足等问题,以确保住院和大病保障为重点,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加强区县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和大病保障待遇。一要健全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机制,对合作医疗中的基金、医疗服务提供、运作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对资金筹集、报销比例与减免范围、财务管理、出诊转诊、药品管理、卫生服务等诸多环节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要严格执行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法规。三要加强审计与监督。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2

(一)我国不断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指的是以县级医疗服务机构为龙头,镇乡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小病原则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的目标,自2006年,卫生部等部委制定并正式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该规划中国家预计投入农村卫生建设资金216.9亿元,这是我国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农村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国家强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制度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覆盖全体公民的目标,特别是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期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我国45个县共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 843个,其中包括71个县级医院、427个乡镇卫生院和4 412个村的卫生室。国家在45个县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较2008年多410个,其中村卫生室增加总数为291个。15 052个村已经建立卫生室,达到应建数的90.5%。在我国县级医院中,已经有半数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随着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农村地区也加强了对疫情的监测网络建设。农村地区已有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3.5%的医疗卫生机构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国家也非常关注困难地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①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给予了专项补助。对艾滋病、乙型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患者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治疗。

(二)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注重乡村医护人员队伍的建设。农村地区医生素质及医生人数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国发办[2011]31号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②。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偏低且长期处于人员不足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截至2011年6月底,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从业技术人员较2008年增加7 889人。村卫生室的卫生人员增加了1 076人。同时,我国也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安排部分培训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岗位培训。从2009年至2011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接受各类培训的人数达13.47万。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三)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农民医疗保障得到整体提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成为关系国家大局和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为农民谋福利的重要工作之一。2002年10月,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方式主要来源于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民的利益,是深化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实施以来,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到2008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全面覆盖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左右。2012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在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同时,缓解了农民因为疾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立权责明细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地区人民健康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城乡投入结构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财政支出费用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同城市相比投入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是我国的财政投入多半集中在城市,80%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事业的投资费用比例偏低,在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的投入方面也存在不足现象。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条件差且建设能力有限。虽然农村地区的卫生室数量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卫生室布局不合理、资源总体不足的现象。在药品配备方面,现有农村卫生所、社区医疗卫生站所能够开的药品种类仅有118种,可以采用的注射针剂也只有18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所拥有的医疗器械更是十分有限,设备更新周期缓慢,医疗器械老化,与城市医疗情况相比悬殊很大。农村的就医环境也不容乐观,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对就医环境进行修缮和改建,很多街镇卫生院用房多为七八十年代建设,房屋大多数陈旧破损,面积不足。很多村镇的就医环境已不适应医疗卫生现代化和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滞后,技术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地区医疗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技术人才缺乏。农村地区的医院吸引留住人才能力也十分有限,人才主要都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县直医院或效益比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很少有人喜欢到偏远山区工作,特别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更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4.5%,75%的医疗卫生人员没有正规学历。且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队伍老化、现有技术落后、技术教育和培训不足,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也直接关系着农村地区人口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我国乡镇卫生院中20%不具备计生能力,50%不能进行下腹部手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村卫生室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质的人员数量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一些主治医师虽然有相关医疗资格证书,但仍存在年龄偏大、基本素质低等问题。一些年轻的医生更是存在水平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部分庸医因为不懂医术,开大方,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此外,农村还存在游医难以管理的现象。很多没有专业技术的假冒医生通过欺骗,不仅治不好病还骗取钱财,对农村人口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很多不法药贩将假冒伪劣和城市过期药品倒卖到农村,这给农村地区的医药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瓶颈。

(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不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有限

从监管保障机制来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和保障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和投入。对各级政府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内容、进程、资金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并对各级政府所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法律的层面来看,通过法律来监督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也是维护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从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农民参与监督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农民来自基层,更加明晰基层公共服务的具体要求。他们可以通过公共问询、行政问询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来看,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医疗机构网点分散、规模小、设施简陋、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农村大多数的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加之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不到位,农村基层药品市场的监管一直比较薄弱,部分农村基层单位药品质量不过关。受我国基层医疗现有的体制机制影响,农村地区的诸多卫生所都已转为私人性质,乡镇卫生机构已没有领导卫生所的权利。即使是上级卫生部门也只是在特定时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排查,很难做到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时监督。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由于还未建立统一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市外诊疗监管往往只能采取外出实地核实或者是电话核实等原始办法。高昂的监管成本往往制约监管机构监管的频率和力度。另外,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有限。如表2003—2012年新农合开展情况所示,虽然我国新农合参合人数及参合率逐年提高,但是其社会满意度仍然很低,社会满意度低主要源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的担忧。  虽然2013年,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分担比例也分别从2012年的65%、55%提高到80%和60%,对东部地区的补助比例也相应提高。但是总体来讲,因缺乏集体经济和其他社会慈善资金支持,受制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总量的限制,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低。此外,新农合的保障范围有限。新农合主要是以大病统筹和兼并小病理赔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例如门诊、跌打损伤等并不在新农合的保障范围之内,这使得农民实际受益的范围并没有预想的大。很多农民也因缺乏风险意识不愿意参加新农合,他们只从自己短期的利益得失考虑,认为自己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小病又不能报,加上门诊报销费用偏低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参加新农合。少数中老年农民虽然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还存在因经济困难无力按期缴纳新农合参保资金的情况。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因其流动性大不愿在本地缴纳新农合的情况。部分参合农民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态度、诊疗质量不满意,或者认为报账程序过于繁琐而停止缴纳。

三、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纯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在推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彰显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强化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打造“农民健康工程”的重要途径。

(一)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纯公共产品,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政府要积极增加资金的投入量,用来加快基层医疗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财政部、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都指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重要性,并强调一定要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并进行统筹安排。政府的经费投入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的滞后状况。要加大对我国村镇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整合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房屋、医疗设备不足的现状。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应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和投资主体参与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二)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

政府要更加重视并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加快培养面向农村地区的医学人才。我国可以通过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引导并鼓励本科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或轮流下派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边远山区卫生院工作。目前,该政策已经在我国部分省市实施,部分省市规定凡是晋升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两年以上。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求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疗人员必须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初级以上执业资格。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在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时,要使其待遇与大城市医院人员一样。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并采用竞争上岗、按岗择人、按事定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形成具有激励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行绩效工资,按个人业绩定报酬,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大力提倡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学生和老师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例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①就可以通过发挥城乡志愿者,推动和鼓励具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到农村提供义务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三)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通过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断地加强农村地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医院之间的对口支援,促进医疗资源纵向共享,推动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也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互动。医改也应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作作为改革的主体。通过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改革,形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同时,通过抓住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形成以县直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为中心,镇乡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网络。强力发挥该网络的整体功能,注重相互之间的衔接、畅通和互动,使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进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3

1医学期刊服务领域的不断推进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要求,选择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多维一体生活方式疾病防治体系;研究慢病防治技术筛选评价标准,开发慢病防治技术并在全国试点城市推广;建立集体检、诊断、预防、管理、健康促进为一体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和评估监测模型;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个人家庭检测为手段、中心医院(或医学中心)为支撑的慢病分级防治网络和网络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和促进慢病防治科技资源科普化,集成开发慢病防治信息资源包、健康科普图书等科普资源。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社区医疗带来很大的发展动力,而社区医疗对疾病诊疗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刊开展以疼痛为例的专题论文,专栏刊发慢病防治的论文,疼痛患病率极高,且给患者、家庭、社会医疗等多方面造成巨大的负担,每年全球用于诊疗疼痛的金额占全球GDP的2%~3%。多数患者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社区医疗机构对疾病诊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社区诊疗现状不容乐观,诊疗水平有待提高,诊断符合率约10%,提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诊疗环节薄弱。所以未来要深入推行科学的社区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诊疗水平。只有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提高了,患者才愿意到社区门诊看病,只有患者愿意去社区看病了,才能逐步实现三级分诊的原则。提示社区医生继续教育至关重要,做好基层医生的培训工作,才能整体提高我国医学诊疗水平。例如我刊在重视学术传播的同时,时刻不忘科技传媒的职责,2017年10月27-28日在全国科普日“健康一生”宣传活动中,走进社区,积极宣传预防疾病为主旨,卫生健康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专家一对一义诊,邀请武汉协和、同济的名医专家开展慢病防控讲座,切实将学术殿堂的理论知识落地,使医学期刊既能惠及到社区医生,也让公众在科普宣传活动中受益。

2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群的培养

基层工作的难点在人才培养,为此,杂志的主编联合编委会的专家专门撰写基层医师的培训手册及诊疗指南。通过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强化基层卫生医疗作者的论文撰写水平,提升基础医疗机构的实力,推动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国家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1200家医院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和巡讲,基层医疗服务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和基础,强化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别对慢性病的高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既包含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包括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已有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升对慢性病防控的认知意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严峻,而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基层,这既是我国医改的重点,也是心血管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了展示我国的医改重点工作,我刊专门约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了一系列专题论文,《“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管理的发展策略》、《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全球健康覆盖及其相关研究》等。为此,还设立了继续教育项目、基层论坛、专家面对面专场等形式,把心血管病的最新诊疗规范、指南、技术、进展、理论传递给广大的基层医师,切实提高了广大基层医院心血管病的诊疗水平,对广大基层医师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保障疾病筛查及治疗干预的效果,切实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移动健康管理平台,协助医生高效管理患者,帮助患者做好家庭长期监测和自我管理,助力“科学就医”的目标实现。医学期刊领域的专家一直坚持推进糖尿病防治的社会化宣传和引领工作。呼吁各方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协作,关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关注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倡导“5公里健康跑”活动,以倡导公众更积极地关注健康、重视健康运动的生活理念。而持续多年的糖尿病经典活动“蓝光行动”,将继续在重点城市、重点地区推进,将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

3对期刊数据的深度挖掘,作好学科引领作用

3.1利用期刊的引文数据

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状况和需求评估,为循证决策、恰当应对、有效风险沟通,找寻学科动态,引领学科发展。

3.2依靠专业优势搜集数据

其专业数据来源主要依靠国内医学期刊资源目录,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分析、传染病监测报告、损伤中毒监测报告、地方病监测报告、卫生健康危险因素、卫生应急监测报告,数据采集主要依靠ERP、CRM等期刊系统,保持期刊信息通畅,了解疾病控制工作架构,找寻下一步工作要点。

3.3常规工作的实践分析

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流脑、人感染H7N9、霍乱、高温中暑、救灾防病、食源性疾病的毒理学研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疾病谱运行的问题与变化,做出分析与应对措施,同时这些分析结果,也是专业学科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重要来源。当有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医学期刊要行动,这个行动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科研人员“了解你所需要的最新医学研究动态”。

4办特色专栏,关注疾病防控

抓好杂志质量管理,继续打造品牌期刊。专家论坛栏目为我刊的特色栏目,且一直是我刊的推存栏目,大部分刊出的论文为专向约稿,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的最新学术前瞻性报道,具有很好的专业学科引领作用。为此,我刊每期均有重点专题栏目的论文刊发。近期刊发的肝病与代谢疾病专栏,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新进展》、《降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肝脏与多器官对话》等研究前沿内容。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连续性报道,尤其关注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在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对医疗卫生人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针对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刊发的诊疗方法专题论文,定量超声方法不仅可以定量诊断脂肪肝,而且具有简便、经济、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的优势,尤其适合向基层医院推广并进行大规模人群研究。已将肝脏脂肪含量定量技术在社区人群及全国多中心研究中进行了验证、应用与推广,并在大样本人群中获得了肝脏脂肪含量与糖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引发了人们对脂肪肝和代谢紊乱这个医学健康问题的深刻关注,公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一、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需要越来越高。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为人民谋健康为使命。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健康生命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医院需要不断努力创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学院科研水平。医院需要长足发展和持续壮大,离不开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科研水平,而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需要以领先的医院科研水平为支撑,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突出了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因为医院科研工作在医院发展中起着重要地位,所以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部分。医院科研档案是医院科研人员长期的科研活动与科研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材料,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1]。这些资料不仅仅记载了发展科研的过程,它蕴含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医学著作、医疗新技术及创新性医学科研思想等科研信息,而且还能客观反映出医院整体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对医院制定重大决策、医院长期规划、医院人才引进、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以及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及技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真实的信息依据和参考价值[2]。所以,医院不仅要重视对科研档案的收集、管理和保存,还要做好科研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传统的纸质科研档案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为医院科研档案寻求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二、确定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收集范围,理清思路

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所收集的档案材料均为WORD、JPG、PDF等格式的电子文档。医院科研档案的形成主要由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两大部分组成。收集档案过程中应该将项目以独立个体为单位,而不应以年度来区分,因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序但不失灵活。

1.项目管理

应收集项目申报书、立项文件、立项合同书、项目实施过程(含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结题验收。其中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论文和新技术等属于项目成果。为使项目形成一套完整的材料,展示项目研究过程取得的成果和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与项目研究关系密切的成果应该归入项目管理。

2.成果管理

应该收集的内容有论文、著作、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医疗新技术等。其中论文应该收集论文封面、目录及全文;著作应收集封面、目录及版权页;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应收集封面及首页内容;还有各级奖励材料,申报书、奖励证书及奖励文件,其中医院奖励部分材料也应该纳入科研档案管理,如申报论文奖励有核心论文、SCI论文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奖励的,应该收集除以上要求外还应该增加奖励申请单,含有审批人、奖励金额、论文级别等具体信息。

三、建立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设好框架

我国三甲医院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管理下,拥有一个功能强大、信息储存量极大的内部网络办公系统(简称OA系统),可供医院内部工作交流,也可供卫生系统单位间交流,如文件资源、会议传达等资源共享,所有在职职工均有登录账号,方便办公及查阅信息,同时也可通过此账号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可根据各部门职能设置相关办公流程,不仅很好的实现无纸化办公,还能形成无纸化档案,逐步建立信息化档案。建立信息化档案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档案,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的整理汇总和分析,提供有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数据,不再需要人工统计分析。

1.设置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功能

(1)医院科研档案主要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由项目立项、开展、结题等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研究过程,整个研究过程达2-3年,项目研究期间的实验阶段(含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等,期间将所进行的每一项科研活动转化成电子文档上传至项目管理目录下,体现研究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结题后可申报相关成果和奖励。此项目工作主要由项目课题负责其成员完成,这样的设置使科研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极大的提高项目管理的监督力度和档案收集的完整性。(2)科研成果管理,设置奖励申报流程。科研成果管理一直困扰着档案工作人员,成果的收集零星、不完整,无法体现医用科学价值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成果档案的完整性和利用价值,建立科研成果管理体系相当重要。申报科研成果奖励人员通过自行通过网上流程申报,上传奖励项目原始材料扫描件,设置相关权限审核奖励级别和金额。不但完成了科研成果的档案的收集和归档,也规范了科研成果申报的程序,对科研成果档案的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

2.人工录入关键信息,便于数据统计与利用

保存档案的完整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开发档案的使用价值。科研档案的保存是主要是目的也是为了利用科研档案的价值为医院科研工作服务,促进临床技术和提升医院科研水平,科研兴,则医院兴,科研强,则医院强。在许多申报材料中,科研数据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在繁杂的数据中提取有利用价值的数据,或者是说能很好体现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数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科研数据的录入和积累,服务于统计,以便利用。体现科研成果的主要内容有科研论著、科技奖励、专利等,这些内容的录入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信息及时和精确,以备需要时能保证数据的最新和最准确。

3.积极开放数据,实现医院“大服务”需要

科研数据的利用在于数据的增值的需要,数据的增值在于整合,数据需要跟其它数据整合才能产生新的价值,而数据自由整合的前提却是数据充分的开放[3]。目前,在医院内部科研数据的利用也仅限于科研管理部门,假如其他科室需要使用相关数据,也只能通过科研管理部门提供,造成数据的重复统计或统计不精确等现象。同时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每天的日常工作都在忙于为其他部门提供科研数据。为了更合理有效的利用科研数据,在建立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分析和统计之后,对医院范围内进行对科研数据的开放。对科研数据有需求的相关人员登录系统查询所需要的数据,系统将自动统计为其显示查询结果,为不同需要的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大大减轻科研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医院“大服务”需要。

四、结束语

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当前科研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困难。不仅让科研档案电子档案系统有序的分类管理,而且最重要的是能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整合,提供了档案数据开放查询功能,提高了科研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为医院服务的功用,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医院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宁宁.信息时代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研究[J].兰台世界,2016(S1):74-75.

[2]庄惟敏,张博雅,张维.国际档案馆建设新情况新趋势[J].中国档案,2014(10):66-69.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5

关键词:药学文献检索;临床药学;教学效果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建于1997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秉承“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懂医精药,能力为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1-3],成效显著。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其具有相应的科研素养[5],以利于课程论文和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随着“大数据”“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提出,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数据库的出现,在丰富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内容,便利文献检索的同时,也为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本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为适应当前形势,实现我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等措施对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进行改革。

1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学制五年,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主要服务于后续的综合技能实验和五年级第二学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及撰写。因与前期开设的理论课程有明显脱节,时间跨度较长,学生对理论课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知如何应用,缺乏文献检索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欠佳。如能在进行药学文献检索教学过程中,整合与之相关的课程,适时安排相应实践操作,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药学文献检索的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善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6]。针对上述情况,从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在本课程授课初期向学生介绍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本课程的目标、定位,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或科研设计的流程,使其认识到本门课程对后续综合技能实验课、毕业论文设计及进一步深造进行科研选题的重要作用,明确本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和重要作用。在授课内容上,不拘泥于教材,突出重点,适当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获取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方法与要求。在课程的学时分配上,增加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使用上机实践的学时比例,增加网络环境下获取文献的方法及途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教案设计时选择与临床药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合理用药”“精准医疗”等科研实例,讲解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班级竞赛的方式,在同时上课的两个班级中,通过随机提问或者让学生推荐的方式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作为班级的课程平时积分。利用大学生争强好胜和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7]。在课程安排上,相应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及时安排上机实践,同时将临床药学专业的综合技能实验安排在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结束后的第二周,并将综合技能实验内容与数据库检索相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文献检索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上机实践和后续的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2引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主要内容为: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概述、中英文数据库的特点及应用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方法。从教学方式上又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设置30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与前期所学的其他课程相关性不大,知识相对独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开展理论部分教学,由于内容相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8]。因此,在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选择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的科研实例或话题,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和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所给出的科研实例或话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联系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加深印象,又能更加容易地掌握所要求掌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例如在讲授数据库检索及应用时,以学生所熟知的我院某个任课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例,介绍糖尿病发病机制及用药现状,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检索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申请的发明专利,教师进行总结,介绍应用合适的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介绍学术规范时,向学生介绍2017年湖北某高校知名学者的学术造假事件及其对学校和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行为,如何避免不端行为,通过积极讨论、主动答题等方式引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3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考核是保证课程正常开展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使其顺利完成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根据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设置,采用“文献检索知识及应用考核+综述报告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文献检索知识及应用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50%,考核在第二次上机实践课时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我校图书馆已有的数据库资源或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Webof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平台),检索相关文献的技能。考核内容基于学生所熟知的专业课教师的课题或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的主题设置题目。通过关键词、作者、期刊名称等进行专利、毕业论文及期刊检索。综述报告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40%,布置与临床药学专业相关某一个疾病的“个体化给药”“精准医疗”“合理用药”等课题,或者让学生选择与自己参加过的科研有关的课题撰写相关研究进展,严格按照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进行撰写,重点强调中英文摘要、主题内容的撰写要求、论文格式、参考文献格式的具体要求。同时采取学生相互检查、挑毛病、提建议的形式,以便学生更快地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几篇往届学生的综述报告或毕业论文,对于内容质量及格式规范给予点评,供学生参考。根据综述报告的质量和格式规范给予评分,作为综述报告的考查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由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任务完成及上课出勤组成。通过制订多元化的考核方案,达到检验学生是否具备文献检索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科技论文写作技能的目的,体现文献检索课程以实践为导向的特点,促进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药学文献检索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药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该课程对后续综合性技能实验、毕业论文撰写及研究生学习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订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体现药学文献检索课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掌握文献检索使用及科技论文撰写的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将案例教学引入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通过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课程及毕业论文撰写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安琳,郑友广,谷小珂,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62-64.

[2]段静雨,张春平,李岩,等.大数据背景下临床生药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41-42.

[3]高剑,牟杰,薛运生,等.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探讨[J].科技视界,2015(5):46.

[4]牛一民,刘阳.临床药学背景下中医药必修课程的开设[J].药学教育,2017,33(6):30-32.

[5]李艳萍,吴剑峰.药学文献检索与科研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56-57.

[6]陈辉,郝志友,孙彦君,等.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文献检索课现状分析及改革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7):98.

[7]谷小珂,张玲,郑友广.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84-85.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文献计量;内容分析

在智慧医疗全民健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已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而卫生人才培养是涉及到多政策部门、多社会层次、多学科领域的系统性工程。科学规划、培养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人才梯队,健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卫生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此该领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尚未检索到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卫生人才培养领域所进行的定性定量研究。因此,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0—2019年与我国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的高水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收集。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项中选择“期刊”,以主题为“卫生+人才培养”“医疗+人才培养”“医院+人才培养”,时间选取“2000-201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512篇高水平文献,经逐条筛选,剔除相关消息或报道26篇、征稿启事18篇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性不强如会议综述等文章,共获有效文献364篇。

1.2分析方法与工具。本文主要借助SATI3.2、Ucinet6.0、CiteSpa-ceV等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法及内容分析法,特征性描述相关文献,同时对关键词进行数据整合,构建分析可视化网络结构及时序图谱,探寻人才培养领域的热点话题和发展方向。

2结果

2.1发文年份及阶段统计。根据普莱斯学说[1]及“文献累计数”“文献累计率”等文献统计相关指标[2],将2000—2019年每年发文量进行统计,2006年之前年度发文3~10篇,文献累计总量仅有40篇,文献累计率波动幅度较大。2007年的文献累计率上升到27.50%,随后每年期刊都在10篇以上,但总量仍然较小。2011年之后每年刊文量稳步提升,2019年刊文量上升至41篇,文献累计率更趋稳定。见图1。

2.2发文作者统计。经统计,364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共涉及343位学者。根据普莱斯定律[3]可得作为第一作者发文在2篇以上可视为核心作者。目前仅有谭燕泉学者发表了3篇相关论文,肖智勇、谭工、庞文云等13位学者分别发表了2篇相关论文,其中大多数学者关注点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同专业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见表1。

2.3发文机构和地域分布。统计本文364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单位,提示一共来自346家单位,其中20家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医学会等专业机构。102家单位为各地不同级别医院,所占比例为29.48%,研究领域多与人才的社会成长实践和管理经验相关。224家单位为高校机构,所占比例为64.74%,内容多为卫生人才培养高教创新体系、政策战略研究等。在对研究机构地域分析可知,共分布在2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江苏、上海三省市机构论文数量30篇以上,分别占总文献数量的12.64%、11.26%、9.07%,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见表2。

2.4关键词可视化图谱结果。经统计,364篇文献中关键词共964个,根据Donohue[4]高低频词分界公式,将词频数≥4的47个关键词生成共现矩阵,利用Ucinet软件及Net-draw绘制社会网络图谱,并通过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两个指标量化该网格结构。其中人才培养方框形态最大,且该节点经过的路径最多,经过指标量化其点度中心度为0.816,中介中心度为367.3。提示该关键词位于网络结构的中心位置,且对资源掌控最大。人才管理、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关键词在网络结构中方框面积较大,点度中心度较高,提示这几个方向关注度较高。同时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等关键词节点路径数量较密集,中介中心度均位于前列,提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词在整个研究领域中起着网络结构的支撑、衔接作用。见图2。

2.5聚类状况。将964个关键词通过CiteSpaceV绘制效果合理显著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初步得到“培养模式”“人才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人才梯队”“高等教育”“全科医生”等16个聚类主题,经二次梳理聚类主题,最终归纳为4大热点主题为卫生人才培养

2.6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V得到人才培养领域时序图谱,直观展现了我国卫生人才培养领域研究热点演变趋势。从最初高校教育-继续教育研究逐步扩展为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从局限某一专业人才延伸至全科医生、农村医生等培养研究。逐步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概念落实具体人才评价体系、激励措施等细节点。

3讨论

3.1我国卫生人才培养研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医疗机构对该方面研究较少。经过文献梳理,目前国内关于卫生人才培养的研究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增长的三个时期。发文机构及作者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东部发达城市高校学者,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十一五”期间,国家层面加强人才的关注和支持,有部分学者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和分析,探讨我国卫生人才培养领域的瓶颈障碍,但发文量及文献累计量均较小,处于萌芽阶段。之后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规划性文件,为卫生人才培养广泛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2007年进入积累阶段。2011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强化“基层医疗、公共卫生人才、紧缺专门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建设,此后十年间每年刊文量稳步提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上升速度明显加快,表明该领域研究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卫生人才”政策指导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同时对于医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如何鼓励其成长为医疗机构高层次人才,完善医疗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甚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领域在实践导向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深度挖掘。建议更多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关注和研究卫生人才的成长,结合大健康、信息化社会背景,开展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及团队培养研究。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机构、高校、医疗机构之间多学科交叉研究,协同育人,真正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2国内卫生人才培养研究维度呈多元化,培养路径模式与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关注度最高。通过词频图谱研究及聚类分析,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内涵、培养路径模式、人才评价体系及其激励保障机制等4个维度。其中培养路径模式与人才评价体系2个维度包含的关键词最多。卫生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主要从院校医学生和“社会人”两方面探索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高等教育是医学生获取医学知识的基础阶段,研究者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院校人才的培养。鉴于医学学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直接性和实践性。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工学结合、医教协同为主要形式,多主体参与、多系统协作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成为众多高校学者所认可的培养模式[5-6]。医疗机构方面,大多数学者是从各自单位的经验出发,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社区基层人员等不同方面采用思辨和实证分析方法提出继续教育、项目载体等培养模式,例如太原市中医医院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名师、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7]。程莎妮等[8]通过回顾性总结,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双百人”队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搭建培育平台,支撑人才项目等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体系。但目前跨机构、跨领域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建议学者加强关注政策文献与学术文献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政府-高校-医疗机构多主体合作机制、调查-规划-论证的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多样化-动态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制,进而为人才培养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为政策真正的实施和落实提供参考依据。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9]。我国卫生人才评价机制起步较晚,国家卫健委多次重申根据各类卫生人才的工作特性和能力要求,建立健全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理论基础缺乏、评价维度不充分、评价标准主观单一、指标权重分配待完善等问题。如何构建全方位评价指标和评价策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理论上,洪净等[10]认为,应基于第三方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基于动态性、过程性特征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刘江斌等[11]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信息化分析手段引入科学可量化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上,田维珍等[12]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得出了高职中医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找出了影响高职中医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范业鑫等[13]通过半结构访谈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针对医疗机构中不同岗位人员构建了涵盖个人经历、教育背景、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不同评价维度,并赋予不同权重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卫生人才评价体系逐渐从“四唯”评价向能力评价转变,从身份评价向实际创新成果评价转换,从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评价制度、评价目标等理论研究逐步延伸应用到人才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完善的实证分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建议学者继续顺应卫生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政府、社会、高校、市场供应关系,聚焦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创新人才评价模式,坚持分类评价原则,采用社会化、市场化、系统化的人才评价思维,完善我国卫生人才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7

卫生专业技术职务是医疗卫生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科研业绩和临床医疗水平的标志,也是评价、激励医疗技术人员成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卫生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工作价值观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进取精神,对医院发现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和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认真有序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我院根据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了晋升专业职称资格量化考核表并实践运行三年。现就我院量化评分模式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中的运用、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随着近年来医院各项业务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大了对博士、硕士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加之鼓励在职学历教育,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学历的提高使职称晋升年限缩短,从而使符合聘任条件的人员增多与指标空额的矛盾逐年递增。晋升职称能否做到客观公正,除直接关系到应聘人员工资福利等切身利益,还影响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人际关系。2007年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对我院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改革。针对医院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理现有聘任资料,借鉴其它医院实例,选取符合北京市职改文件规定的任职条件的评价指标,与业务主管部门讨论制定量化评价指标,并提交院高评委会上进行讨论,筛选出有效、可行指标,并计算出每项指标的加权总分值,确定指标权重。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充分酝酿,反复测算,几经修改,建立了一套以职业道德、科研教学、临床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量化评分体系,经过3年的运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二、量化考核指标具体内容及评分细则

1.基本情况10分。第一,学历计分。博士后出站人员4分,博士研究生毕业3.5分,取得博士学位证书的3分,硕士毕业研究生2.5分,取得硕士学位证书2分,本科1.5分,大普及专科1分,中专0.5分。第二,工作年限计分。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20年(4),每年0.2分,最高4分。第三,专业技术职务年限计分。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10年(2),每年0.2分,最高2分。2.论文水平5分。任现职期间,编写著作及(最高5分);SCI发表5分;在中华期刊发表1篇论文为1.5分;在核心期间发表1篇论文为1分;著作主编为1分;省市期刊0.5分(论文指第一作者,不含综述、个案、摘要)。3.本专业工作经历5分。任现职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50周5分。每周0.1分,最高5分。(平均每年不少于35周)。4.本专业工作业绩60分。本专业的重要诊断技术及业绩水平:⑴申报的专业属医院重点发展学科,能全面掌握本专业技能,能独立诊治本专业的疑难病例及独立开展相关业务,在专业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55-60分;⑵能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能独立完成本专业的疑难病例,在科内担任业务指导工作,45-54分;⑶业务水平较好,能在上级指导下完成专业的疑难病例,35-44分;⑷业务水平一般,能在上级指导及协助下完成本专业的疑难病例,25-34分。5.教育7分。承担下级医师、进修医师的带教指导工作1分。每年为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三次以上3分、3次2分、1-2次1分。取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3分。6.承担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8分。部级项目负责人8分,第一主要成员7分,第二主要成员5分,第三主要成员4分;部级项目主要合作单位第一成员7分,第二成员4分,第三成员3分;市级项目负责人6分,第一主要成员4分,第二主要成员3分,第三成员2分;市级项目主要合作单位第一成员5分,第二成员4分;区级项目负责人4分,第一主要成员3分,第二主要成员1分;院级项目负责人3分,第一主要成员2分。(注:如期间项目负责人更换,负责人及成员得分减半);省部级一等奖8分,二等6分,三等奖4分;市区级一等奖7分,二等5分,三等3分;院级一等奖5分,二等3分,三等2分;第一完成人以外完成者分数=分值-排名+1。7.考核2分。以任现职以来的年度工作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合格计1分,每一年度考核优秀加0.2分,但总计不超过2分。8.医德医风3分。现职期间无纠纷、投诉、差错3分,发生一起扣1分(经主管部门核实备案确为责任人)。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运用

我院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上采取量化计分法已有三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它以客观标准为依据,全面公正评价个人成绩,避免了凭主观印象投票的不合理现象,避免了人为因素,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使聘任标准有据可依,便于群众监督,对应聘人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这一方法,让专业技术人员看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就会有回报,医院内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各学科发展的内动力被激发出来。普遍认为对个人业绩等进行规范化计分,导向性强,根据分值排出顺序,结果一目了然,自己为什么没评上心中十分明了,并且心悦诚服,只有努力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来年再上。明确的考核要素对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有极大的导向作用,是医院发展中的潜动力。三年间,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121项,其中部级课题10项,北京市重点攻关项目29项,区级医学科研基金立项8项。全院科研气氛浓厚,成果喜人。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通过三年的实践发现,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评价指标不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申报条件中的硬件是指学历、任现职时间、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数和SCI、MEDLINE、EI收录情况,科研课题、专利发明、获奖情况等,这些硬件是可以量化,也容易操作的指标。而诊疗质量、工作业绩、创新能力等不容易量化也不能进行有效评估的指标,只是交到评审委员会上进行主观评分。在评审实际操作中,概念性指标偏多,刚性指标偏少,导致评审过程中出现重论文、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实绩的评价导向。不加强临床业绩的考核,容易造成卫生技术人员急功近利,不安心临床工作,把重点放在做科研、写SCI论文上。而我院是一所二级专科临床医院,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

第二,一些人在获得高级职称后,便失去了动力,享受着高待遇但作为不大或无所作为,这在医院正高职称的人员中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个别正高职人员在聘任后的5年中,未发表过一篇论文,导致公平竞争原则的扭曲,不利于医院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p#分页标题#e#

五、对策

第一,尽快推行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借助信息系统,明确各岗位考核指标及要求,可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及客观性,保证评审工作公正、公开、公平性。

第二,量化评分指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不断修订,应结合医院整体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每隔几年将各指标内容进一步细化和量化。量化指标的制定是一个持续的沟通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和上级之间达成的业绩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的。如果运用得当,对临床工作人员和医院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结合党务部门的个人职业道德档案,改变对个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的模糊评价,多部门联手,实现从软指标管理到硬指标管理的转变,这必将促进职工爱岗敬业,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医疗体系论文范文8

关键词: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人民福扯。公共卫生体系是以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疾控系统为主体,以卫生和相关社会政策为导引,以医药与健康产业为支撑,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效益最大化,全面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综合社会体系[1]。目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卫生人才培养单位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2]。因此,培养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并具有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宣传沟通能力、应急判断及处理能力、自我学习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现代公共卫生人才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选择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对本科生专业实践教学满意情况和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建议,以全面了解我校公共卫生类专业毕业生的实践需求,探讨目前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提升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6、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81人,年龄(23.49±1.87)岁。

1.2方法

根据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现况及需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问卷收集。

1.3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和希望的实习单位类别)、学生对专业实践的需求、获得专业实践的途径、期望实践单位提供的实践项目和实践教学模式。

1.4质量控制

问卷设计完成后通过预调查再次讨论完善调查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班主任开班会的形式强调此次调查的重要意义和调查表填报的统一要求,课题组人员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完整性和合理性评判。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在线平台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描述指标主要为构成比(%)。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6、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共81人,其中预防医学专业63人(77.78%),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8人(22.22%);男生39人(48.15%),女生42人(51.85%);本科毕业希望去的实习单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占比最高,为77.78%,见表1。

2.2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的需求

参加调查的81名公共卫生类专业本科生,愿意去甘肃省外进行毕业实习的54人(66.67%),92.59%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践可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此外,大部分学生想通过专业实践获得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检测和文件撰写方面的实践能力(见表2)。

2.3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获得专业实践的途径和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专业实践主要依靠学院安排的占96.30%;希望专业实践的时间为4~6个月的占66.67%;在专业实践之前,拥有其他社会实践经历的占55.56%,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历的占44.44%;此外,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具体职能与内部管理架构(见表3)。

2.4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单位应向学生提供的实践项目

调查对象期望专业实践单位能提供的实践项目主要涵盖公共卫生领域的大部分实践领域,如: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知识、院感防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和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急性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与性病管理、结核病防控、免疫规划、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控、慢性非传染病防控、卫生监测(水、食品、学校卫生等)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等(见表4)。

2.5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况

参加调查的本科生,70.37%的期望毕业实践采用实践单位和学校相结合的形式;85.19%的学生希望专业实践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并在开题、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给予指导;实习结束,66.67%的学生希望在学校完成毕业答辩;此外,针对目前毕业实践的现况,25.93%的学生满意,59.26%的学生认为一般,14.81%的学生不满意,详见表5。

3讨论

3.1专业实践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是培养合格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探索其实践教学规律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公共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能广大的公共卫生专业教师队伍深入了解医疗卫生单位一线工作需求,而且也能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付诸实际并在具体实践中提升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3-4]。此外,伴随着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流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已纳入国家应急战略体系,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保障[5]。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6、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81名本科生,大多数受访学生认为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培养的过程控制重视程度不够,66.67%的学生更倾向于去省外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好的单位进行毕业实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学生对现行本科生专业实践教学满意。因此,合理安排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对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强化公共卫生类专业实践训练环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6]。因此,以“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为主线,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实践教学改革。前期调查显示,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较为欠缺的实践能力主要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统计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7-8]。本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被调查学生认为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参与实践可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且通过专业实践可获得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实验室检测和文件撰写方面的实践能力。此外,大部分学生有意愿赴省外发达地区开展为期6个月左右的专业实践,主要原因是公共卫生专业实践单位的级别和地域差异。调查显示,拥有社会实践经历如社区服务、兼职等的占55.56%,但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具体职能与内部管理架构,说明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单位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导致公共卫生类专业学生对就业单位基本不了解。因此,在理论课程设置中需要及时将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知识、院感防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和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急性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与性病管理、结核病防控、免疫规划、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控、慢性非传染病防控、卫生监测(水、食品、学校卫生等)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等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体现公共卫生教育的时代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校和实践单位联合培养模式

国家提出培养具有公共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目前院校教育与实践基地实践相融合已成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主要方式[9-10]。本研究显示,70.37%的学生期望毕业实践采用实践单位和学校相结合的形式,在专业实践时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分析原因,此模式下学校可提供理论知识帮助,实践单位可以提供实践训练,使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践和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并在开题、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进行指导。因此,两者的结合可充分发挥实践单位教师的实践指导和在校教师的理论指导作用,既可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能提升实践单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在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此外,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是对学生专业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考核,本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毕业答辩应该在学校进行,分析原因主要是实践单位对学校毕业要求不清楚,难以做到对论文从格式到内容的整体把关,学校今后应与实践单位加强沟通和联系,对实践单位主管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力争做到学生在实践单位和学校均可答辩。

4结语